CN207951180U -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51180U
CN207951180U CN201820228316.XU CN201820228316U CN207951180U CN 207951180 U CN207951180 U CN 207951180U CN 201820228316 U CN201820228316 U CN 201820228316U CN 207951180 U CN207951180 U CN 207951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drum
fixedly connected
end cap
fixing groove
fixtur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283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君领
申保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Ruihua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yang Huaxi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yang Huaxi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yang Huaxi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283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51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51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511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包括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两个端盖,两个端盖分别固定安装在搅拌筒的两侧,两个端盖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凸起,所述搅拌筒两侧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密封凸起的外壁开设有卡槽,密封凸起通过卡槽与卡块的外壁卡接,其中一个端盖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相关结构的配合,使冷风与物料充分接触达到冷却均匀的目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使用的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用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硅烷法制取多晶硅工艺技术中,制取四氟化硅前需对原料氟化盐和二氧化硅进行混合煅烧以除去原料中的有机物和杂质,同时生成更有利于反应进行的络合物,以减少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氟化氢气体的生成和加速反应时间。在此过程中要求对氟化盐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煅烧温度在400℃以上,且在该温度下混合物不能直接进入回转反应炉与浓硫酸直接进行反应,必须先对其进行冷却降温处理,同时为了提高反应速度、热利用率及保持反应速度均衡,进入反应炉中的反应物必须连续保持较为稳定的温度,实际生产中就需要在煅烧炉后再设置一台能连续生产的冷却设备,这样在工艺设计中就必须由两台设备来完成这一过程,在工艺设备布置时必须将煅烧炉布置在三楼,冷却机布置在二楼。这就造成工艺设备布置复杂、土建建设增加、设备安装难度和工作量加大,同时还需配套其他设备和管道,增加了投资成本,为此就出现了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如中国专利CN201449134U公开了一种回转煅烧冷却炉,包括筒体,筒体由前部加热煅烧区、后部冷却区、中间出气区三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在筒体前端内有一组用来导料的导料板,导料板后设有抄板;在煅烧区外部设有热风炉和加强板;在冷却区内部同样设有抄板,在冷却区尾部装有三组冷风进管;在出气区设置有两排各三组热风出管,一排靠近煅烧区,另一排靠近冷却区,在出气区还设置有出气箱,出气箱上部设有出气口,下部设有排料口;筒体头部设有进料箱和进料螺旋输送机;筒体尾部设有出料箱,出料箱下部设有出料口。由于导料板、抄板与加强板等结构组成的冷却装置结构较为的复杂,且物料经冷风进管的冷却作用不能冷却均匀,导致物料冷热不匀需要多重冷却,影响化工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具备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优点,解决了传统产品冷却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包括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搅拌装置。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两个端盖,两个端盖分别固定安装在搅拌筒的两侧,两个端盖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凸起,所述搅拌筒两侧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密封凸起的外壁开设有卡槽,密封凸起通过卡槽与卡块的外壁卡接,其中一个端盖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分别贯穿电机座与端盖的外侧延伸至搅拌筒的腔内,另外一个端盖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轴承座,所述搅拌轴的一端通过搅拌筒的内表面并与轴承座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搅拌棒与绞龙传输片,所述搅拌筒上靠近其一侧的顶部开设有进料管固定槽,搅拌筒通过进料管固定槽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搅拌筒上靠近其另一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料管固定槽,搅拌筒通过出料管固定槽固定连接有出料管,其中一个端盖的外侧开设有冷风管固定槽,所述端盖通过冷风管固定槽固定连接有冷风管,另外一个端盖的外侧开设有热风管固定槽,所述端盖通过热风管固定槽固定连接有热风管,所述搅拌筒上靠近其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数量不少于十个,各个卡块以搅拌筒侧面所在圆的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数量与卡块相对应,且卡槽的大小与卡块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端盖的侧面与搅拌筒的侧面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座的侧面与端盖的侧面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绞龙传输片的数量不少于十个,各个绞龙传输片沿搅拌轴的外表面依次间隔排列。
优选的,所述搅拌棒的数量为绞龙传输片的四倍,四个搅拌棒为一组,每组搅拌棒以搅拌轴侧面所在圆的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各组搅拌棒沿搅拌轴的外表面依次间隔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机、搅拌轴、搅拌棒与绞龙传输片的配合,电动机带动搅拌轴运转后,由于搅拌棒的作用可以不断“翻炒”物料,使物料能够与由冷风管进入的冷风接触后迅速冷却,并且通过绞龙传输片将物料运送至出料管处排出,这样一来提高物料与冷风的接触面积,加快物料冷却速率。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端盖、卡块、卡槽与密封凸起的配合,搅拌筒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拆装时,可以首先拆除搅拌筒两侧的端盖,然后取下电机座,最后卸下电动机以及搅拌轴,为后期清洗搅拌筒腔内的时候提供了便利,而且在安装端盖的时候通过卡块、卡槽与密封凸起的配合,提高搅拌筒两侧安装的密封性,使用的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搅拌筒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料管与出料管正视图的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风管与热风管正视图的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搅拌筒与端盖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筒、2-搅拌装置、3-端盖、4-密封凸起、5-卡块、6-卡槽、7-电机座、8-电动机、9-搅拌轴、10-轴承座、11-搅拌棒、12-绞龙传输片、13-进料管、14-出料管、15-冷风管、16-热风管、17-支撑架、18-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包括搅拌筒1,搅拌筒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搅拌装置2。
搅拌装置2包括两个端盖3,两个端盖3分别固定安装在搅拌筒1的两侧,端盖3的侧面与搅拌筒1的侧面可拆卸连接,端盖3的外侧设有固定螺栓,端盖3通过固定螺栓与搅拌筒1的侧面螺纹连接来达到可拆卸连接的目的,为往后拆装端盖3的时候提供了便利,两个端盖3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凸起4,搅拌筒1两侧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卡块5,卡块5的数量不少于十个,各个卡块5以搅拌筒1侧面所在圆的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密封凸起4的外壁开设有卡槽6,密封凸起4通过卡槽6与卡块5的外壁卡接,卡槽6的数量与卡块5相对应,且卡槽6的大小与卡块5相适配,通过卡块5、卡槽6与密封凸起4的配合,在安装端盖3的时候,提高搅拌筒1与端盖3在二者连接处的密封性,其中一个端盖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座7,电机座7的侧面与端盖3的侧面可拆卸连接,电机座7的外侧也设有固定螺栓,电机座7通过固定螺栓与端盖3的侧面螺纹连接来达到可拆卸连接的目的,为往后拆装电机座7的时候提供了便利,电机座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8,电动机8的设备型号为YDS电机,由外部电源进行供电,电动机8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9,搅拌轴9的一端分别贯穿电机座7与端盖3的外侧延伸至搅拌筒1的腔内,另外一个端盖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轴承座10,搅拌轴9的一端通过搅拌筒1的内表面并与轴承座10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搅拌轴9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搅拌棒11与绞龙传输片12,绞龙传输片12的数量不少于十个,各个绞龙传输片12沿搅拌轴9的外表面依次间隔排列,通过搅拌轴9与绞龙传输片12的配合,物料在由进料管13进入后经过绞龙传输片12的传输作用后慢慢运送至出料管14处排出,搅拌棒11的数量为绞龙传输片12的四倍,四个搅拌棒11为一组,每组搅拌棒11以搅拌轴9侧面所在圆的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各组搅拌棒11沿搅拌轴9的外表面依次间隔排列,通过搅拌轴9与搅拌棒11的配合,物料在由进料管13进入后经过搅拌棒11的作用可以不断“翻炒”物料,使物料能够与由冷风管15进入的冷风接触后迅速冷却,搅拌筒1上靠近其一侧的顶部开设有进料管固定槽,搅拌筒1通过进料管固定槽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3,搅拌筒1上靠近其另一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料管固定槽,搅拌筒1通过出料管固定槽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4,其中一个端盖3的外侧开设有冷风管固定槽,端盖3通过冷风管固定槽固定连接有冷风管15,另外一个端盖3的外侧开设有热风管固定槽,端盖3通过热风管固定槽固定连接有热风管16,搅拌筒1上靠近其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7,支撑架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8。
工作原理:该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使用时,首先启动电动机8带动搅拌轴9运转,于是搅拌棒11与绞龙传输片12运作,在注入物料之前先由冷风管15接入冷风,再于热风管16处检查搅拌筒1内的通风情况,完毕后由进料管13注入物料,物料一边经过搅拌棒11的作用可以不断“翻炒”物料,使物料能够与由冷风管15进入的冷风接触后迅速冷却,一边通过绞龙传输12片将物料慢慢运送至出料管14处排出,这样一来提高物料与冷风的接触面积,加快物料冷却速率,使用的效果较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包括搅拌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搅拌装置(2);
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两个端盖(3),两个端盖(3)分别固定安装在搅拌筒(1)的两侧,两个端盖(3)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凸起(4),所述搅拌筒(1)两侧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卡块(5),所述密封凸起(4)的外壁开设有卡槽(6),密封凸起(4)通过卡槽(6)与卡块(5)的外壁卡接,其中一个端盖(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座(7),所述电机座(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8),所述电动机(8)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9),所述搅拌轴(9)的一端分别贯穿电机座(7)与端盖(3)的外侧延伸至搅拌筒(1)的腔内,另外一个端盖(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轴承座(10),所述搅拌轴(9)的一端通过搅拌筒(1)的内表面并与轴承座(10)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9)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搅拌棒(11)与绞龙传输片(12),所述搅拌筒(1)上靠近其一侧的顶部开设有进料管固定槽,搅拌筒(1)通过进料管固定槽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3),所述搅拌筒(1)上靠近其另一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料管固定槽,搅拌筒(1)通过出料管固定槽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4),其中一个端盖(3)的外侧开设有冷风管固定槽,所述端盖(3)通过冷风管固定槽固定连接有冷风管(15),另外一个端盖(3)的外侧开设有热风管固定槽,所述端盖(3)通过热风管固定槽固定连接有热风管(16),所述搅拌筒(1)上靠近其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7),所述支撑架(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5)的数量不少于十个,各个卡块(5)以搅拌筒(1)侧面所在圆的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6)的数量与卡块(5)相对应,且卡槽(6)的大小与卡块(5)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3)的侧面与搅拌筒(1)的侧面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7)的侧面与端盖(3)的侧面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传输片(12)的数量不少于十个,各个绞龙传输片(12)沿搅拌轴(9)的外表面依次间隔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棒(11)的数量为绞龙传输片(12)的四倍,四个搅拌棒(11)为一组,每组搅拌棒(11)以搅拌轴(9)侧面所在圆的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各组搅拌棒(11)沿搅拌轴(9)的外表面依次间隔排列。
CN201820228316.XU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51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8316.XU CN207951180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8316.XU CN207951180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51180U true CN207951180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38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2831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51180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511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9483A (zh) * 2021-04-07 2021-07-23 新沂市新南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泥固废的冷却装置
CN115025707A (zh) * 2021-03-05 2022-09-09 宁波格鲁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搅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5707A (zh) * 2021-03-05 2022-09-09 宁波格鲁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搅拌装置
CN113149483A (zh) * 2021-04-07 2021-07-23 新沂市新南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泥固废的冷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51180U (zh)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煅烧后冷却装置
CN201449134U (zh) 回转煅烧冷却炉
CN105597651A (zh) 一种硝基甲烷连续反应器
CN108940163A (zh) 处理铝灰渣的盘式反应器及处理方法
CN206366349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环保材料的原料混合设备
CN105441303B (zh) 一种自动翻醅的柿子醋酿造系统
CN106732290A (zh) 一种连续生产硝基甲烷的反应器
CN207562696U (zh) 一种高效均匀的散粒状固体搅拌装置
CN216808651U (zh) 一种生物肥生产用发酵装置
CN206566900U (zh) 一种连续生产硝基甲烷的反应器
CN215295734U (zh) 一种颗粒药物干燥装置
CN201962084U (zh) 一种制备稀土氟化物的装置
CN211358820U (zh) 一种化肥防结块剂生产用的反应釜
CN205042480U (zh) 一种化学合成装置
CN209333753U (zh) 一种热镀锌无铬钝化剂反应釜
CN108160689A (zh) 一种用于改良土壤的移动式农业设备
CN206701233U (zh) 一种旋转填料式甲烷化反应装置的甲烷化反应器
CN220803279U (zh) 一种四氯化硅氢化装置
CN206089665U (zh) 一种生物发酵装置
CN207480973U (zh) 一种亚克力板原料加工用冷却装置
CN207827873U (zh) 一种带有网状挡架的硫酸钾曼海姆转化炉
CN205635893U (zh) 碳纤维连续生产活化炉
CN219752132U (zh) 一种玻璃熔窑水平搅拌器的搅拌杆
CN206019266U (zh) 一种多级处理的烘干机
CN215983535U (zh) 一种具有破碎功能的复合肥料生产用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6

Address after: 434000 Fenglin Avenue, Lingang Industrial Park, Songzi City, Jing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bei Ruihua Chem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457500 Luxi, North Section of Kaizhou Road, Hualong District, Pu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uyang Huaxi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