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2516U - 一种回流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流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2516U
CN207932516U CN201820276931.8U CN201820276931U CN207932516U CN 207932516 U CN207932516 U CN 207932516U CN 201820276931 U CN201820276931 U CN 201820276931U CN 207932516 U CN207932516 U CN 207932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ivery track
return wire
track
shaft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769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Scienc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Scienc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Scienc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Scienc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769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2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2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25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流线,属于生产线输送设备技术领域。该回流线包括工作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支架上的第一输送轨道,还包括若干载具和定位装置,若干载具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上;定位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一侧,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支架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平行,所述转轴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块,若干所述定位块随所述转轴转动能同时对若干所述载具限位。本实用新型的回流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回流线需要定位装置单独对每个工位的载具进行定位,导致成本高、难维护保养以及回流线输送周期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回流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线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流线。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现在的生产企业和工厂基本都是采用回流线输送方式进行加工过程中产品的输送,并在回流线上设置若干工位。当回流线上载具携带产品输送至相应工位时,定位装置对载具进行定位,然后加工机构对载具携带的产品进行相应的装配或加工。这样可以实现产品加工完成的同时,其也被输送至指定位置,而载具依然可以通过回流线输送至产品的最初工位,携带产品到达相应工位进行相应的装配或加工。鉴于回流线能为加工生产带来各种便利,提高生产效率,则回流线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五金工具、仪器仪表、家电等行业。
但是,目前同一回流线中多个载具各自携带产品到达指定工位时,载具在每个工位都是要通过设置于工位上的定位装置单独定位。这样不仅成本高,不好维护保养,而且需要回流线上所有定位装置完成定位动作后,将电控信号输出,各个工位上对应的加工机构才能够对载具上的产品进行加工或装配。所以使得整体回流线输送及加工周期比较长。
针对上述问题,亟需提供一种回流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回流线需要定位装置单独对每个工位的载具进行定位,导致成本高、难维护保养以及回流线输送周期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流线,能够实现回流线上载具的高效率定位、成本低、易维护保养以及回流线输送周期缩短。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回流线包括工作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支架上的第一输送轨道,还包括:
若干载具,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上;
定位装置,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一侧,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支架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平行,所述转轴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块,若干所述定位块随所述转轴转动能同时对若干所述载具限位。
采用这种结构后,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转轴上的定位块,能够对第一输送轨道上的载具进行定位,结构简单,定位方便,效率较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回流线需要定位装置单独对每个工位的载具进行定位,导致成本高、难维护保养以及回流线输送周期长的问题。
作为上述回流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块包括沿所述转轴周向设置的扇环形挡板。
采用这种结构后,转轴上设置挡板的部分可以实现对载具的定位,当转轴转动一定角度后,可以停止对载具的定位,使得载具沿第一输送轨道继续移动。
作为上述回流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块还包括轴套和设置于所述轴套上的若干所述挡板,所述轴套固定地套设于所述转轴。
采用这种结构后,可以避免将挡板直接设置于所述转轴上,当挡板损坏或需要更换时,不必更换整个转轴。
作为上述回流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套沿其轴线设置有若干所述挡板。
采用这种结构后,可以实现载具的多个位置定位。
作为上述回流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载具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能够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挡板之间。
作为上述回流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轴包括设置有所述定位块的若干第一转轴,若干所述第一转轴沿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
采用这种结构后,可以避免一根转轴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长度相同,从而降低对转轴的强度要求。
作为上述回流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流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平行的第二输送轨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的第三输送轨道和第四输送轨道;
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辅助轨道和第二辅助轨道,所述第一辅助轨道能沿所述第三输送轨道将所述载具输送至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以及所述第二辅助轨道能沿所述第四输送轨道将所述载具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轨道。
作为上述回流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流线回流轨迹为矩形,所述第三输送轨道和所述第四输送轨道平行设置,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
所述第三输送轨道与所述第四输送轨道均为无杆气缸,两个所述无杆气缸的活塞杆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辅助轨道和所述第二辅助轨道。
作为上述回流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流线还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同步带,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同步带绕设于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上。
作为上述回流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包括用于输送所述载具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靠近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滑轨沿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设置,所述载具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包括用于输送所述载具的第二输送带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滑轨沿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设置,所述载具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回流线,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转轴上的定位块,能够对第一输送轨道上的载具进行定位,结构简单、定位方便、效率较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回流线需要定位装置单独对每个工位的载具进行定位,导致成本高、难维护保养以及回流线输送周期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输送轨道;11、第一滑轨;12、第一输送带;13、第一辅助轨道;14、第二辅助轨道;
2、第二输送轨道;21、第二滑轨;22、第二输送带;
3、第三输送轨道;4、第四输送轨道;
5、载具;51、挡块;
6、定位装置;61、转轴;611、第一转轴;62、轴套;63、挡板;
7、电机;8、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回流线,如图1-3所示。该回流线包括工作支架,均设置于工作支架上的第一输送轨道1、与第一输送轨道1平行的第二输送轨道2、以及连接第一输送轨道1和第二输送轨道2的第三输送轨道3和第四输送轨道4,还包括能够沿回流轨迹移动的若干载具5。于本实施例中,回流线回流轨迹为矩形,第三输送轨道3和第四输送轨道4平行设置,且均垂直于第一输送轨道1,第三输送轨道3与第四输送轨道4均为无杆气缸。
第一输送轨道1包括用于输送载具5的第一输送带12和第一滑轨11,第一滑轨11位于第一输送带12靠近第二输送轨道2的一侧,且第一滑轨11沿第一输送带12的输送方向设置,载具5与第一滑轨11滑动连接;第二输送轨道2包括用于输送载具5的第二输送带22和第二滑轨21,第二滑轨21位于第二输送带22靠近第一输送轨道1的一侧,且第二滑轨21沿第二输送带22的输送方向设置,载具5与第二滑轨21滑动连接。
并且,第一滑轨11的两端沿直线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辅助轨道13和第二辅助轨道14,第一辅助轨道13和第二辅助轨道14分别与上述的两个无杆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滑轨11、第二滑轨21、第一辅助轨道13和第二辅助轨道14的结构相同,仅仅是长度不同。并且,第一输送带12能够输送载具5的长度均大于或等于第一辅助轨道13、第二辅助轨道14与第一滑轨11三者长度之和;同时,第二输送带22能够输送载具5的长度均大于或等于第一辅助轨道13、第二辅助轨道14与第二滑轨21三者长度之和。
其中,载具5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滑轨11滑动连接的滑块,载具5的底部在滑块对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输送带12和第二输送带22接触的接触区。载具5能够在第一输送带12的输送下离开第一滑轨11,运动至第一辅助轨道13,携带载具5的第一辅助轨道13在第三输送轨道3中活塞杆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二滑轨21的一端;然后载具5的接触区与第二输送带22接触,即载具5在第二输送带22的作用下离开第一辅助轨道13移动至第二滑轨22,紧接着载具5在第二输送带22的作用下离开第二滑轨21,运动至第二辅助轨道14,携带载具5的第二辅助轨道14在第四输送轨道4中活塞杆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一滑轨11的一端,载具5的另一接触区与第一输送带12接触,即载具5在第一输送带12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一滑轨11;重复上述步骤,以实现载具5在回流线上的运动。这样通过第一辅助轨道13能沿第三输送轨道3将载具5输送至第二输送轨道2,以及第二辅助轨道14能沿第四输送轨道4将载具5输送至第一输送轨道1。
另外,该回流线还包括对载具5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6。定位装置6位于第一输送轨道1的一侧,且包括转动连接于工作支架的转轴61,转轴61与第一输送轨道1平行,转轴6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块,若干定位块随转轴61转动能同时对若干载具5限位。
其中,定位块包括设置于转轴61上的扇环形挡板63,挡板63沿转轴61周向设置,转轴61上设置挡板63的部分可以实现对载具5的限位。另外,载具5靠近转轴61的一侧设置有挡块51,挡板63与挡块51接触能够实现对载具5的限位。
具体的,当转轴61转动一定角度后,此时挡板63位于靠近第一输送轨道1的一侧,且位于载具5的挡块51前进方向的一侧,挡块51抵靠在挡板63上,从而使挡板63起到限位作用。当转轴61再次转动一定角度后,挡板63远离载具5,停止对载具5的限位,使得载具5沿第一输送轨道1继续移动。通过一个定位装置6即可实现对位于第一输送轨道1上的多个载具5进行同时限位,结构简单,定位方便,效率较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回流线需要定位装置6单独对每个工位的载具5进行定位,导致成本高,难维护保养以及回流线输送周期长的问题。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定位块包括轴套62和设置于轴套62上的挡板63,轴套62固定的套设于转轴61。这样,可以避免将挡板63直接设置于转轴61上,当挡板63损坏或需要更换时,不必更换整个转轴61。并且,轴套62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挡板63,设置于载具5上的挡块51能够位于相邻两个挡板63之间。这样,通过设置于载具5上的挡块51可以通过位于两个相邻挡板63之间,以实现载具5在第一输送轨道1上的多个位置进行限位,且当第一输送轨道1的传送方向相反时也能对载具5起到限位作用。
并且,转轴61包括设置有定位块的若干第一转轴611,若干第一转轴611沿第一输送轨道1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这样可以避免一根转轴61的长度与第一输送轨道1长度相同,从而降低对转轴61的强度要求。于本实施例中,转轴61由三个第一转轴611连接而成。
此外,回流线还包括电机7、与电机7连接的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同步带8,第二同步轮与转轴61连接,同步带8绕设于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上。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同步轮与处于中间位置的第一转轴611连接,通过电机7带动中间第一转轴611转动,从而再由中间第一转轴611带动两端连接的第一转轴611转动,以实现设置于转轴61上的定位块随转轴61转动能同时对若干载具5限位。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回流线,包括工作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支架上的第一输送轨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载具(5),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上;
定位装置(6),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的一侧,所述定位装置(6)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支架的转轴(61),所述转轴(61)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平行,所述转轴(6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块,若干所述定位块随所述转轴(61)转动能同时对若干所述载具(5)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包括沿所述转轴(61)周向设置的扇环形挡板(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还包括轴套(62)和设置于所述轴套(62)上的所述挡板(63),所述轴套(62)固定地套设于所述转轴(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62)沿其轴线设置有若干所述挡板(63)。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回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5)设置有挡块(51),所述挡块(51)能够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挡板(6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1)包括设置有所述定位块的若干第一转轴(611),若干所述第一转轴(611)沿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平行的第二输送轨道(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的第三输送轨道(3)和第四输送轨道(4);
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辅助轨道(13)和第二辅助轨道(14),所述第一辅助轨道(13)能沿所述第三输送轨道(3)将所述载具(5)输送至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以及所述第二辅助轨道(14)能沿所述第四输送轨道(4)将所述载具(5)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线回流轨迹为矩形,所述第三输送轨道(3)和所述第四输送轨道(4)平行设置,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
所述第三输送轨道(3)与所述第四输送轨道(4)均为无杆气缸,两个所述无杆气缸的活塞杆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辅助轨道(13)和所述第二辅助轨道(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线还包括电机(7)、与所述电机(7)连接的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同步带(8),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转轴(61)连接,所述同步带(8)绕设于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包括用于输送所述载具(5)的第一输送带(12)和第一滑轨(11),所述第一滑轨(11)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2)靠近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滑轨(11)沿所述第一输送带(12)的输送方向设置,所述载具(5)与所述第一滑轨(11)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包括用于输送所述载具(5)的第二输送带(22)和第二滑轨(21),所述第二滑轨(21)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22)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滑轨(21)沿所述第二输送带(22)的输送方向设置,所述载具(5)与所述第二滑轨(21)滑动连接。
CN201820276931.8U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回流线 Active CN207932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6931.8U CN207932516U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回流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6931.8U CN207932516U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回流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2516U true CN207932516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53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76931.8U Active CN207932516U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回流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25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8663A (zh) * 2020-12-22 2021-03-12 苏州金锐启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差速循环轨道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8663A (zh) * 2020-12-22 2021-03-12 苏州金锐启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差速循环轨道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26206B (zh) 一种机箱外壳拧螺丝机构及机箱装配系统
CN202864205U (zh) 一种工件运输装置
CN207932516U (zh) 一种回流线
CN106542291B (zh) 环形输送带流水线
CN207226413U (zh) 用于电器元件的输送转向装置
CN206447242U (zh) 高效自动化工位衔接输送机
CN110615236B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机械加工用传送装置
CN208616819U (zh) 一种可将进行横向和纵向输送的滑撬输送装置
CN108674928A (zh) 一种用于流水线的方形产品换向装置
CN107902411A (zh) 用于工件输送和转移的机构
CN209241943U (zh) 一种新型旋转输送机构
CN104326259A (zh) 棒料输送机
CN217229391U (zh) 一种环形输送线端部横移换向装置
CN206939821U (zh) 传送设备及其输送转弯装置
CN206307592U (zh) 正反向输送机构
CN209701625U (zh) 一种载具回流线
JPH08175641A (ja) 搬送装置
CN204587947U (zh) 一种运输耐火材料的运输系统
CN114643526A (zh) 一种矩形金属壳体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
CN209256948U (zh) 一种搬运机械手及其包括该搬运机械手的加工设备
CN209321359U (zh) 一种电子产品码垛机
CN208991764U (zh) 一种焊接车床加工用的工件自动翻转装置
CN104176466A (zh) 具有清洗功能的工件传输装置
CN112367767A (zh) 一种全自动在线分板装置
CN106542286A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智能装配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