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1455U - 托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托架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1455U
CN207931455U CN201820365815.3U CN201820365815U CN207931455U CN 207931455 U CN207931455 U CN 207931455U CN 201820365815 U CN201820365815 U CN 201820365815U CN 207931455 U CN207931455 U CN 207931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arm
crossbeam
suspension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658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阜东
戈宏
张磊
陈军伟
王义群
张哲�
陈铁岭
汪宏
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New Special Electric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New Special Electric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New Special Electric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New Special Electric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658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1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1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1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架及汽车,涉及交通车辆的技术领域,包括托架本体、多个用于连接车身纵梁与托架本体的连接组件;托架包括横梁,沿垂直于托架本体所在的平面方向,横梁的端部设置有两个连接孔,且两个连接孔同心;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套筒、连接臂、第一连接轴;连接套筒设置于连接孔内,且连接套筒的两端分别与横梁的两个连接孔连接;连接臂的一端用于与车身纵梁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连接轴用于穿设于连接套筒和第一安装孔内,以使横梁与车身连接。在第一连接轴的端部拧紧螺母时,通过连接套筒的支撑作用,使横梁的横截面不易产生变形,因而提高了托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托架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车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托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电动汽车的前舱与车架之间设置有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充电机、真空泵、冷却水泵、真空罐、空压机、PTC、蓄电池、高压线束等部件。汽车的前舱与车架之间通过托架连接;同时,托架还用于固定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充电机等部件,以稳固固定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充电机等部件。
托架一般包括两个横梁和一个纵梁。两个横梁通过纵梁连接,以使托架呈“口”型结构(空心矩形)。托架的横梁的端部通过连接组件与车身纵梁连接。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臂和螺钉(或螺栓);连接时,通常在横梁上设置通孔,用螺栓或螺钉穿设于通孔、连接臂,最后用螺母固定。
但是,在拧紧螺母时,螺母打紧时,容易导致横梁的横截面变形,对横梁产生结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架及汽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螺母打紧时,容易导致横梁的横截面变形,对横梁产生结构破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架,包括托架本体、多个用于连接车身纵梁与托架本体的连接组件;
所述托架包括横梁,沿垂直于托架本体所在的平面方向,所述横梁的端部设置有两个连接孔,且两个连接孔同心;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套筒、连接臂、第一连接轴;所述连接套筒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且所述连接套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的两个连接孔连接;所述连接臂的一端用于与车身纵梁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轴用于穿设于所述连接套筒和第一安装孔内,以使所述横梁与车身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包括安装板、支撑板;所述安装板、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重合区,且所述重合区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安装板、支撑板的另一端形成开口,用于连接车架的相邻两个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和支撑板的开口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板、支撑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包括主定位臂、辅定位臂、安装臂;所述主定位臂、安装臂的第一安装孔设置为圆孔,且所述主定位臂的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臂的第一安装孔的直径;所述辅定位臂的第一安装孔设置为长条孔,且长条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安装臂的延伸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托盘,所述连接托盘用于与所述横梁远离设置有连接臂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悬挂悬置装置悬挂组件。
进一步地,沿垂直于托架本体所在的平面方向,所述托架设置有两个悬挂孔,且两个所述悬挂孔同心;所述悬挂组件包括;悬挂套筒、悬挂臂、第二连接轴;所述悬挂套筒设置于所述悬挂孔内,且所述悬挂套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的两个悬挂孔连接;所述悬挂臂的一端用于与悬置装置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轴用于穿设于所述悬挂套筒和第二安装孔内,以使所述托架本体与悬置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托架本体还包括纵梁,所述悬挂孔设置于所述纵梁上,用于使悬置装置通过所述悬挂组件与所述托架本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悬挂套筒的一端设置有悬挂托盘,所述悬挂托盘用于与所述托架本体远离设置有连接臂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轴设置为螺栓;所述悬挂组件还包括螺母,所述悬挂臂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纵梁的端面、螺母之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托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托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架,包括托架本体、多个用于连接车身纵梁与托架本体的连接组件;所述托架包括横梁,沿垂直于托架本体所在的平面方向,所述横梁的端部设置有两个连接孔,且两个连接孔同心;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套筒、连接臂、第一连接轴;所述连接套筒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且所述连接套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的两个连接孔连接;所述连接臂的一端用于与车身纵梁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轴用于穿设于所述连接套筒和第一安装孔内,以使所述横梁与车身连接。在第一连接轴的端部拧紧螺母时,通过套筒的支撑作用,使横梁的横截面不易产生变形,因而提高了托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托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架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基本相同,因此这力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架中的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连接套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架中的悬挂组件的示意图。
图标:1-托架本体;11-横梁;111-连接孔;12-纵梁;121-悬挂孔;2-连接组件;21-连接套筒;211-连接托盘;22-连接臂;221-安装板;222-支撑板;23-第一连接轴;3-悬挂组件;31-悬挂套筒; 311-悬挂托盘;32-悬挂臂;33-第二连接轴;34-螺母;4-车身纵梁; 5-悬置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架,包括托架本体1、多个用于连接车身纵梁4与托架本体1的连接组件2;托架包括横梁11,沿垂直于托架本体1所在的平面方向,横梁11的端部设置有两个连接孔111,且两个连接孔111同心;连接组件2包括:连接套筒21、连接臂22、第一连接轴23;连接套筒21设置于连接孔111内,且连接套筒21的两端分别与横梁11的两个连接孔111连接;连接臂22的一端用于与车身纵梁4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连接轴 23用于穿设于连接套筒21和第一安装孔内,以使横梁11与车身连接。在第一连接轴23的端部拧紧螺母34时,通过连接套筒21的支撑作用,使横梁11的横截面不易产生变形,因而提高了托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架保证托架本体1与车身的相对固定,进而保证前舱内布置的线束、管路等与车身的相对间隙,避免了车辆运动过程中因间隙过小导致的各部分零件相互干涉问题。
上述连接臂22可以包括安装板221、支撑板222;安装板221、支撑板222的一端可以连接,且连接部分可以成为重合区,重合区设置有用于与横梁11连接;安装板221、支撑板222的另一端形成开口,靠口内侧用于连接车架的相邻两个侧壁。
为了保证连接的稳固,安装板221和支撑板222的开口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板221、支撑板222连接。
上述连接组件2可分为定位、辅助定位、连接等部件。其中主要为连接臂22的不同。连接臂22主要包括主定位臂、辅定位臂、安装臂;主定位臂、安装臂的第一安装孔设置为圆孔,且主定位臂的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大于安装臂的第一安装孔的直径;辅定位臂的第一安装孔设置为长条孔,且长条孔的长度方向沿安装臂的延伸方向设置。
其中主定位臂设置于脱节本体的左后端,用于定位;辅定位臂设置在托架本体1的左后端,用于为辅定位,用以保证安装精度;自后安装两个安装臂。
如图3所示,连接套筒2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托盘211,所述连接托盘211用于与横梁11远离设置有连接臂22的一端连接。在螺母 34拧紧时,可以起到对横梁11横截面的支撑作用。
第一连接轴23可以设置为安装销,安装销的一端设置有托体,以托接连接套筒21的一端。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架,还包括用于悬挂悬置装置 5悬挂组件3,以对悬置装置5起到定位和悬挂的作用,节约托架处,车身与车架之间的空间,同时对悬置装置5起到固定作用,避免车辆行驶中悬置装置5的松动。
沿垂直于托架本体1所在的平面方向,托架设置有两个悬挂孔 121,且两个悬挂孔121同心;悬挂组件3包括;悬挂套筒31、悬挂臂32、第二连接轴33;悬挂套筒31设置于悬挂孔121内,且悬挂套筒31的两端分别与横梁11的两个悬挂孔121连接;悬挂臂32的一端用于与悬置装置5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二连接轴 33用于穿设于悬挂套筒31和第二安装孔内,以使托架本体1与悬置装置5连接。上述设置,在第二连接轴33的端部拧紧螺母34时,通过悬挂套筒31的支撑作用,使托架本体1的横截面不易产生变形,因而提高了托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架,保证托架本体 1与车身的相对固定,进而保证前舱内布置的线束、管路等与车身的相对间隙,避免了车辆运动过程中因间隙过小导致的各部分零件相互干涉问题。
进一步地,托架本体1还包括纵梁12,悬挂孔121设置于纵梁 12上,用于使悬置装置5通过悬挂组件3与托架本体1连接,减少悬置装置5占用空间。
悬挂套筒31的一端设置有悬挂托盘311,所述悬挂托盘311用于与所述托架本体1远离设置有连接臂22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轴 33设置为螺栓;所述悬挂组件3还包括螺母34,所述悬挂臂32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纵梁12的端面、螺母34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架,包括托架本体1、连接组件 2、悬挂组件3,连接组件2用于连接拖架本体与车身纵梁4。悬挂组件3用于将悬置装置5悬挂于托架本体1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架固定车身紧固,托架处的动力装置和各种零件悬挂和固定紧密,节省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托架。汽车前仓内占用空间较少,各部件与托架连接紧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本体、多个用于连接车身纵梁与托架本体的连接组件;
所述托架包括横梁,沿垂直于托架本体所在的平面方向,所述横梁的端部设置有两个连接孔,且两个连接孔同心;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套筒、连接臂、第一连接轴;所述连接套筒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且所述连接套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的两个连接孔连接;所述连接臂的一端用于与车身纵梁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轴用于穿设于所述连接套筒和第一安装孔内,以使所述横梁与车身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包括安装板、支撑板;所述安装板、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重合区,且所述重合区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安装板、支撑板的另一端形成开口,用于连接车架的相邻两个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和支撑板的开口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板、支撑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包括主定位臂、辅定位臂、安装臂;所述主定位臂、安装臂的第一安装孔设置为圆孔,且所述主定位臂的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臂的第一安装孔的直径;所述辅定位臂的第一安装孔设置为长条孔,且长条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安装臂的延伸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托盘,所述连接托盘用于与所述横梁远离设置有连接臂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悬挂悬置装置的悬挂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托架本体所在的平面方向,所述托架设置有两个悬挂孔,且两个所述悬挂孔同心;所述悬挂组件包括:悬挂套筒、悬挂臂、第二连接轴;所述悬挂套筒设置于所述悬挂孔内,且所述悬挂套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的两个悬挂孔连接;所述悬挂臂的一端用于与悬置装置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轴用于穿设于所述悬挂套筒和第二安装孔内,以使所述托架本体与悬置装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托架本体还包括纵梁,所述悬挂孔设置于所述纵梁上,用于使悬置装置通过所述悬挂组件与所述托架本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套筒的一端设置有悬挂托盘,所述悬挂托盘用于与所述托架本体远离设置有连接臂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轴设置为螺栓;所述悬挂组件还包括螺母,所述悬挂臂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纵梁的端面、螺母之间。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托架。
CN201820365815.3U 2018-03-16 2018-03-16 托架及汽车 Active CN207931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5815.3U CN207931455U (zh) 2018-03-16 2018-03-16 托架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5815.3U CN207931455U (zh) 2018-03-16 2018-03-16 托架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1455U true CN207931455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55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65815.3U Active CN207931455U (zh) 2018-03-16 2018-03-16 托架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14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3220A (zh) * 2019-11-15 2020-02-18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汽车车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301523A (zh) * 2019-11-15 2020-06-19 江苏开沃汽车有限公司 纯电动汽车铝制动力总成悬置安装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3220A (zh) * 2019-11-15 2020-02-18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汽车车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301523A (zh) * 2019-11-15 2020-06-19 江苏开沃汽车有限公司 纯电动汽车铝制动力总成悬置安装装置
CN111301523B (zh) * 2019-11-15 2023-03-21 江苏开沃汽车有限公司 纯电动汽车铝制动力总成悬置安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31455U (zh) 托架及汽车
CN103863080A (zh) 一种电动商用车及其分体电池组的固定装置
CN203491629U (zh) 环扣式电缆固定架
CN205674843U (zh) 一种悬置支架总成
CN105946541A (zh) 一种载货车动力总成的悬置总成
CN207588378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电缆跨接装置及轨道车辆
CN107901747A (zh) 前置前驱汽车动力总成的三点悬置系统及悬置方法
CN204774568U (zh) 一种电动车电机与悬置支架安装结构
CN204457988U (zh) 一种排气管安装结构
CN109466295A (zh) 一种电动车动力总成安装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9911021A (zh) 一种纯电动轿车机舱布置结构
CN108215746A (zh) 悬置系统和汽车
CN208646963U (zh) 一种副车架及其车辆
CN106654089A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固定装置
CN207426853U (zh) 一种驱动电机布置结构
CN205871728U (zh) 车辆及其冷却模块
CN211731566U (zh) 电动车底盘及车辆
CN209666798U (zh) 一种电动车动力总成安装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06900361U (zh) 安装支架
CN207274291U (zh) 一种可拆卸式支架结构
CN207368205U (zh) 一种外挂卫星天线用支撑装置
CN220031846U (zh) 一种小型零部件通用安装支架
CN208602335U (zh) 电池管理单元支架及车辆
CN214084446U (zh) 用于提升氢能汽车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的安装支架
CN207997758U (zh) 电机悬置支架组件及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2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9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2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