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08529U - 反应组件及样本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反应组件及样本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08529U
CN207908529U CN201721697206.XU CN201721697206U CN207908529U CN 207908529 U CN207908529 U CN 207908529U CN 201721697206 U CN201721697206 U CN 201721697206U CN 207908529 U CN207908529 U CN 207908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urface
reagent
plane
reaction
liquid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972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隐明
谢子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972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08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08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08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反应组件,包括内设反应腔的反应池,反应腔的腔壁包括第一壁面和连接第一壁面的第二壁面,第一壁面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一弧面以及第二弧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相对设置,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相对设置地连接在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第二壁面包括连接第一壁面的第一端和远离第一壁面的第二端,第二壁面在第一端向第二端的方向上收拢,反应池上设有连通反应腔的试剂入口,试剂入口穿过第二壁面、第一壁面或第二壁面与第一壁面的交接处。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应组件混合度较高。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样本分析仪。

Description

反应组件及样本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组件以及一种样本分析仪。
背景技术
血细胞分析仪采集血样后,血样在反应组件的反应池中与试剂进行混合和反应,血样与试剂的混合度(混合均匀程度)直接影响到血样与试剂的反应效果。现有技术中采用以下混合方案:分别将生物样本和试剂自反应池上方滴入反应池,然后通过在反应池底部打气泡的方式对血样和试剂进行混合。上述混合方案的混合度依赖于气泡量,混和效果并不好,容易导致血样和试剂的反应效果不佳,使得所述血细胞分析仪无法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度较高的上部开口的反应组件及样本分析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反应组件,包括内设反应腔的反应池,所述反应池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反应腔的开口,所述反应腔的腔壁包括第一壁面和连接所述第一壁面的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一弧面以及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相对设置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所述第二壁面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壁面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一弧面以及第二弧面的一端,所述开口敞开地位于所述第一壁面远离所述第二壁面的一端。
其中,所述反应腔的腔壁还包括第三壁面,所述第三壁面连接在所述第一壁面的远离所述第二壁面的一端,所述第三壁面远离所述第一壁面的一端形成所述开口。
其中,所述第二壁面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壁面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第一壁面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壁面在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收拢,所述反应池上设有连通所述反应腔的试剂入口,所述试剂入口穿过所述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或所述第二壁面与所述第一壁面的交接处。
其中,所述试剂入口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在0°~15°的范围内。
其中,所述试剂入口的中心线与所述反应腔的中心线异面设置。
其中,所述试剂入口的中心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线,所述反应腔的中心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线,所述第一线与所述第二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在45°~90°的范围内。
其中,在所述反应腔的中心线的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一平面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间距。
其中,在所述反应腔的中心线的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一弧面的圆心角小于180°。
其中,在所述反应腔的中心线的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一弧面的圆心角等于所述第二弧面的圆心角。
其中,所述反应池上设有连通所述反应腔的出口,所述出口的内侧面连接所述第二壁面的所述第二端。
其中,所述反应组件还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连接件、第一储液池以及第二储液池,所述第一管路连接在所述试剂入口与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二管路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储液池之间,所述第一储液池用于存储第一试剂,所述第三管路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储液池之间,所述第二储液池用于存储不同于所述第一试剂的第二试剂。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反应组件,包括反应池、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连接件、第一储液池以及第二储液池,所述第一管路连接在所述反应池与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二管路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储液池之间,所述第一储液池用于存储第一试剂,所述第三管路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储液池之间,所述第二储液池用于存储不同于所述第一试剂的第二试剂。
其中,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一切换件,所述第一切换件用于实现所述第二管路的切断和连通,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二切换件,所述第二切换件用于实现所述第三管路的切断和连通。
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上述反应组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上述反应组件中,试剂自所述试剂入口进入所述反应腔时,试剂在所述反应腔的腔壁的引导下形成立体的旋流。旋流状态的所述试剂能够很好地与进入所述反应腔的生物样本进行混合,所述试剂与所述生物样本的混合度较高,所述试剂与所述生物样本的反应效果好,所述样本分析仪能够通过测量所述试剂与所述生物样本反应所形成的待测液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所述样本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应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反应组件的反应池与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反应池沿Ⅲ-Ⅲ线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结构沿Ⅳ-Ⅳ线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结构沿Ⅴ-Ⅴ线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结构沿Ⅵ-Ⅵ线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前后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包括在内的范围。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单元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所述样本分析仪可用于进行生物样本分析,所述生物样本可以为血液、尿液等。所述样本分析仪包括反应组件100,所述反应组件100可用于将生物样本进行处理以形成待测液。
所述反应组件100包括内设反应腔11的反应池1。所述反应腔11的腔壁12包括第一壁面13和连接所述第一壁面13的第二壁面14。所述第一壁面13包括第一平面131、第二平面132、第一弧面133以及第二弧面134。所述第一平面131和所述第二平面13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弧面133和所述第二弧面134相对设置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平面131与所述第二平面132之间。所述第二壁面14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壁面13的第一端131和远离所述第一壁面13的第二端132。所述第二壁面14在所述第一端131向所述第二端132的方向上收拢。所述反应池1上设有连通所述反应腔11的试剂入口15,所述试剂入口15穿过所述第二壁面14、所述第一壁面13或所述第二壁面14与所述第一壁面13的交接处。
在本实施例中,试剂自所述试剂入口15进入所述反应腔11时,试剂在所述反应腔11的腔壁12的引导下形成立体的旋流。旋流状态的所述试剂能够很好地与进入所述反应腔11的生物样本进行混合,所述试剂与所述生物样本的混合度较高,所述试剂与所述生物样本的反应效果好,所述样本分析仪能够通过测量所述试剂与所述生物样本反应所形成的待测液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所述样本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准确度高。
应当注意的是,所述试剂入口15穿过所述第二壁面14或所述第二壁面14与所述第一壁面13的交接处时,由于所述第二壁面14在所述第一端131向所述第二端132的方向上收拢,试剂自所述试剂入口15进入所述反应腔11后,试剂能够直接冲击所述第二壁面14并在所述第二壁面14的引导下形成立体效果更佳的旋流。
现有技术中,通过先将生物样本和试剂自反应池1上方滴入反应池1,然后在反应池1底部打气泡的方式对生物样本和试剂进行混合,生物样本和试剂反应形成待测液后,需要等待测液中的气泡消失后才能对待测液进行检测,导致样本分析仪的测量速度较慢。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应组件100通过旋流状态下的所述试剂直接混合所述生物样本,所述试剂边进入所述反应腔11边混合所述生物样本的方式,使得混合速度更快,所述试剂与所述生物样本的反应速度快,且反应后所形成的待测液气泡量很少,能够直接用于检测,从而能够提高所述样本分析仪的检测速度。
可以理解的,立体的旋流既具有水平方向的流速,还具有竖直方向上的流速。所述第一平面131和所述第二平面132分别用于安装单色光发生器和接收器。所述第一平面131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132。
可选的,所述第二壁面14可以为圆锥面或圆弧面。
可选的,所述试剂入口15的中心线151与所述第一平面131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在0°~15°的范围内,例如0°(所述试剂入口15中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131)、5°、10°或15°等。此时,所述试剂能够很好地沿所述反应腔11的腔壁12流动以形成旋流。
可选的,所述试剂入口15的中心线151与所述反应腔11的中心线111异面设置。此时,所述试剂进入所述反应腔11后能够快速形成旋流,且不会垂直地冲击所述反应池1的腔壁12,能够有效避免能量浪费,从而有利于快速、稳定地形成旋流。
所述第一平面131和所述第二平面132平行于所述反应腔11的中心线111。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试剂入口15的中心线151在所述第一平面131上的正投影为第一线,所述反应腔11的中心线111在所述第一平面131上的正投影为第二线,所述第一线与所述第二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在45°~90°的范围内,例如45°、60°、75°、80°、85°或90°(所述试剂入口15的中心线151垂直于所述反应腔11的中心线111)。此时,所述试剂进入所述反应腔11后能够更好地沿所述第二壁面14形成旋流。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在所述反应腔11的中心线111的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一平面131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平面131与所述第二平面132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平面131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弧面133连接所述第一平面131的端点与所述第二弧面134连接所述第一平面131的端点之间的间距。
当所述第一平面13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平面131与所述第二平面132之间的间距时,所述第一平面131与所述第二平面132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弧面133与所述第二弧面134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壁面13大致呈扁长的形状,有利于进入所述反应腔11的所述试剂形成旋流。
可选的,在所述反应腔11的中心线111的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一弧面133的圆心角A小于180°。换言之,在所述反应腔11的中心线111的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一弧面133连接所述第一平面131的端点处的切线与所述第一平面131之间形成大于0°的夹角,所述第一弧面133与所述第一平面131、所述第二平面132之间为相交关系,而非相切关系,从而有利于所述试剂沿所述第一壁面13流动而形成旋流。
可选的,在所述反应腔11的中心线111的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一弧面133的圆心角A等于所述第二弧面134的圆心角B。所述圆心角A等于所述圆心角B,有利于降低所述反应池1的加工难度。
可选的,在所述反应腔11的中心线111的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二弧面134的圆心角B小于180°,从而有利于所述试剂沿所述第一壁面13流动而形成旋流。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所述反应池1上设有连通所述反应腔11的出口16。所述出口16的内侧面连接所述第二壁面14的所述第二端132。此时,所述出口16位于所述反应腔11的底部,从而能够顺利的排出所述反应池1内的液体。
可选的,所述反应池1顶端设连通所述反应腔11的开口19以供生物样本加入所述反应腔11。所述生物样本可由采样器2携带,所述采样器2自所述开口19伸入所述反应腔11后,开始分配所述生物样本。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所述试剂入口15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例如,所述试剂入口15的数量为一个,一个所述试剂入口15用于往所述反应腔11内添加至少一种试剂。至少一种试剂可以为一种或至少两种。
或者,所述试剂入口15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试剂入口15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试剂入口15用于往所述反应腔11内添加不同的试剂。
举例而言,所述反应池1内所形成的所述待测液可用于检测所述生物样本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计数。所述待测液的形成及检测过程如下:
S01:通过利用上次测量并清洗干净后所述反应腔11中剩余的稀释液测量所述反应池1本底,发生器产生单色光,通过接收器接收到信号。
S02:所述反应池1通过所述出口16排掉S01中的稀释液。
S03:通过所述试剂入口15加入稀释液,加液过程中形成立体旋流同时所述采样器2深入旋流中摆针并加入的血样,从而更容易混匀。
S04:所述采样器2从所述反应腔11中吸取稀释混匀后样本用于红细胞(red bloodcell,RBC)测量。
S05:通过所述试剂入口15加入溶血剂,加液过程形成立体旋流,混匀效果更佳。
S06:混匀形成所述待测液后,对所述待测液进行电压测量。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所述腔壁12还包括第三壁面17,所述第三壁面17连接在所述第一壁面13的远离所述第二壁面14的一端。所述第三壁面17用于围设出一个较大的空间,用于容纳更多的液体或泡沫,防止所述反应腔11内的液体或泡沫溢出。
可选的,所述第三壁面17大致呈圆柱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弧面133与所述第三壁面17共面。所述第二弧面134与所述第三壁面17共面。
可选的,所述第三壁面17远离所述第一壁面13的一端形成所述开口19。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所述反应组件100还包括采样器2,所述采样器2伸入所述反应池1后,所述采样器2错开所述试剂入口15的中心线151设置。所述采样器2可以为采样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试剂进入所述反应腔11后,会沿着所述腔壁12旋转流动,从而形成旋流。所述采样器2在空中分配所述生物样本,由于流速很慢,所述生物样本缓慢悬挂在所述采样器2的尖端,该部分生物样本为生物样本的悬挂部分(即悬挂在所述采样器2的尖端的生物样本),所述悬挂部分首先接触空气。所述试剂进入所述反应腔11所形成的旋流的液面高度不断上升,所述旋流接触所述悬挂部分后,会带动所述悬挂部分流动,从而使得所述悬挂部分与所述试剂混合。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生物样本可以仅包括所述悬挂部分,也可以还包括冲刷部分。在所述试剂所形成的所述旋流继续升高的过程中,所述采样器2继续分配所述冲刷部分,此时所述旋流直接带走所述冲刷部分以进行混合。
简言之,采用在空气中分配所述生物样本,然后由所述试剂所形成的所述旋流带走并混合所述生物样本,使得所述试剂与所述生物样本的混合度高。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采样器2错开所述试剂入口15的中心线151设置,因此所述试剂自所述试剂入口15进入所述反应腔11时,所述试剂不会直接冲击所述采样器2,所述试剂的流动阻力小,所述试剂能够顺利沿所述腔壁12形成旋流,从而更好地与所述生物样本进行混合,所述试剂与所述生物样本的混合度较高,所述试剂与所述生物样本的反应效果好。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试剂进入所述反应腔11的开始时间与所述采样器2分配所述生物样本的开始时间可以一前一后,也可以同时开始,只要满足所述采样器2可在空气中分配所述悬挂部分,使所述悬挂部分先接触空气,然后所述试剂再接触并混合所述悬挂部分即可。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所述反应组件100还包括第一管路3、第二管路4、第三管路5、连接件6、第一储液池7以及第二储液池8。所述第一管路3连接在所述试剂入口15与所述连接件6之间。所述第二管路4连接在所述连接件6与所述第一储液池7之间,所述第一储液池7用于存储第一试剂。所述第三管路5连接在所述连接件6与所述第二储液池8之间,所述第二储液池8用于存储不同于所述第一试剂的第二试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试剂和所述第二试剂均经过所述第一管路3及所述试剂入口15后进入所述反应腔11,后一种进入所述反应腔11的试剂会将残留在所述第一管路3和所述试剂入口15处的前一种试剂冲洗掉,从而能够减少携带污染。同时,在所述反应腔11内的液体完成反应后,可通过一次冲洗所述第一管路3和所述试剂入口15来消除所述第一试剂和所述第二试剂的残留物,从而降低携带污染的风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试剂为稀释液,所述第二试剂为溶血剂。在清洗所述反应腔11以准备进行第二次测量时,清洗用的稀释液进入所述反应腔11,清洗用的稀释液经过所述第一管路3及所述试剂入口15时,会将残留在所述第一管路3、所述第三管路5连接所述第一管路3的管口处以及所述试剂入口15处的溶血剂清洗掉,防止第一次测量所残留的溶血剂进入第二次测量而导致测量(例如红细胞计数)异常,从而降低所述反应组件100发生携带污染的风险。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6为阀或三通件。
可选的,所述第二管路4上设有第一切换件41,所述第一切换件41用于实现所述第二管路4的切断和连通。所述第三管路5上设有第二切换件51,所述第二切换件51用于实现所述第三管路5的切断和连通。所述第一切换件41可为截止阀。所述第二切换件51可为截止阀。
请参阅图1,作为另一种可选实施例,所述反应组件100包括反应池1、第一管路3、第二管路4、第三管路5、连接件6、第一储液池7以及第二储液池8。所述第一管路3连接在所述反应池1与所述连接件6之间。所述第二管路4连接在所述连接件6与所述第一储液池7之间,所述第一储液池7用于存储第一试剂。所述第三管路5连接在所述连接件6与所述第二储液池8之间,所述第二储液池8用于存储不同于所述第一试剂的第二试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试剂和所述第二试剂均经过所述第一管路3后进入所述反应池1内部,后一种进入所述反应腔11的试剂会将残留在所述第一管路3的前一种试剂冲洗掉,从而能够减少携带污染。同时,在所述反应池1内的液体完成反应后,可通过一次冲洗所述第一管路3来消除所述第一试剂和所述第二试剂的残留物,从而降低携带污染的风险。
可选的,本实施例所述反应池1采用如前文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应池1(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6)。
可选的,所述第一试剂先进入所述反应池1,所述第二试剂后进入所述反应池1,所述第二试剂为稀释液。由于稀释液不参加与所述生物样本的反应,因此当稀释液将所述第一试剂的残留物冲进所述反应池1内部后,残留在所述第一管路3的稀释剂并不会对下一次测试造成携带污染,因此进一步降低了所述反应组件100发生携带污染的风险。所述第一试剂可以为溶血剂。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6为阀或三通件。
可选的,所述第二管路4上设有第一切换件41,所述第一切换件41用于实现所述第二管路4的切断和连通。所述第三管路5上设有第二切换件51,所述第二切换件51用于实现所述第三管路5的切断和连通。所述第一切换件41可为截止阀。所述第二切换件51可为截止阀。
可选的,所述样本分析仪还包括驱动组件、采样组件、检测组件、废液处理组件以及控制器。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样本分析仪中的各种流路(包括气路和液路)。所述采样组件用于采集和分配生物样本。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待测液以形成检测信息。所述废液处理组件用于收集和排放所述样本分析仪中的废液。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样本分析仪的工作流程并处理所述检测信息以形成分析结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反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反应腔的反应池,所述反应池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反应腔的开口,所述反应腔的腔壁包括第一壁面和连接所述第一壁面的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一弧面以及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相对设置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所述第二壁面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壁面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一弧面以及第二弧面的一端,所述开口敞开地位于所述第一壁面远离所述第二壁面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的腔壁还包括第三壁面,所述第三壁面连接在所述第一壁面的远离所述第二壁面的一端,所述第三壁面远离所述第一壁面的一端形成所述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面包括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一弧面以及第二弧面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第一壁面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壁面在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收拢,所述反应池上设有连通所述反应腔的试剂入口,所述试剂入口穿过所述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或所述第二壁面与所述第一壁面的交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入口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在0°~15°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入口的中心线与所述反应腔的中心线异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入口的中心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线,所述反应腔的中心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线,所述第一线与所述第二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在45°~90°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腔的中心线的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一平面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腔的中心线的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一弧面的圆心角小于18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腔的中心线的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一弧面的圆心角等于所述第二弧面的圆心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面包括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一弧面以及第二弧面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第一壁面的第二端,所述反应池上设有连通所述反应腔的出口,所述出口的内侧面连接所述第二壁面的所述第二端。
11.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反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组件还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连接件、第一储液池以及第二储液池,所述第一管路连接在所述试剂入口与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二管路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储液池之间,所述第一储液池用于存储第一试剂,所述第三管路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储液池之间,所述第二储液池用于存储不同于所述第一试剂的第二试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2、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上设有连通所述反应腔的试剂入口,所述反应组件还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连接件、第一储液池以及第二储液池,所述第一管路连接在所述试剂入口与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二管路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储液池之间,所述第一储液池用于存储第一试剂,所述第三管路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储液池之间,所述第二储液池用于存储不同于所述第一试剂的第二试剂。
13.一种反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连接件、第一储液池以及第二储液池,所述第一管路连接在所述反应池与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二管路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储液池之间,所述第一储液池用于存储第一试剂,所述第三管路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储液池之间,所述第二储液池用于存储不同于所述第一试剂的第二试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反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一切换件,所述第一切换件用于实现所述第二管路的切断和连通,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二切换件,所述第二切换件用于实现所述第三管路的切断和连通。
15.一种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反应组件。
CN201721697206.XU 2017-06-30 2017-06-30 反应组件及样本分析仪 Active CN207908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97206.XU CN207908529U (zh) 2017-06-30 2017-06-30 反应组件及样本分析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90759.3U CN206848287U (zh) 2017-06-30 2017-06-30 反应组件及样本分析仪
CN201721697206.XU CN207908529U (zh) 2017-06-30 2017-06-30 反应组件及样本分析仪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90759.3U Division CN206848287U (zh) 2017-06-30 2017-06-30 反应组件及样本分析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08529U true CN207908529U (zh) 2018-09-25

Family

ID=608040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97206.XU Active CN207908529U (zh) 2017-06-30 2017-06-30 反应组件及样本分析仪
CN201720790759.3U Active CN206848287U (zh) 2017-06-30 2017-06-30 反应组件及样本分析仪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90759.3U Active CN206848287U (zh) 2017-06-30 2017-06-30 反应组件及样本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790852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6152B (zh) * 2018-10-11 2022-12-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聚烯烃的装置及制备聚烯烃的方法
CN114618419A (zh) * 2020-12-11 2022-06-14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加注方法、样本加注组件以及样本分析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48287U (zh) 2018-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26541B (zh) 一种新型低交叉污染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US452604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 liquid sample
WO2018032720A1 (zh) 血液细胞及生化成分分析仪及方法
JP4251627B2 (ja) 化学分析装置及びその分注方法
SE513881C2 (sv)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analys av vätskeprover
CN207908529U (zh) 反应组件及样本分析仪
US20210223276A1 (en) Blood sample analyzer, blood sample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3926135A (zh) 一种自动稀释装置和方法
JP2013524241A (ja) 試薬混合を提供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5230253A (en) Fluid mixing device
CN209035024U (zh) 一种血球分析仪
CN207457252U (zh) 一种血红蛋白反应装置及样本分析仪
CN214310556U (zh) 样本分析仪
CN209911385U (zh) 血液检测装置
CN218629413U (zh) 血液检测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N209485838U (zh) 一种自动进样的稀释装置
CN110871202A (zh) 一种采样针清洗方法、血球分析仪
CN213986175U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盐碘分析仪
WO2022111604A1 (zh)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
WO2019000392A1 (zh) 反应组件、样本分析仪及混合方法
CN116087542A (zh) 样本分析仪和样本检测方法
CN210965165U (zh) 生化检测分析设备及其打液装置
JP3884562B2 (ja) 流体試料用フローセル
CN217505887U (zh) 样本分析仪
CN112485251A (zh) 特定蛋白分析仪及混匀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Animal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SHENZHEN MINDRAY BIO-MEDICAL ELECTRONICS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440020009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Reaction components and sample analyzer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