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00013U - 负压吸废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负压吸废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00013U
CN207900013U CN201820254724.2U CN201820254724U CN207900013U CN 207900013 U CN207900013 U CN 207900013U CN 201820254724 U CN201820254724 U CN 201820254724U CN 207900013 U CN207900013 U CN 207900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hannel
channel
negative pressure
waste suction
stri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547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文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MAX EL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MAX EL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MAX EL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MAX EL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547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00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00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00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吸废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下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端垂直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固定板下方设置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上方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卸料板的中央位置贯穿设置有凸模,所述下模板上方设置有凹模板,所述凹模板上设置有补偿槽,所述凹模板沿着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落料通道,所述落料通道的一侧倾斜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一端水平连通设置有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顶端设置有接气嘴。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在模具上通空压气体就可以实现吸废的功能,气流通道可以连接多个凹模型腔实现多个孔同时吸废,方便实用。

Description

负压吸废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负压吸废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冲压模具,在冲压一些硬质材料,例如不锈刚片,铜材片等时,冲压后产生的废料可能会卡在凹模型腔内,当产品废料卡死在凹模型腔内时,会导致产品或者模具自身直接冲坏。
倘若要实现将产品废料排走,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在模具上外接一个吸废机,采用吸废机吸取的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将产品废料排走,但是外接吸废机会存在噪音大,相对繁琐而且成本高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负压吸废冲压模具,只需要在模具上通空压气体就可以实现除废的功能,而且气流通道可以连接多个凹模型腔实现多个孔同时除废,实际生产中更为方便实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负压吸废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下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端的两侧垂直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固定板下方设置有卸料板,所述导向柱从所述卸料板厚度方向贯穿出,所述卸料板上方设置有能够带动所述卸料板复位的弹性件,所述卸料板的中央位置沿着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凸模,所述凸模向上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下模板上方设置有凹模板,所述凹模板沿着厚度方向设置有用于补偿所述导向柱高度的补偿槽,所述凹模板沿着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落料通道,所述落料通道朝背离所述凹模板的方向延伸至下模板的底端,所述落料通道的一侧倾斜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背离所述落料通道的一端水平连通设置有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背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顶端设置有接气嘴。
优选的,所述落料通道朝向凹模板一侧的开口口径小于朝向下模板一侧的开口口径。
优选的,所述落料通道和所述第一气流管道之间的夹角小于30°。
优选的,所述落料通道的数量至少为1个,且每一所述落料通道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上垫板,所述凹模板和所述下模板之间设置有下垫板。
优选的,所述导向柱外侧设置有若干滚珠导套。
优选的,所述滚珠导套沿着所述导向柱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模具上设计的这种特殊的气流通道,能够通入高速流动的气体,使得落料通道的上半部分形成一个负压空间,从而将产品的废料吸走;
2、只需要在模具上通空压气体就可以实现吸废,无需外接其他设备,噪音相对较小,成本相对较低,工艺相对简单;
3、气流通道可以连通多个落料通道,实现多个落料通道同时吸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负压吸废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气流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凹模板的俯视图,用于体现多个落料通道和气流通道之间的连接关系。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上模板;2、下模板;3、固定板;4、导向柱;5、卸料板;6、弹性件;7、凸模;8、凹模板;9、补偿槽;10、落料通道;11、第一气流通道;12、第二气流通道;13、接气嘴;14、上垫板;15、下垫板;16、滚珠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负压吸废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通过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的闭合和开启完成冲压操作。上模板1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3,为了进一步增加固定板3的冲压强度,在上模板1和固定板3之间设置有上垫板14。固定板3的下方设置有卸料板5,卸料板5的设置用于方便卸载冲压后的产品。为了限定卸料板5的移动方向,保证冲压产品的精确度,固定板3底端的两侧垂直设置有导向柱4,导向柱4从卸料板5的厚度方向贯穿并且延伸出。为了使得卸料板5的位置恢复,从而完成产品的卸载过程,在卸料板5的上方设置有弹性件6,弹性件6可以选用弹簧。
如图1所示,卸料板5的中央位置沿着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凸模7,凸模7向上延伸至固定板3的上表面,和导向柱4共同作用用于产品的成型。为了减少导向定位过程中的摩擦作用力,在导向柱4的外侧设置有滚珠导套16,滚珠导套16沿着导向柱4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下模板2的上方设置有凹模板8,凹模板8沿着厚度方向设置有用于补偿导向柱4高度的补偿槽9,每一个导向柱4均对应有补偿槽9,图中仅展示出一个补偿槽9的示意图。为了进一步增加凹模板8的冲压强度,在凹模板8和下模板2之间设置有下垫板15。
如图1和图2所示,凹模板8沿着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落料通道10,落料通道10背离凹模板8的方向延伸至下模板2的底端,产品冲压产生的废料在重力作用下会进入落料通道10内。落料通道10的一侧倾斜设置有气流通道,气力通道包括第一气流通道11,第一气流通道11背离落料通道10的一端水平连通设置有第二气流通道12,第二气流通道12背离第一气流通道11的顶端设置有接气嘴13,接气嘴13可以连通空气压缩机,用于提供气流。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增强从气流通道进入落料通道10下半部分的有效气流强度,将落料通道10和第一气流通道11之间的夹角设计为小于30°。为了进一步增加排废效果,落料通道10朝向凹模板8一侧的开口口径小于朝向下模板2一侧的开口口径,冲压产品形成的废料会落入落料通道10内,气流通道内高速流动的气体会使落料通道10上半部分形成一个负压空间,从而在负压推动作用下将废料吸走。另外,落料通道10的数量至少为1个,且每一个落料通道10均与气流通道连通,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三个落料通道10,气流通道连接多个落料通道10,从而实现多个同时吸废,提高吸废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负压吸废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下方设置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底端的两侧垂直设置有导向柱(4),所述固定板(3)下方设置有卸料板(5),所述导向柱(4)从所述卸料板(5)厚度方向贯穿出,所述卸料板(5)上方设置有能够带动所述卸料板(5)复位的弹性件(6),所述卸料板(5)的中央位置沿着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凸模(7),所述凸模(7)向上延伸至所述固定板(3)的上表面,所述下模板(2)上方设置有凹模板(8),所述凹模板(8)沿着厚度方向设置有用于补偿所述导向柱(4)高度的补偿槽(9),所述凹模板(8)沿着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落料通道(10),所述落料通道(10)朝背离所述凹模板(8)的方向延伸至下模板(2)的底端,所述落料通道(10)的一侧倾斜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流通道(11),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1)背离所述落料通道(10)的一端水平连通设置有第二气流通道(12),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2)背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1)的顶端设置有接气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吸废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通道(10)朝向凹模板(8)一侧的开口口径小于朝向下模板(2)一侧的开口口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吸废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通道(10)和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1)之间的夹角小于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吸废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通道(10)的数量至少为1个,且每一所述落料通道(10)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吸废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和所述固定板(3)之间设置有上垫板(14),所述凹模板(8)和所述下模板(2)之间设置有下垫板(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吸废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4)外侧设置有若干滚珠导套(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吸废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导套(16)沿着所述导向柱(4)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CN201820254724.2U 2018-02-12 2018-02-12 负压吸废冲压模具 Active CN207900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54724.2U CN207900013U (zh) 2018-02-12 2018-02-12 负压吸废冲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54724.2U CN207900013U (zh) 2018-02-12 2018-02-12 负压吸废冲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00013U true CN207900013U (zh) 2018-09-25

Family

ID=63559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54724.2U Active CN207900013U (zh) 2018-02-12 2018-02-12 负压吸废冲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000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5025A (zh) * 2020-11-20 2021-03-12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具的冲切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5025A (zh) * 2020-11-20 2021-03-12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具的冲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00013U (zh) 负压吸废冲压模具
CN202725817U (zh) 冲压模具
CN205496349U (zh) 一种自动脱料的冲压机
CN209156916U (zh) 一种具有表面散热功能的汽车冲压模
KR102060759B1 (ko) 자동차의 프레스공정에서 발생하는 스크랩 칩 포집장치
CN105858209A (zh) 一种金属废料块输送机构
CN206406444U (zh) 一种吸塑盒吸塑模具
CN108284156B (zh) 冲壳装置
CN207952395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冲压成型模具
CN217912390U (zh) 可防跳废料的冲裁模具
CN106241296A (zh) 一种制鞋料桶输送装置
CN209987327U (zh) 一种超声波切除水口装置
CN207076836U (zh) 一种机柜九折板型材的冲缺装置
CN208681947U (zh) 一种后置嵌件
CN107498019A (zh) 压铸模具
CN103171071B (zh) 一种浇铸成型用模具
CN207358160U (zh) 粉末冶金压制模具
CN108637095A (zh) 一种能对型腔进行风冷的冷冲模具
CN105363954B (zh) 一种确保先后出料的吹气结构
CN207447087U (zh) 高速精冲装置
CN208247414U (zh) 一种生胶出料真空罩
CN104259261B (zh) 一种链轮的整形装置
CN208825407U (zh) 一种改善冲床漏料孔漏料的加工结构
CN215302840U (zh) 一种鱼丸定型设备
CN106607498B (zh) 一种精密汽车尾气排放管的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161, Jiangsu Province, Suzhou Suzhou high tech Zone Town Street Street embroidery Street on the eastern side (industrial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uzhou L-Max El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161 Town Lake Industrial Park, Suzhou high tech Zone,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Suzhou L-Max Elctronic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