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87334U - 一种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87334U
CN207887334U CN201820383608.0U CN201820383608U CN207887334U CN 207887334 U CN207887334 U CN 207887334U CN 201820383608 U CN201820383608 U CN 201820383608U CN 207887334 U CN207887334 U CN 207887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evel gear
shaft
motor
partition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836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XIN EXPERIMENTAL INSTRUMENT CO Ltd CHANGCHUN CITY
Original Assignee
KEXIN EXPERIMENTAL INSTRUMENT CO Ltd CHANGCHUN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XIN EXPERIMENTAL INSTRUMENT CO Ltd CHANGCHUN CITY filed Critical KEXIN EXPERIMENTAL INSTRUMENT CO Ltd CHANGCHUN CITY
Priority to CN2018203836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87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87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873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下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下部腔室内设置有一定液面的水;所述隔板上密集设置有均流孔,隔板的顶部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静电板,转轴的上端伸出壳体,转轴位于壳体外部的轴体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壳体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电机,电机安装在固定于壳体的电机座上,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末端连接有不完全锥齿轮,不完全主齿轮同时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壳体的顶部左侧开设有出气孔;本实用新型采用转动扰流的方式对含尘气体的颗粒进行吸附,能够有效提高除尘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是一种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冶金炼钢电炉和以原煤为燃料的锅炉增加很多,这些炉窑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危害,所以从含尘气体中去除颗粒物以减少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气体中颗粒物的捕集,按机理可分为机械除尘、静电除尘、过滤除尘和洗涤除尘等,其中静电除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除尘方式,现有的静电除尘装置中的静电板大多是静置的,对颗粒物的捕捉范围较为有限,从而导致除尘效率低下,除尘效果不甚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下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下部腔室内设置有一定液面的水,壳体的左侧顶部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深入到壳体内并延伸至液面以下,进气管位于液面以下的管体呈蛇形且其上均布有气体,壳体的右侧底部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还安装有阀门;所述隔板上密集设置有均流孔,隔板的顶部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静电板,转轴的上端伸出壳体,转轴位于壳体外部的轴体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壳体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电机,电机安装在固定于壳体的电机座上,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末端连接有不完全锥齿轮,不完全主齿轮同时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壳体的顶部左侧开设有出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管和排水管均由不锈钢管制作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静电板和转轴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气孔呈阶梯状,出气孔上配合设置有封板,封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有导向杆,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壳体并与壳体滑动连接,导向杆的末端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上表面和壳体的内腔顶面之间连接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套设在导向杆的杆体外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工作时,含尘气体经由进气管进入到液面以下,从而对含尘气体中的水溶性颗粒进行过滤,进而减小静电板的吸附量,延长静电板的使用时间,蛇形分布的进气管能够使得含尘气体与水充分接触,保证过滤效果;初步过滤的含尘气体经由隔板上的均流孔进入到上部腔室中,由电机带动不完全锥齿轮转动,不完全锥齿轮交替式的和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啮合,从而带动转轴正反转,进而使得静电板正反转,扩大静电板的吸附范围,提高吸附效率,同时静电板还能扰动气流,使得含尘气体与静电板的接触更加充分,提高吸附效果;而壳体中的气体在上升排出的过程中会收到封板的阻碍,从而延长含尘气体在壳体内的停留时间,提高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中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排水管、11-阀门、2-进气管、21-气孔、22-密封圈、3-隔板、31-均流孔、4-转轴、41-第一锥齿轮、42-第二锥齿轮、5-电机、51-电机座、52-传动轴、521-不完全锥齿轮、6-出气孔、7-封板、8-导向杆、81-限位块、82-弹簧、9-静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腔下部设置有隔板3,隔板3将壳体1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下部腔室内设置有一定液面的水,壳体1的左侧顶部连接有进气管2,进气管2深入到壳体1内并延伸至液面以下,进气管2位于液面以下的管体呈蛇形且其上均布有气体21,含尘气体经由进气管2进入到液面以下,从而对含尘气体中的水溶性颗粒进行过滤,进而减小静电板的吸附量,延长静电板的使用时间,蛇形分布的进气管2能够使得含尘气体与水充分接触,保证过滤效果,壳体1的右侧底部连接有排水管11,用于水的更换,进一步的,进气管2和排水管11均由不锈钢管制作而成,排水管11上还安装有阀门111;
所述隔板3上密集设置有均流孔31,可以使得含尘气体在上部腔室中分布的更加均匀,从而提高过滤效果,隔板3的顶部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静电板9,进一步的,静电板9和转轴4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便于进行维修更换,转轴4的上端伸出壳体1,转轴4位于壳体1外部的轴体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锥齿轮41和第二锥齿轮42,壳体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电机5,电机5安装在固定于壳体1的电机座51上,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52,传动轴52的末端连接有不完全锥齿轮521,不完全锥齿轮521同时与第一锥齿轮41和第二锥齿轮42相啮合,工作时,由电机5带动不完全锥齿轮521转动,当不完全锥齿轮521与第一锥齿轮41相啮合时,带动转轴3顺时针转动,当不完全锥齿轮521与第二锥齿轮42相啮合时,带动转轴3逆时针转动,不完全锥齿轮521交替式的和第一锥齿轮41和第二锥齿轮42相啮合,从而带动转轴3正反转,进而使得静电板9正反转,扩大静电板9的吸附范围,提高吸附效率,同时静电板9还能扰动气流,使得含尘气体与静电板9的接触更加充分,提高吸附效果;
所述壳体1的顶部左侧开设有出气孔6,具体来说,出气孔6呈阶梯状,出气孔6上配合设置有封板7,封板7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有导向杆8,导向杆8的另一端穿过壳体1并与壳体1滑动连接,导向杆8的末端连接有限位块81,限位块81的上表面和壳体1的内腔顶面之间连接有弹簧82,弹簧82套设在导向杆8的杆体外围,这样壳体1内的气体在上升排出的过程中会收到封板7的阻碍,从而延长含尘气体在壳体1内的停留时间,提高除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工作时,含尘气体经由进气管2进入到液面以下,从而对含尘气体中的水溶性颗粒进行过滤,进而减小静电板的吸附量,延长静电板的使用时间,蛇形分布的进气管2能够使得含尘气体与水充分接触,保证过滤效果;初步过滤的含尘气体经由隔板3上的均流孔31进入到上部腔室中,由电机5带动不完全锥齿轮521转动,当不完全锥齿轮521与第一锥齿轮41相啮合时,带动转轴3顺时针转动,当不完全锥齿轮521与第二锥齿轮42相啮合时,带动转轴3逆时针转动,不完全锥齿轮521交替式的和第一锥齿轮41和第二锥齿轮42相啮合,从而带动转轴3正反转,进而使得静电板9正反转,扩大静电板9的吸附范围,提高吸附效率,同时静电板9还能扰动气流,使得含尘气体与静电板9的接触更加充分,提高吸附效果;而壳体1中的气体在上升排出的过程中会收到封板7的阻碍,从而延长含尘气体在壳体1内的停留时间,提高除尘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下部设置有隔板(3),隔板(3)将壳体(1)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下部腔室内设置有一定液面的水,壳体(1)的左侧顶部连接有进气管(2),进气管(2)深入到壳体(1)内并延伸至液面以下,进气管(2)位于液面以下的管体呈蛇形且其上均布有气体(21),壳体(1)的右侧底部连接有排水管(11),排水管(11)上还安装有阀门(111);所述隔板(3)上密集设置有均流孔(31),隔板(3)的顶部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静电板(9),转轴(4)的上端伸出壳体(1),转轴(4)位于壳体(1)外部的轴体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锥齿轮(41)和第二锥齿轮(42),壳体(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电机(5),电机(5)安装在固定于壳体(1)的电机座(51)上,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52),传动轴(52)的末端连接有不完全锥齿轮(521),不完全锥齿轮(521)同时与第一锥齿轮(41)和第二锥齿轮(42)相啮合;所述壳体(1)的顶部左侧开设有出气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和排水管(11)均由不锈钢管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板(9)和转轴(4)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6)呈阶梯状,出气孔(6)上配合设置有封板(7),封板(7)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有导向杆(8),导向杆(8)的另一端穿过壳体(1)并与壳体(1)滑动连接,导向杆(8)的末端连接有限位块(81),限位块(81)的上表面和壳体(1)的内腔顶面之间连接有弹簧(8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82)套设在导向杆(8)的杆体外围。
CN201820383608.0U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87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3608.0U CN207887334U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3608.0U CN207887334U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87334U true CN207887334U (zh) 2018-09-21

Family

ID=63541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8360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87334U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873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5555A (zh) * 2018-03-21 2018-08-31 陈鹏 一种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5555A (zh) * 2018-03-21 2018-08-31 陈鹏 一种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5555A (zh) 一种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
CN204582825U (zh) 半干法布袋除尘器船型灰斗
CN111482027B (zh) 水浴紊动混合射流烟气净化设备
CN207887334U (zh) 一种转动扰流式的静电除尘装置
CN214552260U (zh) 一种煤矿井下移动式降尘装置
CN111001271A (zh) 一种六氟磷酸锂生产用小型水洗塔
CN207722507U (zh) 一种脉冲布袋除尘设备
CN207769462U (zh) 一种离心喷淋装置
CN206508686U (zh) 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烟气除尘脱硝装置
CN219091476U (zh) 一种烟尘油雾净化装置
CN108079731A (zh) 一种节能烟气连续除尘装置
CN108310887A (zh) 一种车间用的组合式除尘装置
CN211635711U (zh) 一种塑烧板除尘器
CN208275194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
CN105999941A (zh) 一种铸铁制造用的吸尘除尘装置
CN207786224U (zh) 一种简易式除尘箱
CN219252108U (zh) 一种双除尘装置
CN212396269U (zh) 一种立式吸附器
CN109529495A (zh) 一种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
CN221015089U (zh) 一种双层滤芯式除油器
CN210473398U (zh) 一种精炼炉的除尘排气装置
CN218741097U (zh) 一种具有烟尘浓度报警功能的除尘器
CN108421640A (zh) 一种自发式摆动的静电除尘装
CN219424090U (zh) 一种脱硫除尘消烟装置
CN212348175U (zh) 一种环保用矿山除尘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