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76676U - 输送机轨道以及预制件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输送机轨道以及预制件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76676U
CN207876676U CN201721923332.2U CN201721923332U CN207876676U CN 207876676 U CN207876676 U CN 207876676U CN 201721923332 U CN201721923332 U CN 201721923332U CN 207876676 U CN207876676 U CN 207876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s
track
platform mechanism
conveyer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233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233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76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76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766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送机轨道以及预制件生产系统。该输送机轨道包括换轨装置和轨道总成;所述轨道总成至少具有两条轨道;所述换轨装置用于使输送机在所述两条轨道之间进行切换。本实用新型通过换轨装置可使输送机至少在两条轨道之间进行切换,可使多台输送机高效率运行,满足多个工作位置接料的需求,极大提高了输送效率;本实用新型安装空间小,轨道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输送机轨道以及预制件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送机轨道以及预制件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预制构件行业蓬勃发展,PC工厂规模也越来越大。一个PC工厂生产线条数由原来的1-3条增加到了4-5条甚至6条。传统的往复式直线轨道由于增加输送机数量不能显著提高效率,即使是双轨也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环形轨道虽然可以通过增加输送机来满足生产需求,但传统环形轨道存在占地面积大、弯道多、输送机过弯时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由于受到输送机输送能力制约,PC搅拌站的生产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机轨道以及预制件生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送机往返送料方式无法满足多个接料点用料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机轨道,其包括:换轨装置和轨道总成;所述轨道总成至少具有两条轨道;所述换轨装置用于使输送机在所述两条轨道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换轨装置包括:平台机构和换轨机构;
所述平台机构设置有至少一个转换轨道;
所述换轨机构与所述平台机构连接,所述换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平台机构进行换轨运动,以使所述转换轨道能够与所述两条轨道交替地进行对接,输送机能通过换轨装置从一条轨道进入另一条轨道。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当所述两条轨道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分布时,所述换轨机构包括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与所述平台机构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平台机构旋转,通过平台机构的旋转实现所述转换轨道与所述两条轨道的交替对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当所述两条轨道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分布时,所述换轨机构包括平移装置;所述平移装置与所述平台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平台机构水平往复移动,通过平台机构的水平往复移动实现所述转换轨道与所述两条轨道的交替对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当所述两条轨道在同一竖直面上平行分布时,所述换轨机构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平台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平台机构进行上下往复移动,通过平台机构的上下往复移动实现所述转换轨道与所述两条轨道的交替对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一底座、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
所述平台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主轴上;
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平台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平台机构绕所述主轴进行转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换轨装置包括:第二底座、传送带系统和齿轮系统;
所述平台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主轴上;
所述传送带系统设置于所述平台机构上,所述传送带系统能够与所述输送机发生限位接触,且在所述输送机的拖动下进行带传动;
所述齿轮系统与所述传送带系统连接,所述齿轮系统在所述传送带系统的带动下使所述平台机构绕所述主轴进行转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送带系统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平台机构上方的传动带和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传动带通过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张紧设置于所述平台机构上,所述传动带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与所述输送机的第二限位件接触,以使所述传送带在所述输送机的拖动下进行带传动;
所述齿轮系统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平台机构下方的太阳轮、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所述太阳轮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主轴上;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与所述太阳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带轮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贯穿于所述平台机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与所述太阳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带轮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贯穿于所述平台机构。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轨道总成具有两条轨道,两条轨道均呈直线型平行分布,所述换轨装置对应设置于所述两条轨道的末端。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预制件生产系统,其包括:输送机;所述输送机设置于所述的输送机轨道。该输送机轨道包括:换轨装置和轨道总成;所述轨道总成至少具有两条轨道;所述换轨装置用于使输送机在所述两条轨道之间进行切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换轨装置可使输送机至少在两条轨道之间进行切换,可使多台输送机高效率运行,满足多个工作位置接料的需求,极大提高了输送效率;本实用新型安装空间小,轨道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机轨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机轨道的换轨原理图,其中,该输送机轨道采用双轨旋转方式;
图6至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机轨道的换轨原理图,其中,该输送机轨道采用单轨旋转方式;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轨机构的正视图,其中换轨机构采用动力驱动方式;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轨机构的侧视图,其中换轨机构采用动力驱动方式;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轨机构的正视图,其中换轨机构采用输送机拖动方式;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轨机构的侧视图,其中换轨机构采用输送机拖动方式;
图14至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轨机构的换轨原理图,其中,该换轨机构采用输送机拖动方式;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装配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机轨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机轨道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移装置的正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移装置的侧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侧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循环轨道布置的示意图。
图标:1-输送机;2-换轨装置;3-轨道总成;4-接料仓;5-布料机; 6-搅拌站;11-第二限位件;21-平台机构;22-转换轨道;23-驱动机构;24-第一底座;25-传动机构;26-第二底座;27-齿轮系统;28- 传送带系统;29-第一限位件;31-上层轨道;32-下层轨道;41-车架; 42-车轮组;43-车架驱动机构;51-液压油泵;52-液压油缸;53-导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结合图1至图1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机轨道,其包括:换轨装置2和轨道总成3;其中,该轨道总成3至少具有两条轨道,可以理解的是,该轨道总成3为根据生产车间需求所布置的各个固定轨道;换轨装置2用于使输送机1在两条轨道之间进行切换。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换轨装置2也同样是适用于多条轨道的情形。本实施例通过换轨装置2可使输送机1至少在两条轨道之间进行切换,可使多台输送机1高效率运行,满足多个工作位置接料的需求,极大提高了输送效率;而且,该输送机轨道的安装空间小,轨道结构紧凑。
结合图10至图11所示,优选的,该换轨装置2包括:平台机构 21和换轨机构;其中,平台机构21设置有至少一个转换轨道22,该转换轨道22用于承载输送机1,即,输送机1可以沿转换轨道22驶入或驶出换轨装置;当然,转换轨道22得数量可以选择为一个(单轨模式),也可以选择为两个(双轨模式)。其中,换轨机构与平台机构21连接,换轨机构用于驱动平台机构21进行换轨运动(在两条轨道之间进行换轨移动),以使转换轨道22能够与两条轨道交替地进行对接,保证输送机能通过换轨装置从一条轨道进入另一条轨道。
本实施例中,平台机构21换轨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以如下几种优选的方式举例说明。
第一种,旋转方式换轨
结合图2至图9所示,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当两条轨道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分布时,该换轨机构包括: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与平台机构21连接,用于带动平台机构21在两条轨道之间进行旋转,通过平台机构21的旋转实现转换轨道22(可动轨道)与两条轨道(固定轨道)的交替对接。具体换轨过程可以总结为:输送机1进入换轨装置2,换轨装置2旋转180°,输送机1到达另一条轨道位置,输送机1驶离换轨装置2,实现换轨。如若换轨装置2安装在两条轨道的两端时,每一端的换轨装置2原理相同。这样通过两端的换轨装置 2进行换轨,实现输送机1的循环运行,从而使得多个输送机1同时工作可互不影响。
其一,结合图10至图11所示,该旋转装置采用动力驱动平台机构21进行旋转。
其中,旋转装置包括:第一底座24、驱动机构23和传动机构25;其中,平台机构21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底座24的主轴上;驱动机构 23(驱动电机等等)通过传动机构25(齿轮组件等等)与平台机构 21连接,驱动机构23用于驱动平台机构21绕主轴进行转动。可见,传动机构25将驱动机构23的动力传递给平台机构21,使平台机构 21实现旋转运动。当输送机1到达换轨装置2后,驱动机构23启动,并驱动平台机构21连同输送机1一起旋转,且待两者旋转180°后即可停止。待下一个输送机1进入换轨装置2继续工作。
其二,结合图12至图17所示,该换轨装置2也可采用输送机1 行走拖动旋转的方式。
其中,换轨装置2包括:第二底座26、传送带系统28和齿轮系统27;平台机构21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底座26的主轴上;传送带系统28设置于平台机构21上(可沿转换轨道22的走向延伸),传送带系统28能够与输送机1发生限位接触,且在输送机1的拖动下进行带传动;齿轮系统27与传送带系统28连接,齿轮系统27在传送带系统28的带动下使平台机构21绕所述主轴进行转动。
具体的,该传送带系统28包括:分别位于平台机构21上方的传动带和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其中,传动带通过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张紧设置于平台机构21上,传动带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29,第一限位件29用于与输送机1的第二限位件11接触,以使传送带在输送机1的拖动下进行带传动。优选的,第一限位件29与第二限位件11为相互配合的挡块。值得说明的是,上述传送带也可以替换为传送链,对应的带轮替换为链轮,两者设计原理一致,同样能够达到上述效果,当然,可根据实际需要而灵活选择带传动和链传动。
对应的,该齿轮系统27包括:分别位于平台机构21下方的太阳轮、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太阳轮同轴设置于第二底座26 的主轴上;第一行星齿轮与太阳轮啮合连接,第一行星齿轮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带轮连接,其中,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贯穿于平台机构21;第二行星齿轮与太阳轮啮合连接,第二行星齿轮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带轮连接,其中,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贯穿于平台机构21。
可见,输送机1在开始进入该换轨装置2时,输送机1一侧的挡块会与传动带上的挡块啮合,输送机1行走即拖动传动带运动,传动带即带动与之啮合的带轮(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转动,带轮带动与之同轴固定连接的行星齿轮(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转动,行星齿轮即绕设置第二底座26主轴的太阳轮旋转,从而带动整个平台机构21和输送机1一起旋转。当输送机1行驶至即将离开换轨装置2,由于传动带上的挡块运行到了传动带的圆弧段,即与输送机1 上的挡块脱开,此时刚好旋转到180°,输送机1随即驶离换轨装置 2,如此循环。
第二种,平移方式换轨
结合图18所示,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当两条轨道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分布时,该换轨机构包括:平移装置;平移装置与平台机构21连接,用于驱动平台机构21在两条轨道之间进行平移移动(水平往复移动),通过平台机构21的水平往复移动实现转换轨道22(可动轨道)与所述两条轨道(固定轨道)的交替对接。换轨过程为:输送机1进入换轨装置2,该换轨装置2即平移至另一侧轨道位置,输送机1驶上另一条轨道,换轨装置2返回原轨道。对于平移装置而言,其具体结构并不局限。
优选的,平移方式换轨的实现形式如图20至图21所示:该平移装置包括:车架41、固定在车架41上的活动轨道、安装在车架41 底部的车轮组42和驱动车架41运动的车架驱动机构43,平移装置安放在平台机构21上,平台机构21上设置有与车轮组42匹配的轨道,在车架驱动机构43的作用下,载有活动轨道的车架41可往复移动,实现活动轨道与多个固定轨道的交替对接。
第三种,升降方式换轨
结合图19所示,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当两条轨道在同一竖直面上平行分布时,换轨机构包括: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平台机构21连接,用于带动平台机构21在两条轨道之间进行升降移动(上下往复移动),通过平台机构21的上下往复移动实现转换轨道22与所述两条轨道的交替对接。当然,值得说明的是,对于升降方式换轨而言,其不限于双层轨道,亦可多层轨道。以双层轨道举例说明,轨道分上下两层,其升降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油缸,钢丝绳卷扬等形式,输送机1到达换轨装置2,换轨装置2通过升降装置使输送机1到达另一条轨道。
优选的,升降方式换轨的实现形式如图22所示,升降装置包括液压油缸52和液压油泵51,液压油泵51与液压油缸52连接,液压油缸52与平台机构21连接,活动轨道(转换轨道)设置在平台机构 21上,通过液压油缸52的升降驱动平台机构21沿导向装置53进行升降动作,从而带动活动轨道的升降运动,实现活动轨道与处于不同高度的固定轨道的交替对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该轨道总成3具有两条轨道,两条轨道均呈直线型平行分布,换轨装置2对应设置于两条轨道的末端。这种布置形式安装空间小,轨道结构紧凑,相对于环形轨道,两条轨道都在布料机区域内,不占用其他区域空间,两条轨道都能进行卸料作业,具有效率高,结构紧凑等优点。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换轨装置2可使输送机1至少在两条轨道之间进行切换,可运行多台输送机1高效率运行,满足多个工作位置接料的需求,极大提高了输送效率;本实用新型安装空间小,轨道结构紧凑。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预制件生产系统,其包括:输送机1;该输送机1设置于实施例一中的输送机轨道上。该输送机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当然,本实施例二包括实施例一所公开的技术内容,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技术内容不再赘述,以下叙述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
本实施例以升降换轨方式为例进行说明,该预制件生产系统还包括其他与输送机轨道相配合的设备,例如:搅拌站6、布料机5、接料仓4等等。结合图19所示,在搅拌站6的一侧设置有上层轨道31 和下层轨道32,在上层轨道31和下层轨道32的第一端设置有一个换轨装置2,该换轨装置2通过升降移动实现输送机1的换轨动作;在上层轨道31和下层轨道32的第二端设置有一个换轨装置2,该换轨装置2通过升降移动实现输送机1的换轨动作。
结合图23所示,对于生产车间较多的预制构件工厂,搅拌站6 可设置在厂区中间,输送机1运行过程中一个循环可实现两次接料送料,更有利于输送效率的提升,满足多处用料需求。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换轨装置2可使输送机1至少在两条轨道之间进行切换,可运行多台输送机1高效率运行,满足多个工作位置接料的需求,极大提高了输送效率;本实用新型安装空间小,轨道结构紧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输送机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换轨装置和轨道总成;所述轨道总成至少具有两条轨道;所述换轨装置用于使输送机在所述两条轨道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换轨装置包括:平台机构和换轨机构;
所述平台机构设置有至少一个转换轨道;
所述换轨机构与所述平台机构连接,所述换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平台机构进行换轨运动,以使所述转换轨道能够与所述两条轨道交替地进行对接,输送机能通过换轨装置从一条轨道进入另一条轨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轨道,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两条轨道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分布时,所述换轨机构包括: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与所述平台机构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平台机构旋转,通过平台机构的旋转实现所述转换轨道与所述两条轨道的交替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轨道,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两条轨道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分布时,所述换轨机构包括:平移装置;所述平移装置与所述平台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平台机构水平往复移动,通过平台机构的水平往复移动实现所述转换轨道与所述两条轨道的交替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轨道,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两条轨道在同一竖直面上平行分布时,所述换轨机构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平台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平台机构进行上下往复移动,通过平台机构的上下往复移动实现所述转换轨道与所述两条轨道的交替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机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一底座、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
所述平台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主轴上;
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平台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平台机构绕所述主轴进行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轨装置包括:第二底座、传送带系统和齿轮系统;
所述平台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主轴上;
所述传送带系统设置于所述平台机构上,所述传送带系统能够与所述输送机发生限位接触,且在所述输送机的拖动下进行带传动;
所述齿轮系统与所述传送带系统连接,所述齿轮系统在所述传送带系统的带动下使所述平台机构绕所述主轴进行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机轨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带系统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平台机构上方的传动带和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传动带通过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张紧设置于所述平台机构上,所述传动带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与所述输送机的第二限位件接触,以使所述传送带在所述输送机的拖动下进行带传动;
所述齿轮系统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平台机构下方的太阳轮、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所述太阳轮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主轴上;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与所述太阳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带轮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贯穿于所述平台机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与所述太阳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带轮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贯穿于所述平台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机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总成具有两条轨道,两条轨道均呈直线型平行分布,所述换轨装置对应设置于所述两条轨道的末端。
9.一种预制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所述输送机设置于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输送机轨道。
CN201721923332.2U 2017-12-29 2017-12-29 输送机轨道以及预制件生产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76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3332.2U CN207876676U (zh) 2017-12-29 2017-12-29 输送机轨道以及预制件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3332.2U CN207876676U (zh) 2017-12-29 2017-12-29 输送机轨道以及预制件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76676U true CN207876676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5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2333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76676U (zh) 2017-12-29 2017-12-29 输送机轨道以及预制件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766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9011A (zh) * 2019-10-11 2020-02-07 朱广俊 一种桥梁施工建材运输装置及其运输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9011A (zh) * 2019-10-11 2020-02-07 朱广俊 一种桥梁施工建材运输装置及其运输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5139A (zh) 翻转输送机及其翻转输送方法
CN104295139B (zh) 侧向驻车立体车库
CN109958464B (zh) 门架式管片拼装设备及方法
CN108910555A (zh) 一种袋装物料分拨机构和自动化装载设备
CN110525869A (zh) 一种交叉分拣小车装置
CN108861373A (zh) 一种循环运输机构
CN207876676U (zh) 输送机轨道以及预制件生产系统
CN207759971U (zh) 升降装置
CN108033188A (zh) 一种双倍行程穿梭车伸叉机构
CN105016062B (zh) 一种90度转板机
CN207671106U (zh) 一种升降机及其带有升降机的自动输送线
CN110371573A (zh) 模台流转系统及方法
CN107720127A (zh) 一种复合式运动电动输送对接系统
CN209177521U (zh) 一种剪叉式快速升降装置
CN212923059U (zh) 一种滚轮式轨道
CN208791148U (zh) 灌装机的分段灌装装置
CN208086623U (zh) 可实现自由弯曲轨道输送货物的传送设备
CN109279305A (zh) 一种用于墙板生产线模具输送的转弯机
CN102991923B (zh) 有轨堆垛机的转轨装置和具有其的转轨系统以及转轨方法
CN205589911U (zh) 多层铺布机的布卷输送装置
CN103523504A (zh) 一种西瓦调头机
CN2633824Y (zh) 短工作面用刮板输送转载机
CN203497677U (zh) 一种西瓦调头机
CN208631565U (zh) 一种输送系统
CN105923541A (zh) 隧道掘进机的吊运装置及隧道掘进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