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75442U - 车辆的座椅调角器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座椅调角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75442U
CN207875442U CN201820281039.9U CN201820281039U CN207875442U CN 207875442 U CN207875442 U CN 207875442U CN 201820281039 U CN201820281039 U CN 201820281039U CN 207875442 U CN207875442 U CN 207875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art
mounting hole
clearance
angle adjustor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8103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升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Transy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Dymo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Dymos Inc filed Critical Hyundai Dymos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75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75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辆的座椅调角器,其包括:第一部分,固定在第一座椅侧;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紧固,并与第一部分相对旋转,且固定在第二座椅侧,形成有插入至第二座椅侧的固定部;支架,设置在第二座椅侧,并形成有插入第二部分的固定部的固定孔,在固定部插入固定孔的状态下,通过焊接与固定部结合;以及游隙均匀部,设置在固定部与固定孔之间,且两侧均紧贴于固定部和固定孔,以在固定部插入固定孔的状态下,不发生游动。

Description

车辆的座椅调角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座椅调角器,所述座椅调角器可以去除将调角器机构组装在座椅侧支架上并进行焊接时可能产生的游隙,由此确保契合的坚固性和耐久性,减小操作偏差,从而提高产品性。
背景技术
车辆的座椅垫和座椅靠背之间设置有调角器,并根据需要解除锁定并调节角度,在调节角度之后为了保持角度而进行锁定。
一般来说,这种调角器由彼此相对旋转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构成,一个固定在座椅靠背侧,另一个固定在座椅垫侧,从而根据相互旋转实现座椅的角度调节。
为此,当固定调角器的一侧部分时,利用支架,插入支架并确定位置之后,通过焊接固定。此时,为了组装性,使支架的孔适当大一点,并将调角器插入孔中,但是,在没有与孔精确对齐的情况下进行焊接时,存在间隙大的部分的焊接容易脱落的问题,并且由于在没有对齐的情况下固定组装位置,因此,存在调角器的操作不顺利且不柔滑的问题。
作为所述背景技术说明的内容仅用于提高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不应理解为确定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0001)KR 10-1725412B1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座椅调角器,所述调角器能够去除将调角器机构组装在座椅侧支架上并进行焊接时所产生的游隙,由此确保契合的坚固性和耐久性,减小操作偏差,从而提高产品性。
(二)技术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包括:第一部分,固定在第一座椅侧;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紧固,并与第一部分相对旋转,且固定在第二座椅侧,形成有插入第二座椅侧的固定部;支架,设置在第二座椅侧,形成有插入第二部分的固定部的固定孔,在固定部插入固定孔的状态下,通过焊接与固定部结合;以及游隙均匀部,设置在固定部与固定孔之间,且两侧均紧贴于固定部和固定孔,以在固定部插入固定孔的状态下,不发生游动。
第一座椅侧和第二座椅侧分别可以为座椅垫或座椅靠背。
第二部分的固定部可以为圆形的突出的法兰形状。
支架的固定孔可以为圆形。
支架的固定孔的内径可以大于固定部的外径,游隙均匀部可以夹在固定孔的内径与固定部的外径之间的位置。
游隙均匀部可以为沿着固定部的外周面隔开并突出的突起形状。
固定部可以为朝向支架突出的圆形的柱形状,游隙均匀部可以为从固定部的外周面沿固定部所延伸的长度方向突出的形状。
游隙均匀部的端部可以具有向末端高度逐渐降低的倾斜度或曲率。
游隙均匀部可以为沿固定孔的内周面隔开并突出的突起形状。
固定孔可以为具有预定高度的圆形的管形状,游隙均匀部可以为从固定孔的内周面沿固定孔所延伸的高度方向突出的形状。
游隙均匀部的端部可以具有向末端高度逐渐降低的倾斜度或曲率。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可以去除将调角器机构组装在座椅侧支架上并进行焊接时所产生的游隙,由此可确保契合的坚固性和耐久性,减小操作偏差,从而提高产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组装车辆的座椅调角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图2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的第二部分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组装车辆的座椅调角器的状态的详图。
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的支架的图。
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组装车辆的座椅调角器的状态的另一个详图。
图7和图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的多种实施例的图。
附图标记:
100:支架 320:第一部分
340:第二部分 342: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组装车辆的座椅调角器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图2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的第二部分的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组装车辆的座椅调角器的状态的详图,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的支架的图,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组装车辆的座椅调角器的状态的另一个详图,图7和图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的多种实施例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的分解立体图,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包括:第一部分320,固定在第一座椅侧;第二部分340,与第一部分320紧固,并与第一部分320相对旋转,且固定在第二座椅侧,形成有插入第二座椅侧的固定部342;支架100,设置在第二座椅侧,并形成有插入第二部分340的固定部342的固定孔120,在固定部342插入至固定孔120的状态下,通过焊接与固定部342结合;以及游隙均匀部500,设置在固定部342与固定孔120之间,并两侧均紧贴于固定部342和固定孔120,以在固定部342插入至固定孔120的状态下,不会发生游动。
调角器300由能够在相互紧固的状态下相对旋转的第一部分320和第二部分340构成。并且,第一部分320设置在作为座椅靠背或座椅垫之一的第一座椅侧,第二部分340设置在剩余部分的第二座椅侧。尤其,第二部分340与第一部分320紧固,并与第一部分相对旋转,且固定在第二座椅侧,形成有插入第二座椅侧的固定部342。所述第二部分340通过固定部342设置并固定在第二座椅侧。
如图所示,为了固定所述第二部分340,可以设置支架100。支架100设置在第二座椅侧,并形成有插入第二部分340的固定部342的固定孔120,在固定部342插入至固定孔120的状态下,通过焊接与固定部342结合。
在此过程中,如果固定孔120与固定部342形成为大小过于相同,则可能无法实现由操作者将固定部342插入至固定孔120的过程本身。因此,固定部342和固定孔120形成为具有微小的余量,以能够吸收部件之间的段差。但是,一般来说,如上所述,当固定部342与固定孔120之间存在游隙时,尽管可能容易插入固定部342,但是因微细的间隙,在一侧,固定部342与固定孔120在紧贴的状态下进行焊接,而在其他部分,固定部342与固定孔120在松动的状态下进行焊接。并且,松动部分的焊接很难长期维持焊接的耐久性。
为了防止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游隙均匀部500。游隙均匀部500设置在固定部342与固定孔120之间,其两侧均紧贴于固定部342和固定孔120,从而在固定部342插入固定孔120的状态下,不会发生游动。即,使固定部342和固定孔120的整体大小具有微小的游隙,从而使固定部342的插入操作容易的同时,在部分区间中,在固定部342与固定孔120之间设置游隙均匀部500,从而使固定部342与固定孔120之间产生的间隙保持恒定且均匀。
并且,由于两者之间的游隙恒定,因此,即使在进行焊接的情况下,固定部342的边缘具有预定的结合强度。这不仅在确保调角器的紧固耐久性的方面具有优点,而且在将调角器紧固在支架100上的过程中,也具有整顿对齐的优点。
具体地,图2为剖视图,对图示的A部分和B部分进行焊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A部分和B部分所形成的各游隙在固定部342的周围变得均匀。作为参考,第一座椅侧和第二座椅侧分别可以为座椅垫或座椅靠背。并且,第二部分340的固定部342可以为圆形的突出的法兰形状。并且,支架100的固定孔120可以为与所述固定部对应的圆形。
具体地,一方面,支架100的固定孔120的内径大于固定部342的外径,游隙均匀部500可以夹在固定孔120的内径与固定部342的外径之间的位置。由此,当固定部342插入固定孔120时,使得固定部342的外周与固定孔120的内周不会相互面接触,并使紧固过程变得容易。并且,通过游隙均匀部500使周围的游隙不会偏移而变得均匀。
并且,游隙均匀部500可以为沿固定部342的外周面隔开并突出的突起形状。图3和图4为与此相关的实施例,游隙均匀部500可以是在固定部342的外周面上突出地形成,并沿固定部342所延伸的长度方向延伸预定长度的直线形状。并且,所述游隙均匀部500可以沿固定部342的边缘形成多个,优选以120度的间隔形成在a1、a2、a3位置。当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时,可以使固定部342的边缘与固定孔120的间隔保持相同。
第二部分340可以为朝向支架100突出的圆形的柱形状,游隙均匀部500可以为从固定部342的外周面沿固定部342所延伸的长度方向突出的形状。并且,如图7所示,游隙均匀部500的端部可以具有向末端高度逐渐降低的倾斜度或曲率。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在最初将固定部342插入固定孔120时,可以引导所述固定部不被卡住而自然地相互对齐。
另外,游隙均匀部500可以为沿固定孔120的内周面隔开并突出的突起形状。图5、图6、图8为与此相关的实施例。具体地,固定孔120可以为具有预定高度的圆形管形状,游隙均匀部500可以为从固定孔120的内周面沿固定孔120所延伸的高度方向突出的形状。优选地,如图所示,可以使游隙均匀部500以120度的间隔突出在b1、b2、b3位置。并且,相同地,如图8所示,游隙均匀部500的端部可以具有向末端高度逐渐降低的倾斜度或曲率。由此,可以使固定部342自然地被引导并插入至固定孔120的中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座椅调角器机构可以去除将调角器机构组装在座椅侧支架上并进行焊接时可能产生的游隙,由此确保契合的坚固性和耐久性,减小操作偏差,从而提高产品性。
虽然图示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所述权利要求书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改良及变更,这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1)

1.一种车辆的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分,固定在第一座椅侧;
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紧固,并与第一部分相对旋转,且固定在第二座椅侧,形成有插入第二座椅侧的固定部;
支架,设置在第二座椅侧,形成有插入第二部分的固定部的固定孔,在固定部插入固定孔的状态下,通过焊接与固定部结合;以及
游隙均匀部,设置在固定部与固定孔之间,且两侧均紧贴于固定部和固定孔,以在固定部插入固定孔的状态下,不发生游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座椅侧和第二座椅侧分别为座椅垫或座椅靠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
第二部分的固定部为圆形的突出的法兰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
支架的固定孔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
支架的固定孔的内径大于固定部的外径,游隙均匀部夹在固定孔的内径与固定部的外径之间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
游隙均匀部为沿着固定部的外周面隔开并突出的突起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
固定部为朝向支架突出的圆形的柱形状,游隙均匀部为从固定部的外周面沿固定部所延伸的长度方向突出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
游隙均匀部的端部具有向末端高度逐渐降低的倾斜度或曲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
游隙均匀部为沿固定孔的内周面隔开并突出的突起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
固定孔为具有预定高度的圆形的管形状,游隙均匀部为从固定孔的内周面沿固定孔所延伸的高度方向突出的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
游隙均匀部的端部具有向末端高度逐渐降低的倾斜度或曲率。
CN201820281039.9U 2017-12-26 2018-02-28 车辆的座椅调角器 Active CN20787544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80246A KR102263736B1 (ko) 2017-12-26 2017-12-26 차량의 시트 리클라이너
KR10-2017-0180246 2017-1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75442U true CN207875442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495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81039.9U Active CN207875442U (zh) 2017-12-26 2018-02-28 车辆的座椅调角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263736B1 (zh)
CN (1) CN20787544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75134A1 (en) 2022-11-23 2024-05-29 Hyundai Transys Inc. Reclining device for vehicle seat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91749B2 (ja) * 2002-04-05 2007-10-17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用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4479329B2 (ja) 2004-04-26 2010-06-0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8038581A1 (de) * 2008-08-18 2010-02-25 Keiper Gmbh & Co. Kg Anordnun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JP6610432B2 (ja) 2015-08-20 2019-11-27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KR102402991B1 (ko) * 2015-11-27 2022-05-30 주식회사 다스 차량용 시트의 리클라이닝 장치
KR101725412B1 (ko) 2015-12-24 2017-04-12 현대다이모스(주) 시트의 리클라이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78377A (ko) 2019-07-04
KR102263736B1 (ko) 2021-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75442U (zh) 车辆的座椅调角器
US20110272986A1 (en) Chair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therefore
US1005924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 adjustable cup holder
US8530733B2 (en) Musical instrument support apparatus
US9861528B2 (en) Ski goggle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fit of the nasal support region
US3905643A (en) Saddle
US20180235334A1 (en) Article of luggag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JP3072825U (ja) 滑走板上に靴を保持するための装置
US6612553B1 (en) Shock strut of McPherson wheel suspension
CN109733456A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6586459U (zh) 遮阳帽
CN209106668U (zh) 转椅头枕组件
CN104139721B (zh) 头枕紧固系统
CN208193174U (zh) 气动涡轮机涡轮轴
US10433655B1 (en) Positioning device for a supporting cloth
JPH0889342A (ja) 背負バッグ
CN108991803A (zh) 转椅头枕组件
CN205513516U (zh) 一种组合椅连接件
DE19846221A1 (de) Fadenbremse und Fadenliefergerät mit einer Fadenbremse
CN211212207U (zh) 可调整坐姿的座椅
US20110109145A1 (en) Armrest assembly
CN218651035U (zh) 矫正坐垫
KR200389195Y1 (ko) 첼로 받침구
TWM555804U (zh) 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
CN219230291U (zh) 一种腿骨矫正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