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1792U - 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 - Google Patents

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61792U
CN207861792U CN201820145639.2U CN201820145639U CN207861792U CN 207861792 U CN207861792 U CN 207861792U CN 201820145639 U CN201820145639 U CN 201820145639U CN 207861792 U CN207861792 U CN 207861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bile holder
lift unit
lift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56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巴信波
张承东
王合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Tong Tong Se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Tong Tong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Tong Tong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Tong Tong Seik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456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61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61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61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包括设于地洞中、前后设置的第一举升单元和第二举升单元,所述第一举升单元和第二举升单元中一台举升单元是可移动举升单元;所述可移动举升单元所处的地洞中设有框架,所述框架上设有前后走向的导轨,还设有移动驱动机构和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滚动轮,在移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导轨前后移动,所述可移动举升单元安装在所述移动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中的两台举升单元之间的距离可任意调整,能够适应不同轴距的车型,从而大大减少待维修车辆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同时还具有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两个举升柱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轴距适应能力差。维修场地内需要根据不同车型,配备不同规格的举升机,灵活性差,成本高,并且影响维修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其目的在于:提升车型适应能力,降低维修场地的投入成本,提高车辆维修效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包括设于地洞中、前后设置的第一举升单元和第二举升单元,所述第一举升单元和第二举升单元中一台举升单元是可移动举升单元;
所述可移动举升单元所处的地洞中设有框架,所述框架上设有前后走向的导轨,还设有移动驱动机构和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滚动轮,在移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导轨前后移动,所述可移动举升单元安装在所述移动支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举升单元包括油泵、液压缸、导向套、举升柱和举升托架;
所述油泵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压缸相连通,用于驱动与液压缸相配合的举升柱在竖直方向上升降;
所述导向套内孔与所述举升柱外圆柱面相配合;
所述举升托架设置于举升柱的顶端;
若举升单元为可移动举升单元,则液压缸和导向套均设置在移动支架上,否则所述液压缸和导向套均相对于所在地洞固定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举升单元上设有锁止机构;
所述锁止结构包括竖直设置、顶端与所述举升托架相连接的锁杆,所述锁杆侧面设有直角梯形状的锁齿,所述锁齿的上齿面为向外侧下方倾斜的斜面,下齿面为水平;
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相对于液压缸固定设置的锁体,所述锁体上安装有弹簧、锁舌和解锁装置;所述锁舌用于与所述锁齿相配合,前端的顶部为水平面、底部具有与所述锁齿上的齿面倾斜方向一致的斜面;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锁舌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锁体相连接,用于将锁舌推向锁杆;所述解锁装置与所述锁舌相连接,用于沿远离锁杆的方向拉动锁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解锁装置为气缸或油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驱动机构是指:
由回转驱动机构驱动的齿轮齿条机构,包括设置在框架上的齿条,以及设置在移动支架上的回转驱动机构和齿轮,所述齿轮在回转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回转,并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或者,由回转驱动机构驱动的链轮链条机构,包括与所述移动支架相连接的链条,以及设置在框架上的回转驱动机构和链轮,所述链轮在回转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回转,并与所述链条相啮合;
或者,由回转驱动机构驱动的滚轮环链机构,包括与所述移动支架相连接的环链,以及设置在框架上的回转驱动机构和滚轮,所述滚轮在回转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回转,并与所述链条相接触;
所述回转驱动机构为电机或液压马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驱动机构是指由往复活塞杆驱动的滑轮钢丝绳机构,包括水平安装在所述移动支架上的液压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滑轮,还包括两条钢丝绳,一条钢丝绳一端与框架左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活塞杆右端的滑轮后与所述移动支架固定连接,另一条钢丝绳一端与框架右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活塞杆左端的滑轮后与所述移动支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链状的、覆盖在框架上的盖板,所述盖板由若干并排设置的条状型材通过钩接方式或铰接方式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盖板为两组,分设于移动支架的前侧和后侧;各盖板一端与所述移动支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框架相连接或自由悬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移动支架相对于框架位置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在移动支架上的伸缩缸和设置在框架上的框板,所述伸缩缸的伸出杆与所述移动支架相连接,所述框板位于移动支架和伸缩缸缸体之间,当伸缩缸收缩时,伸缩缸的缸体与移动支架夹紧框板,当伸缩缸伸长时,所述框板与移动支架之间以及与伸缩缸的缸体之间均具有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举升托架上方设有用于支撑车辆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托掌式或叉板式或滚动轮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两台举升柱之间的距离可任意调整,适应不同轴距的车型,维修场地即使投入较少的举升机,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大大减少待维修车辆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2)锁止机构可自动落锁,实现任意位置的锁定,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靠性高,安全性好;(3)具有随移动支架的盖板,防止操作人员和车辆掉入地洞;(4)设有定位装置,确定好两台举升单元之间的距离之后,能够固定可移动举升单元的位置,防止维修时因外力作用导致可移动举升单元发生移动,引发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可移动举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齿轮齿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链轮链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滚轮环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托掌式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盖板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托掌式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叉板式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滚动轮式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包括设于地洞中、前后设置的第一举升单元和第二举升单元。
如图1,所述举升单元包括油泵、液压缸3、导向套、举升柱2和举升托架5;
所述油泵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压缸3相连通,用于驱动与液压缸3相配合的举升柱2在竖直方向上升降;
所述导向套内孔与所述举升柱2外圆柱面相配合;
所述举升托架5设置于举升柱2的顶端,举升托架5上方设有用于支撑车辆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样式,例如图9所示的托掌式,或如图10所示的叉板式,或如图11所示的滚动轮式。
所述第一举升单元和第二举升单元中一台举升单元是可移动举升单元。
所述可移动举升单元所处的地洞中设有框架,所述框架埋藏在地基内,顶面与地面平齐,其可以是环形结构,安装于地坑的口部,也可以是上面开口的箱体,安装于地洞内,周围浇注混凝土。
如图1,所述框架上设有前后走向的导轨7,还设有移动驱动机构和移动支架4,所述移动支架4上设有与所述导轨7相配合的滚动轮6,在移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导轨7前后移动,所述可移动举升单元安装在所述移动支架4上。
所述移动驱动机构是指:
由回转驱动机构驱动的齿轮齿条机构,如图3,包括设置在框架上的齿条,以及设置在移动支架4上的回转驱动机构和齿轮,所述齿轮在回转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回转,并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或者,由回转驱动机构驱动的链轮链条机构,如图4,包括与所述移动支架4相连接的链条,以及设置在框架上的回转驱动机构和链轮,所述链轮在回转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回转,并与所述链条相啮合;
或者,由回转驱动机构驱动的滚轮环链机构,如图5,包括与所述移动支架4相连接的环链,以及设置在框架上的回转驱动机构和滚轮,所述滚轮在回转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回转,并与所述链条相接触;
所述回转驱动机构为电机或液压马达;
或者,由往复活塞杆驱动的滑轮钢丝绳机构,如图6,包括水平安装在所述移动支架4上的液压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滑轮,还包括两条钢丝绳,一条钢丝绳一端与框架左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活塞杆右端的滑轮后与所述移动支架4固定连接,另一条钢丝绳一端与框架右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活塞杆左端的滑轮后与所述移动支架4固定连接,还可在移动支架4上设置多个滑轮进一步约束钢丝绳的走向;活塞杆向左移动时,移动支架4向右移动,活塞杆向右移动时,移动支架向左移动;
所述移动驱动机构还可以其它结构形式,如何使移动支架4沿导轨7行走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对于各举升单元,若为可移动举升单元,则液压缸3和导向套均设置在移动支架4上,否则为固定式举升单元,其液压缸3和导向套均相对于所在地洞固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举升单元上设有锁止机构8:
如图2,所述锁止结构包括竖直设置、顶端与所述举升托架5相连接的锁杆8-1,所述锁杆8-1侧面设有直角梯形状的锁齿,所述锁齿的上齿面为向外侧下方倾斜的斜面,下齿面为水平;
所述锁止机构8还包括相对于液压缸3固定设置的锁体,所述锁体上安装有弹簧8-3、锁舌8-2和解锁装置8-4;所述锁舌8-2用于与所述锁齿相配合,前端的顶部为水平面、底部具有与所述锁齿上的齿面倾斜方向一致的斜面;所述弹簧8-3一端与所述锁舌8-2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锁体相连接,用于将锁舌8-2推向锁杆8-1;所述解锁装置8-4与所述锁舌8-2相连接,用于沿远离锁杆8-1的方向拉动锁舌8-2。
所述解锁装置8-4优选为气缸或油缸,也可以是电磁铁等其它装置。
当锁杆8-1随举升柱2上升时,锁舌8-2在斜面的作用下自动回退。停止举升后,锁舌8-2在弹簧8-3作用下自动插入锁齿之间,依靠顶部的水平面阻止锁杆8-1下行,实现自动锁定。下降时,所述解锁装置8-4向后拉动锁舌8-2,锁杆8-1随举升柱2下落。
如图7,举升机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移动支架4相对于框架位置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在移动支架4上的伸缩缸9和设置在框架上的框板10,所述伸缩缸9的伸出杆与所述移动支架4相连接,所述框板10位于移动支架4和伸缩缸9缸体之间,当伸缩缸9收缩时,伸缩缸9的缸体与移动支架4夹紧框板10,实现定位,当伸缩缸9伸长时,所述框板10与移动支架4之间以及与伸缩缸9的缸体之间均具有间隙,处于松开状态的移动支架4可自由行走。
如图8,举升机还包括链状的、覆盖在框架上的盖板11,所述盖板11由若干并排设置的条状型材通过钩接方式或铰接方式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盖板11为两组,分设于移动支架4的前侧和后侧;各盖板11一端与所述移动支架4相连接,另一端与框架相连接或自由悬垂。所述条状型材为铝合金型材或钢材焊接结构。盖板11顶面与地面齐平,可承受操作人员的踩踏以及车辆的碾压。
维修时,车辆入场前,首先根据轴距条状两个举升单元之间的距离,通过移动驱动机构驱动移动支架4前后移动,直至与车辆长度相匹配,然后定位装置中的伸缩缸9回缩,锁定移动支架4在地洞中的位置。之后,车辆驶入、停车,举升单元将车辆举升,进行维修。维修后,举升单元下降,车辆驶出,定位装置松开。

Claims (9)

1.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包括设于地洞中、前后设置的第一举升单元和第二举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举升单元和第二举升单元中一台举升单元是可移动举升单元;
所述可移动举升单元所处的地洞中设有框架,所述框架上设有前后走向的导轨(7),还设有移动驱动机构和移动支架(4),所述移动支架(4)上设有与所述导轨(7)相配合的滚动轮(6),在移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导轨(7)前后移动,所述可移动举升单元安装在所述移动支架(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单元包括油泵(1)、液压缸(3)、导向套、举升柱(2)和举升托架(5);
所述油泵(1)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压缸(3)相连通,用于驱动与液压缸(3)相配合的举升柱(2)在竖直方向上升降;
所述导向套内孔与所述举升柱(2)外圆柱面相配合;
所述举升托架(5)设置于举升柱(2)的顶端;
若举升单元为可移动举升单元,则液压缸(3)和导向套均设置在移动支架(4)上,否则所述液压缸(3)和导向套均相对于所在地洞固定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单元上设有锁止机构(8);
所述锁止机构(8)包括竖直设置、顶端与所述举升托架(5)相连接的锁杆(8-1),所述锁杆(8-1)侧面设有直角梯形状的锁齿,所述锁齿的上齿面为向外侧下方倾斜的斜面,下齿面为水平;
所述锁止机构(8)还包括相对于液压缸(3)固定设置的锁体,所述锁体上安装有弹簧(8-3)、锁舌(8-2)和解锁装置(8-4);所述锁舌(8-2)用于与所述锁齿相配合,前端的顶部为水平面、底部具有与所述锁齿上的齿面倾斜方向一致的斜面;所述弹簧(8-3)一端与所述锁舌(8-2)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锁体相连接,用于将锁舌(8-2)推向锁杆(8-1);所述解锁装置(8-4)与所述锁舌(8-2)相连接,用于沿远离锁杆(8-1)的方向拉动锁舌(8-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装置(8-4)为气缸或油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驱动机构是指:
由回转驱动机构驱动的齿轮齿条机构,包括设置在框架上的齿条,以及设置在移动支架(4)上的回转驱动机构和齿轮,所述齿轮在回转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回转,并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或者,由回转驱动机构驱动的链轮链条机构,包括与所述移动支架(4)相连接的链条,以及设置在框架上的回转驱动机构和链轮,所述链轮在回转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回转,并与所述链条相啮合;
或者,由回转驱动机构驱动的滚轮环链机构,包括与所述移动支架(4)相连接的环链,以及设置在框架上的回转驱动机构和滚轮,所述滚轮在回转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回转,并与所述链条相接触;
所述回转驱动机构为电机或液压马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驱动机构是指由往复活塞杆驱动的滑轮钢丝绳机构,包括水平安装在所述移动支架(4)上的液压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滑轮,还包括两条钢丝绳,一条钢丝绳一端与框架左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活塞杆右端的滑轮后与所述移动支架(4)固定连接,另一条钢丝绳一端与框架右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活塞杆左端的滑轮后与所述移动支架(4)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链状的、覆盖在框架上的盖板(11),所述盖板(11)由若干并排设置的条状型材通过钩接方式或铰接方式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盖板(11)为两组,分设于移动支架的前侧和后侧;各盖板(11)一端与所述移动支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框架相连接或自由悬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移动支架相对于框架位置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在移动支架上的伸缩缸(9)和设置在框架上的框板(10),所述伸缩缸(9)的伸出杆与所述移动支架相连接,所述框板(10)位于移动支架和伸缩缸(9)缸体之间,当伸缩缸(9)收缩时,伸缩缸(9)的缸体与移动支架夹紧框板(10),当伸缩缸(9)伸长时,所述框板(10)与移动支架之间以及与伸缩缸(9)的缸体之间均具有间隙。
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托架(5)上方设有用于支撑车辆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托掌式或叉板式或滚动轮(6)式。
CN201820145639.2U 2018-01-29 2018-01-29 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 Active CN207861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5639.2U CN207861792U (zh) 2018-01-29 2018-01-29 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5639.2U CN207861792U (zh) 2018-01-29 2018-01-29 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61792U true CN207861792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59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5639.2U Active CN207861792U (zh) 2018-01-29 2018-01-29 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617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6434A (zh) * 2018-10-08 2018-12-14 苏州艾沃意特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举升装置及汽车维修设备
CN112408240A (zh) * 2020-11-20 2021-02-26 杭州莱本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作业的举升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6434A (zh) * 2018-10-08 2018-12-14 苏州艾沃意特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举升装置及汽车维修设备
CN112408240A (zh) * 2020-11-20 2021-02-26 杭州莱本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作业的举升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CN112408240B (zh) * 2020-11-20 2024-02-06 杭州莱本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作业的举升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61792U (zh) 可移动地藏举升柱式车辆举升机
CN106337599A (zh) 电力系统电线杆智能架设装置
CN109973112B (zh) 一种超大倾角窄空间隧道锚散索鞍门架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05507831B (zh) 一种海上钻井平台的螺旋传动式钻具递送装置
KR200401022Y1 (ko) 파이프 내면 코팅장치
CN107882386A (zh) 一种升降式可移动新型停车库
CN212983597U (zh) 一种高架桥外壁设施检修平台
CN2727308Y (zh) 全自动无级爬升装置
CN201003272Y (zh) 房顶灰浆粉刷机
CN208748928U (zh) 一种能够在不同环境中固定的建筑幕墙防脱落装置
CN210198884U (zh) 汽车转向器耐磨损检测装置
CN104492986B (zh) 机械复合管全自动套管装置
CN104652185B (zh) 电动撞轨机
CN108412997B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高效打桩设备
RU2308614C2 (ru) Станок-качалка
CN212612425U (zh) 一种超大直径桩基钢筋笼安装设备
CN202834387U (zh) 穿管装置
CN107965188A (zh) 立体车库及存车系统
CN205477440U (zh) 排管机构
CN211227237U (zh) 垂直淬火机构
CN209974208U (zh) 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台堆垛机的开门装置
CN209098001U (zh) 一种自动罐笼门装置
CN207553688U (zh) 一种垂直循环立体驻车装置
KR940004908B1 (ko) 간이 이중 주차대
CN220499106U (zh) 滑轮结构式模具在线修复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