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0301U - 一种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60301U
CN207860301U CN201820143855.3U CN201820143855U CN207860301U CN 207860301 U CN207860301 U CN 207860301U CN 201820143855 U CN201820143855 U CN 201820143855U CN 207860301 U CN207860301 U CN 207860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frame
dress seat
shaft
transfer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38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殿荣
李晓玮
孙红云
张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1438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60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60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60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上安装有前桥,后车架上安装有后桥;前车架上安装有发动机、与发动机动力连接的变速箱、与变速箱动力连接的分动箱,后桥和/或前桥与分动箱动力连接;前车架的后端设有主铰装座,主铰装座的后部设有左右贯通的铰装槽、竖向穿过主铰装座后部的铰轴;后车架的前端安装有副铰装座,副铰装座的前部设有伸入铰装槽中的铰接板,铰接板的上下厚度小于铰装槽的上下宽度,铰接板与铰轴通过球铰链铰装连接在一起;主铰装座与副铰装座之间设有防止前车架的后端部和后车架的前端部向下摆动的限位机构。该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转弯半径小,路况适应力强。

Description

一种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四驱多用途机械种类极少,基本采用拖拉机进行代替,众所周知,拖拉机前轮小,后轮大,当采用四轮驱动方式时,结构设计上的局限使前后轮难以保证前后轮速完全一致,从而产生内消耗,驱动力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同时,加剧了轮胎磨损。其次,传统拖拉机的前桥和后桥通过车架固定连接在一起,因此,致使转弯半径大。另外,当现有的拖拉机从高坡处进行下坡时,由于前桥和后桥均通过车架固定连接在一起,因此,当前轮运行至下坡状态、而后轮还处于爬坡状态时,拖拉机的车头前端部分由于仍然处于翘起状态,因此,不利于驾驶员观察即将下坡的路面状况,难以保证驾驶员快速观察前方的视野,从而造成视野盲区大,不利于机具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减少转弯半径,同时,从爬坡状态向下坡状态进行转换时,能避免车头的前端阻挡驾驶员观察前方下坡路面的视野的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上安装有带有差速器的前桥,所述后车架上安装有带有差速器的后桥,所述前桥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前轮,所述后桥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后轮;所述前车架上安装有发动机、与发动机动力连接的变速箱、与变速箱动力连接的分动箱,所述后桥和/或前桥与分动箱动力连接;所述前车架的后端设有主铰装座,所述主铰装座的后部设有左右贯通的铰装槽、竖向穿过主铰装座后部的铰轴;所述后车架的前端安装有副铰装座,所述副铰装座的前部设有伸入铰装槽中的铰接板,所述铰接板的上下厚度小于铰装槽的上下宽度,所述铰接板与铰轴通过球铰链铰装连接在一起;位于前车架和副铰装座之间还铰装有能驱动后车架左右摆动的伸缩缸体;所述主铰装座与副铰装座之间设有防止前车架的后端部和后车架的前端部向下摆动的限位机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前车架和后车架是通过球铰链铰装连接在一起,因此,前车架和后车架能进行多个自由度的摆动;但是,由于限位机构的作用,因此,能保证前车架和后车架在平坦路面上时能保持至水平状态;同时,通过控制伸缩缸体,能控制前车架和后车架进行相对角度的左右摆动,从而能减小转弯半径;其次,前车架的后端部和后车架的前端部能由水平状态向上摆动,因此,从爬坡状态向下坡状态进行转换时,当前车架通过坡顶时,前车架会提前向前下方倾斜,继而,能保证驾驶员快速看清前方路面。
为了实现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上限位凸起和下限位凸起,所述上限位凸起设置在位于铰轴后侧的铰装槽上槽面上,所述上限位凸起的底面顶靠在处于水平状态的铰接板的顶面上;所述下限位凸起设置在位于铰轴前侧的铰装槽下槽面上,所述下限位凸起的顶面顶靠在处于水平状态的铰接板的底面上。
为了提高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的铰装强度,所述主铰装座为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铰接板为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
为了使前车架和后车架能充分进行纵向摆动,从而适应路况,所述副铰装座的后部设有向后延伸的纵轴体,所述后车架的前端设有与纵轴体配合使用的纵向孔,所述副铰装座通过插装在纵向孔中的纵轴体从而转动连接在后车架的前端,所述纵轴体的延伸端部上螺装有避免纵轴体从纵向孔中滑出的限位螺母。
为了将分动箱的动力传递给前桥和后桥,所述分动箱与前桥之间设有将动力传递至前桥的前传动轴,所述前传动轴与分动箱之间设有万向联轴器,所述分动箱与后桥之间设有将动力传递至后桥的后传动轴,所述后传动轴与分动箱之间设有万向联轴器。
为了能进行四驱结构和二驱结构之间的转换,所述分动箱包括箱体和与变速箱动力连接的主输入轴,所述箱体的下端前侧部转动连接有与前传动轴动力连接的前输出轴,所述箱体的下端后侧部转动连接有与后传动轴动力连接的后输出轴,所述后输出轴和前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前输出轴的内端部设有位于箱体内的前花键轴段,所述后输出轴的内端部设有位于箱体内的后花键轴段,所述箱体内设有能将主输入轴的动力传递给前花键轴段和/或后花键轴段的滑动齿轮。
为了减少本实用新型的体积,所述纵轴体上同轴设有贯穿孔,所述后车架的后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机具动作的后动力输出总成,所述分动箱与后动力输出总成之间设有穿过贯穿孔并将分动箱的输出动力传递给后动力输出总成的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前端部与分动箱之间设有万向联轴器。
为了实现球铰链结构,所述铰轴与铰接板之间安装有形成球铰链连接结构的球面滚动轴承。
所述前车架的后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前缸体铰装座,所述副铰装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后缸体铰装座;所述伸缩缸体为两个并相应铰装在同侧的前缸体铰装座和后缸体铰装座之间。
为了适应雪地、泥泞地、沙地等路况,所述前轮和后轮为三角履带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减少转弯半径,同时,从爬坡状态向下坡状态进行转换时,能避免车头的前端阻挡驾驶员观察前方下坡路面的视野;其次,分动箱与后动力输出总成之间的动力输出轴能穿过纵轴体的贯穿孔,因此,能减少本实用新型的外形体积,提高了零部件之间的紧凑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局部剖视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带有局部剖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区域内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分动箱的齿轮系传动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包括前车架1和后车架2,其中,前车架1上安装有带有差速器的前桥3,相应的,前桥3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前轮,另外,后车架2上安装有带有差速器的后桥4,相应的,后桥4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后轮;该前轮和后轮可以为橡胶材料的充气轮胎,当然,为了适应雪地、泥泞地、沙地等路况,该前轮和后轮也可以选用三角履带轮。
继续参照附图,前车架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主铰装座6,该主铰装座6优选为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同时,每个主铰装座6的后部设有左右贯通的铰装槽和竖向穿过主铰装座后部的铰轴7;另外,后车架2的前端安装有副铰装座8,该副铰装座8的前部设有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铰接板9,其中,上侧的铰接板9伸入上侧的铰装槽中,下侧的铰接板9伸入下侧的铰装槽中,其次,铰接板9与铰轴7通过球铰链铰装连接在一起,另外,铰接板9的上下厚度应小于铰装槽的上下宽度,因此,既能实现铰接板9具有多个自由度的摆动,同时,为了实现该球铰链结构,铰轴7与铰接板9之间安装有形成球铰链连接结构的球面滚动轴承23,该球面滚动轴承23为现有技术,该球面滚动轴承23包括具有内球面的外圈和转动连接在内球面腔室中的内圈;为了安装球面滚动轴承23,铰接板9上设有用于紧配球面滚动轴承23的紧配孔,而铰轴7紧配在内圈的内孔中。另外,位于前车架和副铰装座之间还铰装有能驱动后车架左右摆动的伸缩缸体24,该伸缩缸体24为油缸,如图2所示,该前车架的后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前缸体铰装座,副铰装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后缸体铰装座,其次,该伸缩缸体为两个并相应铰装在同侧的前缸体铰装座和后缸体铰装座之间;相应的,本实用新型中还安装有用于给两个伸缩缸体供油的油泵,同时,本实用新型中还安装有控制油缸动作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与油泵均未示出。
另外,主铰装座6与副铰装座8之间还设有防止前车架1的后端部和后车架2的前端部向下摆动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能实现前车架1和后车架2具有多个相对自由的摆动角度,从而能充分适应路况,但是又能避免前车架1的后部和后车架2的前部在球铰链连接的结构下向下倾斜,为了实现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上限位凸起10和下限位凸起11,上限位凸起10设置在位于铰轴7后侧的铰装槽上槽面上,上限位凸起10的底面顶靠在处于水平状态的铰接板9的顶面上;下限位凸起11设置在位于铰轴7前侧的铰装槽下槽面上,下限位凸起11的顶面顶靠在处于水平状态的铰接板9的底面上;因此,上限位凸起10的底面与下限位凸起11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与铰接板9的上下厚度相等,因此,通过上限位凸起10与下限位凸起11的支撑能保持前车架1和后车架2处于水平状态,从而避免前车架1的后部和后车架2的前部向下倾斜,继而能平稳支撑车架,但是,还能实现前车架1的后部和后车架2的前部能向上摆动或者左右摆动;因此,能保证前车架1和后车架2在平坦路面上时能保持至水平状态,同时,由于前车架1和后车架2能相对左右摆动,从而能减小转弯半径;其次,前车架1的后端部和后车架2的前端部能由水平状态向上摆动,因此,从爬坡状态向下坡状态进行转换时,当前车架1通过坡顶时,前车架1会向前下方倾斜相应角度,继而,能保证驾驶员快速看清前方路面。
另外,为了使前车架1和后车架2能充分进行纵向摆动,即沿本实用新型的左右对称中心线进行左右摆动,从而适应路况,该副铰装座8的后部设有向后延伸的纵轴体12,而后车架2的前端设有与纵轴体12配合使用的纵向孔,该副铰装座8是通过由前向后插装在纵向孔中的纵轴体12从而转动连接在后车架2的前端,其次,纵轴体12的后端部上螺装有避免纵轴体12从纵向孔中滑出的限位螺母13和垫片。
继续参照附图,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正常行驶,前车架1上安装有发动机、与发动机动力连接的变速箱和与变速箱动力连接的分动箱5,当然,由于发动机的机体、变速箱的箱体和分动箱的箱体结构强度都比较高,因此,该前车架1可直接通过发动机的机体、变速箱的箱体和分动箱的箱体构成。另外,该分动箱5就是将变速箱输出的动力进行分配的装置,如图4所示,分动箱5包括箱体和与变速箱动力连接的主输入轴16,相应的,箱体中设有由多个齿轮组成的齿轮系,该齿轮系的结构可以为多种方式,在此不再详述,该主输入轴16将变速箱的动力传递至后方的齿轮系中,其次,箱体的下端前侧部转动连接有将动力输出至前桥3的前输出轴17,箱体的下端后侧部转动连接有将动力输出至后桥4的后输出轴18;另外,前输出轴17的内端部设有位于箱体内的前花键轴段,后输出轴18的内端部设有位于箱体内的后花键轴段,其次,后输出轴18和前输出轴17同轴设置,且前花键轴段的端面与后花键轴段的端面间隔设置,同时,前花键轴段上轴向滑动连接有滑动齿轮19,该滑动齿轮19能滑动至后花键轴段和前花键轴段之间,从而能同时将动力传递给后花键轴段和前花键轴段,相应的,滑动齿轮19的外齿始终与前方齿轮系的其中一个齿轮保持啮合状态;因此,当滑动齿轮仅位于前花键轴段上时,滑动齿轮能将齿轮系的动力传递给前花键轴段,继而实现前驱动输出结构;但是,当滑动齿轮19滑动至后花键轴段和前花键轴段之间时,滑动齿轮能将齿轮系的动力同时传递给前花键轴段和后花键轴段,继而实现四驱动输出结构;当然,箱体上还安装有拨动滑动齿轮19进行滑移的拨叉,该拨叉在图中并未示出。另外,分动箱5与前桥3之间还连接有将动力传递至前桥3的前传动轴14,该前传动轴14与分动箱5之间安装有万向联轴器,其次,分动箱5与后桥4之间还连接有将动力传递至后桥4的后传动轴15,该后传动轴15与分动箱5之间也安装有万向联轴器;另外,由于滑动齿轮19能同时连接后花键轴段和前花键轴段,因此,能实现前输出轴17和后输出轴18能输出同等速度的转速,因此,当前轮和后轮选用直径相等的轮体时,可保证前轮和后轮转速相等,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驱动力,同时,减少现有技术中四个轮子转速不一样导致的动力内消耗。
继续参照附图,该后车架2的后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机具动作的后动力输出总成21,该后动力输出总成21为现有技术,该后动力输出总成21主要是连接耕地等农业机具,并驱动农业机具动作,该后动力输出总成21的动力来源通常是由分动箱5进行输出,即在分动箱5与后动力输出总成21之间安装将分动箱5的输出动力传递给后动力输出总成21的动力输出轴22,其中,该动力输出轴22的前端部与分动箱5的相应输出轴之间安装有万向联轴器;另外,该纵轴体12上同轴设有贯穿孔20,因此,该动力输出轴22是由前向后穿过贯穿孔20并连接在后动力输出总成21上,动力输出轴穿过贯穿孔的结构能提高动力输出轴22与车体之间的紧凑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所有这些变化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1)和后车架(2),所述前车架(1)上安装有带有差速器的前桥(3),所述后车架(2)上安装有带有差速器的后桥(4),所述前桥(3)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前轮,所述后桥(4)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后轮;所述前车架(1)上安装有发动机、与发动机动力连接的变速箱、与变速箱动力连接的分动箱(5),所述后桥(4)和/或前桥(3)与分动箱(5)动力连接;所述前车架(1)的后端设有主铰装座(6),所述主铰装座(6)的后部设有左右贯通的铰装槽、竖向穿过主铰装座后部的铰轴(7);所述后车架(2)的前端安装有副铰装座(8),所述副铰装座(8)的前部设有伸入铰装槽中的铰接板(9),所述铰接板(9)的上下厚度小于铰装槽的上下宽度,所述铰接板(9)与铰轴(7)通过球铰链铰装连接在一起;位于前车架和副铰装座之间还铰装有能驱动后车架左右摆动的伸缩缸体(24);所述主铰装座(6)与副铰装座(8)之间设有防止前车架(1)的后端部和后车架(2)的前端部向下摆动的限位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上限位凸起(10)和下限位凸起(11),所述上限位凸起(10)设置在位于铰轴(7)后侧的铰装槽上槽面上,所述上限位凸起(10)的底面顶靠在处于水平状态的铰接板(9)的顶面上;所述下限位凸起(11)设置在位于铰轴(7)前侧的铰装槽下槽面上,所述下限位凸起(11)的顶面顶靠在处于水平状态的铰接板(9)的底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铰装座(6)为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铰接板(9)为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铰装座(8)的后部设有向后延伸的纵轴体(12),所述后车架(2)的前端设有与纵轴体(12)配合使用的纵向孔,所述副铰装座(8)通过插装在纵向孔中的纵轴体(12)从而转动连接在后车架(2)的前端,所述纵轴体(12)的延伸端部上螺装有避免纵轴体(12)从纵向孔中滑出的限位螺母(1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5)与前桥(3)之间设有将动力传递至前桥(3)的前传动轴(14),所述前传动轴(14)与分动箱(5)之间设有万向联轴器,所述分动箱(5)与后桥(4)之间设有将动力传递至后桥(4)的后传动轴(15),所述后传动轴(15)与分动箱(5)之间设有万向联轴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5)包括箱体和与变速箱动力连接的主输入轴(16),所述箱体的下端前侧部转动连接有与前传动轴(14)动力连接的前输出轴(17),所述箱体的下端后侧部转动连接有与后传动轴(15)动力连接的后输出轴(18),所述后输出轴(18)和前输出轴(17)同轴设置,所述前输出轴(17)的内端部设有位于箱体内的前花键轴段,所述后输出轴(18)的内端部设有位于箱体内的后花键轴段,所述箱体内设有能将主输入轴(16)的动力传递给前花键轴段和/或后花键轴段的滑动齿轮(19)。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轴体(12)上同轴设有贯穿孔(20),所述后车架(2)的后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机具动作的后动力输出总成(21),所述分动箱(5)与后动力输出总成(21)之间设有穿过贯穿孔(20)并将分动箱(5)的输出动力传递给后动力输出总成(21)的动力输出轴(22),所述动力输出轴(22)的前端部与分动箱(5)之间设有万向联轴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轴(7)与铰接板(9)之间安装有形成球铰链连接结构的球面滚动轴承(2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的后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前缸体铰装座,所述副铰装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后缸体铰装座;所述伸缩缸体为两个并相应铰装在同侧的前缸体铰装座和后缸体铰装座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轮和后轮为三角履带轮。
CN201820143855.3U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 Active CN207860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3855.3U CN207860301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3855.3U CN207860301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60301U true CN207860301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59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3855.3U Active CN207860301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603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6660A (zh) * 2019-10-18 2020-02-21 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铰接式四驱底盘及其转向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6660A (zh) * 2019-10-18 2020-02-21 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铰接式四驱底盘及其转向方法
CN112339856A (zh) * 2019-10-18 2021-02-09 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铰接式四驱底盘的转向方法
CN112339856B (zh) * 2019-10-18 2021-09-28 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铰接式四驱底盘的转向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54100Y (zh) 四轮驱动多功能农用机械
CN111096113A (zh) 一种履带拖拉机
CN207860301U (zh) 一种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
US4063361A (en) Power train for two-wheel tractor
CN101456356A (zh) 四驱折腰式拖拉机运输车
JPS58152676A (ja) 農業用トラクタ
EP1560721B1 (en) Amphibious vehicle wheel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CN108248706A (zh) 一种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
CN205022323U (zh) 轮式摊铺机悬挂系统
US8978810B2 (en) Tractor
CN103010019B (zh) 折腰式拖拉机
CN103770640A (zh) H形全时四交叉驱动越野车底盘及其车辆
CN104149609A (zh) 拖拉机
CN204871170U (zh) 一种组合转向系统及拖拉机
CN106741162A (zh) 一种用于拖拉机上的折腰转向机构
CN203740001U (zh) 一种杠杆式六轮拖拉机
CN102336127A (zh) 一种具有调整地隙功能的h型动力底盘
CN208343927U (zh) 大马力拖拉机
CN103863435B (zh) 一种杠杆式六轮拖拉机
CN202635106U (zh) 一种四驱芦苇收割机
CN103410114A (zh) 一种振动式可越障破冰铲
CN206797468U (zh) 一种用于拖拉机上的折腰转向机构
CN220755390U (zh) 一种四驱微耕机传动箱总成传动连接结构
RU170878U1 (ru) Сочлененное двухзвен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высокой проходимости снегоболотоход на шинах сверхнизкого давления с колесной формулой 16х16
CN205033940U (zh) 一种拖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