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47801U - 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及抑尘车 - Google Patents

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及抑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47801U
CN207847801U CN201721801764.6U CN201721801764U CN207847801U CN 207847801 U CN207847801 U CN 207847801U CN 201721801764 U CN201721801764 U CN 201721801764U CN 207847801 U CN207847801 U CN 207847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vehicle
pipe
heat exchange
exchang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017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磊
单龙
温玉霜
刘正
刘兴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XCM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XCM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XCM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XCM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017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47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47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47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及抑尘车,其中,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包括:换热箱,其内预置有换热介质;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气管被构造成能够将车辆产生的尾气引至换热箱,为换热箱内的换热介质加热;罐体,其内装有水,用于喷洒,罐体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内的换热介质来源于换热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箱中的换热介质被第一排气管引至的尾气加热,换热箱中的换热介质进入罐体内的换热管,通过换热管与罐体内的水换热,加热罐体内的水,能够防止罐体内的水结冰,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及抑尘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卫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及抑尘车。
背景技术
抑尘车将罐体内的水通过雾炮以高压喷雾的方式进行除尘,可减少空气中的含尘量,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抑尘车广泛应用于城市治霾,煤场、港口料堆等堆场的抑尘,公路、运动场的保湿、降温等。冬季是雾霾天气高发时期,是抑尘车使用最为频繁的时间段之一,但室外气温低,罐体内的水很容易结冰,限制了抑尘车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及抑尘车,其能够解决车载罐体内的水容易结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其包括:换热箱,其内预置有换热介质;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气管被构造成能够将车辆产生的尾气引至换热箱,为换热箱内的换热介质加热;罐体,其内装有水,用于喷洒,罐体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内的换热介质来源于换热箱。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换热箱为环形中空结构。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排气管的部分管段设于换热箱内。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排气管的部分管段缠绕换热箱。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将换热箱与换热管的进口连通,第二管将换热箱与换热管的出口连通。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管和第二管至少之一设有泵。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包括第二排气管,第二排气管被构造成能够引导车辆产生的尾气排向大气,第一排气管的进气端和第一排气管的排气端均与第二排气管连通。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排气管设有第一通断阀,第二排气管设有第二通断阀,第二通断阀位于第一排气管的进气端与第二排气管的连通处至第一排气管的排气端与第二排气管的连通处之间。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包括消音器,第二排气管的排气端与消音器连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抑尘车,其包括上述的车载罐体加热系统。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包括换热箱、第一排气管和罐体,换热箱中的换热介质被第一排气管引至的尾气加热,换热箱中的换热介质进入罐体内的换热管,通过换热管与罐体内的水换热,加热罐体内的水,能够防止罐体内的水结冰,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载罐体加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载罐体的内部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
1-换热箱;2-第一排气管;3-罐体;4-换热管;5-第一管;6-第二管;7-泵;8-第二排气管;9-第一通断阀;10-第二通断阀;11-消音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车载罐体加热系统的示意图,该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包括换热箱1、第一排气管2和罐体3。换热箱1内预置有换热介质。第一排气管2被构造成能够将车辆产生的尾气引至换热箱1,为换热箱1内的换热介质加热。罐体3内装有水,用于整车作业时喷洒(例如:喷雾抑尘、洒水或浇灌等),罐体3内设有换热管4,换热管4内的换热介质来源于换热箱1。
上述实施例中的换热箱1内的换热介质可以是水等比热容较大的介质。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换热箱1中的换热介质被第一排气管2引至的尾气加热,换热箱1中的换热介质进入罐体3内的换热管4,通过换热管4与罐体3内的水换热,加热罐体3内的水,能够防止罐体3内的水结冰,尤其适用于冬季,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车辆可以为环卫车辆,例如:抑尘车、扫路车等,也可以是园林车辆或农业车辆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可以为抑尘车,可以利用抑尘车的副发动机产生的尾气对罐体3内的水加热。抑尘车的副发动机用于为整车上装提供动力。
通常车载罐体的容积较大、长度较长,如果直接将尾气引至罐体,势必需要很长的排气管路才能充分实现罐体内介质的加热。
本实施例利用车辆产生的尾气加热换热箱1中的换热介质,换热箱1中的换热介质再与罐体3内的水换热,加热罐体3内的水,相比直接将尾气引至罐体3,为罐体3内的水加热,本实施例可有效降低尾气的排放背压,使尾气排放更加通畅,对车辆发动机的负面影响也比较小。
本实施例用比热较大的换热介质去加热罐体3内的水,具有温升平稳、尾气背压低、开闭可调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箱1可以为环形中空结构。换热箱1可以套在第一排气管2的外周,即换热箱1包围第一排气管2的部分管段。
可选地,换热箱1通过托架安装固定于车辆的车体。换热箱1的顶部可以设有阀盖,阀盖用于加换热介质和排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排气管2的部分管段可以设于换热箱1内,通过第一排气管2内的尾气加热换热箱1内的换热介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排气管2的部分管段可以缠绕换热箱1,通过第一排气管2内的尾气加热换热箱1内的换热介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载罐体加热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管5和第二管6,第一管5将换热箱1与换热管4的进口连通,第二管6将换热箱1与换热管4的出口连通。
为了给整个加热系统的换热介质提供循环动力,第一管5和第二管路6至少之一设有泵7。即:第一管5上可以设有泵7,或者,第二管5上可以设有泵7,或者,第一管5和第二管5上均设有泵7。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管4弯曲迂回设于罐体3内。迂回型的换热管4和罐体3内的水完全接触,充分热交换。
本实施例能够合理利用尾气的废热,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且通过加热换热箱1中的换热介质,继而将换热箱1中的换热介质通入罐体3内的换热管4,通过换热管4与罐体3内的水加热,该加热方式不会对尾气负压有较大影响,能够使车辆发动机的排气通畅,对车辆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影响较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载罐体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排气管8,第二排气管8被构造成能够引导车辆产生的尾气排向大气,第一排气管2的进气端和第一排气管2的排气端均与第二排气管8连通。
可选地,第一排气管2包括直管段和弯管段,换热箱1设于第一排气管2的直管段,第一排气管2可以包括两个弯管段,两个弯管段分别作为进气端和排气端,以与第二排气管8连通,拆卸换热箱1时,只需要将第一排气管2的两个弯管段取下,即可将换热箱1沿其轴向取出。
进一步地,沿尾气排放的气流方向,第一排气管2的排气端与第二排气管8的连通处位于第一排气管2的进气端与第二排气管8的连通处的气流流动的下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排气管2可以设有第一通断阀9,第一通断阀9用于控制第一排气管路2的通断。第二排气管8可以设有第二通断阀10,第二通断阀10位于第一排气管2的进气端与第二排气管8的连通处至第一排气管2的排气端与第二排气管8的连通处之间。第二通断阀10用于控制第二排气管路8的通断。
第二排气管8可以作为车辆发动机尾气排放的主管路。
当第一通断阀9和第二通断阀10均打开的情况下,车辆发动机尾气可以经过第一排气管2和第二排气管8排出。
当第一通断阀9打开,第二通断阀10关闭的情况下,车辆发动机尾气可以经过第一排气管2排出。
当第一通断阀9关闭,第二通断阀10打开的情况下,车辆发动机尾气可以经过第二排气管8排出。
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通断阀9和第二通断阀10均可以采用球阀。
通过上述各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利用车辆发动机产生的尾气(在车辆为抑尘车时,可以为抑尘车的副发动机产生的尾气)对罐体3内的水加热,加热均匀,尾气排放的背压不会受较大影响,对车辆发动机的影响小;且加热系统独立,可在需要时开启或关闭。合理利用尾气废热,节约能源;采用比热容较大的换热介质能够在车辆发动机工作时储备较多能量,在车辆发动机停止工作后,加热系统仍能延续工作一段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载罐体加热系统还可以包括消音器11,第二排气管8的排气端与消音器11连通,车辆发动机的尾气通过第二排气管8引至消音器11,通过消音器11后排出。通过设置消音器11能够通过逐渐降低排气压力和衰减排气压力的脉动来消减排气噪声。
可选地,消音器11通过支架安装固定于车辆的车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罐体3加热的原理如下,通常情况下车辆发动机的尾气经过第二排气管8和消音器11后排放到大气中,此时第一通断阀9关闭、第二通断阀10打开。当罐体3需要加热时,尾气将通过第一排气管2和消音器11后排到大气,此时裹覆在第一排气管2上的换热箱1会被穿过的尾气加热,换热箱1内的换热介质经泵7的抽吸作用打到罐体3内的换热管4内,与罐体3内的运载的清水进行热交换,而后经过第二管6回到换热箱1内,实现自身的循环。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罐体加热系统的具体操作如下:
如图1所示,夏天或温度较高等不需要车载罐体加热系统时,将第一通断阀9关闭,第一排气管2内的流路断开,打开第二通断阀10,此时尾气将经过第二排气管8和消音器11排放到大气中。
当室外气温较低、罐体3内的水易结冰等需要加热时,将第一通断阀9打开、第二通断阀10关闭,尾气将经过第一排气管2流向消音器11,换热箱1为环形中空结构,中空部分可穿过第一排气管2,即换热箱1包在第一排气管2的外部,流经的尾气将与换热箱1内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将换热箱1内的换热介质加热;启动泵7,在其抽吸作用下将换热箱1内的换热介质打到热循环管路内,换热介质经过第一管5进入罐体3内部的换热管4内,换热管4的迂回结构有利于实现与罐体3内水的进行充分热量交换,而后换热管4内的换热介质经过第二管6回到换热箱1内,实现整个换热介质的循环。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可以应用于环卫车辆,例如:抑尘车、扫路车等,也可以应用于园林车辆或农业车辆等。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抑尘车,其包括上述车载罐体加热系统。
在上述抑尘车的实施例中,车载罐体加热系统中的罐体3内的水用于喷洒抑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箱(1),其内预置有换热介质;
第一排气管(2),所述第一排气管(2)被构造成能够将车辆产生的尾气引至所述换热箱(1),为所述换热箱(1)内的换热介质加热;
罐体(3),其内装有水,用于喷洒,所述罐体(3)内设有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内的换热介质来源于所述换热箱(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1)为环形中空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2)的部分管段设于所述换热箱(1)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2)的部分管段缠绕所述换热箱(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5)和第二管(6),所述第一管(5)将所述换热箱(1)与所述换热管(4)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管(6)将所述换热箱(1)与所述换热管(4)的出口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5)和第二管(6)至少之一设有泵(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排气管(8),所述第二排气管(8)被构造成能够引导车辆产生的尾气排向大气,所述第一排气管(2)的进气端和所述第一排气管(2)的排气端均与所述第二排气管(8)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2)设有第一通断阀(9),所述第二排气管(8)设有第二通断阀(10),所述第二通断阀(10)位于所述第一排气管(2)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二排气管(8)的连通处至所述第一排气管(2)的排气端与所述第二排气管(8)的连通处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音器(11),所述第二排气管(8)的排气端与所述消音器(11)连通。
10.一种抑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罐体加热系统。
CN201721801764.6U 2017-12-21 2017-12-21 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及抑尘车 Active CN207847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1764.6U CN207847801U (zh) 2017-12-21 2017-12-21 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及抑尘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1764.6U CN207847801U (zh) 2017-12-21 2017-12-21 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及抑尘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47801U true CN207847801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21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01764.6U Active CN207847801U (zh) 2017-12-21 2017-12-21 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及抑尘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478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5914A (zh) * 2017-12-21 2018-04-13 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及抑尘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5914A (zh) * 2017-12-21 2018-04-13 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及抑尘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73916U (zh) 一种可收集雨水用于灌溉的环保型园林灌溉机
CN206919708U (zh) 斜顶式干湿联合闭式冷却塔
CN106091728B (zh) 具有复合结构的梯级降温冷却水制备冷却塔
CN207847801U (zh) 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及抑尘车
CN207740028U (zh) 一种矿井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CN107905914A (zh) 车载罐体加热系统及抑尘车
CN203893508U (zh) 结合有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的蒸发式冷凝器
CN103233880A (zh) 空压机冷却系统
CN105928106B (zh) 毛细管型闭式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205316555U (zh) 基于蒸发冷却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干燥地区用空调机组
CN105783153A (zh) 基于地温结构比/杂交风泵/多管取温/穿水净化的系统
CN208936491U (zh) 分体式空调冷凝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03810958U (zh) 一种v型联合干、湿密闭式冷却塔
CN209025723U (zh) 文丘里换向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尿素反抽装置
CN108592651A (zh) 跨季节跨昼夜蓄冷地埋冷却塔
CN208387531U (zh) 一种环保降温猪舍
CN206856862U (zh) 用于水冷摩托车散热的挡风板
CN207383079U (zh) 一种微气泡式大棚喷灌装置
CN201269604Y (zh) 水空调
CN204757084U (zh) 大温差供热一体化机组
CN201302390Y (zh) 双循环热交换水冷却塔
CN215744298U (zh) 一种膨化珍珠岩涂胶装置
CN213901988U (zh) 一种具有防淋结构的闭式冷却塔
CN208577994U (zh) 一种可抽排水的洒水车
CN209534869U (zh) 一种载液罐体加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