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18673U - 连接组件、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连接组件、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18673U
CN207818673U CN201721847983.8U CN201721847983U CN207818673U CN 207818673 U CN207818673 U CN 207818673U CN 201721847983 U CN201721847983 U CN 201721847983U CN 207818673 U CN207818673 U CN 207818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eat
locating part
connection component
hole
collision preven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479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迟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oton Ouhui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479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18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18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18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以及车辆,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限位件,限位件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第一固定座上和/或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限位结构和避让结构,限位件具有与限位结构配合限位的限位位置以及与避让结构配合的避让位置;驱动件,驱动件与限位件连接,驱动件驱动限位件在限位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运动。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组件拆卸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连接组件、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舱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组件、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客车中的电池安装在车体内时,普遍采用防撞梁结构进行保护,这样当电池受到撞击时,防撞梁结构能起到缓冲和防护作用。当电池发生高温、着火等情况时,工作人员需要将防撞梁拆除,以将电池与车体分离。
现有技术中的防撞梁通过螺栓螺母与车体固定连接,在拆除时,工作人员需采用扳手操作以拆除螺母,使得拆卸时间较长。现有技术中防撞梁的连接方式将不利于电池快速与车体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组件、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以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组件拆卸时间长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限位件,限位件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第一固定座上和/或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限位结构和避让结构,限位件具有与限位结构配合限位的限位位置以及与避让结构配合的避让位置;驱动件,驱动件与限位件连接,驱动件驱动限位件在限位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运动。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通孔,限位件具有相对设置的限位端和连接端,驱动件与连接端驱动连接,限位件的限位端依次穿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第二通孔形成避让结构,当限位端转动至与第二通孔对应时,限位件处于避让位置,限位件可从第二通孔内退出,当限位端转动至限位结构处时,限位件处于限位位置,以连接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
进一步地,限位件包括:连接轴;限位块,设置在连接轴的一端,限位块至少部分的凸出连接轴的侧壁设置,限位块形成限位件的限位端,驱动件连接在连接轴的另一端,第二通孔的截面形状与限位块的截面形状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限位件还包括:螺母,与连接轴螺纹连接,螺母与限位块之间设置第二固定座和第一固定座,驱动件设置在螺母的远离限位块的一侧。
进一步地,第一通孔的截面形状与限位块的截面形状对应设置或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限位块的横截面的最大尺寸。
进一步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限位块的横截面的最大尺寸且大于连接轴的直径。
进一步地,限位件还包括:限位销,设置在连接轴上,且位于驱动件的远离限位块的一侧,限位销用于限制驱动件在连接轴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座具有第一配合面,第二固定座具有第二配合面,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相适配贴合,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均为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该防撞梁组件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为上述提供的连接组件;防撞梁,防撞梁的一端与连接组件的第二固定座连接,防撞梁通过连接组件与被连接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和车架,该防撞梁组件为上述提供的防撞梁组件,该车架上设置有连接组件的第一固定座,防撞梁组件中的防撞梁通过连接组件与车架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限位件。其中,第一固定座由金属或塑料制成,限位件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第一固定座上和/或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限位结构和避让结构,限位件具有与限位结构配合限位的限位位置以及与避让结构配合的避让位置。驱动件与限位件连接,驱动件驱动限位件在限位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运动。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组件,通过限位件将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连接起来,当驱动件驱动限位件处于限位位置时,此时,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能够可靠的连接在一起。当驱动件驱动限位件处于避让位置时,此时,限位件可从避让结构中顺利取出。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组件,能够快速地将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连接起来,同时,也能够快速地取出限位件,以使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快速地分离开,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组件拆卸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固定座;20、第二固定座;31、驱动件;321、连接轴;322、限位块;323、螺母;324、限位销;325、垫圈;40、侧围立柱;50、防撞梁;60、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10、第二固定座20、限位件和驱动件31。其中,限位件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固定座10和第二固定座20之间,可以在第一固定座10上设置有限位结构和避让结构;或者在第二固定座20上设置有限位结构和避让结构;或者在第一固定座10和第二固定座20上均设置有限位结构和避让结构。限位件具有与限位结构配合限位的限位位置以及与避让结构配合的避让位置。驱动件31与限位件连接,驱动件31驱动限位件在限位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运动。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组件,先使限位件处于避让位置,再通过限位件将第一固定座10和第二固定座20连接起来,随后将驱动件31驱动限位件处于限位位置,此时,第一固定座10与第二固定座20便能够可靠的连接在一起。当驱动件31驱动限位件处于避让位置时,此时,限位件可从避让结构中顺利取出。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组件,能够快速地将第一固定座10和第二固定座20连接起来,同时,也能够快速地取出限位件,以使第一固定座10和第二固定座20快速地分离开,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组件拆卸时间上的技术问题。
具体地,第二固定座2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固定座10上设置有第二通孔,限位件具有相对设置的限位端和连接端,驱动件31与连接端驱动连接,限位件的限位端依次穿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第二通孔形成避让结构。当限位端转动至避让结构处时,限位件处于避让位置,限位件可从第二通孔内退出,当限位端转动至限位结构处时,限位件处于限位位置,以连接第二固定座20和第一固定座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座10的端面形成限位结构,当限位端与第二通孔重合时,限位件可从第二通孔内退出,当限位端与第二通孔不重合时,通过第一固定座10的端面对限位端进行止挡。当然,限位结构也可采用其它方式对限位端进行限位,例如可在第二通孔的内壁上设置与限位端配合的凸部,也可在第一固定座10的端面上设置与限位端配合的凸部。
本实施例中,安装该连接组件时,限位件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第二固定座20和第一固定座10连接在一起,驱动件31通过连接端驱动限位件处于限位位置,限位件不能从第二通孔内退出,从而使得第二固定座20和第一固定座10牢靠地连接在一起。当需要第一固定座10和第二固定座20分离时,驱动件31通过连接端驱动限位件处于避让位置,此时,工作人员可将限位件从第二通孔中退出,从而使第二固定座20和第一固定座10脱离,以达到使连接组件能够快速分离的效果。
为了使限位件更好地起到限位作用,本实施例中的限位件包括:连接轴321和限位块322。限位块322设置在连接轴321的一端且靠近限位端设置,限位块322至少部分的凸出连接轴321的侧壁设置,限位块322形成限位件的限位端。驱动件31连接在连接轴321的另一端,第二通孔的截面形状与限位块322的截面形状对应设置。这样使得当限位块322转动至与第二通孔对应重合时处于避让位置,除此以外均处于限位位置。采用这样的设置,当第二固定座20安装在车体上时,限位件处于限位位置,此时,第二通孔与限位块322错位设置,以使限位块322的至少部分的突出连接轴321的结构能限制限位件从第二通孔内退出,以保证第二固定座20和第一固定座10的有效连接。将第二固定座20从车体上拆除时,驱动件31驱动连接轴321,以使限位块322运动至其截面形状与第二通孔的截面形状相应的位置,从而将限位件从第二通孔内退出,以使第二固定座20和第一固定座10脱离。
为了使限位件更好地将第二固定座20和第一固定座10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的限位件还包括螺母323和垫圈325。螺母323与连接轴321螺纹连接,螺母323与限位块322之间设置第二固定座20和第一固定座10,驱动件31设置在螺母323的远离限位块322的一侧。在安装本实施例的连接组件时,先使限位件通过第一通孔,随后将限位件的限位块322转动至与第二通孔相应的位置,以使限位块322穿过第二通孔,从而通过限位件将第二固定座20和第一固定座10连接起来。接着,转动限位件,以使限位件转动至限位块322的截面形状与第二通孔的截面形状错位处,此时限位件处于限位位置。随后,将垫圈325套设在连接轴321上并置于靠近第二固定座20处,再将螺母323拧在连接轴321的螺纹段,以使第二固定座20和第一固定座10的连接可靠。
具体地,第一固定座10具有第一配合面,第二固定座20具有第二配合面,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相适配贴合,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均为斜面。采用这样的设置,可以消除安装误差,使第二固定座20安装后处于拉紧状态。同时,在该连接组件受到外界作用发生碰撞时,还可抵抗第二固定座20变形,以更好地保护该连接组件。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二固定座20更好地与第一固定座10连接在一起,将第一固定座10的斜面沿第二固定座20的长度方向倾斜。采用这样的设置,当第二固定座20受到沿轴向的力的作用时,由于斜面的限位作用,使得第二固定座20与第一固定座10不会发生移动,从而能够可靠地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为了方便的将限位件穿过第一通孔,可以将第一通孔的截面形状与限位块322的截面形状对应设置,或者可以将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限位块322的横截面的最大尺寸且大于连接轴的直径。如此,不仅可以方便的将限位件穿过第一通孔,还可以方便的将限位件从第一通孔内退出。
还可以将第一通孔的直径设置为小于限位块322的横截面的最大尺寸且大于连接轴的直径。采用这样的设置,将第一固定座10与第二固定座20分离时,可将限位块322从第二通孔内退出,由于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限位块322的横截面的最大尺寸,使得限位块322不能从第一通孔内退出,从而使得限位件能与第二固定座20连接在一起。这样,在连接第一固定座10和第二固定座20时,只需将限位件穿过第一固定座10的第二通孔即可,方便了安装和拆卸的操作。同时,由于限位件与第二固定座20连接在一起,避免了拆卸和安装过程中限位件的丢失,也减少了安装和拆卸的步骤,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
为了将驱动件31与限位件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的限位件还包括限位销324。该限位销324设置在连接轴321上,且限位销324位于驱动件31的远离限位块322的一侧。对应地,在驱动件31上设置有第三通孔。安装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固定座20时,首先将限位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随后转动限位件至限位位置,接着将垫圈325套设连接轴321,接着将螺母323拧紧在限位件上以紧固第二固定座20与第一固定座10,接着将驱动件31的第三通孔套设在限位件的连接轴321上,最后在连接轴321上设置限位销324,通过限位销324限制驱动件31在连接轴321上的位置。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该防撞梁组件包括:连接组件和防撞梁50。其中,该连接组件为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第二固定座20设置在防撞梁50的一端,防撞梁50通过连接组件与被连接件连接。该防撞梁50与第二固定座20可以设计成一体成型,或者将防撞梁50和第二固定座20设置为两个独立的零件,再将二者焊接起来。
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电池60设置在电池舱内,防撞梁50通过第二固定座20与第一固定座10连接在一起。当第二固定座20与第一固定座10固定连接在一起时,此时,防撞梁50与被连接件稳定连接在一起,连接组件的限位件处于限位位置,此时,防撞梁50可以起到保护电池60的作用。当电池60发生高温、着火等情况时,工作人员只需要驱动驱动件31至使限位件处于避让位置,此时,第二固定座20可与第一固定座10分离,便可快速将电池60从车体上取出,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撞梁拆卸时间长的问题。
具体的,在拆除防撞梁50时,工作人员只需要驱动驱动件31,驱动件31带动限位件转动,当限位件转动至限位块322与第二通孔相对应的位置时,由于限位块322的截面形状与第二通孔的截面形状相一致,因而使得限位件能顺利从第二通孔内退出,即可将防撞梁50与第一固定座10分离,如此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拆除防撞梁50,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撞梁50拆卸时间长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和车架。其中,防撞梁组件为实施例二提供的防撞梁组件,车架上设置有连接组件的第一固定座10,防撞梁组件中的防撞梁通过连接组件与车架连接。本实施例中,防撞梁5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座20,相应的,在车架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座10,车架、第一固定座10以及第二固定座20配合设置以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放置电池60。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座(10);
第二固定座(20);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10)和所述第二固定座(20)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座(10)上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座(20)上设置有限位结构和避让结构,所述限位件具有与所述限位结构配合限位的限位位置以及与所述避让结构配合的避让位置;
驱动件(31),所述驱动件(31)与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驱动件(31)驱动所述限位件在所述限位位置和所述避让位置之间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座(2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座(10)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限位件具有相对设置的限位端和连接端,所述驱动件(31)与所述连接端驱动连接,所述限位件的限位端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通孔形成所述避让结构,当所述限位端转动至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时,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避让位置,所述限位件可从所述第二通孔内退出,当所述限位端转动至所述限位结构处时,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限位位置,以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10)和所述第二固定座(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
连接轴(321);
限位块(322),设置在所述连接轴(321)的一端,所述限位块(322)至少部分的凸出所述连接轴(321)的侧壁设置,所述限位块(322)形成所述限位件的限位端,所述驱动件(31)连接在所述连接轴(32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通孔的截面形状与所述限位块(322)的截面形状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还包括:
螺母(323),与所述连接轴(321)螺纹连接,所述螺母(323)与所述限位块(322)之间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座(20)和所述第一固定座(10),所述驱动件(31)设置在所述螺母(323)的远离所述限位块(322)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截面形状与所述限位块(322)的截面形状对应设置或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限位块(322)的横截面的最大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限位块(322)的横截面的最大尺寸且大于所述连接轴(321)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还包括:
限位销(324),设置在所述连接轴(321)上,且位于所述驱动件(31)的远离所述限位块(322)的一侧,所述限位销(324)用于限制所述驱动件(31)在所述连接轴(321)上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10)具有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二固定座(20)具有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第二配合面相适配贴合,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均为斜面。
9.一种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组件包括: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
防撞梁(50),所述防撞梁(5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二固定座(20)连接,所述防撞梁(50)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被连接件连接。
10.一种车辆,包括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组件为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防撞梁组件,所述车架上设置有连接组件的第一固定座(10),所述防撞梁组件中的防撞梁(50)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车架连接。
CN201721847983.8U 2017-12-26 2017-12-26 连接组件、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以及车辆 Active CN207818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47983.8U CN207818673U (zh) 2017-12-26 2017-12-26 连接组件、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47983.8U CN207818673U (zh) 2017-12-26 2017-12-26 连接组件、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18673U true CN207818673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29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47983.8U Active CN207818673U (zh) 2017-12-26 2017-12-26 连接组件、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186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7340A (zh) * 2017-12-26 2018-08-0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以及车辆
CN110001373A (zh) * 2018-12-03 2019-07-12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承载框架、汽车以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7340A (zh) * 2017-12-26 2018-08-0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以及车辆
CN108357340B (zh) * 2017-12-26 2020-07-2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以及车辆
CN110001373A (zh) * 2018-12-03 2019-07-12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承载框架、汽车以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18673U (zh) 连接组件、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以及车辆
CN108357340A (zh) 连接组件、电池舱的防撞梁组件以及车辆
CN205273839U (zh) 具有折叠组件的无人机
CN205273836U (zh) 应用于无人机的连接机构
CN202010962U (zh) 一种铲车变速箱翻转支架
CN202073054U (zh) 一种道闸闸杆夹头装置
CN207089347U (zh) 用于轮胎充气的防爆笼
CN207513320U (zh) 一种防爆护栏
CN207664576U (zh) 输电线路接地引下线拆装省力保护装置
CN205273864U (zh) 用于旋转连接的部件
CN205273865U (zh) 多旋翼无人飞行设备
CN210650482U (zh) 一种重型车辆转向拉杆球头拆装工具
CN105064237A (zh) 一种公路限高装置
CN105836147B (zh) 一种旋翼无人机保护装置
CN207889633U (zh) 一种可反弹汽车倒车镜
CN207860451U (zh) 一种具有防撞击变形功能的机翼护桨
CN207772846U (zh) 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架
CN202011428U (zh) 一种广视野安全汽车
CN202844373U (zh) 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活动支臂
CN215714763U (zh) 一种用于车辆安全行驶的弯道预警指示装置
CN215890057U (zh) 一种矿井巷道支架门
CN109094500A (zh) 车辆后防护装置及工程车
CN202912195U (zh) 集装箱连接装置
CN209505846U (zh) 工艺梁
CN220853386U (zh) 一种六边形铆钉拉铆tcp检查校准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13

Address after: 102206 No. 15, Shayang Road, Shahe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Foton Ouhui New Energy Vehi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Beiqi Futi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law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partment, Shayang Road, Shahe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