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13707U - 一种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13707U
CN207813707U CN201721728790.0U CN201721728790U CN207813707U CN 207813707 U CN207813707 U CN 207813707U CN 201721728790 U CN201721728790 U CN 201721728790U CN 207813707 U CN207813707 U CN 207813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gas
processing unit
vehicle exhaust
absorber
append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287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Zhi Chuang Space Incubato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Zhi Chuang Space Incubato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Zhi Chuang Space Incubato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Zhi Chuang Space Incubato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287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13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13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137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涉及环保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包括尾气进气管、尾气出气管以及依次连接的过滤器、热交换器、氧化器、碱性吸收器;所述尾气进气管连接至所述过滤器,所述尾气出气管连接至所述碱性吸收器;所述热交换器连接至汽车的进气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一方面将尾气产生的热量回收用于加热汽车的进气,从而提高燃油的气化温度直接减少有害污染物的排放量,另一实用新型对有害污染物进行完全氧化后吸收,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文明的今天,汽车已经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它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已经发展成为近现代物质文明的支柱之一。随着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不断增加,其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交通拥堵成了家常便饭,汽车本应具备的便捷、舒适、高效的优势逐渐被过多的车辆所抵消。由此引发的更严重的问题是其带来的大气污染,即汽车尾气污染。在中国大中型城市,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有资料表明,上海市的汽车总量只相当于日本东京的1/12,但汽车尾气的排放总量却基本相同。中国在用汽车量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增加,还将大幅度增长。由此可见,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物的紧迫性。
现在我们说的尾气多指汽车尾气,即汽车从排气管排出的废气,汽车尾气中含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氮等有害以及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一些固体颗粒,尤其是含铅汽油,对人体的危害更大。汽车尾气不仅气味怪异,而且令人头昏、恶心,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汽车尾气已经被列为世界严重污染环境问题之一,现有技术中对汽车尾气的处理大多仅通过活性炭吸附或者加注Ca(OH)2、NaOH的来处理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固体微粒;此类处理方式对于成分复杂的汽车尾气并不能完全彻底的处理,因此效果并不理想,时常无法达到越来越高的尾气排放标准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一方面将尾气产生的热量回收用于加热汽车的进气,从而提高燃油的气化温度直接减少有害污染物的产生量,另一方面对有害污染物进行完全氧化后吸收,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其包括尾气进气管、尾气出气管以及依次连接的过滤器、热交换器、氧化器、碱性吸收器;所述尾气进气管连接至所述过滤器,所述尾气出气管连接至所述碱性吸收器;所述热交换器连接至汽车的进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所述热交换器通过输气管Ⅰ连接至所述过滤器;热交换器具有保温外壳,输气管Ⅰ贯穿所述保温外壳;所述保温外壳内设置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设置于所述输气管Ⅰ;所述保温外壳还设置有空气进气管和空气出气管;所述空气出气管连接至汽车的进气系统。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新鲜的空气经过热交换器时与汽车尾气发生热交换,并作为燃油燃烧的进气,该进气温度高,有利于提高混合器中油膜的蒸发速度和完善程度,促进燃油的完全燃烧,从而降低燃烧时有害污染物的产生量。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所述输气管Ⅰ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位于所述保温外壳内;所述分流管与所述输气管Ⅰ的直径之比为1:4-9。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小部分经过过滤处理的尾气随着高温空气进入混合器中作为燃油燃烧的进气,由于尾气中含氧量低,惰性强,可使混合气燃烧较慢,产生的热量较低和有害污染物(尤其是氮氧化物)较低。即该技术方案一方面将部分尾气利用,直接减少尾气排放量,另一方面降低尾气中污染物的含量。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所述空气进行管设置有鼓风机,所述空气出气管设置有抽风机。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促进气体流向汽车的进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所述过滤器具有保温罩,保温罩内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一端连接至保温罩顶部,另一端连接至保温罩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所述过滤网至少为两个,所述过滤网之间间隔平行设置;并且越靠近所述尾气进气管的过滤网的孔径越大,越远离所述尾气进气管的过滤网的孔径越小。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保温罩防止过滤过程中尾气与外界发生热交换,一方面避免破坏其他装置,另一方面将热量储存至热交换器;多级过滤对尾气中的固体悬浮颗粒处理彻底,减轻后续处理的负荷,有利于保护后续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所述氧化器内具有臭氧发生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将尾气中的不完全氧化物如一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氮以及碳氢化物等完全氧化。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所述碱性吸收器内盛装有碱性吸收液;所述碱性吸收器通过输气管Ⅱ连接至所述氧化器,所述输气管的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碱性吸收器的底部但不接触池底。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碱性吸收液可以吸收来自氧化器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所述尾气出气管连接至所述碱性吸收器的顶部,所述尾气出气管靠近碱性吸收器的一端依次设置有活性炭吸收器和抽风扇,所述活性炭吸收器呈U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进一步除去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抽风扇可以促进无害尾气的排放。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对尾气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利用其加热燃油燃烧的进气,提高混合器中油膜的蒸发速度和完善程度,促进燃油的完全燃烧,从而降低燃烧时有害污染物的产生量。
(2)回收部分尾气作为燃油燃烧的进气,一方面将部分尾气利用,直接减少尾气排放量,另一方面降低尾气中污染物的含量。
(3)对尾气进行完全氧化后吸收处理,处理效率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的结构简示图。
图中,1为尾气进气管,2为尾气出气管,3为过滤器,31为保温罩,32为过滤网,4为热交换器,41为输气管Ⅰ,42为保温外壳,43为导热片,44为空气进气管,45为空气出气管,46为鼓风机,47为抽风机,48为分流管,5为氧化器,51为臭氧发生器,6为碱性吸收器,61为输气管Ⅱ,7为活性炭吸收器,8为抽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其包括尾气进气管1和尾气出气管2,以及依次连接的过滤器3、热交换器4、氧化器5、碱性吸收器6。尾气进气管1的一端连接至汽车的排气管,另一端连接至过滤器3以将汽车排放的尾气导入该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尾气出气管2连接至碱性吸收器6以排放无害尾气。
过滤器3具有保温罩31,保温罩31内设置有多个过滤网32,过滤网32一端连接至保温罩31的顶部,另一端连接至保温罩31的底部。多个过滤网32之间间隔并且平行设置,每个过滤网32的孔径不同,越靠近尾气进气管1的过滤网32的孔径越大,越远离尾气进气管1的过滤网32孔径越小。
热交换器4通过输气管Ⅰ41连接至过滤器3。热交换器4包括保温外壳42,输气管Ⅰ41贯穿保温外壳42。保温外壳42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片43,导热片43设置于输气管Ⅰ41上。保温外壳42还设置有空气进气管44和空气出气管45,空气出气管45连接至汽车的进气系统以向其中通入经热交换的空气。为促进空气的流向,空气进气管上设置有鼓风机46,空气出气管设置有抽风机47。输气管Ⅰ41上设置有分流管48,分流管48设置于保温外壳42内。分流管48与输气管41的管径之比为1:4-9。
氧化器5内设置有臭氧发生器51,臭氧发生器51产生臭氧以完全氧化经热交换的尾气。碱性吸收器6通过输气管Ⅱ61连接至氧化器5,碱性吸收器6中盛装有碱性吸收液,碱性吸收液可选自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的一种。输气管Ⅱ61的出气口延伸至碱性吸收器6的底部,但不接触碱性吸收器6的底壁。使用时,输气管Ⅱ61的出气口位于液面下吸收效果好。
尾气出气管2连接至碱性吸收器6,尾气出气管2的进气口位于碱性吸收器6的顶部以便于排除经碱性吸收的废气。尾气出气管2上设置有活性炭吸收器7以进一步处理尾气,活性炭吸收器7呈U型设置。活性炭吸收器7还设置有抽风扇8,抽风扇8设置于活性炭吸收器7远离碱性吸收器6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的原理为:
汽车尾气由尾气进气管进入过滤器,在过滤器中经过多级过滤,首先过滤掉悬浮固体颗粒,随后经过滤的尾气进入热交换器与来自空气进气管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且部分尾气由分流管进入保温外壳,与热交换后的空气一起进入汽车的进气系统作为燃油燃烧的进气。另外大部分尾气进入氧化器中,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将有害废气完全氧化,转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废气接下来进入碱性吸收器,碱性吸收器中的碱性吸收液将酸性气体吸收,由此尾气中的绝大部分有害物质被除去,再经过活性炭吸收器进一步吸收有害物质,尾气达标排放。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Claims (9)

1.一种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尾气进气管、尾气出气管以及依次连接的过滤器、热交换器、氧化器、碱性吸收器;所述尾气进气管连接至所述过滤器,所述尾气出气管连接至所述碱性吸收器;所述热交换器连接至汽车的进气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通过输气管Ⅰ连接至所述过滤器;热交换器具有保温外壳,输气管Ⅰ贯穿所述保温外壳;所述保温外壳内设置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设置于所述输气管Ⅰ;所述保温外壳还设置有空气进气管和空气出气管;所述空气出气管连接至汽车的进气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Ⅰ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位于所述保温外壳内;所述分流管与所述输气管Ⅰ的直径之比为1:4-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进行管设置有鼓风机,所述空气出气管设置有抽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具有保温罩,保温罩内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一端连接至保温罩顶部,另一端连接至保温罩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至少为两个,所述过滤网之间间隔平行设置;并且越靠近所述尾气进气管的过滤网的孔径越大,越远离所述尾气进气管的过滤网的孔径越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器内具有臭氧发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吸收器内盛装有碱性吸收液;所述碱性吸收器通过输气管Ⅱ连接至所述氧化器,所述输气管的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碱性吸收器的底部但不接触池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出气管连接至所述碱性吸收器的顶部,所述尾气出气管靠近碱性吸收器的一端依次设置有活性炭吸收器和抽风扇,所述活性炭吸收器呈U型。
CN201721728790.0U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13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28790.0U CN207813707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28790.0U CN207813707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13707U true CN207813707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32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2879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13707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137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39494A (zh) 一种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系统
CN106731483A (zh) 适合于高湿度有机废气的废气处理系统
CN206587570U (zh) 适合于高湿度有机废气的废气处理系统
CN102233238A (zh) 用于控制以及减少NOx排放物的系统和方法
CN107569986A (zh) 一种工业废气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CN209068522U (zh) 一种基于节能环保技术的垃圾焚烧炉
CN107965375A (zh) 一种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
CN205095650U (zh) 一种新型有机废气处理设备
CN107965371A (zh) 一种汽车尾气的催化净化装置
CN207813707U (zh) 一种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装置
CN205638623U (zh) 一种汽车尾气催化、消音、余热回收一体化装置
CN102233234A (zh) 一种含高浓度氮氧化物的废气的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06807433A (zh) 一种柴油车尾气再生处理装置
CN208106532U (zh) 一种汽车尾气的处理装置
CN106310847A (zh) 一种富氧燃烧锅炉烟气净化与资源化回收系统及工艺
CN207647582U (zh) 一种汽车尾气的多级处理装置
CN206221032U (zh) 一种环境保护用的城市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CN203050854U (zh)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器
CN107975402A (zh) 一种汽车尾气的处理装置
CN206499897U (zh) 一种双塔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12523557U (zh) 一种工厂废气处理排放装置
CN205700032U (zh) 废气处理用活性炭吸附与再生装置
CN205638625U (zh)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专用的智能型净化装置
CN211585901U (zh) 一种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
CN106150615A (zh) 一种尾气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4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