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4363U - 侧墙板结构及组合式墙板 - Google Patents

侧墙板结构及组合式墙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94363U
CN207794363U CN201820004247.4U CN201820004247U CN207794363U CN 207794363 U CN207794363 U CN 207794363U CN 201820004247 U CN201820004247 U CN 201820004247U CN 207794363 U CN207794363 U CN 207794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board
plane
side wallboard
connector
cornice sheat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042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ne Made Technology Co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Jane Made Technology Co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ne Made Technology Co Beijing filed Critical Jane Made Technology Co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8200042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94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94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94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墙板结构及组合式墙板,所述侧墙板结构包括矩形的墙板本体(1)和设置在所述墙板本体(1)上的用于定位上墙板(5)的定位结构(2),所述定位结构(2)具有从上到下向所述墙板本体(1)的外侧倾斜的斜面(21),所述斜面(21)与所述墙板本体(1)的上端面相交,所述斜面(21)位于所述墙板本体(1)的上部,所述斜面(21)沿所述墙板本体(1)的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墙板本体(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墙板结构及组合式墙板,可以保证组合墙板外表面的平整度,确保组合墙板外表面的美观度。

Description

侧墙板结构及组合式墙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侧墙板结构以及包括该侧墙板结构的组合式墙板。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将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装配式建筑主要由基础、固定在基础上的楼板、支柱、横梁以及墙板构成。例如,专利文献CN206157903U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搭建的装配式房屋,其墙板采用的整块矩形板拼合而成,对于设置有门或者安装窗户的位置,为了安装门或者窗户,则需要在整块的墙板上开设处门窗安装孔,而在整块的墙板上开孔,不仅会对墙板的结构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由于门窗的体积较大,采用开孔的方式会造成墙板材料的较大浪费,从而增加了装配式建筑的制造成本。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直角组合墙板结构,如图1所示,该墙板结构包括左侧墙板1’、右侧墙板2’、上墙板3’和连接件4’,在左侧墙板1’的右上角处开设直角槽,在右侧墙板2’的左上角处也开设有直角槽,上墙板3’的两端安装在左侧墙板1’和右侧墙板2’的直角槽槽内,左侧墙板1’和右侧墙板2’通过连接件4’与上墙板3’固定连接。该墙板结构可以在基本不影响墙板的结构强度的同时,有效减少墙板材料的浪费。
在上述的组合墙板结构中,由于上墙板3’是直接压在左侧墙板1’和右侧墙板2’的直角槽的水平槽壁上的,因此影响该组合墙板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上墙板3’向前后两侧倾斜,所以其连接件4’为前后方向伸出左侧墙板1’和右侧墙板2’并与其固定连接的结构。这种结构保证了组合墙板具有较好的整体结构,但是由于其连接件4’凸出于墙板外表面,因此并不适合一些对于墙板的外表面美观度要求较高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墙板结构,可以在基本不影响组合墙板的结构强度的同时,有效减少墙板材料的浪费,同时可以保证组合墙板外表面的平整度,确保组合墙板外表面的美观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墙板结构,所述侧墙板结构包括矩形的墙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墙板本体上的用于定位上墙板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具有从上到下向所述墙板本体的外侧倾斜的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墙板本体的上端面相交,所述斜面位于所述墙板本体的上部,所述斜面沿所述墙板本体的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墙板本体。
优选地,所述斜面垂直于所述墙板本体的前表面。
优选地,所述斜面上还设置有长条形的定位凸条,所述定位凸条沿着所述斜面的法线方向向外凸出,所述定位凸条能够卡入所述上墙板与所述斜面接触的端面上开设的定位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从所述墙板本体的侧面向内设置的平面,所述平面平行于所述墙板本体的上端面,所述平面沿所述墙板本体的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墙板本体,所述平面向内延伸至与所述斜面相交。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墙板结构通过在墙板本体上设置定位结构,定位结构上具有能够与上墙板的侧面贴合的斜面,当上墙板安装在具有定位结构的墙板上时,上墙板的侧面对定位结构的斜面产生压力,因此侧墙板的定位结构能够对上墙板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该摩擦力能够阻止上墙板向前后两侧倾斜,所以连接上墙板和侧墙板的连接件无需承受较大的侧向力,因此可以将连接件设置在上墙板的正下方,避免连接件凸出于墙板的外表面。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墙板结构应用在组合墙板上时,可以基本不影响组合墙板的结构强度的同时,有效减少墙板材料的浪费,同时可以保证组合墙板外表面的平整度,保证组合墙板外表面的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墙板,能够在基本不影响组合墙板的结构强度的同时,有效减少墙板材料的浪费,同时可以保证组合墙板外表面的平整度,保证组合墙板外表面的美观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组合式墙板,所述组合式墙板包括左侧墙板、右侧墙板、上墙板和连接件,所述左侧墙板和所述右侧墙板均设置上述的定位结构,所述左侧墙板的定位结构和所述右侧墙板的定位结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上墙板的左右两侧的端面分别与左侧墙板的斜面和右侧墙板的斜面贴合,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上墙板的正下方,所述连接件将左侧墙板、右侧墙板和上墙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呈L形,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L形的连接件的外端面同时贴在所述上墙板的下端面和左侧墙板的右端面上,另一个L形的连接件的外端面同时贴在所述上墙板的下端面和右侧墙板的左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通过钢板弯折形成。
优选地,所述左侧墙板和右侧墙板的定位结构均具有平面,所述上墙板的下端面同时压在所述左侧墙板和所述右侧墙板的定位结构的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上墙板包括第一上板和第二上板,所述第一上板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上板的上端面贴合,所述第一上板与所述第二上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组合式墙板还包括下墙板,所述下墙板设置在所述左侧墙板和右侧墙板之间,所述下墙板与所述上墙板之间存在间距,所述下墙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墙板和所述右侧墙板固定连接。
所述组合式墙板与上述的侧墙板结构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技术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改进前的组合式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墙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侧墙板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侧墙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组合式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组合式墙板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组合式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墙板本体;2-定位结构;21-斜面;22-平面;23-定位凸条;3-左侧墙板;4-右侧墙板;5-上墙板;51-第一上板;52-第二上板;6-连接件;7-下墙板;71-第一下板;72-第二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是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墙板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定义的,并与附图5中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零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零部件被称为“固定”在另一个零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固定在另一个零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零部件。当一个零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零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零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零部件。
适当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本实施方式的侧墙板结构包括矩形的墙板本体1和设置在所述墙板本体1上的用于定位上墙板5的定位结构2。所述定位结构2具有从上到下向所述墙板本体1的外侧倾斜的斜面21,所述斜面21与所述墙板本体1的上端面相交,所述斜面21位于所述墙板本体1的上部,所述斜面21沿所述墙板本体1的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墙板本体1。
其中所述定位结构2的斜面21可以通过对墙板本体1进行切割来形成。斜面21使得侧墙板结构在其上端形成一个斜角。所述墙板本体1上的斜面21与其右端面的夹角可以为5-25度,优选为15度。
上述基本实施方式提供侧墙板结构在使用时,参考图5所示,首先将左侧墙板3和右侧墙板4固定安装好,并使得左侧墙板3和右侧墙板4的定位结构2左右对称。然后将左右侧面具有与左侧墙板3和右侧墙板4的斜面相适应的上墙板5从上到下安装在左侧墙板3和右侧墙板4上,由于上墙板5的左右侧面在其自重作用下会对定位结构2的斜面21产生压力,使得左侧墙板3和右侧墙板4的定位结构2能够对上墙板5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该摩擦力能够阻止上墙板5向前后两侧倾斜,所以连接上墙板5和侧墙板的连接件6无需承受较大的侧向力,因此可以将连接件6设置在上墙板5的正下方,避免连接件6凸出于墙板的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在所述墙板本体1上的定位结构2的斜面可以略微向后侧或者前侧倾斜,从而可以使得安装在其上的上墙板5不能向前侧或者后侧移动。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斜面21垂直于所述墙板本体1的前表面。通过使得斜面21与墙板本体1的前表面或者后表面垂直,可以降低形成斜面21的难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上墙板5的安装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斜面21上还设置有长条形的定位凸条23,所述定位凸条23沿着所述斜面21的法线方向向外凸出,所述定位凸条23能够卡入所述上墙板5与所述斜面21接触的端面上开设的定位凹槽中。通过将定位凸条23插入定位凹槽中,定位凹槽可以对定位凸条23限位,从而提高安装在左侧墙板3和右侧墙板4上的上墙板5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图3所示,所述定位结构2还可以包括从所述墙板本体1的侧面向内设置的平面22,所述平面22平行于所述墙板本体1的上端面,所述平面22沿所述墙板本体1的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墙板本体1,所述平面22向内延伸至与所述斜面21相交。通过在墙板本体1上设置于斜面21相交的平面22,可以避免由于墙板本体1的安装位置的偏差而使得上墙板5的下端漏出的情况。
基于上述的侧墙板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墙板,参考图5所示,所述组合式墙板包括左侧墙板3、右侧墙板4、上墙板5和连接件6。所述左侧墙板3和所述右侧墙板4均采用上的侧墙板结构,即均具有定位结构2,所述左侧墙板3的定位结构2和所述右侧墙板4的定位结构2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上墙板5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为倾斜表面,其倾斜角度与左侧墙板3或右侧墙板4上的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使得上墙板5整体上呈上大下小的倒等腰梯形状。所述上墙板5的左右两侧的端面分别与左侧墙板3的斜面21和右侧墙板4的斜面贴合,所述连接件6位于所述上墙板5的正下方,所述连接件6将左侧墙板3、右侧墙板4和上墙板5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墙板中,所述连接件6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连接结构,如采用向下开口的U形的连接板,同时将左侧墙板3、上墙板5和右侧墙板4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件6呈L形,即连接件6由两块相互垂直的板组成。所述连接件6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L形的连接件6的外端面同时贴在所述上墙板5的下端面和左侧墙板3的右端面上,另一个L形的连接件6的外端面同时贴在所述上墙板5的下端面和右侧墙板4的左端面上。
所述连接件6与上墙板5、左侧墙板3、右侧墙板4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自攻螺钉连接。通过该结构的连接件6连接上墙板5和左右侧墙板,可以在使用自攻螺钉连接时,略微调整左侧墙板3或右侧墙板4的位置,使得上墙板5与左侧墙板3和右侧墙板4紧密贴合,从而保证组合式墙板的整体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连接件6通过钢板弯折形成。当然,所述连接件6也可以通过两块钢板焊接而成。
所述左侧墙板3和右侧墙板4的定位结构2也可以均具有平面22,所述上墙板5的下端面同时压在所述左侧墙板3和所述右侧墙板4的定位结构2的平面上。
如图5所示,当墙体上的门窗开口距离屋顶较远时,所述上墙板5可以包括第一上板51和第二上板52,所述第一上板51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上板52的上端面贴合,所述第一上板51与所述第二上板5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板51和第二上板52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当墙体上的门窗开口距离屋顶较近时,所述上墙板5可以只由一块墙板构成,如图7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组合式墙板还可以包括下墙板7,所述下墙板7设置在所述左侧墙板3和右侧墙板4之间,所述下墙板7与所述上墙板5之间存在间距,所述下墙板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墙板3和所述右侧墙板4固定连接。
根据需要,所述下墙板7可以采用一块墙板构成,或者如图7所示,所述下墙板7包括第一下板71和第二下板72,所述第一下板71和第二下板72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其中第一下板71和第二下板72可以为如图7所示的上下叠放在一起,也可以将第一下板71和第二下板72左右设置。
以上实施方式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方式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侧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板结构包括矩形的墙板本体(1)和设置在所述墙板本体(1)上的用于定位上墙板(5)的定位结构(2),所述定位结构(2)具有从上到下向所述墙板本体(1)的外侧倾斜的斜面(21),所述斜面(21)与所述墙板本体(1)的上端面相交,所述斜面(21)位于所述墙板本体(1)的上部,所述斜面(21)沿所述墙板本体(1)的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墙板本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21)垂直于所述墙板本体(1)的前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21)上还设置有长条形的定位凸条(23),所述定位凸条(23)沿着所述斜面(21)的法线方向向外凸出,所述定位凸条(23)能够卡入所述上墙板(5)与所述斜面(21)接触的端面上开设的定位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2)还包括从所述墙板本体(1)的侧面向内设置的平面(22),所述平面(22)平行于所述墙板本体(1)的上端面,所述平面(22)沿所述墙板本体(1)的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墙板本体(1),所述平面(22)向内延伸至与所述斜面(21)相交。
5.一种组合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墙板包括左侧墙板(3)、右侧墙板(4)、上墙板(5)和连接件(6),所述左侧墙板(3)和所述右侧墙板(4)均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定位结构(2),所述左侧墙板(3)的定位结构(2)和所述右侧墙板(4)的定位结构(2)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上墙板(5)的左右两侧的端面分别与左侧墙板(3)的斜面(21)和右侧墙板(4)的斜面贴合,所述连接件(6)位于所述上墙板(5)的正下方,所述连接件(6)将左侧墙板(3)、右侧墙板(4)和上墙板(5)固定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呈L形,所述连接件(6)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L形的连接件(6)的外端面同时贴在所述上墙板(5)的下端面和左侧墙板(3)的右端面上,另一个L形的连接件(6)的外端面同时贴在所述上墙板(5)的下端面和右侧墙板(4)的左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通过钢板弯折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墙板(3)和右侧墙板(4)的定位结构(2)均具有平面(22),所述上墙板(5)的下端面同时压在所述左侧墙板(3)和所述右侧墙板(4)的定位结构(2)的平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墙板(5)包括第一上板(51)和第二上板(52),所述第一上板(51)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上板(52)的上端面贴合,所述第一上板(51)与所述第二上板(52)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墙板还包括下墙板(7),所述下墙板(7)设置在所述左侧墙板(3)和右侧墙板(4)之间,所述下墙板(7)与所述上墙板(5)之间存在间距,所述下墙板(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墙板(3)和所述右侧墙板(4)固定连接。
CN201820004247.4U 2018-01-02 2018-01-02 侧墙板结构及组合式墙板 Active CN207794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4247.4U CN207794363U (zh) 2018-01-02 2018-01-02 侧墙板结构及组合式墙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4247.4U CN207794363U (zh) 2018-01-02 2018-01-02 侧墙板结构及组合式墙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94363U true CN207794363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77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04247.4U Active CN207794363U (zh) 2018-01-02 2018-01-02 侧墙板结构及组合式墙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943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0675A (zh) * 2019-12-03 2021-06-04 怀化雁荡山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易清洁grc轻质节能墙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0675A (zh) * 2019-12-03 2021-06-04 怀化雁荡山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易清洁grc轻质节能墙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28401B2 (ja) 屋根構造
CN207794363U (zh) 侧墙板结构及组合式墙板
CN210713203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轻钢装配式活动板房
CN112814211B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的安装方法
CN207794294U (zh) 一种直角组合墙板结构
CN110872876B (zh) 内置天地龙骨连接件及其墙体
KR100953908B1 (ko) 조립식 목조건축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13175119A (zh) 一种墙板、使用该墙板的墙体及其安装方法
TWM577436U (zh) Frameless fast-moving mobile home
CN109208850B (zh) 复合墙板安装方法及其装配组件
CN219654140U (zh) 一种预制墙板装配阳角结构
CN115126125B (zh) 一种多高层建筑隔墙用柔性金属耗能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1973955U (zh) 一种十字型隔墙结构
CN214303523U (zh) 一种嵌入式门板拼接结构
CN213509214U (zh) 一种装配式低层建筑
CN21556478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装配式手术室
CN206903051U (zh) 一种轻质墙板
CN212176075U (zh) 一种建筑模块
CN214833847U (zh) 一种无立柱幕墙结构
CN214996504U (zh) 一种装配式抗震内隔墙
CN110872884B (zh) 内置天地龙骨连接件的装配式墙体
KR20210074828A (ko) 조립식 외장패널 및 그 시공방법
JPH011840A (ja) サンルーム等の小規模建物のフレーム構造
JP2582506Y2 (ja) 窓付き屋根構造
JP3165667B2 (ja) 外壁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