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2068U - 一种管件自动上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件自动上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92068U
CN207792068U CN201721885181.6U CN201721885181U CN207792068U CN 207792068 U CN207792068 U CN 207792068U CN 201721885181 U CN201721885181 U CN 201721885181U CN 207792068 U CN207792068 U CN 207792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iece
pipe fitting
blanking
nut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8518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耀华
王天琼
齐凯
曹敬
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uxi Corrosion Contro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uxi Corrosion Contro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uxi Corrosion Control Corp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uxi Corrosion Control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188518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92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92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92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件自动上管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夹持构件,所述支撑架设有支撑板,所述夹持构件设有夹持气缸以及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管件通道,管件放置于所述管件通道中,所述夹持气缸控制所述夹持件处于夹持位置或释放位置,当所述夹持气缸向下拉动所述夹持件处于夹持位置时,所述夹持件倾斜夹持管件,当所述夹持气缸向上推动所述夹持件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夹持件向上移动释放管件。从而通过自动夹持管件,实现对管件的自动上料和下料,同时有助于夹持管件对准螺帽,实现管件和螺帽的精准装配,便于产品质量相一致。

Description

一种管件自动上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管件的自动上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螺帽的装配加工中,需要将螺帽通过旋转的方式接合于管件的一端,由于螺帽的结构难以抓取和运输,常常需要人工取料和装配,不仅增加了人工成本,螺帽与管件的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也难以把控,容易造成定位精度的误差,对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不利于大量产品的生产,同时也导致产品的合格率低。另一方面,现有的螺帽装配系统通用性差,定位部件难以更换,无法对不同型号的螺帽进行装配,适用性较差,难以大范围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件自动上管装置,其通过自动夹持管件,实现对管件的自动上料和下料,同时有助于夹持管件对准螺帽,实现管件和螺帽的精准装配,便于产品质量相一致。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件自动上管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夹持构件,所述支撑架设有支撑板,所述夹持构件设有夹持气缸以及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管件通道,管件放置于所述管件通道中,所述夹持气缸控制所述夹持件处于夹持位置或释放位置,当所述夹持气缸向下拉动所述夹持件处于夹持位置时,所述夹持件倾斜夹持管件,当所述夹持气缸向上推动所述夹持件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夹持件向上移动释放管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支撑架进一步设有上料支架和下料支架,所述上料支架对称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上料支架从所述支撑板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管件通道位于所述上料支架下方,所述下料支架从所述支撑板倾斜向下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夹持件设有夹面,所述夹面为弹性橡胶层,当所述夹持件处于夹持位置时,所述夹面倾斜向内,当所述夹持件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夹面向竖直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夹持构件进一步包括扭簧,所述夹持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扭簧,当所述夹持件向上转动时,所述管件通道增大,得以释放管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上管装置进一步包括下料构件,所述下料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夹持气缸的外侧,所述下料构件包括下料气缸以及下料导块,所述下料导块面向所述管件通道,所述下料气缸控制所述下料导块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下料导块设有抵推面,所述抵推面与所述下料支架的倾斜方向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螺帽自动装配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送料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送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3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沿图3A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送料装置的侧视图。
图4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控料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控料装置的前视图。
图5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控料装置的正视图。
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控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沿图6A的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机构的正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控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控料装置的示意图(承载状态)。
图10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控料装置的示意图(限位状态)。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管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12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管装置的俯视图。
图12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管装置的侧视图。
图1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构件的示意图(夹持位置)。
图13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构件的示意图(释放位置)。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螺帽自动装配机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至图13B所示的是一种螺帽自动装配机1,所述螺帽自动装配机1设有螺帽移动路径,所述螺帽移动路径上设有供料区102、待装区104以及装配区103,所述待装区104设置于所述供料区102和所述装配区103之间,螺帽3得以从所述供料区102 移动至所述待装区104,使得螺帽3从所述待装区104自动交替送料至所述装配区103,从而所述待装区104不仅对高速移动的螺帽3实现一个缓冲,而且通过自动交替送料的方式得以稳定地实现螺帽3的自动定位,定位精准,便于自动装配,提高产品良率,降低制造成本。
所述螺帽自动装配机1进一步设有管件夹持区105,所述管件夹持区105面向螺帽3的所述装配区103,得以夹持管件4对准已定位的螺帽3,便于管件4和螺帽3的自动装配。
其中,所述螺帽自动装配机1包括送料装置10、装配机构2以及上管装置50,所述送料装置10设置于螺帽3的所述供料区102,得以驱动螺帽3移动至所述装配机构2 的待装区104,所述装配机构2包括控料装置20以及定位装置30,所述定位装置30设置于装配区103,所述控料装置20连接所述待装区104和所述装配区103,所述控料装置 20的得以将所述待装区104的螺帽3自动交替送至所述装配区103,所述上管装置50设置于所述管件夹持区105,所述上管装置50得以夹持管件4对准所述定位装置30中的螺帽3,自动实现精准定位和装配。
其中,所述送料装置10包括送料构件11和送料轨道12,所述送料构件11设有内转件112以及引导部113,所述引导部113从下往上螺旋向外地从所述内转件112突出延伸,所述送料轨道12从所述引导部113的上端114一体倾斜向下延伸,所述送料轨道 12连接所述送料构件11和所述控料装置20,螺帽3放置于所述内转件112中,所述内转件112自转带动螺帽3依次沿着所述引导部113向所述送料轨道12移动,也就是说,当所述内转件112转动时,螺帽3由于所述内转件112产生的离心力,得以沿着所述内转件 112内壁上突出的引导部113从下往上螺旋向外地移动,射向所述送料轨道12,沿着所述送料轨道12倾斜向下地向所述控料装置20移动,如图2所示。
其中,所述送料构件11进一步包括外壳111,所述内转件112安装于所述外壳111内。
其中,所述送料轨道12设有接合端121,所述接合端121和所述引导部113的上端114一体连续地弧形相接,适配于螺帽3的射出轨道。
其中,所述送料轨道12设有内槽122和外壁123,所述内槽122形成于所述外壁 123之间,所述内槽122的宽度适配于螺帽3的轴向宽度,得以使螺帽3沿着所述送料轨道12滚动,所述外壁123的高度适配于螺帽3的径向高度。
其中,所述送料轨道12设有限位面124,所述限位面124从其中一侧的外壁123 向内延伸,有效防止螺帽3在滚动的过程中由于碰撞而跳出所述内槽122,同时,所述限位面124有助于支撑所述控料装置20的安装。
所述控料装置20包括控料架21、过渡架22以及止挡构件23,所述控料架21设置于所述待装区104和所述装配区103之间,所述控料架21连接所述送料轨道12和所述定位装置30,所述控料架21设有滑动空间216,所述过渡架22可滑动地连接于控料架 21,所述过渡架22得以在所述滑动空间216往复滑动,所述止挡构件23弹性地安装于所述控料架21的后侧,毗邻所述送料轨道12,也就是所述止挡构件23弹性地安装于所述控料架21和所述送料轨道12连接处,得以使所述控料装置20处于承载状态或限位状态,当所述过渡架22抵压所述止挡构件23时,所述控料装置20处于承载状态,相邻的所述送料轨道12上的螺帽3得以自动滚入所述过渡架22内,当所述过渡架22偏离所述止挡构件23时,所述控料装置20处于限位状态,将螺帽3挡于所述止挡构件23的外侧,所述待装区104形成于所述控料装置20和所述送料轨道12的连接处,当所述控料装置20 处于所述限位状态时,螺帽3在所述待装区104内挨个等待,直到所述控料装置20再一次解除所述止挡构件23的限位状态,对下一个螺帽3进行承载。
其中,所述控料架21从所述送料轨道12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定位装置30,便于螺帽3的进一步输送。
其中,所述控料架21设有滑动导轨213和控料气缸214,所述滑动导轨213沿着送料轨道12的轨迹设置于所述控料架21的上方,所述过渡架22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动导轨213,所述控料气缸214连接所述过渡架22,得以控制所述过渡架22沿着所述滑动导轨213往复移动,实现对螺帽3的自动交替送料。
其中,所述控料架21进一步设有容置架215,所述止挡构件23安装于所述容置架215中,所述容置架215位于所述控料架21的后侧。
其中,所述止挡构件23包括弹性元件231以及止挡块232,所述止挡块232安装于所述弹性元件231的上方,所述弹性元件231安装于所述容置架215内,得以使所述止挡块232弹性地从所述容置架215伸出或缩回所述容置架215内,当所述止挡构件23处于限位状态时,所述止挡块232从所述容置架215伸出,得以挡住所述待装区104的螺帽 3,当所述止挡构件23处于承载状态时,所述弹性元件231受到压缩变形,所述止挡块 232缩回所述容置架215内,直到所述过渡架22偏离所述止挡构件23,所述止挡块232 受到所述弹性元件231的弹力作用随之向上移动。
其中,所述止挡块232设有导斜面233,所述导斜面233为弧形结构,所述导斜面233面向所述过渡架22,便于所述过渡架22抵推所述止挡块232向下内缩。
所述过渡架22设有过渡底面221、过渡腔222、第二开口223以及渡口224,所述渡口224横向连通所述过渡腔222和所述待装区104,得以使所述待装区104内的螺帽 3进入所述过渡腔222内,所述第二开口223开设于所述过渡底面221。
其中,所述控料架21设有控料底面212,所述送料轨道12设有轨道底面125,所述控料底面212低于所述轨道底面125,所述过渡底面221与所述轨道底面125相齐平,得以使螺帽3顺利得进入所述过渡架22中,并卡位于所述第二开口223,通过所述第二开口223有效防止螺帽3从所述渡口224跳脱,由于控料气缸214控制所述过渡架22的滑动速度较快,而在所述待装区104的螺帽3滚动至所述过渡架22内时,速度较慢,当所述过渡架22向前移动时,容易从所述渡口224脱离,通过所述第二开口223得以使螺帽3部分限位于所述第二开口223之间,难以侧向脱离所述过渡架22。
其中,所述控料架21进一步设有第一开口218,所述第一开口218开设于所述控料架21的前侧,当所述过渡架22移动至所述装配区103时,所述过渡架22的第二开口 223对准所述第一开口218。
所述定位装置30设置于所述装配区103,所述定位装置30包括定位架31以及定位气缸32,所述定位架31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218的正下方,所述定位气缸32推动所述定位架31升降移动,其中,所述定位架31设有定位槽311,当所述过渡架22移动至所述装配区103时,所述第一开口218连通所述第二开口223和所述定位槽311,得以使螺帽3落入所述定位槽311内。
所述定位架31进一步设有定位口313和挡墙312,所述定位口313轴向连通所述定位槽311和外界,所述挡墙312设置于所述定位口313的上方,有助于螺帽3沿着所述挡墙312落入所述定位口313中。
所述定位装置30进一步包括装配平台41、驱动气缸42、装配件43以及结合部 44,所述装配件43和所述驱动气缸42安装于所述装配平台41上,所述结合部44从所述装配件43向所述装配区103延伸,所述驱动气缸42驱动所述装配件43向所述装配区103 移动,所述装配件43以用于控制所述装配件43快速自转,所述结合部44的内径适配于螺帽3大小,得以吸附螺帽3于其中,通过转动所述结合部44,得以将螺帽3装配于管件4上。
其中,所述结合部44的内侧设有磁铁,得以快速吸附螺帽3表面于其中,便于控制所述螺帽3的转动。
当所述螺帽3为六角螺帽3时,所述结合部44的内壁结构为六角,根据螺帽3 的型号不同,得以更换不同的结合部44,有助于提高所述螺帽自动装配机1的通用性。
所述上管装置50包括支撑架51以及夹持构件52,所述支撑架51设有支撑板513,所述夹持构件52设有夹持气缸521以及夹持件522,所述夹持件522和所述支撑板513 之间形成管件通道501,管件4放置于所述管件通道501中,所述夹持气缸521控制所述夹持件522处于夹持位置或释放位置,当所述夹持气缸521向下拉动所述夹持件522处于夹持位置时,所述夹持件522倾斜夹持管件4,当所述夹持气缸521向上推动所述夹持件 522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夹持件522向上移动释放管件4。通过上管装置50得以自动夹持管件4,有助于夹持管件4对准螺帽3,实现管件4和螺帽3的精准装配,便于产品质量相一致。
其中,所述支撑架51进一步设有上料支架511和下料支架512,所述上料支架511对称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板513上,所述上料支架511从所述支撑板513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管件通道501位于所述上料支架511下方,管件4通过所述上料支架511自动落入所述管件通道501,所述下料支架512从所述支撑板513倾斜向下延伸,管件4得以沿着所述下料支架512实现自动下料。
其中,所述夹持件522设有夹面523,所述夹面523为弹性橡胶层,得以夹紧管件4,同时防止夹持件522的夹持摩擦变形,当所述夹持件522处于夹持位置时,所述夹面523倾斜向内,当所述夹持件522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夹面523向竖直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夹持构件52进一步包括扭簧524,所述夹持件522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扭簧524,当所述夹持气缸521对所述夹持件522提供向上作用力时,所述夹持件522 向上转动,所述管件通道501增大,释放管件4,当所述夹持气缸521解除对所述夹持件522向上的作用力时,由于所述扭簧524的变形作用,所述夹持件522自动向下转动,抵压管件4,得以夹持管件4。
所述上管装置50进一步包括下料构件53,所述下料构件53分别设置于所述夹持气缸521的外侧,所述下料构件53包括下料气缸531以及下料导块532,所述下料导块 532面向所述管件通道501,所述下料气缸531控制所述下料导块532上下移动,当管件4和螺帽3装配完毕时,两侧的所述下料气缸531推动所述下料导块532向上移动,使得所述下料导块532抵推管件4向上移动,直至管件4移动到所述下料支架512,实现自动下料。
其中,所述下料导块532设有抵推面533,所述抵推面533与所述下料支架512 的倾斜方向一致,通过所述抵推面533得以使所述下料导块532顺利地将管件4从所述管件通道501抵推至所述下料支架512。
所述螺帽自动装配机1的装配方法,其包括步骤:
S100自动供料,螺帽3通过所述送料构件11从上而下螺旋向外地滚动至所述送料轨道12;
S200自动交替送料,螺帽3依次沿着所述送料轨道12倾斜而下地滚动至所述待装区104,所述控料装置20的止挡构件23抵挡螺帽3的滚动,所述过渡架22在所述待装区104和所述装配区103之间往复移动,当所述过渡架22抵压所述止挡构件23时,相邻的螺帽3滚至所述过渡架22内,随着所述过渡架22偏离所述止挡构件23,所述止挡构件23自我调整地上升抵挡下一个螺帽3,使得螺帽3挨个自动交替地送至所述装配区 103;
S300定位螺帽3,所述过渡架22承载螺帽3至所述装配区103,使得螺帽3定位于所述定位架31内,所述装配件43的结合部44对准所述定位架31吸附螺帽3;
S400装配管件4和螺帽3,所述上管装置50夹持管件4对准螺帽3,所述结合部 44转动螺帽3装配于管件4。
其中,所述步骤S200包括步骤:
S210所述止挡构件23的止挡块232抵挡螺帽3于所述待装区104,所述过渡架 22在所述控料架21的滑动空间216往复滑动,所述止挡构件23处于限位状态;
S220所述过渡架22向所述止挡块232滑动,所述过渡架22抵推所述止挡块232,所述止挡块232随之内缩,所述过渡架22解除所述止挡构件23的限位状态,螺帽3自动滚入所述过渡架22内,所述过渡架22处于承载状态,其中,所述过渡架22的空间只容纳一个螺帽3大小;
S230所述过渡架22将其承载的螺帽3向前送至所述装配区103,所述止挡块232 随之上移,得以自动抵挡下一个螺帽3,使得所述控料装置20自动交替地将螺帽3挨个从所述待装区104送至装配区10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管件自动上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以及夹持构件,所述支撑架设有支撑板,所述夹持构件设有夹持气缸以及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管件通道,管件放置于所述管件通道中,所述夹持气缸控制所述夹持件处于夹持位置或释放位置,当所述夹持气缸向下拉动所述夹持件处于夹持位置时,所述夹持件倾斜夹持管件,当所述夹持气缸向上推动所述夹持件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夹持件向上移动释放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自动上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进一步设有上料支架和下料支架,所述上料支架对称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上料支架从所述支撑板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管件通道位于所述上料支架下方,所述下料支架从所述支撑板倾斜向下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自动上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设有夹面,所述夹面为弹性橡胶层,当所述夹持件处于夹持位置时,所述夹面倾斜向内,当所述夹持件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夹面向竖直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自动上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设有夹面,所述夹面为弹性橡胶层,当所述夹持件处于夹持位置时,所述夹面倾斜向内,当所述夹持件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夹面向竖直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件自动上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构件进一步包括扭簧,所述夹持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扭簧,当所述夹持件向上转动时,所述管件通道增大,得以释放管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件自动上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装置进一步包括下料构件,所述下料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夹持气缸的外侧,所述下料构件包括下料气缸以及下料导块,所述下料导块面向所述管件通道,所述下料气缸控制所述下料导块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件自动上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导块设有抵推面,所述抵推面与所述下料支架的倾斜方向一致。
CN201721885181.6U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管件自动上管装置 Active CN207792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85181.6U CN207792068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管件自动上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85181.6U CN207792068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管件自动上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92068U true CN207792068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79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85181.6U Active CN207792068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管件自动上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920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8267A (zh) * 2018-11-30 2019-02-22 浙江阿克希龙舜华铝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口红管氧化自动下架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8267A (zh) * 2018-11-30 2019-02-22 浙江阿克希龙舜华铝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口红管氧化自动下架机
CN109368267B (zh) * 2018-11-30 2024-02-06 浙江阿克希龙舜华铝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口红管氧化自动下架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6758B (zh) 一种凸轮轴自动装配机
US9067285B2 (en) Automatic screw tightening apparatus
CN201776658U (zh) 气动式棒料自动上料装置
CN202625183U (zh) Tray盘自动运送装置
CN207792068U (zh) 一种管件自动上管装置
CN211054335U (zh) 一种注塑成型机专用机械手装置
CN106002012A (zh) 一种对接管件的焊接装置
CN113118046A (zh) 一种轴承辅助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207736316U (zh) 一种螺帽自动装配机
CN115352849A (zh) 一种伞中棒自动化定向输送装置
CN211889711U (zh) 一种磁铁自动供料与极性换向装置
CN207788207U (zh) 一种螺帽自动送料装置
CN207723798U (zh) 一种螺帽自动控料装置
CN207735898U (zh) 一种螺帽自动装配机构
CN206126198U (zh) 一种上料机构
CN110252665B (zh) 一种铆钉自动筛选装置
CN107901083A (zh) 一种螺帽自动装配机及其装配方法
CN109366190B (zh) 薄壁管钻孔焊螺母专机
CN210102787U (zh) 直振送料机构及振动送料装置
CN218226724U (zh) 一种带孔圆管寻位机构
CN209729727U (zh) 磁环定位送料装置
CN216071614U (zh) 一种用于仓储的导料机器人
CN110206235A (zh) 一种建筑屋顶结构
CN208290471U (zh) 伺服装配机
CN109434537A (zh) 一种可自动进出料的机壳加工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NINGBO HUAYU CHEMICAL MATERIAL Co.,Ltd.

Assignor: ZHEJIANG YUXI CORROSION CONTROL Corp.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330000357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automatic pipe feeding device for pipe fitting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