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0489U - 一种外后视镜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后视镜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90489U
CN207790489U CN201820017041.5U CN201820017041U CN207790489U CN 207790489 U CN207790489 U CN 207790489U CN 201820017041 U CN201820017041 U CN 201820017041U CN 207790489 U CN207790489 U CN 207790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side rear
view mirror
main body
run
mount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1704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现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1704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90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90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90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后视镜及汽车,其中外后视镜包括:后视镜主体,包括镜面;安装支架,与后视镜主体连接,且安装支架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贯通空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后视镜及汽车,在外后视镜的安装支架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贯通空间,即贯通空间的方向与汽车的行驶方向相同,当外后视镜在受到风阻时,空气从安装支架外侧以及贯通空间流过,减小了外后视镜受到的风阻以及气流在通过外后视镜时产生的涡流,进而降低了外后视镜因风阻而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从而保证了乘车人员的乘车舒适性以及外后视镜的正常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外后视镜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后视镜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当前汽车中,汽车的外后视镜一般安装于汽车前侧的三角窗区域,并通过一支架固定连接,由于单一的整体支架无法使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气流通过,使得外后视镜在风阻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涡流,进而产生噪声以及振动,产生的振动同时会对车窗玻璃造成一定影响,使其产生噪音,会对乘车人员的乘车舒适性造成影响,同时,过大的风阻还会影响外后视镜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后视镜及汽车,用以解决当前汽车的外后视镜受到的风阻较大,且在风阻的作用下易产生噪声以及振动,对乘车人员的舒适性造成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后视镜,包括:
后视镜主体,包括镜面;
安装支架,与后视镜主体连接,且安装支架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贯通空间。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外后视镜,贯通空间设置在安装支架上靠近后视镜主体的一端。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外后视镜,后视镜主体与贯通空间连通。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外后视镜,安装支架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均形成为曲面,且上表面的曲率半径沿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减小;
下表面的曲率半径沿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外后视镜,贯通空间的上界面以及贯通空间的下界面均形成为曲面,且上界面的曲率半径沿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减小;
下界面的曲率半径沿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减小。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外后视镜,贯通空间在垂直于前后方向上的截面呈梯形或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外后视镜,安装支架的远离后视镜主体的一端与车门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汽车,后视镜主体的靠近车体的一侧以及后视镜主体的远离车体的一侧均与汽车的前进方向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后视镜及汽车,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后视镜在安装支架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贯通空间,即贯通空间的方向与汽车的行驶方向相同,当外后视镜在受到风阻时,空气从安装支架外侧以及贯通空间流过,减小了外后视镜受到的风阻以及气流在通过外后视镜时产生的涡流,进而降低了外后视镜因风阻而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从而保证了乘车人员的乘车舒适性以及外后视镜的正常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后视镜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后视镜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后视镜的安装支架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后视镜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视镜主体;101、镜面;2、安装支架;201、上表面;202、下表面;
203、上界面;204、下界面;3、贯通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后视镜,包括:
后视镜主体1,包括镜面101;
安装支架2,与所述后视镜主体1连接,且所述安装支架2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贯通空间3。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安装支架2与后视镜主体1连接,使安装支架2与后视镜主体1连接为一体,便于在汽车上安装。外后视镜在安装支架2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贯通空间3,即贯通空间3与汽车的行驶方向相同,相较于现有的不具有贯通空间3的固定支架的外后视镜,当外后视镜在受到风阻时,空气从安装支架2外侧以及贯通空间3流过,减小了外后视镜受到的风阻以及气流在通过外后视镜时产生的涡流,进而降低了外后视镜因风阻而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从而保证了乘车人员的乘车舒适性以及外后视镜的正常使用寿命;另外贯通空间3的存在也减轻了安装支架2以及外后视镜的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符合汽车轻量化的要求。
后视镜主体1上的镜面101根据安全视野要求,在保证安全视野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小镜面101的面积,根据镜面101的面积和形状确定后视镜主体1的面积和形状,减小了整个后视镜主体1的面积,使得外后视镜减小了正迎风面积,有利于减小风阻以及气流在通过外后视镜时产生的涡流,降低外后视镜因风阻产生的噪声及振动;同时,减小镜面101以及后视镜主体1的面积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整个外后视镜的重量,符合汽车轻量化的要求。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外后视镜,贯通空间3设置在安装支架2上靠近后视镜主体1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贯通空间3在安装支架2上的位置靠近后视镜主体1一端,当外后视镜在受到风阻时,使后视镜主体1所在端的部分气流通过贯通空间3,有利于减小外后视镜受到的风阻以及气流在通过外后视镜时产生的涡流,进而降低了外后视镜因风阻而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从而保证了乘车人员的乘车舒适性以及外后视镜的正常使用寿命。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外后视镜,其中后视镜主体1与贯通空间3连通。
在杯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后视镜主体1与贯通空间3连通,使得安装支架2靠近后视镜主体1的一端形成为叉状,使得安装支架2与后视镜主体1的连接部位分为两个连接部,有利于后视镜主体1与安装支架2的连接方式的多样化,便于安装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于外后视镜个性化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后视镜主体1与安装支架2的连接稳固。具体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支架拼装组成的具有一个或多个贯通空间3的安装支架2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2或图3,优选地,如上所述的外后视镜,其中安装支架2的上表面201以及下表面202均形成为曲面,且上表面201的曲率半径沿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减小;
下表面202的曲率半径沿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安装支架2的上表面201形成为曲面且上表面201的曲率半径沿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减小,使上表面201具有流线型结构,有利于气流以层流的形式流过,减小安装支架2上表面201受到的风阻;
安装支架2的下表面202形成为曲面且下表面202的曲率半径沿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减小,使下表面202具有流线型结构,有利于气流以层流的形式流过,减小安装支架2下表面202受到的风阻;
通过对安装支架2的上表面201以及下表面202的流线型设置,降低了外后视镜受到的风阻以及产生的噪声和振动,进而降低了外后视镜在受到风阻时对乘车人员乘车舒适性的影响。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外后视镜,贯通空间3的上界面203以及贯通空间3的下界面204均形成为曲面,且上界面203的曲率半径沿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减小;
下界面204的曲率半径沿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贯通空间3的上界面203形成为曲面,且上界面203的曲率半径沿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减小,使上界面203具有流线型结构,有利于气流以层流的形式顺畅的通过贯通空间3,从而减小安装支架2受到的风阻;
贯通空间3的下界面204形成为曲面,且下界面204的曲率半径沿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减小,使下界面204具有流线型结构,有利于气流以层流的形式顺畅的通过贯通空间3,从而减小安装支架2受到的风阻;
同时由于流线型的上界面203以及下界面204在朝向贯通空间3的方向上有一定的突起,使得贯通空间3的外形类似于拉瓦尔喷管,使得通过贯通空间3的气流快速通过,改变产生的涡流的位置,减小了涡流对外后视镜的影响,进而减小了外后视镜在受到风阻时产生的噪声以及振动,保证了乘车人员的乘车舒适性以及外后视镜的正常使用寿命。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外后视镜,贯通空间3在垂直于前后方向上的截面呈梯形或三角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贯通空间3在垂直于前后方向上的截面呈梯形或三角形,即后视镜主体1与安装支架2的连接后形成为一横截面为梯形或三角形的结构,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使得后视镜主体1与安装支架2的连接更加稳定,保证了后视镜主体1与安装支架2的牢固连接;同时减少了安装支架2的用料,降低了生产成本,也符合汽车轻量化的要求。
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外后视镜,安装支架2的远离后视镜主体1的一端与车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安装有上述外后视镜的汽车,汽车在安装上上述的外后视镜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相对气流通过安装支架2上表面201、下表面202以及贯通空间3穿过外后视镜,降低了外后视镜因风阻而产生的噪声及振动,同时安装支架2的上表面201和下表面202以及贯通空间3的上界面203和下界面204均为流线型设置,使得气流以层流的形式顺畅的通过安装支架2,进一步的减小了外后视镜因风阻而产生的噪声及振动。
安装支架2的的远离后视镜主体1的一端与车门固定连接,即外后视镜与汽车的车门固定连接,相较于当今汽车大多安装于汽车的三角窗位置更加稳定,避免了由于外后视镜的振动而引起得车窗玻璃振动以及进而产生的噪声对乘车人员的乘车舒适性造成影响。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汽车,后视镜主体1的靠近车体的一侧以及后视镜主体1的远离车体的一侧均与汽车的前进方向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后视镜主体1的靠近车体的一侧以及后视镜主体1的远离车体的一侧均与汽车的前进方向平行,使气流平行与车身经过外后视镜,避免了后视镜主体1边缘部分产生风阻,同时也使得经过后视镜主体1时产生的涡流的分离位置改变,减小了涡流产生的噪声以及对后视镜主体1的力的作用,保证了后视镜主体1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视镜主体(1),包括镜面(101);
安装支架(2),与所述后视镜主体(1)连接,且所述安装支架(2)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贯通空间(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空间(3)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2)上靠近所述后视镜主体(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主体(1)与所述贯通空间(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的上表面(201)以及下表面(202)均形成为曲面,且所述上表面(201)的曲率半径沿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下表面(202)的曲率半径沿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空间(3)的上界面(203)以及所述贯通空间(3)的下界面(204)均形成为曲面,且所述上界面(203)的曲率半径沿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下界面(204)的曲率半径沿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空间(3)在垂直于前后方向上的截面呈梯形或三角形。
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外后视镜,所述安装支架(2)的远离所述后视镜主体(1)的一端与车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主体(1)的靠近车体的一侧以及所述后视镜主体(1)的远离车体的一侧均与汽车的前进方向平行。
CN201820017041.5U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外后视镜及汽车 Active CN207790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7041.5U CN207790489U (zh)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外后视镜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7041.5U CN207790489U (zh)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外后视镜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90489U true CN207790489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77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17041.5U Active CN207790489U (zh)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外后视镜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904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7106A (zh) * 2018-10-30 2019-07-12 永康市臣贸工贸有限公司 后方车辆逼近速率分析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7106A (zh) * 2018-10-30 2019-07-12 永康市臣贸工贸有限公司 后方车辆逼近速率分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1832A (zh) 一种客车用组装吊架式风道行李架
CN207790489U (zh) 一种外后视镜及汽车
CN203318102U (zh) 左前无a柱的车
CN202476488U (zh) 安全便捷雨披
CN105398390A (zh) 一种新型汽车外后视镜
CN202208266U (zh) 供后排座位乘客使用的后视镜
CN205113546U (zh) 带后视镜及活动窗口的两轮车挡风板
CN209426666U (zh) 一种降低风噪声的汽车后视镜
CN203126677U (zh) 一种新型汽车车内后视镜
CN203844681U (zh) 一种行车记录仪的固定结构
CN205554337U (zh) 带顶置空调的流线型客车
JP3132090U (ja) ホイールアーチ・エアー・スプリッター
CN205098055U (zh) 一种防水雾汽车后视镜
CN216300950U (zh) 一种车顶行李架
CN205417491U (zh) 一种汽车底盘防护装置
CN211195820U (zh) 一种新型汽车遮阳挡板
CN207942980U (zh) 一种后视镜外形结构
CN203637688U (zh) 一种提示式后视镜
CN205168665U (zh) 一种汽车扰流板
CN208730764U (zh) 天窗及汽车
CN201538379U (zh) 简易摩托车厢
CN204978427U (zh) 一种汽车a柱盲区防死角辅助镜
CN212073640U (zh) 汽车降噪胶条及具有该胶条的汽车
CN218343217U (zh) 一种风道结构
CN214240643U (zh) 一种用于客车的lcd屏安装结构及带该结构的客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