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77086U - 一种钢混塔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混塔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77086U
CN207777086U CN201721870591.3U CN201721870591U CN207777086U CN 207777086 U CN207777086 U CN 207777086U CN 201721870591 U CN201721870591 U CN 201721870591U CN 207777086 U CN207777086 U CN 207777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tower
section
tower
segments
steel reinfor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705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志军
张军涛
巫炜
郝华庚
张富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bin High-Tech Win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Datang Hubei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bin High-Tech Win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Datang Hubei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bin High-Tech Win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Datang Hubei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bin High-Tech Win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705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77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77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770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混塔筒,其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基础平台、混凝土塔筒段和钢塔筒段;混凝土塔筒段的内侧面为横断面呈正多边形的筒状,混凝土塔筒段的外侧面为横断面呈圆形的筒状。通过将混凝土塔筒的内侧设置为正多边形、外侧设置为圆形,以使得塔筒外部整体美观、不存在应力集中的拐角;并令塔筒内侧形成多个光滑平面,以形成多个安装面,供塔筒内部的内附件可贴合塔筒内侧平面进行稳固安装。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钢混塔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机塔筒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混塔筒,特别是涉及一种外侧圆形、内侧多边形的混凝土塔筒。
背景技术
随着对低风速高切变区域风资源的开发,风机塔筒已经进入高塔筒的发展阶段。高塔筒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柔性塔筒,采用钢结构塔筒,相比传统钢塔筒,用钢量更省,但随之而来的是控制策略的改变和对塔筒过高摆幅的控制;另一种结构形式为混合塔筒。即下部采用混凝土塔筒,上部采用传统钢塔筒的形式。该形式优点为塔筒摆幅较小,不用特殊的控制策略。两种结构形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其中混合塔筒以其优越的结构性能,得到了更多用户的青睐。
混合塔筒中混凝土塔筒段,主要采用的形式有圆形截面形式和多边形截面形式。圆形截面形式从外观上来说同上部钢塔筒形式结构形式统一,不会有突兀感。多边形截面形式模板较为简单,但拼装复杂,拼装缝较多。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混塔筒,以达到提高塔筒美观度、提升塔筒安装便捷度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钢混塔筒,其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基础平台、混凝土塔筒段和钢塔筒段;混凝土塔筒段的内侧面为横断面呈正多边形的筒状,混凝土塔筒段的外侧面为横断面呈圆形的筒状。
进一步,混凝土塔筒段的直径自下向上逐渐收窄,混凝土塔筒段的最顶端外侧面与钢塔筒段的下端相对应重合设置。混凝土塔筒段的最顶端内侧面直径小于钢塔筒段的下端内周直径,以保证钢塔筒段的安装稳固。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塔筒段的内侧面为横断面呈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九边形、正十边形、正十二边形、正十六边形中的任一。
进一步,混凝土塔筒段由多个竖直设置的片状结构组装构成,各片状结构的侧边依次首尾相连接,以围成环状塔筒。
进一步,片状结构的内侧为横断面呈直线段的平面、外侧为横断面呈圆弧段的曲面。
进一步,片状结构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相邻侧的片状结构的对应侧相浇筑固定连接。
进一步,混凝土塔筒段的各片状结构均由多个呈行列排布的矩形模块拼接构成。
进一步,所述矩形模块包括多条间隔平行排布的竖向加劲肋和多条间隔平行排布的横向加劲肋,各竖向加劲肋分别与各横向加劲肋相搭接固定,以共同构成横竖交叉设置的、外周呈方形的栅格结构;栅格结构的一侧铺设有构成片状结构内侧平面的钢板,所述钢板的外周与方形的栅格结构的外周相对应平齐。
进一步,混凝土塔筒段的内侧预埋安装有预埋件,预埋件的端部穿出混凝土塔筒段内侧面;混凝土塔筒段内部安装有内附件,所述内附件与预埋件的穿出端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内附件的一侧壁与混凝土塔筒段的对应片状结构的内侧平面相对应贴合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混凝土塔筒的内侧设置为正多边形、外侧设置为圆形,以使得塔筒外部整体美观、不存在应力集中的拐角;并令塔筒内侧形成多个光滑平面,以形成多个安装面,供塔筒内部的内附件可贴合塔筒内侧平面进行稳固安装。
相比现有技术中内外截面均为圆形截面的塔筒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正多边形内部截面,取代了圆截面的形式。从而,使得塔筒内部的预埋件,与预埋件连接的内附件的安装更为稳固,与塔筒内壁面的贴合更为牢靠。同时,在塔筒浇筑过程中采用了钢内模板的加工安装方式更加简便,实用性得到提高,弥补了塔筒内部圆形截面的缺点。
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凝土塔筒段的水平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矩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原件说明:1—混凝土塔筒段,2—外侧面,3—内侧面,4—片状结构,5—矩形模块,6—竖向加劲肋,7—横向加劲肋,8—钢板,9—内附件,10—预埋件。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钢混塔筒,其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基础平台、混凝土塔筒段1和钢塔筒段;混凝土塔筒段1的内侧面3为横断面呈正多边形的筒状,混凝土塔筒段1的外侧面2为横断面呈圆形的筒状。
通过将混凝土塔筒的内侧设置为正多边形、外侧设置为圆形,以使得塔筒外部整体美观、不存在应力集中的拐角;并令塔筒内侧形成多个光滑平面,以形成多个安装面,供塔筒内部的内附件可贴合塔筒内侧平面进行稳固安装。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塔筒段1的直径自下向上逐渐收窄,混凝土塔筒段1的最顶端外侧面2与钢塔筒段的下端相对应重合设置。混凝土塔筒段1的最顶端内侧面3直径小于钢塔筒段的下端内周直径,以保证钢塔筒段的安装稳固。从而,使得混凝土塔筒段自下向上逐渐收窄直径,令混凝土塔筒段的支撑基础更为牢固;同时,将混凝土塔筒段顶端与钢塔筒段下端相对应重合设置,以使整个塔筒外周不存在凸出部,以避免塔筒应力集中、影响美观度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塔筒段1的内侧面3为横断面呈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九边形、正十边形、正十二边形、正十六边形中的任一。优选的,如图1所示,为了减少拼接缝隙、并考虑保证内附件安装平面的宽度,将混凝土塔筒段1的内侧面3设置为横断面呈正八边形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塔筒段1由多个竖直设置的片状结构4组装构成,各片状结构4的侧边依次首尾相连接,以围成环状塔筒。通过将混凝土塔筒段设置为多个独立片状结构相互首尾拼接构成,以使混凝土塔筒的不同片状结构分别独立加工完成后再统一组装拼接,进而保证了混凝土塔筒的快速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片状结构4的内侧为横断面呈直线段的平面、外侧为横断面呈圆弧段的曲面。优选的,片状结构4的外侧圆弧的角度与内侧平面相对应,使混凝土塔筒段的外侧面共同围成一圆形。例如:在混凝土塔筒段1内侧面3的横断面为正八边形时,混凝土塔筒段1由八个片状结构4围成,片状结构4的外侧圆弧角度为45度。
本实施例中,片状结构4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相邻侧的片状结构4的对应侧相浇筑固定连接,以使得相邻片状结构4的交接处进行浇筑固定,使整个混凝土塔筒段1整体浇筑为同一整体,提高了拼缝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混凝土塔筒段1的各片状结构4均由多个呈行列排布的矩形模块5拼接构成。由于矩形模板拼缝处理后构成混凝土塔筒的构成方式较为简单,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漏浆的可能性。同时,将混凝土塔筒段的内侧设置为矩形模块和矩形模块间的拼接,可以做到拼缝整齐,塔筒内部外观得到提升。
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模块5包括多条间隔平行排布的竖向加劲肋6和多条间隔平行排布的横向加劲肋7,各竖向加劲肋6分别与各横向加劲肋7相搭接固定,以共同构成横竖交叉设置的、外周呈方形的栅格结构;栅格结构的一侧铺设有构成片状结构内侧平面的钢板8,所述钢板8的外周与方形的栅格结构的外周相对应平齐。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混凝土塔筒段1的内侧预埋安装有预埋件10,预埋件10的端部穿出混凝土塔筒段1的内侧面3;混凝土塔筒段1内部安装有内附件,所述内附件9与预埋件10的穿出端相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内附件9的一侧壁与混凝土塔筒段1的对应片状结构4的内侧平面相对应贴合接触,以达到将内附件9背靠混凝土塔筒段1光滑内侧平面安装,提高内附件安装稳固度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钢混塔筒,其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基础平台、混凝土塔筒段和钢塔筒段;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塔筒段的内侧面为横断面呈正多边形的筒状,混凝土塔筒段的外侧面为横断面呈圆形的筒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混塔筒,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塔筒段的直径自下向上逐渐收窄,混凝土塔筒段的最顶端外侧面与钢塔筒段的下端相对应重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混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塔筒段的内侧面为横断面呈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九边形、正十边形、正十二边形、正十六边形中的任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混塔筒,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塔筒段由多个竖直设置的片状结构组装构成,各片状结构的侧边依次首尾相连接,以围成环状塔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混塔筒,其特征在于:片状结构的内侧为横断面呈直线段的平面、外侧为横断面呈圆弧段的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混塔筒,其特征在于:片状结构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相邻侧的片状结构的对应侧相浇筑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混塔筒,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塔筒段的各片状结构均由多个呈行列排布的矩形模块拼接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混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模块包括多条间隔平行排布的竖向加劲肋和多条间隔平行排布的横向加劲肋,各竖向加劲肋分别与各横向加劲肋相搭接固定,以共同构成横竖交叉设置的、外周呈方形的栅格结构;栅格结构的一侧铺设有构成片状结构内侧平面的钢板,所述钢板的外周与方形的栅格结构的外周相对应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至8任一所述的一种钢混塔筒,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塔筒段的内侧预埋安装有预埋件,预埋件的端部穿出混凝土塔筒段内侧面;混凝土塔筒段内部安装有内附件,所述内附件与预埋件的穿出端相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钢混塔筒,其特征在于:内附件的一侧壁与混凝土塔筒段的对应片状结构的内侧平面相对应贴合接触。
CN201721870591.3U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钢混塔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77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0591.3U CN207777086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钢混塔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0591.3U CN207777086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钢混塔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77086U true CN207777086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25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7059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77086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钢混塔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77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50102U (zh) 定型木制建筑圆模板
CN103967133B (zh)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h型钢梁栓焊混合连接节点
CN203891543U (zh) 一种双角钢铁塔
CN103061503B (zh) 一种环梁模板
CN207777086U (zh) 一种钢混塔筒
CN204738582U (zh) 用于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壳体的型钢混凝土组合支撑柱
CN206956766U (zh) 一种加强立柱固定用预埋结构
CN205895507U (zh) 塔筒和风机
CN204435210U (zh) 一种组合式桥梁墩柱
CN205502709U (zh) 一种带基座的电杆
CN207314126U (zh) 桥墩封顶支撑盖板
CN207863305U (zh) 一种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柱收分装置
CN205976532U (zh) 套筒灌浆连接结构以及墙体
CN206245845U (zh) 高强薄壁离心钢管混凝土变电构架柱
CN205369905U (zh) 一种改进型烟囱模板结构
CN206607951U (zh) 双圈式架立圈水泥电杆
CN104153630A (zh) 混合式风电塔架的过渡连接方法
CN203547129U (zh) 一种大截面圆形砼柱木模组件
CN206903343U (zh) 一种铁塔钢管变径法兰连接节点装置
CN208792865U (zh) 一种可拆卸水泥电线杆
CN209277543U (zh) 脱模简便的方柱钢模板
CN209685126U (zh) 一种钢连廊整体提升吊耳装置
CN207032966U (zh) 用于垂直循环停车设备的主支撑框架
CN206052663U (zh) 一种水利水电施工混凝土模板
CN206722844U (zh) 一种盾构管片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