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64762U - 触控显示屏及其盖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屏及其盖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64762U
CN207764762U CN201721781401.0U CN201721781401U CN207764762U CN 207764762 U CN207764762 U CN 207764762U CN 201721781401 U CN201721781401 U CN 201721781401U CN 207764762 U CN207764762 U CN 207764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cover board
semi
layer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814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宗喜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814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64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64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647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屏及其盖板。该盖板具有可视区及非可视区。该盖板包括透明基底及混合油墨层。透明基底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用于触摸;混合油墨层设于第二表面上,混合油墨层包括设于非可视区的主体油墨区域及设于可视区域的第一半透油墨区域。包括上述盖板的触控显示屏在熄屏状态下具有一体黑的特点。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屏及其盖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屏及其盖板。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产品(手机、平板等)用于与手指接触的面板为盖板,在盖板的连接面上设置黑色油墨层,将盖板划分为可视区与非可视区。传统的触控显示产品在熄屏状态下,其可视区与非可视区可以被肉眼识别出来,影响触控显示产品的外观表现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熄屏状态下一体黑的触控显示屏及其盖板。
一种盖板,包括可视区及非可视区,包括:
透明基底,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以及
混合油墨层,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混合油墨层包括设于所述非可视区的主体油墨区域及设于所述可视区域的第一半透油墨区域。
上述盖板应用于触控显示屏中后,可见光穿过位于非可视区的透明基底后到达主体油墨区域,绝大部分光线被主体油墨区域吸收,小部分光线(第一部分)反射入人眼,而穿过可视区的透明基底的光线到达第一半透油墨区域,绝大部分光线被第一半透油墨区域吸收,小部分光线依次穿过第一半透油墨区域及触控组件到达显示组件,绝大部分光线被黑屏状态下的显示组件吸收,小部分光线(第二部分)反射入人眼,由于第一半透油墨区域对光线的阻挡作用,第二部分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可视区呈现出与非可视区相当的黑度,从而使得可视区与非可视区不能被肉眼识别出来,得到在熄屏状态下,一体黑的触控显示屏。而包括上述盖板的触控显示屏在亮屏状态时,显示组件发射的可见光可以透过第一半透油墨区域,从而使得包括上述盖板的触控显示屏具有显示功能。此外,包括上述盖板的触控显示屏特别适合在弱光条件下(例如,没有灯光的房间)使用,可以有效保护使用者的眼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透油墨区域对可见光的透过率为5~30%。第一半透油墨区域对可见光的透过率过小,会影响触控显示屏在亮屏状态下的显示功能,而第一半透油墨区域对可见光的透过率过大,会影响触控显示屏在熄屏状态下的一体黑的效果,第一半透油墨区域对可见光的透过率优选为5~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油墨层还包括第二半透油墨区域,所述主体油墨区域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半透油墨区域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半透油墨区域与所述第一半透油墨区域的材质相同,所述第二半透油墨区域对可见光的透过率为5~30%,所述第二半透油墨区域对红外光的透过率不小于85%。该通孔可以用于与触控显示屏的指示灯对应,指示灯可以用来指示有未读短信、未接电话等等。当指示灯点亮时,光线可以透过第二半透油墨区域,以被使用者识别,当指示灯熄灭时,触控显示屏依旧可以呈现一体黑状态。此外,由于第二半透油墨区域对光线具有阻挡作用,从而使得触控显示屏的指示灯的光线柔和,适合在弱光条件下使用,能够有效避免晚上睡觉时,指示灯的灯光把房间的天花板照亮,影响使用者的正常休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还包括设于所述透明基底与所述混合油墨层之间的高反射膜,所述高反射膜的反射率不小于85%。通过在透明基底与混合油墨层之间设置高反射膜,在熄屏状态下,可以进一步减少透过第二半透油墨区域到达触控组件及显示组件的光线,进而使得一体黑效果更好。通过在透明基底与混合油墨层之间设置高反射膜,在亮屏状态下,显示组件发出的光线透过第二半透油墨区域后,即可被高反射膜反射进入人眼,进而可以有效提升显示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反射膜包括多层层叠设置的高反射层,所述高反射层的反射率不小于85%,其中,至少一层所述高反射层的材质与其他层的所述高反射层的材质不相同。将不同材质的高反射层层叠设置,形成堆叠结构的高反射膜,利用界面反射的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升显示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反射膜的厚度为10nm~500nm,所述高反射层的厚度为5nm~100nm。在保证高反射膜具有较好的反射效果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盖板过厚,从而能得到轻薄的触控显示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还包括设于所述混合油墨层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表面上的半透油墨层。设置半透油墨层能进一步提升一体黑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油墨层的厚度为2μm~30μm。保证触控显示屏具有在熄屏状态下一体黑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盖板过厚,从而能得到轻薄的触控显示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油墨层的厚度为2μm~10μm。可以有效避免盖板过厚,从而能得到轻薄的触控显示屏。
一种触控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组件、触控组件以及上述的盖板。上述触控显示屏具有在熄屏状态下一体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屏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盖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盖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基底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触控显示屏及其盖板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屏10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组件12、触控组件14及盖板16。其中,盖板16包括可视区16a及非可视区16b。如图2、图3及图4所示,盖板16包括透明基底100、混合油墨层200以及高反射膜300。
透明基底10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10及第二表面120。第一表面110用于触摸,第二表面120用于连接触控组件14,也即当盖板16应用于触控显示屏10中时,第一表面110位于外侧,用于与手指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明基底100的厚度为0.3~1.2mm。优选的,透明基底100的厚度为0.5~0.7mm。从而使得透明基底100在具有一定强度的同时,还具有相对较小的厚度,便于得到轻薄的盖板16。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明基底100为玻璃。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透明基底100还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膜、聚酰亚胺(Polyimide,PI)膜等。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明基底100为曲面基底,从而可以获得曲面盖板。
混合油墨层200设于第二表面120上,混合油墨层200包括位于非可视区16b的主体油墨区域210及位于可视区16a的第一半透油墨区域220。
在传统的触控显示屏中,通常仅仅在盖板的非可视区设置油墨层,而不在可视区设置油墨层,当触控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时,可见光穿过位于非可视区的透明基底后到达油墨层,绝大部分光线被油墨层吸收,小部分光线(光线A)反射入人眼,而穿过可视区的透明基底的光线穿过触控组件到达显示组件,绝大部分光线被黑屏状态下的显示组件吸收,小部分光线(光线B)反射入人眼,而这光线B,在穿过触控组件及显示组件时,存在薄膜干涉,进而导致光线A与光线B存在差别,导致可视区与非可视区可以被肉眼识别出来。
而上述盖板16应用于触控显示屏10中后,可见光穿过位于非可视区16b的透明基底100后到达主体油墨区域210,绝大部分光线被主体油墨区域210吸收,小部分光线(第一部分)反射入人眼,而穿过可视区16a的透明基底100的光线到达第一半透油墨区域220,绝大部分光线被第一半透油墨区域220吸收,小部分光线依次穿过第一半透油墨区域220及触控组件14到达显示组件12,绝大部分光线被黑屏状态下的显示组件12吸收,小部分光线(第二部分)反射入人眼,由于第一半透油墨区域220对光线的阻挡作用,第二部分可以忽略不计(第二部分的量远远少于光线B的量),此时,可视区16a呈现出与非可视区16b相当的黑度,从而使得可视区16a与非可视区16b不能被肉眼识别出来,在熄屏状态下,呈现一体黑的触控显示屏10。而包括上述盖板16的触控显示屏10在亮屏状态时,显示组件12发射的可见光可以透过第一半透油墨区域220,从而使得包括上述盖板16的触控显示屏10具有显示功能。此外,包括上述盖板16的触控显示屏10特别适合在弱光条件下(例如,没有灯光的房间)使用,可以有效保护使用者的眼睛。
第一半透油墨区域220对可见光的透过率过小,会影响触控显示屏10在亮屏状态下的显示功能,而第一半透油墨区域220对可见光的透过率过大,会影响触控显示屏10在熄屏状态下的一体黑的效果。优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半透油墨区域220对可见光的透过率为5~30%。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半透油墨区域220对可见光的透过率优选为10~15%。可见光的波段为380nm~780nm,而人眼对550nm的光线最敏感,优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半透油墨区域220在550nm处的透过率为5~30%。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半透油墨区域220在550nm处的透过率优选为10~15%。
在本实施方式中,油墨层200还包括第二半透油墨区域230。具体的,主体油墨区域210设有通孔(图未标),第二半透油墨区域230设于通孔内。该通孔可以用于与触控显示屏10的指示灯对应,指示灯可以用来指示有未读短信、未接电话等等。当指示灯点亮时,光线可以透过第二半透油墨区域230,以被使用者识别,当指示灯熄灭时,触控显示屏10依旧可以呈现一体黑状态。此外,由于第二半透油墨区域230对光线具有阻挡作用,从而使得触控显示屏10的指示灯的光线柔和,适合在弱光条件下使用,能够有效避免晚上睡觉时,指示灯的灯光把房间的天花板照亮,影响使用者的正常休息。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半透油墨区域230与第一半透油墨区域220的材质相同,也即第二半透油墨区域230对可见光的透过率与第一半透油墨区域220对可见光的透过率相同。进一步,通孔为红外(Infrared,IR)孔,也即触控显示屏10的指示灯发出的光线为红外光。第二半透油墨区域230对近红外光的透过率不小于85%,从而可以便于使用者识别指示灯。优选的,第二半透油墨区域230对近红外光的透过率不小于90%。红外光的波段为780nm~1mm,而人眼对850nm的红外光线最敏感,优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半透油墨区域230在850nm处的透过率不小于85%。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半透油墨区域230在850nm处的透过率优选为不小于90%。
高反射膜300设于透明基底100与混合油墨层200之间,高反射膜300的反射率不小于85%。通过在透明基底100与混合油墨层200之间设置高反射膜300,在熄屏状态下,可以进一步减少透过第二半透油墨区域230到达触控组件14及显示组件12的光线,进而使得一体黑效果更好。通过在透明基底100与混合油墨层200之间设置高反射膜300,在亮屏状态下,显示组件12发出的光线透过第二半透油墨区域230后,即可被高反射膜300反射进入人眼,进而可以有效提升显示亮度。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反射膜300的反射率优选为不小于90%。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反射膜300包括多层层叠设置的高反射层,高反射层的反射率不小于85%,其中,至少一层高反射层的材质与其他层的高反射层的材质不相同。将不同材质的高反射层层叠设置,形成堆叠结构的高反射膜300,利用界面反射的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升显示亮度。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反射层为SiO2层、Al2O3层、Ti2O5层、V2O5层、Nb2O5层或CrO2层。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反射膜300的厚度为10nm~500nm,高反射层的厚度为5nm~100nm。在保证高反射膜300具有较好的反射效果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盖板16过厚,从而能得到轻薄的触控显示屏10。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反射膜300包括层叠设置的厚度为10nm的SiO2层、厚度为15nm的Nb2O5层及厚度为10nm的SiO2层。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混合油墨层200的厚度为2μm~30μm。保证触控显示屏10具有在熄屏状态下一体黑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盖板16过厚,从而能得到轻薄的触控显示屏10。优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混合油墨层200的厚度为2μm~10μm。可以有效避免盖板16过厚,从而能得到轻薄的触控显示屏10。进一步,混合油墨层200的厚度优选为3μm~5μm。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盖板16还包括设于混合油墨层200远离透明基底100的表面上的半透油墨层400。设置半透油墨层400能进一步提升一体黑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半透油墨层400的厚度为0.5μm~7μm。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半透油墨区域220、第二半透油墨区域230以及半透油墨层400的材质相同,并一体成型,从而非常便于制作。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丝网印刷或喷涂的方式形成主体油墨区域210、第一半透油墨区域220、第二半透油墨区域230以及半透油墨层40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盖板,包括可视区及非可视区,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基底,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以及
混合油墨层,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混合油墨层包括设于所述非可视区的主体油墨区域及设于所述可视区域的第一半透油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透油墨区域对可见光的透过率为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油墨层还包括第二半透油墨区域,所述主体油墨区域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半透油墨区域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半透油墨区域与所述第一半透油墨区域的材质相同,所述第二半透油墨区域对可见光的透过率为5~30%,所述第二半透油墨区域对红外光的透过率不小于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包括设于所述透明基底与所述混合油墨层之间的高反射膜,所述高反射膜的反射率不小于8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反射膜包括多层层叠设置的高反射层,所述高反射层的反射率不小于85%,其中,至少一层所述高反射层的材质与其他层的所述高反射层的材质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反射膜的厚度为10nm~500nm,所述高反射层的厚度为5nm~100nm。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包括设于所述混合油墨层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表面上的半透油墨层。
8.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油墨层的厚度为2μm~30μm。
9.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油墨层的厚度为2μm~10μm。
10.一种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组件、触控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盖板。
CN201721781401.0U 2017-12-19 2017-12-19 触控显示屏及其盖板 Active CN207764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81401.0U CN207764762U (zh) 2017-12-19 2017-12-19 触控显示屏及其盖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81401.0U CN207764762U (zh) 2017-12-19 2017-12-19 触控显示屏及其盖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64762U true CN207764762U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87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81401.0U Active CN207764762U (zh) 2017-12-19 2017-12-19 触控显示屏及其盖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647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5610A (zh) * 2019-07-22 2019-11-05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851013A (zh) * 2019-10-24 2020-02-28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5610A (zh) * 2019-07-22 2019-11-05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851013A (zh) * 2019-10-24 2020-02-28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CN110851013B (zh) * 2019-10-24 2024-03-29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33231A (zh) 触控显示屏及其盖板
CN100405272C (zh) 触摸面板
CN105446508B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5446506B (zh) 触控显示装置
TWI582665B (zh) 觸控面板及其立體蓋板
KR102175563B1 (ko) 터치 패널
CN207764762U (zh) 触控显示屏及其盖板
CN105528105A (zh) 触控装置
CN104345515B (zh) 显示介质和显示装置
DE60130002D1 (de) Berührungstafelmembran mit niedrigem reflexions- und hohem durchlassvermögen
CN104978091B (zh) 触控感应结构
WO2012089104A1 (zh)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5807964B (zh) 黑色边框触控面板
CN204480195U (zh) 触控装置
TW201545027A (zh)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TW201419106A (zh) 觸控面板及電子裝置
CN207541607U (zh) 触摸屏及显示器
CN206490701U (zh) 一种接近传感器、盖板组件及终端
CN205540650U (zh) 触控面板及其立体盖板
CN105302377B (zh) 保护盖板及应用其的触控装置
CN209570916U (zh) 复合盖板
CN106055248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8297896U (zh) 一种盖板及终端
TWM521197U (zh) 感應式高分子分散液晶智慧窗裝置
TWM503608U (zh)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2

Address after: 231323 Building 1, precision electronics industrial park, Hangbu Town, Shucheng County, Lu'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00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City Airport Economic Zone Confucianism Le Hu Street No. 399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