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05751U -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705751U CN207705751U CN201721469441.1U CN201721469441U CN207705751U CN 207705751 U CN207705751 U CN 207705751U CN 201721469441 U CN201721469441 U CN 201721469441U CN 207705751 U CN207705751 U CN 2077057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layer
- shield
- copper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中间接头,用于对两回电力电缆的三相电缆线进行连接,包括导体连接接头、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电缆屏蔽层恢复部分、电缆内护套层恢复部分、机械保护与防水密封部分,中间接头采用多层固体复合介质绝缘与密封结构;中间接头主体采用一体式多层复合结构,由内到外包括应力锥、内屏蔽层、绝缘层和外屏蔽层,其中内屏蔽层与绝缘层采用非等内径结构,内屏蔽层内径比绝缘层大,并在内屏蔽层中间位置设置了多个半导电阶梯型接触点;机械保护与防水密封部分采用半重叠缠绕装甲带,最外层套接热缩管和绕包热缩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体连接良好、绝缘可靠、密封性能好、机械强度高、结构简单的电缆中间接头,对提升电缆线路的安全可靠水平意义重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力电缆附件,尤其涉及一种电缆中间接头。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中间接头是电缆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电缆附件为多层固体复合介质绝缘与密封结构,相比电力电缆更为复杂,需现场人工制作安装,且运行条件恶劣甚至长期浸泡在水中,存在导体连接管连接不紧、连接管偏心、接头密封防水不完善、机械强度不够等系列问题,导致电缆中间接头往往成为电缆线路中的薄弱环节。系统运行经验表明,大部分的电缆故障与电缆附件有关,其中电缆中间接头故障率最高。
综上所述,为确保电缆中间接头的质量,提供一种导体连接良好、绝缘可靠、密封性能好、机械强度高、结构简单的电缆中间接头及其制作安装方法,对提升电缆线路的安全可靠水平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体连接良好、绝缘可靠、密封性能好、机械强度高、结构简单的电缆中间接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用于对两回电力电缆的三相电缆线进行连接,所述电缆中间接头包括导体连接接头、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电缆屏蔽层恢复部分、电缆内护套层恢复部分、机械保护与防水密封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接头采用多层固体复合介质绝缘与密封结构;
所述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采用一体式的多层复合结构,由内到外包括应力锥、内屏蔽层、绝缘层和外屏蔽层;所述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各层均采用液态硅橡胶材料,其中应力锥、内外屏蔽层采用液态硅橡胶半导电料,绝缘层采用液态硅橡胶绝缘料。由于一体式结构均采用了基材的液态硅橡胶,从而确保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各层间具有良好的粘合性、阻燃性和弹性。
所述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其特征是内屏蔽层与绝缘层是非等内径结构。所述内屏蔽层内径比绝缘层大,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导体连接接头;在所述内屏蔽层的中间位置,设置了多个半导电阶梯型接触点。中间接头主体内屏蔽层的非等内径结构和阶梯型接触点,可在防止中间接头运行过程中,由于长期硬接触导致电缆导体连接接头压接后的尖端部位滑破内屏蔽层,同时确保了内屏蔽层与电缆导体连接接头的有效接触,避免由于接触不良导致内屏蔽层有悬浮电位进而发展至绝缘击穿的故障发生。
所述电缆屏蔽层恢复部分,其特征是采用铜屏蔽网和铜接地线的组合结构,可通过合理选择组成结构,灵活适用于中性点接地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对于中性点接地系统,采用铜屏蔽网与铜接地线全导通结构,利用铜接地线导通两端电缆铜屏蔽层与本端的电缆钢铠层,利用铜屏蔽网导通两端电缆铜屏蔽层,从而为电缆恢复短路通道。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采用铜屏蔽网单一结构,仅导通两端电缆铜屏蔽层。
所述电缆内护套层恢复部分,其特征是采用多层复合带材缠绕结构,通过分别半重叠交替缠绕PVC透明胶带、防水胶带,加强中间接头的防水性能。
所述机械保护与防水密封部分,其特征是通过半重叠缠绕装甲带,增强电缆中间接头的机械保护性能;通过在中间接头最外层套接热缩管和绕包热缩带,充分利用装甲带与热缩管及热熔胶接触面上化学吸附作用力,形成胶结力,同时利用装甲带表面凹凸不平与热缩管及热熔胶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形成咬合力,进一步加强机械保护性能和密封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采用一体式结构,材料为液态硅橡胶,确保中间接头主体各层间具有良好的粘合性、阻燃性和弹性。
2.中间接头主体内屏蔽层的非等内径结构和阶梯型接触点,可提高中间接头主体对不同直径的导体连接接头的适应性,且可防止电缆导体连接接头压接后的尖端部位滑破内屏蔽层,同时确保了内屏蔽层与电缆导体连接接头的有效接触,避免由于接触不良导致内屏蔽层有悬浮电位进而发展至绝缘击穿的故障发生。
3.电缆屏蔽层恢复部分采用铜屏蔽网和铜接地线的组合结构,可通过合理选择组成结构,灵活适用于中性点接地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4.电缆内护套层恢复部分采用多层复合带材缠绕结构,加强了中间接头的防水性能。
5.机械保护与防水密封部分采用装甲带,增强了电缆中间接头的机械保护性能;通过套接热缩管和绕包热缩带,利用装甲带、热缩管及其热熔胶制成一种机械保护与防水结构,装甲带与热缩管及热熔胶接触面上化学吸附作用力,形成胶结力,同时装甲带表面凹凸不平与热缩管及热熔胶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形成咬合力,从而进一步加强机械保护性能和密封性能,提高产品整体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缆中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导体连接接头,2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6应力锥,7内屏蔽层,8绝缘层,9外屏蔽层,10半导电阶梯型接触点,11铜屏蔽网,12铜接地线,13PVC透明胶带,14防水胶带,15装甲带,16热缩管,17热缩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中间接头,用于对两回电力电缆的三相电缆线进行连接,所述电缆中间接头包括导体连接接头1、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2、电缆屏蔽层恢复部分、电缆内护套层恢复部分、机械保护与防水密封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接头采用多层固体复合介质绝缘与密封结构。
所述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2采用一体式的多层复合结构,由内到外包括应力锥6、内屏蔽层7、绝缘层8和外屏蔽层9;所述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各层均采用液态硅橡胶材料,其中应力锥、内外屏蔽层采用液态硅橡胶半导电料,绝缘层采用液态硅橡胶绝缘料。由于一体式结构均采用了基材的液态硅橡胶,从而确保中间接头主体各层间具有良好的粘合性、阻燃性和弹性(如图2所示)。
所述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其特征是内屏蔽层7与绝缘层8是非等内径结构。在所述内屏蔽层7的中间位置,设置了多个半导电阶梯型接触点10。中间接头主体内屏蔽层7的非等内径结构和阶梯型接触点,可在防止中间接头运行过程中,由于长期硬接触导致电缆导体连接接头压接后的尖端部位滑破内屏蔽层,同时确保了内屏蔽层与电缆导体连接接头的有效接触,避免由于接触不良导致内屏蔽层有悬浮电位进而发展至绝缘击穿的故障发生。
所述电缆屏蔽层恢复部分,其特征是采用铜屏蔽网11和铜接地线12的组合结构,可通过合理选择组成结构,灵活适用于中性点接地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对于中性点接地系统,采用铜屏蔽网与铜接地线全导通结构,利用铜接地线导通两端电缆铜屏蔽层与本端的电缆钢铠层,利用铜屏蔽网导通两端电缆铜屏蔽层,从而为电缆恢复短路通道。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采用铜屏蔽网单一结构,仅导通两端电缆铜屏蔽层。
所述电缆内护套层恢复部分,其特征是采用多层复合带材缠绕结构,通过分别半重叠交替缠绕PVC透明胶带13、防水胶带14,加强中间接头的防水性能。
所述机械保护与防水密封部分,其特征是通过半重叠缠绕装甲带15,增强电缆中间接头的机械保护性能;通过在中间接头最外层绕包热缩带17和套接热缩管16,进一步加强中间接头的防水密封性能,提高整体运行可靠性。
上述电缆中间接头的制作安装方法为:
1.电缆预处理
1.1确认电缆的类型、主绝缘和导体的尺寸,以选择合适尺寸的中间接头主体;
1.2剥切电缆的主绝缘、屏蔽层、铜带、内护套、钢铠和外护套,打磨内护套和钢铠,并清洁;
2.压接导体连接接头
2.1将待连接的电缆一端套入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待连接的另一端套入铜屏蔽网,露出电缆主绝缘和导体;
2.2将导体连接接头套在两端的电缆导体上,使用专用连接接头按压接顺序压接该导体连接接头,压接完成后通过打磨清除连接接头上的毛刺,打磨时应防止污染绝缘层和半导电层;
3.安装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
3.1使用清洁纸清洁电缆主绝缘和导体连接接头;
3.2在保证清洁纸的清洁剂水分完全挥发后,采用热能方式除潮(火枪加热或电吹风加热),然后在电缆主绝缘和导体连接接头上涂覆硅脂;
3.3将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移动至主绝缘和导体连接接头上;
4.恢复电缆屏蔽层
4.1将铜屏蔽网展开,套在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外部,将铜接地线搭在铜屏蔽网上,用胶带缠绕固定;
5.恢复内外护套层
5.1半重叠缠绕PVC透明胶带,在PVC透明胶带上半重叠缠绕防水胶带;
5.2将铜接地线固定在钢铠上,再半重叠缠绕防水胶带;
6.恢复机械保护和防水密封保护
6.1在防水胶带上半重叠缠绕装甲带,直至中间接头部分完全被覆盖;
6.2在装甲带外部绕包热缩带,并且套接热缩管,使用火枪进行加热收缩,直至热缩管和热缩带完全覆盖中间接头。
申请人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了详细的说明与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详尽的说明只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相反,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任何改进或修饰都应当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电缆中间接头,用于对两回电力电缆的三相电缆线进行连接,所述电缆中间接头包括导体连接接头、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电缆屏蔽层恢复部分、电缆内护套层恢复部分、机械保护与防水密封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接头采用多层固体复合介质绝缘与密封结构;
所述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采用一体式的多层复合结构,由内到外包括应力锥、内屏蔽层、绝缘层和外屏蔽层;所述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各层均采用液态硅橡胶材料,其中应力锥、内外屏蔽层采用液态硅橡胶半导电料,绝缘层采用液态硅橡胶绝缘料;
导体连接接头上涂覆有硅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冷缩式中间接头主体的内屏蔽层与绝缘层是非等内径结构,所述内屏蔽层的内径比绝缘层大,在所述内屏蔽层的中间位置,设置了多个半导电阶梯型接触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电缆屏蔽层恢复部分采用铜屏蔽网和铜接地线的组合结构,对于中性点接地系统,采用铜屏蔽网与铜接地线全导通结构,利用铜接地线导通两端电缆铜屏蔽层与本端的电缆钢铠层,利用铜屏蔽网导通两端电缆铜屏蔽层,从而为电缆恢复短路通道;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采用铜屏蔽网单一结构,仅导通两端电缆铜屏蔽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电缆内护套层恢复部分采用多层复合带材缠绕结构,分别半重叠交替缠绕PVC透明胶带和防水胶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机械保护与防水密封部分采用半重叠缠绕装甲带,在中间接头最外层套接热缩管和绕包热缩带,利用装甲带、热缩管及其热熔胶制成一种机械保护与防水结构,装甲带与热缩管及热熔胶接触面上化学吸附作用力,形成胶结力,同时装甲带表面凹凸不平与热缩管及热熔胶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形成咬合力,加强机械保护性能和密封性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69441.1U CN207705751U (zh) | 2017-11-07 | 2017-11-07 |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69441.1U CN207705751U (zh) | 2017-11-07 | 2017-11-07 |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705751U true CN207705751U (zh) | 2018-08-07 |
Family
ID=63021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469441.1U Active CN207705751U (zh) | 2017-11-07 | 2017-11-07 |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705751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06879A (zh) * | 2017-11-07 | 2018-02-16 | 广州高力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及其制作安装方法 |
CN109378775A (zh) * | 2018-11-30 | 2019-02-22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一种电缆冷缩式接头密封阻水优化制作方法 |
CN112039511A (zh) * | 2020-07-17 | 2020-12-04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水下核辐照环境的接近开关 |
CN113937589A (zh) * | 2021-11-05 | 2022-01-14 | 华能安阳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电缆连接施工工艺 |
-
2017
- 2017-11-07 CN CN201721469441.1U patent/CN20770575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06879A (zh) * | 2017-11-07 | 2018-02-16 | 广州高力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及其制作安装方法 |
CN109378775A (zh) * | 2018-11-30 | 2019-02-22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一种电缆冷缩式接头密封阻水优化制作方法 |
CN109378775B (zh) * | 2018-11-30 | 2021-06-18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一种电缆冷缩式接头密封阻水优化制作方法 |
CN112039511A (zh) * | 2020-07-17 | 2020-12-04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水下核辐照环境的接近开关 |
CN113937589A (zh) * | 2021-11-05 | 2022-01-14 | 华能安阳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电缆连接施工工艺 |
CN113937589B (zh) * | 2021-11-05 | 2024-03-19 | 华能安阳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电缆连接施工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06879A (zh) |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及其制作安装方法 | |
CN103972825B (zh) | 绕包式中间接头的制作方法 | |
CN203367959U (zh) | 电缆中间接头 | |
CN108598828B (zh) | 一种双电缆t接式安装方法 | |
CN207705751U (zh) |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 | |
CN107658834A (zh) | 一种高压电缆的组合预置式中间接头及其安装方法 | |
CN102623946A (zh) | 一种电缆预制式中间接头及其导体屏蔽罩的安装方法 | |
CN206023168U (zh) | 一种三芯高压海底电力电缆接头盒 | |
CN205487486U (zh) | 一种高压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结构 | |
KR20120057823A (ko) | 라미네이팅 동판 시스를 갖는 전력케이블 | |
CN208874266U (zh) | 一种交联聚乙烯电缆多层熔合中间接头 | |
CN102386605B (zh) |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电缆预制型中间接头的安装方法 | |
CN102761094A (zh) | 一体式热缩电缆中间接头 | |
CN203415286U (zh) | 核电低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结构 | |
CN102751693A (zh) | 一种预制分支电缆 | |
CN203813397U (zh) | 中压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纵向阻水装置 | |
CN103986098B (zh) | 中压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纵向阻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 |
CN209880229U (zh) | 一种防水可直埋光伏电缆 | |
CN209029896U (zh) | 一种绕包式中间接头 | |
CN208849434U (zh) | 一种电缆绕包中间接头 | |
CN208190228U (zh) | 一种交联电缆热熔接头 | |
CN109245022A (zh) | 一种电缆绕包中间接头及其制作工艺 | |
CN117080988A (zh) | 一种三芯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冷缩终端头制作方法 | |
CN108683119A (zh) | 一种10kV电力电缆单相故障修复方法 | |
CN208445262U (zh) | 一种恢复电缆本体结构连接的中间接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