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01097U - 一种改良型的真空除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型的真空除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01097U
CN207701097U CN201721850594.0U CN201721850594U CN207701097U CN 207701097 U CN207701097 U CN 207701097U CN 201721850594 U CN201721850594 U CN 201721850594U CN 207701097 U CN207701097 U CN 207701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vacuum tank
hollow shaft
gas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5059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ANJIE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NJIE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NJIE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NJIE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5059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01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01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01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的真空除气器,包括底座支架、真空罐、空心轴、真空泵、红外线液位监测仪和PLC控制系统,在所述真空罐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用于使混有气体的钻井液流入到真空罐内部的进液管,在所述真空罐的上端盖设有封头盖,在所述真空罐的下端设有用于储存经过分离气体后的钻井液的储液腔,在所述储液腔的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空心轴的上端设置在封头盖上,所述空心轴的下端与进液管相连通,在所述空心轴的外周面上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喷射孔;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与真空罐的出气口相连通;一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真空泵、红外线液位监测仪通讯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型的真空除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除气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改良型的真空除气器。
背景技术
循环使用的钻井液,在作业过程中将混进可燃气体和其它有毒气体,需要及时通过真空除气器将混有气体的钻井液进行液、气分离,才能顺利进行钻井作业。
真空除气器是利用真空泵的抽吸作用,在真空罐内造成负压区,混有气体的钻井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通过吸入管进入到空心轴,再由空心轴四周的窗口,呈喷射状甩向罐壁,由于碰撞作用,使钻井液分离成薄层,浸入钻井液中的气泡破碎,气体逸出,通过真空泵的抽吸及气水分离器的分离,气体由分离器的排气管排往安全地带。
现有的真空除气器难以将混在钻井液内的气体有效的分离出,降低了分离效果,严重影响了真空除气器的实用性能;另一个,现有的真空除气器整体体积较大,并且重量较重,安装操作较为复杂,不但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还提高了真空除气器的生产成本;再一个,现有的真空除气器工作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对其进行定时观察,避免真空除气器出现空运行,采用此种结构不但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难以实时监测真空除气器的工作情况,难以确保设备持续以及安全的使用。
然而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将混在钻井液内的气体有效的分离出,提高了真空除气器的分离效果,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便于安装,能够对真空除气器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设备持续以及安全的使用的改良型的真空除气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将混在钻井液内的气体有效的分离出,提高了真空除气器的分离效果,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便于安装,能够对真空除气器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设备持续以及安全的使用的改良型的真空除气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改良型的真空除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支架;
一设置在底座支架上的真空罐,在所述真空罐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用于使混有气体的钻井液流入到真空罐内部的进液管,在所述真空罐的上端盖设有封头盖,在所述真空罐的下端设有用于储存经过分离气体后的钻井液的储液腔,在所述储液腔的底部设有出液管;
一设置在真空罐内部的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上端设置在封头盖上,所述空心轴的下端与进液管相连通,在所述空心轴的外周面上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喷射孔;
一设置在底座支架上且用于为真空罐提供负压环境的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与真空罐的出气口相连通;
一设置在真空罐内用于实时监测储液腔内液位的红外线液位监测仪;
一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真空泵、红外线液位监测仪通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通过真空管道与真空罐的出气口相连通,在所述真空管道上设有气水分离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为两个,两个进液管同轴且过真空罐的轴线,所述进液管的轴线与出液管的轴线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真空罐的侧壁上设有人孔,在所述人孔上盖设有人孔盖,在所述人孔盖上设有手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混在钻井液内的气体有效的分离出,提高了真空除气器的分离效果,不但有效的缩小了该真空除气器的体积,并且还有效的减轻了该真空除气器的重量,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安装,有效的提高了该真空除气器的使用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红外线液位监测仪,通过红外线液位监测仪能够对真空除气器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设备持续以及安全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图3的右视图。
图6为图3的俯视图。
图7为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7所示,图中给出的一种改良型的真空除气器,包括底座支架100、真空罐200、空心轴300、真空泵400、红外线液位监测仪和PLC控制系统。
真空罐200设置在底座支架100上,在真空罐200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用于使混有气体的钻井液流入到真空罐200内部的进液管210、220,在本实施例中进液管210、220为两个,两个进液管210、220同轴且过真空罐200的轴线。
在真空罐200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放置铭牌的铭牌座800,采用此种较高有效的提高了该真空除气器的美观性。
在真空罐200的上端盖设有封头盖600,在真空罐200的下端设有用于储存经过分离气体后的钻井液的储液腔240,在储液腔240的底部设有出液管241,进液管210、220的轴线与出液管241的轴线垂直。
空心轴300设置在真空罐200内部,空心轴300的上端设置在封头盖600上,空心轴300的下端与进液管210、220相连通,在空心轴300的外周面上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喷射孔310。
真空泵400设置在底座支架100上且用于为真空罐200提供负压环境,真空泵400的进气口通过真空管道与真空罐200的出气口250相连通,在真空管道上设有气水分离器500。
红外线液位监测仪设置在真空罐200内用于实时监测储液腔240内液位,PLC控制系统分别与真空泵400、红外线液位监测仪通讯连接。
在真空罐200的侧壁上设有人孔230,在人孔230上盖设有人孔盖700,在人孔盖700上设有手柄710,需要对设置在真空罐200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检修时,操作人员打开人孔盖700即可进行检修,有效的提高了该真空除气器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对混有气体的钻井液进行气液分离时,启动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控制真空泵400上的电机410工作,在真空泵400的作用下,使真空罐200内造成负压区,混有气体的钻井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通过进液管210、220进入到空心轴300内,再由空心轴300四周的喷射孔310,呈喷射状喷向真空罐200的内壁上,由于碰撞作用,使钻井液分离成薄层,浸入钻井液中的气泡破碎,气体逸出,气体在真空泵400的作用下通过气水分离器500的进气口510流入到气水分离器500内,气体在气水分离器500内进行气水分离,分离出的液体通过气水分离器500的出液口530排出,通过气水分离器500分离出的气体通过其出气口520、真空泵400排放到安全地带,被分离出的钻井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真空罐200下端的储液腔240内,然后通过出液管241排出,在工作过程中,若储液腔240内的液位低于设定液位时,红外线液位监测仪将监测到是液位信号传输至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控制真空泵400的电机410停止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混在钻井液内的气体有效的分离出,提高了真空除气器的分离效果,不但有效的缩小了该真空除气器的体积,并且还有效的减轻了该真空除气器的重量,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安装,有效的提高了该真空除气器的使用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红外线液位监测仪,通过红外线液位监测仪能够对真空除气器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设备持续以及安全的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改良型的真空除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支架;
一设置在底座支架上的真空罐,在所述真空罐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用于使混有气体的钻井液流入到真空罐内部的进液管,在所述真空罐的上端盖设有封头盖,在所述真空罐的下端设有用于储存经过分离气体后的钻井液的储液腔,在所述储液腔的底部设有出液管;
一设置在真空罐内部的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上端设置在封头盖上,所述空心轴的下端与进液管相连通,在所述空心轴的外周面上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喷射孔;
一设置在底座支架上且用于为真空罐提供负压环境的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与真空罐的出气口相连通;
一设置在真空罐内用于实时监测储液腔内液位的红外线液位监测仪;
一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真空泵、红外线液位监测仪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的真空除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通过真空管道与真空罐的出气口相连通,在所述真空管道上设有气水分离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的真空除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为两个,两个进液管同轴且过真空罐的轴线,所述进液管的轴线与出液管的轴线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的真空除气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真空罐的侧壁上设有人孔,在所述人孔上盖设有人孔盖,在所述人孔盖上设有手柄。
CN201721850594.0U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改良型的真空除气器 Active CN207701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50594.0U CN207701097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改良型的真空除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50594.0U CN207701097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改良型的真空除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01097U true CN207701097U (zh) 2018-08-07

Family

ID=63028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50594.0U Active CN207701097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改良型的真空除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010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7151A (zh) * 2020-11-03 2021-02-19 博科丝特工业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钻井用固控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7151A (zh) * 2020-11-03 2021-02-19 博科丝特工业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钻井用固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16874U (zh) 一种餐厨垃圾固水油分离器
CN207701097U (zh) 一种改良型的真空除气器
CN106474850A (zh) 一种湿式除尘器
CN207192958U (zh) 一种油田采出水处理装置
CN204151294U (zh) 高频脉冲原油脱水装置
CN203959949U (zh) 一种过滤式油水自动分离装置
CN207076264U (zh) 一种水浴式除尘器
CN203276016U (zh) 一种地下管网气体监控装置
CN207871728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气液分离器
CN205981780U (zh) 一种采油用取样装置
CN205073770U (zh) 一种真空过滤机自动排水装置
CN204312048U (zh) 一种井口快速气液分离集成装置
CN206593254U (zh) 一种纺织加湿装置
CN103951099B (zh) 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9108831U (zh) 一种含油废气处理装置
CN207989103U (zh) 一种油雾透气装置
CN207581379U (zh) 一种绿色建筑雨污水处理回收装置
CN206081998U (zh) 一种气体环保过滤装置
CN105780163A (zh) 一种化纤生产线上的浸油槽装置
CN219140795U (zh) 一种新型的火炬气分液罐压液系统
CN213643586U (zh) 一种稳定高效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CN212837755U (zh) 放气装置
CN216882027U (zh) 用于钢管切割机的回收装置
CN211198521U (zh) 一种基于路桥建设的维护用工作梯
CN212406793U (zh) 下向钻孔吹水置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