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82881U - 中压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中压成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82881U
CN207682881U CN201721433761.1U CN201721433761U CN207682881U CN 207682881 U CN207682881 U CN 207682881U CN 201721433761 U CN201721433761 U CN 201721433761U CN 207682881 U CN207682881 U CN 207682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ing
pressing machine
heating dish
motor d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337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肖
陈亮
罗桂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 Ming M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 Ming M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 Ming M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 Ming M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337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82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82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82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成型机领域,涉及一种中压成型机。该中压成型机包括压机支架、液压驱动装置、加热盘、电机驱动装置以及加热板升降装置;压机支架包括上模安装板、底板、支撑在上模安装板与底板之间的滑杆以及滑动设置在滑杆上的下模安装板;液压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下模安装板在上模安装板和底板之间上下滑动;加热板升降装置设置在加热盘和电机驱动装置之间;加热板升降装置用于驱动加热盘升降,电机驱动装置驱动加热板升降装置水平运动,以带动加热盘进出上模安装板与下模安装板之间的空间。该中压成型机通过电机驱动装置驱动加热板升降装置带动加热盘进出压机支架,避免了现有的IML成型机的气缸寿命较短的问题,同时降低了中压成型机的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中压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成型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压成型机。
背景技术
IMD(In-Mold Decoration,模内装饰技术)是一种在注塑模具内放置薄膜来装饰塑胶外观表面的新技术。目前IMD有两种制造方法。一种是把印刷好的薄膜制作成循环滚筒卷状带,安装到注塑机和注塑模具内,象标签贴到前模面上全自动地循环带移动式的生产出来;即人称之为IMR(In-Mold Decoration by Roller,模内转印注塑)。另一种是把薄膜印刷好经过成型机成型,再经过剪切后放置到注塑模具内生产出来的。即称之为IML(InMolding Label,模内镶件注塑)。
现有技术中的IML成型机通过气缸推动发热盘,从而使发热盘对待加工件进行加热,以便于待加工件成型。然而,在发热盘加热过程中,气缸往往会受发热盘影响使其靠近发热盘的部分温度过高,导致气缸的使用寿命缩短,从而导致IML成型机的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IML成型机的气缸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中压成型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压成型机,
包括压机支架、液压驱动装置、加热盘、电机驱动装置以及加热板升降装置;
所述压机支架包括上模安装板、底板、支撑在所述上模安装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滑杆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杆上的下模安装板;
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下模安装板在所述上模安装板和所述底板之间上下滑动;
所述加热板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盘和所述电机驱动装置之间;所述加热板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加热盘升降,所述电机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加热板升降装置水平运动,以带动所述加热盘进出所述上模安装板与所述下模安装板之间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滑杆上的支撑件、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的减速电机、固定在所述减速电机输出端的第一链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的第二链轮以及绕在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二链轮上的环状链条,所述环状链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加热盘的进出方向一致。
可选地,所述加热板升降装置包括高度调节框及升降调节机构;
所述高度调节框向下突出形成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环状链条上。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环状链条延伸方向一致的滑轨,所述高度调节框底部设有与所述平行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
可选地,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高度调节框螺纹连接的螺纹调节杆以及与所述高度调节框滑动连接的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和所述第二导向杆设置在所述螺纹调节杆的两侧;
所述第一导向杆和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上端与所述加热盘固定连接;
所述螺纹调节杆的上端顶靠在所述加热盘下方,所述螺纹调节杆的下端设有旋转把手。
可选地,所述加热盘包括加热管以及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的加热管固定板,所述加热管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导向杆和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上模安装板包括上板以及固定在所述上板下方用于保护所述上板的上垫板;
所述下模安装板包括中板以及固定在所述中板上方用于保护所述中板的下垫板。
可选地,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缸动作的液压站;
所述液压缸的顶端抵靠在所述下模安装板的下方,所述液压缸的底端抵靠在所述底板上。
可选地,所述中压成型机还包括护罩、设置在所述压机支架和所述液压驱动装置下方的支撑座;
所述压机支架、所述液压驱动装置、所述加热盘、所述电机驱动装置以及所述加热板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护罩与所述支撑座围成的空间内;
所述支撑座底部设有支脚。
可选地,所述中压成型机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中压成型机内部气压的真空泵以及用于放置所述真空泵的真空泵支架,所述真空泵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压成型机,将加热板升降装置设置在加热盘和电机驱动装置之间,通过电机驱动装置驱动加热板升降装置水平运动,以带动加热盘进出上模安装板与下模安装板之间的空间,同时通过加热板升降装置驱动加热盘的升降,使加热盘对放置在上模安装板与下模安装板之间的模具内的待加工件进行加热,以便于待加工件成型。在加热盘的加热过程中,由于电机驱动装置与加热盘之间通过加热板升降装置连接,使电机驱动装置不与加热盘直接接触,同时使电机驱动装置与加热盘之间产生距离,使电机驱动装置远离加热盘,减小了加热盘发出的热量对电机驱动装置所产生的影响,避免了现有的IML成型机的气缸寿命较短的问题,同时降低了中压成型机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中压成型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另一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压机支架;101、上模安装板;1011、上板;1012、上垫板;102、下模安装板;1021、下垫板;1022、中板;103、底板;104、滑杆;
2、液压驱动装置;201、油箱;202、液压缸;
3、加热盘;301、加热管;302、加热管固定板;
4、电机驱动装置;401、支撑件;402、减速电机;403、第一链轮;404、环状链条;
5、加热板升降装置;501、高度调节框;5011、连接块;502、升降调节机构;5021、螺纹杆;5022、旋转把手;5023、第一导向杆;5024、第二导向杆;
6、滑轨;
7、滑块;
8、真空泵支架;
9、支撑座;
10、支脚;
11、编码器安装座;1101、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中压成型机,包括压机支架1、液压驱动装置2、加热盘3、电机驱动装置4以及加热板升降装置5;压机支架1 包括上模安装板101、底板103、支撑在上模安装板101与底板103之间的滑杆104以及滑动设置在滑杆401上的下模安装板102。
液压驱动装置2用于驱动下模安装板102在上模安装板101和底板103之间上下滑动。
加热板升降装置5设置在加热盘3和电机驱动装置4之间;加热板升降装置5用于驱动加热盘3升降,电机驱动装置4驱动加热板升降装置5水平运动,以带动加热盘3进出上模安装板101与下模安装板102之间的空间。
根据本实施例的中压成型机,将加热板升降装置5设置在加热盘3和电机驱动装置4之间,通过电机驱动装置4驱动加热板升降装置5水平运动,以带动加热盘3进出上模安装板101与下模安装板102之间的空间,同时通过加热板升降装置5驱动加热盘3的升降,使加热盘3对放置在上模安装板101与下模安装板102之间的模具内的待加工件进行加热,以便于待加工件成型。在加热盘3的加热过程中,由于电机驱动装置4与加热盘3之间通过加热板升降装置5连接,使电机驱动装置4不与加热盘3直接接触,同时使电机驱动装置4 与加热盘3之间产生距离,使电机驱动装置4远离加热盘3,减小了加热盘3发出的热量对电机驱动装置4所产生的影响,避免了现有的IML成型机的气缸寿命较短的问题,同时降低了中压成型机的维护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电机驱动装置4包括固定在滑杆104 上的支撑件401、固定在支撑件401上的减速电机402、固定在减速电机402的输出端的第一链轮403、转动连接在支撑件401上的第二链轮(图未示)以及绕在第一链轮403和第二链轮上的环状链条404,环状链条404的延伸方向与加热盘3的进出方向一致。
可以理解的,减速电机402工作时将带动固定在减速电机402输出端的第一链轮403转动,从而使与第一链轮403铰接的环状链条404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运动,此时环状链条404所绕的所述第二链轮也将跟随第一链轮403做同向转动。环状链条404将带动加热板升降装置5水平运动,以带动加热盘3进出上模安装板101与下模安装板102之间的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加热板升降装置5包括高度调节框501 及升降调节机构502;高度调节框501向下突出形成连接块5011,连接块5011 固定在环状链条404上。通过设置高度调节组件4033可调节。
可以理解的,升降调节机构502设置在高度调节框501上,通过升降调节机构502之间的配合实现调节加热盘401高度的目的,以便于对待加工件进行加热。此外,连接块5011即可固定在环状链条404靠近加热板升降装置5的一侧,也可固定在环状链条404远离加热板升降装置5的一侧。
当连接块5011固定在环状链条404靠近加热板升降装置5的一侧时,若减速电机402带动第一链轮403顺时针转动,环状链条404将做顺时针运动,使加热板升降装置5做远离压机支架1的水平运动,从而使加热盘3远离上模安装板101与下模安装板102之间的空间;若减速电机402带动第一链轮403逆时针转动,环状链条404将做逆时针运动,使加热板升降装置5做靠近压机支架1的水平运动,从而使加热盘3进入上模安装板101与下模安装板102之间的空间。
当连接组件5011固定在环状链条404远离加热板升降装置5的一侧时,若减速电机402带动第一链轮403顺时针转动,环状链条404将做顺时针运动,使加热板升降装置5做靠近压机支架1的水平运动,从而使加热盘3进入上模安装板101与下模安装板102之间的空间;若减速电机402带动第一链轮403 逆时针转动,环状链条404将做逆时针运动,使加热板升降装置5做远离压机支架1的水平运动,从而使加热盘3远离上模安装板101与下模安装板102之间的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件401上设有与环状链条404延伸方向一致的滑轨6,高度调节框501底部设有与滑轨6滑动连接的滑块7。其中,滑轨6为“T”字形滑轨,对应的,滑块7为凹槽呈“T”字形的滑块,以防止滑块7从滑轨6的上方脱出,影响加热盘3的使用。
可以理解的,环状链条404通过带动连接块5011运动,使与连接块5011 一体的高度调节框501沿滑轨方向滑动,以使得设置在加热板升降装置5上的加热盘3进出上模安装板101与下模安装板102之间的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升降调节机构502包括与高度调节框501螺纹连接的螺纹调节杆5021以及与高度调节框501滑动连接的第一导向杆5023 和第二导向杆5024,第一导向杆5023和第二导向杆5024设置在螺纹调节杆5021 的两侧;第一导向杆5023和第二导向杆5024的上端与加热盘3固定连接;螺纹调节杆5021的上端顶靠在加热盘3下方,螺纹调节杆5021的下端设有旋转把手5022。
当转动旋转把手5022时,通过螺纹杆5021与高度调节框501上的螺纹孔配合转动,使支撑在螺纹杆5021上的加热盘3上下移动,从而调节加热盘3的高度。同时通过第一导向杆5023和第二导向杆5024防止加热盘3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产生晃动或发生转动,避免影响加热盘3的工作。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高度调节框501包括上边框、下边框以及平行设置在所述上边框与所述下边框之间的两个侧边框,两个所述侧边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上边框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边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下边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上边框上设有供螺纹杆5021穿过的螺纹孔、供第一导向杆5023穿过的第一导向孔以及供第二导向杆5024穿过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孔设置在所述螺纹孔的两侧。连接块5011 突出与所述下边框,所述下边框与滑块7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其特征在于,加热盘3包括加热管301以及用于固定连接加热管301的加热管固定板302,加热管固定板302与第一导向杆 5023和第二导向杆5024的一端固定连接。
其中,加热管301采用优质的红外线发热管,使其温度可以在瞬间提升到需求的加工温度,并对待加工件进行均匀加热。此外,加热管301还可根据成型产品的需求调节成型时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模安装板101包括上板1011以及固定在上板1011下方用于保护上板1011的上垫板1012;下模安装板102包括中板1021 以及固定在中板1021上方用于保护中板1021的下垫板1022。通过设置上垫板 1012和下垫板1022,减少模具对上板1011及中板1021的磨损。当上垫板1012 和下垫板1022磨损后,仅需更换上垫板1012和下垫板1022,而无需对上板1011 和中板1021进行拆卸。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液压驱动装置2包括液压缸20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缸202的动作的液压站,液压缸202的顶端抵靠在下模安装板102 的下方,液压缸202的底端抵靠在底板103上。
其中,液压缸202为上顶式液压缸,通过控制所述液压站,使液压缸202 在拉伸状态和回缩状态之间切换,从而驱动下模安装板102在上模安装板101 和底板103之间上下滑动。
所述液压站包括油箱201、液压泵(图未示)、油路板(图未示)以及液压阀(图未示)。其中,液压泵用于将油箱201内的液压油吸出并提供到所述油路板,所述液压阀用于控制所述油路板对所述液压泵提供的液压油进行分流。所述油路板与液压缸202的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一管路(图未示)连接,以使得分流后的液压油经第一管路流至液压缸202的进油口。所述液压阀与液压缸202 的出油口之间通过第二管路(图未示)连接,以使得液压缸202内的液压油经第二管路以及所述液压阀流回至油箱201。
当液压驱动装置2工作时,油箱201内的液压油将依次经过所述液压泵、所述油路板和所述第一管路流至液压缸202的进油口,同时,液压缸202内的液压油将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液压阀流回至油箱201。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中压成型机还包括护罩(图未示)以及设置在压机支架1下方的支撑座9;压机支架1、液压驱动装置2、加热盘3、电机驱动装置4以及加热板升降装置5设置在所述护罩以及支撑座9围成的空间内;支撑座9的底部设有支脚10。通过设置护罩,使中压成型机具有密闭的空间,可根据产品工艺需求进行高度拉伸及真空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中压成型机还包括用于控制中压成型机内部气压的真空泵(图未示)以及用于放置所述真空泵的真空泵支架8,真空泵支架 8固定在支撑座9上。
将真空泵放置在真空泵支架8上,同时将加工模具放置在下垫板1021的中心位置,使真空泵的两端分别与加工模具以及一气体装置连接,通过控制真空泵,控制打开真空时间和真空吸时间的长短,增加加工模具的内部压强,为加工模具内的待加工件提供加工所需要的真空环境。
中压成型机还包括编码器(图未示)、编码器安装座11、齿轮(图未示)以及齿条(图未示)。编码器安装座11的横向设有用于安装编码器安装座11的第一安装孔,编码器安装座11的纵向设有用于穿过所述齿条的第二安装孔1101,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1101导通,所述编码器横向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所述编码器的输出端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1101的导通处。
所述齿轮固定在所述编码器的输出端,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通过设定所述编码器的参数,可调节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之间啮合的位置,从而为液压缸202提供参数位置。具体的,液压缸202的位移将与所述齿条的位移一致。
在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中压成型机还可通过一触摸屏来显示和设定所述编码器的参数以及其他加工参数,且中压成型机需通过双手同时按启动键才能启动,此外,中压成型机内还设置有安全光栅,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压成型机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中压成型机的使用流程:
(1)人工上料,将待加工件放置在模具上,并将模具放置在上垫板1012 和下垫板1021之间;
(2)根据用户需求可选择是否通过真空泵抽真空;
(3)电机驱动装置4驱动加热板升降装置5水平运动,以带动加热盘3进入上模安装板101与下模安装板102之间的空间;
(4)控制液压站使液压缸202上升将模具顶至加热盘3的位置;
(5)液压缸202停止,加热盘3内的发热管301瞬时加热,并对模具内的待加工件进行预热;
(6)液压缸202上升至设定的参数位置,过程中并充进中压气使模具内的待加工件进行拉伸成型;
(7)加工模具内的待加工件成型,液压缸202下降至初始位置;
(8)人工下料,取出成型产品,完成一次工作循环。
在上述使用流程中,除上料及下料外均可自动进行。此外,发热管301采用优质的红外线发热管,可在1s内瞬时加热至300度。
根据本实施例的中压成型机,将加热板升降装置5设置在加热盘3和电机驱动装置4之间,通过电机驱动装置4驱动加热板升降装置5水平运动,以带动加热盘3进出上模安装板101与下模安装板102之间的空间,同时通过加热板升降装置5驱动加热盘3的升降,使加热盘3对放置在上模安装板101与下模安装板102之间的模具内的待加工件进行加热,以便于待加工件成型。在加热盘3的加热过程中,由于电机驱动装置4与加热盘3之间通过加热板升降装置5连接,使电机驱动装置4不与加热盘3直接接触,同时使电机驱动装置4 与加热盘3之间产生距离,使电机驱动装置4远离加热盘3,减小了加热盘3发出的热量对电机驱动装置4所产生的影响,避免了现有的IML成型机的气缸寿命较短的问题,同时降低了中压成型机的维护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中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机支架、液压驱动装置、加热盘、电机驱动装置以及加热板升降装置;
所述压机支架包括上模安装板、底板、支撑在所述上模安装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滑杆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杆上的下模安装板;
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下模安装板在所述上模安装板和所述底板之间上下滑动;
所述加热板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盘和所述电机驱动装置之间;所述加热板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加热盘升降,所述电机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加热板升降装置水平运动,以带动所述加热盘进出所述上模安装板与所述下模安装板之间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滑杆上的支撑件、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的减速电机、固定在所述减速电机输出端的第一链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的第二链轮以及绕在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二链轮上的环状链条,所述环状链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加热盘的进出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升降装置包括高度调节框及升降调节机构;
所述高度调节框向下突出形成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环状链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环状链条延伸方向一致的滑轨,所述高度调节框底部设有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高度调节框螺纹连接的螺纹调节杆以及与所述高度调节框滑动连接的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和所述第二导向杆设置在所述螺纹调节杆的两侧;
所述第一导向杆和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上端与所述加热盘固定连接;
所述螺纹调节杆的上端顶靠在所述加热盘下方,所述螺纹调节杆的下端设有旋转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包括加热管以及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的加热管固定板,所述加热管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导向杆和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安装板包括上板以及固定在所述上板下方用于保护所述上板的上垫板;
所述下模安装板包括中板以及固定在所述中板上方用于保护所述中板的下垫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缸动作的液压站;
所述液压缸的顶端抵靠在所述下模安装板的下方,所述液压缸的底端抵靠在所述底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成型机还包括护罩、设置在所述压机支架和所述液压驱动装置下方的支撑座;
所述压机支架、所述液压驱动装置、所述加热盘、所述电机驱动装置以及所述加热板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护罩与所述支撑座围成的空间内;
所述支撑座底部设有支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成型机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中压成型机内部气压的真空泵以及用于放置所述真空泵的真空泵支架,所述真空泵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
CN201721433761.1U 2017-10-31 2017-10-31 中压成型机 Active CN207682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33761.1U CN207682881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中压成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33761.1U CN207682881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中压成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82881U true CN207682881U (zh) 2018-08-03

Family

ID=62989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33761.1U Active CN207682881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中压成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82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80437B (zh) 一种自动烫衣机
CN104494018B (zh) 一种模具开合与翻转装置
CN203792870U (zh) 一种用于拉链的热转印装置
CN103161063A (zh) 智能电烫切割装置
CN108858970A (zh) 一种模内注塑反包边装置及其制造工艺
CN205386581U (zh) 一种新型折弯装置
CN207682881U (zh) 中压成型机
CN205970351U (zh) 一种用于铅笔生产的自动化热转印设备
CN205395421U (zh) 自动连续跳号步进烫金机
CN203221184U (zh) 一种提高覆砂造型效率的设备
CN107253308A (zh) 单治具贴标取件的模内贴标机
CN214137033U (zh) 一种多工位注射成型机
CN206297264U (zh) 一种竹木制品压烫机的进料装置
CN208914780U (zh) 一种软包装贴签用热转印加热装置
CN108189086B (zh) 编织袋热开口装置
CN208801718U (zh) 一种uv转印设备
CN217615783U (zh) 一种新型自动灌胶机
CN205272828U (zh) 一种可快速印刷车牌的设备
CN203410150U (zh) 一种印刷质量高的热转印设备
CN210581481U (zh) 口红灌装机用移送机构
CN207549268U (zh) 一种塑料橡胶片材成型机
CN204450968U (zh) 一种硫化机
CN204109529U (zh) 丝网印刷机
CN206734762U (zh) 一种塑料包装袋封口用压花装置
CN206124589U (zh) 一种圆筒状竹制品烫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