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40207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40207U
CN207640207U CN201720849825.XU CN201720849825U CN207640207U CN 207640207 U CN207640207 U CN 207640207U CN 201720849825 U CN201720849825 U CN 201720849825U CN 207640207 U CN207640207 U CN 207640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ic rod
cooking apparatus
transfer passage
telescopic
telescop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498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力
潘典国
康远宁
何柏锋
陈炜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498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40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40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40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盖、内锅和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纵向贯穿上盖,并包括多个依次滑动连接并依次嵌套的伸缩杆,使伸缩装置能够在上盖和内锅之间做伸缩运动;其中,伸缩装置的内部设有输送通道,输送通道的上端能够连接至气源,输送通道的下端能够延伸至内锅的底部,以向内锅喷射气流,使物料和水在气流的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以清洗物料。该烹饪器具,将大米等物料和水置于内锅进行水洗,因此不受空间限制无需分多次清洗,从而简化了清洗流程,节约了清洗时间;且由于省去了清洗完毕后将物料送入内锅的过程,从而解决了在上盖中进行水洗导致大米难于入锅以及残留的问题;气流搅拌相较于机械搅拌,结构更加简单,清洗更加卫生。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化的烹饪器具如自动电饭煲,具有自动清洗物料的功能,先在上盖内对物料进行水洗,水洗完成后再送入内锅,但是受限于上盖空间,需要分多次洗米,且大米等物料在水洗完成后表面容易产生团聚、挂壁等现象,导致大米等物料难于入锅以及残留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盖;内锅,位于所述上盖下方,用于承载水和物料;伸缩装置,纵向贯穿所述上盖,并包括多个依次滑动连接并依次嵌套的伸缩杆,使所述伸缩装置能够在所述上盖和所述内锅之间做伸缩运动;其中,所述伸缩装置的内部设有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的上端能够连接至气源,所述输送通道的下端能够延伸至所述内锅的底部,以向所述内锅喷射气流,使所述物料和水在所述气流的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以清洗所述物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将大米等物料和水置于内锅中,通过伸缩装置向内锅输送高压气流,则物料和水在气流的作用下会发生翻滚、碰撞、摩擦、旋转等运动,从而利用气动搅拌实现了自动水洗的目的。由于大米等物料直接在内锅进行水洗,因此不受空间限制无需分多次清洗,从而简化了清洗流程,节约了清洗时间;且由于省去了清洗完毕后将物料送入内锅的过程,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上盖中进行水洗导致大米难于入锅以及残留的问题;此外,气流搅拌相较于机械搅拌,结构更加简单,清洗也更加卫生。
具体地,伸缩装置包括多个依次滑动连接并依次嵌套的伸缩杆,则通过多个伸缩杆之间的相对滑动,即可调节伸缩装置的长度,使伸缩装置在上盖和内锅之间做伸缩运动;由于伸缩装置的内部设有输送通道,而输送通道的上端能够连接至气源,输送通道的下端能够延伸至内锅的底部,因而输送通道喷出的气流能够从物料和水的混合物的底部向上升腾,进而有效地驱动内锅内的物料和水翻滚,起到有效的搅拌作用。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杆为上端敞口下端设有通孔的中空结构,且除了最里侧的所述伸缩杆以外,其他所述伸缩杆上的通孔与位于其内侧并与其相邻的伸缩杆的截面尺寸相适配;其中,所述伸缩装置伸开时,多个所述伸缩杆依次相连通形成所述输送通道。
每个伸缩杆均是上端敞口下端设有通孔的中空结构,保证了多个伸缩杆能够依次嵌套,且伸开时能够相互连通形成输送通道;除了最里侧的伸缩杆以外的其他伸缩杆,其下端的通孔与位于其内侧并与其相邻的伸缩杆的截面尺寸相适配,则通孔对伸缩杆起到了导向作用和限位作用,保证了相邻的伸缩杆相对滑动时不会发生倾斜或晃动等情况,从而提高了伸缩装置伸缩运动时的稳定性;而最里侧的伸缩杆下端的通孔则作为输送通道的端口,向内锅喷射气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最外侧的所述伸缩杆的敞口端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能够连接至所述气源;其他所述伸缩杆的敞口端设有阶梯状的活塞,所述活塞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内外相邻的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内侧壁相贴合,且所述活塞上开设有第二连通孔以使相邻的所述伸缩杆能够相互连通。
在最外侧的伸缩杆的敞口端设置密封盖,来封闭最外侧的伸缩杆的敞口端,避免大量气流外漏,则气源输送的气流可以通过密封盖上的第一连通孔顺利进入输送通道;在除了最外侧的伸缩杆以外的其他伸缩杆的敞口端设置活塞,活塞呈上大下小的阶梯状,其上部与位于外侧的伸缩杆的内侧壁相贴合,其下部与位于内侧的伸缩杆的内侧壁相贴合,由于活塞上开设有第二连通孔,保证了相邻的伸缩杆能够相互连通,进而保证了气流能够顺利地通过输送通道进入内锅;且受到活塞的限制,位于内侧的伸缩杆不能滑脱出去导致脱节,也不能够发生倾斜或晃动等情况,从而保证了多个伸缩杆之间的稳定连接,并进一步提高了伸缩装置伸缩运动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向输送通道的入口通入气流,气流的压力即可推动活塞运动,进而实现伸缩装置的展开,因而无需设置额外的驱动机构来驱动伸缩装置展开,从而简化了产品的结构,降低了产品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塞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所述活塞上的第二连通孔交叉错开;和/或,所述密封盖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伸缩杆的内侧壁之间填充有密封圈;和/或,所述活塞的上部侧壁和下部侧壁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与所述伸缩杆的内侧壁之间填充有密封圈。
活塞的数量为多个(比如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则伸缩杆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个),当伸缩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时,相邻的活塞会上下紧挨在一起,由于相邻活塞上的第二连通孔交叉错开(即:完全不重合),因而靠上的活塞上的第二连通孔的下端会被靠下的活塞封闭,靠下的活塞上的第二连通孔的上端也会被靠上的活塞封闭,因而气流不能直接穿过活塞,只有当靠上的活塞运动至行程的终点时,气流才能够穿过靠上的活塞将靠下的活塞推开,并推动其继续运动,直至多个伸缩杆依次逐级伸开,这样保证了气流只有在输送通道的下端延伸至内锅底部时才会喷射出去,从而提高了气流的利用率。当然,活塞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此时伸缩杆为两个,具体数量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伸出长度和安装空间的不同进行调节,但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密封盖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在第一环形槽与伸缩杆的内侧壁之间填充密封圈,既便于密封盖的安装,又提高了密封盖的密封效果,避免了输送通道在上端口处漏气。
活塞的上部侧壁和下部侧壁开设有第二环形槽,在第二环形槽与伸缩杆的内侧壁之间填充密封圈,既保证了活塞能够正常滑动,又提高了活塞对伸缩杆的密封性,从而避免了因输送通道中间漏气而影响伸缩装置的伸缩运动,进一步提高了伸缩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的所述伸缩杆之间限定出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能够在所述伸缩装置伸开时被压缩,并利用其复位弹力带动所述伸缩装置向上收缩复位。
相邻的伸缩杆之间限定出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弹性复位件,则伸缩装置受力(比如气流压力或其他作用力)伸开时,相邻的伸缩杆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使二者之间的空间缩小,因而弹性复位件被压缩储存弹性势能,其下端抵靠在位于外侧的伸缩杆的底壁上,其上端可以抵靠在活塞或其他结构(比如在伸缩杆敞口端设置向外延伸的支撑沿等结构)上,当然,也可以额外设置其他结构;相应地,当伸缩装置停止受力时,弹性复位件释放弹性势能复位,进而带动伸缩装置向上收缩复位;因此,弹性复位件的复位弹力提供了伸缩装置的收缩作用力,无需额外设置用于驱动伸缩装置收缩的驱动机构,从而也简化了产品的结构,节约了生产成本。优选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弹簧套设在伸缩杆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装置的底部还设有第一磁体,所述内锅的下方设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能够与所述第一磁体相互吸引,以限制所述伸缩装置向上收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磁体为导磁性金属件,所述第二磁体为电磁体。
在伸缩装置的底部设置第一磁体,在内锅下方设置与其相配合的第二磁体,利用第二磁体对第一磁体的吸引力,即可保证伸缩装置伸开时能够稳稳地维持在伸开状态,而不会向上收缩,从而保证了伸缩装置工作时的使用可靠性。进一步地,对于上述利用气流压力使伸缩装置展开利用弹簧弹力使伸缩装置回收的技术方案而言,当伸缩装置伸开后,由于受到第二磁体的吸引力,第二磁体的磁性吸引力大于弹簧的弹力,因而即使停止气流的输送,伸缩装置也可以维持在伸开状态。
优选地,第一磁体为导磁性金属件,即第一磁体由导磁性金属材料(如铁、镍、钴、不锈钢等导磁性材料)制成,因此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强的磁性;第二磁体为电磁体,在通电时能够产生较强的磁场,进而对第一磁体施加较强的吸引力,以限制伸缩装置收缩,而在伸缩装置需要收缩时,则使电磁体断电以避免其影响伸缩装置的收缩速率及收缩状态下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转接头,与所述输送通道的上端相连通,并能够连接至气源和水源,使所述输送通道能够向所述内锅输送气流和水。
转接头既能够连接至气源以向内锅输送气流,又能够连接至水源以向内锅输送水,因而使得烹饪器具在具有自动送气和自动清洗功能的基础上,又具有了自动送水的功能,从而提高了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且清洗功能、送气功能和送水功能集成在一套装置上,既节约了空间,又节约了生产成本,构思巧妙,结构简单;此外,在清洗物料时,转接头先连接水源,以利用液体压力驱使伸缩装置展开,相较于气体压力,液体压力更大效率更高,当输送的水达到所需水量时,水源停止工作,气源开始工作,将空气经转接头吹入输送通道内,进而吹入内锅中,完成洗米动作。
至于气源(如风机、气泵等)和水源(如水泵、水箱、水管接头等),可以是烹饪器具本身包含的(即烹饪器具内部设有气泵、水泵等结构),也可以不是烹饪器具本身包含的(即将转接头与外界的风机、水泵等结构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负压源,与所述转接头相连通,用于通过所述输送通道抽出所述内锅中的污物。
烹饪器具还包括负压源,能够把内锅中的清洗污水等污物抽出,因而烹饪器具在具有自动送气功能、自动清洗功能、自动送水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了自动排污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且送气功能、清洗功能、送水功能和排污功能集成在一套装置上,进一步节约了空间和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负压源还能够对所述输送通道抽真空,使所述伸缩装置向上收缩复位。
利用负压源对输送通道抽真空,则大气压力会推动伸缩装置向上收缩,从而实现伸缩装置的复位,这样,利用液压原理驱使伸缩装置展开,利用负压源抽真空驱使伸缩装置收缩,在保证伸缩装置伸缩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够省去前述技术方案中的弹性复位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装置还包括:延伸管,与所述输送通道的下端相连,并与所述输送通道之间形成夹角。
在输送通道的下端连接延伸管,且延伸管与输送通道之间形成夹角,则气流不仅能够从输送通道的下端喷出,还可以从延伸管喷出,从而扩大了气流的搅拌范围,提高了清洗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延伸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延伸管绕所述输送通道的周向均布;和/或,所述延伸管与所述输送通道互相垂直;和/或,所述延伸管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按照由所述延伸管与所述输送通道的连接端向所述延伸管的自由端的方向单向导通。
延伸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延伸管绕输送通道的周向均布,既进一步扩大了气流的搅拌范围,又提高了搅拌的均匀性,保证了各个部位的物料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搅拌,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清洗效率。
延伸管与输送通道互相垂直,结构较为规整,便于延伸管的安装,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当然,延伸管与输送通道也可以成75°、105°等角度,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但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延伸管内设置单向阀,且单向阀按照由延伸管与输送通道的连接端向延伸管的自由端的方向单向导通,因而延伸管只能出不能进,则清洗阶段的气流和水流能够通过延伸管和输送通道的下端口排出,从而保证了出气效率和出水效率,同时避免了大米等物料进入延伸管造成堵塞;而排污阶段的污物则不能通过延伸管进入输送通道,只能通过输送通道的下端口进入输送通道进而排出,从而减小了对负压源的抽吸力的要求,保证了排污效率;且输送通道的下端口的位置相对较低,便于更彻底地排净内锅中的污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输送通道的下端口处设有过滤网;和/或,所述上盖上设有支撑架,所述伸缩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在输送通道的下端口设置过滤网,能够避免大米等物料进入输送通道导致堵塞,从而保证了输送通道的畅通性。
上盖上设有支撑架,伸缩装置安装在支撑架上,则清洗物料时,伸缩装置向下伸开,插入内锅,在完成清洗动作后,自动缩回上盖内,以避免影响烹饪过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驱动装置,与所述伸缩装置相连,用于驱动所述伸缩装置做伸缩运动。
通过设置驱动装置,来专门控制伸缩装置的伸缩运动,能够有效保证伸缩装置伸缩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提高了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杆为上端敞口下端设有通孔的中空结构,且除了最里侧的所述伸缩杆以外,其他所述伸缩杆上的通孔与位于其内侧并与其相邻的伸缩杆的截面尺寸相适配;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与位于最里侧的所述伸缩杆相连,以使所述伸缩装置能够逐级伸缩。
每个伸缩杆均是上端敞口下端设有通孔的中空结构,保证了伸缩杆能够依次嵌套;除了最里侧的伸缩杆以外的其他伸缩杆,其下端的通孔与位于其内侧并与其相邻的伸缩杆的截面尺寸相适配,则通孔对伸缩杆起到了导向作用和限位作用,保证了相邻的伸缩杆相对滑动时不会发生倾斜或晃动等情况,从而提高了伸缩装置伸缩运动时的稳定性;而最里侧的伸缩杆下端的通孔则作为输送通道的端口,向内锅喷射气流;驱动装置与位于最里侧的伸缩杆相连,则驱动装置驱动最里侧的伸缩杆向下运动时,即可带动伸缩装置缓缓逐级展开,驱动装置驱动最里侧的伸缩杆向上运动时,即可带动伸缩装置缓缓逐级收缩,由于多个伸缩杆依次滑动连接并依次嵌套,则相邻的伸缩杆之间必然设有相应的限位结构,以限制两者完全脱节,保证伸缩装置的完整性。
至于伸缩装置的安装方式,可以将其最外侧的伸缩杆固定在上盖上,则位于最外侧的伸缩杆在伸缩运动的过程中保持不动,其他伸缩杆则可以依次展开,并悬挂支撑在位于其上侧的伸缩杆的底壁上(当然,如果驱动装置与伸缩装置始终保持固定连接时,最里侧的伸缩杆也可以受到驱动装置的悬挂作用力),收缩时也依次缩回。
或者,伸缩装置也可以整体悬挂设置,则最外侧的伸缩杆也参与伸缩运动,此时需在最里侧的伸缩杆的下方设置相应的限位结构(比如一个限位板或其他结构),该限位结构能够承托其他伸缩杆,这样最里侧的伸缩杆与驱动装置相连,即可保证收缩状态下整个伸缩装置都能够得到有效支撑;相应地,还需在最外侧的伸缩杆上设置承托部(比如两个凸耳),使其在伸缩装置伸开时能够支撑在上盖上,以保证除了最里侧的伸缩杆之外的其他伸缩杆不会掉下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和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相连,并与位于最里侧的所述伸缩杆相连,以带动所述伸缩装置做伸缩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轮,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绳索,缠绕在所述滑轮上,且其末端与位于最里侧的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销轴,安装在所述上盖上,并位于所述伸缩装置的正上方,所述绳索绕过所述销轴与所述伸缩装置相连。
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和传动组件,驱动件(如电机)提供动力来源,传动组件将驱动件的转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进而带动伸缩装置做伸缩运动。
具体地,传动组件包括滑轮和绳索,滑动套设在驱动件输出轴上,随着输出轴的旋转而旋转,绳索缠绕在滑轮上,随着滑轮的旋转而延长或缩短,当其延长时,伸缩装置在重力的作用下会逐渐下降,进而缓缓展开,当其缩短时,则带动伸缩装置缓缓向上收缩复位。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还包括销轴,销轴位于伸缩装置的正上方,通过销轴的传动,保证了绳索能够竖直延伸至最里侧的伸缩杆的上端,进而保证绳索的延伸方向与伸缩装置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了绳索运动的顺畅性,还能够避免绳索与其他结构发生干涉,且使得驱动件和滑轮的位置无需位于伸缩装置的正上方,可以根据产品的具体结构进行合理布局,从而有利于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最里侧的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有与所述输送通道相连通的喷头组件,所述喷头组件的截面尺寸大于位于最外侧的所述伸缩杆上的通孔,使所述喷头组件整体上位于多个所述伸缩杆的下方。
在位于最里侧的伸缩杆的下端连接喷头组件,且喷头组件与输送通道相连通,则能够利用喷头组件向内锅喷气,由于喷头组件的喷射范围更广,因而能够提高搅拌范围和搅拌效率,进而提高清洗效率;此外,喷头组件的截面尺寸大于位于最外侧的伸缩杆上的通孔,且整体上位于多个伸缩杆的下方,故而喷头组件充当了前述技术方案中的限位结构,能够对除了最里侧以外的其他伸缩杆起到承托作用,避免其在收缩状态下发生滑脱,这样,收缩状态下,最里侧的伸缩杆悬挂在传动组件下,其他伸缩杆支撑在喷头组件上,从而保证了收缩状态下伸缩装置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外壳,其截面尺寸大于位于最外侧的所述伸缩杆上的通孔;喷嘴接头,安装在所述外壳的顶部,且连接至所述输送通道的下端,并与所述输送通道相连通;喷嘴,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部,并与所述喷嘴接头相对设置,且所述喷嘴的喷射出口朝向所述内锅。
喷头组件包括外壳、喷嘴接头和喷嘴,外壳的截面尺寸大于位于最外侧的伸缩杆上的通孔,保证了喷头组件能够起到承托作用;喷嘴接头安装在外壳的顶部,且连接至输送通道的下端,并与输送通道相连通,保证了输送通道能够为喷头组件供气;喷嘴安装在外壳的底部,并与喷嘴接头相对设置,且其喷射出口朝向内锅,保证了喷头组件能够向内锅喷射气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上设有喷射孔,所述喷嘴接头的侧部还开设有与所述喷嘴接头的内部通道相连通的分流孔;其中,所述喷嘴能够与所述喷嘴接头发生相对运动,以在所述伸缩装置伸开时使所述分流孔与所述喷射孔相连通,及在所述伸缩装置收缩时使所述分流孔与所述喷射孔相隔离。
外壳上也设有喷射孔,喷射孔在伸缩装置伸开时能够通过喷嘴接头侧部的分流孔与喷嘴接头的内部通道相连通,则喷头组件除了通过喷嘴的喷射出口向内锅喷射气流外,还可以通过外壳上的喷射孔向内锅喷射气流,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气流的喷射范围,进一步提高了搅拌效率和清洗效率;而当伸缩装置收缩时,喷嘴与喷嘴接头发生相对运动,使分流孔与喷射孔相隔离,避免内锅中的蒸汽或其他物质通过分流孔和喷射孔进入上盖中影响上盖内的结构。
至于喷嘴接头与喷嘴发生相对运动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喷嘴固定在外壳上,喷嘴接头活动安装在外壳上,通过喷嘴接头相对外壳的运动来实现其与喷嘴的相对运动;也可以是喷嘴接头固定在外壳上,喷嘴活动安装在外壳上,通过喷嘴相对外壳的运动来实现其与喷嘴接头的相对运动;当然,也可以是喷嘴和喷嘴接头均活动安装在外壳上,通过二者相对的外壳的运动来实现喷嘴和喷嘴接头的相对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嘴接头活动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其底部向外延伸并向下弯折形成环形挡板,所述分流孔位于所述环形挡板的上方;所述外壳内设有位于所述环形挡板外侧并能够与所述环形挡板的侧壁相贴合的环形限位板,以使所述环形限位板与所述喷嘴接头之间围设出限位腔;其中,所述伸缩装置伸开时,所述喷射孔和所述分流孔均与所述限位腔相连通;所述伸缩装置收缩时,所述喷射孔和/或所述分流孔与所述限位腔相隔离。
喷嘴接头活动安装在外壳上,即喷嘴接头能够与外壳发生相对运动,进而实现与喷嘴的相对运动;喷嘴接头的底部向外延伸并向下弯折形成环形挡板,使喷嘴接头的侧壁面上形成台阶,分流孔能够与台阶上方的空间相连通(分流孔位于外壳内)或相隔离(分流孔运动至外壳外或者运动至恰好被外壳封堵的位置处);外壳内设有位于环形挡板外侧并能够与环形挡板的侧壁相贴合的环形限位板,则环形限位板包围喷嘴接头,并与喷嘴接头侧壁台阶上方的空间围设出了限位腔,当环形限位板与环形挡板相配合完全封闭限位腔时,限位腔即与喷射孔相隔离,当环形限位板与环形挡板相配合没有完全封闭限位腔时,限位腔即与喷射孔相连通;由于喷嘴接头能够相对外壳上下运动,会带动形挡板与环形限位板发生相对运动,并带动限位腔的大小发生伸缩变化,从而实现喷射孔和分流孔与限位腔的连通或隔离,进而实现喷射孔与分流孔的连通或隔离。
具体地,当伸缩装置伸开时,喷射孔与限位腔相连通,分流孔也与限位腔相连通,从而实现了喷射孔与限位腔的连通;当伸缩装置收缩时,喷射孔和分流孔中的至少一个与限位腔相隔离,即可实现喷射孔与分流孔的隔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限位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喷射孔相连通的流通孔,所述喷射孔通过所述流通孔与所述限位腔相连通或相隔离;其中,所述伸缩装置伸开时,所述环形挡板打开所述流通孔以使所述流通孔与所述限位腔相连通;所述伸缩装置收缩时,所述环形挡板遮挡所述流通孔,以使所述流通孔与所述限位腔相隔离。
环形限位板上开设有与喷射孔相连通的流通孔,则当环形挡板与环形限位板发生相对运动时,环形挡板能够遮挡流通孔或打开流通孔,由于喷射孔通过流通孔与限位腔实现连通或隔离,进而实现喷射孔与限位腔的连通和隔离。当然,环形限位板上也可以不设置流通孔,比如:伸缩装置伸开时,环形限位板与环形挡板之间形成间隙,喷射孔通过该间隙与限位腔相连通,伸缩装置收缩时,环形限位板与环形挡板的侧壁相贴合,从而封闭限位腔,实现喷射孔与限位腔的隔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头组件还包括:弹性件,位于所述限位腔内,用于在所述伸缩装置伸开时,使所述喷射孔和所述分流孔与所述限位腔相连通。
喷头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则当伸缩装置收缩时,部分伸缩杆压在外壳上,使喷嘴接头相对外壳向上运动,致使限位腔的空间变小,此时分流孔可以运动至限位腔外(比如恰好被外壳封闭),与限位腔相隔离,同时,弹性件发生弹性变形储存弹性势能,此时环形限位板相对环形挡板向下运动,二者相配合,能够封闭限位腔,以隔离喷射孔和分流孔;当伸缩装置伸开时,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使喷嘴接头相对外壳向下运动,此时分流孔运动至外壳内与限位腔相连通,同时环形挡板相对环形限位板向下运动,进而使限位腔与喷射孔相连通,以连通喷射孔和分流孔。因此,通过在外壳内设置弹性件,来实现喷射孔与限位腔的自动连通,简化了产品的结构,构思十分巧妙。进一步地,对于上述在环形限位板上开设连通孔的技术方案而言,弹簧的伸缩变形能够实现环形挡板对连通孔的打开或封闭,进而实现喷射孔与限位腔的连通或关闭。优选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套设在喷嘴接头上,弹簧弹性好,变形量大,且价格低廉。当然,弹性件也可以是弹片等其他弹性结构,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包括顶盖和底盖,所述喷嘴接头安装在所述顶盖上,且所述顶盖上设有所述喷射孔,所述底盖与所述顶盖的下端相连,所述喷嘴安装在所述底盖上,并贯穿所述底盖,且所述底盖上也设有所述喷射孔。
外壳包括顶盖和底盖,喷头接头和喷嘴分别安装在顶盖和底盖上,且喷嘴贯穿底盖,保证了喷嘴的喷射出口能够与内锅相连通,进而向内锅喷射气流;且外壳由两部分组成,便于喷嘴接头、弹性件及喷嘴的检修和装卸;顶盖或者底盖或者顶盖和底盖的截面尺寸大于最外侧的伸缩杆上的通孔,均能够保证外壳对伸缩杆的有效承托;顶盖和底盖上均开设有喷射孔,进一步扩大了喷头组件的喷射范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搅拌效率和清洗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嘴接头与所述喷嘴之间设有密封件;和/或,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盖之间设有密封件。
在喷嘴接头和喷嘴之间设置密封件,能够提高喷嘴接头与喷嘴连通时二者之间的密封性,保证水流具有足够的压力进入喷嘴,进而提高喷嘴的喷雾破泡效率。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为密封胶圈。
在顶盖和底盖之间设置密封件,能够提高二者之间的密封性。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为密封胶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包括:盖体;和下料盒,安装在所述盖体上,并贯穿所述盖体,且其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下料口;其中,所述伸缩装置能够沿着所述下料口的轴线往复运动,以缩入所述下料盒内或插入所述内锅内。
上盖包括盖体和下料盒,下料盒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进料口和下料口,这样,物料先进入下料盒,再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经下料盒底部的下料口进入内锅中,这样既使烹饪器具具备了自动送料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对送料动力源的要求;此外,下料盒还对伸缩装置起到了收纳作用,使得伸缩装置在收缩状态下能够位于下料盒内,既合理利用了下料盒的空间,避免了额外占用盖体的其他空间,因此简化了盖体部分的结构,且避免了伸缩装置与其他结构发生干涉或受到其他结构的影响,因而也对伸缩装置起到了保护作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位于最里侧的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有喷头组件时,所述喷头组件的形状与所述下料口的形状相适配,以打开或封闭所述下料口。
当位于最里侧的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有喷头组件时,喷头组件的形状与下料口的形状相适配,则喷头组件还对下料口起到了卸料阀的作用,能够实现下料口的选择性打开和关闭,这样又减少了一个卸料阀部件,从而进一步简化了结构,提高了产品的集成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料盒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下料盒的内壁面之间围设出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下料口相连通。
在下料盒内设置隔板,隔板与下料盒的内壁面围设出下料通道,则物料经进料口进入下料通道,再经出料口进入内锅,由于隔板的阻挡,物料不会接触到伸缩装置,从而既对伸缩装置起到了保护作用,又避免了伸缩装置对下料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隔板围设出与所述伸缩装置相适配的安装空间。
隔板的数量为多个,则下料通道的数量也为多个,从而提高了下料速率;且多个下料通道沿着下料盒的周向分布,则多个隔板在下料盒的中间区域围设出了安装空间,伸缩装置恰好缩回该空间内,保证了空间的高效利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的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滑槽,位于最外侧的所述伸缩杆的敞口端设有承托部,所述承托部限位在所述滑槽内,并能够滑动至所述滑槽的底部,以支撑在所述下料盒的底壁上。
相邻的隔板之间形成滑槽,相应的在位于最外侧的伸缩杆的敞口端设置承托部,承托部限位在滑槽内,既限制了最外侧的伸缩杆发生周向转动,又对最外侧的伸缩杆起到了承托作用,保证了伸缩装置伸开时,最里侧的伸缩杆上方的伸缩杆不会脱落。
优选地,下料盒的底壁呈弧形,这样能够保证物料全部落入内锅而不会积存在下料盒中;相应地,承托部为弧形块,以保证承托部与下料盒底壁的有效贴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位于最里侧的所述伸缩杆的内部通道形成所述输送通道,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输送通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能够连接至气源。
位于最里侧的伸缩杆的内部通道形成输送通道,而其他伸缩杆只是将输送通道运送至内锅内,进一步通过进气管实现输送通道与气源的连通,这样避免了相邻的伸缩杆之间发生漏气,能够降低漏气的概率,从而提高气流的输送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进水管,其一端与所述输送通道的上端相连通,其另一端能够连接至水源,以向所述内锅送水;和/或,抽水管,其一端与所述输送通道的上端相连通,其另一端能够连接至负压源,用于抽出所述内锅中的污物。
进水管的设置,使得烹饪器具在具有自动送气和自动清洗功能的基础上,又具有了自动送水的功能,从而提高了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且清洗功能、送气功能和送水功能可以集成在一套装置上,既节约了空间,又节约了生产成本,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同时,对于连接有喷头组件的技术方案而言,当伸缩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时,由于喷嘴依然与喷嘴接头相连通,故而可以通过喷嘴向内锅喷水,实现破泡防溢的功能,因此喷头组件也集成了送水、送气和防溢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档次。
至于气源(如风机、气泵等)和水源(如水泵、水箱、水管接头等),可以是烹饪器具本身包含的(即烹饪器具内部设有气泵、水泵等结构),也可以不是烹饪器具本身包含的(即将转接头与外界的风机、水泵等结构相连)。
抽水管的设置,能够把内锅中的污物抽出,因而烹饪器具在具有自动送气功能、自动清洗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了自动排污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且送气功能、清洗功能和排污功能集成在一套装置上,进一步节约了空间和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当喷头组件向下运动时,下料口被打开,下料盒可以向内锅送料,同时喷头组件位于内锅底部,可以连接水源向内锅送水,待达到所需水量时,连接气源送气,完成清洗过程;清洗完毕后,连接负压源,抽出内锅中的清洗污水等污物;然后喷头组件向上运动,封闭下料口,以避免烹饪过程中的蒸汽进入下料盒,并在烹饪过程中及时喷水以实现防溢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管和/或所述抽水管与所述进气管复用。
进水管和/或抽水管与进气管复用,即进水管与进气管合二为一,或者抽水管与进气管合二为一,或者进水管、抽水管和进气管合二为一,这样能够减少管道的数量,提高产品的集成度,从而进一步简化结构,并进一步节约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送通道的上端盖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管道接头和连接头,所述进气管连接至所述管道接头处,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
输送通道的上端设有端盖,端盖能够对输送通道的上端起到密封作用,从而提高气流的利用率;端盖上设有管道接头和连接头,将进气管连接至管道接头处,即可保证进气管与输送通道的可靠连接,将驱动装置与连接头固定连接,即可实现驱动装置与伸缩装置的可靠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相邻的所述伸缩杆之间设有沿所述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筋和限位槽,所述限位筋插入所述限位槽内以限制相邻的所述伸缩杆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和/或,所述伸缩装置的下端还设有配重块。
限位筋和限位槽的设置,能够避免相邻的伸缩杆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伸缩装置伸缩运动的稳定性。
配重块的设置,能够避免伸缩装置在伸缩运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或摇摆等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伸缩装置伸缩运动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
当然不局限于电饭煲,也可以为电压力锅、电蒸锅、电炖锅、电煮锅等。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第一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烹饪器具第二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第一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烹饪器具第二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9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上盖,11盖体,12下料盒,121进料口,122下料口,123隔板,13支撑架,20内锅,30伸缩装置,31伸缩杆,311通孔,32密封盖,33活塞,331第二连通孔,34密封圈,35弹性复位件,36转接头,37延伸管,38端盖,381连接头,41第一磁体,42第二磁体,50驱动装置,51电机,52滑轮,53绳索,54销轴,60喷头组件,61外壳,611顶盖,612底盖,613喷射孔,614环形限位板,615流通孔,62喷嘴接头,621分流孔,622环形挡板,623限位腔,63喷嘴,64弹性件,65密封胶圈,70橡胶管;
其中,图5中上部的连续箭头和图6中的连续箭头表示物料的流动方向;
图5中下部的连续箭头和图7中的连续箭头表示气流或水流的流动方向;
图8和图9中向下的箭头表示水流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上盖10、内锅20和伸缩装置30。
具体地,内锅20位于上盖10下方,用于承载水和物料;伸缩装置30,纵向贯穿上盖10,并包括多个依次滑动连接并依次嵌套的伸缩杆31,使伸缩装置30能够在上盖10和内锅20之间做伸缩运动;其中,伸缩装置30的内部设有输送通道,输送通道的上端能够连接至气源,输送通道的下端能够延伸至内锅20的底部,以向内锅20喷射气流,使物料和水在气流的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以清洗物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将大米等物料和水置于内锅20中,通过伸缩装置30向内锅20输送高压气流,则物料和水在气流的作用下会发生翻滚、碰撞、摩擦、旋转等运动,从而利用气动搅拌实现了自动水洗的目的。由于大米等物料直接在内锅20进行水洗,因此不受空间限制无需分多次清洗,从而简化了清洗流程,节约了清洗时间;且由于省去了清洗完毕后将物料送入内锅20的过程,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上盖10中进行水洗导致大米难于入锅以及残留的问题;此外,气流搅拌相较于机械搅拌,结构更加简单,清洗也更加卫生。
具体地,伸缩装置30包括多个依次滑动连接并依次嵌套的伸缩杆31,则通过多个伸缩杆31之间的相对滑动,即可调节伸缩装置30的长度,使伸缩装置30在上盖10和内锅20之间做伸缩运动;由于伸缩装置30的内部设有输送通道,而输送通道的上端能够连接至气源,输送通道的下端能够延伸至内锅20的底部,因而输送通道喷出的气流能够从物料和水的混合物的底部向上升腾,进而有效地驱动内锅20内的物料和水翻滚,起到有效的搅拌作用。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
伸缩杆31为上端敞口下端设有通孔311的中空结构,且除了最里侧的伸缩杆31以外,其他伸缩杆31上的通孔311与位于其内侧并与其相邻的伸缩杆31的截面尺寸相适配;其中,伸缩装置30伸开时,多个伸缩杆31依次相连通形成输送通道,如图4所示。
每个伸缩杆31均是上端敞口下端设有通孔311的中空结构,保证了多个伸缩杆31能够依次嵌套,且伸开时能够相互连通形成输送通道;除了最里侧的伸缩杆31以外的其他伸缩杆31,其下端的通孔311与位于其内侧并与其相邻的伸缩杆31的截面尺寸相适配,则通孔311对伸缩杆31起到了导向作用和限位作用,保证了相邻的伸缩杆31相对滑动时不会发生倾斜或晃动等情况,从而提高了伸缩装置30伸缩运动时的稳定性;而最里侧的伸缩杆31下端的通孔311则作为输送通道的端口,向内锅20喷射气流。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所示,位于最外侧的伸缩杆31的敞口端设有密封盖32,密封盖32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第一连通孔能够连接至气源;其他伸缩杆31的敞口端设有阶梯状的活塞33,活塞33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内外相邻的两个伸缩杆31的内侧壁相贴合,且活塞33上开设有第二连通孔331以使相邻的伸缩杆31能够相互连通。
在最外侧的伸缩杆31的敞口端设置密封盖32,来封闭最外侧的伸缩杆31的敞口端,避免大量气流外漏,则气源输送的气流可以通过密封盖32上的第一连通孔顺利进入输送通道;在除了最外侧的伸缩杆31以外的其他伸缩杆31的敞口端设置活塞33,活塞33呈上大下小的阶梯状,其上部与位于外侧的伸缩杆31的内侧壁相贴合,其下部与位于内侧的伸缩杆31的内侧壁相贴合,如图2和图4所示,由于活塞33上开设有第二连通孔331,保证了相邻的伸缩杆31能够相互连通,进而保证了气流能够顺利地通过输送通道进入内锅20;且受到活塞33的限制,位于内侧的伸缩杆31不能滑脱出去导致脱节,如图3和图4所示,也不能够发生倾斜或晃动等情况,从而保证了多个伸缩杆31之间的稳定连接,并进一步提高了伸缩装置30伸缩运动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向输送通道的入口通入气流,气流的压力即可推动活塞33运动,进而实现伸缩装置30的展开,因而无需设置额外的驱动机构来驱动伸缩装置30展开,从而简化了产品的结构,降低了产品成本。
优选地,活塞33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活塞33上的第二连通孔331交叉错开。
活塞33的数量为多个(比如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则伸缩杆31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个),当伸缩装置30处于收缩状态时,相邻的活塞33会上下紧挨在一起,由于相邻活塞33上的第二连通孔331交叉错开(即:完全不重合),因而靠上的活塞33上的第二连通孔331的下端会被靠下的活塞33封闭,靠下的活塞33上的第二连通孔331的上端也会被靠上的活塞33封闭,因而气流不能直接穿过活塞33,只有当靠上的活塞33运动至行程的终点时,气流才能够穿过靠上的活塞33将靠下的活塞33推开,并推动其继续运动,直至多个伸缩杆31依次逐级伸开,这样保证了气流只有在输送通道的下端延伸至内锅20底部时才会喷射出去,从而提高了气流的利用率。当然,活塞33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此时伸缩杆31为两个,具体数量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伸出长度和安装空间的不同进行调节,但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密封盖3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与伸缩杆31的内侧壁之间填充有密封圈34,如图2所示。
密封盖3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在第一环形槽与伸缩杆31的内侧壁之间填充密封圈34,既便于密封盖32的安装,又提高了密封盖32的密封效果,避免了输送通道在上端口处漏气。
优选地,活塞33的上部侧壁和下部侧壁开设有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与伸缩杆31的内侧壁之间填充有密封圈34,如图2所示。
活塞33的上部侧壁和下部侧壁开设有第二环形槽,在第二环形槽与伸缩杆31的内侧壁之间填充密封圈34,既保证了活塞33能够正常滑动,又提高了活塞33对伸缩杆31的密封性,从而避免了因输送通道中间漏气而影响伸缩装置30的伸缩运动,进一步提高了伸缩装置30的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地,相邻的伸缩杆31之间限定出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弹性复位件35,如图1至图4所示,弹性复位件35能够在伸缩装置30伸开时被压缩,并利用其复位弹力带动伸缩装置30向上收缩复位。
相邻的伸缩杆31之间限定出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弹性复位件35,则伸缩装置30受力(比如气流压力或其他作用力)伸开时,相邻的伸缩杆31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使二者之间的空间缩小,因而弹性复位件35被压缩储存弹性势能,其下端抵靠在位于外侧的伸缩杆31的底壁上,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上端可以抵靠在活塞33或其他结构(比如在伸缩杆31敞口端设置向外延伸的支撑沿等结构)上,当然,也可以额外设置其他结构;相应地,当伸缩装置30停止受力时,弹性复位件35释放弹性势能复位,进而带动伸缩装置30向上收缩复位,如图1和图2所示;因此,弹性复位件35的复位弹力提供了伸缩装置30的收缩作用力,无需额外设置用于驱动伸缩装置30收缩的驱动机构,从而也简化了产品的结构,节约了生产成本。优选地,弹性复位件35为弹簧,弹簧套设在伸缩杆31上。
进一步地,伸缩装置30的底部还设有第一磁体41,内锅20的下方设有第二磁体42,第二磁体42能够与第一磁体41相互吸引,以限制伸缩装置30向上收缩,如图3和图4所示。
优选地,第一磁体41为导磁性金属件,第二磁体42为电磁体。
在伸缩装置30的底部设置第一磁体41,在内锅20下方设置与其相配合的第二磁体42,利用第二磁体42对第一磁体41的吸引力,即可保证伸缩装置30伸开时能够稳稳地维持在伸开状态,而不会向上收缩,从而保证了伸缩装置30工作时的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利用气流压力使伸缩装置30展开利用弹簧弹力使伸缩装置30回收的实施例而言,当伸缩装置30伸开后,由于受到第二磁体42的吸引力,第二磁体42的磁性吸引力大于弹簧的弹力,因而即使停止气流的输送,伸缩装置30也可以维持在伸开状态。
优选地,第一磁体41为导磁性金属件,即第一磁体41由导磁性金属材料(如铁、镍、钴、不锈钢等导磁性材料)制成,因此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强的磁性;第二磁体42为电磁体,在通电时能够产生较强的磁场,进而对第一磁体41施加较强的吸引力,以限制伸缩装置30收缩,而在伸缩装置30需要收缩时,则使电磁体断电以避免其影响伸缩装置30的收缩速率及收缩状态下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转接头36,与输送通道的上端相连通,并能够连接至气源和水源,使输送通道能够向内锅20输送气流和水。
转接头36既能够连接至气源以向内锅20输送气流,又能够连接至水源以向内锅20输送水,因而使得烹饪器具在具有自动送气和自动清洗功能的基础上,又具有了自动送水的功能,从而提高了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且清洗功能、送气功能和送水功能集成在一套装置上,既节约了空间,又节约了生产成本,构思巧妙,结构简单;此外,在清洗物料时,转接头36先连接水源,以利用液体压力驱使伸缩装置30展开,相较于气体压力,液体压力更大效率更高,当输送的水达到所需水量时,水源停止工作,气源开始工作,将空气经转接头36吹入输送通道内,进而吹入内锅20中,完成洗米动作。
至于气源(如风机、气泵等)和水源(如水泵、水箱、水管接头等),可以是烹饪器具本身包含的(即烹饪器具内部设有气泵、水泵等结构),也可以不是烹饪器具本身包含的(即将转接头36与外界的风机、水泵等结构相连)。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负压源(图中未示出),与转接头36相连通,用于通过输送通道抽出内锅20中的污物。
烹饪器具还包括负压源,能够把内锅20中的污物抽出,因而烹饪器具在具有自动送气功能、自动清洗功能、自动送水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了自动排污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且送气功能、清洗功能、送水功能和排污功能集成在一套装置上,进一步节约了空间和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其中,负压源还能够对输送通道抽真空,使伸缩装置30向上收缩复位。
利用负压源对输送通道抽真空,则大气压力会推动伸缩装置30向上收缩,从而实现伸缩装置30的复位,这样,利用液压原理驱使伸缩装置30展开,利用负压源抽真空驱使伸缩装置30收缩,在保证伸缩装置30伸缩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够省去前述实施例中的弹性复位件35。
进一步地,伸缩装置30还包括:延伸管37,与输送通道的下端相连,并与输送通道之间形成夹角,如图1至图4所示。
在输送通道的下端连接延伸管37,且延伸管37与输送通道之间形成夹角,则气流不仅能够从输送通道的下端喷出,还可以从延伸管37喷出,从而扩大了气流的搅拌范围,提高了清洗效率。
优选地,延伸管3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延伸管37绕输送通道的周向均布,如图1至图4所示。
延伸管3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延伸管37绕输送通道的周向均布,既进一步扩大了气流的搅拌范围,又提高了搅拌的均匀性,保证了各个部位的物料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搅拌,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清洗效率。
优选地,延伸管37与输送通道互相垂直,如图1至图4所示。
延伸管37与输送通道互相垂直,结构较为规整,便于延伸管37的安装,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当然,延伸管37与输送通道也可以成75°、105°等角度,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但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延伸管37内设有单向阀(图中未示出),单向阀按照由延伸管37与输送通道的连接端向延伸管37的自由端的方向单向导通。
在延伸管37内设置单向阀,且单向阀按照由延伸管37与输送通道的连接端向延伸管37的自由端的方向单向导通,因而延伸管37只能出不能进,则清洗阶段的气流和水流能够通过延伸管37和输送通道的下端口排出,从而保证了出气效率和出水效率,同时避免了大米等物料进入延伸管37造成堵塞;而排污阶段的污物则不能通过延伸管37进入输送通道,只能通过输送通道的下端口进入输送通道进而排出,从而减小了对负压源的抽吸力的要求,保证了排污效率;且输送通道的下端口的位置相对较低,便于更彻底地排净内锅20中的污物。
进一步地,输送通道的下端口处设有过滤网。
在输送通道的下端口设置过滤网,能够避免大米等物料进入输送通道导致堵塞,从而保证了输送通道的畅通性。
进一步地,上盖10上设有支撑架13,伸缩装置30安装在支撑架13上,如图1至图4所示。
上盖10上设有支撑架13,伸缩装置30安装在支撑架13上,则清洗物料时,伸缩装置30向下伸开,插入内锅20,在完成清洗动作后,自动缩回上盖10内,以避免影响烹饪过程。
下面以全自动电饭煲清洗大米为例,介绍该烹饪器具的工作原理:
全自动电饭煲的洗米机构(即伸缩装置30)不工作时位于上盖10内,伸缩杆31内安装弹簧,固定在上盖10支撑柱(支撑架13的一部分)上,第三节杆(即位于最里侧的伸缩杆31)底部管路(即延伸管37)安装单向阀,水和气只出不进,杆底部开孔,安装过滤网,防止大米进入杆腔内。
当水泵通过转接头36向第一级杆(即位于最外侧的伸缩杆31)腔内注水时,活塞33有效面积最大的第二级杆首先伸出,当运动至行程终点时,有效面积次之的第三节杆再伸出,第三节杆尾部安装管路,从转接头36注入的水经底孔(即最里侧伸缩杆31下端的通孔)及尾部管路排出,形成液压回路,如图3和图4所示。
当第二、三节杆全部伸出后,底部电磁铁(即第二磁体42)通电,吸住第三节杆底部的圆铁盘(即第一磁体41),克服弹簧作用力,此时第三节杆保持在锅底,不需要杆腔内部液压力,水泵可以不工作。
待水泵抽水量达到洗米所需水量时,水泵停止工作,气泵开始工作,如图4所示,将空气经转接头36吹入杆内,从第三节杆底部管路及底孔排出,完成洗米动作。
洗米完成后,另外一个抽水泵(即负压源)开始工作,将洗米水抽出内锅20,此时电磁铁产生的磁力吸住第三节杆,抽水吸力小于磁力,杆保持静止状态,抽水动作完成后,电磁铁断电,第二节杆与第三节杆被弹簧推力带回到上盖10内,如图1和图2所示,从而实现伸缩功能。
由此可知,该烹饪器具直接用干米下锅,利用液压原理,使洗米装置伸到锅底,通过杆底部气孔在锅内洗米、抽水,不需要用风机多次吹米下锅,避免了湿米下锅不顺畅的问题。
实施例二(如图5至图9所示)
烹饪器具还包括:驱动装置50,与伸缩装置30相连,用于驱动伸缩装置30做伸缩运动。
通过设置驱动装置50,来专门控制伸缩装置30的伸缩运动,能够有效保证伸缩装置30伸缩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提高了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地,伸缩杆31为上端敞口下端设有通孔311的中空结构,且除了最里侧的伸缩杆31以外,其他伸缩杆31上的通孔311与位于其内侧并与其相邻的伸缩杆31的截面尺寸相适配,如图6和图9所示;其中,驱动装置50与位于最里侧的伸缩杆31相连,以使伸缩装置30能够逐级伸缩,如图6和图9所示。
每个伸缩杆31均是上端敞口下端设有通孔311的中空结构,保证了伸缩杆31能够依次嵌套;除了最里侧的伸缩杆31以外的其他伸缩杆31,其下端的通孔311与位于其内侧并与其相邻的伸缩杆31的截面尺寸相适配,则通孔311对伸缩杆31起到了导向作用和限位作用,保证了相邻的伸缩杆31相对滑动时不会发生倾斜或晃动等情况,从而提高了伸缩装置30伸缩运动时的稳定性;而最里侧的伸缩杆31下端的通孔311则作为输送通道的端口,向内锅20喷射气流;驱动装置50与位于最里侧的伸缩杆31相连,则驱动装置50驱动最里侧的伸缩杆31向下运动时,即可带动伸缩装置30缓缓逐级展开,驱动装置50驱动最里侧的伸缩杆31向上运动时,即可带动伸缩装置30缓缓逐级收缩,由于多个伸缩杆31依次滑动连接并依次嵌套,则相邻的伸缩杆31之间必然设有相应的限位结构,以限制两者完全脱节,保证伸缩装置30的完整性。
至于伸缩装置30的安装方式,可以将其最外侧的伸缩杆31固定在上盖10上,则位于最外侧的伸缩杆31在伸缩运动的过程中保持不动,其他伸缩杆31则可以依次展开,并悬挂支撑在位于其上侧的伸缩杆31的底壁上(当然,如果驱动装置50与伸缩装置30始终保持固定连接时,最里侧的伸缩杆31也可以受到驱动装置50的悬挂作用力),收缩时也依次缩回。
或者,如图5和图8所示,伸缩装置30也可以整体悬挂设置,则最外侧的伸缩杆31也参与伸缩运动,此时需在最里侧的伸缩杆31的下方设置相应的限位结构(比如一个限位板或其他结构),该限位结构能够承托其他伸缩杆31,这样最里侧的伸缩杆31与驱动装置50相连,即可保证收缩状态下整个伸缩装置30都能够得到有效支撑;相应地,还需在最外侧的伸缩杆31上设置承托部(比如两个凸耳),使其在伸缩装置30伸开时能够支撑在上盖10上,以保证除了最里侧的伸缩杆31之外的其他伸缩杆31不会掉下来。
具体地,驱动装置50包括:驱动件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与驱动件的输出轴相连,并与位于最里侧的伸缩杆31相连,以带动伸缩装置30做伸缩运动。
其中,传动组件包括:滑轮52和绳索53,如图5和图8所示,滑轮52套设在输出轴上;绳索53缠绕在滑轮52上,且其末端与位于最里侧的伸缩杆31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还包括:销轴54,如图6和图9所示,安装在上盖10上,并位于伸缩装置30的正上方,绳索53绕过销轴54与伸缩装置30相连。
驱动装置50包括驱动件和传动组件,驱动件(如电机51)提供动力来源,传动组件将驱动件的转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进而带动伸缩装置30做伸缩运动。
具体地,传动组件包括滑轮52和绳索53,滑动套设在驱动件输出轴上,随着输出轴的旋转而旋转,绳索53缠绕在滑轮52上,随着滑轮52的旋转而延长或缩短,当其延长时,伸缩装置30在重力的作用下会逐渐下降,进而缓缓展开,当其缩短时,则带动伸缩装置30缓缓向上收缩复位。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还包括销轴54,销轴54位于伸缩装置30的正上方,通过销轴54的传动,保证了绳索53能够竖直延伸至最里侧的伸缩杆31的上端,进而保证绳索53的延伸方向与伸缩装置30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了绳索53运动的顺畅性,还能够避免绳索53与其他结构发生干涉,且使得驱动件和滑轮52的位置无需位于伸缩装置30的正上方,可以根据产品的具体结构进行合理布局,从而有利于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地,位于最里侧的伸缩杆31的下端连接有与输送通道相连通的喷头组件60,喷头组件60的截面尺寸大于位于最外侧的伸缩杆31上的通孔311,使喷头组件60整体上位于多个伸缩杆31的下方,如图5、图7和图8所示。
在位于最里侧的伸缩杆31的下端连接喷头组件60,且喷头组件60与输送通道相连通,则能够利用喷头组件60向内锅20喷气,由于喷头组件60的喷射范围更广,因而能够提高搅拌范围和搅拌效率,进而提高清洗效率;此外,喷头组件60的截面尺寸大于位于最外侧的伸缩杆31上的通孔311,且整体上位于多个伸缩杆31的下方,故而喷头组件60充当了前述实施例中的限位结构,能够对除了最里侧以外的其他伸缩杆31起到承托作用,如图8和图9所示,避免其在收缩状态下发生滑脱,这样,收缩状态下,最里侧的伸缩杆31悬挂在传动组件下,其他伸缩杆31支撑在喷头组件60上,从而保证了收缩状态下伸缩装置30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7和图9所示,喷头组件60包括:外壳61、喷嘴接头62和喷嘴63。外壳61的截面尺寸大于位于最外侧的伸缩杆31上的通孔311;喷嘴接头62安装在外壳61的顶部,且连接至输送通道的下端,并与输送通道相连通;喷嘴63安装在外壳61的底部,并与喷嘴接头62相对设置,且喷嘴63的喷射出口朝向内锅20。
喷头组件60包括外壳61、喷嘴接头62和喷嘴63,外壳61的截面尺寸大于位于最外侧的伸缩杆31上的通孔311,保证了喷头组件60能够起到承托作用;喷嘴接头62安装在外壳61的顶部,且连接至输送通道的下端,并与输送通道相连通,保证了输送通道能够为喷头组件60供气;喷嘴63安装在外壳61的底部,并与喷嘴接头62相对设置,且其喷射出口朝向内锅20,保证了喷头组件60能够向内锅20喷射气流。
进一步地,外壳61上设有喷射孔613,喷嘴接头62的侧部还开设有与喷嘴接头62的内部通道相连通的分流孔621,如图7和图9所示;其中,喷嘴63能够与喷嘴接头62发生相对运动,以在伸缩装置30伸开时使分流孔621与喷射孔613相连通,及在伸缩装置30收缩时使分流孔621与喷射孔613相隔离。
外壳61上也设有喷射孔613,喷射孔613在伸缩装置30伸开时能够通过喷嘴接头62侧部的分流孔621与喷嘴接头62的内部通道相连通,则喷头组件60除了通过喷嘴63的喷射出口向内锅20喷射气流外,还可以通过外壳61上的喷射孔613向内锅20喷射气流,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气流的喷射范围,进一步提高了搅拌效率和清洗效率;而当伸缩装置30收缩时,喷嘴63与喷嘴接头62发生相对运动,使分流孔621与喷射孔613相隔离,避免内锅20中的蒸汽或其他物质通过分流孔621和喷射孔613进入上盖10中影响上盖10内的结构。
至于喷嘴接头62与喷嘴63发生相对运动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喷嘴63固定在外壳61上,喷嘴接头62活动安装在外壳61上,通过喷嘴接头62相对外壳61的运动来实现其与喷嘴63的相对运动;也可以是喷嘴接头62固定在外壳61上,喷嘴63活动安装在外壳61上,通过喷嘴63相对外壳61的运动来实现其与喷嘴接头62的相对运动;当然,也可以是喷嘴63和喷嘴接头62均活动安装在外壳61上,通过二者相对的外壳61的运动来实现喷嘴63和喷嘴接头62的相对运动。
进一步地,喷嘴接头62活动安装在外壳61上,且其底部向外延伸并向下弯折形成环形挡板622,分流孔621位于环形挡板622的上方,如图7所示;外壳61内设有位于环形挡板622外侧并能够与环形挡板622的侧壁相贴合的环形限位板614,以使环形限位板614与喷嘴接头62之间围设出限位腔623,如图7所示;其中,伸缩装置30伸开时,喷射孔613和分流孔621均与限位腔623相连通,如图7所示;伸缩装置30收缩时,喷射孔613和/或分流孔621与限位腔623相隔离,如图9所示。
喷嘴接头62活动安装在外壳61上,即喷嘴接头62能够与外壳61发生相对运动,进而实现与喷嘴63的相对运动;喷嘴接头62的底部向外延伸并向下弯折形成环形挡板622,使喷嘴接头62的侧壁面上形成台阶,分流孔621能够与台阶上方的空间相连通(分流孔621位于外壳61内)或相隔离(分流孔621运动至外壳61外或者运动至恰好被外壳61封堵的位置处);外壳61内设有位于环形挡板622外侧并能够与环形挡板622的侧壁相贴合的环形限位板614,则环形限位板614包围喷嘴接头62,并与喷嘴接头62侧壁台阶上方的空间围设出了限位腔623,当环形限位板614与环形挡板622相配合完全封闭限位腔623时,限位腔623即与喷射孔613相隔离,当环形限位板614与环形挡板622相配合没有完全封闭限位腔623时,限位腔623即与喷射孔613相连通;由于喷嘴接头62能够相对外壳61上下运动,会带动形挡板与环形限位板614发生相对运动,并带动限位腔623的大小发生伸缩变化,从而实现喷射孔613和分流孔621与限位腔623的连通或隔离,进而实现喷射孔613与分流孔621的连通或隔离。
具体地,当伸缩装置30伸开时,喷射孔613与限位腔623相连通,分流孔621也与限位腔623相连通,从而实现了喷射孔613与限位腔623的连通,如图5和图7所示;当伸缩装置30收缩时,喷射孔613和分流孔621中的至少一个与限位腔623相隔离,即可实现喷射孔613与分流孔621的隔离,如图8和图9所示。
进一步地,环形限位板614上开设有与喷射孔613相连通的流通孔615,如图7和图9所示,喷射孔613通过流通孔615与限位腔623相连通或相隔离;其中,伸缩装置30伸开时,环形挡板622打开流通孔615以使流通孔615与限位腔623相连通;伸缩装置30收缩时,环形挡板622遮挡流通孔615,以使流通孔615与限位腔623相隔离。
环形限位板614上开设有与喷射孔613相连通的流通孔615,则当环形挡板622与环形限位板614发生相对运动时,环形挡板622能够遮挡流通孔615或打开流通孔615,由于喷射孔613通过流通孔615与限位腔623实现连通或隔离,进而实现喷射孔613与限位腔623的连通和隔离。当然,环形限位板614上也可以不设置流通孔615,比如:伸缩装置30伸开时,环形限位板614与环形挡板622之间形成间隙,喷射孔613通过该间隙与限位腔623相连通,伸缩装置30收缩时,环形限位板614与环形挡板622的侧壁相贴合,从而封闭限位腔623,实现喷射孔613与限位腔623的隔离。
进一步地,喷头组件60还包括:弹性件64,位于限位腔623内,用于在伸缩装置30伸开时,使喷射孔613和分流孔621与限位腔623相连通,如图7和图9所示。
喷头组件60还包括弹性件64,则当伸缩装置30收缩时,部分伸缩杆31压在外壳61上,使喷嘴接头62相对外壳61向上运动,致使限位腔623的空间变小,此时分流孔621可以运动至限位腔623外(比如恰好被外壳61封闭),与限位腔623相隔离,同时,弹性件64发生弹性变形储存弹性势能,此时环形限位板614相对环形挡板622向下运动,二者相配合,能够封闭限位腔623,如图9所示,以隔离喷射孔613和分流孔621;当伸缩装置30伸开时,弹性件64释放弹性势能,使喷嘴接头62相对外壳61向下运动,此时分流孔621运动至外壳61内与限位腔623相连通,同时环形挡板622相对环形限位板614向下运动,进而使限位腔623与喷射孔613相连通,以连通喷射孔613和分流孔621,如图7所示。因此,通过在外壳61内设置弹性件64,来实现喷射孔613与限位腔623的自动连通,简化了产品的结构,构思十分巧妙。进一步地,对于上述在环形限位板614上开设连通孔的实施例而言,弹簧的伸缩变形能够实现环形挡板622对连通孔的打开或封闭,进而实现喷射孔613与限位腔623的连通或关闭。优选地,弹性件64为弹簧,弹簧套设在喷嘴接头62上,弹簧弹性好,变形量大,且价格低廉。当然,弹性件64也可以是弹片等其他弹性结构,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进一步地,外壳61包括顶盖611和底盖612,喷嘴接头62安装在顶盖611上,且顶盖611上设有喷射孔613,底盖612与顶盖611的下端相连,喷嘴63安装在底盖612上,并贯穿底盖612,且底盖612上也设有喷射孔613,如图7和图9所示。
外壳61包括顶盖611和底盖612,喷头接头和喷嘴63分别安装在顶盖611和底盖612上,且喷嘴63贯穿底盖612,保证了喷嘴63的喷射出口能够与内锅20相连通,进而向内锅20喷射气流;且外壳61由两部分组成,便于喷嘴接头62、弹性件64及喷嘴63的检修和装卸;顶盖611或者底盖612或者顶盖611和底盖612的截面尺寸大于最外侧的伸缩杆31上的通孔,均能够保证外壳61对伸缩杆31的有效承托;顶盖611和底盖612上均开设有喷射孔613,进一步扩大了喷头组件60的喷射范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搅拌效率和清洗效率。
优选地,喷嘴接头62与喷嘴63之间设有密封件,如图7和图9所示。
在喷嘴接头62和喷嘴63之间设置密封件,能够提高喷嘴接头62与喷嘴63连通时二者之间的密封性,保证水流具有足够的压力进入喷嘴63,进而提高喷嘴63的喷雾破泡效率。优选地,密封件为密封胶圈65。
优选地,顶盖611与底盖612之间设有密封件,如图7和图9所示。
在顶盖611和底盖612之间设置密封件,能够提高二者之间的密封性。优选地,密封件为密封胶圈65。
进一步地,上盖10包括:盖体11和下料盒12,如图5和图8所示,下料盒12安装在盖体11上,并贯穿盖体11,且其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进料口121和下料口122;其中,伸缩装置30能够沿着下料口122的轴线往复运动,以缩入下料盒12内(如图8所示)或插入内锅20内(如图5所示)。
上盖10包括盖体11和下料盒12,下料盒1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进料口121和下料口122,这样,物料先进入下料盒12,再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经下料盒12底部的下料口122进入内锅20中,这样既使烹饪器具具备了自动送料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对送料动力源的要求;此外,下料盒12还对伸缩装置30起到了收纳作用,使得伸缩装置30在收缩状态下能够位于下料盒12内,既合理利用了下料盒的空间,避免了额外占用盖体11的其他空间,因此简化了盖体11部分的结构,且避免了伸缩装置30与其他结构发生干涉或受到其他结构的影响,因而也对伸缩装置30起到了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喷头组件60的形状与下料口122的形状相适配,如图8和图9所示,以打开或封闭下料口122。
喷头组件60的形状与下料口122的形状相适配,则喷头组件60还对下料口122起到了卸料阀的作用,能够实现下料口122的选择性打开和关闭,这样又减少了一个卸料阀部件,从而进一步简化了结构,提高了产品的集成度。
进一步地,下料盒12内设有隔板123,隔板123与下料盒12的内壁面之间围设出下料通道,下料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料口121和下料口122相连通,如图6和图9所示。
在下料盒12内设置隔板123,隔板123与下料盒12的内壁面围设出下料通道,则物料经进料口121进入下料通道,再经出料口进入内锅20,由于隔板123的阻挡,物料不会接触到伸缩装置30,从而既对伸缩装置30起到了保护作用,又避免了伸缩装置30对下料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优选地,隔板1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隔板123围设出与伸缩装置30相适配的安装空间,如图9所示。
隔板123的数量为多个,则下料通道的数量也为多个,从而提高了下料速率;且多个下料通道沿着下料盒12的周向分布,则多个隔板123在下料盒12的中间区域围设出了安装空间,伸缩装置30恰好缩回该空间内,保证了空间的高效利用。
进一步地,相邻的隔板123之间形成滑槽,位于最外侧的伸缩杆31的敞口端设有承托部,承托部限位在滑槽内,并能够滑动至滑槽的底部,以支撑在下料盒12的底壁上。
相邻的隔板123之间形成滑槽,相应的在位于最外侧的伸缩杆31的敞口端设置承托部,承托部限位在滑槽内,既限制了最外侧的伸缩杆31发生周向转动,又对最外侧的伸缩杆31起到了承托作用,保证了伸缩装置30伸开时,最里侧的伸缩杆31上方的伸缩杆31不会脱落。
优选地,下料盒12的底壁呈弧形,这样能够保证物料全部落入内锅20而不会积存在下料盒12中;相应地,承托部为弧形块,以保证承托部与下料盒12底壁的有效贴合。
进一步地,位于最里侧的伸缩杆31的内部通道形成输送通道,烹饪器具还包括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输送通道的上端相连通,如图6所示,进气管的另一端能够连接至气源。
位于最里侧的伸缩杆31的内部通道形成输送通道,而其他伸缩杆31只是将输送通道运送至内锅20内,进一步通过进气管实现输送通道与气源的连通,这样避免了相邻的伸缩杆31之间发生漏气,能够降低漏气的概率,从而提高气流的输送效率。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进水管,其一端与输送通道的上端相连通,其另一端能够连接至水源,以向内锅20送水。
进水管的设置,使得烹饪器具在具有自动送气和自动清洗功能的基础上,又具有了自动送水的功能,从而提高了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且清洗功能、送气功能和送水功能可以集成在一套装置上,既节约了空间,又节约了生产成本,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同时,对于连接有喷头组件60的实施例而言,当伸缩装置30处于收缩状态时,由于喷嘴63依然与喷嘴接头62相连通,故而可以通过喷嘴63向内锅20喷水,实现破泡防溢的功能,因此喷头组件60也集成了送水、送气和防溢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档次。
至于气源(如风机、气泵等)和水源(如水泵、水箱、水管接头等),可以是烹饪器具本身包含的(即烹饪器具内部设有气泵、水泵等结构),也可以不是烹饪器具本身包含的(即将转接头36与外界的风机、水泵等结构相连)。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抽水管,其一端与输送通道的上端相连通,其另一端能够连接至负压源,用于抽出内锅20中的污物。
抽水管的设置,能够把内锅20中的污物抽出,因而烹饪器具在具有自动送气功能、自动清洗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了自动排污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且送气功能、清洗功能和排污功能集成在一套装置上,进一步节约了空间和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当喷头组件60向下运动时,下料口122被打开,下料盒12可以向内锅20送料,同时喷头组件60位于内锅20底部,可以连接水源向内锅20送水,待达到所需水量时,连接气源送气,完成清洗过程;清洗完毕后,连接负压源,抽出内锅20中的清洗污水等污物;然后喷头组件60向上运动,封闭下料口122,以避免烹饪过程中的蒸汽进入下料盒,并在烹饪过程中及时喷水以实现防溢功能。
优选地,进水管、抽水管与进气管复用,如图5和图8所示。
进水管、抽水管和进气管合二为一,且为橡胶管70,这样能够减少管道的数量,提高产品的集成度,从而进一步简化结构,并进一步节约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输送通道的上端盖38设有端盖38,端盖38上设有管道接头和连接头381,进气管连接至管道接头处,驱动装置50与连接头381固定连接。
输送通道的上端设有端盖38,端盖38能够对输送通道的上端起到密封作用,从而提高气流的利用率;端盖38上设有管道接头和连接头381,将进气管连接至管道接头处,即可保证进气管与输送通道的可靠连接,将驱动装置50与连接头381固定连接,即可实现驱动装置50与伸缩装置30的可靠连接。
优选地,相邻的伸缩杆31之间设有沿伸缩杆3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筋和限位槽,限位筋插入限位槽内以限制相邻的伸缩杆3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限位筋和限位槽的设置,能够避免相邻的伸缩杆3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伸缩装置30伸缩运动的稳定性。
优选地,伸缩装置30的下端还设有配重块。
配重块的设置,能够避免伸缩装置30在伸缩运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或摇摆等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伸缩装置30伸缩运动的稳定性。
下面以全自动电饭煲清洗大米为例,来介绍该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全自动电饭煲的洗米伸缩机构由下米盒(即下料盒12)、两节杆筒(即伸缩装置30)及底部的阀门机构(即喷头组件60)组成,当进入洗米状态时,电机51带动滑轮52转动,绳索53放松,第一二节杆筒(即伸缩杆31)由于自身的重力向下运动,当两节杆筒运动到底部位置时,电机51停止转动,大米从米仓送入下米盒侧壁的通道,进入锅内,如图5和图6所示。
下米完成后,底部洗米装置中的弹簧处于弹开状态,此时第二节杆筒与外部完全连通,水泵开始通过橡胶管70向锅内抽水,如图7所示,当水量达到洗米需要的水量时,气泵开始工作,从橡胶管70向锅内充气洗米,洗米完成后,另外一个抽水泵通电,将废水通过橡胶管70排出,完成洗米步骤。
洗米完成后,电机51带动滑轮52向相反方向转动,第二三节杆筒向上运动,直到底端阀门机构压紧锅盖,此时弹簧被电机51带动向上压缩,进水通道被堵上,如果水泵向锅内抽水,只能通过底部喷头的唯一通道(即喷嘴63的喷射出口),如图8和图9所示,在煮饭过程中,可通过此喷头喷水进行防溢,而水不会从其它地方喷出。
由此可知,该烹饪器具利用伸缩杆31的重力和滑轮52机构实现了洗米装置的上下伸缩控制,解决了湿米下锅会粘连在上盖10侧壁上的问题,且不会占用外部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将大米等物料和水置于内锅中,通过伸缩装置向内锅输送高压气流,则物料和水在气流的作用下会发生翻滚、碰撞、摩擦、旋转等运动,从而利用气动搅拌实现了自动水洗的目的。由于大米等物料直接在内锅进行水洗,因此不受空间限制无需分多次清洗,从而简化了清洗流程,节约了清洗时间;且由于省去了清洗完毕后将物料送入内锅的过程,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上盖中进行水洗导致大米难于入锅以及残留的问题;此外,气流搅拌相较于机械搅拌,结构更加简单,清洗也更加卫生。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6)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盖;
内锅,位于所述上盖下方,用于承载水和物料;
伸缩装置,纵向贯穿所述上盖,并包括多个依次滑动连接并依次嵌套的伸缩杆,使所述伸缩装置能够在所述上盖和所述内锅之间做伸缩运动;
其中,所述伸缩装置的内部设有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的上端能够连接至气源,所述输送通道的下端能够延伸至所述内锅的底部,以向所述内锅喷射气流,使所述物料和水在所述气流的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以清洗所述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杆为上端敞口下端设有通孔的中空结构,且除了最里侧的所述伸缩杆以外,其他所述伸缩杆上的通孔与位于其内侧并与其相邻的伸缩杆的截面尺寸相适配;
其中,所述伸缩装置伸开时,多个所述伸缩杆依次相连通形成所述输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位于最外侧的所述伸缩杆的敞口端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能够连接至所述气源;
其他所述伸缩杆的敞口端设有阶梯状的活塞,所述活塞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内外相邻的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内侧壁相贴合,且所述活塞上开设有第二连通孔以使相邻的所述伸缩杆能够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所述活塞上的第二连通孔交叉错开;和/或
所述密封盖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伸缩杆的内侧壁之间填充有密封圈;和/或
所述活塞的上部侧壁和下部侧壁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与所述伸缩杆的内侧壁之间填充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所述伸缩杆之间限定出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能够在所述伸缩装置伸开时被压缩,并利用其复位弹力带动所述伸缩装置向上收缩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装置的底部还设有第一磁体,所述内锅的下方设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能够与所述第一磁体相互吸引,以限制所述伸缩装置向上收缩。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接头,与所述输送通道的上端相连通,并能够连接至气源和水源,使所述输送通道能够向所述内锅输送气流和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负压源,与所述转接头相连通,用于通过所述输送通道抽出所述内锅中的污物。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还包括:
延伸管,与所述输送通道的下端相连,并与所述输送通道之间形成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延伸管绕所述输送通道的周向均布;和/或
所述延伸管与所述输送通道互相垂直;和/或
所述延伸管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按照由所述延伸管与所述输送通道的连接端向所述延伸管的自由端的方向单向导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通道的下端口处设有过滤网;和/或
所述上盖上设有支撑架,所述伸缩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装置,与所述伸缩装置相连,用于驱动所述伸缩装置做伸缩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杆为上端敞口下端设有通孔的中空结构,且除了最里侧的所述伸缩杆以外,其他所述伸缩杆上的通孔与位于其内侧并与其相邻的伸缩杆的截面尺寸相适配;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与位于最里侧的所述伸缩杆相连,以使所述伸缩装置能够逐级伸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驱动件;和
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相连,并与位于最里侧的所述伸缩杆相连,以带动所述伸缩装置做伸缩运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滑轮,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
绳索,缠绕在所述滑轮上,且其末端与位于最里侧的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
销轴,安装在所述上盖上,并位于所述伸缩装置的正上方,所述绳索绕过所述销轴与所述伸缩装置相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位于最里侧的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有与所述输送通道相连通的喷头组件,所述喷头组件的截面尺寸大于位于最外侧的所述伸缩杆上的通孔,使所述喷头组件整体上位于多个所述伸缩杆的下方。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
盖体;和
下料盒,安装在所述盖体上,并贯穿所述盖体,且其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下料口;
其中,所述伸缩装置能够沿着所述下料口的轴线往复运动,以缩入所述下料盒内或插入所述内锅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当位于最里侧的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有喷头组件时,所述喷头组件的形状与所述下料口的形状相适配,以打开或封闭所述下料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料盒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下料盒的内壁面之间围设出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下料口相连通。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隔板沿所述下料盒的周向分布,并围设出与所述伸缩装置相适配的安装空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滑槽,位于最外侧的所述伸缩杆的敞口端设有承托部,所述承托部限位在所述滑槽内,并能够滑动至所述滑槽的底部,以支撑在所述下料盒的底壁上。
23.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位于最里侧的所述伸缩杆的内部通道形成所述输送通道,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输送通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能够连接至气源。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水管,其一端与所述输送通道的上端相连通,其另一端能够连接至水源,以向所述内锅送水;和/或
抽水管,其一端与所述输送通道的上端相连通,其另一端能够连接至负压源,用于抽出所述内锅中的污物。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通道的上端盖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管道接头和连接头,所述进气管连接至所述管道接头处,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所述伸缩杆之间设有沿所述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筋和限位槽,所述限位筋插入所述限位槽内以限制相邻的所述伸缩杆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和/或
所述伸缩装置的下端还设有配重块。
CN201720849825.XU 2017-07-13 2017-07-13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7640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49825.XU CN207640207U (zh) 2017-07-13 2017-07-13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49825.XU CN207640207U (zh) 2017-07-13 2017-07-13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40207U true CN207640207U (zh) 2018-07-24

Family

ID=62886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49825.XU Active CN207640207U (zh) 2017-07-13 2017-07-13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40207U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7671A (zh) * 2019-03-22 2019-06-21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一种淘米机
CN110811374A (zh) * 2018-08-10 2020-02-21 佛山市爱米吧科技有限公司 排水装置、电饭煲和水管高度控制方法
CN112806824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和家用电器
CN112806822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进料装置及烹饪电器
CN112806825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
CN112806858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输送部件、输送装置、家用电器和控制方法
CN112806859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清洁方法及家用电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06821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和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
CN113017448A (zh) * 2021-04-30 2021-06-25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搅拌装置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3143066A (zh) * 2021-04-30 2021-07-2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搅拌装置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3475957A (zh) * 2021-07-08 2021-10-08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一种电磁果蔬清洗机及使用方法
CN114682586A (zh) * 2020-12-29 2022-07-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清洁方法、烹饪器具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80578A (zh) * 2020-12-29 2022-07-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洗料方法、烹饪方法、烹饪器具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80579A (zh) * 2020-12-29 2022-07-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物料清洗方法、烹饪器具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43474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物料清洗方法、烹饪器具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1374A (zh) * 2018-08-10 2020-02-21 佛山市爱米吧科技有限公司 排水装置、电饭煲和水管高度控制方法
CN109907671A (zh) * 2019-03-22 2019-06-21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一种淘米机
CN112806824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和家用电器
CN112806822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进料装置及烹饪电器
CN112806825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
CN112806858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输送部件、输送装置、家用电器和控制方法
CN112806859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清洁方法及家用电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06821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和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
CN112806858B (zh) * 2019-11-15 2024-02-2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输送部件、输送装置、家用电器和控制方法
CN112806825B (zh) * 2019-11-15 2023-04-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
WO2022143474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物料清洗方法、烹饪器具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82586A (zh) * 2020-12-29 2022-07-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清洁方法、烹饪器具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80578A (zh) * 2020-12-29 2022-07-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洗料方法、烹饪方法、烹饪器具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80579A (zh) * 2020-12-29 2022-07-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物料清洗方法、烹饪器具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80578B (zh) * 2020-12-29 2023-11-2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洗料方法、烹饪方法、烹饪器具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17448B (zh) * 2021-04-30 2022-02-01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搅拌装置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3143066A (zh) * 2021-04-30 2021-07-2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搅拌装置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3017448A (zh) * 2021-04-30 2021-06-25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搅拌装置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3143066B (zh) * 2021-04-30 2024-03-01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搅拌装置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3475957A (zh) * 2021-07-08 2021-10-08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一种电磁果蔬清洗机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40207U (zh) 烹饪器具
CN208216391U (zh) 一种美术画笔清洗装置
CN207755173U (zh) 烹饪器具
CN109247840A (zh) 烹饪器具
CN208625316U (zh) 物料清洗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06661805U (zh) 一种美术画笔清洗装置
CN109247804A (zh) 烹饪器具及其自动洗锅方法
CN107002689B (zh) 电动泵
KR102268952B1 (ko) 물료 세척 장치 및 조리기구
CN109247842A (zh) 烹饪器具
CN109501736A (zh) 一种汽车清洗装置
CN107782077A (zh) 隔离式医疗器械喷淋清洗干燥装置
CN106668892A (zh) 一种医用消毒装置
CN207640127U (zh) 烹饪器具
CN109433690A (zh) 一种效率高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
CN208857308U (zh) 干细胞培养灌流装置
CN108262211A (zh) 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喷漆装置
CN108013797A (zh) 烹饪器具
CN206612643U (zh) 物料清洗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08425959U (zh) 烹饪器具
CN207980325U (zh) 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智能型乒乓球捡球机
CN207604851U (zh) 烹饪器具
CN207371910U (zh) 一种零件清洗干燥装置
CN207640273U (zh) 烹饪器具
CN216512808U (zh) 一种具有定量出料功能的洗洁精生产用罐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