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25219U - 一种线束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25219U
CN207625219U CN201721788817.5U CN201721788817U CN207625219U CN 207625219 U CN207625219 U CN 207625219U CN 201721788817 U CN201721788817 U CN 201721788817U CN 207625219 U CN207625219 U CN 207625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ness
cutting ferrule
adjustment seat
wire harness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888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建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Hongqi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Hongq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Hongq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Hongq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888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25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25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252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支架,包括线卡部、调节部与固定部,所述线卡部包括上卡套与下卡套,所述上卡套与下卡套之间设置有供线束穿过的穿线通道,所述调节部包括调节座、设置在调节座内的空腔与能空腔上方的盖板,所述调节座一侧设置有穿线口,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可调节位置的调节杆。将过长的线束向上弯折从穿线口进入到调节座的空腔内,再从调节杆底部穿过并经过二次弯折,然后从调节杆上方穿出穿线口,使线束通过多次折叠收缩改变线束两端可连接的长度,还能够通过调整调节杆的位置对线束整体长度进一步调节,最后调节完毕后利用固定部将线束固定,由于线束整体被收紧,所以不需要多处固定,操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线束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
汽车电子设备工作在行驶环境不断变化的汽车上,环境中电磁能量构成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意味着系统所受到的电磁干扰来源比较广泛。汽车线束遍布整车,是汽车内部电磁干扰的主要来源,而其本身也时常受到电磁的抗干扰,所以汽车线束如何应对电磁干扰尤为重要。
目前,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3294029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线束支架,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到车体部件上的夹接机构、与所述夹接机构相连接的可调支柱以及装配在可调支柱上用于束缚线束的卡箍,所述可调支柱包括设有多个定位齿的纵向芯柱与横向芯柱以及套在所述纵向芯柱和横向芯柱上的套管,所述套管内设置有能够与纵向芯柱、横向芯柱的定位齿相配合的齿槽,利用齿槽将套管定位在纵向芯柱与横向芯柱上,并且能够通过调整纵向芯柱和横向芯柱的定位齿与套管内的齿槽之间的配合而调节套管相对于芯柱的位置。
上述可调节式线束支架虽然能够根据线束的直径大小、间距与安装位置进行调节,但是当线束过长的时候,线束能够接受到电磁波干扰的面积增大,会对线束的信号传输产生影响,而且为防止过长的线束靠近车内的一些电子设备形成的干扰源,往往需要多个线束固定装置对线束整体进行固定,不仅麻烦而且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支架,具有调节线束整体长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线束支架,包括能够对线束进行固定的线卡部、设置在线卡部上的调节部与设置在线卡部底部的固定部,所述线卡部包括上卡套与下卡套,所述上卡套与下卡套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连接,所述上卡套与下卡套之间设置有供线束穿过的穿线通道,所述调节部包括设置在上卡套上的调节座、设置在调节座内且上方开口的空腔与能够将空腔上方开口盖合的盖板,所述调节座一侧设置有贯穿至空腔且与上方开口连通的穿线口,所述空腔内与穿线口相邻的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调节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上卡套与下卡套将线束固定在穿线通道内,而过长的线束能够向上弯折从穿线口进入到调节座的空腔内,再从调节杆底部穿过并经过二次弯折,然后从调节杆上方穿出穿线口,使线束通过多次折叠收缩改变线束两端可连接的长度,还能够通过调整调节杆的位置对线束整体长度进一步调节,最后调节完毕后利用固定部将线束固定,由于线束整体被收紧,所以不需要多处固定,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与调节座远离穿线口的一端通过材料减薄形成软性连接、与调节座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槽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盖板可以绕软性连接部位转动打开,便于线束在空腔内绕调节杆发生弯折,而一体成型的结构省去了盖板与调节座之间的转动部的安装工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座两侧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开口朝上且朝内贯穿的定位槽,所述调节杆两端能够嵌入定位槽内且于端部设置有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调节杆的两端嵌入定位槽内,并使限位块卡在定位槽外侧,利用调节杆的可拆卸结构使线束能够方便地进入到空腔内,当线束要从穿线口进入空腔的时候,先打开盖板并通过移动两侧限位块使调节杆从定位槽内移出,当线束进入到空腔内后,再将调节杆嵌回定位槽内,使线束能够绕调节杆发生弯折,然后盖上盖板防止调节杆从定位槽中脱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数量为至少两个,且任意两个所述定位槽之间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线束的长度不同与线束两端连接的距离不同,将调节杆嵌入不同位置的定位槽,调整线束折叠收紧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座底部设置有第三卡扣,所述上卡套顶部设置有与第三卡扣配合的第三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三卡扣与第三卡槽使调节座与上卡套可拆卸连接,当不需要将线束折叠收紧的时候将调节部拆除,增大可利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顶部设置有与调节座底部的第三卡扣对应的第四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线束过长导致一个调节座无法将线束收紧时,在第一个调节部的盖板上利用卡扣与卡槽结构连接第二个调节部,使从第一个调节部穿出的线束能够进入第二个调节部进一步折叠收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穿线口与穿线通道的开口边沿上设置有圆弧形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线束从穿线通道穿出并进入穿线口时,利用圆弧形倒角减少线束弯折处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部呈锚型,包括垂直线卡部底面并竖直向下延伸的连接件与连接件两侧对称设置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一端与连接件远离基座的端头相连接、另一端朝基座方向延伸并朝连接件两侧张开与连接件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弹性片端部背向连接件方向设有倒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线卡部能够固定在汽车内固定线束的钣金上,当固定部卡入钣金上的卡孔内时,弹性片受到挤压往连接件方向产生形变,当倒钩穿过卡孔后,弹性片朝两侧回弹使倒钩顶在卡孔底部对线卡部进行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上卡套与下卡套将线束固定在穿线通道内,并将过长的线束向上弯折从穿线口穿进到调节座的空腔内,再从调节杆底部穿过并经过二次弯折,然后从调节杆上方穿出穿线口,使线束通过多次折叠收缩改变线束两端可连接的长度,还能够通过调整调节杆的位置对线束整体长度进一步调节,最后调节完毕后利用固定部将线束固定,由于线束整体被收紧,所以不需要多处固定,操作简单方便;
2、通过在调节座底部设置有第三卡扣,上卡套顶部设置有与第三卡扣配合的第三卡槽,使调节座与上卡套可拆卸连接,当不需要将线束折叠收紧的时候将调节部拆除,增大可利用空间;而盖板顶部设置与调节座底部的第三卡扣对应的第四卡槽,当线束过长导致一个调节座无法将线束收紧时,在第一个调节部的盖板上利用卡扣与卡槽结构连接第二个调节部,使从第一个调节部穿出的线束能够进入第二个调节部进一步折叠收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部与钣金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线卡部;2、调节部;3、固定部;4、上卡套;5、下卡套;6、第一卡扣;7、第一卡槽;8、穿线通道;9、调节座;10、空腔;11、盖板;12、穿线口;13、第二卡扣;14、第二卡槽;15、调节杆;16、定位槽;17、限位块;18、第三卡扣;19、第三卡槽;20、第四卡槽;21、圆弧形倒角;22、连接件;23、弹性片;24、倒钩;25、钣金;26、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束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能够对线束进行固定的线卡部1、安装在线卡部1上的调节部2与一体成型在线卡部1底部的固定部3。
如图1、图2所示,线卡部1包括上卡套4与下卡套5,上卡套4与下卡套5的一端铰接、另一端分别一体成型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扣6与第一卡槽7,上卡套4与下卡套5卡扣连接后在两者之间形成有供线束穿过的穿线通道8。
如图2所示,调节部2包括调节座9、一体成型在调节座9内且上方开口的空腔10与能够将空腔10上方开口盖合的盖板11,调节座9上靠近穿线通道8一端开口的一侧开设有贯穿至空腔10且与上方开口连通的穿线口12。盖板11与调节座9上远离穿线口12的一端通过材料减薄形成软性连接、另一端分别一体成型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扣13与第二卡槽14,第二卡扣13与第二卡槽14共有两组,分别设置于穿线口12两侧,而盖板11与调节座9一体成型的结构省去了两者之间相互连接的安装工序。
如图2所示,空腔10内设置有与盖板11的转动轴相互平行的调节杆15,调节座9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能够被调节杆15两端嵌入的定位槽16,任意两个定位槽16之间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且定位槽16的开口朝上并贯穿调节座9的侧壁,而调节杆15两端的端部分别一体成型有能够抵接调节座9两侧外壁的限位块17。
如图2所示,从穿线通道8穿出的线束能够向上弯折从穿线口12进入到调节座9的空腔10内,再从调节杆15底部穿过并经过二次弯折,然后从调节杆15上方穿出穿线口12,使线束通过多次折叠收紧线束整体长度,而盖板11可打开、调节杆15可取出便于线束进行弯折,根据线束的长度不同与线束两端连接的距离不同,能够将调节杆15嵌入不同位置的定位槽16,调整线束折叠收紧的长度。
如图2所示,调节座9底部一体成型有第三卡扣18,而上卡套4顶部开设有与第三卡扣18配合的第三卡槽19,利用卡扣结构使调节座9与上卡套4实现可拆卸连接,当不需要将线束折叠收紧的时候将调节部2拆除,增大车身内可利用空间。
如图1、图2所示,盖板11顶部开设有与调节座9底部的第三卡扣18对应的第四卡槽20,当线束过长导致一个调节座9无法将线束收紧时,在第一个调节部2的盖板11上利用卡扣结构连接第二个调节部2,使从第一个调节部2中穿出的线束能够进入第二个调节部2进一步折叠收紧。且穿线通道8开口的上边沿与穿线口12开口的上、下两边沿上均开有圆弧形倒角21,当线束从穿线通道8穿出并进入穿线口12或从第一个穿线口12穿出并进入第二个穿线口12时,利用圆弧形倒角21能够减少对线束弯折处造成的损坏。
如图3所示,固定部3呈锚型,包括一体成型在线卡部1底部并竖直向下延伸的连接件22与连接件22两侧对称设置的弹性片23,弹性片23的一端一体成型在连接件22远离基座的端头上、另一端朝基座方向延伸并朝连接件22两侧张开与连接件22之间形成夹角,弹性片23端部背向连接件22方向一体成型有倒钩24。当固定部3卡入车内钣金25上的卡孔26内时,弹性片23受到挤压往连接件22方向产生形变,当倒钩24穿过卡孔26后,弹性片23朝两侧回弹使倒钩24顶在卡孔26底部对线卡部1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先打开第一卡扣6与第一卡槽7使上卡套4与下卡套5打开,将线束放置在穿线通道8内,然后闭合上卡套4与下卡套5,接着打开盖板11并取出调节杆15,将从穿线通道8中穿出的线束向上弯折呈半圆形并穿过穿线口12进入空腔10内,再根据线束要收紧的长度将调节杆15嵌入合适的定位槽16内,使线束从调节杆15底部穿过并绕调节杆15弯折,然后从调节杆15上方穿出穿线口12,使线束通过多次折叠收紧线束整体长度,并盖合盖板11防止调节杆15从定位槽16中脱出。
当线束过长导致一个调节座9无法将线束收紧时,在第一个调节部2的盖板11上利用卡扣结构连接第二个调节部2,使从第一个调节部2中穿出的线束能够进入第二个调节部2进一步折叠收紧。
最后利用固定部3将线束固定在车身内,当固定部3卡入车内钣金25上的卡孔26内时,弹性片23受到挤压往连接件22方向产生形变,当倒钩24穿过卡孔26后,弹性片23朝两侧回弹使倒钩24顶在卡孔26底部对线卡部1进行固定。由于线束整体被收紧,所以不需要多处固定,操作简单方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对线束进行固定的线卡部(1)、设置在线卡部(1)上的调节部(2)与设置在线卡部(1)底部的固定部(3),所述线卡部(1)包括上卡套(4)与下卡套(5),所述上卡套(4)与下卡套(5)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卡扣(6)与第一卡槽(7)连接,所述上卡套(4)与下卡套(5)之间设置有供线束穿过的穿线通道(8),所述调节部(2)包括设置在上卡套(4)上的调节座(9)、设置在调节座(9)内且上方开口的空腔(10)与能够将空腔(10)上方开口盖合的盖板(11),所述调节座(9)一侧设置有贯穿至空腔(10)且与上方开口连通的穿线口(12),所述空腔(10)内与穿线口(12)相邻的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调节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与调节座(9)远离穿线口(12)的一端通过材料减薄形成软性连接、与调节座(9)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卡扣(13)与第二卡槽(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9)两侧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开口朝上且朝内贯穿的定位槽(16),所述调节杆(15)两端能够嵌入定位槽(16)内且于端部设置有限位块(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6)数量为至少两个,且任意两个所述定位槽(16)之间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9)底部设置有第三卡扣(18),所述上卡套(4)顶部设置有与第三卡扣(18)配合的第三卡槽(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顶部设置有与调节座(9)底部的第三卡扣(18)位置对应且相互配合的第四卡槽(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口(12)与穿线通道(8)的开口边沿上设置有圆弧形倒角(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呈锚型,包括垂直线卡部(1)底面并竖直向下延伸的连接件(22)与连接件(22)两侧对称设置的弹性片(23),所述弹性片(23)的一端与连接件(22)远离基座的端头相连接、另一端朝基座方向延伸并朝连接件(22)两侧张开与连接件(22)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弹性片(23)端部背向连接件(22)方向设有倒钩(24)。
CN201721788817.5U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线束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25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88817.5U CN207625219U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线束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88817.5U CN207625219U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线束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25219U true CN207625219U (zh) 2018-07-17

Family

ID=62821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8881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25219U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线束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252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1912A (zh) * 2021-08-27 2021-10-29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卡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1912A (zh) * 2021-08-27 2021-10-29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卡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8262B (zh) 线束装配结构
CN110741447B (zh) 带有支承构件的线束及线束的支承结构
CN207625219U (zh) 一种线束支架
CN105637718B (zh) 线束
US8425075B1 (en) Lighting mounting device
RU2004120676A (ru) Пломбиров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7453299B (zh) 一种走线装置及电器盒以及空调器
KR200488516Y1 (ko) 배선 및 통신중계 박스 설치용 브라켓
ES2273134T3 (es) Resorte de escobillas para un transmisor de anillo colector.
KR20150096487A (ko) 퓨즈 유닛
CN207227768U (zh) 用于固定导线的固定夹和具有其的壁挂式洗衣机
CN107967987A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二次接线端的t型电流互感器
CN209152366U (zh) 茶片装置
CN215580095U (zh) 线束过线结构以及电器
CN201846027U (zh) 一种椭圆形的线束卡扣
CN102883568A (zh) 一种控制器线束安装方法及其安装结构
CN211790598U (zh) 过线装置以及包括此装置的电控盒和空调
CN205738744U (zh) 一种线夹
CN205869329U (zh) 一种便于导线弯折的螺丝刀
CN205793115U (zh) 音响
CN217685816U (zh) 空调接水盘及空调柜机
CN205543254U (zh) 一种长孔形接线孔的接线柱
CN208189777U (zh) 一种室内开关盒美化天线
KR200323268Y1 (ko) 자동차의 코로게이트 튜브용 클립
CN213484403U (zh) 一种固线结构、室外机提手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