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23913U - 液体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液体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623913U CN207623913U CN201721840373.5U CN201721840373U CN207623913U CN 207623913 U CN207623913 U CN 207623913U CN 201721840373 U CN201721840373 U CN 201721840373U CN 207623913 U CN207623913 U CN 2076239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ontology
- module
- import
- appear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散热系统,包含一第一散热模块,具有一第一进口、一第一出口及一第一模块容液空间供一工作液体流通,所述第一进口及该第一出口连通该第一模块容液空间,该工作液体通过该第一进口流入该第一模块容液空间;一第二散热模块,具有一第二进口、一第二出口及一第二模块容液空间供该工作液体流通,所述第二进口及该第二出口连通该第二模块容液空间,该工作液体通过该第二进口流入该第二模块容液空间;所述第一出口与该第二进口对接,该第一进口连接一热交换模块,该第二出口连接一泵,该热交换模块与该泵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散热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扩充且增加散热效果的液体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各种工业或生活领域中,时常会遇到在特定空间内温度过高的问题,例如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或显示卡晶片等工作时会发出高热量的物件,都会遇到需要将热量降低的需求,如没有将热量导引或排出,将会因高温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工作效率降低或物件损坏。
对此,为了降低发热源的工作温度,当前已有水冷式装置来进行热量导引并降温,由一水冷排通过二水导管连接一水泵(Pump)及一水冷头贴触一发热源,通过水泵(Pump)驱使水冷液(或称工作液体)流动到水冷排上散热并不断地进行循环冷却,以快速散除热量。请参阅图1,现有水冷排1由复数散热鳍片11、复数直条状扁管12及二侧水箱13所组成,所述的这些散热鳍片11设于所述的这些直条状扁管12彼此之间,且前述二侧水箱13与所述的这些散热鳍片11及所述的这些直条状扁管12的两侧是通过焊锡焊接而成,令该二侧水箱13与所述的这些散热鳍片11及所述的这些直条状扁管12连接构成所述水冷排1,并其中一侧水箱13上设有一进水口131与一出水口132,该进水口131与出水口132 分别用以连接相对二水导管(图中未示)。
水冷排的冷却效率取决于水冷液停留的时间长短,当水冷液停留的时间越长水温就越低,反的越短水温就越高,然而上述的水冷头的散热能力(水冷液停留时间)为一固定能力,当散热能力不足时,就只能替换成另一更大的水冷排,来增加水冷液停留的时间。
然而,为了提升散热能力而更换成更大的水冷排的作法,并不适用于每一种需要解热的场合,例如电脑机箱内的空间有限,还需要注意到其他零件的位置摆放,所以为了提高散热效率一昧的加大水冷排的做法并不实用。
综上所述,现有水冷排有下述几点问题:
散热能力受限于水冷排大小;
占用空间较大,使用场合受限较多。
所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的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善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依据散热能力需求调整散热模块数量的液体散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事先依据设置空间大小,先行灵活调整变化每一散热模块及每一容液本体的彼此之间的摆设位置的液体散热系统。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是包含:
一第一散热模块,具有一第一进口、一第一出口及一第一模块容液空间供工作液体流通,所述第一进口及该第一出口连通该第一模块容液空间;
一第二散热模块,具有一第二进口、一第二出口及一第二模块容液空间供该工作液体流通,所述第二进口及该第二出口连通该第二模块容液空间;
所述第一出口与该第二进口对接。
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中:该第一散热模块包括一第一容液本体、一第二容液本体及至少一第一连通管,该第一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该第一容液本体及该第二容液本体,该第一容液本体及该第二容液本体为上下垂直设置或左右水平设置,该第一容液本体、该第二容液本体及该第一连通管是金或银或铜或铁或钛或铝的金属材质或合金材质所构成。
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中:该第一容液本体具有一第一液体腔室,该第二容液本体具有一第二液体腔室,所述第一模块容液空间包含该第一液体腔室、该第二液体腔室及该第一连通管内的空间,该第一进口设置于该第一容液本体上,该第一出口选择性设置于该第一容液本体或该第二容液本体上。
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中:该第二散热模块包括一第三容液本体、一第四容液本体及至少一第二连通管,该第二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该第三容液本体及该第四容液本体,该第三容液本体及该第四容液本体为上下垂直设置或左右水平设置,该第三容液本体、该第四容液本体及该第二连通管是金或银或铜或铁或钛或铝的金属材质或合金材质所构成。
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中:该第三容液本体具有一第三液体腔室,该第四容液本体具有一第四液体腔室,所述第二模块容液空间包含该第三液体腔室、该第四液体腔室及该第二连通管内的空间,该第二进口设置于该第三容液本体上,该第二出口选择性设置于该第三容液本体或该第四容液本体上。
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中:该第一散热模块及该第二散热模块为上下垂直设置、左右水平设置或错位设置的方式摆设。
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中:该第一出口及该第二进口之间设置一第一模块连通管,所述第一模块连通管的一第一端连接该第一出口,该第一模块连通管的一第二端连接该第二进口,该第一散热模块的外侧设置一第一散热鳍片组,该第二散热模块的外侧设置一第二散热鳍片组,该第一散热模块及该第二散热模块的一侧处设置至少一风扇,该第一进口连接一冷却模块的一出水端,该第二出口连接一泵元件的一进水端,该冷却模块的一入水端与该泵元件的一排水端相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是包含:
一第一散热模块,具有至少一第一进口、至少一第一出口及一第一模块容液空间供工作液体流通,所述第一进口及该第一出口连通该第一模块容液空间;
一第二散热模块,具有至少一第二进口、至少一第二出口及一第二模块容液空间供该工作液体流通,所述第二进口及该第二出口连通该第二模块容液空间;
至少一第三散热模块,具有至少一第三进口、至少一第三出口及一第三模块容液空间供该工作液体流通,所述第三进口及该第三出口连通该第三模块容液空间;
所述第一出口与该第三进口对接,该第三出口与该第二进口对接。
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中:该第一散热模块包括一第一容液本体、一第二容液本体及至少一第一连通管,该第一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该第一容液本体及该第二容液本体,该第一容液本体及该第二容液本体为上下垂直设置或左右水平设置,该第一容液本体、该第二容液本体及该第一连通管是金或银或铜或铁或钛或铝的金属材质或合金材质所构成。
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中:该第一容液本体具有一第一液体腔室,该第二容液本体具有一第二液体腔室,所述第一模块容液空间包含该第一液体腔室、该第二液体腔室及该第一连通管内的空间,该第一进口设置于该第一容液本体上,该第一出口选择性设置于该第一容液本体或该第二容液本体上。
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中:该第二散热模块包括一第三容液本体、一第四容液本体及至少一第二连通管,该第二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该第三容液本体及该第四容液本体,该第三容液本体及该第四容液本体为上下垂直设置或左右水平设置,该第三容液本体、该第四容液本体及该第二连通管是金或银或铜或铁或钛或铝的金属材质或合金材质所构成。
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中:该第三容液本体具有一第三液体腔室,该第四容液本体具有一第四液体腔室,所述第二模块容液空间包含该第三液体腔室、该第四液体腔室及该第二连通管内的空间,该第二进口设置于该第三容液本体上,该第二出口选择性设置于该第三容液本体或该第四容液本体上。
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中:该第三散热模块包括一第五容液本体、一第六容液本体及至少一第三连通管,该第三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该第五容液本体及该第六容液本体,该第五容液本体及该第六容液本体为上下垂直设置或左右水平设置,该第五容液本体、该第六容液本体及该第三连通管是金或银或铜或铁或钛或铝的金属材质或合金材质所构成。
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中:该第五容液本体具有一第五液体腔室,该第六容液本体具有一第六液体腔室,所述第三模块容液空间包含该第五液体腔室、该第六液体腔室及该第三连通管内的空间,该第三进口设置于该第五容液本体上,该第三出口选择性设置于该第五容液本体或该第六容液本体上。
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中:该第一散热模块、该第二散热模块及该第三散热模块为上下垂直设置、左右水平设置或错位设置的方式摆设。
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中:该第一出口及该第三进口之间设置一第一模块连通管,该第三出口及该第二进口之间设置一第二模块连通管,所述第一模块连通管的一第一端连接该第一出口及一第二端连接该第三进口,所述第二模块连通管的一第一端连接该第三出口及一第二端连接该第二进口。
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中:该第一散热模块的外侧设置一第一散热鳍片组,该第二散热模块的外侧设置一第二散热鳍片组,该第三散热模块的外侧设置一第三散热鳍片组,该第一散热模块、该第二散热模块及该第三散热模块的一侧处设置至少一风扇。
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中:该第一进口连接一冷却模块的一出水端,该第二出口连接一泵元件的一进水端,该冷却模块的一入水端与该泵元件的一排水端相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每一散热模块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来对应使用场合需求;
2.一散热模块中的每一容液本体相对位置变化来对应使用场合需求;
3.通过增加散热模块来提升散热能力需求;
4.可任意调整进出口来对应使用场合需求;
5.可多个发热源共用一散热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水冷排立体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四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五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五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6C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六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六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七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七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散热模块2;第一容液本体21;第一液体腔室211;第一进口212;第二容液本体22;第二液体腔室221;第一出口222;第一连通管 23;第一模块容液空间24;第二散热模块3;第三容液本体31;第三液体腔室 311;第二进口312;第四容液本体32;第四液体腔室321;第二出口322;第二连通管33;第二模块容液空间34;第三散热模块4;第五容液本体41;第五液体腔室411;第三进口412;第六容液本体42;第六液体腔室421;第三出口 422;第三连通管43;第三模块容液空间44;第一模块连通管5a;第二模块连通管5b;第一散热鳍片组6a;第二散热鳍片组6b;第三散热鳍片组6c;保护壳 7a;风扇7b;冷却模块8;出水端81;入水端82;泵元件9;排水端91;进水端9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请参考图2A、图2B及图2C,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组合示意图及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液体散热系统包含了一第一散热模块2、一第二散热模块3及一第一模块连通管5a,该第一散热模块2 位于该第二散热模块3的上方,该第一模块连通管5a的两端分别连通该第一散热模块2及该第二散热模块3,成为一上下垂直的结构。
该第一散热模块2包含一第一容液本体21、一第二容液本体22及一第一连通管23,该第一容液本体21由两板件对接组合并具有一第一液体腔室211,所述第一容液本体21内设有延长工作液体停留时间的液体流道(未图示),该第二容液本体22由两板件对接组合并具有一第二液体腔室221,所述第二容液本体 22内设有延长工作液体停留时间的液体流道(未图示),该第一容液本体21间隔设置于该第二容液本体22的上方,该第一连通管2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容液本体21及该第二容液本体22,该第一容液本体21上设置一第一进口212,该第二容液本体22上设置一第一出口222,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具有一第一模块容液空间24,该第一模块容液空间24包含该第一液体腔室211、该第二液体腔室221及该第一连通管23内的空间。
该第二散热模块3包含一第三容液本体31、一第四容液本体32及一第二连通管33,该第三容液本体31由两板件对接组合并具有一第三液体腔室311,所述第三容液本体31内设有延长工作液体停留时间的液体流道(未图示),该第四容液本体32由两板件对接组合并具有一第四液体腔室321,所述第四容液本体 32内设有延长工作液体停留时间的液体流道(未图示),该第三容液本体31间隔设置于该第四容液本体32的上方,该第二连通管3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三容液本体31及该第四容液本体32,该第三容液本体31上设置一第二进口312,该第四容液本体32上设置一第二出口322,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具有一第二模块容液空间34,该第二模块容液空间34包含该第三液体腔室311、该第四液体腔室321及该第二连通管33内的空间。
该第一模块连通管5a的一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出口222,该第一模块连通管5a的一第二端连接该第二进口312,该第一散热模块2的该第一连通管23与该第二散热模块3的该第二连通管33位在同一轴线上。
请参考图2A~图2C、图8A及图8B,当一冷却模块8与发热源进行热交换,工作液体吸收热能并流向第一散热模块2由该第一进口212进入第一容液本体 21,工作液体沿着第一容液本体21内的液体流道(未图示)流动经由第一连通管 23进入第二容液本体22,工作液体再沿着第二容液本体22内的液体流道(未图示)流动由第一出口222离开第一散热模块2,工作液体经过该第一模块连通管 5a由第二进口312进入第三容液本体31,工作液体沿着第三容液本体31内的液体流道(未图示)流动经由第二连通管33进入第四容液本体32,工作液体再沿着第四容液本体32内的液体流道(未图示)流动由第二出口322离开第二散热模块3,当工作液体离开第二散热模块3后时已完成降温,完成降温的工作液体进入一泵元件9并加压驱动,最后进入冷却模块8再次进行热交换来进行散热循环。
上述每一主体内的液体流道(未图示)设计可以根据散热能力需求(工作液体停留时间)来进行规划,该第一连通管23及该第二连通管33的数量变化也根据液体流道(未图示)的设计及每一散热模块进口及出口的位置可以调整变化,本实施例第一散热模块2及第二散热模块3为上下垂直设置,便于运用在高度狭长的场合。
请参考图3A及图3B,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及组合示意图,所述部分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该第一散热模块2及该第二散热模块3为左右水平设置,该第一散热模块2的该第一容液本体21位于该第二容液本体22的下方,该第一容液本体21平行该第四容液本体32,该第二容液本体22平行该第三容液本体31,本实施例第一散热模块2及第二散热模块3为左右水平设置,便于运用在水平狭长的场合。
请参考图4A及图4B,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及组合示意图,所述部分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该第一散热模块2及该第二散热模块3为垂直设置且前后左右错位设置,该第一散热模块2的第一连通管23 与该第二散热模块3的第二连通管33不在同一轴线上,该第一散热模块2为在该第二散热模块3上方,本实施例第一散热模块2及第二散热模块3为前后左右错位设置,便于运用在不规则的畸零空间的场合。
请参考图5A及图5B,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及组合示意图,所述部分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该第一散热模块2及该第二散热模块3为左右水平设置,该第一散热模块2的该第一容液本体21、该第二容液本体22及该第一连通管23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该第二散热模块3的该第三容液本体31、该第四容液本体32及该第二连通管33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该第一连通管23及该第二连通管33为一长扁状态样,本实施例每一散热模块及每一容液本体都在同一水平面上,因为没有高低位差而使工作液体在流动上更佳顺畅,此外可用于散热空间较宽阔的场合。
上述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说明了各个散热模块可以根据需求改变相对位置,进一步的每一散热模块的容液本体可以根据使用需求选择为上下垂直设置或左右水平设置任一方式设置,进一步的每一散热模块还可以根据需求将增减容液本体的数量及连通管的数量,而每一容液本体内的液体流道(未图示) 也可以任意的变化,连通管的设置位置也随着液体流道(未图示)的规划进行调整,仅需保持每一散热模块具有一出口及一进口,两散热模块的通过一模块连通管连结即为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请参考图6A、图6B及图6C,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五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组合示意图及剖面示意图,所述部分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该增加了一第三散热模块4,该第三散热模块4包含一第五容液本体41、一第六容液本体42及一第三连通管43,该第五容液本体41由两板件对接组合并具有一第五液体腔室411,所述第五容液本体41内设有延长工作液体停留时间的液体流道(未图示),该第六容液本体42由两板件对接组合并具有一第六液体腔室421,所述第六容液本体42内设有延长工作液体停留时间的液体流道(未图示),该第五容液本体41间隔设置于该第六容液本体42的上方,该第三连通管43的两端连接分别连接于该第五容液本体41及该第六容液本体42,该第五容液本体41 上设置一第三进口412,该第六容液本体42上设置一第三出口422,所述第三散热模块4具有一第三模块容液空间44,该第三模块容液空间44包含该第五液体腔室411、该第六液体腔室421及该第三连通管43内的空间。
该第三散热模块4设置于该第一散热模块2及该第二散热模块3之间,且该第一散热模块2、该第二散热模块3及该第三散热模块4成为一上下垂直的结构,该第一连通管23、该第二连通管33及该第三连通管43位在同一轴线上,该第一模块连通管5a的一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出口222,该第一模块连通管5a 的一第二端连接该第三进口412,该第二模块连通管5b的一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三出口422,该第二模块连通管5b的一第二端连接该第二进口312。
请参考图6A~图6C、图8A及图8B,当冷却模块8与发热源进行热交换,工作液体吸收热能并流向第一散热模块2由第一进口212进入第一容液本体21,通过第一连通管23进入第二容液本体22后从第一出口222离开,接着工作流体通过第一模块连通管5a由第三进口412进入第五容液本体41,通过第三连通管43进入第六容液本体42后从第三出口422离开,再接着工作流体通过第二模块连通管5b由第二进口312进入第三容液本体31,通过第二连通管33进入第四容液本体32后从第二出口322离开,完成降温的工作液体进入泵元件9并加压驱动,最后进入冷却模块8再次进行热交换来进行散热循环。
本实施例中因增设了第三散热模块4,提升了整个散热系统的散热能力,所以工作液体通过整个散热系统的时间会延长(由第一进口212进入,由第二出口 322离开),如此工作液体能获得更充分的降温。
虽然上述的实施例中该第一散热模块2、该第二散热模块3及该第三散热模块4为上下垂直设置,但实际上的应用更能参考本实用新型第二、三、四实施例的变化方式,例如左右水平设置、前后左右错位设置或完全水平设置,或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设置方式,例如该第一散热模块2与该第三散热模块4为上下垂直设置,该第三散热模块4与该第二散热模块3为左右水平设置,使整体成为一L型的态样来加以变化,进而达到空间规划上灵活的优点。
请参考图7A及图7B,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六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及组合示意图,所述部分结构与前述第五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五实施例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该第三散热模块4的数量为两个,该第二容液本体22具有两个第一出口222、该第三容液本体31具有两个第二进口312,该第五容液本体41及该第六容液本体42的平面面积小于该第一容液本体21、该第二容液本体22、该第三容液本体31及该第四容液本体32。
在本实施例中,虽该第一散热模块2、该第二散热模块3及该第三散热模块 4为上下垂直设置,但进一步的可以应用如本实用新型第二、三、四实施例的变化方式,并改变每一散热模块的大小不同(并不限制第一散热模块2及第二散热模块3同等大且大于第三散热模块4),如此达到在有限的畸零空间中让本实用新型散热系统的散热能力提升的目的。
请参考图8A及图8B,并请一并参考图6B,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散热系统第七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及组合示意图,所述部分结构与前述第五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五实施例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该第一散热模块2的外侧设置一第一散热鳍片组6a,该第二散热模块3外侧设置一第二散热鳍片组6b,该第三散热模块4外侧设置一第三散热鳍片组6c,该第一散热模块2、该第二散热模块3及该第三散热模块4的一侧处设置至少一风扇7b,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组6a、第二散热鳍片组6b及第三散热鳍片组6c容设于一保护壳7a中。
该第一进口212连接一冷却模块8的一出水端81,该第二出口322连接一泵元件9的一进水端92,该冷却模块8的一入水端82与该泵元件9的一排水端 91相接。
冷却模块8与一发热源接触并将热能吸收,使工作液体升温,该泵元件9 驱动工作液体进行流动,如此使整个散热系统内的工作流体依序由冷却模块8、每一散热模块及泵元件9的方式循环,由冷却模块8的出水端81流出具有热能的工作液体(高温),经过散热模块将工作液体的热能通过每一散热鳍片组及风扇 7b向外排出至外部空间中(降温),由泵元件9的进水端92流出不具热能的工作液体(低温)。
上述的散热鳍片组、保护壳7a、风扇7b、冷却模块8及泵元件9可任意的应用于上述的任何一个实施例中或未图示的变化态样,仅需做相对应的调整即可(如保护壳7a的外型、风扇7b的大小等等)。
另外,虽上述每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容液本体21只具有一第一进口212,第四容液本体32只具有一第二出口322,但可根据连接的冷却模块8及泵元件9 数量来增加第一进口212及第二出口322的数量,换言之,就是可以多个发热源共用一组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系统来达到散热的目的。
另外,每一散热模块的进口及出口在设置上并没有限制,可任意地设置在同一侧或不同侧上,此外容液本体的形状也可以任意的变化,例如正多边形或圆形等,每一散热模块的两容液本体也不需要等大小,如此让使用变化上更加灵活多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1.通过每一散热模块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来对应使用场合需求;
2.一散热模块中的每一容液本体相对位置变化来对应使用场合需求;
3.通过增加散热模块来提升散热能力需求;
4.可任意调整进出口来对应使用场合需求;
5.可多个发热源共用一散热系统。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是包含:
一第一散热模块,具有一第一进口、一第一出口及一第一模块容液空间供工作液体流通,所述第一进口及该第一出口连通该第一模块容液空间;
一第二散热模块,具有一第二进口、一第二出口及一第二模块容液空间供该工作液体流通,所述第二进口及该第二出口连通该第二模块容液空间;
所述第一出口与该第二进口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模块包括一第一容液本体、一第二容液本体及至少一第一连通管,该第一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该第一容液本体及该第二容液本体,该第一容液本体及该第二容液本体为上下垂直设置或左右水平设置,该第一容液本体、该第二容液本体及该第一连通管是金或银或铜或铁或钛或铝的金属材质或合金材质所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液本体具有一第一液体腔室,该第二容液本体具有一第二液体腔室,所述第一模块容液空间包含该第一液体腔室、该第二液体腔室及该第一连通管内的空间,该第一进口设置于该第一容液本体上,该第一出口选择性设置于该第一容液本体或该第二容液本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散热模块包括一第三容液本体、一第四容液本体及至少一第二连通管,该第二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该第三容液本体及该第四容液本体,该第三容液本体及该第四容液本体为上下垂直设置或左右水平设置,该第三容液本体、该第四容液本体及该第二连通管是金或银或铜或铁或钛或铝的金属材质或合金材质所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容液本体具有一第三液体腔室,该第四容液本体具有一第四液体腔室,所述第二模块容液空间包含该第三液体腔室、该第四液体腔室及该第二连通管内的空间,该第二进口设置于该第三容液本体上,该第二出口选择性设置于该第三容液本体或该第四容液本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模块及该第二散热模块为上下垂直设置、左右水平设置或错位设置的方式摆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出口及该第二进口之间设置一第一模块连通管,所述第一模块连通管的一第一端连接该第一出口,该第一模块连通管的一第二端连接该第二进口,该第一散热模块的外侧设置一第一散热鳍片组,该第二散热模块的外侧设置一第二散热鳍片组,该第一散热模块及该第二散热模块的一侧处设置至少一风扇,该第一进口连接一冷却模块的一出水端,该第二出口连接一泵元件的一进水端,该冷却模块的一入水端与该泵元件的一排水端相接。
8.一种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是包含:
一第一散热模块,具有至少一第一进口、至少一第一出口及一第一模块容液空间供工作液体流通,所述第一进口及该第一出口连通该第一模块容液空间;
一第二散热模块,具有至少一第二进口、至少一第二出口及一第二模块容液空间供该工作液体流通,所述第二进口及该第二出口连通该第二模块容液空间;
至少一第三散热模块,具有至少一第三进口、至少一第三出口及一第三模块容液空间供该工作液体流通,所述第三进口及该第三出口连通该第三模块容液空间;
所述第一出口与该第三进口对接,该第三出口与该第二进口对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模块包括一第一容液本体、一第二容液本体及至少一第一连通管,该第一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该第一容液本体及该第二容液本体,该第一容液本体及该第二容液本体为上下垂直设置或左右水平设置,该第一容液本体、该第二容液本体及该第一连通管是金或银或铜或铁或钛或铝的金属材质或合金材质所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液本体具有一第一液体腔室,该第二容液本体具有一第二液体腔室,所述第一模块容液空间包含该第一液体腔室、该第二液体腔室及该第一连通管内的空间,该第一进口设置于该第一容液本体上,该第一出口选择性设置于该第一容液本体或该第二容液本体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散热模块包括一第三容液本体、一第四容液本体及至少一第二连通管,该第二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该第三容液本体及该第四容液本体,该第三容液本体及该第四容液本体为上下垂直设置或左右水平设置,该第三容液本体、该第四容液本体及该第二连通管是金或银或铜或铁或钛或铝的金属材质或合金材质所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容液本体具有一第三液体腔室,该第四容液本体具有一第四液体腔室,所述第二模块容液空间包含该第三液体腔室、该第四液体腔室及该第二连通管内的空间,该第二进口设置于该第三容液本体上,该第二出口选择性设置于该第三容液本体或该第四容液本体上。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散热模块包括一第五容液本体、一第六容液本体及至少一第三连通管,该第三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该第五容液本体及该第六容液本体,该第五容液本体及该第六容液本体为上下垂直设置或左右水平设置,该第五容液本体、该第六容液本体及该第三连通管是金或银或铜或铁或钛或铝的金属材质或合金材质所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五容液本体具有一第五液体腔室,该第六容液本体具有一第六液体腔室,所述第三模块容液空间包含该第五液体腔室、该第六液体腔室及该第三连通管内的空间,该第三进口设置于该第五容液本体上,该第三出口选择性设置于该第五容液本体或该第六容液本体上。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模块、该第二散热模块及该第三散热模块为上下垂直设置、左右水平设置或错位设置的方式摆设。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出口及该第三进口之间设置一第一模块连通管,该第三出口及该第二进口之间设置一第二模块连通管,所述第一模块连通管的一第一端连接该第一出口及一第二端连接该第三进口,所述第二模块连通管的一第一端连接该第三出口及一第二端连接该第二进口。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模块的外侧设置一第一散热鳍片组,该第二散热模块的外侧设置一第二散热鳍片组,该第三散热模块的外侧设置一第三散热鳍片组,该第一散热模块、该第二散热模块及该第三散热模块的一侧处设置至少一风扇。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进口连接一冷却模块的一出水端,该第二出口连接一泵元件的一进水端,该冷却模块的一入水端与该泵元件的一排水端相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40373.5U CN207623913U (zh) | 2017-12-25 | 2017-12-25 | 液体散热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40373.5U CN207623913U (zh) | 2017-12-25 | 2017-12-25 | 液体散热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623913U true CN207623913U (zh) | 2018-07-17 |
Family
ID=62830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840373.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623913U (zh) | 2017-12-25 | 2017-12-25 | 液体散热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62391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52187A (zh) * | 2017-12-25 | 2018-05-18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体散热系统 |
-
2017
- 2017-12-25 CN CN201721840373.5U patent/CN20762391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52187A (zh) * | 2017-12-25 | 2018-05-18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体散热系统 |
CN108052187B (zh) * | 2017-12-25 | 2020-06-09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体散热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10182028A1 (en) | Cooling system | |
US8118084B2 (en) |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use in precision cooling systems | |
CN102625639A (zh) | 电子设备及其散热系统和散热方法 | |
CN107290915B (zh) | 投影设备 | |
CN103168509A (zh) | 用于服务器的液体冷却系统 | |
CN107148194A (zh) | 水冷散热装置 | |
JP6191104B2 (ja) | 冷媒供給ユニット、冷却ユニット及び電子機器 | |
CN106465562A (zh) | 热管散热系统及电力设备 | |
CN204335281U (zh) | 水冷散热装置及其水冷头 | |
CN107124853A (zh) | 液冷装置及其应用的电子设备 | |
CN204856348U (zh) | 对接式水冷装置及系统 | |
CN207623913U (zh) | 液体散热系统 | |
CN108052187A (zh) | 液体散热系统 | |
US8240359B2 (en) | Liquid storage and cooling computer case | |
KR101490341B1 (ko) | 냉온수 시스템 | |
CN103427136B (zh) | 电池模块冷却装置 | |
CN200947718Y (zh) | 具并联流道的水冷系统及其汇流装置 | |
US11044832B2 (en) | Water-cooled distributive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for rack | |
CN106325441A (zh) | 对接式水冷装置及系统 | |
CN207625995U (zh) | 具有内置夹层的水冷排结构 | |
TWI648941B (zh) | 水冷排裝置 | |
CN106445033A (zh) | 电脑集群散热系统 | |
CN207166932U (zh) | 液冷装置及其应用的电子设备 | |
CN202652817U (zh) | 散热装置及其散热模组 | |
CN207587725U (zh) | 水冷排散热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