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09646U - 一种新型液压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液压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09646U
CN207609646U CN201721398927.0U CN201721398927U CN207609646U CN 207609646 U CN207609646 U CN 207609646U CN 201721398927 U CN201721398927 U CN 201721398927U CN 207609646 U CN207609646 U CN 207609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station
hydraulic
fuel tank
tank
flow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989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国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yan Xin Li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yan Xin Li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yan Xin Li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yan Xin Li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989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09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09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09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液压站,包括液压站底座、液压站主体、水箱底座和水箱,所述液压站主体设置在液压站底座上,所述水箱设置在水箱底座上,所述水箱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穿过液压站主体与冷却水室连接,所述冷却水室顶部设有油箱,所述液压站主体顶部设有通孔一、通孔二和换气口,出油管穿过通孔一设置在油箱上,加油管穿过通孔二设置在油箱上,所述出油管一侧设有安全阀二,所述出油管底部设有滤网一,所述油箱内设有滤网二,所述油箱顶部设有空气过滤器,所述油箱一侧设有散热器,所述油箱另一侧设有安全阀一,该新型液压站设计新颖,功能较为完善,散热性较好,适合大量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液压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液压站。
背景技术
液压系统作为一种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并根据系统要求来提供压力、流量和方向控制等多种功能的系统,在现代工业、工程机械等领域内均有广泛运用,作为保证各个机械安全运转的重要设备之一,液压系统的性能好坏直接危及机器的安全运转,而液压站更是液压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液压系统发展至今,液压站的作用也较为完善,尤其是制动效果,更是较为先进,但是当前的液压站大多尽管功能较为完善,但是在液压站长时间工作时,液压站内部产生的热量较多,仅依靠液压站本身较为简单的散热很可能无法及时散热,这就会对整个液压系统造成影响,从而危及到液压系统控制的机器安全运转,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液压站。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液压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功能较为完善,散热性较好,适合大量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液压站,包括液压站底座、液压站主体、水箱底座和水箱,所述液压站主体设置在液压站底座上,所述水箱设置在水箱底座上,所述水箱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穿过液压站主体与冷却水室连接,所述冷却水室顶部设有油箱,所述液压站主体顶部设有通孔一、通孔二和换气口,出油管穿过通孔一设置在油箱上,加油管穿过通孔二设置在油箱上,所述出油管一侧设有安全阀二,所述出油管底部设有滤网一,所述油箱内设有滤网二,所述油箱顶部设有空气过滤器,所述油箱一侧设有散热器,所述油箱另一侧设有安全阀一,所述油箱底部设有冷却水室和导管一,所述导管一设置在冷却水室一侧,液压泵通过导管一与油箱连接,所述液压泵顶部设有导管二,所述导管二与出油管连通,所述导管二上设有压力表,所述冷却水室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液压站主体一侧设有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管阀门,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出水管阀门,所述出油管上设有出油管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板和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设置在两散热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箱顶部设有加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安全阀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开关包括出油管阀门开关和液压泵开关,所述液压泵开关通过电线与液压泵连接,所述出油管阀门开关通过电线与出油管阀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液压站底座一侧设有电源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液压站,包括:液压站底座、液压站主体、水箱底座、水箱、出油管、油箱、安全阀二、导管二、压力表、加油管、换气口、滤网一、滤网二、散热器、导管一、液压泵、冷却水室、出水管、进水管、开关、空气过滤器、安全阀一;
1.该新型液压站包括水箱,水箱设置在液压站主体一侧,且通过进水管与液压站主体连接,当液压站长时间工作时水箱能够通过进水管向液压站主体内通入水,配合散热器能够对液压站主体进行快速散热;
2.液压站主体内各个部件上设有多个安全阀,能够有效避免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
3.液压站主体内的油箱上设有空气过滤器,油箱内二设有滤网二,能够较好的对回油进行清洁;
4.该新型液压站设计新颖,功能较为完善,散热性较好,适合大量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液压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压站底座、2-液压站主体、3-水箱底座、4-水箱、5- 出油管、6-油箱、7-安全阀二、8-导管二、9-压力表、10-加油管、 11-换气口、12-滤网一、13-滤网二、14-散热器、15-导管一、16- 液压泵、17-冷却水室、18-出水管、19-进水管、20-开关、21-空气过滤器、22-安全阀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液压站,包括液压站底座1、液压站主体2、水箱底座3和水箱4,所述液压站主体2设置在液压站底座1上,所述水箱4设置在水箱底座3上,所述水箱4一侧设有进水管19,所述进水管19穿过液压站主体2与冷却水室17连接,所述冷却水室17顶部设有油箱6,所述液压站主体2顶部设有通孔一、通孔二和换气口11,出油管5穿过通孔一设置在油箱6上,加油管10穿过通孔二设置在油箱6上,所述出油管 5一侧设有安全阀二7,所述出油管5底部设有滤网一12,所述油箱 6内设有滤网二13,所述油箱6顶部设有空气过滤器21,所述油箱6 一侧设有散热器14,所述油箱6另一侧设有安全阀一22,所述油箱 6底部设有冷却水室17和导管一15,所述导管一15设置在冷却水室 17一侧,液压泵16通过导管一15与油箱6连接,所述液压泵16顶部设有导管二8,所述导管二8与出油管5连通,所述导管二8上设有压力表9,所述冷却水室17一侧设有出水管18,所述液压站主体2一侧设有开关2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进水管19上设有进水管阀门,出水管18上设有出水管阀门,出油管5上设有出油管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散热器14包括散热板和散热片,散热片设置在两散热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水箱4顶部设有加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出水管18上设有安全阀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开关20包括出油管阀门开关和液压泵开关,液压泵开关通过电线与液压泵16连接,出油管阀门开关通过电线与出油管阀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液压站底座1一侧设有电源插头。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液压站底座1、液压站主体2、水箱底座3和水箱4,在工作时,首先将电源插头接通电源从而为该液压站提供电能,然后通过开关20开启液压泵16,液压泵16 能够将油箱6内的油吸入并对油进行加压,加压后的油将会通过导管二8进入出油管5,从而方便后续工作的进行,导管二8上设有压力表9,能够显示油压,出油管5一侧设有安全阀二7,能够有效避免油压过高而对该装置造成影响,当液压站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工作时,能够通过打开进水管阀门让水箱4内的水进入到冷却水室17内,待水温上升后打开出水管阀门让水从出水管18流出,从而对液压站主体2进行降温,配合上散热器14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液压站主体2 进行降温,当液压站工作结束后通过开关20打开出油管阀门,从而让回油进入油箱6,出油管5底部设有滤网一12,油箱6内还设有滤网二13,能够有效对回油进行清洁,同时油箱6顶部还设有空气过滤器21,在避免了油箱6内气压过高的同时能够对空气进行过滤,该新型液压站设计新颖,功能较为完善,散热性较好,适合大量推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新型液压站,包括液压站底座(1)、液压站主体(2)、水箱底座(3)和水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站主体(2)设置在液压站底座(1)上,所述水箱(4)设置在水箱底座(3)上,所述水箱(4)一侧设有进水管(19),所述进水管(19)穿过液压站主体(2)与冷却水室(17)连接,所述冷却水室(17)顶部设有油箱(6),所述液压站主体(2)顶部设有通孔一、通孔二和换气口(11),出油管(5)穿过通孔一设置在油箱(6)上,加油管(10)穿过通孔二设置在油箱(6)上,所述出油管(5)一侧设有安全阀二(7),所述出油管(5)底部设有滤网一(12),所述油箱(6)内设有滤网二(13),所述油箱(6)顶部设有空气过滤器(21),所述油箱(6)一侧设有散热器(14),所述油箱(6)另一侧设有安全阀一(22),所述油箱(6)底部设有冷却水室(17)和导管一(15),所述导管一(15)设置在冷却水室(17)一侧,液压泵(16)通过导管一(15)与油箱(6)连接,所述液压泵(16)顶部设有导管二(8),所述导管二(8)与出油管(5)连通,所述导管二(8)上设有压力表(9),所述冷却水室(17)一侧设有出水管(18),所述液压站主体(2)一侧设有开关(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9)上设有进水管阀门,所述出水管(18)上设有出水管阀门,所述出油管(5)上设有出油管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14)包括散热板和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设置在两散热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顶部设有加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8)上设有安全阀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20)包括出油管阀门开关和液压泵开关,所述液压泵开关通过电线与液压泵(16)连接,所述出油管阀门开关通过电线与出油管阀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站底座(1)一侧设有电源插头。
CN201721398927.0U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新型液压站 Active CN207609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98927.0U CN207609646U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新型液压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98927.0U CN207609646U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新型液压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09646U true CN207609646U (zh) 2018-07-13

Family

ID=62794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98927.0U Active CN207609646U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新型液压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0964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5063A (zh) * 2018-07-20 2018-11-27 芜湖清柏白露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液压设备降温散热装置
CN109372827A (zh) * 2018-10-09 2019-02-22 朱华珍 一种具有安全性的液压泵站
CN110701147A (zh) * 2019-10-09 2020-01-17 建湖县八达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泵站用散热组件
CN111022438A (zh) * 2019-12-25 2020-04-17 深圳市群卜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具有除杂功能的液压站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5063A (zh) * 2018-07-20 2018-11-27 芜湖清柏白露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液压设备降温散热装置
CN109372827A (zh) * 2018-10-09 2019-02-22 朱华珍 一种具有安全性的液压泵站
CN110701147A (zh) * 2019-10-09 2020-01-17 建湖县八达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泵站用散热组件
CN111022438A (zh) * 2019-12-25 2020-04-17 深圳市群卜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具有除杂功能的液压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09646U (zh) 一种新型液压站
CN204877651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
CN103851039A (zh) 液压油水冷却器
CN204458005U (zh) 一种匹配发动机出水管和液力缓速器的水管结构
CN205156674U (zh) 封闭式冷却塔防冻系统
CN204126717U (zh) 节温器总装结构及其节温器座
CN105387028B (zh) 一种滤油器检修方法
CN205679084U (zh) 一种节能排水散热箱
CN201386586Y (zh) 一种柴油机出水管结构
CN205315106U (zh) 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
CN206175391U (zh) 一种液压机的液压油温度控制系统
CN207000156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用泄压管组件
CN203114792U (zh) 一种防爆柴油机车辆液压油强制冷却系统
CN202607115U (zh) 冷却板焊接用冷却装置
CN201103483Y (zh) 一种柴油机气缸体
CN111878485A (zh) 一种注塑机油泵保护油路结构
CN106870114B (zh) 一种散热器
CN206598720U (zh) 一种电驱桥式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
CN104819128A (zh) 一种用于空气压缩机的水冷机构
CN205807936U (zh) 防干燥自动水冷降温结构
CN212313326U (zh) 一种纯电动客车电池散热液冷管路系统
CN205101101U (zh) 一种膨胀水箱
CN203669986U (zh) 一种汽车用水箱
CN212509071U (zh) 一种注塑机油泵保护油路结构
CN205349924U (zh) 锚杆机液压油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