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82375U - 一种活动护栏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动护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82375U
CN207582375U CN201721524971.1U CN201721524971U CN207582375U CN 207582375 U CN207582375 U CN 207582375U CN 201721524971 U CN201721524971 U CN 201721524971U CN 207582375 U CN207582375 U CN 207582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beam
connecting hole
column
pillar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249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涛
张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CCC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周涛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周涛 filed Critical 周涛
Priority to CN2017215249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82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82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82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动护栏,涉及公路防护设施领域,所述活动护栏包括多个护栏单元和连接件,相邻护栏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护栏单元包括立柱及通过螺栓分别连接于立柱两侧的左、右横梁;立柱底部设置有底座钢板,立柱通过底座钢板埋设于固定基础内形成固定柱,立柱通过底座钢板连接万向轮形成活动柱;固定柱和活动两侧连接左、右横梁分别形成固定单元和活动单元,多个固定单元和活动单元通过连接件连接分别形固定段和成活动段,固定段包括设置于活动段的两端的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本实用新型各部件采用螺栓连接,底部设置万向轮,横梁张贴反光膜,活动护栏的防撞能力、安全性能和移动性能大大提高,活动护栏的安装和维修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活动护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动护栏。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和道路养护维修不可避免,为方便紧急救援和施工养护车辆通行,通常会在中央分隔带开口增置活动护栏,以供相关车辆紧急情况下的临时通行。由此高速公路增置的护栏性能通常具备以下要求:(1)防撞能力强:护栏关闭情况下,能抵御一般车辆的撞击; (2)移动性好:护栏需要临时开启时,能快速开启到一定长度以达到处理紧急情况的要求;(3)施工周期短:高速公路车流量大,长时间施工占道影响交通安全和顺畅;(4)维修便易:活动护栏如遭受车辆撞击等损坏,应能快速方便的进行更换,日常维护工作量和频率应尽量减小。
关于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我国现行规范《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GT/T D81》中推荐使用插拔式活动护栏和充填式活动护栏,此外现有护栏还存有地槽推拉式、预应力缆索式和防撞垫式,现行不同活动类型护栏性能见表1。
表1现行不同类型活动护栏性能
序号 护栏类型 防撞能力 移动性 施工周期 开启时间 维修便易性
1 插拔式 一般
2 充填式 一般 一般 一般
3 地槽推拉式 一般 一般
4 预应力缆索式 非常差
5 防撞垫式 非常差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知,现行的插拔式活动护栏虽然移动性好,但是防撞能力弱;充填式活动护栏的施工周期短,但是防撞能力和移动性都仅能达到一般情况的要求;地槽推拉式的移动性和施工周期能达到一般情况的要求,防撞能力却达不到安全防护的要求,维修便易性差;预应力缆索式和防撞垫式活动护栏虽然防撞能力强,但是移动性差、施工周期长、维修困难而且造价还高。同时最新修订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GT/T D81》中对活动护栏开启时间做出来具体要求“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应方便开启与关闭、具有可移动性,两人操作条件下,在10min 内开启至少10m”。目前除插拔式和地槽推拉式活动护栏,其他型式活动护栏难以达到此要求。为由此,目前市面上缺乏一种同时兼备防撞能力强、移动性好、开启便利、施工周期短和维修便易性好等多种性能的活动护栏,以满足高速公路紧急情况下车辆临时通行时道路的安全防护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动护栏,用以解决现有的活动护栏不能同时兼备较强的防撞能力、较好的移动性、开启便利、较短的施工周期和较好的维修便易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活动护栏,所述活动护栏包括多个护栏单元和多个连接件,相邻两个护栏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护栏单元包括一个立柱、多道左横梁和多道右横梁,多道左横梁和多道右横梁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于立柱两侧;所述立柱底部设置有底座钢板;所述立柱包括第一固定柱、活动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分别设置于活动护栏的两端,所述活动柱设置于活动护栏的中间;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底部均设置有固定柱底座钢板,所述固定柱底座钢板埋设于固定基础内部,所述活动柱底部设置有活动柱底座钢板,所述活动柱底座钢板连接承重性万向轮;所述第一固定柱及设置于第一固定柱两侧的左横梁、右横梁构成第一固定单元,多个第一固定单元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第一固定段;所述第二固定柱及设置于第二固定柱两侧的左横梁、右横梁构成第二固定单元,多个第二固定单元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第二固定段;所述活动柱及设置于活动柱两侧的左横梁、右横梁构成活动单元,多个活动单元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活动段,所述活动段设置于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之间;所述左横梁和右横梁均张贴有反光膜。
较优的,所述立柱、左横梁、右横梁和连接件均为高强度材质的钢构件。
较优的,所述左横梁和右横梁均张贴有反光膜。
较优的,每个护栏单元的左横梁和右横梁均为三道。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柱底座钢板上设置有活动柱底座连接孔,所述承重性万向轮顶端设置有万向轮连接孔,所述活动柱底座连接孔与万向轮连接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为H形截面柱,所述H形截面柱的腹板垂直于地面,所述H形截面柱的翼缘板平行于护栏纵向,所述左横梁和右横梁为矩形截面梁,多道左横梁设置于立柱腹板左侧的翼缘板上,多道右横梁设置于立柱腹板右侧的翼缘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左横梁包括前左横梁和后左横梁,所述前左横梁和后左横梁分别设置于立柱腹板左侧前翼缘板和后翼缘板的外侧;所述右横梁包括前右横梁和后右横梁,所述前右横梁和后右横梁分别设置于立柱腹板右侧前翼缘板和后翼缘板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前左横梁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左横梁横梁连接孔和前左横梁立柱连接孔,所述前左横梁横梁连接孔设置于前左横梁的横梁连接端,前左横梁立柱连接孔设置于前左横梁的立柱连接端;所述后左横梁两端分别设置有后左横梁横梁连接孔和后左横梁立柱连接孔,所述后左横梁横梁连接孔设置于后左横梁的横梁连接端,后左横梁立柱连接孔设置于后左横梁的立柱连接端;所述前右横梁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右横梁横梁连接孔和前右横梁立柱连接孔,所述前右横梁横梁连接孔设置于前右横梁的横梁连接端,前右横梁立柱连接孔设置于前右横梁的立柱连接端;所述后右横梁两端分别设置有后右横梁横梁连接孔和后右横梁立柱连接孔,所述后右横梁横梁连接孔设置于后右横梁的横梁连接端,后右横梁立柱连接孔设置于后右横梁的立柱连接端。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腹板左、右两侧翼缘板上分别设置有立柱左连接孔和立柱右连接孔,所述立柱左连接孔包括前柱左连接孔和后柱左连接孔,所述前柱左连接孔和后柱左连接孔分别设置立柱腹板左侧前、后两块翼缘板上;所述立柱右连接孔包括前柱右连接孔和后柱右连接孔,所述前柱右连接孔和后柱右连接孔分别设置立柱腹板右侧前、后两块翼缘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柱左连接孔与前左横梁立柱连接孔之间、后柱左连接孔与后左横梁立柱连接孔之间、前柱右连接孔与前右横梁立柱连接孔之间、后柱右连接孔与后右横梁立柱连接孔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H形截面梁,所述H形截面梁的腹板水平于地面,所述H形截面梁的翼缘板平行于护栏纵向,所述连接件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包括第一前连接孔和第一后连接孔,第一前连接孔和第一后连接孔分别对称设置于连接件左端的前、后两块翼缘板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孔包括第二前连接孔和第二后连接孔,第二前连接孔和第二后连接孔分别对称设置于连接件右端的前、后两块翼缘板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前左横梁横梁连接孔与第二前连接孔之间、后左横梁横梁连接孔与第二后连接孔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前连接孔与相邻护栏单元的前右横梁横梁连接孔之间、第一后连接孔与相邻护栏单元的后右横梁横梁连接孔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
较优的,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构件高度相同。
较优的,所述固定柱的构件高度大于活动柱的构件高度。
较优的,所述活动柱的构件高度为750mm,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构件高度为1200mm。
较优的,所述矩形截面梁的矩形截面长度与H形截面柱的翼缘板宽度、H形截面梁的翼缘板宽度均相等。
较优的,所述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活动柱和连接件为横截面规格相同的H型钢。
较优的,所述左横梁、右横梁为规格相同的方钢。
较优的,所述H型钢横截面高度与方钢横截面长度相等。
较优的,所述固定基础为混凝土现浇基础。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安全性高:本实用新型横梁张贴的反光膜能起到警示车辆的作用,护栏结构整体性好,细小部件较少,确保碰撞部件不易四处飞散损伤周边车辆和人员。
(2)防撞能力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护栏的固定柱的基础采用混凝土现浇基础,活动柱的移动轮采用承重性万向轮,护栏的拼装材料均采用Q345-D型高强度钢,保证了护栏的防护等级不低于中分带波形梁钢护栏的防护等级。
(3)移动性好: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护栏可通过减少横梁条数或控制护栏高度等方式,大幅减轻材料重量;活动护栏底部设置有高承重型万向轮,使得活动护栏的安装和移动变得方便快捷。
(4)施工周期短: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基础仅于护栏两端设置,固定基础采用常见的混凝土结构,活动护栏采用模块化设计生产,构件可先在工厂进行模块化预制作,再于现场拼装,仅需要少量施工人员和设备,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5)维修更便易:活动护栏构件全部采用螺栓连接,损坏部件的拆卸、安装非常方便,有利于整个活动护栏的更换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活动护栏整体纵向示意图。
图2(a)和图2(b)分别为护栏单元的正面视图和背面视图。
图3为护栏单元的的侧面视图。
图4(a)和图4(b)分别为固定柱的侧面视图和俯视图。
图5(a)和图5(b)分别为活动柱的侧面视图和俯视图。
图6(a)和图6(b)分别为护栏横梁装配的正面视图和背面视图。
图7(a)和图7(b)分别为护栏单元之间连接件装配的正面视图和背面视图。
图8为护栏单元之间连接件装配侧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所述活动护栏包括第一固定段5、活动段7和第二固定段 6,所述活动段7设置于第一固定段5和第二固定段6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段5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单元,第一固定单元包括第一固定柱111及第一固定柱111两侧设置的左横梁12和右横梁13,第二固定段6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包括第二固定柱113及第二固定柱113 两侧设置的左横梁12和右横梁13所述活动段7设置有多个活动单元,活动单元包括活动柱112及活动柱112两侧设置的左横梁12和右横梁13,第一固定单元之间、第二固定单元之间、活动单元之间以及第一固定单元与活动单元之间、活动单元与第二固定单元之间均通过连接件2连接。
较优的,所述第一固定柱111和第二固定柱113的构件高度相同。
参考图2,结合图3,所述护栏单元1包括一个立柱11、多道左横梁 12和多道右横梁13,多道左横梁12和多道右横梁13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于立柱11左右两侧。所述左横梁12和右横梁13为矩形截面梁。所述立柱11底部设置有底座钢板3。
较优的,每个护栏单元1的左横梁12和右横梁13均为三道。
进一步的,每道左横梁12和右横梁13分别于立柱11前、后面对称设置前左横梁121和后左横梁122、前右横梁131和后右横梁132。
进一步的,所条左横梁12和右横梁13外表面均张贴有反光膜8。
较优的,所述反光膜8为V类反光膜。
参考图4,由图4(a)可知,所述底座钢板3包括固定柱底座钢板 31,所述立柱11通过固定柱底座钢板31埋设于固定基础41内部形成固定柱110。所述固定柱110包括第一固定柱111和第二固定柱113,所述多个第一固定柱111间断设置于第一固定段5,所述多个第二固定柱113 间断设置于第二固定段6。由图4(b)可知,所述固定柱110为H形截面柱,所述H形截面柱的腹板垂直于地面,所述H形截面柱的翼缘板平行于护栏纵向。
较优的,所述固定基础41为混凝土现浇基础强度不低于C20。
参考图5,由图5(a)可知,所述底座钢板3包括活动柱底座钢板 32,所述立柱11通过活动柱底座钢板32连接承重性万向轮42形成活动柱112,所述多个活动柱112间断设置于活动段7。所述活动柱底座钢板32上设置有活动柱底座连接孔321,所述承重性万向轮42顶端设置有万向轮连接孔,所述活动柱底座连接孔321与万向轮连接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由图5(b)可知,所述活动柱112为腹板垂直于地面、翼缘板平行于护栏纵向设置的H形截面柱。
较优的,所述固定柱110的构件高度大于活动柱112的构件高度。
较优的,所述活动柱112的构件高度为750mm,所述固定柱110的构件高度为1200mm。
较优的,所述固定柱110与活动柱112均为横截面规格相同的H型钢。
较优的,所述固定柱110的规格为120×70×1200mm,所述活动柱112 的规格为120×70×750mm。
较优的,所述底座钢板3规格为190×190×10mm。
参考图6,每道左横梁12包括前左横梁121和后左横梁122,所述前左横梁121和后左横梁122分别设置于立柱11腹板左侧前、后两块翼缘板的外侧;每道右横梁13包括前右横梁131和后右横梁132,所述前右横梁131和后右横梁132分别设置于立柱11腹板右侧前、后两块翼缘板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前左横梁121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左横梁横梁连接孔 51和前左横梁立柱连接孔52,所述前左横梁横梁连接孔51设置于前左横梁121的横梁连接端,前左横梁立柱连接孔52设置于前左横梁121的立柱连接端;所述后左横梁122两端分别设置有后左横梁横梁连接孔53 和后左横梁立柱连接孔54,所述后左横梁横梁连接孔53设置于后左横梁122的横梁连接端,后左横梁立柱连接孔54设置于后左横梁122的立柱连接端;所述前右横梁131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右横梁横梁连接孔和前右横梁立柱连接孔56,所述前右横梁横梁连接孔设置于前右横梁131的横梁连接端,前右横梁立柱连接孔56设置于前右横梁131的立柱连接端;所述后右横梁132两端分别设置有后右横梁横梁连接孔和后右横梁立柱连接孔58,所述后右横梁横梁连接孔设置于后右横梁132的横梁连接端,后右横梁立柱连接孔58设置于后右横梁132的立柱连接端。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11腹板左、右两侧翼缘板上分别设置有立柱左连接孔和立柱右连接孔,所述立柱左连接孔包括前柱左连接孔911和后柱左连接孔912,所述前柱左连接孔911和后柱左连接孔912分别设置立柱11腹板左侧前、后两块翼缘板上;所述立柱右连接孔包括前柱右连接孔921和后柱右连接孔922,所述前柱右连接孔921和后柱右连接孔922分别设置立柱11腹板右侧前、后两块翼缘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柱左连接孔911与前左横梁立柱连接孔52之间、后柱左连接孔912与后左横梁立柱连接孔54之间、前柱右连接孔921与前右横梁立柱连接孔56之间、后柱右连接孔922与后右横梁立柱连接孔 58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
较优的,所述左横梁112、右横梁113为规格相同的方钢。
较优的,所述左横梁12、右横梁13的方钢横截面的长度与固定柱 110、活动柱112的H型钢横截面高度相等。
较优的,所述左横梁112、右横梁113方钢规格120×60×3990mm。
较优的,所述反光膜8规格为120×900mm。
所述连接件2为腹板水平于地面、翼缘板平行于护栏纵向设置的H 形截面梁。
参考图1和图8,所述连接件2为H形截面梁,所述H形截面梁的腹板水平于地面,所述H形截面梁的翼缘板平行于护栏纵向,所述连接件2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1和第二连接孔22,所述第一连接孔21包括第一前连接孔和第一后连接孔,第一前连接孔和第一后连接孔分别对称设置于连接件左端的前、后两块翼缘板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孔22包括第二前连接孔63和第二后连接孔64,第二前连接孔63和第二后连接孔64分别对称设置于连接件右端的前、后两块翼缘板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前左横梁横梁连接孔51与第二前连接孔63之间、后左横梁横梁连接孔53与第二后连接孔64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前连接孔与左侧相邻护栏单元1的前右横梁横梁连接孔之间、第一后连接孔与左侧相邻护栏单元1的后右横梁横梁连接孔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
较优的,所述连接件2的H型钢横截面高度与左横梁12、右横梁13 的方钢横截面的长度相等。
较优的,所述连接件2的H型钢横截面规格与固定柱110、活动柱 112的H型钢横截面规格相同。
较优的,所述连接件2的H型钢规格为120×70×500mm。
较优的,所述连接螺栓规格为M16×65mm、材质为45#钢的。
较优的,上述型钢为Q345-D型高强度钢。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活动护栏采用高强度材质的钢构件,防撞能力强;横梁张贴反光膜能起到警示作用,护栏结构整体性好确保碰撞部件不会四处飞散而提高了护栏的安全性;万向轮使护栏移动更为方便;各部件通过螺栓连接,护栏的安装和维修变得非常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只是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描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目的是出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目的,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护栏包括多个护栏单元(1)和多个连接件(2),相邻两个护栏单元(1)之间通过连接件(2)连接;所述护栏单元(1)包括一个立柱(11)、多道左横梁(12)和多道右横梁(13),多道左横梁(12)和多道右横梁(13)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于立柱(11)两侧;所述立柱(11)底部设置有底座钢板(3);所述立柱(11)包括第一固定柱(111)、活动柱(112)和第二固定柱(113),所述第一固定柱(111)和第二固定柱(113)分别设置于活动护栏的两端,所述活动柱(112)设置于活动护栏的中间;所述第一固定柱(111)和第二固定柱(113)底部均设置有固定柱底座钢板(31),所述固定柱底座钢板(31)埋设于固定基础(41)内部,所述活动柱(112)底部设置有活动柱底座钢板(32),所述活动柱底座钢板(32)连接承重性万向轮(42);所述第一固定柱(111)及设置于第一固定柱(111)两侧的左横梁(12)、右横梁(13)构成第一固定单元,多个第一固定单元通过连接件(2)连接形成第一固定段(5);所述第二固定柱(113)及设置于第二固定柱(113)两侧的左横梁(12)、右横梁(13)构成第二固定单元,多个第二固定单元通过连接件(2)连接形成第二固定段(6);所述活动柱(112)及设置于活动柱(112)两侧的左横梁(12)、右横梁(13)构成活动单元,多个活动单元通过连接件(2)连接形成活动段(7),所述活动段(7)设置于第一固定段(5)和第二固定段(6)之间;所述左横梁(12)和右横梁(13)均张贴有反光膜(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底座钢板(32)上设置有活动柱底座连接孔(321),所述承重性万向轮(42)顶端设置有万向轮连接孔,所述活动柱底座连接孔(321)与万向轮连接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由垂直于地面设置的腹板和垂直设置于腹板两侧的翼缘板一体形成H形截面柱,所述左横梁(12)和右横梁(13)为矩形截面梁,多道左横梁(12)设置于立柱(11)腹板左侧的翼缘板上,多道右横梁(13)设置于立柱(11)腹板右侧的翼缘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横梁(12)包括前左横梁(121)和后左横梁(122),所述前左横梁(121)和后左横梁(122)分别设置于立柱(11)腹板左侧前翼缘板和后翼缘板的外侧;所述右横梁(13)包括前右横梁(131)和后右横梁(132),所述前右横梁(131)和后右横梁(132)分别设置于立柱(11)腹板右侧前翼缘板和后翼缘板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横梁(121)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左横梁横梁连接孔(51)和前左横梁立柱连接孔(52),所述前左横梁横梁连接孔(51)设置于前左横梁(121)的横梁连接端,前左横梁立柱连接孔(52)设置于前左横梁(121)的立柱连接端;所述后左横梁(122)两端分别设置有后左横梁横梁连接孔(53)和后左横梁立柱连接孔(54),所述后左横梁横梁连接孔(53)设置于后左横梁(122)的横梁连接端,后左横梁立柱连接孔(54)设置于后左横梁(122)的立柱连接端;所述前右横梁(131)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右横梁横梁连接孔和前右横梁立柱连接孔(56),所述前右横梁横梁连接孔设置于前右横梁(131)的横梁连接端,前右横梁立柱连接孔(56)设置于前右横梁(131)的立柱连接端;所述后右横梁(132)两端分别设置有后右横梁横梁连接孔和后右横梁立柱连接孔(58),所述后右横梁横梁连接孔设置于后右横梁(132)的横梁连接端,后右横梁立柱连接孔(58)设置于后右横梁(132)的立柱连接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腹板左、右两侧翼缘板上分别设置有立柱左连接孔和立柱右连接孔,所述立柱左连接孔包括前柱左连接孔(911)和后柱左连接孔(912),所述前柱左连接孔(911)和后柱左连接孔(912)分别设置立柱(11)腹板左侧前、后两块翼缘板上;所述立柱右连接孔包括前柱右连接孔(921)和后柱右连接孔(922),所述前柱右连接孔(921)和后柱右连接孔(922)分别设置立柱(11)腹板右侧前、后两块翼缘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柱左连接孔(911)与前左横梁立柱连接孔(52)之间、后柱左连接孔(912)与后左横梁立柱连接孔(54)之间、前柱右连接孔(921)与前右横梁立柱连接孔(56)之间、后柱右连接孔(922)与后右横梁立柱连接孔(58)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由平行于地面设置的腹板和垂直设置于腹板两侧的翼缘板一体形成H形截面梁,所述连接件(2)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1)和第二连接孔(22),所述第一连接孔(21)包括第一前连接孔和第一后连接孔,第一前连接孔和第一后连接孔分别对称设置于连接件左端的前、后两块翼缘板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孔(22)包括第二前连接孔(63)和第二后连接孔(64),第二前连接孔(63)和第二后连接孔(64)分别对称设置于连接件右端的前、后两块翼缘板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连接孔(63)与前左横梁横梁连接孔(51)之间、第二后连接孔(64)与后左横梁横梁连接孔(53)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前连接孔与相邻护栏单元(1)的前右横梁横梁连接孔之间、第一后连接孔与相邻护栏单元(1)的后右横梁横梁连接孔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
CN201721524971.1U 2017-11-15 2017-11-15 一种活动护栏 Active CN207582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24971.1U CN207582375U (zh) 2017-11-15 2017-11-15 一种活动护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24971.1U CN207582375U (zh) 2017-11-15 2017-11-15 一种活动护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82375U true CN207582375U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31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24971.1U Active CN207582375U (zh) 2017-11-15 2017-11-15 一种活动护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823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2202A (zh) * 2021-02-02 2021-06-11 武汉中交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的中央分隔带开口活动护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2202A (zh) * 2021-02-02 2021-06-11 武汉中交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的中央分隔带开口活动护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35504B1 (en) Prefabricated road median wall
US10227742B2 (en) Anti-ram sliding crash gate
EP2049734A1 (de) Verkehrseinrichtung
CN204238149U (zh) 柔性防撞活动隔离护栏
CN109403342A (zh) 一种基坑混合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582375U (zh) 一种活动护栏
CN210289367U (zh) 一种工程安全管理用防护围栏
CN111125823B (zh) 一种钢护栏的设计方法
CN209779521U (zh) 一种坚固耐用的预制护栏底座
CN201746791U (zh) 高能型钢梁柱式护栏
CN209509660U (zh) 一种用于铁路线路的防护栅栏
CN202787140U (zh) 一种移动护栏
CN207685742U (zh) 移动护栏单节和端头及其组成的移动护栏
CN217652491U (zh) 一种安全护栏单元段及可移动护栏
CN210238289U (zh) 一种梁柱式护栏断开位置的纵向连接加强结构
CN213681880U (zh) 一种etc龙门架防撞护栏
CN213708997U (zh) 一种有轨运输避让平台装置
CN213063218U (zh) 一种金属网防护栅栏
CN216238290U (zh) 缓冲防撞护栏结构
CN107354891B (zh) 移动护栏单节和端头及其组成的移动护栏
CN216405223U (zh) 一种公路障碍物高防护等级拼装型护栏结构
CN213836457U (zh) 一种立柱连接组件及护栏结构
CN220035289U (zh) 一种易于安装的活动护栏
CN220644006U (zh) 一种高速公路用防冲撞护栏装置
CN212835150U (zh) 不锈钢高强度公路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28

Address after: 430050 498 parrot Avenue, Hanyang District, Wuhan, Hubei

Patentee after: Wuhan CCCC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50 498 parrot Avenue, Hanyang District, Wuhan, Hubei

Patentee before: Zhou 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