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79946U - 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79946U
CN207579946U CN201721185439.1U CN201721185439U CN207579946U CN 207579946 U CN207579946 U CN 207579946U CN 201721185439 U CN201721185439 U CN 201721185439U CN 207579946 U CN207579946 U CN 207579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mounting base
body shell
frame
fore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854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璋峰嘲
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ways Automobile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ways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ways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ways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854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79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79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79946U/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5397 priority patent/WO2019052493A1/zh
Priority to EP18855930.6A priority patent/EP3693251A4/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车身框架包括:第一调节支架总成,设于车身框架的车头端,用于支撑和固定车身框架的前副车架;第二调节支架总成,设于车身框架的车身端,用于支撑和固定车身框架的后副车架;座椅机械安装总成,设于车身框架的中间区域,用于支撑和固定车身框架的座椅骨架;针对不同车型,第一调节支架总成、第二调节支架总成、座椅机械安装总成在安装方向上调节为分别与不同车型的前副车架、后副车架及座椅骨架匹配的安装高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框架适用于MAS平台车型,覆盖SUV、轿车和MPV等车型,降低同平台产品的开发成本,缩短平台架构件开发周期,使汽车平台拓展性更强,轻量化程度更高。

Description

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身框架,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目前国内厂家往往采用benchmark的手段,轿车、SUV和MPV分别逆向,分别进行验证,增大了同平台产品(轿车、SUV和MPV)开发成本,延长了平台架构件开发周期,更加无法实现多种汽车车型的平台通用化。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平台增大了同平台产品开发成本,延长了平台架构件开发周期,更加无法实现多种汽车车型的平台通用化等缺陷,实以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平台增大了同平台产品开发成本,延长了平台架构件开发周期,更加无法实现多种汽车车型的平台通用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所述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包括:第一调节支架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车头端,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副车架;第二调节支架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车身端,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车身框架的后副车架;座椅机械安装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中间区域,用于支撑和固定车身框架的座椅骨架;其中,针对不同车型,所述第一调节支架总成、第二调节支架总成、座椅机械安装总成在安装方向上调节为分别与不同车型的前副车架、后副车架及座椅骨架匹配的安装高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中地板处的中地板总成;所述中地板总成用于在横向方向上调节与不同车型的中地板匹配的横向长度,以调节所述车身框架的轴距。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支架总成包括: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和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设置于第一底座上,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和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设置于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分别位于所述前副车架的两侧;其中,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分别与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分别位于所述前副车架的两侧;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与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分别位于前副车架相同一侧的一端和另一端,以支撑和固定前副车架的一侧;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分别位于前副车架相同另一侧的一端和另一端,以支撑和固定前副车辆的另一侧;其中,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调节为分别与不同车型的前副车架匹配的安装高度,并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前副车架。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通过连接梁挂接于所述车身框架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支架总成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前副车架两侧的弹性支柱,所述弹性支柱的固定端用于支撑所述车身框架的转向节,其弹性端顶持于所述前副车架,以支持车体轮胎的弹跳;所述转向节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柱上还设置有一端与所述转向节枢接的摆臂,以承受转向力矩并传递转向力至所述转向节。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支架总成包括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后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后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后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其中,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后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分别与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后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分别位于所述后副车架的两侧,且固定在所述车身端的侧梁上;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与后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分别位于后副车架相同一侧的一端和另一端,以支撑和固定后副车架的一侧;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后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分别位于后副车架相同另一侧的一端和另一端,以支撑和固定后副车辆的另一侧;其中,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后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后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后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在安装方向上调节为分别与不同车型的后副车架匹配的安装高度,并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后副车架。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支架总成还包括第一纵臂支架和第二纵臂支架,所述第一纵臂支架和第二纵臂支架分别位于所述后副车架的两侧,分别用于支撑位于所述车身端两侧的底盘纵臂。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机械安装总成包括:驾驶员座椅骨架安装座,用于支撑所述驾驶员座椅,并在安装方向上调节为与不同车型的驾驶员座椅骨架匹配的安装高度;副驾驶座椅骨架安装座,用于支撑所述副驾驶座椅骨架,并在安装方向上调节为与不同车型的副驾驶座椅骨架匹配的安装高度。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身框架适用于MAS平台系列车型,覆盖SUV、轿车和MPV等车型,降低了同平台产品的开发成本,缩短了平台架构件开发周期,实现多种汽车车型的平台通用化设计,使得汽车平台拓展性更强,轻量化程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调节支架总成的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机械安装总成和中地板总成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调节支架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
11 第一调节支架总成
12 座椅机械安装总成
13 中地板总成
14 第二调节支架总成
15 转向节
16 摆臂
111 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
112 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
113 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
114 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
115 弹性支柱
116 第一底座
117 第二底座
121 驾驶员座椅骨架安装座
122 副驾驶座椅骨架安装座
141 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
142 后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
143 后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
144 后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
145 第一纵臂支架
146 第二纵臂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所述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包括:
第一调节支架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车头端,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副车架;
第二调节支架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车身端,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车身框架的后副车架;
座椅机械安装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中间区域,用于支撑和固定车身框架的座椅骨架;
其中,针对不同车型,所述第一调节支架总成、第二调节支架总成、座椅机械安装总成在安装方向上调节为分别与不同车型的前副车架、后副车架及座椅骨架匹配的安装高度。
以下将结合图示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阅图1,显示为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1包括第一调节支架总成11、座椅机械安装总成12、中地板总成 13及第二调节支架总成14。
所述第一调节支架总成11设于所述车身框架1的车头端,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车身框架 1的前副车架。针对不同车型,无需改变前副车架,所述第一调节支架总成11在纵向(于本实例中的Z向)上调节位与不同车型的前副车架匹配的安装高度(Z向高度),实现高度车型Z向调节。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支架总成11可实现前副车架Z向可调节范围为-40mm~0。
请参阅图2,显示为第一调节支架总成的立体机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调节支架总成11包括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111(于本实施例中,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111又称前副车架右前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112(于本实施例中,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112又称前副车架右后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113(于本实施例中,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113又称前副车架左前安装座)及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114(于本实施例中,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114又称前副车架左后安装座)及弹性支柱115。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111和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112设置于第一底座116上,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113和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114设置于第二底座117上,所述第一底座116和所述第二底座117分别位于所述前副车架的两侧。所述第一底座116和第二底座117之间通过连接梁挂接于所述车身框架1上。
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111与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112分别位于前副车架的右侧的车头端和车身端,以支撑和固定前副车架的右侧。
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113及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114分别位于前副车架的左侧的车头端和车身端,以支撑和固定前副车辆的左侧。
其中,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调节为分别与不同车型的前副车架匹配的安装高度,并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前副车架。
所述弹性支柱115分别位于所述前副车架两侧。继续参阅图2,所述弹性支柱115的固定端用于支撑所述车身框架1的转向节15,其弹性端顶持于所述前副车架,以支持车体轮胎的弹跳。所述转向节15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116和第二底座117上。所述弹性支柱115的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转向节15枢接的摆臂16,以承受转向力矩并传递转向力至所述转向节15。
在安装好所述前副车架后,以下将接着介绍设于所述车身框架1的中间区域,用于支撑和固定车身框架1的座椅骨架的座椅机械安装总成12。请参阅图3,显示为座椅机械安装总成和中地板总成的俯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座椅机械安装总成12包括:驾驶员座椅骨架安装座121和副驾驶座椅骨架安装座122。
在本实施例中,具有4个分别位于驾驶座椅骨架端角下方的驾驶员座椅骨架安装座121,用于支撑所述驾驶员座椅,并在安装方向(Z向)上调节为与不同车型的驾驶员座椅骨架匹配的安装高度。在本实施例中,驾驶员座椅骨架安装座121可实现驾驶员座椅骨架Z向可调节范围为-70mm~0。
在本实施例中,具有4个分别位于副驾驶座椅骨架端角下方的副驾驶座椅骨架安装座122,用于支撑所述副驾驶座椅骨架,并在安装方向(Z向)上调节为与不同车型的副驾驶座椅骨架匹配的安装高度。在本实施例中,副驾驶座椅骨架安装座122可实现同一平台副驾驶座椅骨架Z向可调节范围为-70mm~0。
在安装好座椅后,接着在所述车身框架1的中间区域安装用于在横向方向上调节与不同车型的中地板匹配的横向(X向)长度的中地板总成13(参阅图3),以调节所述车身框架的轴距。在本实施例中,中地板总成13可实现同一平台轴距在X向可调节范围为-100mm~+100 mm。
最后,为了不改变不同车型的后副车架,通过在所述车身框架的车身端设置所述第二调节支架总成14以实现不同车型的后副车架在安装方向上(Z向)高度调节。请参阅图4,显示为第二调节支架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调节支架总成14包括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141、后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142、后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143、后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144、第一纵臂支架145及第二纵臂支架146。
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141、后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142分别与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143、后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144分别位于所述后副车架的两侧,且固定在所述车身框架1的车身端的侧梁上。
继续参阅图4,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141与后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142分别位于后副车架相同一侧(左侧)的一端和另一端,以支撑和固定后副车架的一侧(左侧);
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143及后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144分别位于后副车架相同另一侧(右侧)的一端和另一端,以支撑和固定后副车辆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141,后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142、后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143及后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144在安装方向上(Z向)调节为分别与不同车型的后副车架匹配的安装高度(Z向高度),并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后副车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调节支架总成14可实现同一平台车型在Z向可调节范围为-40mm~0。
分别位于所述后副车架的两侧所述第一纵臂支架145和第二纵臂支架146用于支撑位于所述车身端两侧的底盘纵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身框架为铝合金型材框架。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身框架适用于MAS平台系列车型,覆盖SUV、轿车和MPV等车型,降低了同平台产品的开发成本,缩短了平台架构件开发周期,实现多种汽车车型的平台通用化设计,使得汽车平台拓展性更强,轻量化程度更高。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包括:
第一调节支架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车头端,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副车架;
第二调节支架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车身端,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车身框架的后副车架;
座椅机械安装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中间区域,用于支撑和固定车身框架的座椅骨架;
其中,针对不同车型,所述第一调节支架总成、第二调节支架总成、座椅机械安装总成在安装方向上调节为分别与不同车型的前副车架、后副车架及座椅骨架匹配的安装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中地板处的中地板总成;所述中地板总成用于在横向方向上调节与不同车型的中地板匹配的横向长度,以调节所述车身框架的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支架总成包括: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和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设置于第一底座上,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和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设置于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分别位于所述前副车架的两侧;
其中,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分别与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分别位于所述前副车架的两侧;
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与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分别位于前副车架相同一侧的一端和另一端,以支撑和固定前副车架的一侧;
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分别位于前副车架相同另一侧的一端和另一端,以支撑和固定前副车辆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调节为分别与不同车型的前副车架匹配的安装高度,并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前副车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通过连接梁挂接于所述车身框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支架总成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前副车架两侧的弹性支柱,所述弹性支柱的固定端用于支撑所述车身框架的转向节,其弹性端顶持于所述前副车架,以支持车体轮胎的弹跳;所述转向节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柱上还设置有一端与所述转向节枢接的摆臂,以承受转向力矩并传递转向力至所述转向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支架总成包括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后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后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后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
其中,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后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分别与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后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分别位于所述后副车架的两侧,且固定在所述车身端的侧梁上;
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与后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分别位于后副车架相同一侧的一端和另一端,以支撑和固定后副车架的一侧;
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后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分别位于后副车架相同另一侧的一端和另一端,以支撑和固定后副车辆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后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后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后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在安装方向上调节为分别与不同车型的后副车架匹配的安装高度,并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后副车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支架总成还包括第一纵臂支架和第二纵臂支架,所述第一纵臂支架和第二纵臂支架分别位于所述后副车架的两侧,分别用于支撑位于所述车身端两侧的底盘纵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机械安装总成包括:
驾驶员座椅骨架安装座,用于支撑所述驾驶员座椅,并在安装方向上调节为与不同车型的驾驶员座椅骨架匹配的安装高度;
副驾驶座椅骨架安装座,用于支撑所述副驾驶座椅骨架,并在安装方向上调节为与不同车型的副驾驶座椅骨架匹配的安装高度。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
CN201721185439.1U 2017-09-15 2017-09-15 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 Active CN207579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5439.1U CN207579946U (zh) 2017-09-15 2017-09-15 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
PCT/CN2018/105397 WO2019052493A1 (zh) 2017-09-15 2018-09-13 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
EP18855930.6A EP3693251A4 (en) 2017-09-15 2018-09-13 MOTOR VEHICLE BODY FRAME FOR PRODUCTS FROM A COMMON PLATFORM AND MOTOR VEHICLE WITH MOTOR VEHICLE BODY FR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5439.1U CN207579946U (zh) 2017-09-15 2017-09-15 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79946U true CN207579946U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27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85439.1U Active CN207579946U (zh) 2017-09-15 2017-09-15 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7994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4608A (zh) * 2017-09-15 2018-01-09 江西爱驰亿维实业有限公司 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
WO2019052493A1 (zh) * 2017-09-15 2019-03-21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4608A (zh) * 2017-09-15 2018-01-09 江西爱驰亿维实业有限公司 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
WO2019052493A1 (zh) * 2017-09-15 2019-03-21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01700A1 (zh) 轮梁式无桥车架
CN203854440U (zh) 一种适用于轻型卡车的独立悬架
CN207579946U (zh) 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
CN107554608A (zh) 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
CN110293810A (zh) 一种具有主动转向功能的扭力梁后悬架
CN203581101U (zh) 一种车身拖曳臂安装点结构
CN106827995B (zh) 一种v型推力杆支架构成的车架横梁总成
CN104129263A (zh) 一种三桥单胎承载的电动公交车
CN103921638A (zh) 采用双横臂式前独立悬架的汽车
CN104149611B (zh) 一种四桥单胎承载的电动公交车
CN203996512U (zh) 一种宽通道的电动公交车
CN208148997U (zh) 一种具有稳定控制装置的车辆
CN108438115B (zh) 三轮汽车
CN110077187A (zh) 一种高承载能力车辆平台
CN105083415A (zh) 一种发动机上线工装
CN20933642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双轮边驱动桥结构
Sun et al. Design and strength analysis of FSAE suspension
CN209305651U (zh) 一种客车转向系统
CN201900959U (zh) 一种应用于后空气悬架横向稳定装置
CN208855351U (zh) 汽车悬架及汽车
CN102555725A (zh) 一种应用于后空气悬架横向稳定系统
CN201357729Y (zh) 太阳能车弓形悬架车架
CN201506292U (zh) 越野汽车货厢三点式固定装置
CN205524463U (zh) 一种可升降车身高度的电动汽车车架
CN204161027U (zh) 一种双横臂独立空气悬架前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20

Address after: Room J871, Building 6, 1288 Yecheng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22

Patentee after: AIWAYS AUTO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334000 Xingyuan West Avenue, Shangr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grao, Jiangxi, China

Patentee before: AIWAYS AUTOMOBIL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