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65523U - 保险杠支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保险杠支架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65523U CN207565523U CN201721559941.4U CN201721559941U CN207565523U CN 207565523 U CN207565523 U CN 207565523U CN 201721559941 U CN201721559941 U CN 201721559941U CN 207565523 U CN207565523 U CN 2075655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mper
- plate
- connecting plate
- collision prevention
- prevention girde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89 fasten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035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险杠支架和车辆,所述保险杠支架适于安装于保险杠与防撞梁之间,所述保险杠支架包括:Z形支架,所述Z形支架适于与所述保险杠沿Z向相连;翻折板,所述翻折板沿所述Z形支架的侧边沿向下延伸,且具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适于与所述防撞梁沿Z向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适于与所述防撞梁沿X向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支架,设置于保险杠与防撞梁之间,以对保险杠形成良好支撑,且保险杠支架沿Z向、X向均与防撞梁固定连接,增大连接强度,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险杠支架和设有该保险杠支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整车品质越来越重要,汽车保险杠在行驶一段时间后,会因车辆行驶振动逐渐下沉,导致保险杠与翼子板处间隙变大,不均匀,整车品质下降,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保险杠支架,所述保险杠支架连接稳固,可有效地防止保险杠下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所述保险杠支架适于安装于保险杠与防撞梁之间,包括:Z形支架,所述Z形支架适于与所述保险杠沿Z向相连;翻折板,所述翻折板沿所述Z形支架的侧边沿向下延伸,且具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适于与所述防撞梁沿Z向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适于与所述防撞梁沿X向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设置于保险杠与防撞梁之间,以对保险杠形成良好支撑,且保险杠支架沿Z向、X向均与防撞梁固定连接,增大连接强度,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法线沿竖直方向,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防撞梁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法线沿前后方向,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防撞梁的前表面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所述翻折板为两个,每个所述翻折板均具有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所述翻折板与所述Z形支架之间具有弧形连接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所述Z形支架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保险杠沿Z向相连,所述第三板与所述防撞梁的上表面沿竖直方向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位于所述第三板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所述第一板具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面的下表面设有连接螺母,所述保险杠适于通过螺纹紧固件贯穿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连接螺母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所述Z形支架与所述翻折板为一体冲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保险杠支架;保险杠,所述保险杠与所述Z形支架相连;防撞梁,所述防撞梁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保险杠支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安装于防撞梁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
保险杠支架100,
Z形支架10,第一板11,安装面111,安装孔112,第二板12,第三板13,加强筋14,
翻折板20,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
防撞梁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100包括Z形支架10、翻折板20。
其中,保险杠支架100适于安装于保险杠与防撞梁200之间,保险杠支架100用于支撑保险杠与防撞梁200,可防止保险杠下沉。
Z形支架10适于与保险杠沿Z向相连,以对保险杠沿Z向形成支撑,有效地防止保险杠下沉。
翻折板20与Z形支架10相连,翻折板20沿Z形支架10的侧边沿向下延伸,侧边沿指Y向的侧边沿,即左右方向的侧边沿,且翻折板20具有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第一连接板21适于与防撞梁200沿Z向相连,第二连接板22适于与防撞梁200沿X向相连,使得防撞梁200与Z形支架10沿Z向、X向均相连。
保险杠支架100与保险杠沿Z向固定并相互支撑,保险杠支架100与防撞梁200沿Z向、X向均固定并相互支撑,可以理解的是,防撞梁200的结构刚度、强度较大,这样,防撞梁200通过保险杠支架100对保险杠沿Z向形成良好的支撑,有效地避免了保险杠下沉,且保险杠支架100沿X向与防撞梁200相连,防止保险杠支架100与防撞梁200沿X向相对移动,以保证保险杠支架100对保险杠沿Z向稳定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X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Z向为车辆的上下方向,Y向为车辆的左右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100,设置于保险杠与防撞梁200之间,以对保险杠形成良好支撑,且保险杠支架100沿Z向、X向均与防撞梁200固定连接,增大连接强度,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100,第一连接板21的法线沿竖直方向,且第一连接板21与防撞梁200的上表面相连,即第一连接板21的下表面与防撞梁200的上表面贴合,第二连接板22的法线沿前后方向,且第二连接板22与防撞梁200的前表面相连,即第二连接板22的后边面与防撞梁200的前表面贴合,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与防撞梁200均为焊接相连,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均与防撞梁200贴合可提高焊接的稳定性,增强保险杠支架100与防撞梁200的连接强度。
翻折板20为两个,两个翻折板20分别设于Z形支架10的左右两侧,每个翻折板20均具有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左右两侧的两个翻折板20将保险杠支架100稳定地支撑于防撞梁200,这样,保险杠支架100在受到侧向力时,不易向左或向右弯曲变形,有利于提高保险杠支架100支撑强度。
翻折板20与Z形支架10之间具有弧形连接段,弧形连接段可增加翻折板20与Z形支架10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保险杠支架10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便于在保险杠支架100受到外力作用时,有效地支撑保险杠,防止保险杠下沉。
Z形支架10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一板11、第二板12和第三板13,即第二板12的上端与第一板11相连,即第二板12的下端与第三板13相连,第一板11与保险杠相连,以使保险杠支架100整体与保险杠沿Z向固定,第二板12可将第一板11沿Z向承受的压力传递至第三板13,第三板13与防撞梁200的上表面沿竖直方向间隔开,即第三板13左右两端连接的两个翻折板20的部分结构支撑于防撞梁200的上表面,使得第三板13与防撞梁200的上表面形成一定间距,进而通过翻折板20将第一板11沿Z向承受的压力传递至防撞梁200,有效地避免保险杠下沉。
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均位于第三板13的下方,这样,翻折板20可将第三板13承受的压力沿Z向传递至防撞梁200,以对保险杠沿Z向形成良好的支撑,使得保险杠支架100整体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长期使用。
第一板11具有安装面111,安装面111设有安装孔112,安装面111的下表面设有连接螺母,保险杠适于通过螺纹紧固件贯穿安装孔112与连接螺母相连,可以理解的是,保险杠设有螺纹连接孔,螺纹紧固件依次贯穿保险杠的螺纹连接孔、第一板11的安装孔112,进而与安装面111下表面的连接螺母连接,以将保险杠与保险杆支架固定牢固。
第一板11与第二板12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14,加强筋14可增强第一板11与第二板12连接处的强度,防止保险杠支架100承受保险杠压力时第一板11与第二板12的连接处发生变形,提高保险杠支架100整体的强度,有利于提高保险杠支架100使用安全性。
Z形支架10与翻折板20为一体冲压成型,生产步骤简单,可节省Z形支架10与翻折板20连接的工序,且一体成型的Z形支架10与翻折板20的连接强度较大,便于长期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中的保险杠支架10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还包括保险杠、防撞梁200,保险杠与Z形支架相连,防撞梁200与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相连,保险杠支架100设于保险杠与防撞梁200之间,以对保险杠形成有效地支撑,防止保险杠下沉,有利于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保险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支架适于安装于保险杠与防撞梁之间,包括:
Z形支架,所述Z形支架适于与所述保险杠沿Z向相连;
翻折板,所述翻折板沿所述Z形支架的侧边沿向下延伸,且具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适于与所述防撞梁沿Z向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适于与所述防撞梁沿X向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法线沿竖直方向,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防撞梁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法线沿前后方向,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防撞梁的前表面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板为两个,每个所述翻折板均具有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板与所述Z形支架之间具有弧形连接段。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险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Z形支架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保险杠沿Z向相连,所述第三板与所述防撞梁的上表面沿竖直方向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险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位于所述第三板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险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具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面的下表面设有连接螺母,所述保险杠适于通过螺纹紧固件贯穿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连接螺母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险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险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Z形支架与所述翻折板为一体冲压成型。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险杠支架;
保险杠,所述保险杠与所述Z形支架相连;
防撞梁,所述防撞梁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59941.4U CN207565523U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保险杠支架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59941.4U CN207565523U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保险杠支架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65523U true CN207565523U (zh) | 2018-07-03 |
Family
ID=62690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559941.4U Active CN207565523U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保险杠支架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6552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63052A (zh) * | 2017-12-28 | 2018-06-15 | 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 | 车身前横梁及汽车 |
CN112550197A (zh) * | 2020-11-27 | 2021-03-26 | 姚文发 | 一种抗强化腐蚀的前保险杠中支撑安装结构 |
CN113147641A (zh) * | 2021-03-03 | 2021-07-23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一种利于行人保护的保险杠安装结构 |
-
2017
- 2017-11-20 CN CN201721559941.4U patent/CN20756552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63052A (zh) * | 2017-12-28 | 2018-06-15 | 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 | 车身前横梁及汽车 |
CN112550197A (zh) * | 2020-11-27 | 2021-03-26 | 姚文发 | 一种抗强化腐蚀的前保险杠中支撑安装结构 |
CN113147641A (zh) * | 2021-03-03 | 2021-07-23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一种利于行人保护的保险杠安装结构 |
CN113147641B (zh) * | 2021-03-03 | 2022-07-22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一种利于行人保护的保险杠安装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565523U (zh) | 保险杠支架和车辆 | |
CN202728361U (zh) | 仪表板横梁转向柱固定支架总成 | |
CN105073557B (zh) | 车身下部结构 | |
CN105383563B (zh) | 一种汽车副车架 | |
JP2012232649A (ja) | 車両の牽引用フック取付け部の構造 | |
CN100579831C (zh) | 机动车辆前车体的冲击力减轻结构 | |
CN202879598U (zh) | 薄板拼焊空腔桁架式带碰撞安全功能的副车架 | |
CN208142239U (zh) | 电池组固定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8181188U (zh) | 一种限位防撞梁结构 | |
CN208915005U (zh) | 一种汽车座椅前横梁左支架 | |
CN208630717U (zh) | 用于车辆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3094186U (zh) | 客车车架横梁 | |
CN103213624B (zh) | 车身前部构造 | |
CN202574375U (zh) | 车架纵梁及工程车辆 | |
CN207257362U (zh) | 一种车用散热器的固定结构 | |
CN206202419U (zh) | 车架横梁及具有该横梁的车架 | |
CN205344732U (zh) | 一种车辆仪表板横梁的支撑装置 | |
CN206749477U (zh) | 车门和车辆 | |
CN205185837U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 | |
CN204871253U (zh) | 一种防车身翻转的安装支架 | |
CN203974947U (zh) | 车辆副车架前横梁及车辆副车架 | |
CN205087036U (zh) | 汽车发动机盖锁安装板、前端上横梁总成以及汽车 | |
CN204222787U (zh) | 前保险杠防撞梁 | |
CN207060160U (zh) | 后纵梁总成和车辆 | |
CN204279833U (zh) | 一种摩托车车架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