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34522U - 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34522U
CN207534522U CN201721714927.7U CN201721714927U CN207534522U CN 207534522 U CN207534522 U CN 207534522U CN 201721714927 U CN201721714927 U CN 201721714927U CN 207534522 U CN207534522 U CN 207534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l
controller
interior
vehicle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149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延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149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34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34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34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内壁磨削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包括:内磨车、控制器、气囊、气囊比例调节阀、限位撞尺、后限位开关、前限位开关和内磨单元,后限位开关设置在内磨车前进的预设位置处,前限位开关设置在内磨车的前进终点,限位撞尺设置在内磨车的底部,气囊设置在内磨车上,气囊上设置有气囊比例调节阀,内磨单元包括用于内磨离心铸管内壁的内磨头单元和磨杆,磨杆的一端连接气囊,磨杆的另一端连接内磨头单元,后限位开关和前限位开关分别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气囊比例调节阀、内磨车和内磨头单元,控制器根据后限位开关闭合时发送的指令调节气囊比例调节阀。采用上述方案后,省时省力,提高了内磨质量。

Description

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壁磨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离心铸管内壁磨削系统主要由一台内磨托轮、两台内磨车、电控系统等组成,两台内磨车上各有一台内磨电机,电机驱动通过皮带传动到磨头,小车行走采用变频控制,内磨杆的升降靠丝杠手动调节,每个内磨车各有一个操作台和一名操作工进行操作。内磨车前方各有一个液压举升缸在磨头进入管子前举起磨头,进入管子后举升缸收回,放下磨头。
但是由于丝杠经常被水泥糊死,调整困难,且现有离心铸管内壁磨削系统为纯手动操作,费时费力,内磨调整不均匀,内磨质量差,影响离心铸管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离心铸管内壁磨削系统为纯手动操作,费时费力,影响离心铸管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包括:内磨车、控制器、气囊、气囊比例调节阀、限位撞尺、后限位开关、前限位开关和内磨单元,所述后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内磨车前进的预设位置处,所述前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内磨车的前进终点,所述限位撞尺设置在所述内磨车的底部,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内磨车上,所述气囊上设置有所述气囊比例调节阀,所述内磨单元包括用于内磨离心铸管内壁的内磨头单元和磨杆,所述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气囊,所述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内磨头单元,所述后限位开关和所述前限位开关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囊比例调节阀、所述内磨车和所述内磨头单元,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后限位开关闭合时发送的指令调节所述气囊比例调节阀;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前限位开关闭合时发送的指令控制所述内磨车后退。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按键和触摸屏,所述按键包括开始键、结束键和内磨遍数调节键,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开始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控制所述内磨车开始运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结束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控制所述内磨车停止运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内磨遍数调节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控制所述内磨车在所述后限位开关和所述前限位开关之间的往返运动次数。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离心铸管上的托轮电机,所述托轮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磨头单元包括磨头电机和磨头,所述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磨头电机,所述磨头电机连接所述磨头,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磨头电机。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包括:两台内磨车、控制器、两个气囊、两个气囊比例调节阀、两个限位撞尺、两个后限位开关、两个前限位开关和两个内磨单元,所述两台内磨车分别设置在离心铸管的承口侧和插口侧,每个内磨车前进的预设位置处设置一个后限位开关,每个内磨车的前进终点设置一个前限位开关,每个内磨车的底部设置一个撞尺设置,每个内磨车上设置一个气囊,每个气囊上设置一个气囊比例调节阀,每个内磨单元包括一个用于内磨离心铸管内壁的内磨头单元和一个磨杆,每个磨杆的一端连接相应内磨车上的气囊,每个磨杆的另一端连接相应的内磨头单元,每个后限位开关和每个前限位开关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每个气囊比例调节阀、每个内磨车和每个内磨头单元,所述控制器根据一个后限位开关闭合时发送的指令调节相应内磨车上的气囊比例调节阀;所述控制器根据一个前限位开关闭合时发送的指令控制相应的内磨车后退。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时间设置键,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时间设置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调节两台内磨车开始运行的时间间隔。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按键和触摸屏,所述按键包括开始键、结束键和内磨遍数调节键,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开始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控制相应的内磨车开始运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结束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控制相应的内磨车停止运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内磨遍数调节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控制相应的内磨车在相应的后限位开关和相应的前限位开关之间的往返运动次数。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离心铸管上的托轮电机,所述托轮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上述方案后,将所有手动操作的过程改造为自动控制,减少了人为操作时忘记操作设备,磨坏管子的现象,实现了均匀、平稳内磨管子,省时省力,提高离心铸管的内磨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内磨车1、控制器、气囊2、气囊比例调节阀3、限位撞尺4、后限位开关5、前限位开关6和内磨单元7,所述后限位开关5设置在所述内磨车1前进的预设位置处,所述前限位开关6设置在所述内磨车1的前进终点,所述限位撞尺4设置在所述内磨车1的底部,所述气囊2设置在所述内磨车1上,所述气囊2上设置有所述气囊比例调节阀3,所述内磨单元7包括用于内磨离心铸管内壁的内磨头单元71和磨杆72,所述磨杆72的一端连接所述气囊2,所述磨杆7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内磨头单元71,所述后限位开关5和所述前限位开关6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囊比例调节阀3、所述内磨车1和所述内磨头单元71,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后限位开关5闭合时发送的指令调节所述气囊比例调节阀3;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前限位开关6闭合时发送的指令控制所述内磨车1后退。
具体的,初始状态时,内磨车1、内磨头单元71和离心铸管的托轮全部处于停止状态,小车停在起始位置,气囊2压力为磨削管子时压力(大小适中),工作人员先把“手/自动”选择开关打到“自动”状态,打开设备后,离心铸管的托轮旋转,内磨车1从起始位置开始前进,前进到后限位开关5的位置处,即预设位置处,优选的,预设位置处为紧邻离心铸管一端位置处,气囊2动作上升举起磨杆72,内磨头单元71开始磨削离心铸管内壁,进至前限位开关6后自动后退,然后在前限位开关6和后限位开关5之间往返磨削离心铸管,磨够次数后,后退至后限位开关5,内磨头单元71停止运转,气囊2升起顶起磨杆72,离开后限位开关5后气囊2下降,内磨车1退回起始位置,采用上述方案后,将所有手动操作的过程改造为自动控制,减少了人为操作时忘记操作设备,磨坏管子的现象,实现了均匀、平稳内磨管子,省时省力,提高管子的质量。
此外,在一个具体事例中,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按键和触摸屏,所述按键包括开始键、结束键和内磨遍数调节键,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开始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控制所述内磨车开始运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结束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控制所述内磨车停止运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内磨遍数调节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控制所述内磨车在所述后限位开关和所述前限位开关之间的往返运动次数。
此外,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事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离心铸管上的托轮电机8,所述托轮电机8连接所述控制器,托轮电机8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离心铸管旋转。
此外,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事例中,所述内磨头单元71包括磨头电机73和磨头74,磨杆7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磨头电机73,所述磨头电机73连接所述磨头74,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磨头电机73,气囊2动作上升举起磨杆72,限位撞尺4与磨头74长度一样,磨头74大部分进入后,气囊2才下降,防止刚进入时就下降造成磨头位置不准确,离开后限位开关5时气囊2释放压力,磨头电机73随后转动驱动磨头74磨削离心铸管内壁,能保持磨头合理位置压住和脱开离心铸管。
此外,在一个具体事例中,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优选的,为西门子PLC控制器,处理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包括:两台内磨车、控制器、两个气囊、两个气囊比例调节阀、两个限位撞尺、两个后限位开关、两个前限位开关和两个内磨单元,所述两台内磨车分别设置在离心铸管的承口侧和插口侧,每个内磨车前进的预设位置处设置一个后限位开关,每个内磨车的前进终点设置一个前限位开关,每个内磨车的底部设置一个撞尺设置,每个内磨车上设置一个气囊,每个气囊上设置一个气囊比例调节阀,每个内磨单元包括一个用于内磨离心铸管内壁的内磨头单元和一个磨杆,每个磨杆的一端连接相应内磨车上的气囊,每个磨杆的另一端连接相应的内磨头单元,每个后限位开关和每个前限位开关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每个气囊比例调节阀、每个内磨车和每个内磨头单元,所述控制器根据一个后限位开关闭合时发送的指令调节相应内磨车上的气囊比例调节阀;所述控制器根据一个前限位开关闭合时发送的指令控制相应的内磨车后退。
具体的,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内磨车11设置在离心铸管的承口侧,内磨车12设置在离心铸管的插口侧,内磨车11前进的预设位置处设置一个后限位开关51,内磨车12前进的预设位置处设置一个后限位开关52,内磨车11的前进终点设置一个前限位开关61,内磨车12的前进终点设置一个前限位开关62,内磨车11的底部设置一个撞尺设置41,内磨车12的底部设置一个撞尺设置42,内磨车11上设置一个气囊21,内磨车12上设置一个气囊22,气囊21上设置一个气囊比例调节阀31,气囊22上设置一个气囊比例调节阀32,内磨单元701包括一个用于内磨离心铸管内壁的内磨头单元702和一个磨杆703,内磨单元711包括一个用于内磨离心铸管内壁的内磨头单元712和一个磨杆713,磨杆703的一端连接内磨车11上的气囊21,磨杆703的另一端连接相应的内磨头单元702,磨杆713的一端连接内磨车12上的气囊22,磨杆713的另一端连接相应的内磨头单元712,后限位开关51和前限位开关61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气囊比例调节阀31、内磨车11和内磨头单元702,后限位开关52和前限位开关62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气囊比例调节阀32、内磨车12和内磨头单元712,控制器根据后限位开关51闭合时发送的指令调节内磨车11上的气囊比例调节阀31,所述控制器根据前限位开关61闭合时发送的指令控制内磨车11后退,控制器根据后限位开关52闭合时发送的指令调节内磨车12上的气囊比例调节阀32,所述控制器根据前限位开关62闭合时发送的指令控制内磨车12后退。
此外,在一个具体事例中,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时间设置键,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时间设置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调节两台内磨车开始运行的时间间隔,设定内磨车11和内磨车12的运行时间差,防止两个内磨车相撞,例如,内磨车11到达前限位开关时,内磨车12从后限位开关出发,防止两车同时到达前限位开关处相撞。
此外,在一个具体事例中,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按键和触摸屏,所述按键包括开始键、结束键和内磨遍数调节键,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开始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控制相应的内磨车开始运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结束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控制相应的内磨车停止运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内磨遍数调节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控制相应的内磨车在相应的后限位开关和相应的前限位开关之间的往返运动次数。
此外,如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事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离心铸管上的托轮电机8,所述托轮电机8连接所述控制器。
此外,如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事例中,内磨头单元702包括磨头电机704和磨头705,磨杆703的另一端连接磨头电机704,磨头电机704连接磨头705,控制器连接磨头电机704。内磨头单元712包括磨头电机714和磨头715,磨杆713的另一端连接磨头电机714,磨头电机714连接磨头715,控制器连接磨头电机714。
此外,在一个具体事例中,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优选的,为西门子PLC控制器,处理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内磨车11增加限位撞尺41、后限位开关51和前限位开关61,内磨车12增加限位撞尺42、后限位开关52和前限位开关62,丝杠调节手动磨杆高度改为数字化气囊调节控制,触摸屏面板设置气囊比例调节阀31,气囊数字压力进入PLC控制器,PLC控制器输出后控制气囊比例调节阀31,气囊比例调节阀31得到信号后控制气动压力调整气囊起升高度,进而控制磨杆高度,省去人工频繁因管径不同和磨头磨损大小,内磨车自动控制时在后限位开关51和前限位开关61之间往返运动,自动运行完毕后,磨头705停止运转,气囊21升起,离开后限位开关52,气囊21收回降到内磨离心铸管时的压力,内磨车11退至起始位置,所有动作停止状态,一个流程完毕,内磨车21的过程与内磨车11的基本相同,只是出发时间不同,避免两车相撞。
采用上述方案后,将所有手动操作的过程改造为自动控制,减少了人为操作时忘记操作设备,磨坏管子的现象,实现了均匀、平稳内磨管子,省时省力,提高离心铸管的内磨质量。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磨车、控制器、气囊、气囊比例调节阀、限位撞尺、后限位开关、前限位开关和内磨单元,所述后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内磨车前进的预设位置处,所述前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内磨车的前进终点,所述限位撞尺设置在所述内磨车的底部,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内磨车上,所述气囊上设置有所述气囊比例调节阀,所述内磨单元包括用于内磨离心铸管内壁的内磨头单元和磨杆,所述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气囊,所述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内磨头单元,所述后限位开关和所述前限位开关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囊比例调节阀、所述内磨车和所述内磨头单元,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后限位开关闭合时发送的指令调节所述气囊比例调节阀;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前限位开关闭合时发送的指令控制所述内磨车后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按键和触摸屏,所述按键包括开始键、结束键和内磨遍数调节键,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开始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控制所述内磨车开始运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结束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控制所述内磨车停止运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内磨遍数调节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控制所述内磨车在所述后限位开关和所述前限位开关之间的往返运动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离心铸管上的托轮电机,所述托轮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磨头单元包括磨头电机和磨头,所述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磨头电机,所述磨头电机连接所述磨头,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磨头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6.一种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台内磨车、控制器、两个气囊、两个气囊比例调节阀、两个限位撞尺、两个后限位开关、两个前限位开关和两个内磨单元,所述两台内磨车分别设置在离心铸管的承口侧和插口侧,每个内磨车前进的预设位置处设置一个后限位开关,每个内磨车的前进终点设置一个前限位开关,每个内磨车的底部设置一个撞尺设置,每个内磨车上设置一个气囊,每个气囊上设置一个气囊比例调节阀,每个内磨单元包括一个用于内磨离心铸管内壁的内磨头单元和一个磨杆,每个磨杆的一端连接相应内磨车上的气囊,每个磨杆的另一端连接相应的内磨头单元,每个后限位开关和每个前限位开关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每个气囊比例调节阀、每个内磨车和每个内磨头单元,所述控制器根据一个后限位开关闭合时发送的指令调节相应内磨车上的气囊比例调节阀;所述控制器根据一个前限位开关闭合时发送的指令控制相应的内磨车后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时间设置键,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时间设置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调节两台内磨车开始运行的时间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按键和触摸屏,所述按键包括开始键、结束键和内磨遍数调节键,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开始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控制两台内磨车开始运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结束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控制两台内磨车停止运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内磨遍数调节键开启时发送的指令控制两台内磨车在后限位开关和前限位开关之间的往返运动次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离心铸管上的托轮电机,所述托轮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CN201721714927.7U 2017-12-11 2017-12-11 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 Active CN207534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14927.7U CN207534522U (zh) 2017-12-11 2017-12-11 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14927.7U CN207534522U (zh) 2017-12-11 2017-12-11 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34522U true CN207534522U (zh) 2018-06-26

Family

ID=62618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14927.7U Active CN207534522U (zh) 2017-12-11 2017-12-11 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345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0563A (zh) * 2019-10-21 2020-01-03 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深孔的气动型全自动打磨设备
CN110682193A (zh) * 2019-08-31 2020-01-14 浙江深澳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内磨机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2193A (zh) * 2019-08-31 2020-01-14 浙江深澳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内磨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0640563A (zh) * 2019-10-21 2020-01-03 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深孔的气动型全自动打磨设备
CN110640563B (zh) * 2019-10-21 2021-07-06 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深孔的气动型全自动打磨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34522U (zh) 离心铸管内壁自动磨削系统
CN106863574B (zh) 自锁式翻转高压成型机
CN108419652A (zh) 一种底盘旋转式水涡轮驱动卷盘喷灌机的使用方法
CN109850034A (zh) 一种报废汽车拆解流水线
CN204397566U (zh) 一种砂带抛光机
CN202263780U (zh) 一种高速线材轧机的夹送装置
CN203019173U (zh) 一种铸管水泥内衬修磨机组
CN204054332U (zh) 一种多级练泥机
CN206316467U (zh) 一种锯片径向侧角双面磨砺机
CN210620005U (zh) 一种可调节的前舱盖用吊装设备
CN112975686B (zh) 一种pu氏合金炉辊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CN107214314A (zh) 一种铸造用轴承圈取出装置
CN207155502U (zh) 一种数控抛光机
CN106735042B (zh) 一种轴承圈铸造件取出装置
CN108178093B (zh) 一种升降机
CN206493798U (zh) 一种自动轮胎装卸机
CN205201217U (zh) 一种双打磨式砂磨机
CN108972316A (zh) 一种适用于工件的数控研磨工装
CN208601233U (zh) 一种锁具阀体毛边处理结构
CN206997443U (zh) 一种自行车管件冲压装置
CN109746790A (zh) 一种磨削系统及磨削方法
CN208713675U (zh) 一种双面研磨机摇臂机构及应用其的双面研磨机
CN211490685U (zh) 一种数控车铣钻攻多功能复合车床
CN110090684B (zh) 一种植物染色剂防氧化设备
CN215701368U (zh) 一种zl29成型机带槽鼓轮拆卸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