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99934U - 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99934U
CN207499934U CN201721533739.4U CN201721533739U CN207499934U CN 207499934 U CN207499934 U CN 207499934U CN 201721533739 U CN201721533739 U CN 201721533739U CN 207499934 U CN207499934 U CN 207499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heating element
preheating system
ontology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337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玉洁
杨贺
张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337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99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99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99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和汽车。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包括本体和用于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所述本体固定在发动机油底壳上,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部。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和后期维护,能够提升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启动性能,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加热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和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启动时会对发动机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据统计表明,50%以上的发动机磨损是由发动机冷启动造成的,特别是在我国东三省及其它各国的寒冷地带,在冬季经常出现发动机无法启动的现象,因此需要设置一种用于对发动机进行预热的预加热系统。
目前,通常使用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是通过燃烧车内燃油以加热水箱冷却液从而达到预热发动机的目的;具体地,预加热系统的主电机带动油泵、助燃风扇及雾化器转动,油泵将吸入的燃油送到雾化器雾化后与助燃风扇吸入的空气在主燃烧室内混合,经炽热的电热塞点燃后在后燃烧室内充分燃烧并折返,再经水套上的散热片将热量传递给水套夹层中的冷却液,加热后的冷却液在整个管路系统中循环,从而达到加热的目的。然而,上述预加热系统存在安装维护不便、可靠性较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和汽车,该发动机预加热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和后期维护,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包括本体和用于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所述本体固定在发动机油底壳上,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安装在发动机油底壳上,其利用本体内部的加热元件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发动机预加热的目的。该发动机预加热系统的零部件少,结构相对简单,便于安装、使用和后期维护,能够提升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启动性能,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为电加热丝。
采用电加热丝作为加热元件,不仅结构简单,并且便于在本体内部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为橡胶片。
采用橡胶片作为本体,不仅柔软性和耐候性好,能够耐受高温、低温、潮湿、光照等环境,此外可以与被加热物体完全紧密接触,便于安装在发动机油底壳上,并且可根据不同发动机型号进行形状定制,适应性强。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胶粘在发动机油底壳上。
上述胶粘方式操作方便,便于本体在发动机油底壳上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与车载电源电连接。
采用车载电源对加热元件进行供电,便于随时随地对加热元件进行供电,从而使加热元件的供电不受限制。
进一步地,发动机预加热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加热元件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
上述方式通过设置控制器对加热元件进行控制,操作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发动机预加热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发动机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发动机油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状态下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停止加热。
在上述设置方式下,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发动机油温度并将该温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在发动机油温度达到适宜的温度(即预设温度)时,控制器将发动机油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对,并且在发动机油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元件停止加热,该方式既有效地保证了对发动机的预加热效果,同时避免了能源浪费。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温度为-10℃至10℃。
上述预设温度范围能够保证发动机处于较佳的工作环境,从而避免了对发动机造成损害,保证了发动机的使用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具有计时模块,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加热元件的加热时间达到预设时间的状态下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停止加热。
在上述设置方式下,计时模块在加热元件开始加热时自动计时,控制器将加热元件的加热时间与预设时间进行比对,并且在加热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控制加热元件停止加热,该方式既有效地保证了对发动机的预加热效果,同时避免了能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设有上述任一所述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安装在发动机油底壳上,其利用本体内部的加热元件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发动机预加热的目的。该发动机预加热系统的零部件少,结构相对简单,便于安装、使用和后期维护,能够提升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启动性能,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通过设置上述发动机预加热系统,从而利用加热元件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以实现发动机预加热的目的,该方式能够提升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启动性能,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2:加热元件;3:车载电源;4:控制器。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包括本体1和用于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2,本体1固定在发动机油底壳上,加热元件2设置在本体1内部。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安装在发动机油底壳上,其利用本体1内部的加热元件2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发动机预加热的目的。该发动机预加热系统的零部件少,结构相对简单,便于安装、使用和后期维护,能够提升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启动性能,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2用于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对加热元件2的加热方式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为电加热、感应加热、磁加热、微波加热等常规加热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作为加热元件2的载体固定在发动机油底壳上,从而便于加热元件2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对本体1的具体结构不作严格限制,只要能够便于承载加热元件2并将加热元件2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即可,例如可以设置为片状结构等。
本实施例对本体1与加热元件2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不作严格限制,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式进行固定,只要能够使加热元件2良好地位于本体1的内部并且不影响加热元件2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即可。
此外,本实施例对本体1在发动机油底壳上的固定方式不作严格限制,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式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加热元件2与电源电连接,以便对加热元件2进行供电。对供电方式不作严格限制,既可以采用外接电源,也可以直接与汽车蓄电池等车载电源3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利用本体1内部的加热元件2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来实现发动机预加热的目的,所需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和后期维护,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启动性能得到提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在实施例1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的基础上,将加热元件2设置为电加热丝。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包括本体1和用于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2,本体1固定在发动机油底壳上,加热元件2设置在本体1内部,加热元件2为电加热丝。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利用本体1内部的加热元件2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来实现发动机预加热的目的,所需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和后期维护,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启动性能得到提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将加热元件2设置为电加热丝,不仅结构简单,并且便于加热元件2在本体1内部的设置。
本实施例对电加热丝的材质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为铁铬铝合金、镍铬合金等,其发热快,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此外,本实施例对电加热丝在本体1内的设置方式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均匀分布在主体内部,加热更加快速均匀。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除了具备实施例1发动机预加热系统所需零部件少、便于安装使用和后期维护、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启动性能高、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等技术效果之外,进一步简化了发动机预加热系统的结构。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在实施例1-2任一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的基础上,将本体1设置为橡胶片。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包括本体1和用于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2,本体1固定在发动机油底壳上,加热元件2设置在本体1内部,本体1为橡胶片。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利用本体1内部的加热元件2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来实现发动机预加热的目的,所需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和后期维护,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启动性能得到提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此外,加热元件2可设置为电加热丝,不仅结构简单,并且便于加热元件2在本体1内部的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将本体1设置为橡胶片;对橡胶片的材质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选用耐高温、高导热、绝缘性好、强度高的硅橡胶。上述橡胶片的柔软性和耐候性好,能够耐受高温、低温、潮湿、光照等环境,可以与被加热物体完全紧密接触,便于安装在发动机油底壳上,并且可根据不同发动机型号进行形状定制,适应性强。
本实施例对橡胶片与加热元件2的整体成型方式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采用压合成型等常规成型方式。
此外,本实施例对本体1在发动机油底壳上的固定方式不作严格限制,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式进行固定,例如可以采用胶粘方式进行固定。特别是,在胶粘时,可以采用耐高温胶水,从而避免加热过程中胶粘失效。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除了具备实施例1-2发动机预加热系统所需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和后期维护、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启动性能高、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等技术效果之外,进一步扩大了发动机预加热系统的适应性,从而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发动机型号。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在实施例1-3任一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的基础上,将加热元件2设置为与车载电源3电连接。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包括本体1和用于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2,本体1固定在发动机油底壳上,加热元件2设置在本体1内部,加热元件2与车载电源3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利用本体1内部的加热元件2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来实现发动机预加热的目的,所需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和后期维护,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启动性能得到提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其中,加热元件2可设置为电加热丝;本体1可设置为橡胶片;此外,本体1可以胶粘在发动机油底壳上。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将加热元件2设置为与车载电源3电连接,从而便于随时随地对加热元件2进行供电。
在采用车载电源3对加热元件2进行供电时,可以采用常规方式对加热元件2进行控制,例如可以采用手机软件控制方式,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除了具备实施例1-3发动机预加热系统所需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和后期维护、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启动性能高、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等技术效果之外,便于随时随地对加热元件2进行供电,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在实施例1-4任一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用于对加热元件2进行控制的控制器4。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包括本体1、用于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2和用于对加热元件2进行控制的控制器4,本体1固定在发动机油底壳上,加热元件2设置在本体1内部,控制器与加热元件2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利用本体1内部的加热元件2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来实现发动机预加热的目的,所需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和后期维护,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启动性能得到提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其中,加热元件2可设置为电加热丝;本体1可设置为橡胶片;此外,本体1可以胶粘在发动机油底壳上;加热元件2可与车载电源3电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还设置用于对加热元件2进行控制的控制器4,控制器4与加热元件2电连接,从而便于对加热元件2进行控制,操作更加方便。
此外,在控制器4上还可以安装工作指示灯、电池剩余容量指示灯等指示部件,从而便于驾驶员对控制器4的工作情况进行查看。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除了具备实施例1-4发动机预加热系统所需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和后期维护、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启动性能高、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能随时随地对加热元件2进行供电等技术效果之外,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在实施例5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用于检测发动机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包括本体1、用于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2、用于对加热元件2进行控制的控制器4和用于检测发动机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本体1固定在发动机油底壳上,加热元件2设置在本体1内部,控制器4分别与加热元件2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4在发动机油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状态下控制加热元件2停止加热。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还设置用于检测发动机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与控制器4电连接,从而便于将发动机油温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4;控制器4在发动机油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状态下控制加热元件2停止加热。
在上述设置方式下,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发动机油温度并将该温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4,在发动机油温度达到适宜的温度(即预设温度)时,控制器4将发动机油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对,并且在发动机油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元件2停止加热,该方式既有效地保证了对发动机的预加热效果,同时避免了能源浪费。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除了具备实施例5发动机预加热系统所需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和后期维护、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启动性能高、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能随时随地对加热元件2进行供电、操作更加方便快捷等技术效果之外,能够有效地保证对发动机的预加热效果,同时避免了能源浪费。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在实施例6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的基础上将预设温度设置为-10℃至10℃。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包括本体1、用于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2、用于对加热元件2进行控制的控制器4和用于检测发动机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本体1固定在发动机油底壳上,加热元件2设置在本体1内部,控制器4分别与加热元件2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4在发动机油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状态下控制加热元件2停止加热,预设温度为-10℃至10℃。
在上述设置方式下,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发动机油温度并将该温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4,在发动机油温度达到适宜的温度(即预设温度)时,控制器4将发动机油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对,并且在发动机油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元件2停止加热,该方式既有效地保证了对发动机的预加热效果,同时避免了能源浪费。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将预设温度设置为-10℃至10℃,该预设温度范围为高于环境温度25-35℃,该预设温度范围能够保证发动机处于较佳的工作环境,从而避免了对发动机造成损害,保证了发动机的使用性能,此时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具备温度自平衡功能。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除了具备实施例6发动机预加热系统所需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和后期维护、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启动性能高、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能随时随地对加热元件2进行供电、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能有效保证对发动机的预加热效果、避免了能源浪费等技术效果之外,能够使发动机处于较佳的工作环境,避免了对发动机造成损害,保证了发动机的使用性能。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在实施例5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的基础上使控制器4在加热元件2的加热时间达到预设时间的状态下控制加热元件2停止加热。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包括本体1、用于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2和用于对加热元件2进行控制的控制器4,本体1固定在发动机油底壳上,加热元件2设置在本体1内部,控制器与加热元件2电连接,控制器4具有计时模块,控制器4在加热元件2的加热时间达到预设时间的状态下控制加热元件2停止加热。
在上述设置方式下,计时模块在加热元件开始加热时自动计时,控制器将加热元件的加热时间与预设时间进行比对,并且在加热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控制加热元件停止加热。该方式既有效地保证了对发动机的预加热效果,同时避免了能源浪费。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预设时间应当能够使发动机油温度达到适宜的温度范围(例如预设温度),从而使发动机处于较佳的工作温度;预设温度可以为-10℃至10℃;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加热元件2的加热性能对应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10-20min左右。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除了具备实施例5发动机预加热系统所需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和后期维护、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启动性能高、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能随时随地对加热元件2进行供电、操作更加方便快捷等技术效果之外,能够有效地保证对发动机的预加热效果,同时避免了能源浪费。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汽车,设有实施例1-8任一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具体地,发动机预加热系统的本体1可以通过胶粘等方式固定在发动机油底壳上。
本实施例的汽车,通过设置上述发动机预加热系统,从而利用加热元件2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以实现发动机预加热的目的,该方式能够提升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启动性能,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有利于保证发动机的使用性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施例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用于对发动机油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所述本体固定在发动机油底壳上,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电加热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橡胶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胶粘在发动机油底壳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与车载电源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加热元件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发动机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发动机油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状态下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停止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温度为-10℃至1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有计时模块,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加热元件的加热时间达到预设时间的状态下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停止加热。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设有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发动机预加热系统。
CN201721533739.4U 2017-11-16 2017-11-16 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和汽车 Active CN207499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33739.4U CN207499934U (zh) 2017-11-16 2017-11-16 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33739.4U CN207499934U (zh) 2017-11-16 2017-11-16 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99934U true CN207499934U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04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33739.4U Active CN207499934U (zh) 2017-11-16 2017-11-16 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999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8840A (zh) * 2019-06-28 2019-10-11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加热装置的机油冷却器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8840A (zh) * 2019-06-28 2019-10-11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加热装置的机油冷却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9619B (zh) 电热塞预热控制方法
CN103615345B (zh) 一种灵活燃料汽车的冷启动系统
CN106762179A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甲醇发动机冷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878001A (zh) 储热式汽车驻车加热系统及其启动方法
CN207499934U (zh) 发动机预加热系统和汽车
CN207568764U (zh) 一种商用车液体燃油辅助加热装置
CN103612553B (zh) 一种汽车温度调节及预热系统
CN106014750A (zh) 具有加热装置的汽车散热器
CN205955860U (zh) 一种电辅助加热的船舶燃油系统
CN205876555U (zh) 一种柴油供油系统
CN202130282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暖风装置
CN206573294U (zh) 一种发动机加温系统试验平台
CN205135882U (zh) 发动机预热装置
CN107612424A (zh) 发电系统以及电器
CN104131921B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发动机预热器
CN201982220U (zh) 柴油发电机组预热系统
CN208966460U (zh) 一种燃油滤清器的加热装置
CN2900833Y (zh) 一种带电加热元件的燃油管
CN202673536U (zh) 发动机冷启动预热装置
CN106499552B (zh) 一种柴油恒温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1121551Y (zh) 汽车电子预热器
CN104088738A (zh) 一种工程机械及其燃油系统
CN204113498U (zh) 一种预热控制电路
CN109098911A (zh) 一种用于车辆发动机的加热系统、加热方法及车辆
CN103950365B (zh) 一种驾驶室取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