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81848U - 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81848U
CN207481848U CN201721094463.4U CN201721094463U CN207481848U CN 207481848 U CN207481848 U CN 207481848U CN 201721094463 U CN201721094463 U CN 201721094463U CN 207481848 U CN207481848 U CN 207481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assemblied
rubber slab
screw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944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un 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un 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un 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un 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944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81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81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818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包括连接座、盲孔、移动杆、缓冲弹簧、橡胶板、凹槽、滑槽、丝杆、撑杆以及滚珠螺母座,连接座前端面开设有盲孔,移动杆后端装配在盲孔内部,且移动杆后端固定在橡胶板后端面,缓冲弹簧装配在移动杆环形侧面,且缓冲弹簧设置在连接座与橡胶板之间,该设计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以及拆卸,凹槽开设在橡胶板前端面,滑槽设置在凹槽内部后侧端面,丝杆装配在滑槽内部,滚珠螺母座装配在丝杆环形侧面,撑杆上端通过圆轴与滚珠螺母座相连接,该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作为靠枕使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安装以及拆卸,防撞效果好,功能齐全,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私家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汽车为人们带来出行便捷的过程中,危险亦伴随其间,所以现在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车内使用的防撞垫结构简单,防撞效果差,不能充分保证使用人员的安全,且安装拆卸不方便;现有技术中的车内用防撞垫不具有作为靠枕使用的功能,不便于使用人员在行车过程中休息,所以需要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安装以及拆卸,防撞效果好,功能齐全,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包括车体内壁、缓冲组件以及靠枕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安装在车体内壁前端面,所述靠枕组件装配在缓冲组件前端面,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台、卡接柱、卡接孔、连接座、盲孔、移动杆、缓冲弹簧以及橡胶板,所述固定台固定在车体内壁前端面,所述卡接柱上端装配在固定台内部,且卡接柱下端装配在卡接孔内部,所述连接座上端面以及下端面均开设有卡接孔,且连接座前端面开设有盲孔,所述移动杆后端装配在盲孔内部,且移动杆后端固定在橡胶板后端面,所述缓冲弹簧装配在移动杆环形侧面,且缓冲弹簧设置在连接座与橡胶板之间,所述靠枕组件包括凹槽、滑槽、丝杆、靠枕本体、撑杆以及滚珠螺母座,所述凹槽开设在橡胶板前端面,所述滑槽设置在凹槽内部后侧端面,所述丝杆装配在滑槽内部,所述滚珠螺母座装配在丝杆环形侧面,所述撑杆上端通过圆轴与滚珠螺母座相连接,且撑杆下端通过圆轴与靠枕本体后端面相连接,所述靠枕本体上端通过圆轴装配在凹槽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柱上固定有挡盘,所述卡接柱环形侧面装配有回力弹簧,所述挡盘通过回力弹簧与固定台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板前端面安装有海绵垫。
进一步地,所述滚珠螺母座通过滚珠螺母副与丝杆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前端面四条棱线位置通过折叠布与橡胶板后端面四条棱线位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上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微型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固定台、卡接柱、卡接孔、连接座、盲孔、移动杆、缓冲弹簧以及橡胶板,该设计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以及拆卸,且防撞效果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内用防撞垫防撞效果差,且安装以及拆卸操作繁琐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凹槽、滑槽、丝杆、靠枕本体、撑杆以及滚珠螺母座,该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作为靠枕使用的目的,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内用防撞垫结构简单,不能作为休息用靠枕的问题。
因添加了挡盘,该设计便于回力弹簧的安装,因添加了回力弹簧,该设计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因添加了海绵垫,该设计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舒适性,因添加了滚珠螺母副,该设计便于将丝杆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因添加了折叠布,该设计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美观性,因添加了微型电机,该设计便于丝杆的转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安装以及拆卸,防撞效果好,功能齐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中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中靠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中靠枕组件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内壁、2-缓冲组件、3-靠枕组件、21-固定台、22-卡接柱、 23-卡接孔、24-连接座、25-盲孔、26-移动杆、27-缓冲弹簧、28-橡胶板、 31-凹槽、32-滑槽、33-丝杆、34-靠枕本体、35-撑杆、36-滚珠螺母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包括车体内壁1、缓冲组件2以及靠枕组件3,缓冲组件2安装在车体内壁1前端面,靠枕组件3装配在缓冲组件2前端面。
缓冲组件2包括固定台21、卡接柱22、卡接孔23、连接座24、盲孔25、移动杆26、缓冲弹簧27以及橡胶板28,固定台21固定在车体内壁1前端面,卡接柱22上端装配在固定台21内部,且卡接柱22下端装配在卡接孔23内部,连接座24上端面以及下端面均开设有卡接孔23,且连接座24前端面开设有盲孔25,移动杆26后端装配在盲孔25内部,且移动杆26后端固定在橡胶板28后端面,缓冲弹簧27装配在移动杆26环形侧面,且缓冲弹簧27设置在连接座24与橡胶板28之间,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内用防撞垫防撞效果差,且安装以及拆卸操作繁琐的问题。
靠枕组件3包括凹槽31、滑槽32、丝杆33、靠枕本体34、撑杆35以及滚珠螺母座36,凹槽31开设在橡胶板28前端面,滑槽32设置在凹槽31内部后侧端面,丝杆33装配在滑槽32内部,滚珠螺母座36装配在丝杆33环形侧面,撑杆35上端通过圆轴与滚珠螺母座36相连接,且撑杆35下端通过圆轴与靠枕本体34后端面相连接,靠枕本体34上端通过圆轴装配在凹槽31 内部,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内用防撞垫结构简单,不能作为休息用靠枕的问题。
卡接柱22上固定有挡盘,卡接柱22环形侧面装配有回力弹簧,挡盘通过回力弹簧与固定台21相连接,橡胶板28前端面安装有海绵垫,滚珠螺母座36通过滚珠螺母副与丝杆33相连接,连接座24前端面四条棱线位置通过折叠布与橡胶板28后端面四条棱线位置相连接,丝杆33上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微型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使用人员安装本实用新型时,用手握住挡盘,并拉动挡盘,挡盘移动对回力弹簧产生压缩力,使回力弹簧收缩,同时挡盘带动卡接柱22移动,当卡接柱22移动至合适位置时,使用人员将连接座24放置在车体内壁1前端面,然后使用人员放开挡盘,卡接柱22在回力弹簧恢复形变的弹力作用下装配至卡接孔23内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当汽车发生碰撞,使用人员撞向橡胶板28时,使用人员对橡胶板28产生推力,橡胶板28移动,并对缓冲弹簧27产生压缩力,使缓冲弹簧 27收缩,从而缓冲弹簧27将使用人员的碰撞力进行吸收,移动杆26的存在便于橡胶板28与连接座24的连接,该设计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缓冲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当使用人员需要休息时,使用人员使微型电机运行,微型电机工作带动丝杆33转动,滚珠螺母副将丝杆33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从而滚珠螺母座36带动撑杆35上端移动,从而使撑杆 35围绕着圆轴转动,撑杆35移动带动靠枕本体34下端向前移动,使靠枕本体34转动,当靠枕本体34移动至合适位置时,使用人员使微型电机停止运行,从而使靠枕本体34的位置固定,使用人员利用靠枕本体34休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包括车体内壁、缓冲组件以及靠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安装在车体内壁前端面,所述靠枕组件装配在缓冲组件前端面;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台、卡接柱、卡接孔、连接座、盲孔、移动杆、缓冲弹簧以及橡胶板,所述固定台固定在车体内壁前端面,所述卡接柱上端装配在固定台内部,且卡接柱下端装配在卡接孔内部,所述连接座上端面以及下端面均开设有卡接孔,且连接座前端面开设有盲孔,所述移动杆后端装配在盲孔内部,且移动杆后端固定在橡胶板后端面,所述缓冲弹簧装配在移动杆环形侧面,且缓冲弹簧设置在连接座与橡胶板之间;
所述靠枕组件包括凹槽、滑槽、丝杆、靠枕本体、撑杆以及滚珠螺母座,所述凹槽开设在橡胶板前端面,所述滑槽设置在凹槽内部后侧端面,所述丝杆装配在滑槽内部,所述滚珠螺母座装配在丝杆环形侧面,所述撑杆上端通过圆轴与滚珠螺母座相连接,且撑杆下端通过圆轴与靠枕本体后端面相连接,所述靠枕本体上端通过圆轴装配在凹槽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柱上固定有挡盘,所述卡接柱环形侧面装配有回力弹簧,所述挡盘通过回力弹簧与固定台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板前端面安装有海绵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螺母座通过滚珠螺母副与丝杆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前端面四条棱线位置通过折叠布与橡胶板后端面四条棱线位置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上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微型电机。
CN201721094463.4U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81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94463.4U CN207481848U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94463.4U CN207481848U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81848U true CN207481848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81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9446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81848U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818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1930A (zh) * 2018-10-05 2019-02-15 赵洁 一种自动化研磨机
CN113246543A (zh) * 2021-06-16 2021-08-13 江苏跨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袋设备的压料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1930A (zh) * 2018-10-05 2019-02-15 赵洁 一种自动化研磨机
CN113246543A (zh) * 2021-06-16 2021-08-13 江苏跨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袋设备的压料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81848U (zh) 一种车内用多功能防撞垫
CN207762233U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换挡摇臂伸缩结构
CN210865182U (zh) 用于英语翻译教学的触摸屏设备
CN204161383U (zh) 一种城际动车组及其座椅总成
CN201088359Y (zh) 一种数码相框支架
CN202764742U (zh) 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
CN205149584U (zh) 具有主动触发功能的防潜装置
CN202071732U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移动装置
CN204340999U (zh) 一种带防侵入功能的制动踏板
CN203221895U (zh) 一种机动车司机座椅底座
CN207775782U (zh) 滚轮缓冲式公路隔离栏
CN109795601B (zh) 滑板车的折叠机构及滑板车
CN220332540U (zh) 一种安全型汽车座椅骨架
CN206544533U (zh) 地铁车箱内侧板组件布设结构
CN221008511U (zh) 一种人机交互滑轨屏
CN2935987Y (zh) 坐板复位装置
CN218656216U (zh) 一种汽车支架折弯设备
CN110259270A (zh) 一种锁用离合装置
CN201824903U (zh) 一种新型机车座椅底座
CN215660347U (zh) 一种减震防护性好的智能机器人
CN101172475A (zh) 轿车隐形防撞保险杠
CN207364574U (zh) 一种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集热器安装构配件
CN213912345U (zh) 一种4d影院的动感座椅
CN217088351U (zh) 一种多功能防摔控制器
CN213799373U (zh) 汽车护枕的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