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69000U - 一种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69000U
CN207469000U CN201721417546.2U CN201721417546U CN207469000U CN 207469000 U CN207469000 U CN 207469000U CN 201721417546 U CN201721417546 U CN 201721417546U CN 207469000 U CN207469000 U CN 207469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tion
lifting
transition beam
moving lifting
track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1754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卫垚
朱丹
张�浩
罗小华
周明翔
耿明
许勇
刘辉
胡威
王小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1754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69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69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69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跨座式单轨交通道岔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其包括固定过渡梁组件和移动升降梁组件,所述固定过渡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过渡梁、第二固定过渡梁和第三固定过渡梁,该第一固定过渡梁、第二固定过渡梁和第三固定过渡梁均与一轨道梁相连;所述移动升降梁组件包括第一移动升降梁和第二移动升降梁,第一移动升降梁设置在第一固定过渡梁和第二固定过渡梁之间,并在第一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上下运动,第二移动升降梁设置在第一固定过渡梁和第三固定过渡梁之间,并在第二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跨座式单轨交通道岔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
背景技术
目前跨座式单轨交通道岔包括:关节型道岔、枢轴型道岔、换梁型道岔、平移型道岔,根据动作原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根道岔梁(或多根梁组成关节道岔梁)在水平面摆动,实现路径变化,如关节型道岔、枢轴型道岔;另一类是两根道岔梁在水平面替换,实现路径变化,如换梁型道岔、平移型道岔。
第一类道岔的摆动道岔梁通常为直线或多段直线拟合的类曲线,在列车过岔时会造成强烈的冲击,考虑对列车的冲击力及乘客的舒适度,因此该类型道岔的列车侧向过岔的速度较低。目前,有一种可挠机构可部分改善问题,但会造成投资的大幅增加。
第二类道岔的替换需要两根道岔梁,一根道岔梁处于工作位置时,另一根道岔处于避让状态,该种道岔有两种替换方式,一种是两根道岔梁通过平行移动替换,另一种是两根道岔梁通过以端部为旋转中心转动替换,无论哪种方式,换梁时都会造成占用的水平空间增加,往往需要大面积、不规则的道岔平台来安装道岔,影响高架线路美观,在高架为主的单轨交通中,道岔的设置会破坏城市景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通过对其关键组件如固定过渡梁组件和移动升降梁组件的结构及其具体设置方式进行研究和设计,相应的可有效解决现有道岔结构水平空间占用大、过岔速度低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其包括固定过渡梁组件和移动升降梁组件,其中:
所述固定过渡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过渡梁、第二固定过渡梁和第三固定过渡梁,该第一固定过渡梁、第二固定过渡梁和第三固定过渡梁均与一轨道梁相连;
所述移动升降梁组件包括第一移动升降梁和第二移动升降梁,其中该第一移动升降梁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过渡梁和第二固定过渡梁之间,并在第一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上下运动,该第二移动升降梁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过渡梁和第三固定过渡梁之间,并在第二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上下运动。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为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块与所述第一移动升降梁或第二移动升降梁的底部相连。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均包括传动组件和升降组件,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电机、丝杠和滑块,所述电机设置在基座上,并与所述丝杠相连以带动丝杠旋转,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叉形组件,每组叉形组件均包括多层X形结构,每层X形结构由两个中部铰接的连杆构成,每组叉形组件的上下两层X形结构中的连杆的两端铰接,最下层X形结构中的其中一根连杆与所述基座铰接,另一根连杆与所述滑块铰接,最上层X形结构中的两个连杆均与升降板铰接,该升降板与所述第一移动升降梁或第二移动升降梁的底部相连。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锁定组件,该锁定组件包括动力源、锁定销和锁定槽,该锁定槽开设在所述第一移动升降梁和第二移动升降梁上,该锁定销与所述动力源相连,并与所述锁定槽相配合。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升降梁为直线道岔梁,所述第二移动升降梁为曲线道岔梁。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合现有各类型道岔存在的缺陷,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升降型道岔,通过对其关键组件如固定过渡梁组件和移动升降梁组件的具体结构及其具体布置方式进行研究与设计,获得了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生产成本低的新型道岔,可应用于跨座式单轨及有类似走行结构的轨道交通(如悬挂式单轨、磁浮)的道岔中。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将第一移动升降梁和第二移动升降梁(即道岔梁)提升到工作位置或下降到避让位置,使得道岔梁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极大减少了道岔对水平空间的占用,保证高架线路城市景观,减少了道岔结构的整体体积,并且垂直运动更易于定位和锁定,使得转辙时间大大缩短。
3.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型道岔结构,通过一直线道岔梁与两固定过渡梁构成正向过岔线路,并通过一曲线道岔梁与两固定过渡梁构成一曲线型侧向过岔线路,相比现有的通过多段直线拟合的类曲线道岔结构而言,列车过岔时不会造成强烈的冲击,因此列车可以较高的速度进行侧向过岔。
4.本实用新型还对道岔中升降机构的具体结构进行了研究与设计,获得了可满足道岔梁升降需求的升降机构,在该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可保证道岔梁的可靠垂直上升和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正向过岔示意图;
图5是侧向过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其包括固定过渡梁组件和移动升降梁组件,其中,固定过渡梁组件为固定梁组件,用于实现移动升降梁组件与轨道梁之间的过渡连接,其包括第一固定过渡梁3、第二固定过渡梁4和第三固定过渡梁5,该第一固定过渡梁3、第二固定过渡梁4和第三固定过渡梁5均与一轨道梁相连,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过渡梁3与第一轨道梁6相连,第二固定过渡梁4与第二轨道梁7相连,第三固定过渡梁5与第三轨道梁8相连;移动升降梁组件为升降型道岔的主要道岔组件,其可实现整体升降,其包括第一移动升降梁1和第二移动升降梁2,其中第一移动升降梁1设置在第一固定过渡梁3和第二固定过渡梁4之间,并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上下运动,该第二移动升降梁2设置在第一固定过渡梁3和第三固定过渡梁5之间,并同样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上下运动。
具体的,第一移动升降梁为直线道岔梁,第二移动升降梁为曲线道岔梁,升降机构用于实现移动升降梁的上下运动,以使得一个移动升降梁上升到工作位置时,另一个移动升降梁下降到避让位置,其中第一移动升降梁和第二移动升降梁的升降机构独立设置,即第一移动升降梁和第二移动升降梁均在各自独立设置的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彼此独立的沿垂直方向上下升降运动。为了保证第一移动升降梁和第二移动升降梁各自稳定的支撑,第一移动升降梁和第二移动升降梁的下方均设有多个彼此独立的升降机构,具体的沿移动升降梁的长度方向,每隔1米设置一个升降机构。
进一步的,第一移动升降梁和第二移动升降梁的升降机构的结构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为了设计方便起见,并简化升降型道岔的整体结构,第一移动升降梁和第二移动升降梁的升降机构可选用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块与第一移动升降梁的底部、第二移动升降梁的底部相连,并且为了保证支撑稳定性,升降机构可设置在基座上。
进一步优选的,为了保证升降的可靠性,如图3所示,第一移动升降梁和第二移动升降梁的升降机构设计成包括传动组件和升降组件,其中,传动组件包括电机91、丝杠92和滑块93,电机设置在基座94上,并与丝杠92例如通过联轴器相连以带动丝杠旋转,或者与丝杠通过一对相互啮合的锥齿轮传动以带动丝杠旋转,而滑块与丝杠螺纹连接,具体的,滑块中部安装有与丝杠螺纹配合的螺母,丝杠两端与设置在基座上的轴承座内的轴承相配合;升降组件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并设置在基座上的叉形组件,每组叉形组件均包括多层X形结构,每层X形结构由两个中部铰接的连杆95构成,每组叉形组件的上下两层X形结构中的连杆的两端对应铰接,最下层X形结构中的其中一根连杆的下端与基座铰接,另一根连杆的下端与滑块93铰接,最上层X形结构中的两个连杆的上端均与升降板96相连,该升降板与第一移动升降梁或第二移动升降梁的底部相连,由此丝杠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带动与该丝杠螺纹配合的滑块水平移动,进而使铰接在滑块上的连杆移动,从而带动整个升降机构上升或下降,最终带动该升降机构上的移动升降梁上升或下降。为了实现滑块的导向,在基座上还设置有导杆,该导杆穿过滑块,并与滑块滑动配合。
此外,为了保证道岔梁(即第一移动升降梁和第二移动升降梁)在工作、避让位置不发生偏离和位移,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还设置有锁定组件,该锁定组件包括动力源、锁定销和锁定槽,该锁定槽开设在第一移动升降梁或第二移动升降梁上,例如开设在第一移动升降梁或第二移动升降梁的侧面,该锁定销与动力源相连,并与锁定槽相配合,当第一移动升降梁或第二移动升降梁运动到工作位置或避让位置后,通过动力源带动锁定销运动,以使其插入锁定槽内,进而实现第一移动升降梁或第二移动升降梁的锁定。对于动力源而言,可以选用任何可提供动力的部件,例如气缸、液压缸、电机等。
本实用新型的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既不占用过多的平面空间,又具备平滑的曲线线型,能够保证列车运行具有较高的过岔速度和高架线路具有较好的美观度。
下面对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具体使用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图4为正向过岔示意图,其中第二移动升降梁处于避让位置未在图中表示,列车沿第一移动升降梁位置通过。如图4所示,若列车需按第一移动升降梁1的位置过岔(即正向过岔)时,第一移动升降梁1在其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上升到工作位置(即第一移动升降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过渡梁和第二固定过渡梁对接),第二移动升降梁2在其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下降到避让位置(即第二移动升降梁的两端不与第一固定过渡梁和第三固定过渡梁对接,并与第一移动升降梁不产生干涉),第一移动升降梁1运动到工作位置时通过锁定组件锁定,并一直保持直到列车通过,列车由“第一轨道梁6-第一固定过渡梁3-第一移动升降梁1-第二固定过渡梁4-第二轨道梁7”通过道岔;
图5为侧向过岔示意图,其中第一移动升降梁处于避让位置未在图中表示,列车沿第二移动升降梁位置通过。如图5所示,若列车需按第二移动升降梁2的位置过岔(即侧向过岔)时,第二移动升降梁2在其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上升到工作位置(即第二移动升降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过渡梁和第三固定过渡梁对接),第一移动升降梁1在其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下降到避让位置(即第一移动升降梁的两端不与第一固定过渡梁和第二固定过渡梁对接,并与第二移动升降梁不产生干涉),第二移动升降梁2运动到工作位置时通过锁定组件锁定,并一直保持直到列车通过,列车由“第一轨道梁6-第一固定过渡梁3-第二移动升降梁2-第三固定过渡梁5-第三轨道梁8”通过道岔。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过渡梁组件和移动升降梁组件,其中:
所述固定过渡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过渡梁、第二固定过渡梁和第三固定过渡梁,该第一固定过渡梁、第二固定过渡梁和第三固定过渡梁均与一轨道梁相连;
所述移动升降梁组件包括第一移动升降梁和第二移动升降梁,其中该第一移动升降梁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过渡梁和第二固定过渡梁之间,并在第一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上下运动,该第二移动升降梁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过渡梁和第三固定过渡梁之间,并在第二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上下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为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块与所述第一移动升降梁或第二移动升降梁的底部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均包括传动组件和升降组件,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电机、丝杠和滑块,所述电机设置在基座上,并与所述丝杠相连以带动丝杠旋转,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叉形组件,每组叉形组件均包括多层X形结构,每层X形结构由两个中部铰接的连杆构成,每组叉形组件的上下两层X形结构中的连杆的两端铰接,最下层X形结构中的其中一根连杆与所述基座铰接,另一根连杆与所述滑块铰接,最上层X形结构中的两个连杆均与升降板铰接,该升降板与所述第一移动升降梁或第二移动升降梁的底部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组件,该锁定组件包括动力源、锁定销和锁定槽,该锁定槽开设在所述第一移动升降梁和第二移动升降梁上,该锁定销与所述动力源相连,并与所述锁定槽相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升降梁为直线道岔梁,所述第二移动升降梁为曲线道岔梁。
CN201721417546.2U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 Active CN207469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7546.2U CN207469000U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7546.2U CN207469000U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69000U true CN207469000U (zh) 2018-06-08

Family

ID=62265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17546.2U Active CN207469000U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6900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1517A (zh) * 2018-06-26 2020-01-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10939022A (zh) * 2018-09-21 2020-03-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道岔及具有其的轨道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13668301A (zh) * 2020-05-13 2021-11-19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一种单侧壁横摆的磁悬浮道岔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1517A (zh) * 2018-06-26 2020-01-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10641517B (zh) * 2018-06-26 2024-05-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10939022A (zh) * 2018-09-21 2020-03-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道岔及具有其的轨道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13668301A (zh) * 2020-05-13 2021-11-19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一种单侧壁横摆的磁悬浮道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69000U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
CN108454651B (zh) 跨座式单轨替换梁单渡线道岔设备
CN105239471A (zh)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单轨单开式道岔系统
EP4206402A1 (en) Rail transit turnout system
CN206308561U (zh) 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电动道岔装置
CN208530595U (zh) 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12127218B (zh) 补偿装置
CN205603984U (zh) 应用于高温超导磁悬浮系统的机械道岔
CN110983874B (zh) 一种轮轨结构悬挂式prt弹性岔轨道岔结构及转辙方法
CN108589438A (zh) 一种磁浮道岔
CN108049261A (zh) 具有方向转换装置的导轨及轨道车自动换轨系统
CN107476145B (zh) 一种悬挂空铁单侧车轮悬空道岔系统
CN211227893U (zh) 跨坐式单轨城市交通的交叉道岔机构
CN207391954U (zh) 一种升降型跨座式单轨道岔
CN102953299A (zh) 一种矿用滑动式单轨吊道岔系统
WO2020001403A1 (zh) 平交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207391953U (zh) 一种组合型小线间距交叉渡线
CN207192677U (zh) 悬挂式单轨车辆检修用移动平台
CN205737180U (zh) 渣土车新型篷布机构
CN110043087A (zh) 空铁立体调库系统
CN209162538U (zh) 一种内导向式渡线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207828713U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道岔补偿轨升降装置
CN112429036B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同步换梁型道岔
CN207391951U (zh) 一种舵机驱动的组合式单轨道岔
CN207267951U (zh) 摆轨式可变角无缝道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