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52625U - 一种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52625U
CN207452625U CN201721423307.8U CN201721423307U CN207452625U CN 207452625 U CN207452625 U CN 207452625U CN 201721423307 U CN201721423307 U CN 201721423307U CN 207452625 U CN207452625 U CN 207452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lly
gutter
underpass type
underpass
drainag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233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晓忱
于天恩
赖庆顺
王东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233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52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52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52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其包括:边沟,设置于下穿式公路的至少一侧,用于收集所述下穿式公路路面的水;排水井,具有若干个,靠近所述边沟地设置在所述路面的下方,且向远离所述路面的方向延伸,所述排水井靠近所述路面的一端与所述边沟连通;暗涵,设置于所述下穿式公路的下方,与所述排水井远离所述路面的一端连通,用于将所述排水井中的水排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能力强、效果好的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全线封闭,采用出入口控制限制,只准汽车在规定的一些立体交叉口进出公路。交通量大,且汽车高速行驶。长期以来,我国的高速公路一般采用高路堤的方式建设,相对低路堤,高路堤会占用更多的土地,造成景观的割裂感,加重交通事故的危害程度,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和边坡失稳等。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路基高度始终降不下来的一个关键性制约因素就是横向交通的干扰。因此,许多高速公路为降低路基高度采用下穿式通道方案。但是这种方案使得横向通道排水困难,现有的排水方案为单一地在通道两侧设置排水沟或者采用集水井,但是排水沟或者采用集水井的排水及集水的在雨量较强时效果差,通道内会积水,造成高速公路水毁,影响当地群众的日常通行,甚至是生命安全。
目前,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4570901U,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下穿式通道排水系统,是在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设有防水棚,通道的横向设有数道横向截水沟,通道的两侧设有纵向排水沟,横向截水沟与纵向排水沟相连通,纵向排水沟连通有集水井。横向截水沟的上部设有联篦,横向截水沟底部呈双面坡。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有隔水带。
上述专利文献的高速公路下穿式通道排水系统,数道横向截水沟将收集的雨水排向纵向排水沟,雨水最终经纵向排水沟流入集水井内,当降雨量较强时,纵向排水沟不能将雨水及时排出至集水井内,仍然会导致通道有积水,排水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下穿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排水效果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排水能力强、效果好的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包括:边沟,设置于下穿式公路的至少一侧,用于收集所述下穿式公路路面的水;排水井,具有若干个,靠近所述边沟地设置在所述路面的下方,且向远离所述路面的方向延伸,所述排水井靠近所述路面的一端与所述边沟连通;暗涵,设置于所述下穿式公路的下方,与所述排水井远离所述路面的一端连通,用于将所述排水井中的水排出。
所述排水井靠近所述路面的一端与所述边沟直接连通。
所述下穿式公路每侧的所述边沟分别对应一个排水井组,所述排水井组包括若干沿所述路面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排水井。
其中,所述暗涵沿所述下穿式公路的横向设置,且与至少一个所述排水井连通。
其中,每个所述排水井组对应一条暗涵,且每个所述排水井组中的所述排水井均与对应的所述暗涵连通。
其中,所述暗涵的一端设有位于所述下穿式公路外部的检查井,另一端设有用于收集所述暗涵排出的水的集水池。
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下穿式公路并提高所述下穿式公路强度的U型槽。
其中,所述边沟的靠近所述排水井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排水槽,每个所述排水槽对应一个所述排水井,水依次通过所述边沟、所述排水槽、所述U型槽的槽壁流入所述排水井内。
其中,所述边沟的靠近所述排水井的侧壁与所述U型槽之间为植筋连接。
所述排水井贯穿所述U型槽的底板。
所述暗涵的顶壁呈拱形,所述顶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排水井相适配的通孔。
其中,所述顶壁上设有遗留钢筋,所述排水井的二衬混凝土结构的底部与所述遗留钢筋连接。
其中,所述下穿式公路为下穿式高速公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包括:设置于下穿式公路的至少一侧的边沟,用于收集所述下穿式公路路面的水;若干个排水井,靠近所述边沟地设置在所述路面的下方,且向远离所述路面的方向延伸,所述排水井靠近所述路面的一端与所述边沟连通;设置于所述下穿式公路的下方的暗涵,与所述排水井远离所述路面的一端连通,用于将所述排水井中的水排出。本实用新型的下穿式公路的排水系统,下穿式公路路面的水由设置于下穿式公路的至少一侧的边沟收集后经若干个排水井排出至暗涵中,排水井设置为向远离所述路面的方向延伸,水可依靠自身重力迅速排出至暗涵中,进而使得边沟收集的水迅速排出至排水井,排水能力强,可防止下穿式公路路面有积水存留,排水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排水井靠近所述路面的一端与所述边沟直接连通,不增加其它的连通结构,使所述边沟中的水更加顺畅快速的流入排水井内,使得排水效果更好。
3.本实用新型的检查井的设置用于对暗涵和排水井检查,及时排出故障或是定期维护,集水池用于收集所述暗涵排出的水,使得暗涵中没有积水,进而使排水井的水可以源源不断的排出至暗涵中,排水效果更好。
4.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边沟的靠近所述排水井的侧壁与所述U型槽之间为植筋连接,以防止水从边沟的下壁和U型槽之间流入边沟下部的路基内,对下穿式公路造成水毁,影响下穿式公路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暗涵的顶壁上设有遗留钢筋,所述排水井的二衬混凝土结构的底部与所述遗留钢筋连接,使得排水井与所述暗涵连接为一体,可防止水在排水井和暗涵的连接处流出至地基导致地基的含水量增加,从而可以降低下穿式公路水毁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下穿式公路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下穿式公路中的边沟与排水井连接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下穿式公路中的盖板与排水槽连接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下穿式公路中的排水井与U型槽连接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下穿式公路中的排水井与暗涵连接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边沟;2-排水井;21-二衬混凝土;3-暗涵;31-通孔;32-遗留钢筋;4-检查井;5-集水池;6-U型槽;7-排水槽;8-止水条;9-盖板;91-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包括边沟1、排水井2、暗涵3。其中:
边沟1,具有两个,分别设置于下穿式公路的两侧,用于收集所述下穿式公路路面的水。
排水井2具有若干个,靠近所述边沟1地设置在所述路面的下方,且向远离所述路面的方向延伸,所述排水井2靠近所述路面的一端与所述边沟1连通。
暗涵3设置于所述下穿式公路的下方,与所述排水井2远离所述路面的一端连通,用于将所述排水井2中的水排出。
本实施例的下穿式公路的排水系统,下穿式公路路面的水由设置于下穿式公路的至少一侧的边沟1收集后经若干个排水井2排出至暗涵3中,排水井2设置为向远离所述路面的方向延伸,水可依靠自身流动性及重力迅速从边沟1经排水井2排出至暗涵3中,进而使得边沟1收集的水迅速排出,排水能力强,防止下穿式公路路面有积水存留,排水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井2靠近所述路面的一端与所述边沟1直接连通。
所述下穿式公路两侧的所述边沟1分别对应一个排水井组,即有两组排水井2,所述排水井组包括若干沿所述路面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排水井2。两组所述排水井组中沿下穿式公路的横向相邻的两个排水井2对应一条暗涵3,且每个所述排水井2均与对应的所述暗涵3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例,边沟1可以设置有一个或是多于两个,如下穿式公路的一侧,又如在双向行驶的下穿式公路之间的隔离带的两侧再设有两个边沟1,此时对应有一组排水井2或是多组排水井2,沿下穿式公路的横向相邻的一个或是多个排水井2对应一条暗涵3,且每个所述排水井2均与对应的所述暗涵3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例,每个所述排水井组对应一条暗涵3,且每个所述排水井组中的排水井均与对应的所述暗涵3连通。
所述暗涵3的一端设有位于所述下穿式公路外部的检查井4,另一端设有用于收集所述暗涵3排出的水的集水池5。检查井4的设置用于对暗涵3和排水井2检查,及时排出故障或是定期维护,集水池5用于收集所述暗涵3排出的水,使得暗涵3中没有积水,进而使排水井2的水可以源源不断的排出至暗涵3中,排水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U型槽6,用于支撑所述下穿式公路并提高所述下穿式公路强度。
所述边沟1的靠近所述排水井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排水槽7,每个所述排水槽7对应一个所述排水井2,水依次通过所述边沟1、所述排水槽7、所述U型槽6的槽壁流入所述排水井2内。所述排水井2上设置有盖板9,所述盖板9的一端延伸至排水槽7顶部,用于覆盖排水井2的上井口和排水井2与排水槽7的连通处。所述盖板9的伸至排水槽7顶部的一端设有支撑杆91,若干所述支撑杆91的下端与所述排水槽7的槽底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植筋连接,边沟1中的水可以通过相邻支撑杆91的缝隙从边沟1通过排水槽7排入排水井2内。所述盖板9的上表面铺设有路面层,路面层与下穿式公路路面相适配,成为一体,如路面层可以是和下穿式公路路面相同的沥青等,可供车辆平稳行驶。所述边沟1的靠近所述排水井2的侧壁与所述U型槽6之间为植筋连接。以防止水从边沟1的下壁和U型槽6之间流入边沟1下部的路基内,对下穿式公路造成水毁,影响下穿式公路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井2贯穿所述U型槽6的底板,暗涵3设置在U型槽6的下方。所述排水井2与所述U型槽6底板之间沿所述排水井2的周向纵向间隔的设有止水条8。作为可变换的实施例,所述排水井2与所述U型槽6底板之间设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所述暗涵3的顶壁呈拱形,所述顶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排水井2相适配的通孔31。所述顶壁上设有遗留钢筋32,所述排水井2的二衬混凝土21结构的底部与所述遗留钢筋32连接。使得排水井2与所述暗涵3连接为一体,可防止水在排水井2和暗涵3的连接处流出至地基,使得地基的含水量增加,增加下穿式公路水毁的概率。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实际使用及成本情况,所述下穿式公路为下穿式高速公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边沟(1),设置于下穿式公路的至少一侧,用于收集所述下穿式公路路面的水;
排水井(2),具有若干个,靠近所述边沟(1)地设置在所述路面的下方,且向远离所述路面的方向延伸,所述排水井(2)靠近所述路面的一端与所述边沟(1)连通;
暗涵(3),设置于所述下穿式公路的下方,与所述排水井(2)远离所述路面的一端连通,用于将所述排水井(2)中的水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2)靠近所述路面的一端与所述边沟(1)直接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穿式公路每侧的所述边沟(1)分别对应一个排水井组,所述排水井组包括若干沿所述路面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排水井(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涵(3)沿所述下穿式公路的横向设置,且与至少一个所述排水井(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排水井组对应一条暗涵(3),且每个所述排水井组中的所述排水井均与对应的所述暗涵(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涵(3)的一端设有位于所述下穿式公路外部的检查井(4),另一端设有用于收集所述暗涵(3)排出的水的集水池(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下穿式公路并提高所述下穿式公路强度的U型槽(6),所述排水井(2)贯穿所述U型槽(6)的底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沟(1)的靠近所述排水井(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排水槽(7),每个所述排水槽(7)对应一个所述排水井(2),水依次通过所述边沟(1)、所述排水槽(7)、所述U型槽(6)的槽壁流入所述排水井(2)内,所述边沟(1)的靠近所述排水井(2)的侧壁与所述U型槽(6)之间为植筋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涵(3)的顶壁呈拱形,所述顶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排水井(2)相适配的通孔(3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上设有遗留钢筋(32),所述排水井(2)的二衬混凝土(21)结构的底部与所述遗留钢筋(32)连接。
CN201721423307.8U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 Active CN207452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23307.8U CN207452625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23307.8U CN207452625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52625U true CN207452625U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82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23307.8U Active CN207452625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526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18789A (zh) 一种道路穿越水环境敏感区的集水、汇水及排水处理系统
CN207452625U (zh) 一种下穿式公路排水系统
CN219653844U (zh) 一种机场隐蔽式生态排水系统
CN217439127U (zh)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
CN207062679U (zh) 一种道路路面的排水结构
CN104631312B (zh) 城市快速路高架桥汇水区网络式收水系统施工方法
CN215887807U (zh) 一种超高路段中央分隔带路面拦排水系统
CN210151515U (zh) 一种挖方边坡超高路段路面排水系统
CN114922277A (zh)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
CN215252077U (zh) 一种伸缩缝式路面排水装置
CN212077584U (zh) 一种钢结构组装的绿色环保型桥梁
CN213804866U (zh) 一种高架桥梁桥面排水装置
CN212834837U (zh)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市政道路
CN107237255A (zh) 一种桥墩式道路施工用雨水集中排放结构
CN212025817U (zh) 一种超高路段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地下排水系统
CN211547611U (zh) 一种城市狭窄河道护岸结构
CN110241676A (zh) 一种挖方边坡超高路段路面排水系统
CN214883743U (zh) 一种边坡防滑装置
CN213476517U (zh) 一种生态水分维护系统
CN219385859U (zh) 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
CN214784155U (zh) 带有排水功能的挡墙与边沟组合体
CN211498890U (zh) 一种公路护坡
CN220116943U (zh) 一种公路隧道桥梁路面冒水排泄设施
CN213173196U (zh) 一种带有快速排水结构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CN216586156U (zh) 路桥泄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