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50880U - 防止薄板掉落结构 - Google Patents

防止薄板掉落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50880U
CN207450880U CN201721146637.7U CN201721146637U CN207450880U CN 207450880 U CN207450880 U CN 207450880U CN 201721146637 U CN201721146637 U CN 201721146637U CN 207450880 U CN207450880 U CN 207450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plate
belt pulley
axostylus axostyle
pulley se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466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亚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urasi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urasi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urasi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urasi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466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50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50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50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止薄板掉落结构,其供支撑一剥膜机上的薄板前进,其中,剥膜机的前输送段与后输送段之间具有一第一轮组,第一轮组的第一轴杆轴接多个具有第一间隔的第一套筒;后输送段前端的滚轮组位于第一轮组的后端,且滚轮组的第二轴杆轴接多个具有第二间隔的滚轮;而该防止薄板掉落结构包括多个支撑件,支撑件具有一支撑部,支撑部一端的前套接部向下套接于第一间隔内的第一轴杆上,支撑部另一端的后套接部向下套接于第二间隔内的第二轴杆上,借以使支撑部对前进的薄板形成向上的支撑。

Description

防止薄板掉落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掉落结构,尤指一种可将印刷电路板之类的薄板由剥膜机的前输送段上方顺畅的移动至后输送段的上方的放置薄板掉落结构。
背景技术
在印刷电路板的制造过程中,基板在曝光之前,都会在基板的上、下表面分别形成光阻层及黏附于光阻层表面的薄膜,在曝光之后,再将薄膜剥离以使光阻层外露,以进行后续的显影及蚀刻程序。而现有剥膜机剥离薄膜的方式,主要是借由一前输送段以输送上述印刷电路板之类的薄板,使其沿着由前朝后的输送方向移动,薄板通过一阻挡单元的阻挡定位,再通过一组压花轮在薄膜表面上滚压之后,即会使薄板继续延着一后输送段向后输送,并以一组黏轮将前端缘产生皱折的薄膜逐步剥离。
借由上述剥膜机结构,确实可以提升剥离薄膜的效率。但是,在实际剥离薄膜的过程中发现,当印刷电路板的厚度在0.124mm以上时,由于具有足够的强度不易弯折,即可以轻易的由前输送段跨越至后输送段。但随着工艺的精进,需要厚度更薄的印刷电路板,而当厚度愈薄时,愈容易使印刷电路板产生挠曲现象,如此一来,依据现有前输送段与后输送段的排列方式,在印刷电路板的前进过程中,印刷电路板的前端容易因向下弯曲而伸入前输送段与后输送段之间的间隔中。
并且,由于基板本身的厚度不大,容易会有弯曲不平的现象,当外径一致的长直筒形黏轮黏着薄膜时,各个黏着位置的黏着力并不全然相同,且由于薄膜的厚度很薄且脆弱,因此,常无法顺畅且全面性的使薄膜逐渐剥离,而仍旧会有部分的薄膜脆片黏附于光阻层的表面上,并常由于薄膜脆片的面积太小而无法被检测到,此种现象将会在整个印刷电路板的制造过程中,使基板面临报废的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并改善上述的缺点,发明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薄板掉落结构,以能解决现有剥膜机在薄膜剥离之后,由于印刷电路板太薄,使印刷电路板容易因向下弯曲而伸入前输送段与后输送段之间的间隔中,致使印刷电路板报废的问题,而能使印刷电路板能顺畅的移动,以有效避免因印刷电路板报废所造成的材料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薄板掉落结构,以能解决现有剥膜机在薄膜剥离过程中,由于直筒形黏轮黏着薄膜的各个位置黏着力不同,且由于薄膜的厚度很薄且脆弱,无法顺畅且全面性的使薄膜逐渐剥离,而会有部分的薄膜脆片黏附于光阻层表面的问题,而能使薄膜能顺畅且全面性的剥离,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合格率。
为达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防止薄板掉落结构供支撑一剥膜机上的薄板前进,其中,剥膜机输入薄板的一端界定为剥膜机的前端,输出薄板的一端界定为剥膜机的后端,剥膜机的前端具有一前输送段,供输送薄板使其沿着由前端朝向后端的输送方向移动,以一剥膜单元剥离薄膜,并使薄板继续延着一后输送段向后输送。其主要的技术特点在于:一第一轮组位于前输送段与后输送段之间,第一轮组具有一第一轴杆,第一轴杆轴接多个具有第一间隔的第一套筒;后输送段的前端具有一滚轮组,滚轮组位于第一轮组的后端,且滚轮组具有一第二轴杆,第二轴杆轴接多个具有第二间隔的滚轮;以及,防止薄板掉落结构包括多个支撑件,支撑件具有一支撑部,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前套接部及后套接部,前套接部向下套接于第一间隔内的第一轴杆上,后套接部向下套接于第二间隔内的第二轴杆上,借以使支撑部对前进的薄板形成向上的支撑。
实施时,前套接部为一套环,前套接部的底部具有一第一缺口,供第一轴杆穿过以向下套接于第一轴杆上。
实施时,后套接部为一套环,后套接部的底部具有一第二缺口,供第二轴杆穿过以向下套接于第二轴杆上。
实施时,剥膜单元包括一第一皮带轮组及一第二皮带轮组,第一皮带轮组包括该第一轮组、一第二轮组及多个第一皮带,第二轮组具有多个同轴具有间隔的第二套筒,多个第一皮带分别环绕多个第一套筒及相对应于多个第一套筒的多个第二套筒;第二皮带轮组包括一第三轮组、一第四轮组及多个第二皮带,第三轮组具有多个同轴具有间隔的第三套筒,第四轮组具有多个同轴具有间隔的第四套筒,多个第二皮带分别环绕多个第三套筒及相对应于多个第三套筒的多个第四套筒;第一皮带轮组相邻第二皮带轮组,且第一皮带轮组与第二皮带轮组以反方向转动,借以将薄膜夹置于多个第一皮带及多个第二皮带之间,使延着薄膜的一端缘将薄膜剥离。
实施时,支撑件的支撑部包括一水平部及由水平部的一端向下延伸的一直立部,水平部的另一端向下连接后套接部,直立部向下连接前套接部。
实施时,剥膜单元还包括一第三皮带轮组及一第四皮带轮组,第三皮带轮组及第四皮带轮组上下反向对应于第一皮带轮组与第二皮带轮组的上方,且第三皮带轮组与第四皮带轮组以反方向转动,借以将薄板上方的薄膜剥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可顺畅且全面性的使印刷电路板薄板的薄膜逐渐剥离,以提高产品质量,并使较薄的印刷电路板薄板能顺畅的持续移动,以避免造成材料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安装于剥膜机上的侧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安装于第一轮组与滚轮组之前的组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安装于第一轮组与滚轮组之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防止薄板掉落结构 10 支撑件
101 支撑部 102 水平部
103 直立部 104 前套接部
105 第一缺口 106 后套接部
107 第二缺口 11 剥膜机
12 薄板 121 薄膜
13 前输送段 14 阻挡单元
15 夹持单元 16 压花轮
17 后输送段 18 剥膜单元
19 滚轮组 191 第二轴杆
192 第二间隔 193 滚轮
21 第一皮带轮组 211 第一轮组
212 第二轮组 213 第一皮带
214 第一轴杆 215 第一间隔
216 第一套筒 217 第二套筒
22 第二皮带轮组 221 第三轮组
222 第四轮组 223 第二皮带
224 第三套筒 225 第四套筒
23 第三皮带轮组 231 第三皮带
24 第四皮带轮组 241 第四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薄板掉落结构1供支撑一剥膜机11上的薄板12前进,剥膜机11可供剥离印刷电路板之类的薄板12上的至少一薄膜121。实施时,剥膜机11输入薄板12的一端界定为剥膜机11及薄板12的前端,输出薄板12的一端界定为剥膜机11及薄板12的后端,剥膜机11的前端具有前输送段13,供输送薄板12使其沿着剥膜机11前端朝向后端的输送方向移动。薄板12通过一阻挡单元14及一夹持单元15的阻挡定位,再通过一组压花轮16在薄膜121表面上滚压以在薄膜121后端边缘形成皱折之后,以一剥膜单元18剥离薄膜,并使薄板12继续延着后输送段17向后移动。而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薄板掉落结构1连接于后输送段17前端的滚轮组19与剥膜单元18之间。而该剥膜单元18包括一第一皮带轮组21、一第二皮带轮组22、一第三皮带轮组23及一第四皮带轮组24。
第一皮带轮组21包括一第一轮组211、一第二轮组212及多个第一皮带213。第一轮组211位于前输送段13与后输送段17之间,第一轮组211具有一第一轴杆214,第一轴杆214轴接多个具有第一间隔215的第一套筒216;第二轮组212具有多个同轴且具有间隔的第二套筒217,多个第一皮带213分别环绕多个第一套筒216及相对应于多个第一套筒216的多个第二套筒217。
第二皮带轮组22包括一第三轮组221、一第四轮组222及多个第二皮带223,第三轮组221位于第一轮组211与前输送段13之间,第一轮组211位于第三轮组221与后输送段17前端的滚轮组19之间,第三轮组221的顶端、前输送段13的顶面与滚轮组19的顶端概括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第一轮组211的高度低于第三轮组221、前输送段13及滚轮组19的高度。另外,第三轮组221具有多个同轴且具有间隔的第三套筒224,第四轮组222具有多个同轴且具有间隔的第四套筒225,多个第二皮带223分别环绕多个第三套筒224及相对应于多个第三套筒224的多个第四套筒225。第二皮带轮组22相邻第一皮带轮组21,且第一皮带轮组21与第二皮带轮组22以反方向转动,借以将薄膜121夹置于多个第一皮带213及多个第二皮带223之间,使延着薄板12的后端缘将薄板12底面的薄膜121剥离。
第三皮带轮组23及第四皮带轮组24上下反向对应于第一皮带轮组21与第二皮带轮组22的上方,且第三皮带轮组23与第四皮带轮组24以反方向转动,借以在第一皮带轮组21与第二皮带轮组22剥离薄板12底面的薄膜121时,同时将薄板12顶面的薄膜121剥离。
请参阅图2、图3所示,后输送段17前端的滚轮组19具有一第二轴杆191,第二轴杆191轴接多个具有第二间隔192的滚轮193。而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薄板掉落结构1的较佳实施例是由多个支撑件10所共同组成,任一支撑件10具有一支撑部101,支撑部101呈倒“L”形状或大概呈倒“L”形状,其包括一水平部102及由水平部102的前端向下延伸的一直立部103,直立部103向下连接一前套接部104,前套接部104为“C”字形套环,前套接部104的底部形成一第一缺口105,借以在第一轴杆214穿过第一缺口105之后,使前套接部104向下套接于第一轮组211的第一间隔215内的第一轴杆214上。而水平部102的后端向下连接一后套接部106,后套接部106为“C”字形套环,后套接部106的底部形成一第二缺口107,借以在第二轴杆191穿过第二缺口107之后,使后套接部106向下套接于滚轮组19的第二间隔192内的第二轴杆191上。实施时,第一轮组211也可与第一皮带轮组21分离,而为单一存在的组件。
借此,如图4所示,当薄板12的薄膜121通过压花轮16滚压以在薄膜121前端边缘形成皱折之后,通过多组反方向转动的第一皮带213、第二皮带223及多组反方向转动的第三皮带231、第四皮带241所形成的多个具有弹性的夹膜单元,不论是平整的薄板12或是不平整的薄板12,都可以形成有效的夹持力量,将薄板12底面的薄膜121夹置于多个第一皮带213及多个第二皮带223之间,使延着薄膜121的后端缘将薄膜121顺畅的剥离。同时将薄板12顶面的薄膜121夹置于多个第三皮带231及多个第四皮带241之间,以顺畅的剥离薄膜121。而当薄板12剥离薄膜121,并往后输送段17的方向移动时,借由多个支撑件10的多个支撑部101同时对前进的薄板12形成向上的支撑,则可使薄板12能顺畅的移动至后输送段17的上方,以完成薄膜121的剥离作业。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能使很薄的印刷电路板薄板在薄膜剥离之后,顺畅的移动至后输送段,以完成薄膜剥离后的输送程序,因此,能有效避免因印刷电路板报废所造成的材料浪费。
2、本实用新型能顺畅且全面性的使印刷电路板薄板的薄膜逐渐剥离,而不会使部分的薄膜脆片黏附于薄板表面,因此,能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合格率。
综上所述,依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确可达到预期的目的,提供一种可顺畅且全面性的使印刷电路板薄板的薄膜逐渐剥离,以提高产品质量,并使较薄的印刷电路板薄板能顺畅的持续移动,以避免造成材料浪费的防止薄板掉落结构,极具产业上利用的价值,特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Claims (6)

1.一种防止薄板掉落结构,供支撑一剥膜机上的薄板前进,其中,该剥膜机输入薄板的一端界定为该剥膜机的前端,输出薄板的一端界定为该剥膜机的后端,该剥膜机的前端具有一前输送段,供输送薄板使其沿着由前端朝向后端的输送方向移动,以一剥膜单元剥离薄膜,并使薄板继续延着一后输送段向后输送,其特征在于:
一第一轮组,位于该前输送段与该后输送段之间,该第一轮组具有一第一轴杆,该第一轴杆轴接多个具有第一间隔的第一套筒;
该后输送段的前端具有一滚轮组,该滚轮组位于该第一轮组的后端,且该滚轮组具有一第二轴杆,该第二轴杆轴接多个具有第二间隔的滚轮;以及
该防止薄板掉落结构包括多个支撑件,该支撑件具有一支撑部,该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前套接部及一后套接部,该前套接部向下套接于该第一间隔内的该第一轴杆上,该后套接部向下套接于该第二间隔内的该第二轴杆上,借以使该支撑部对该前进的薄板形成向上的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薄板掉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套接部为一套环,该前套接部的底部具有一第一缺口,供该第一轴杆穿过以向下套接于该第一轴杆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薄板掉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后套接部为一套环,该后套接部的底部具有一第二缺口,供该第二轴杆穿过以向下套接于该第二轴杆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薄板掉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剥膜单元包括一第一皮带轮组及一第二皮带轮组,该第一皮带轮组包括该第一轮组、一第二轮组及多个第一皮带,该第二轮组具有多个同轴具有间隔的第二套筒,该多个第一皮带分别环绕该多个第一套筒及相对应于该多个第一套筒的该多个第二套筒;该第二皮带轮组包括一第三轮组、一第四轮组及多个第二皮带,该第三轮组具有多个同轴具有间隔的第三套筒,该第四轮组具有多个同轴具有间隔的第四套筒,该多个第二皮带分别环绕该多个第三套筒及相对应于该多个第三套筒的该多个第四套筒;该第一皮带轮组相邻该第二皮带轮组,且该第一皮带轮组与该第二皮带轮组以反方向转动,借以将薄膜夹置于该多个第一皮带及该多个第二皮带之间,使延着薄膜的一端缘将薄膜剥离。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防止薄板掉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的该支撑部包括一水平部及由该水平部的一端向下延伸的一直立部,该水平部的另一端向下连接该后套接部,该直立部向下连接该前套接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薄板掉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剥膜单元还包括一第三皮带轮组及一第四皮带轮组,该第三皮带轮组及该第四皮带轮组上下反向对应于该第一皮带轮组与该第二皮带轮组的上方,且该第三皮带轮组与该第四皮带轮组以反方向转动,借以将薄板上方的薄膜剥离。
CN201721146637.7U 2017-09-07 2017-09-07 防止薄板掉落结构 Active CN207450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6637.7U CN207450880U (zh) 2017-09-07 2017-09-07 防止薄板掉落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6637.7U CN207450880U (zh) 2017-09-07 2017-09-07 防止薄板掉落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50880U true CN207450880U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82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46637.7U Active CN207450880U (zh) 2017-09-07 2017-09-07 防止薄板掉落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50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05414B2 (ja) 貼り合わせ基板の加工装置
CN107610597A (zh) 显示面板母板及显示面板母板的切割方法
KR20060133889A (ko) 보호시트 분리방법 및 보호시트 분리장치
CN108047984B (zh) 电脑键盘组装用双面胶组件的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CN207450880U (zh) 防止薄板掉落结构
CN205187328U (zh) 一种ag上料总线体
TW201303662A (zh) 觸控面板之自動化製程
CN103709950A (zh) 双面胶型材及其加工方法
CN109413854A (zh) 薄膜撕离结构
CN201161336Y (zh) 金属框架成型装置
CN207321651U (zh) 薄膜撕离结构
CN205380973U (zh) 剥膜装置
CN207266376U (zh) 薄板支撑结构
TWI700190B (zh) 真空撕膜回收機構
CN207361326U (zh) 薄板搬移装置
CN206663948U (zh) 一种局部无胶印件的生产设备
CN202816896U (zh) 裸片拾取装置
JP6410157B2 (ja) 貼り合わせ基板の加工装置
CN206498591U (zh) 一种电路板切割及其自动脱料装置
CN203740595U (zh) 背光源贴膜机成品移出机构
CN210911604U (zh) 贴片机上的撕膜送料设备
CN204360917U (zh) 变压器自动包铜箔、包胶带机
CN108696994B (zh) 自动剥膜机及其剥膜方法
CN206433329U (zh) 一种自动折脚机
CN208483924U (zh) 一种定位孔废料排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