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34801U - 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34801U
CN207434801U CN201721230899.1U CN201721230899U CN207434801U CN 207434801 U CN207434801 U CN 207434801U CN 201721230899 U CN201721230899 U CN 201721230899U CN 207434801 U CN207434801 U CN 207434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unterweight
diversion sheave
car top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3089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勇
罗赛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3089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34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34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34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其包括:无齿轮曳引机,设置在电梯机房中,其上绕设有曳引钢丝绳;轿厢,通过一轿厢曳引绳轮组件与所述曳引钢丝绳连接并以可垂直升降方式设置在电梯井道中;和对重,通过一对重曳引绳轮组件与所述曳引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并以可垂直升降方式设置在电梯井道中;所述轿厢曳引绳轮组件和对重曳引绳轮组件的曳引比均为6:1。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以小规格的电梯系统(曳引主机、控制柜和曳引钢丝绳等)拖动大载重的电梯,减少了电梯系统的规格配置,从而实现无齿曳引机在大吨位电梯上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重不少于5吨的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载重不少于5吨的大吨位电梯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并且对电梯的运行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按照传统的曳引比为2:1的无齿曳引电梯,其对无齿轮曳引主机的承载能力需求非常高,普通主机无法满足要求。若采用有齿曳引主机(通常为1:1吊挂,速度不大于150米每秒)执行大吊挂比方案时,则电梯的运行速度很低,且能耗大,不利于节能环保。
此外,目前市场上的大吨位电梯的轿厢侧导轨多采用三列轨排布方式,导轨的受力复杂、成本高,也使安全钳的联动控制复杂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包括:无齿轮曳引机,设置在电梯机房中,其上绕设有曳引钢丝绳;轿厢,通过一轿厢曳引绳轮组件与所述曳引钢丝绳连接并以可垂直升降方式设置在电梯井道中;和对重,通过一对重曳引绳轮组件与所述曳引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并以可垂直升降方式设置在电梯井道中;所述轿厢曳引绳轮组件和对重曳引绳轮组件的曳引比均为6:1。
作为优选,所述轿厢曳引绳轮组件主要由第一轿顶反绳轮组、第二轿顶反绳轮组、第三轿顶反绳轮组、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和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组成;所述第一轿顶反绳轮组、第二轿顶反绳轮组和第三轿顶反绳轮组对应所述无齿轮曳引机之轿厢出线侧依序设置在所述轿厢的顶部;所述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和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一轿顶反绳轮组、第二轿顶反绳轮组和第三轿顶反绳轮组的上方,且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和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的旋转轴线分别与所述第一轿顶反绳轮组、第二轿顶反绳轮组和第三轿顶反绳轮组的旋转轴线垂直。
进一步,所述第一轿顶反绳轮组、第二轿顶反绳轮组和第三轿顶反绳轮组依轿厢顶部宽度方向的中部等间距依序设置;及所述第一轿顶反绳轮组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后部,所述第二轿顶反绳轮组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所述第三轿顶反绳轮组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前部。
进一步,所述曳引钢丝绳自无齿轮曳引机之轿厢出线侧引出后依序绕设在第一轿顶反绳轮组、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第二轿顶反绳轮组、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和第三轿顶反绳轮组后形成轿厢侧固定绳头;且所述第一轿顶反绳轮组的入线方向在一条垂直线上;所述第一轿顶反绳轮组的出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的入线方向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所述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的出线方向与所述第二轿顶反绳轮组的入线方向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所述第二轿顶反绳轮组的出线方向与所述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的入线方向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所述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的出线方向与所述第三轿顶反绳轮组的入线方向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所述第三轿顶反绳轮组的出线方向在一条垂直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对重曳引绳轮组件主要由第一对重反绳轮组、第二对重反绳轮组、第三对重反绳轮组、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和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组成;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组、第二对重反绳轮组、第三对重反绳轮组对应所述无齿轮曳引机之对重出线侧依序单排设置在所述对重的顶部;所述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和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组、第二对重反绳轮组和第三对重反绳轮组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曳引钢丝绳自无齿轮曳引机之对重出线侧引出后依序绕设在第一对重反绳轮组、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第二对重反绳轮组、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和第三对重反绳轮组后形成对重侧固定绳头;且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组的入线方向在一条垂直线上;所述第三对重反绳轮组的出线方向在一条垂直线上。
作为优选,在所述无齿轮曳引机之轿厢出线侧设有导向轮组,所述曳引钢丝绳自无齿轮曳引机之轿厢出线侧引出后先绕在该导向轮组上,再绕在轿厢曳引绳轮组件上;或在所述无齿轮曳引机之对重出线侧设有导向轮组,所述曳引钢丝绳自无齿轮曳引机之对重出线侧引出后先绕在该导向轮组上,再绕在对重曳引绳轮组件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轿顶反绳轮组、或第二轿顶反绳轮组、或第三轿顶反绳轮组、或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或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或第一对重反绳轮组、或第二对重反绳轮组、或第三对重反绳轮组、或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或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或导向轮组包含至少一个绳轮。
作为优选,所述轿厢宽度方向的两侧中部与井道之间设有单轨式导轨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对重的两侧中部与井道之间设有单轨式导轨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实现以小规格的电梯系统(曳引主机、控制柜和曳引钢丝绳等)拖动大载重的电梯,减少了电梯系统的规格配置,从而实现无齿曳引机在大吨位电梯上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电梯井道;2—电梯机房;3—无齿轮曳引机;31—导向轮组;4—曳引钢丝绳;41—轿厢侧固定绳头;42—对重侧固定绳头;5—轿厢;6—对重;7—轿厢曳引绳轮组件;71—第一轿顶反绳轮组;72—第二轿顶反绳轮组;73—第三轿顶反绳轮组;74—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75—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8—对重曳引绳轮组件;81—第一对重反绳轮组;82—第二对重反绳轮组;83—第三对重反绳轮组;84—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85—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9—单轨式导轨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主要由无齿轮曳引机3、曳引钢丝绳4、轿厢5、对重6、曳引比均为6:1的轿厢曳引绳轮组件7和对重曳引绳轮组件8、以及导向轮组31组成。
所述的无齿轮曳引机3设置在电梯机房2中,且其投影位置在轿厢深度方向的左后部;曳引钢丝绳4绕设在无齿轮曳引机上。
所述的轿厢5通过轿厢曳引绳轮组件7与所述曳引钢丝绳4连接并以可垂直升降方式设置在电梯井道1中。
所述的对重6通过对重曳引绳轮组件8与所述曳引钢丝绳4的另一端连接并以可垂直升降方式设置在电梯井道1中。
所述的轿厢曳引绳轮组件7主要由第一轿顶反绳轮组71、第二轿顶反绳轮组72、第三轿顶反绳轮组73、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74和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75组成。第一轿顶反绳轮组71、第二轿顶反绳轮组72和第三轿顶反绳轮组73对应无齿轮曳引机之轿厢出线侧依轿厢顶部宽度方向的中部等间距依序设置在轿厢顶部,其中第一轿顶反绳轮组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前部(即靠近主轿门的位置),第二轿顶反绳轮组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第三轿顶反绳轮组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后部。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74和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75设置在第一轿顶反绳轮组71、第二轿顶反绳轮组72和第三轿顶反绳轮组73上方的机房顶部,并相对于轿厢中心点对称布置,而且,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74和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75的旋转轴线分别与第一轿顶反绳轮组、第二轿顶反绳轮组和第三轿顶反绳轮组的旋转轴线垂直。曳引钢丝绳4自无齿轮曳引机3之轿厢出线侧引出后依序绕设在第一轿顶反绳轮组71、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74、第二轿顶反绳轮组72、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75和第三轿顶反绳轮组73后形成轿厢侧固定绳头41。而且,第一轿顶反绳轮组71的入线方向在一条垂直线上;第一轿顶反绳轮组的出线方向与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的入线方向在同一条垂直线上;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的出线方向与第二轿顶反绳轮组的入线方向在同一条垂直线上;第二轿顶反绳轮组的出线方向与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的入线方向在同一条垂直线上;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的出线方向与第三轿顶反绳轮组的入线方向在同一条垂直线上;第三轿顶反绳轮组的出线方向在一条垂直线上。
所述的导向轮组31设置在无齿轮曳引机3之对重出线侧。
所述的对重曳引绳轮组件8主要由第一对重反绳轮组81、第二对重反绳轮组82、第三对重反绳轮组83、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84和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85组成:第一对重反绳轮81、第二对重反绳轮组82和第三对重反绳轮组83对应导向轮组的出线侧依序单排设置在对重6的顶部。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84和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85设置在第一对重反绳轮组81、第二对重反绳轮组82和第三对重反绳轮组83的上方的机房顶部,,并相对于对重中心点对称布置。曳引钢丝绳4自无齿轮曳引机之对重出线侧引出并绕经导向轮组31后依序绕设在第一对重反绳轮组81、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84、第二对重反绳轮组82、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85和第三对重反绳轮组83后形成对重侧固定绳头42,且,第一对重反绳轮组的入线方向在一条垂直线上,第三对重反绳轮组的出线方向在一条垂直线上。
此外,所述轿厢宽度方向的两侧中部与井道之间设有单轨式导轨组件9。在所述对重的两侧中部与井道之间也设有单轨式导轨组件9。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绳轮组和定滑轮组的定义为:曳引钢丝绳在绳轮上缠绕一进一出经过的绳轮为一组,一个绳轮组或定滑轮组可以包含一个或两个绳轮,甚至N个绳轮(N为自然数)。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梯相对于目前常用的2:1无齿曳引方式,承载能力提高了3倍,如普通规格载重1800公斤、速度360米每分钟的无齿曳引机可以拖动10800公斤的电梯,并且能保证速度60米没分钟的市场需求。而相对于相同规格的有齿曳引方式,则速度更高,符合当前节能降噪的市场发展趋势。还有,单列导轨的布置相比现行大吨位电梯常用的3列轨布置,具有布置简单、安装便利和成本较低的特点。而主机布置在轿厢的后补,能有效降低对重宽度对建筑深度方向的影响。

Claims (9)

1.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包括:
无齿轮曳引机,设置在电梯机房中,其上绕设有曳引钢丝绳;
轿厢,通过一轿厢曳引绳轮组件与所述曳引钢丝绳连接并以可垂直升降方式设置在电梯井道中;和
对重,通过一对重曳引绳轮组件与所述曳引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并以可垂直升降方式设置在电梯井道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曳引绳轮组件和对重曳引绳轮组件的曳引比均为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曳引绳轮组件主要由第一轿顶反绳轮组、第二轿顶反绳轮组、第三轿顶反绳轮组、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和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组成;所述第一轿顶反绳轮组、第二轿顶反绳轮组和第三轿顶反绳轮组对应所述无齿轮曳引机之轿厢出线侧依序设置在所述轿厢的顶部;所述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和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一轿顶反绳轮组、第二轿顶反绳轮组和第三轿顶反绳轮组的上方,且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和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的旋转轴线分别与所述第一轿顶反绳轮组、第二轿顶反绳轮组和第三轿顶反绳轮组的旋转轴线垂直;所述的第一轿顶反绳轮组、或第二轿顶反绳轮组、或第三轿顶反绳轮组、或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或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包含至少一个绳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轿顶反绳轮组、第二轿顶反绳轮组和第三轿顶反绳轮组依轿厢顶部宽度方向的中部等间距依序设置;及所述第一轿顶反绳轮组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后部,所述第二轿顶反绳轮组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所述第三轿顶反绳轮组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前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钢丝绳自无齿轮曳引机之轿厢出线侧引出后依序绕设在第一轿顶反绳轮组、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第二轿顶反绳轮组、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和第三轿顶反绳轮组后形成轿厢侧固定绳头;且所述第一轿顶反绳轮组的入线方向在一条垂直线上;所述第一轿顶反绳轮组的出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的入线方向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所述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的出线方向与所述第二轿顶反绳轮组的入线方向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所述第二轿顶反绳轮组的出线方向与所述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的入线方向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所述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的出线方向与所述第三轿顶反绳轮组的入线方向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所述第三轿顶反绳轮组的出线方向在一条垂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曳引绳轮组件主要由第一对重反绳轮组、第二对重反绳轮组、第三对重反绳轮组、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和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组成;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组、第二对重反绳轮组、第三对重反绳轮组对应所述无齿轮曳引机之对重出线侧依序单排设置在所述对重的顶部;所述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和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组、第二对重反绳轮组和第三对重反绳轮组的上方;所述的第一对重反绳轮组、或第二对重反绳轮组、或第三对重反绳轮组、或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或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包含至少一个绳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钢丝绳自无齿轮曳引机之对重出线侧引出后依序绕设在第一对重反绳轮组、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第二对重反绳轮组、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和第三对重反绳轮组后形成对重侧固定绳头;且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组的入线方向在一条垂直线上;所述第三对重反绳轮组的出线方向在一条垂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齿轮曳引机之轿厢出线侧设有导向轮组,所述曳引钢丝绳自无齿轮曳引机之轿厢出线侧引出后先绕在该导向轮组上,再绕在轿厢曳引绳轮组件上;或在所述无齿轮曳引机之对重出线侧设有导向轮组,所述曳引钢丝绳自无齿轮曳引机之对重出线侧引出后先绕在该导向轮组上,再绕在对重曳引绳轮组件上;所述的导向轮组包含至少一个绳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宽度方向的两侧中部与井道之间设有单轨式导轨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的两侧中部与井道之间设有单轨式导轨组件。
CN201721230899.1U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 Active CN207434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0899.1U CN207434801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0899.1U CN207434801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34801U true CN207434801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94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30899.1U Active CN207434801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348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1220A (zh) * 2018-10-22 2018-12-25 苏州施耐德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大载重有机房曳引式货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1220A (zh) * 2018-10-22 2018-12-25 苏州施耐德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大载重有机房曳引式货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18087U (zh) 一种载货电梯曳引结构
CN204549762U (zh) 双主机驱动电梯
CN201296591Y (zh) 一种4:1布置的无机房载货电梯
CN209210150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及无机房电梯
CN203558687U (zh) 电梯的整体布置结构
CN104891313A (zh) 4比1无机房电梯
CN1673064A (zh) 一种曳引式一台电梯两个轿厢的省力节能电梯
CN104495585B (zh) 智能垂直牵引机
CN207434801U (zh) 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
CN105217409B (zh) 一种别墅电梯的井道结构
CN102491153B (zh) 6:1无机房载货电梯的曳引系统设计方法
CN202609737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后对重装置
CN208308191U (zh) 一种双对重电梯
CN207632285U (zh) 一种强制式家用电梯
CN204280998U (zh) 双头曳引式电梯
CN203173653U (zh) 4∶1无机房载货电梯曳引机的下置式结构装置
CN207275997U (zh) 一种钢丝绳缠绕直接驱动式家用电梯
CN202848808U (zh) 背包式家用电梯
CN205527232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
CN215666505U (zh) 一种双驱动电梯
CN206437749U (zh) 客货两用梯井道结构
CN208829090U (zh) 一种电梯智能动态平衡装置
CN203545404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
CN206842799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
CN204324652U (zh) 无机房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