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31282U - 主轴衬套、z轴结构和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主轴衬套、z轴结构和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31282U
CN207431282U CN201721474625.7U CN201721474625U CN207431282U CN 207431282 U CN207431282 U CN 207431282U CN 201721474625 U CN201721474625 U CN 201721474625U CN 207431282 U CN207431282 U CN 207431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groove
mainshaft bushing
bushing
main shaft
main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7462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如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YNUC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YNUC CN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YNUC CN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YNUC CN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7462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31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31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31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轴衬套、Z轴结构和机床,主轴衬套上设有若干个连接部,主轴衬套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主轴衬套上具有进油孔和出油孔,进油孔和出油孔均位于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之间。Z轴结构包括有主轴箱、主轴和如上的主轴衬套,主轴衬套通过连接部连接于主轴箱,且主轴衬套插入主轴箱内,主轴衬套和主轴箱之间压设有若干个第一密封圈,若干个第一密封圈分别位于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内,主轴的底部连接于主轴衬套,且主轴的顶部插入主轴衬套内。机床包括有如上的Z轴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一机多用,减少机床的数量,减少了占用场地的面积,从而达到降低生产维护成本,降低机床采购成本的目的。

Description

主轴衬套、Z轴结构和机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轴衬套、Z轴结构和机床。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加工中心中,针对不同的加工对象和不同的加工要求需要不同的主轴结构。比如:黑色金属加工,粗切削加工或者效率高的加工需要大功率大直径大扭矩的主轴;而较软的有色金属、塑料、石墨加工,精加工,高光加工则需要高转速小直径小切削量的主轴。通常不同规格主轴不能相互更换,需要各自匹配一台设备来使用。
对于场地有限不能放很多机床客户,以及为了节省成本不想多购买机床的客户来说,能够用最少的设备加工更多类型的产品,是其节约成本的有效选择。所以能实现一机多用,用途广泛,拆卸更换维护方便的机床结构就显得很有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机床无法适应不同规格主轴,需要多台设备才能实现不同加工要求的缺陷,提供一种主轴衬套、Z轴结构和机床。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主轴衬套,其特点在于,所述主轴衬套上设有若干个连接部,所述主轴衬套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主轴衬套上具有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进油孔和所述出油孔均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之间。
较佳地,所述主轴衬套包括有轴套体和法兰台,所述法兰台连接于所述轴套体的底端,若干个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法兰台上,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位于所述轴套体的外侧壁上。
较佳地,所述法兰台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轴套体的外侧壁,所述法兰台的另一端沿所述轴套体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凸起,且所述法兰台的形状呈环状。
较佳地,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均沿所述轴套体的径向方向向内呈矩形凹进。
较佳地,所述轴套体的外壁直径与所述轴套体套设的主轴的直径相适配。
较佳地,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位于所述法兰台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之间,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较佳地,所述进油孔位于所述出油孔的下方。
一种Z轴结构,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主轴箱、主轴和如上所述的主轴衬套,所述主轴衬套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主轴箱,且所述主轴衬套插入所述主轴箱内,所述主轴衬套和所述主轴箱之间压设有若干个第一密封圈,若干个所述第一密封圈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所述主轴的底部连接于所述主轴衬套,且所述主轴的顶部插入所述主轴衬套内。
较佳地,所述主轴的外侧壁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与所述主轴衬套之间形成有冷却油通道,所述进油孔和所述出油孔均与所述冷却油通道相连通,所述主轴箱上设有两个油管接头,两个所述油管接头分别与所述进油孔和所述出油孔相连通。
较佳地,所述主轴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所述第四环形凹槽位于所述第三环形凹槽的上方,所述螺旋槽位于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和所述第四环形凹槽之间,所述主轴衬套和所述主轴之间压设有若干个第二密封圈,若干个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位于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和所述第四环形凹槽内。
一种机床,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如上所述的Z轴结构。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主轴衬套、Z轴结构和机床,通过使用主轴衬套实现在同一台机床上使用不同的主轴,无需对主轴箱等其他结构进行更改或拆卸,实现一机多用,减少机床的数量,减少了占用场地的面积,从而达到降低生产维护成本,降低机床采购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床的Z轴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床的Z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床的Z轴结构的主轴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沿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主轴衬套1,轴套体11,第一环形凹槽111,第二环形凹槽112
进油孔113,出油孔114,法兰台12,连接部121
主轴箱2,油管接头21,第一密封圈22
主轴3,螺旋槽31,冷却油通道32,第二密封圈33
Z轴结构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4和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轴衬套1。主轴衬套1上设有若干个连接部121,主轴衬套1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111和第二环形凹槽112,主轴衬套1上具有进油孔113和出油孔114,进油孔113和出油孔114均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11和第二环形凹槽112之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Z轴结构10。Z轴结构10包括有主轴衬套1、主轴箱2和主轴3,主轴衬套1通过连接部121连接于主轴箱2,且主轴衬套1插入主轴箱2内,主轴衬套1和主轴箱2之间压设有若干个第一密封圈22,若干个第一密封圈22分别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11和第二环形凹槽112内,主轴3的底部连接于主轴衬套1,且主轴3的顶部插入主轴衬套1内。
通过第一密封圈22加强主轴衬套1和主轴箱2之间的密封性。同时,进油孔113和出油孔114位于若干个第一密封圈22之间,使得冷却油在通过进油孔113和出油孔114时不会从主轴衬套1和主轴箱2之间发生渗漏现象。优选地,第一密封圈22的外轮廓大于主轴箱2的内孔的直径,第一密封圈22受到挤压压缩,将主轴衬套1和主轴箱2内壁的空间紧密封闭,防止冷却油通过内壁的微小缝隙渗漏。
当主轴3的直径小于主轴箱2的内孔的直径时,主轴3并不匹配主轴箱2,通过在主轴箱2和主轴3之间设置主轴衬套1,实现直径小的主轴3也能够安装至主轴箱2内,实现在同一个Z轴结构10上使用不同的主轴3,无需对主轴箱2等其他结构进行更改或拆卸,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不用制作其他规格的主轴箱2,大大节约了成本。
主轴3的外侧壁可以设有螺旋槽31,螺旋槽31与主轴衬套1之间形成有冷却油通道32,进油孔113和出油孔114均与冷却油通道32相连通,冷却油通过主轴衬套1的进油孔113进入至冷却油通道32内,之后通过出油孔114排出。冷却油位于螺旋槽31内并直接接触主轴3,对主轴3进行冷却降温。通过螺旋槽31增加了冷却油通道32的长度,使得冷却油与主轴3接触时间长,冷却效果更佳。
主轴衬套1的进油孔113可以位于出油孔114的下方。使得冷却油在主轴3的外侧壁上由下往上流动,进一步加强对主轴3的冷却效果。
主轴箱2上可以设有两个油管接头21,两个油管接头21分别与进油孔113和出油孔114相连通。通过油管接头21便于主轴箱2与外部的冷却油管路连接。
主轴3的外侧壁上可以设有第三环形凹槽(图中未示出)和第四环形凹槽,螺旋槽31位于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之间,主轴衬套1和主轴3之间可以压设有若干个第二密封圈33,若干个第二密封圈33分别位于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内。冷却油通道32位于第二密封圈33之间,使得冷却油在冷却油通道32内流动时不会从主轴衬套1和主轴3之间发生渗漏现象。优选地,第二密封圈33的外轮廓大于主轴衬套1的内径,第二密封圈33受到挤压压缩,将主轴衬套1和主轴3内壁的空间紧密封闭,防止冷却油通过内壁的微小缝隙渗漏。第一密封圈22和第二密封圈33可以为环形橡密封圈。
第四环形凹槽位于第三环形凹槽的上方,第四环形凹槽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第三环形凹槽的数量可以至少为一个,保证主轴衬套1和主轴3之间的空间紧密封闭。
主轴衬套1可以包括有轴套体11和法兰台12,法兰台12连接于轴套体11的底端,若干个连接部121位于法兰台12上,第一环形凹槽111和第二环形凹槽112位于轴套体11的外侧壁上。轴套体11的外侧壁与主轴箱2的内孔紧密配合,轴套体11的内侧壁与主轴3的外侧壁紧密配合,通法兰台12。
连接部121可以为螺丝孔,法兰台12的顶面通过螺丝穿过螺丝孔固定在主轴箱2上,主轴3连接在法兰台12的底面。通过法兰台12便于Z轴结构10的安装连接,且有效加强Z轴结构10的密封性。
轴套体11的外壁直径与轴套体11套设的主轴3的直径可以相适配。例如主轴箱2的内孔直径为120mm,当主轴3的直径为90mm时,轴套体11的外壁直径指轴套体11的厚度,轴套体11的外壁直径需要为15mm,轴套体11的内侧壁套设在主轴3上,这样轴套体11的外直径将刚好到达120mm。当主轴3的直径为100mm时,轴套体11的外壁直径需要为10mm,轴套体11的内侧壁套设在主轴3上,这样轴套体11的外直径将刚好到达120mm。
法兰台12的一端可以连接于轴套体11的外侧壁,法兰台12的另一端沿轴套体11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凸起,法兰台12的形状可以呈环状。有效加强主轴衬套1与主轴箱2和主轴3之间的连接强度。
第一环形凹槽111位于法兰台12和第二环形凹槽112之间,第一环形凹槽11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二环形凹槽11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保证主轴衬套1和主轴箱2之间的空间紧密封闭。
第一环形凹槽111和第二环形凹槽112均可以沿轴套体11的径向方向向内呈矩形凹进。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11和第二环形凹槽112内的第一密封圈22在使用时,第一密封圈22受到挤压作用力而发生形变,第一密封圈22将给到主轴衬套1与主轴3一定的张紧力,使得第一密封圈22紧紧压设于第一环形凹槽111和第二环形凹槽112中。同时,第一环形凹槽111和第二环形凹槽112可为第一密封圈22的形变预留有空间,有效防止第一密封圈22产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机床,其包括有Z轴结构10。通过使用Z轴结构10的主轴衬套1,实现在同一台机床上使用不同的主轴3,无需对主轴箱2等其他结构进行更改或拆卸,实现一机多用,降低了购买机床的数量和成本,降低了占地面积,同时减少了设备维护成本。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主轴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衬套上设有若干个连接部,所述主轴衬套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主轴衬套上具有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进油孔和所述出油孔均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衬套包括有轴套体和法兰台,所述法兰台连接于所述轴套体的底端,若干个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法兰台上,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位于所述轴套体的外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台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轴套体的外侧壁,所述法兰台的另一端沿所述轴套体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凸起,且所述法兰台的形状呈环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均沿所述轴套体的径向方向向内呈矩形凹进。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体的外壁直径与所述轴套体套设的主轴的直径相适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位于所述法兰台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之间,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位于所述出油孔的下方。
8.一种Z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主轴箱、主轴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主轴衬套,所述主轴衬套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主轴箱,且所述主轴衬套插入所述主轴箱内,所述主轴衬套和所述主轴箱之间压设有若干个第一密封圈,若干个所述第一密封圈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所述主轴的底部连接于所述主轴衬套,且所述主轴的顶部插入所述主轴衬套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Z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外侧壁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与所述主轴衬套之间形成有冷却油通道,所述进油孔和所述出油孔均与所述冷却油通道相连通,所述主轴箱上设有两个油管接头,两个所述油管接头分别与所述进油孔和所述出油孔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Z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所述第四环形凹槽位于所述第三环形凹槽的上方,所述螺旋槽位于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和所述第四环形凹槽之间,所述主轴衬套和所述主轴之间压设有若干个第二密封圈,若干个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位于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和所述第四环形凹槽内。
11.一种机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如权利要求8-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Z轴结构。
CN201721474625.7U 2017-11-07 2017-11-07 主轴衬套、z轴结构和机床 Active CN207431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74625.7U CN207431282U (zh) 2017-11-07 2017-11-07 主轴衬套、z轴结构和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74625.7U CN207431282U (zh) 2017-11-07 2017-11-07 主轴衬套、z轴结构和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31282U true CN207431282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92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74625.7U Active CN207431282U (zh) 2017-11-07 2017-11-07 主轴衬套、z轴结构和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312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09533U (zh) 电机胀紧套组件
CN108327464B (zh) 具有集成到盖凸缘中的水平排油部的车桥组件
CN207033922U (zh) 矿用自卸车锥形膨胀销
CN207431282U (zh) 主轴衬套、z轴结构和机床
CN206092897U (zh) 谐波减速器用滚子轴承
CN208457044U (zh) 一种涨套连接结构
CN210566888U (zh) 一种紧凑型中央回转接头
CN212917017U (zh) 一种高性能轧机压盖总成
CN105328569B (zh) 高速精密轧辊磨头的砂轮卡盘
CN204869591U (zh) 一种新型锥型双孔双合金机筒
CN206458723U (zh) 一种密封防尘的导热轴承座
CN206925145U (zh) 分体式离心复合轧辊
CN204268050U (zh) 高压润滑旋转接头
CN208358563U (zh) 一种电主轴的冷却结构及其电主轴
CN202484181U (zh) 减震器油筒收口结构
CN110886798A (zh) 一种绞车刹车盘冷却装置
CN202266767U (zh) 反球面型旋转接头
CN211314825U (zh) 一种用于十字万向盒的单轴结构
CN205064781U (zh) 一种搅龙碾压机主轴传动机构
CN214269113U (zh) 一种物流用高负载带式辊筒
CN204819139U (zh) 磨床套筒主轴结构
CN220463490U (zh) 一种用于玻璃磨削的机械主轴
CN210318504U (zh) 一种供干式球磨机使用的机械密封
CN207490671U (zh) 一种新型摆线减速机电机连接结构
CN212985769U (zh) 一种嵌入式螺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5124, building C, 555 Dongchu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0241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YNUC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79 Pingfu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231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LYNUC CNC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