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15890U - 双色模抽芯机构及模具 - Google Patents
双色模抽芯机构及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15890U CN207415890U CN201721567641.0U CN201721567641U CN207415890U CN 207415890 U CN207415890 U CN 207415890U CN 201721567641 U CN201721567641 U CN 201721567641U CN 207415890 U CN207415890 U CN 2074158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vel
- mould
- core
- pulling
-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双色模抽芯机构,包括:后模滑块,其一侧连接侧向型芯,另一侧设有铲机槽,所述铲机槽的开设方向与所述侧向型芯的抽芯方向垂直,所述铲机槽两侧分别设有伸缩弹针;一射前模铲机,其于第一次注塑时与前模连接并顶紧于所述铲机槽内,且其面向所述伸缩弹针的一侧表面为平滑表面,所述伸缩弹针顶紧于所述平滑表面;二射前模铲机,其于第二次注塑时与所述前模连接并顶紧于所述铲机槽内,且其面向所述伸缩弹针的一侧表面设有导向槽,所述伸缩弹针顶紧于所述导向槽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色模抽芯机构及模具将抽芯工艺简化为一次抽芯,且机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双色模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来说,是一种双色模抽芯机构及模具。
背景技术
双色模具即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一般这种模塑工艺也叫双料注塑,通常由一套模具完成,且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由于双料注塑可以使产品的外观更加美观,易于更换颜色而无需进行喷涂,因而日益受到市场的欢迎,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当塑料产品需要在其内部存在与开模方向不同的侧向孔或键槽时,塑料产品无法直接脱模,必须设置侧向抽芯机构预先抽芯,然后再进行脱模动作。在复杂的镶件结构下,需要多次抽芯,形成抽芯与脱模的多重工艺,造成工艺繁琐、结构复杂,生产时间大幅增加,不符合快速生产的效率要求。特别地,双色模具需要两次成型,抽芯情况更为复杂,使抽芯机构的设计更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色模抽芯机构及模具,简化双色模具的抽芯机构与抽芯工艺,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色模抽芯机构,包括:
后模滑块,所述后模滑块一侧连接侧向型芯,另一侧设有铲机槽,所述铲机槽的开设方向与所述侧向型芯的抽芯方向垂直,所述铲机槽两侧分别设有伸缩弹针;
一射前模铲机,所述一射前模铲机于第一次注塑时与前模连接并顶紧于所述铲机槽内,且其面向所述伸缩弹针的一侧表面为平滑表面,所述伸缩弹针顶紧于所述平滑表面;
二射前模铲机,所述二射前模铲机于第二次注塑时与所述前模连接并顶紧于所述铲机槽内,且其面向所述伸缩弹针的一侧表面设有导向槽,所述伸缩弹针顶紧于所述导向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铲机槽具有承载斜面,所述承载斜面与所述侧向型芯的抽芯方向之间呈锐角夹角,所述一射前模铲机与所述二射前模铲机分别设有压合斜面,所述压合斜面与所述承载斜面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承载斜面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射前模铲机面向所述伸缩弹针的一侧表面设有导向挡块,所述导向挡块与所述二射前模铲机形成所述导向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射前模铲机接近所述前模的一端设有连接挡块,所述连接挡块伸出于所述二射前模铲机面向所述伸缩弹针的一侧表面之外,所述连接挡块与所述导向挡块相对设置形成所述导向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铲机槽两侧分别设有弹针安装孔,所述伸缩弹针可弹性伸缩地保持于所述弹针安装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弹针包括压缩弹簧与端部弹针,所述压缩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后模滑块与所述端部弹针,所述端部弹针可伸缩地保持于所述铲机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分居所述铲机槽两侧的所述伸缩弹针的作用力共线相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弹针的作用力分别与平滑表面、所述导向槽的表面具有垂直关系。
一种双色模抽芯模具,包括前模、后模与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双色模抽芯机构,所述后模滑块与所述后模连接,所述前模、所述后模与所述侧向型芯形成模具型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后模滑块、一射前模铲机与二射前模铲机,后模滑块一侧连接侧向型芯,另一侧设置备有伸缩弹针的铲机槽,以便一射前模铲机于一射中、二射前模铲机于二射中压紧于铲机槽内,并仅于二射前模铲机上设置导向槽,使一射前模铲机可自由地与后模滑块分离,仅由二射前模铲机对后模滑块导向而实现侧向型芯的抽芯,将抽芯工艺简化为一次抽芯,且机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双色模的生产成本。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双色模抽芯机构的第一分解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双色模抽芯机构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双色模抽芯机构的第二分解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双色模抽芯模具的分解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0-双色模抽芯模具,0100-双色模抽芯机构,0110-后模滑块,0111-铲机槽,0111a-承载斜面,0112-弹针安装孔,0120-伸缩弹针,0121-压缩弹簧,0122-端部弹针,0130-一射前模铲机,0131-第一压合斜面,0140-二射前模铲机,0141-导向槽,0142-第二压合斜面,0143-导向挡块,0144-连接挡块,0200-前模,0300-后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双色模抽芯机构及模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双色模抽芯机构及模具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双色模抽芯机构及模具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双色模抽芯机构及模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双色模抽芯机构及模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结合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色模抽芯机构0100,该双色模抽芯机构0100包括后模滑块0110、一射前模铲机0130与二射前模铲机0140,其中一射前模铲机0130仅起对后模滑块0110的锁紧作用,二射前模铲机0140兼具对后模滑块0110的锁紧与导向驱动作用,以简化抽芯工艺流程。以下对双色模抽芯机构0100的主要构造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说明,模具一般由前模0200与后模0300组成,二者拼接而成模具型腔。当模具沿分模线开模时,模具一边保持固定不动而作为前模0200,另一边则远离前模0200运动而成为后模0300。
后模滑块0110嵌入于后模0300,用于驱动侧向型芯形成模具型腔或其产品上抽离,是主要的运动部件。后模滑块0110一侧连接侧向型芯,另一侧设有铲机槽0111。应当理解,侧向型芯与铲机槽0111的分布方向即为侧向型芯的抽芯方向。后模滑块0110随后模0300脱模的运动方向与侧向型芯的抽芯方向具有非零夹角,优选为直角。
其中,铲机槽0111用于在成型过程容纳一射前模铲机0130或二射前模铲机0140。铲机槽0111的开设方向与侧向型芯的抽芯方向垂直,以保证后模滑块0110与一射前模铲机0130、二射前模铲机0140的相对运动垂直于侧向型芯的抽芯方向,使后模滑块0110脱模顺利。
优选地,铲机槽0111具有承载斜面0111a,承载斜面0111a与侧向型芯的抽芯方向之间呈锐角夹角。承载斜面0111a用于与一射前模铲机0130、二射前模铲机0140相互作用,表面光滑平整。由此,一射前模铲机0130、二射前模铲机0140分别对后模滑块0110的作用力,均具有沿侧向型芯的抽芯方向的分量,使侧向型芯被顶紧于预设位置,以形成所需的模具型腔。
铲机槽0111两侧分别设有伸缩弹针0120,用于在成型过程锁紧一射前模铲机0130或二射前模铲机0140,实现一射前模铲机0130/二射前模铲机0140与后模滑块0110的完全定位,避免在注塑过程因注塑冲击而引起松动窜位。
伸缩弹针0120的作用力指向一射前模铲机0130/二射前模铲机0140,其精确方向可依实际应用情况而定。优选地,分居铲机槽0111两侧的伸缩弹针0120的作用力共线相反,从两侧牢牢锁紧一射前模铲机0130/二射前模铲机0140,并避免发生力偶现象,使锁紧作用稳定可靠。
伸缩弹针0120可完全位于铲机槽0111内,亦可伸缩地进出铲机槽0111。优选地,铲机槽0111两侧分别设有弹针安装孔0112,伸缩弹针0120可弹性伸缩地保持于弹针安装孔0112内,减小铲机槽0111与一射前模铲机0130/二射前模铲机0140之间的配合间隙,使配合关系更为可靠。
伸缩弹针0120的实现方式众多,优选地,伸缩弹针0120包括压缩弹簧0121与端部弹针0122。其中,压缩弹簧0121两端分别连接后模滑块0110与端部弹针0122,端部弹针0122可伸缩地保持于铲机槽0111内。压缩弹簧0121的作用力始终指向铲机槽0111中央,使伸缩弹针0120自动锁紧一射前模铲机0130/二射前模铲机0140。
在一个示范性的实施例中,压缩弹簧0121始终保持于弹针安装孔0112内,端部弹针0122一端位于弹针安装孔0112内,另一端位于铲机槽0111内,从而以弹针安装孔0112的导向作用而保证作用力方向的准确。
一射前模铲机0130用于在第一次注塑(即一射)时锁紧后模滑块0110,避免后模滑块0110因注塑材料的冲击而发生窜动。在一射过程中,一射前模铲机0130一端与前模0200连接,另一端顶紧于铲机槽0111内而压紧后模滑块0110。
同时,一射前模铲机0130面向伸缩弹针0120的一侧表面为平滑表面,伸缩弹针0120顶紧于该平滑表面。换言之,当后模滑块0110与一射前模铲机0130发生相对运动时,伸缩弹针0120可自由地划过该平滑表面,使后模滑块0110与一射前模铲机0130可自由地发生分离。
优选地,伸缩弹针0120的作用力与平滑表面保持垂直,使锁紧力正面作用于一射前模铲机0130,避免存在侧向分量而引起一射前模铲机0130的侧向滑动,保证结构可靠安全。
优选地,一射前模铲机0130设有第一压合斜面0131,第一压合斜面0131与承载斜面0111a平行。当一射前模铲机0130顶紧于铲机槽0111,第一压合斜面0131与承载斜面0111a完全贴合连接,保证较佳的作用面积,使一射前模铲机0130对后模滑块0110的压紧力更为可靠。
二射前模铲机0140用于在第二次注塑(即二射)时锁紧后模滑块0110,并在脱模过程对后模滑块0110施加导向作用,提供侧向型芯的抽芯动力。在二射过程中,二射前模铲机0140一端与前模0200连接,另一端顶紧于铲机槽0111内而压紧后模滑块0110。
同时,二射前模铲机0140面向伸缩弹针0120的一侧表面设有导向槽0141,伸缩弹针0120顶紧于导向槽0141内。换言之,当后模滑块0110与二射前模铲机0140发生相对运动时,伸缩弹针0120始终受到导向槽0141的导向作用,使后模滑块0110具有沿侧向型芯的抽芯方向的运动趋势,从而实现抽芯。
优选地,伸缩弹针0120的作用力与导向槽0141的表面保持垂直,使锁紧力正面作用于二射前模铲机0140,避免存在侧向分量而引起二射前模铲机0140的侧向滑动,保证结构可靠安全。
优选地,二射前模铲机0140设有第二压合斜面0142,第二压合斜面0142与承载斜面0111a平行。当二射前模铲机0140顶紧于铲机槽0111,第二压合斜面0142与承载斜面0111a完全贴合连接,保证较佳的作用面积,使二射前模铲机0140对后模滑块0110的压紧力更为可靠。
其中,导向槽0141的作用面位于侧向型芯的抽芯方向与后模滑块0110的脱模方向之间,以使后模滑块0110兼具脱模的运动分量与抽芯的运动分量。优选地,导向槽0141的延伸方向与承载斜面0111a平行,使后模滑块0110与二射前模铲机0140的相对运动沿承载斜面0111a实现,以导向槽0141的导向作用与第二压合斜面0142的支承作用而保证抽芯过程的平稳。
导向槽0141可以多种方式实现,如经去除材料而形成于二射前模铲机0140的表面、凸台组合包围结构等。优选地,二射前模铲机0140面向伸缩弹针0120的一侧表面设有导向挡块0143,导向挡块0143与二射前模铲机0140形成导向槽0141。换言之,导向挡块0143位于伸缩弹针0120远离前模0200的一侧,从而使导向挡块0143在脱模过程对伸缩弹针0120施加约束。
进一步优选,二射前模铲机0140接近前模0200的一端设有连接挡块0144。连接挡块0144伸出于二射前模铲机0140面向伸缩弹针0120的一侧表面之外,使连接挡块0144与导向挡块0143相对设置而形成导向槽0141。
换言之,连接挡块0144与导向挡块0143沿后模0300的脱模方向分布,并分居伸缩弹针0120的两侧。由此,连接挡块0144与导向挡块0143自两侧对伸缩弹针0120施加约束,使伸缩弹针0120始终受到导向槽0141的导向作用,进而引导后模滑块0110沿预设方向实现同步脱模与抽芯。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一并提供一种双色模抽芯模具1000,该双色模抽芯模具1000包括前模0200、后模0300与以上所述的双色模抽芯机构0100。其中,后模滑块0110与后模0300连接,一射前模铲机0130于一射过程与前模0200连接,二射前模铲机0140于二射过程与前模0200连接。在一射前模铲机0130/二射前模铲机0140的锁紧下,后模滑块0110锁紧于后模0300上,侧向型芯保持于预设位置。由此,前模0200、后模0300与侧向型芯形成模具型腔。
注塑时,塑料熔体被注射入模具型腔,形成所需的产品。第一次注塑完成后,后模0300与前模0200分离,后模滑块0110与一射前模铲机0130分离。随即,后模0300与前模0200发生180°旋转后合模,使后模滑块0110与二射前模铲机0140压紧,进行第二次注塑。
第二次注塑后,产品已全部注塑成型。此时,后模0300与前模0200开模,后模滑块0110与二射前模铲机0140具有分离趋势。在导向槽0141的导向作用下,后模滑块0110具有随后模0300开模的运动趋势与沿抽芯方向的运动趋势。由此,侧向型芯随后模滑块0110沿抽芯方向滑动抽出,使抽芯工艺简化为一次,有效地提高成型生产效率。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色模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模滑块,所述后模滑块一侧连接侧向型芯,另一侧设有铲机槽,所述铲机槽的开设方向与所述侧向型芯的抽芯方向垂直,所述铲机槽两侧分别设有伸缩弹针;
一射前模铲机,所述一射前模铲机于第一次注塑时与前模连接并顶紧于所述铲机槽内,且其面向所述伸缩弹针的一侧表面为平滑表面,所述伸缩弹针顶紧于所述平滑表面;
二射前模铲机,所述二射前模铲机于第二次注塑时与所述前模连接并顶紧于所述铲机槽内,且其面向所述伸缩弹针的一侧表面设有导向槽,所述伸缩弹针顶紧于所述导向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模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机槽具有承载斜面,所述承载斜面与所述侧向型芯的抽芯方向之间呈锐角夹角,所述一射前模铲机与所述二射前模铲机分别设有压合斜面,所述压合斜面与所述承载斜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色模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承载斜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模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射前模铲机面向所述伸缩弹针的一侧表面设有导向挡块,所述导向挡块与所述二射前模铲机形成所述导向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色模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射前模铲机接近所述前模的一端设有连接挡块,所述连接挡块伸出于所述二射前模铲机面向所述伸缩弹针的一侧表面之外,所述连接挡块与所述导向挡块相对设置形成所述导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模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机槽两侧分别设有弹针安装孔,所述伸缩弹针可弹性伸缩地保持于所述弹针安装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模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弹针包括压缩弹簧与端部弹针,所述压缩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后模滑块与所述端部弹针,所述端部弹针可伸缩地保持于所述铲机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模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分居所述铲机槽两侧的所述伸缩弹针的作用力共线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模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弹针的作用力分别与平滑表面、所述导向槽的表面具有垂直关系。
10.一种双色模抽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后模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双色模抽芯机构,所述后模滑块与所述后模连接,所述前模、所述后模与所述侧向型芯形成模具型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67641.0U CN207415890U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双色模抽芯机构及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67641.0U CN207415890U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双色模抽芯机构及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15890U true CN207415890U (zh) | 2018-05-29 |
Family
ID=62304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567641.0U Active CN207415890U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双色模抽芯机构及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15890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35188A (zh) * | 2018-12-24 | 2019-03-08 | 上海天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机构 |
CN109435143A (zh) * | 2018-11-07 | 2019-03-08 | 杜弗尼工程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止退结构的双色注塑模具 |
CN112297342A (zh) * | 2020-09-02 | 2021-02-02 | 昆山鸿永盛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双色模具用伸缩式压紧机构 |
CN113650227A (zh) * | 2021-08-02 | 2021-11-16 |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活动弹针的双色模具 |
CN114131854A (zh) * | 2021-11-25 | 2022-03-04 |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双色模一射行位不开模结构 |
-
2017
- 2017-11-20 CN CN201721567641.0U patent/CN20741589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35143A (zh) * | 2018-11-07 | 2019-03-08 | 杜弗尼工程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止退结构的双色注塑模具 |
CN109435143B (zh) * | 2018-11-07 | 2024-05-07 | 杜弗尼工程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止退结构的双色注塑模具 |
CN109435188A (zh) * | 2018-12-24 | 2019-03-08 | 上海天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机构 |
CN109435188B (zh) * | 2018-12-24 | 2024-06-14 | 上海天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机构 |
CN112297342A (zh) * | 2020-09-02 | 2021-02-02 | 昆山鸿永盛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双色模具用伸缩式压紧机构 |
CN113650227A (zh) * | 2021-08-02 | 2021-11-16 |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活动弹针的双色模具 |
CN113650227B (zh) * | 2021-08-02 | 2023-02-07 | 均胜群英(天津)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一种带活动弹针的双色模具 |
CN114131854A (zh) * | 2021-11-25 | 2022-03-04 |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双色模一射行位不开模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415890U (zh) | 双色模抽芯机构及模具 | |
CN108177307A (zh) | 双色注塑模具刀口封胶二次注塑机构 | |
CN114589890B (zh) |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 |
CN207088358U (zh) | 一种脱扣机构及注塑模具 | |
CN110406044A (zh) | 油缸抽芯防退机构 | |
CN201776880U (zh) | 双色旋转注塑模具 | |
CN210283086U (zh) | 一种单色机成型双色产品的注塑模具 | |
CN212795751U (zh) | 一种小型滑块斜向抽芯模具 | |
CN103909617A (zh) | 滑块退出机构 | |
CN213860419U (zh) | 行位延时开模的注塑模具 | |
CN212191241U (zh) | 一种mim工件制造模具 | |
CN210552791U (zh) | 一种实现多位置双方向抽芯的注塑模具机构 | |
CN213166691U (zh) | 一种可实现顺序抽芯动作的模具 | |
CN207415914U (zh) | 前后模先合模机构及模具 | |
JP2002347085A (ja) | 射出成形金型 | |
CN108115898A (zh) | 模具 | |
CN203141715U (zh) | 一种联动抽芯机构 | |
CN212764436U (zh) | 一种双色模具滑块开合模控制结构 | |
CN208788995U (zh) | 关节模具行位机构 | |
CN217346463U (zh) | 防止开模时推板拉伤产品的注塑模具 | |
CN113619041A (zh) | 一种注塑模具的滑块二次抽芯机构 | |
CN212312633U (zh) | 浮动模仁抽芯结构 | |
CN216373138U (zh) | 一种滤清器下罐体的成型模具 | |
CN212684603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的侧抽芯机构 | |
CN204894377U (zh) | 可防止拉伤产品的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