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86408U - 换热器折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折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86408U
CN207386408U CN201721101901.5U CN201721101901U CN207386408U CN 207386408 U CN207386408 U CN 207386408U CN 201721101901 U CN201721101901 U CN 201721101901U CN 207386408 U CN207386408 U CN 2073864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punching
bending device
exchanger bending
punch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019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019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864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864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864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折弯装置,包括控制系统、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和冲压部件,冲压部件包括多个冲压单元,每个冲压单元分别与传动机构固定,多个冲压单元排列成冲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其冲压部件形成的冲压面由多个可调节的冲压单元组成,将冲压部件分解成多个冲压单元,各冲压单元连接有可独立控制的传动机构,不仅适用于换热器的多种折弯形状,而且使折弯后的换热器更加平整美观,减少换热器边板的褶皱形成。

Description

换热器折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换热器折弯装置主要通过圆柱形的压辊进行换热器的折弯,换热器的折弯弧度与压辊的外周弧面相似,此换热器折弯装置适用于换热器的局部折弯,而当整片换热器需要进行折弯操作时,特别是换热器的折弯弧度较小时,压辊的直径就得足够大,过大的压辊不仅不便于折弯操作,而且占用过多空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压辊改为弧形压板进行折弯,虽然弧形压板占用空间小,但是整块弧形压板进行换热器折弯时,由于弧形结构的压板冲压平直状态的换热器时,换热器各局部受力不均,影响折弯效果,折弯后的换热器,特别是边板存在严重的褶皱现象,影响使用。
而且,当换热器的折弯弧度发生改变时,压辊或者弧形压板都需要进行更换,不利于换热器折弯装置的通用性,致使折弯工序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器折弯装置,所述换热器折弯装置不仅适用于换热器的不同折弯形状,而且使折弯后的换热器更加平整美观,减少换热器边板的褶皱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包括控制系统、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和冲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部件包括多个冲压单元,每个所述冲压单元分别与所述传动机构固定,所述多个冲压单元排列成冲压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折弯效果好,使折弯后的换热器更加平整美观,减少换热器边板的褶皱形成,而且适用于换热器的不同折弯要求。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冲压面的形状可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传动单元,每个传动单元分别与对应的冲压单元固定,所述每个传动单元由所述控制系统独立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冲压面为曲面。
可选的,所述多个冲压单元为平行排列的多个柱体,所述每个柱体朝向冲压方向的面为弧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邻冲压单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间距为20mm-3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冲压部件为相对应的上下两组冲压单元,所述上下两组冲压单元排列形成的冲压面的形状均为曲面,所述上下两个冲压面向同一方向弯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放置换热器的冲压平台,所述冲压平台位于所述上下两组冲压单元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冲压平台上设有冲压辅助同步组件,所述冲压辅助同步组件上设有集流管限位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采用液压传动系统,所述液压传动系统包括若干与冲压单元对应的液压传动杆组,所述每个液压传动杆组包括至少两个液压传动杆,所述至少两个液压传动杆分别与对应的冲压单元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压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液压滑块,所述换热器折弯装置还包括支架、润滑系统、上料平台和安全防护栏,所述支架上设有供液压滑块上下移动的滑块导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
换热器1,集流管11,冲压部件2,冲压单元21,冲压面22,液压传动杆组3,液压传动杆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包括控制系统、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和冲压部件2,冲压部件2包括多个冲压单元21,每个冲压单元21分别与传动机构固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冲压部件2进行冲压操作,对工件施加工艺力,控制系统对冲压前后各个冲压单元的位置进行调解和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将冲压部件2分解成多个冲压单元21,通过多个冲压单元21排列形成冲压面22,从而使冲压过程中换热器1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冲压时换热器1边板出现褶皱,使折弯效果更加平整。
其中,冲压部件2由多个冲压单元21组成,每个冲压单元21的位置均可以进行调节,冲压面22由多个冲压单元21排列而成,通过调节每个冲压单元21的位置从而可以对整个冲压面22的形状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件主要为换热器1,本实用新型主要对这些换热器1进行折弯操作。当换热器1的折弯弧度要求不同时,无需更换冲压部件2甚至是整个折弯装置,仅通过调整冲压部件2的每个冲压单元21的位置即可将冲压面22调整成所需的形状,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适用于换热器1的多种折弯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传动机构包括多个传动单元,每个传动单元分别与对应的冲压单元21连接,每个传动单元由控制系统独立控制,当所需的冲压面22形状需要调整时,通过控制系统调整各个冲压单元21的位置,从而调整多个冲压单元21排列形成的冲压面22的形状,满足换热器1的多种折弯形状的需要。
具体而言,整个冲压面22的形状为曲面。如图3所示,图中虚线所示即为冲压面22,冲压面22由各个冲压单元21排列而成,这些冲压单元21形成的冲压面22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曲面,而是由间隔开的多个冲压单元21排列而成,此方式形成的冲压面22不仅便于调整冲压面22的形状,而且分散的冲压单元21形成的柔性模具,对换热器1施压工艺力时,能够使换热器1受力更加均匀,避免换热器1的中间位置受力过大影响折弯效果,使折弯后的换热器1更加平整美观,减少换热器1边板的褶皱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冲压部件2包括相对应的上下两组冲压单元21,上下两组冲压单元21排列形成的冲压面22的形状均为曲面,上下两个冲压面22向同一方向弯曲。如图3所示,位于上方的冲压面22的形状为向下凸的曲面结构,位于下方的冲压面22的形状为向下凹的曲面机构,上下两个冲压面22均向下弯曲,上下两个冲压面22的形状正好吻合,上下两组冲压单元21之间设有冲压平台,冲压平台用来放置换热器1。当进行冲压操作时,上下两组冲压单元21共同向换热器1移动,即下方一组冲压单元21向上移动,上方一组冲压单元21向下移动,下方的一组冲压单元21先接触换热器1的两端,上方的一组冲压单元21先接触换热器1的中间部分,当上下两组冲压单元21不断向换热器1靠近的过程中,下方一组冲压单元21对换热器1施加工艺力,从换热器1的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与换热器1的接触面积,上方一组冲压单元21对换热器1施加工艺力,从换热器1的中间位置向两侧逐渐增大与换热器1的接触面积,直至上下两组冲压单元21形成的冲压面22分别与换热器1的上下两个侧面完全贴合,完成折弯操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使整个换热器1的受力分散在各个位置,从而使换热器1在折弯过程中受力更加均匀,使折弯后的换热器1更加平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冲压单元21为平行排列的多个柱体,每个柱体朝向冲压方向的面为弧面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冲压单元21可以为平行排列的多个圆柱体,从而使每个冲压单元21朝向冲压方向的面为弧形结构。多个圆柱体排列成一个曲面,此曲面即为冲压面22。通过调节各个圆柱体状冲压单元21的高度,即可调整冲压面22的弯曲弧度。如图2所示,换热器1放置在上下两组冲压单元21之间,换热器1包括左右两根平行设置的集流管11,集流管11之间排列有多个换热管,每个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左后两个集流管11连通,如图2所示位置,换热器1的前后两侧设有边板。其中,圆柱体状的冲压单元21与换热器1的集流管11平行,冲压部件2将换热器1的换热管和边板沿着换热器的厚度方向进行折弯操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其冲压单元21采用圆柱体结构,通过圆柱体结构的冲压单元21相互平行排列成曲面结构的冲压面22,便于冲压面22的形状调整,而且,圆柱体结构的冲压单元21,其整个侧面为弧形结构,保证朝向冲压方向的面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对换热器1施加工艺力的时候,可以使换热器1受力更加均匀,便于折弯,提高折弯效果。
具体地,相邻冲压单元2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间距为20mm-30mm,冲压单元21的形状未必是图中所示的圆柱体状,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半圆柱形或者截面为月牙形的柱体,无论为何种形状,相邻冲压单元2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间距均为20mm-30mm之间,如图3所示,相邻圆柱体状的冲压单元21在横向上的间距为20mm-30mm,相邻圆柱体状的冲压单元21在纵向上间距,以及相邻冲压单元21的间距,随着横向间距以及冲压面22的形状改变而改变。若相邻冲压单元2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间距过大,则当冲压面22的弧度过大时,相邻冲压单元21的间距就会过大,使换热器2局部受力过小,影响换热器1的折弯效果,若相邻冲压单元2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间距过小,使换热器1局部受力过大,影响换热器1的折弯效果,而且过密的冲压单元21还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可选地,冲压平台上设有冲压辅助同步组件,冲压辅助同步组件随着冲压过程同步调整集流管11的位置,使成型的换热器1芯体左右对称。
有利地,冲压辅助同步组件上设有集流管限位装置,集流管限位装置将集流管11与冲压辅助同步组件固定,避免换热器1在冲压过程中发生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伺服驱动系统,控制系统通过伺服驱动系统调整每个冲压单元21的位置来控制冲压面22的形状。传动机构采用液压传动系统,液压传动系统包括若干与冲压单元21对应的液压传动杆31,液压传动杆31与对应的冲压单元21相连,液压传动系统将伺服驱动系统调整的冲压面22形状进行锁定,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机部分,对换热器1施加压力,冲压部件2为柔性模具,形成的冲压面22为换热器1的工艺成型面。
有利地,与每个冲压单元21连接的液压传动杆31为一组,每个液压传动杆组3包括至少两个液压传动杆31,每个液压传动杆组3分别与对应的冲压单元21相连,液压传动杆31另一端连接液压滑块。如图2所示,与对应的冲压单元21连接的液压传动杆31为3个,冲压单元21为圆柱体,3个液压传动杆31分别与圆柱体状的冲压单元21的两端和中间位置连接。当然,与圆柱体状冲压单元21相连的液压传动杆31也可以为2个,分别与圆柱体的两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每个冲压单元21连接至少两个液压传动杆31,使整个冲压单元21更加平稳,冲压过程中对换热器1施加的压力更加均匀。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供液压滑块上下移动的滑块导轨,滑块导轨使液压滑块上下滑动时更加平稳,从而使与液压滑块连接的液压传动杆31上下移动更加平稳,使冲压过程中换热器1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折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润滑系统、上料平台和安全防护栏,冲压平台、上料平台等各平台的操作高度大于1.3m,操作位置四周设有安全光栅防护,保证冲压过程的安全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折弯装置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宽度”、“上”、“下”、“底”、“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至“第十”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十”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可选实施例”、“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换热器折弯装置,包括控制系统、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和冲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部件包括多个冲压单元,每个所述冲压单元分别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多个冲压单元排列成冲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面的形状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传动单元,每个传动单元分别与对应的冲压单元固定,所述每个传动单元由所述控制系统独立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面为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冲压单元为平行排列的多个柱体,所述每个柱体朝向冲压方向的面为弧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冲压单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间距为20mm-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部件包括相对应的上下两组冲压单元,所述上下两组冲压单元排列形成的冲压面的形状均为曲面,所述上下两个冲压面向同一方向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换热器的冲压平台,所述冲压平台位于所述上下两组冲压单元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平台上设有冲压辅助同步组件,所述冲压辅助同步组件上设有集流管限位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采用液压传动系统,所述液压传动系统包括若干与冲压单元对应的液压传动杆组,所述每个液压传动杆组包括至少两个液压传动杆,所述至少两个液压传动杆分别与对应的冲压单元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液压滑块,所述换热器折弯装置还包括支架、润滑系统、上料平台和安全防护栏,所述支架上设有供液压滑块上下移动的滑块导轨。
CN201721101901.5U 2017-08-31 2017-08-31 换热器折弯装置 Active CN2073864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01901.5U CN207386408U (zh) 2017-08-31 2017-08-31 换热器折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01901.5U CN207386408U (zh) 2017-08-31 2017-08-31 换热器折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86408U true CN207386408U (zh) 2018-05-22

Family

ID=62416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01901.5U Active CN207386408U (zh) 2017-08-31 2017-08-31 换热器折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864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6184A (zh) * 2019-06-27 2019-09-10 福建省恒业金属门窗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门体成型机
CN112719643A (zh) * 2020-12-15 2021-04-3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表面不规则大曲率薄壁板料快速柔性成形方法及柔性工装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6184A (zh) * 2019-06-27 2019-09-10 福建省恒业金属门窗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门体成型机
CN112719643A (zh) * 2020-12-15 2021-04-3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表面不规则大曲率薄壁板料快速柔性成形方法及柔性工装
CN112719643B (zh) * 2020-12-15 2022-01-0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表面不规则大曲率薄壁板料快速柔性成形方法及柔性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86408U (zh) 换热器折弯装置
CN103697632B (zh) 平行流翅片定片距折弯部的折弯机构
CN208038299U (zh) 包括辅助冲压机构的玻璃成型装置
CN207401953U (zh) 一种波纹间距可调的不锈钢波纹管自动挤压成型设备
CN205075240U (zh) 刹车片热压机
JP2631955B2 (ja) 形鋼折り曲げ装置
CN108655228A (zh) 一种型钢弯曲装置
US2372418A (en) Apparatus for bending glass sheets
CN218475930U (zh) 一种波浪成型机构
CN208321723U (zh) 一种波纹板模压起弧机
CN103934326B (zh) 换热器小弯头的加工设备
CN108221245A (zh) 一种经编织物加工用加热装置
CN207401948U (zh) 一种弯管机
CN205551164U (zh) 一种折弯成型机
CN106180467B (zh) 一种板式热回收换热器自动化生产线
CN106311816A (zh) 一种钢板压弯装置
IT8323095A1 (it) Impianto di laminazione per la produzione di tubi senza saldatura a parete sottile
CN107931564A (zh) 一种通用模架
CN211938528U (zh) 一种岩土工程用弯管机
CN207508018U (zh) 重载弹性夹产品的整形机构
CN206199981U (zh) 折弯成型模具
CN203526266U (zh) 冷折弯装置
CN203390006U (zh) 一种全自动螺丝圆棒卧式矫直机
CN107932004B (zh) 一种局部圆凸钢板条的制造方法
CN201505798U (zh) 多功能滚压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