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74390U - 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74390U
CN207374390U CN201721501515.5U CN201721501515U CN207374390U CN 207374390 U CN207374390 U CN 207374390U CN 201721501515 U CN201721501515 U CN 201721501515U CN 207374390 U CN207374390 U CN 207374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body
pressing plate
plate
axis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015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君
叶晓龙
官海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ang Air Railwa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ang Air Railwa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ang Air Railwa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ang Air Railwa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015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74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74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74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包括轮毂、连接机构和驱动装置,在连接机构和车体之间设置有减振机构,减振机构包括承重盘、定位轴、导向轴、压板、减振板和伸缩件,承重盘的一端与连接机构连接;导向轴的一端与承重盘连接,导向轴的另一端依次活动贯穿压板和减振板后与螺母连接;定位轴的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定位轴的另一端依次活动贯穿压板和减振板后与车体连接;伸缩件的一端与压板连接,伸缩件的另一端与减振板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减缓了车体受到的振动,降低车体振动幅度,保护了连接机构与车体之间的连接部位的质量、提高空铁运行的稳定性以及乘客乘坐空铁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铁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而城市化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空铁应运而生。城市道桥日益增多,楼宇也日益密集,城市的路高架桥在利于车辆通行的同时,低桥下近地空间处于闲置状态。而空铁则能利用桥下近地空间建设,不会对现有交通系统造成影响,在低成本投入的前提下,还能增加一倍的交通流通能力,减缓交通拥堵。空铁与地铁和有轨电车不同,空铁的轨道在上方,是悬挂在空中轨道上运行的一种轨道交通。
空铁具有如下几大优势:
1、建设成本低:系统综合平均每公里工程造价在0.8-1亿元之间,是地铁造价的1/8~1/6;
2、工程建设快:建造施工简单快捷,整个系统建设周期半年~一年左右;
3、可拆卸移动:随着城市发展变化,可从现有线路便捷拆解转移至别处;
4、乘坐舒适视野开阔:人性化的大玻璃车厢,乘客享受先进舒适的乘车体验;
5、快捷高效便利:在拥挤的城市快速道路上方,空铁以50-80公里/小时左右的速度无声穿过;
6、适应任何天气:空铁车轮在封闭轨道中运行,不受恶劣天气或者地下积水的影响;
7、占地面积最小:空铁建设占地面积小,形象地说,只需要把马路边的路灯杆加粗,即可支起整个空铁;
8、适应特殊地质:地下泉水、硬质岩层等地铁无法施工的城区可适用空铁。
空铁系统中,车体的两端分别各通过一个连接机构以及轮毂与悬挂在空中的轨道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轮毂转动,继而带动车体沿着导轨移动。虽然用于支撑轮毂的导轨表面粗糙度低、表面质量高,同样的轮毂的表面粗糙度低,表面质量高;但导轨与轮毂接触面上始终会有一定粗糙度,并且当车体运行速度较大时,表面粗糙度的存在以及驱动装置的驱动时带来的振动,均会使车体、轮毂产生晃动,这不仅使连接机构与车体之间的连接部位的应力增大,损伤了连接机构与车体之间的连接部位的质量;还降低空铁运行的稳定性以及乘客乘坐空铁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解决表面粗糙度的存在以及驱动装置的驱动时带来的振动,均会使车体、轮毂产生晃动,这不仅使连接机构与车体之间的连接部位的应力增大,损伤了连接机构与车体之间的连接部位的质量;还降低空铁运行的稳定性以及乘客乘坐空铁的舒适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在车体和连接机构之间设置减振机构,以在车体运行时,减缓车体受到的振动,降低车体振动幅度,以保护连接机构与车体之间的连接部位的质量、提高空铁运行的稳定性以及乘客乘坐空铁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包括轮毂、连接轮毂和车体的连接机构以及驱动轮毂转动的驱动装置,在所述连接机构和车体之间设置有减振机构,所述减振机构包括承重盘、定位轴、导向轴、压板、减振板和伸缩件,所述承重盘的一端与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压板和减振板互相平行,所述定位轴和导向轴的轴线均垂直于压板;
导向轴的一端与承重盘连接,导向轴的另一端依次活动贯穿压板和减振板后与螺母连接;所述定位轴的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定位轴的另一端依次活动贯穿压板和减振板后与车体连接;
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压板连接,伸缩件的另一端与减振板连接,压缩伸缩件,能使压板沿导向轴的轴线移动。
伸缩件可采用气囊减振器、气压杆、弹簧等具有伸缩或者弹性的部件。且当伸缩件为气囊减振器时,优选空气弹簧。
由于车体悬空,其始终受到向下的重量;当车体晃动时,压板向下移动,并压缩伸缩件,伸缩件受压变形,吸收一部分振动能量;车体平稳后,伸缩件恢复原态,压板回到原位;通过本实用新型,减缓了车体受到的振动,降低车体振动幅度,保护了连接机构与车体之间的连接部位的质量、提高空铁运行的稳定性以及乘客乘坐空铁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件为气囊减振器,且伸缩件有两个,并沿承重盘的轴线中心对称地设置在压板和减振板之间。由于气囊减振器相对与弹簧等伸缩部件来说,前者具有非线性特性,可以根据需要将它的特性线设计成比较理想的曲线,以及前者的刚度随载荷而变,因而在任何载荷下自振频率不变等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优选气囊减振器。
进一步地,在所述伸缩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位于伸缩件上端的连接板通过螺栓与压板连接,位于伸缩件下端的连接板通过螺栓与减振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均平行于压板,且连接板均为圆形,所述伸缩件的轴线均垂直于连接板,且伸缩件的横截面为圆形,伸缩件在连接板上的正投影位于连接板内。
连接板的设置便于伸缩件的安装和拆卸,利于空铁系统的生产制造以及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进一步地,在所述定位轴和导向轴上远离减振板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直径大于定位轴以及导向轴的直径,定位轴上的固定盘通过螺栓与减振板固定连接,导向轴上的固定盘通过螺栓与压板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轴与车体螺纹连接。
定位轴与车体丝接,定位轴以及导向轴均通过对应的固定盘和螺栓与对应的部位,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安装以及后期的维护。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轴有四个,且定位轴分别各位于压板的一个角上。
所述导向轴有四个,并沿承重盘的轴线中心对称地设置在承重盘上。
设置多个定位轴以及导向轴,能降低单个定位轴以及导向轴受到的拉应力,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挂件头驱动轴,所述挂件头的一端与承重盘连接,所述轮毂有两个,并沿承重盘的轴线中心对称地分布在挂件头上远离承重盘的一端;所述驱动轴的两端活动贯穿挂件头后,分别各与一个轮毂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驱动轴连接。
进一步地,在车体和减振板之间设置有一对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端均与减振板连接,在定位板之间设置有两个换向轴,所述换向轴的轴线均平行于驱动轴的轴线;
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挂件头的一侧,并固定在车体上,驱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减速器、输出轴和齿轮皮带,所述齿轮皮带首尾相连成环状,其一端套设在输出轴上,其另一端沿着承重盘的轴线依次活动贯穿承重盘和挂件头后套设在驱动轴上,且一个换向轴位于齿轮皮带围成的环中,并与齿轮皮带的内壁上远离电机的一侧接触,另一个换向轴位于齿轮皮带靠近电机的一侧,且换向轴上远离电机的一侧与齿轮皮带的外壁上靠近电机的一侧接触。
为了缩短车体与轮毂之间的间距,采用带轮驱动时,需要对其进行换向,因此在齿轮皮带的驱动路径上设置两个换向轴,以使齿轮皮带的两边均被对应的换向轴换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于车体悬空,其始终受到向下的重量;当车体晃动时,压板向下移动,并压缩伸缩件,伸缩件受压变形,吸收一部分振动能量;车体平稳后,伸缩件恢复原态,压板回到原位;通过本实用新型,减缓了车体受到的振动,降低车体振动幅度,保护了连接机构与车体之间的连接部位的质量、提高空铁运行的稳定性以及乘客乘坐空铁的舒适性;
2、本实用新型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连接板的设置便于伸缩件的安装和拆卸,利于空铁系统的生产制造以及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3、本实用新型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设置多个定位轴以及导向轴,能降低单个定位轴以及导向轴受到的拉应力,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轮毂,2-挂件头,3-承重盘,8-定位轴,11-固定盘,12-驱动轴,13-定位板,14-换向轴,15-齿轮皮带,16-导向轴,17-压板,18-减振板,19-伸缩件,20-螺母,21-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伸缩件19采用气囊减振器,本实用新型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包括轮毂1、连接轮毂1和车体的连接机构以及驱动轮毂1转动的驱动装置,在所述连接机构和车体之间设置有减振机构,所述减振机构包括承重盘3、定位轴8、导向轴16、压板17、减振板18和气囊减振器19,所述承重盘3的一端与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压板17和减振板18互相平行,所述定位轴8和导向轴16的轴线均垂直于压板17;
导向轴16的一端与承重盘3连接,导向轴16的另一端依次活动贯穿压板17和减振板18后与螺母20连接;所述定位轴8的一端与压板17固定连接,定位轴8的另一端依次活动贯穿压板17和减振板18后与车体连接;
所述气囊减振器19的一端与压板17连接,气囊减振器19的另一端与减振板18连接,压缩气囊减振器19,能使压板17沿导向轴16的轴线移动。
由于车体悬空,其始终受到向下的重量;当车体晃动时,压板17向下移动,并压缩气囊减振器19,气囊减振器19受压变形,吸收一部分振动能量;车体平稳后,气囊减振器19恢复原态,压板17回到原位;通过本实用新型,减缓了车体受到的振动,降低车体振动幅度,保护了连接机构与车体之间的连接部位的质量、提高空铁运行的稳定性以及乘客乘坐空铁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减振器19为气囊减振器19,且气囊减振器19有两个,并沿承重盘3的轴线中心对称地设置在压板17和减振板18之间。由于气囊减振器19相对与弹簧等伸缩部件来说,前者具有非线性特性,可以根据需要将它的特性线设计成比较理想的曲线,以及前者的刚度随载荷而变,因而在任何载荷下自振频率不变等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优选气囊减振器19。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气囊减振器19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在所述气囊减振器19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21,位于气囊减振器19上端的连接板21通过螺栓与压板17连接,位于气囊减振器19下端的连接板21通过螺栓与减振板18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21均平行于压板17,且连接板21均为圆形,所述气囊减振器19的轴线均垂直于连接板21,且气囊减振器19的横截面为圆形,气囊减振器19在连接板21上的正投影位于连接板21内。
连接板21的设置便于气囊减振器19的安装和拆卸,利于空铁系统的生产制造以及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减振板18与压板17之间的连接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在所述定位轴8和导向轴16上远离减振板18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盘11,所述固定盘11的直径大于定位轴8以及导向轴16的直径,定位轴8上的固定盘11通过螺栓与减振板18固定连接,导向轴16上的固定盘11通过螺栓与压板17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轴8与车体螺纹连接。
定位轴8与车体丝接,定位轴8以及导向轴16均通过对应的固定盘11和螺栓与对应的部位,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安装以及后期的维护。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轴8有四个,且定位轴8分别各位于压板17的一个角上。
所述导向轴16有四个,并沿承重盘3的轴线中心对称地设置在承重盘3上。
设置多个定位轴8以及导向轴16,能降低单个定位轴8以及导向轴16受到的拉应力,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挂件头2驱动轴12,所述挂件头2的一端与承重盘3连接,所述轮毂1有两个,并沿承重盘3的轴线中心对称地分布在挂件头2上远离承重盘3的一端;所述驱动轴12的两端活动贯穿挂件头2后,分别各与一个轮毂1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驱动轴12连接。
进一步地,在车体和减振板18之间设置有一对定位板13,所述定位板13的一端均与减振板18连接,在定位板13之间设置有两个换向轴14,所述换向轴14的轴线均平行于驱动轴12的轴线;
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挂件头2的一侧,并固定在车体上,驱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减速器、输出轴和齿轮皮带15,所述齿轮皮带15首尾相连成环状,其一端套设在输出轴上,其另一端沿着承重盘3的轴线依次活动贯穿承重盘3和挂件头2后套设在驱动轴12上,且一个换向轴14位于齿轮皮带15围成的环中,并与齿轮皮带15的内壁上远离电机的一侧接触,另一个换向轴14位于齿轮皮带15靠近电机的一侧,且换向轴14上远离电机的一侧与齿轮皮带15的外壁上靠近电机的一侧接触。
为了缩短车体与轮毂1之间的间距,采用带轮驱动时,需要对其进行换向,因此在齿轮皮带14的驱动路径上设置两个换向轴14,以使齿轮皮带14的两边均被对应的换向轴14换向。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包括轮毂(1)、连接轮毂(1)和车体的连接机构以及驱动轮毂(1)转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机构和车体之间设置有减振机构,所述减振机构包括承重盘(3)、定位轴(8)、导向轴(16)、压板(17)、减振板(18)和伸缩件(19),所述承重盘(3)的一端与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压板(17)和减振板(18)互相平行,所述定位轴(8)和导向轴(16)的轴线均垂直于压板(17);
导向轴(16)的一端与承重盘(3)连接,导向轴(16)的另一端依次活动贯穿压板(17)和减振板(18)后与螺母(20)连接;所述定位轴(8)的一端与压板(17)固定连接,定位轴(8)的另一端依次活动贯穿压板(17)和减振板(18)后与车体连接;
所述伸缩件(19)的一端与压板(17)连接,伸缩件(19)的另一端与减振板(18)连接,压缩伸缩件(19),能使压板(17)沿导向轴(16)的轴线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19)为气囊减振器,且伸缩件(19)有两个,并沿承重盘(3)的轴线中心对称地设置在压板(17)和减振板(1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伸缩件(19)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21),位于伸缩件(19)上端的连接板(21)通过螺栓与压板(17)连接,位于伸缩件(19)下端的连接板(21)通过螺栓与减振板(1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1)均平行于压板(17),且连接板(21)均为圆形,所述伸缩件(19)的轴线均垂直于连接板(21),且伸缩件(19)的横截面为圆形,伸缩件(19)在连接板(21)上的正投影位于连接板(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轴(8)和导向轴(16)上远离减振板(18)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盘(11),所述固定盘(11)的直径大于定位轴(8)以及导向轴(16)的直径,定位轴(8)上的固定盘(11)通过螺栓与减振板(18)固定连接,导向轴(16)上的固定盘(11)通过螺栓与压板(17)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8)与车体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8)有四个,且定位轴(8)分别各位于压板(17)的一个角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16)有四个,并沿承重盘(3)的轴线中心对称地设置在承重盘(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挂件头(2)驱动轴(12),所述挂件头(2)的一端与承重盘(3)连接,所述轮毂(1)有两个,并沿承重盘(3)的轴线中心对称地分布在挂件头(2)上远离承重盘(3)的一端;所述驱动轴(12)的两端活动贯穿挂件头(2)后,分别各与一个轮毂(1)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驱动轴(1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车体和减振板(18)之间设置有一对定位板(13),所述定位板(13)的一端均与减振板(18)连接,在定位板(13)之间设置有两个换向轴(14),所述换向轴(14)的轴线均平行于驱动轴(12)的轴线;
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挂件头(2)的一侧,并固定在车体上,驱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减速器、输出轴和齿轮皮带(15),所述齿轮皮带(15)首尾相连成环状,其一端套设在输出轴上,其另一端沿着承重盘(3)的轴线依次活动贯穿承重盘(3)和挂件头(2)后套设在驱动轴(12)上,且一个换向轴(14)位于齿轮皮带(15)围成的环中,并与齿轮皮带(15)的内壁上远离电机的一侧接触,另一个换向轴(14)位于齿轮皮带(15)靠近电机的一侧,且换向轴(14)上远离电机的一侧与齿轮皮带(15)的外壁上靠近电机的一侧接触。
CN201721501515.5U 2017-11-10 2017-11-10 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 Active CN207374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1515.5U CN207374390U (zh) 2017-11-10 2017-11-10 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1515.5U CN207374390U (zh) 2017-11-10 2017-11-10 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74390U true CN207374390U (zh) 2018-05-18

Family

ID=62332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01515.5U Active CN207374390U (zh) 2017-11-10 2017-11-10 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74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74807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后减震机构
CN105365841A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转向架转臂式定位驱动桥装置
CN107116382A (zh) 一种用于加工排气管的夹持装置
CN207374390U (zh) 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减振装置
CN107719383A (zh) 空中单轨交通系统用车体悬挂系统
CN107630392A (zh) 基于磁性件的空铁道岔系统
CN207374384U (zh) 提高空铁运行稳定性的悬挂系统
CN207435826U (zh) 空铁用道岔系统
CN207374388U (zh) 悬挂式空铁列车用减振机构
WO2022121235A1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转向架和跨座式单轨车辆
CN201456917U (zh) 弓形弹簧悬架式低速车轮
CN205677998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从动盘
CN207374389U (zh) 悬挂式空铁列车用转向设备
CN205388124U (zh) 一种建筑机械用支撑装置
CN209321144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童车用框架
CN210380483U (zh) 轻量化减震支架
CN207433526U (zh) 减少空铁车体晃动的运输系统
CN207374387U (zh) 用于空铁系统的车体连接装置
CN202764632U (zh) 一种板簧衬套
CN208036265U (zh) 一种高减震性能的轮毂电机式空铁动力结构
CN205034124U (zh) 城轨车辆支撑悬挂梁安装结构
CN208578922U (zh) 一种防尘防震车载充电器
CN203126374U (zh) 多自由度独立旋转车轮
CN209043623U (zh) 一种铁道车辆转向架动态调试试验台
CN206871263U (zh) 一种独轮平衡车的减震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8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