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73703U - 平台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平台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373703U CN207373703U CN201721147815.8U CN201721147815U CN207373703U CN 207373703 U CN207373703 U CN 207373703U CN 201721147815 U CN201721147815 U CN 201721147815U CN 207373703 U CN207373703 U CN 2073737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form
- main
- cleaning assemblies
- cleaning
-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4
- 239000003599 deter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316 preloa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46 3D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3999 Device damag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59 clean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9 fine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41 inkjet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459 lith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10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平台清洁装置。平台清洁装置包括主清洁组件、辅助清洁组件、主驱动组件以及辅助驱动组件,其中,所述主清洁组件和平台中的一者与所述主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在所述主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主清洁组件与所述平台的台面相互摩擦,以清除附着于所述台面的残留物,所述辅助清洁组件和所述主清洁组件中的一者与所述辅助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在所述辅助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辅助清洁组件与所述主清洁组件相互摩擦,以清除附着于所述主清洁组件的残留物。该方案提高了平台的自动化清洁的程度,节省了人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三维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台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三维成型技术又称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或加式制造技术,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熔融沉积技术(简称:FDM技术)、立体光刻技术(简称:SLA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简称:SLS技术)、叠层成型技术(简称:LOM技术)以及三维喷墨打印技术(简称:3DP技术)等,这些技术通用的基本原理都是基于3D模型切片后逐层加工堆积起来制作3D物体,成型完成后,再将所述3D物体从成型平台上分离。
然而,在目标物体打印完毕并从成型平台上移除后,为了防止有残渣残留,导致后续模型在打印过程中无法完全附着在所述成型平台上而出现开裂、起翘等问题,一般会在进行下一个打印作业前对所述成型平台台面进行清洁,传统的清洁方式是由工作人员手动对台面进行清洁,这种清洁方式费时费力。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平台清洁的自动化,已经开发出一些用于平台清洁的自动清洁装置,如中国专利CN204602707U和CN104971913A分别利用刮杆、毛刷和刮刀、毛刷来自动清理平台上的残留物,然而,平台清洁工作完成后,所述刮杆和刮刀上不可避免地会附着上一些残留物,因此仍然需要人为清洁所述刮杆和刮刀。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平台清洁装置,能够提高清洁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平台清洁装置,包括:
主清洁组件;
辅助清洁组件;
主驱动组件;以及
辅助驱动组件,
其中,所述主清洁组件和平台中的一者与所述主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在所述主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主清洁组件与所述平台的台面相互摩擦,以清除附着于所述台面的残留物,
所述辅助清洁组件和所述主清洁组件中的一者与所述辅助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在所述辅助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辅助清洁组件与所述主清洁组件相互摩擦,以清除附着于所述主清洁组件的残留物。
可选地,所述主清洁组件与所述主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和/或所述辅助清洁组件与所述辅助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主清洁组件在与所述台面摩擦的过程中始终与所述导向组件相接触。
可选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槽,所述主清洁组件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
可选地,所述主清洁组件设置在所述平台的一侧,在所述主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主清洁组件沿直线方向与所述台面摩擦,且从所述平台的一侧相对运动至所述平台的另一侧,和/或
所述辅助清洁组件设置在所述主清洁组件的一侧,在所述辅助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辅助清洁组件沿直线方向与所述主清洁组件摩擦,且从所述主清洁组件的一侧相对运动至所述主清洁组件的另一侧。
可选地,所述辅助清洁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主清洁组件。
可选地,所述辅助清洁组件包括活动连接的本体与清洁部,所述本体与所述主清洁组件连接,所述清洁部与所述辅助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在所述辅助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与所述主清洁组件摩擦。
可选地,所述本体包括滑轨,所述清洁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
可选地,还包括旋转驱动组件,所述主清洁组件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在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主清洁组件具有多个工作角度,所述主清洁组件在每个所述工作角度均能够与所述台面摩擦。
可选地,多个所述工作角度至少包括第一工作角度和第二工作角度,所述主清洁组件在所述第一工作角度沿第一方向与所述台面摩擦,在所述第二工作角度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与所述台面摩擦。
可选地,所述辅助清洁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辅助清洁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台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
可选地,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平台和所述主清洁组件中的一者与所述升降组件传动连接,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驱动下,所述主清洁组件压紧于所述台面。
可选地,还包括感应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和所述主清洁组件中的一者与所述感应组件连接,以检测所述台面与所述主清洁组件之间的距离和/或接触压力。
可选地,还包括二次清洁组件,所述二次清洁组件设置成,在所述主清洁组件清除所述台面的残留物后再次清洁所述台面。
可选地,所述二次清洁组件与所述主清洁组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二次清洁组件包括清洁刷支架和清洁刷,所述清洁刷支架与所述主清洁组件连接,所述清洁刷连接于所述清洁刷支架。
可选地,所述二次清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清洁刷支架的清洁剂供给组件,清洁剂经由所述清洁剂供给组件供给至所述清洁刷。
可选地,还包括残留物收集箱,所述残留物收集箱设置在所述台面的至少一侧。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平台清洁装置,在主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主清洁组件与平台的台面相对摩擦,此时,主清洁组件可以清除平台上的残留物,在辅助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辅助清洁组件与主清洁组件相对摩擦,此时,辅助清洁组件可以清除主清洁组件上的残留物,由此可知,主清洁组件清除平台的残留物后,附着在主清洁组件上的残留物则通过辅助清洁组件清除,而无需利用人工去清除主清洁组件上的残留物,由此提高了平台的自动化清洁的程度,节省了人力。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平台清洁装置开始工作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平台清洁装置执行预紧操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平台清洁装置平台清理完成后清洁部清理主清洁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平台清洁装置开始工作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平台清洁装置平台清理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平台清洁装置平台清理完成后清洁部清理主清洁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平台清洁装置执行反向清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的平台清洁装置;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废料收集箱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清洁组件;
2-辅助清洁组件;
201-本体;
202-清洁部;
3-导向组件;
31-导向槽;
4-平台;
5-二次清洁组件;
501-清洁刷;
502-清洁剂供给组件;
6-废料收集箱。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平台清洁装置,该平台清洁装置可以在一个工作循环完成后清除遗留在任何平台上的残留物,以保证在下一个工作循环中,平台的台面清洁。本申请以3D打印机的平台为例,对平台清洁装置进行说明,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平台不仅限于是3D打印机的平台,还可以是其它需要清洁的平台。
对于3D打印的打印平台而言,其用于接收打印材料以形成目标物体,目标物体打印完成后,需要将目标物体与打印平台分离,分离方法可以为任意能够将目标物体和打印平台分离,且能保证目标物体不被损坏的方法,通常是通过人工用铲子将目标物体铲下,然而,打印材料不可避免地会残留在打印平台上,残留物会使后续模型在打印过程中无法完全附着在打印平台上,而出现开裂、起翘等问题。该平台清洁装置可以在进行下一个打印作业前,清除打印平台上的残留物。
具体地,如图1所示,平台清洁装置包括主清洁组件1、辅助清洁组件2、主驱动组件以及辅助驱动组件(附图中未示出)。其中,主清洁组件1和平台4中的一者与主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也就是说,主驱动组件或者与主清洁组件1传动连接,或者与平台4传动连接,这样,在主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主清洁组件1可以与平台4产生相对运动,使得主清洁组件1可以与平台4的台面发生摩擦,以清除附着于台面的残留物。
主清洁组件1可以采用刮刀,在清洁过程中,刮刀沿台面移动,以刮除附着在台面上的残留物。当然,主清洁组件1可以采用毛刷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辅助清洁组件2和主清洁组件1中的一者与辅助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如上所述,辅助驱动组件或者与辅助清洁组件2连接,或者与主清洁组件1连接,这样,在辅助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辅助清洁组件2就可以与主清洁组件1产生相对运动,使得辅助清洁组件2与主清洁组件1发生摩擦,从而清除附着于主清洁组件1的残留物。
根据以上的描述,主清洁组件1用来清除平台4的残留物,而附着在主清洁组件1上的残留物则通过辅助清洁组件2清除,而无需通过人工去清除,由此提高了平台4的自动化清洁的程度,节省了人力。
实施例一
主清洁组件1设置成与主驱动组件传动连接,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相比之下,平台4的体积与重量相对较大,而主清洁组件1的体积和重量相对较小,通过主驱动组件带动主清洁组件1相对平台4运动可以减小驱动力,从而降低主驱动组件在频繁的驱动过程中损坏的风险。
辅助清洁组件2设置成与辅助驱动组件传动连接,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主清洁组件1清除台面后,上面会附着很多残留物,此时,如果辅助驱动组件带动主清洁组件1运动,会造成残留物的掉落,对台面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较佳的,在清除主清洁组件1上的残留物时,可以由辅助驱动组件带动辅助清洁组件2动作,而保持主清洁组件1静止。
进一步,如图1所示,平台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导向组件3,导向组件3可以为主清洁组件1的运动提供导向,即,主清洁组件1在与台面摩擦的过程中始终与导向组件3相接触,以保证主清洁组件1运动的稳定性,减小振动,进而保证主清洁组件1在清洁过程中始终与平台4保持接触。
此实施例中,导向组件3包括导向槽31,主清洁组件1与导向槽31滑动配合,容易理解的,当主清洁组件1与台面相互摩擦时,主清洁组件1可以始终沿着导向槽31的延伸方向滑动,以降低主清洁组件1在清洁过程中发生垂直于台面方向(Z方向)振动的风险。
请继续参考图1,主清洁组件1可以设置在平台4的一侧,在主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主清洁组件1沿直线方向与台面摩擦,且从平台4的一侧相对运动至平台4的另一侧。也就是说,主驱动组件采用沿直线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其可以带动主清洁组件1沿直线方向运动,且在此直线运动行程中,主清洁组件1可以在一个方向的直线行程中完成对台面的清洁。由此可知,具有直线行程的主清洁组件1相比具有曲线行程的主清洁组件1,在清洁过程中可以缩短运动行程,因此,清洁效率相对较高。
同样的,辅助清洁组件2也可以设置在主清洁组件1的一侧,例如,与主清洁组件1同侧,在辅助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辅助清洁组件2沿直线方向与主清洁组件1摩擦,且从主清洁组件1的一侧相对运动至主清洁组件1的另一侧,这样,辅助清洁组件2也可以在一个方向的直线行程中完成对主清洁组件1的清洁,相比具有曲线行程的辅助清洁组件2,可以缩短运动行程,提高清洁效率。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辅助清洁组件2包括活动连接的本体201与清洁部202,本体201可以相对平台4固定设置,清洁部202用于与主清洁组件1摩擦,以清除主清洁组件1上的残留物。
另外,该平台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该控制装置可以是PLC控制器,其中,主驱动组件和辅助驱动组件可以分别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这样,主驱动组件和辅助驱动组件就可以根据PLC控制器发出的控制指令动作,以输出驱动力。
如图2所示,为了使得平台清洁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辅助清洁组件2可以活动设置于主清洁组件1,此时,辅助清洁组件2一方面可以随主清洁组件1一起沿着台面运动,另一方面,辅助清洁组件2还可以相对主清洁组件1运动。
具体的,本体201与主清洁组件1连接,清洁部202与辅助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在辅助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清洁部202在本体201上运动,并与主清洁组件1摩擦,以清除残留物。
其中,本体201可以采用滑轨,清洁部202滑动连接于该滑轨。当然,本体201与清洁部202不仅限于滑动配合的方式,两者还可以采用滚动配合的方式。
本申请中,平台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升降组件(图中未示出),平台4和主清洁组件1中的一者与升降组件传动连接,在升降组件的驱动下,主清洁组件1压紧于台面。
升降组件的设置可以增加平台4或主清洁组件1在Z方向的自由度,使两者可以在Z方向上相对运动,例如,当平台4处于工作状态时,升降组件可以带动主清洁组件1上升到一定高度而远离平台4,避免与打印设备发生干涉,待打印工作完成后,升降组件带动主清洁组件1下移,并与台面接触,为清除残留物做准备。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升降组件与平台4传动连接,当主清洁组件1运动到平台4的-X侧边缘的上方时,升降组件带动平台4上升(沿+Z方向运动)并与主清洁组件1接触并预紧。此时,主清洁组件1压紧平台4,这样能够更有效地清理平台4上的残留物。可以理解,预紧力需要严格控制,预紧不足会导致清洁效果差,而预紧过度会损伤主清洁组件1和平台4。
为此,平台自动清洁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感应组件(图中未示出),感应组件例如可以为传感器等,传感器可以采用距离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传感器可以安装于主清洁组件1或平台4上,用于检测主清洁组件1和平台4之间的距离或接触压力。
升降组件和感应组件也可以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当距离或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感应组件发出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平台4停止运动,完成主清洁组件1与平台4之间的预紧操作,该方案通过检测主清洁组件1与平台4之间的参数来控制预紧程度,在实现较好的清洁效果的同时可以降低打印设备损坏的风险。
预紧完成后,主驱动组件驱动主清洁组件1沿导向组件3在+X方向上运动,以刮除平台4上的残留物,直至主清洁组件1离开平台4,此时,主清洁组件1上必然会附着从平台4上刮下来的残留物,以此,需要对主清洁组件1进行清理,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控制辅助驱动组件驱动清洁部202沿本体201运动(运动方向为+Y或-Y方向),对主清洁组件1进行清洁。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主清洁组件1和辅助清洁组件2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平台4的X方向上的两侧,也就是说,主清洁组件1和辅助清洁组件2分开设置。
该平台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旋转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主清洁组件1与旋转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使主清洁组件1可以绕自身的安装轴转动,以实现主清洁组件1相对平台4的角度可调,旋转驱动组件可以连接于主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分别与主清洁组件1和主驱动组件连接,一方面可以带动主清洁组件1旋转,另一方面还可以随主驱动组件一同运动。
在旋转驱动组件的带动下,主清洁组件1具有多个工作角度,主清洁组件1在每个工作角度均能够与台面摩擦,这样一来,主清洁组件1不再被局限在一个特定方向的行程中才可以与台面摩擦,而在多个方向的行程中均可以与台面摩擦,以提高主清洁组件1清除台面上的残留物时的灵活性。
根据一个实施例,对于采用直线行程的主清洁组件1而言,可以设置多个工作角度至少包括第一工作角度和第二工作角度,主清洁组件1在第一工作角度沿第一方向(例如+X方向)与台面的摩擦,在第二工作角度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X方向)与台面摩擦,以此实现主清洁组件1对台面的双向清洁。
具体操作步骤为,旋转驱动组件可以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旋转驱动组件带动主清洁组件1旋转至第一工作角度,然后,主驱动组件带动主清洁组件沿X方向从台面的一端运动至台面的另一端,如图4所示,当主清洁组件1沿X方向从台面的一端运动至台面的另一端时,主清洁组件1在一个方向上完成对台面的清洁;如图5所示,当主清洁组件1完成对台面的一个方向的清洁后,此时可以由辅助清洁组件2清除主清洁组件1上的残留物。
如图6所示,旋转驱动组件带动主清洁组件1顺时针转动,使主清洁组件1的表面与辅助清洁组件2相贴合,以便辅助清洁组件2对主清洁组件1上残留物进行清除。
当主清洁组件1完成对台面的一个方向的清洁后,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主清洁组件1继续顺时针旋转至第二工作角度,如图7所示,直到主清洁组件1在另一个方向与平台4接触,调整到合适角度并预紧后可以沿-X方向与平台4摩擦,对平台4再次进行清洁,即实现了双向清洁。
进一步的,当主清洁组件1沿-X方向清洁平台4后,仍然需要对主清洁组件1进行清洁,可选地,还可以在平台的-X方向侧也设置一个辅助清洁组件2,当主清洁组件1沿-X方向清洁平台4后,控制装置控制主清洁组件1转动与清洁部202贴合,以清洁主清洁组件1,清洁完成后,控制装置控制主清洁组件1继续逆时针转动,以调整主清洁组件1和平台4之间的角度,准备下一次清洁。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辅助清洁组件2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各辅助清洁组件2分别沿第一方向(X方向)设置在台面的两侧。这样设置后,可以通过多个辅助清洁组件2对主清洁组件1进行多次清洁,以进一步减少附着在主清洁组件1上的残留物。
实施例三
本申请提供的平台清洁装置还包括二次清洁组件5,如图8所示,二次清洁组件5设置成,在主清洁组件1清除台面的残留物后再次清洁台面,二次清洁组件5在主清洁组件的后侧对已清洁的平台做进一步的清洁,由此使得平台上的残留物去除的更加彻底,平台的洁净度更高。
二次清洁组件5包括清洁刷501和清洁刷支架(未示出),清洁刷501固定设置在清洁刷支架上,二次清洁组件5可以通过单独的驱动组件驱动,以控制二次清洁组件5可以沿导向组件3在平台4上运动。
二次清洁组件5可以设置在主清洁组件1进行清洁工作时的运动方向的后方侧(本实施例中为-X方向侧),以用于在主清洁组件1清洁完平台4后进一步清洁平台4。清洁刷501可以刷除平台颗粒细小的残留物,从而对平台的残留物的清除效果更佳。
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减少组件数量,优选的,二次清洁组件5还可以通过清洁刷支架与主清洁组件1固定连接,主清洁组件1和二次清洁组件5同步运动,主清洁组件1在清洁平台4的同时,二次清洁组件5在主清洁组件1的后方侧对主清洁组件1已清洁的平台4做进一步清洁,并且,由于二次清洁组件5和主清洁组件1固定连接,这样一来,主清洁组件1和二次清洁组件5可以通过同一个驱动组件驱动即可。
进一步,二次清洁组件5还包括清洁剂供给组件502,清洁剂经由清洁剂供给组件502供给至清洁刷501,清洁剂供给组件502设置于清洁刷支架上,清洁剂供给组件502用于盛装清洁剂,清洁剂可以为酒精。
清洁剂供给组件502可以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清洁剂供给装置502和清洁刷501之间设置有机械阀,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机械阀的开启和关闭,用于给清洁刷501提供清洁剂,清洁刷501可以为清洁海绵。
本实施例通过在清洁剂供给组件502清洁平台4时的运动方向的后方侧(-X方向)设置二次清洁组件5,用于对平台4做进一步清洁,能够更深度的清洁平台4,避免平台4上残留下主清洁组件1不能刮走的细小颗粒。
实施例四
如图9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平台自动清洁装置还包括废料收集箱6,废料收集箱6可以设置在台面的至少一侧,废料收集箱6用于存放残留物,以免污染环境。
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废料收集箱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废料收集箱6分别设置在平台4两侧的下方位置,用于收集清洁刮刀1从平台4上刮下的废料以及收集清洁部202从主清洁组件1刮下的废料。
对于3D打印机而言,废料收集箱6可以活动设置在3D打印机内,以便于清理废料收集箱6中的废料或更换废料收集箱6。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平台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清洁组件;
辅助清洁组件;
主驱动组件;以及
辅助驱动组件,
其中,所述主清洁组件和平台中的一者与所述主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在所述主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主清洁组件与所述平台的台面相互摩擦,以清除附着于所述台面的残留物,
所述辅助清洁组件和所述主清洁组件中的一者与所述辅助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在所述辅助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辅助清洁组件与所述主清洁组件相互摩擦,以清除附着于所述主清洁组件的残留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清洁组件与所述主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和/或所述辅助清洁组件与所述辅助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台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主清洁组件在与所述台面摩擦的过程中始终与所述导向组件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台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槽,所述主清洁组件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清洁组件设置在所述平台的一侧,在所述主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主清洁组件沿直线方向与所述台面摩擦,且从所述平台的一侧相对运动至所述平台的另一侧,和/或
所述辅助清洁组件设置在所述主清洁组件的一侧,在所述辅助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辅助清洁组件沿直线方向与所述主清洁组件摩擦,且从所述主清洁组件的一侧相对运动至所述主清洁组件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清洁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主清洁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台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清洁组件包括活动连接的本体与清洁部,所述本体与所述主清洁组件连接,所述清洁部与所述辅助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在所述辅助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与所述主清洁组件摩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台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滑轨,所述清洁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平台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驱动组件,所述主清洁组件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在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主清洁组件具有多个工作角度,所述主清洁组件在每个所述工作角度均能够与所述台面摩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台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工作角度至少包括第一工作角度和第二工作角度,所述主清洁组件在所述第一工作角度沿第一方向与所述台面摩擦,在所述第二工作角度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与所述台面摩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台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清洁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辅助清洁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台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平台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平台和所述主清洁组件中的一者与所述升降组件传动连接,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驱动下,所述主清洁组件压紧于所述台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平台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和所述主清洁组件中的一者与所述感应组件连接,以检测所述台面与所述主清洁组件之间的距离和/或接触压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平台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次清洁组件,所述二次清洁组件设置成,在所述主清洁组件清除所述台面的残留物后再次清洁所述台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平台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清洁组件与所述主清洁组件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平台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清洁组件包括清洁刷支架和清洁刷,所述清洁刷支架与所述主清洁组件连接,所述清洁刷连接于所述清洁刷支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平台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清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清洁刷支架的清洁剂供给组件,清洁剂经由所述清洁剂供给组件供给至所述清洁刷。
18.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平台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残留物收集箱,所述残留物收集箱设置在所述台面的至少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47815.8U CN207373703U (zh) | 2017-09-07 | 2017-09-07 | 平台清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47815.8U CN207373703U (zh) | 2017-09-07 | 2017-09-07 | 平台清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373703U true CN207373703U (zh) | 2018-05-18 |
Family
ID=62340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147815.8U Active CN207373703U (zh) | 2017-09-07 | 2017-09-07 | 平台清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37370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81911A (zh) * | 2018-05-21 | 2018-08-10 | 王玉芹 | 一种dlp光固化3d打印系统 |
CN111438946A (zh) * | 2020-04-29 | 2020-07-24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软材料3d打印平台自动清洗装置 |
CN114179358A (zh) * | 2021-12-15 | 2022-03-15 | 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 | 一种塑料3d打印机及耗材喷头 |
-
2017
- 2017-09-07 CN CN201721147815.8U patent/CN20737370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81911A (zh) * | 2018-05-21 | 2018-08-10 | 王玉芹 | 一种dlp光固化3d打印系统 |
CN108381911B (zh) * | 2018-05-21 | 2021-01-08 | 湖南云箭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dlp光固化3d打印系统 |
CN111438946A (zh) * | 2020-04-29 | 2020-07-24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软材料3d打印平台自动清洗装置 |
CN114179358A (zh) * | 2021-12-15 | 2022-03-15 | 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 | 一种塑料3d打印机及耗材喷头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568816B (zh) | 一种自动清洁设备 | |
CN207373703U (zh) | 平台清洁装置 | |
CN103978409B (zh) | 一种木材打磨砂光设备及其加工工艺 | |
CN209206547U (zh) | 一种雕铣机 | |
CN105195761A (zh) | 正向全自动多头车床 | |
CN203738515U (zh) | 一种木材打磨砂光设备 | |
CN100376437C (zh) | 汽车清洗机 | |
CN106735197B (zh) | 用于制造三维物体的设备及其移动式除烟装置 | |
CN107363620A (zh) | 一种带除屑装置的加工中心 | |
CN105935793A (zh) | 雕铣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149093A (zh) | 自动除尘结构 | |
CN113145405B (zh) | 一种欧米伽形铁制品涂覆纳米涂层预处理装置 | |
CN204223741U (zh) | 一种辊台的刮粉装置 | |
CN205609664U (zh) | 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用扫钵装置 | |
CN203918622U (zh) | 吹气振动式生坯下滑轨道装置 | |
CN203266652U (zh) | 自动除尘结构 | |
CN111470764B (zh) | 平板玻璃开料喷涂一体机 | |
CN103286566A (zh) | 一种缸体端面自动去毛刺机 | |
CN111571339B (zh) | 光伏组件铝框磨边清理系统 | |
CN211937602U (zh) | 智能涂胶机 | |
CN205110805U (zh) | 正向全自动多头车床 | |
KR20120022301A (ko) | 가공테이블의 칩 제거장치 | |
CN206527073U (zh) | 一种阳极炭块清理机 | |
CN207223525U (zh) | 一种带除屑装置的加工中心 | |
CN203650266U (zh) | 塑胶专用全自动输送式喷砂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7 Address after: Room 105-60088, No. 6, Baohua Road, Hengqin New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Sanwe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 A District, 01 building, 3883 Zhuhai Avenue,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Guangdong, 519060 Patentee before: Zhuhai Saina Printing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