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50589U -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50589U
CN207350589U CN201720549082.4U CN201720549082U CN207350589U CN 207350589 U CN207350589 U CN 207350589U CN 201720549082 U CN201720549082 U CN 201720549082U CN 207350589 U CN207350589 U CN 207350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heat exchanger
air purification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490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挺
郭宏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g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g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g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g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490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50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50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50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新风净化装置。该新风净化装置,在壳体中设置有新风风道、排风风道和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中形成有与新风风道连通的第一换热通道,以及与排风风道连通的第二换热通道。该新风净化装置,通电时形成有两个除尘静电场可以高效的去除室外新风中的微粒,将干净清洁的空气送入室内,并将室内污气强制排出,保证室内人员能够每时每刻都处于舒适、干净、安全的环境下。与此同时,该新风净化装置无需采用HEPA高效过滤器,极大的缩小了新风净化装置的箱体结构,同时避免了由于采用HEPA高效过滤器而引起的风阻大的问题,降低了新风净化装置的噪声污染,实现环保和减排的效果,方便更多的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导致沙尘、雾霾等空气质量问题频发。其中,雾霾中含有大量的PM2.5颗粒污染物,这些颗粒污染物中往往含有大量重金属,且可以不经肝脏解毒直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并溶解于血液,对人体产生极大的伤害。这些颗粒污染物不仅室外大量存在,在人们居住的室内环境中也大量存在。此外,室内还会存在大量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人体代谢产生的CO2及细菌病毒的污染物。因此,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视,用于排放室内污浊空气并提供清洁新鲜空气的新风系统开始被普遍的关注。
目前,现有的新风系统主要采用初效过滤、中效静电吸附、HEPA高效过滤三种净化技术结合的方式进行空气净化。例如,图1示出了一种带有净化功能的新风净化装置,该新风净化装置,主要由初效过滤器1、中效过滤器(静电集尘器3,此外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2)和高效过滤器6组成。新风从室外进入后(参考图1中箭头①),依次流经初效过滤器1、负离子发生器2和静电集尘器3,然后经过板式全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由新风风机5送入高效过滤器6中进行再次过滤得到洁净空气,最终通过新风出口进入室内(参考图1中箭头②)。同时,室内污浊空气可进入排风风道7(参考图1中箭头③),经过板式全热交换器进行热回收后,在排风风机8的作用下排到室外(参考图1中的箭头④)。
显然,这种多种净化方式结合的新风净化装置,其结构复杂、体积巨大,用户使用非常不便。
在此基础上,专利号为CN205957363U的专利公开了现有的一种新风净化装置,该新风净化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单元对来自新风进口的新风进行第一级净化,再通过设置的第二过滤单元对经过换热器换热后的新风进行第二级净化,最终实现对直径为0.3微米以上的微粒去除率达到99.97%以上。第一过滤单元包括初效滤网、活性炭滤网和静电集尘灭菌器;第二过滤单元包括新风过滤通道、高效滤网和净化新风风道。很显然,该新风净化装置其实质上仍是采用初效、中效、高效过滤三种方式结合的结构。其虽然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但是体积的巨大将大大制约该新风净化装置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一种新风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中设置有新风风道、排风风道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中形成有与所述新风风道连通的第一换热通道,以及与所述排风风道连通的第二换热通道;当所述新风净化装置通电时,所述新风风道和/或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中形成有至少两个除尘静电场。
优选的,所述新风风道中设置有新风风机,以及沿着新风流通方向上依次分布的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当所述新风净化装置通电时,所述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热交换器三者中的至少两个形成有所述除尘静电场。
优选的,所述中效过滤器包括静电集尘器,所述静电集尘器中形成有一个所述除尘静电场;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形成所述除尘静电场。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多层叠置封装的全热交换芯,各层所述全热交换芯上均涂覆有所述导电层,且所述导电层通电时形成所述除尘静电场。
优选的,所述中效过滤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初效过滤器和所述静电集尘器之间的负离子发生器。
优选的,所述新风风道被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分隔形成新风进风段和新风出风段,所述排风风道被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分隔形成排风进风段和排风出风段。
优选的,所述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新风进风段中。
优选的,所述新风风机设置在所述新风出风段中;所述排风风道中设置有排风风机,且所述排风风机设置在所述排风出风段中。
优选的,所述新风风机设置在所述新风风道的出风口位置,所述排风风机设置在所述排风风道的出风口位置。
优选的,所述排风出风段中设置有CO2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新风净化装置,在新风风道和/或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中设置有至少两个除尘静电场,也即采用双静电模式的净化结构,可以高效的去除室外新风中的微粒,将干净清洁的空气送入室内,并将室内污气强制排出,保证室内人员能够每时每刻都处于舒适、干净、安全的环境下。与此同时,该新风净化装置无需采用HEPA高效过滤器,极大的缩小了新风净化装置的箱体结构,同时避免了由于采用HEPA高效过滤器而引起的风阻大的问题,降低了新风净化装置的噪声污染,实现环保和减排的效果,方便更多的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新风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初效过滤器;2、负离子发生器;3、静电集尘器;4、热交换器;5、新风风机;6、高效过滤器;7、排风风道;8、排风风机;9、CO2传感器;10、新风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新风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中设置有新风风道10、排风风道7和热交换器4;所述热交换器4中形成有与所述新风风道10连通的第一换热通道(参考图2中的箭头⑤,其中箭头⑤代表第一换热通道中新风的流通方向),以及与所述排风风道7连通的第二换热通道(参考图2中的箭头⑥,其中箭头⑥代表第二换热通道中室内空气的流通方向)。当所述新风净化装置通电时,所述新风风道10和/或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中形成有至少两个除尘静电场。
其中,为了在新风风道10和/或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中形成除尘静电场,可以在新风风道10和/或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中设置导电体,导电体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本实施例的新风净化装置,在新风风道10和/或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中设置有至少两个除尘静电场,也即采用双静电模式的净化结构,可以高效的去除室外新风中的微粒,将干净清洁的空气送入室内,并将室内污气强制排出,保证室内人员能够每时每刻都处于舒适、干净、安全的环境下。与此同时,该新风净化装置无需采用HEPA高效过滤器,也可保证新风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因此可极大的缩小新风净化装置的箱体结构,并避免由于采用HEPA高效过滤器而引起的风阻大的问题,降低了新风净化装置的噪声污染,实现环保和减排的效果,方便更多的用户使用。
其中,在新风风道10中设置有新风风机5,以及沿着新风流通方向上依次分布的初效过滤器1和中效过滤器。当所述新风净化装置通电时,所述初效过滤器1、中效过滤器和热交换器4三者中的至少两个形成有所述除尘静电场。
本实施例中,中效过滤器包括静电集尘器3,从而所述静电集尘器3中形成有所述除尘静电场。并且,所述中效过滤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初效过滤器1和所述静电集尘器3之间的负离子发生器2。此外,所述热交换器4包括导电部,且当所述热交换器通电时,所述导电部形成所述除尘静电场。从而,在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新风风道10和热交换器4中总共形成有两个除尘静电场。
也可以是,当所述新风净化装置通电时,初效过滤器1和热交换器4分别形成除尘静电场;再或者,初效过滤器1、中效过滤器和热交换器4均分别形成除尘静电场,等等,此处无法穷尽列举,只要保证新风风道10中形成有至少两个除尘静电场,或者在新风风道10和第一换热通道组成的整个通道中设置有至少两个除尘静电场。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初效过滤器1、中效过滤器和热交换器4中的至少两个设置有所述除尘静电场,新风风道10中的其它结构也可以设置除尘静电场。
本实施例中,优选在热交换器4设置除尘静电场。其中,除尘静电场可以通过向换热芯的极板施加高电源形成。当然,除尘静电场的形式方式不受限制,任意现有技术中施加电场的方式都可以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通过在热交换器4设置除尘静电场,使得热交换器4同时具有净化微粒和全热交换功能。并使得采用该种热交换器4的新风净化装置可以实现双静电技术。
其中,热交换器4优选但是不必须为全热交换器,且包括多层叠置封装的全热交换芯。在各层所述全热交换芯上均涂覆有导电层,从而当所述导电层通电时,在导电层可形成所述除尘静电场。
图2中,新风风道10内沿着新风流通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初效过滤器1、负离子模块2、静电集尘器3以及新风风机5。其中,新风风道10的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左侧上方,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右侧;排风风道7的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上侧,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左侧下方;热交换器4设置在壳体的中间位置。并且,所述新风风道10被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分隔形成新风进风段和新风出风段,所述排风风道7被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分隔形成排风进风段和排风出风段。
其中,初效过滤器1和中效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新风进风段中;新风风机5设置在所述新风出风段中,优选设置在新风风道10的出风口位置。此外,在排风风道7中设置有排风风机8,且优选排风风机8设置在排风风道7的排风出口处。
在新风风机5的作用下,室外的新风经过壳体左侧的新风风道10的进风口进入壳体内的新风风道10,请参考图2中的箭头①。同时,室内的空气在排风风机8的作用下经过壳体上部的排风风道7的进风口进入壳体内的排风风道7,请参考图2中的箭头③。新风进入新风风道10后,依次流经初效过滤器1、负离子发生器2及静电集尘模块,经过初效、中效净化后的新风进入热交换器4。由于热交换器4中形成有除尘静电场,从而热交换器4中的新风除了和室内空气发生热交换之外,在除尘静电场的作用下,可以被再次净化。之后,新风在新风风机5作用下通过出风口送入到室内,请参考图2中的箭头②;室内空气在排风风机8作用下通过出风口排出到室外,请参考图2中的箭头④。
具体的,新风从室外进入到新风进风段中,之后进入到热交换器4的第一换热通道,再通过第一换热通道进入到新风出风段;而室内的空气则通过排风进风段进入到第二换热通道,之后再通过第二换热通道进入排风出风段中。新风流经第一换热通道,以及室内空气流经第二换热通道时,新风和室内空气发生热交换。
需要说明的是,初效过滤器1、中效过滤器、新风风机5和排风风机8的设置不受附图2的限制。并且,附图2中的结构分布可以保证新风风道10和排风风道7互相独立、不会发生空气的交叉混合。
进一步的,在排风出风段中设置有CO2传感器9,从而通过该CO2传感器9检测室内CO2的浓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设置有两除尘静电场的新风净化装置,其和单次静电集尘器3过滤的新风净化装置相比,大大提高了新风净化效率。同时,该种新风净化装置可以省略高效过滤器6的结果,从而使得其体积相对传统设置有高效过滤器6的机构可以减少20%左右。况且,省略高效过滤器6的新风净化装置,可以大幅度的减小风阻的影响,降低新风净化装置的噪声污染,实现环保和减排的效果。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中设置有新风风道、排风风道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中形成有与所述新风风道连通的第一换热通道,以及与所述排风风道连通的第二换热通道;当所述新风净化装置通电时,所述新风风道和/或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中形成有至少两个除尘静电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道中设置有新风风机,以及沿着新风流通方向上依次分布的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当所述新风净化装置通电时,所述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热交换器三者中的至少两个形成有所述除尘静电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效过滤器包括静电集尘器,所述静电集尘器中形成有一个所述除尘静电场;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导电层,所述导电层通电形成所述除尘静电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多层叠置封装的全热交换芯,各层所述全热交换芯上均涂覆有所述导电层,且所述导电层通电时形成所述除尘静电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效过滤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初效过滤器和所述静电集尘器之间的负离子发生器。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道被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分隔形成新风进风段和新风出风段,所述排风风道被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分隔形成排风进风段和排风出风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新风进风段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机设置在所述新风出风段中;所述排风风道中设置有排风风机,且所述排风风机设置在所述排风出风段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机设置在所述新风风道的出风口位置,所述排风风机设置在所述排风风道的出风口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出风段中设置有CO2传感器。
CN201720549082.4U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Active CN207350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49082.4U CN207350589U (zh)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49082.4U CN207350589U (zh)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50589U true CN207350589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362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49082.4U Active CN207350589U (zh)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5058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9140A (zh) * 2018-10-18 2019-03-19 上海交通大学 全热交换静电除尘装置
TWI684732B (zh) * 2018-10-25 2020-02-11 燕成祥 獨立式雙流道空氣清淨機
CN111140941A (zh) * 2018-11-02 2020-05-12 燕成祥 独立式双流道空气清净机
TWI753653B (zh) * 2020-11-16 2022-01-21 歐陸通風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模組化送風系統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9140A (zh) * 2018-10-18 2019-03-19 上海交通大学 全热交换静电除尘装置
TWI684732B (zh) * 2018-10-25 2020-02-11 燕成祥 獨立式雙流道空氣清淨機
CN111140941A (zh) * 2018-11-02 2020-05-12 燕成祥 独立式双流道空气清净机
CN111140941B (zh) * 2018-11-02 2022-07-22 燕成祥 独立式双流道空气清净机
TWI753653B (zh) * 2020-11-16 2022-01-21 歐陸通風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模組化送風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50589U (zh)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CN202938422U (zh) 具有高效过滤网自动清洗装置的多功能空调末端
CN104922989B (zh) 一种高速公路收费站及加油站工作室用空气净化器
CN205783611U (zh) 一种空气净化机风道
CN203586421U (zh) 一种带热交换器的水膜式空气净化装置
WO2019037492A1 (zh) 两用式循环净化机
WO2019037212A1 (zh) 两用式循环净化机
CN108426303A (zh) 空调室内机
CN205747362U (zh) 带ifd净化模块的全热交换器
CN104132396B (zh) 一种纳米碳纤维电场尘粒聚集空气净化装置
CN210688550U (zh) 一种可移动式空气净化器
CN110260428B (zh) 一种多功能窗式净化器
CN108278697A (zh) 双流式新风净化装置
CN204648500U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107192053A (zh) 一种家庭用空气净化器
CN106288060B (zh)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CN202927972U (zh) 具有热交换装置旁通阀的多功能空调末端
CN205825263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04593589U (zh) 一种新风净化换气系统
CN105757822A (zh) 一种安装在墙体内的太阳能空气净化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9512220U (zh) 一种水冷新风净化器
CN208765121U (zh) 双流式新风净化装置
CN207527781U (zh) 一种具有光子波净化功能的新风除味机
CN20876508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4987145U (zh) 一种内排式自净化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