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33016U - 一种增压器回油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压器回油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33016U
CN207333016U CN201720753052.5U CN201720753052U CN207333016U CN 207333016 U CN207333016 U CN 207333016U CN 201720753052 U CN201720753052 U CN 201720753052U CN 207333016 U CN207333016 U CN 207333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eturn
return pipe
flange
tube body
superchar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530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德新
闫文斌
刘宁华
张光辉
孙锐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ppocampal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Hippocampus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ppocampal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Hippocampus Motor Co Ltd
Shanghai Haima Automobile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ppocampal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Hippocampus Motor Co Ltd, Shanghai Haima Automobile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ppocampal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530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33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33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330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增压器回油管,包括回油管管体和设置在回油管管体上端的第一法兰,所述回油管管体下端设置有第二法兰,第二法兰相对回油管管体自由旋转,第二法兰与缸体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第二法兰通过紧固件与缸体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压器回油管的下端利用法兰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缸体,保证了回油管管体的连接强度的同时保留了O型圈密封优势,解决了漏油风险;另外第二法兰相对回油管管体自由旋转,减少了法兰盘与回油管体之间焊接工序,解决了部分弯管类装配精度差,装配困难的影响,提升了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增压器回油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增压器回油管。
背景技术
增压器回油管是用于连接发动机与增压器的连接管,是增压器润滑油回流的通道,是保证增压器实现有效润滑的重要部件。目前增压器回油管一般有两种结构:
如图1所示,该增压器回油管的两端均焊接有法兰,通过法兰结合垫片将增压器回油管分别与增压器、缸体连接,由于法兰面与回油管管体使用焊接方式连接,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以及回油管管体的热应力变化容易导致漏油风险增加,同时弯管类零件公差空间尺寸精度控制难度大导致法兰螺栓装配困难。
如图2所示,该增压器回油管上端通过法兰结合垫片与增压器相连,回油管的下端用O型密封圈代替法兰与缸体密封连接在一起,该种增压器回油管的缺陷在于,由于回油管上端连接于增压器,而增压器是悬臂梁式安装于发动机,本体振动比较大,只有上端法兰固定的回油管,会由于振动导致下端回油管接头的密封O形圈密封失效,造成漏油。
所以,本申请旨在解决或至少一定程度上缓解现有技术中增压器回油管装配困难和漏油风险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增压器回油管,包括回油管管体和设置在回油管管体上端的第一法兰,所述回油管管体下端设置有第二法兰,第二法兰相对回油管管体自由旋转,第二法兰与缸体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第二法兰通过紧固件与缸体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器回油管,下端利用法兰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缸体,保证了回油管管体的连接强度的同时保留了O型密封圈的密封优势,解决了 漏油风险;另外第二法兰相对回油管管体可以自由旋转,减少了法兰盘与回油管管体之间的焊接工序,提升了连接可靠性,由于第二法兰可自由旋转,抵消了部分弯管类由于空间尺寸导致法兰装配精度差,转配困难的影响,提升了装配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油管管体下端设置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法兰的一端与第一环形槽相匹配,第二法兰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缸体固定在一起,O型密封圈设置在第二环形槽内,第二法兰的一端与第一环形槽相匹配,面积只有常规法兰面积的一半,在实现固定功能的前提下,减轻了增压器回油管的重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法兰通过紧固件与增压器固定在一起,第一法兰与增压器之间设置有垫片,通过垫片来确保第一法兰与增压器之间的密封效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定第二法兰和缸体的紧固件数量为1个,第二法兰的面积只有常规法兰面积一半,只用一个紧固件就可以将增压器回油管与缸体固定,既减轻了增压器回油管重量同时节约了紧固件使用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定第一法兰和增压器的紧固件数量为2个。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油管管体上设有多段不连续的波纹管,波纹管设置在回油管管体的弯折位置,波纹管可以补偿回油管管体由于发动机振动造成的轴向、横向和角位移,吸收来源于发动机系统的振动,延长回油管管体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器回油管具有以下优点:
1)回油管管体的上端通过第一法兰和垫片同增压器密封,下端利用紧固件通过第二法兰固定于缸体,保证了回油管管体的连接强度的同时保留了O型密封圈的密封优势,解决了漏油风险。
2)第二法兰相对回油管管体可以自由旋转,减少了法兰盘与回油管管体之间的焊接工序,提升了连接可靠性,由于第二法兰可自由旋转,抵消了部分弯管类由于空间尺寸导致法兰装配精度差,装配困难的影响,提升了装配效率。
3)第二法兰面积只有常规法兰面积的一半,优化了法兰结构,通过一个紧 固件就可以保证回油管管体下端与缸体的连接强度,既实现了固定功能,又减轻了增压器回油管的重量,同时还节省了紧固件的使用数量。
4)回油管管体弯折部设置有波纹管,波纹管可以补偿回油管管体由于发动机振动造成的轴向、横向和角位移,吸收来源于发动机系统的振动,延长回油管管体的使用寿命。
5)回油管管体两端都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拆卸方便;增压器回油管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技术上可行的方式组合以产生新的实施方案,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仅为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增压器回油管结构;
图2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增压器回油管结构;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压器回油管的一个实施例;
图4显示了图3中一种增压器回油管的下端的局部放大图。
在图中,相同的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其中,图中标记为:
1、回油管管体;2、第一法兰;3、第二法兰;4、O型密封圈;5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压器回油管,包括回油管管体1和设置在回油管管体1上端的第一法兰2,回油管管体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法兰3,第二法兰3相对回油管管体1可以自由旋转,第二法兰3与缸体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4,第二法兰3通过紧固件与缸体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器回油管,下端利用法兰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缸体,保证了回油管管体1的连接强度的同时保留了O型密封圈4的密封优势,解决了漏油风险;另外第二法兰3相对回油管管体1可以自由旋转,减少了第二法兰3与回油管管体1之间的焊接工序,提升了两者之间连接的可靠性,由于第二法兰3可自由旋转,抵消了部分弯管类由于空间尺寸导致法兰装配精度差,装配困难的影响,提升了装配效率。
优选的,回油管管体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第二法兰3的一端与第一环形槽相匹配,第二法兰3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缸体固定在一起,O型密封圈4设置在第二环形槽内。由于第二法兰3的一端与第一环形槽相匹配,面积只有常规法兰面积的一半,优化了法兰结构,通过一个紧固件就可以保证回油管管体下端与缸体的连接强度,既实现了固定功能,又减轻了增压器回油管的重量,同时还节省了紧固件使用数量。
优选的,固定第二法兰3和缸体的紧固件数量为1个,第二法兰3的面积只有常规法兰面积一半,只用一个紧固件便可以将增压器回油管与缸体固定,在减轻了增压器回油管重量的同时节约了紧固件使用量。本实施例中,固定第二法兰3和缸体的紧固件优选为螺栓,当然紧固件也可以选用螺钉等。
优选的,第一法兰2通过紧固件与增压器固定在一起,第一法兰2与增压器之间设置有垫片。
优选的,固定第一法兰2和增压器的紧固件数量为2个,固定第一法兰2和增压器的紧固件优选为螺栓,当然紧固件也可以选用螺钉等。
更优选的,回油管管体1上设有多段不连续的波纹管5,波纹管5设置在回油管管体1的弯折位置,波纹管5可以补偿回油管管体1由于发动机振动造成的轴向、横向和角位移,吸收来源于发动机系统的振动,延长回油管管体1的使用寿命。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7)

1.一种增压器回油管,包括回油管管体和设置在回油管管体上端的第一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管体下端设置有第二法兰,第二法兰相对回油管管体自由旋转,第二法兰与缸体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第二法兰通过紧固件与缸体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器回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管体下端设置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法兰的一端与第一环形槽相匹配,第二法兰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缸体固定在一起,O型密封圈设置在第二环形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器回油管,其特征在于,固定第二法兰和缸体的紧固件的数量为1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器回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通过紧固件与增压器固定在一起,第一法兰与增压器之间设置有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压器回油管,其特征在于,固定第一法兰和增压器的紧固件数量为2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器回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管体上设有多段不连续的波纹管,波纹管设置在回油管管体的弯折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压器回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CN201720753052.5U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增压器回油管 Active CN207333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3052.5U CN207333016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增压器回油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3052.5U CN207333016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增压器回油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33016U true CN207333016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426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53052.5U Active CN207333016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增压器回油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3301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9238A (zh) * 2018-08-15 2019-01-04 宁波福士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涡轮增压器回油管路
CN111749737A (zh) * 2019-03-26 2020-10-0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涡轮增压器的联接装置及包括其以联接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
CN113931737A (zh) * 2021-09-30 2022-01-14 河北华北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柴油机增压器回油管的安装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9238A (zh) * 2018-08-15 2019-01-04 宁波福士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涡轮增压器回油管路
CN111749737A (zh) * 2019-03-26 2020-10-0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涡轮增压器的联接装置及包括其以联接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
CN113931737A (zh) * 2021-09-30 2022-01-14 河北华北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柴油机增压器回油管的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33016U (zh) 一种增压器回油管
CN103147832A (zh) 一种柴油机用波纹管组合结构
CN202165732U (zh) 一种密封连接结构
CN208090116U (zh) 一种汽车油管
CN201786447U (zh) 一种发动机增压器的回油管
CN202521090U (zh) 金属管和塑料管的连接结构及采用该连接结构的储液器
CN205388185U (zh) 一种高温高压扣压式阀用金属波纹管组件
CN101936209A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连接结构
CN2849401Y (zh) 一种复合管卡
CN208310867U (zh) 一种高效冷却的机油回油组件
CN201461145U (zh)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用管
CN203836430U (zh) 一种动力转向钢管总成
CN201513224U (zh) 一种scr系统一体化安装支架
CN207093189U (zh) 柴油机水泵组合结构
CN206000645U (zh) 一种增压柴油机用带波纹的双层egr进气管路
CN204283606U (zh) 柴油发动机增压器回油管总成
CN206988704U (zh) 一种柴油机的飞轮壳
CN200999654Y (zh) 增压器回油装置
CN214171610U (zh) 一种多功能可拆卸易安装的仪表法兰
CN202578952U (zh) 柴油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的金属波纹管
CN212690154U (zh) 一种筒式柴油后处理进气孔管堵盖加强结构
CN207049092U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液压油箱增压装置
CN204871361U (zh) 一种摩托车点火线圈安装结构
CN208381427U (zh) 一种用于石油开采的止回阀
CN208564914U (zh) 压缩机泵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30

Address after: 450016 Zhe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nan Road, No. 1689

Co-patentee after: Hippocampal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atentee after: Hippocampus Motor Co., Ltd.

Address before: 450016 Zhe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nan Road, No. 1689

Co-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aima Automobile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ippocampus Motor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Hippocampal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