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97193U - 油气双脱附管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油气双脱附管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97193U
CN207297193U CN201721188671.0U CN201721188671U CN207297193U CN 207297193 U CN207297193 U CN 207297193U CN 201721188671 U CN201721188671 U CN 201721188671U CN 207297193 U CN207297193 U CN 207297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pipe
oil gas
double
de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886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亚威
龚耿标
李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886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97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97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97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一种油气双脱附管总成,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设置在第二管道上的第一单向阀和设置在第五管道上的第二单向阀,第三管道和第五管道的连接处形成文丘管结构,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碳罐和第二管道的进气端相连接,第二管道的出气端旁通连接至第三管道,第三管道的一端形成为文丘管结构的收缩段,第三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涡轮增压器的后端且通向进气歧管;第五管道的一端连接至涡轮增压器的前端且通向进气管,第五管道的另一端形成为文丘管结构的直管段和扩散段,第四管道的出气端旁通连接至文丘管结构的直管段。

Description

油气双脱附管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附件领域,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气双脱附管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观念的加强,车辆的HC排放量的控制越来越严苛。油气蒸发排放控制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燃油蒸气从燃油箱释放到大气中,发动机在处于稳定状态时,如果燃油箱内的蒸气压力超过预定值,蒸气进入活性炭罐内部,暂时保持在炭罐内。随着发动机的运转,新鲜空气进入炭罐的底部,并将燃油蒸气带入发动机中。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案是在双脱附管路上分别集成一个单向阀,该方案的两根脱附管路一根连接涡轮增压器前端,一根连接在涡轮增压器后端。在涡轮介入工作之前,两根管路都能进行碳罐的脱附;在涡轮介入工作之后,因为增涡轮后端进气歧管内为正压,所以连接涡轮后端的管路不再有脱附气流通过。此时,两根脱附管路仅剩一根工作,所以此种结构的双脱附管路,其脱附量小且脱附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双脱附管总成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气双脱附管总成脱附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气双脱附管总成,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设置在第二管道上的第一单向阀和设置在第五管道上的第二单向阀,第三管道与第五管道连接处形成文丘管结构,文丘管结构包括连为一体的收缩段、直管段和扩散段,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碳罐和第二管道的进气端相连接,第二管道的出气端旁通连接至第三管道,第三管道的一端形成为文丘管结构的收缩段,第三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涡轮增压器的后端且通向进气歧管;第五管道的一端连接至涡轮增压器的前端且通向进气管,第五管道的另一端形成为文丘管结构的直管段和扩散段,第四管道的出气端旁通连接至文丘管结构的直管段。
进一步地,文丘管结构的收缩段的小口端远离第三管道的第一端,收缩段的大口端靠近第三管道的第一端;扩散段的小口端远离第五管道的第一端,扩散段的大口端靠近第五管道的第一端。
进一步地,扩散段的大口端连接至第二单向阀的进气侧。
进一步地,第二管道的出气端旁通连接至第三管道上远离收缩段的部分。
进一步地,第一管道的出气端与第二管道的出气端之间连接着第一单向阀。
进一步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为电控阀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涡轮增压器、进气管和进气歧管,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油气双脱附管总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气双脱附管总成,通过在第三管道和第五管道之间设置一个文丘管结构,当进气歧管内为正压时,进气歧管内的正压气体从文丘管结构的收缩段流入直管段,根据引射原理,能使流向增压器前端的气流增多,从而提高脱附效率,另外,文丘管结构集成在该油气脱附管总成上,结构紧凑,可以优化发动机舱的管路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油气双脱附管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涡轮增压器不工作时图1的剖示图中油气流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涡轮增压器工作时图1的剖示图中油气流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油气双脱附管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请参图1,油气双脱附管总成,包括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12、第三管道13、第四管道14、第五管道15、设置在第二管道12上的第一单向阀41和设置在第五管道15上的第二单向阀42,第三管道13和第五管道15的连接处形成文丘管结构30,第一管道11的第一端111与碳罐连接,第一管道11的另一端和第二管道12的进气端相连接,第二管道12的出气端旁通连接至第三管道13,第三管道13的第一端131端连接至涡轮增压器(图中未示)的后端且通向进气歧管(图中未示),第三管道13的另一端形成为文丘管结构30的收缩段31;第五管道15的第一端151端连接至涡轮增压器的前端并通向进气管(图中未示),第五管道15的另一端形成为文丘管结构30的直管段32和扩散段33,第四管道14的出气端旁通连接至文丘管结构30的直管段3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涡轮增压器不工作时图1的剖示图中油气流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涡轮增压器工作时图1的剖示图中油气流向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2和图3,文丘管结构30包括连为一体的收缩段31、直管段32和扩散段33,收缩段31的小口端远离第三管道13的第一端131,收缩段31的大口段靠近第三管道13的第一端;扩散段33的小口端远离第五管道15的第一端151,扩散段33的大口端靠近第五管道15的第一端151且扩散段33的大口端连接至第二单向阀42,第二管道12的出气端旁通连接至第三管道13上远离收缩段31的大口端的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管道11的出气端与第二管道12的出气端之间连接着第一单向阀41,第一单向阀41保证油气从第一管道11流入第二管道12,且不会逆流;第二单向阀42保证油气从第五管道15的扩散段33流入第五管道15的第一端151,且不会逆流。第一单向阀41和第二单向阀42可以为手动阀门或者电控阀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向阀41和第二单向阀42优选为电控阀门。
请结合图2,涡轮增压器工作之前,第三管道13的第一端131端和第五管道15的第一端151都为负压,脱附的油气走向有两种路径,第一种路径为油气经由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12和第三管道13后并从第三管道13的第一端131流入进气歧管中;第二种路径为油气经由第一管道11、第四管道14和第五管道15并从第五管道15的第一端151流入进气管。
请结合图3,涡轮增压器工作之后,新鲜空气进入进气管后经由涡轮增压器压缩至进气歧管内,第三管道13与进气歧管相连的第一端131为正压,第三管道13的第一端131的气流流入第三管道13的另一端,即气流依次流入文丘管结构30的收缩段31和直管段32,该气流在收缩段31处的速度增大,会局部形成负压;由于形成了负压,从第一管道11的第一端111端进入第五管道15的第一端151的气流相应增多,脱附效率增大,同时第一单向阀41和第二单向阀42也保证了在各个工况下气流按导向行进,不会发生回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涡轮增压器、进气管和进气歧管,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油气双脱附管总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油气双脱附管总成,通过设置一个文丘管结构30,当进气歧管内为正压时,进气歧管内的正压气体从文丘管结构30的收缩段31流入直管段32,根据引射原理,能使流向增压器前端的气流增多,从而提高脱附效率,另外,文丘管结构30集成在该油气脱附管总成上,结构紧凑,可以优化发动机舱的管路布置。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油气双脱附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12)、第三管道(13)、第四管道(14)、第五管道(15)、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12)上的第一单向阀(41)和设置在所述第五管道(15)上的第二单向阀(42),所述第三管道(13)与所述第五管道(15)连接处形成文丘管结构(30),所述文丘管结构(30)包括连为一体的收缩段(31)、直管段(32)和扩散段(33),所述第一管道(11)的两端分别与碳罐和所述第二管道(12)的进气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管道(12)的出气端旁通连接至所述第三管道(13),所述第三管道(13)的一端形成为所述文丘管结构(30)的收缩段(31),所述第三管道(13)的另一端连接至涡轮增压器的后端且通向进气歧管;所述第五管道(15)的一端连接至涡轮增压器的前端且通向进气管,所述第五管道(15)的另一端形成为所述文丘管结构(30)的直管段(32)和扩散段(33),所述第四管道(14)的出气端旁通连接至所述文丘管结构(30)的直管段(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双脱附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管结构(30)的所述收缩段(31)的小口端远离所述第三管道(13)的第一端(131),所述收缩段(31)的大口端靠近所述第三管道(13)的第一端(131);所述扩散段(33)的小口端远离所述第五管道(15)的第一端(151),所述扩散段(33)的大口端靠近所述第五管道(15)的第一端(15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双脱附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段(33)的大口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单向阀(42)的进气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双脱附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12)的出气端旁通连接至所述第三管道(13)上远离所述收缩段(31)的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双脱附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1)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管道(12)的出气端之间连接着所述第一单向阀(4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双脱附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41)和所述第二单向阀(42)为电控阀门。
7.一种车辆,包括涡轮增压器、进气管和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油气双脱附管总成。
CN201721188671.0U 2017-09-16 2017-09-16 油气双脱附管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07297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8671.0U CN207297193U (zh) 2017-09-16 2017-09-16 油气双脱附管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8671.0U CN207297193U (zh) 2017-09-16 2017-09-16 油气双脱附管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97193U true CN207297193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42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88671.0U Active CN207297193U (zh) 2017-09-16 2017-09-16 油气双脱附管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971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3583A (zh) * 2021-04-09 2021-07-23 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文氏管及汽车燃油蒸汽脱附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3583A (zh) * 2021-04-09 2021-07-23 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文氏管及汽车燃油蒸汽脱附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86502B2 (ja) 蒸発燃料パージ装置
CN104121087B (zh) 用于气体抽取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3717430B (zh) 流体控制阀组件
US9605625B2 (en) High performance vacuum venturi pump
KR101886091B1 (ko) 연료 증기 퍼지 시스템
CN104975995A (zh) 用于燃料蒸汽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9312692A (zh) 箱通风模块和带有这种模块的内燃机
CN207131503U (zh) 碳罐脱附装置及汽车
JP2014240622A (ja) 蒸発燃料パージ装置
JP2000230460A (ja) 過給エンジンの排気ガス再循環システム
JP2015169124A (ja) 過給機付きエンジン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KR102633947B1 (ko) 연료 증발가스 퍼지 시스템
CN207297193U (zh) 油气双脱附管总成及车辆
CN110100086A (zh) 用于发动机的清污喷射器组件
CN109915231A (zh) 点燃式增压发动机闭式曲轴箱通风系统
CN212564527U (zh) 一种组合脱附阀
CN206017000U (zh) 集成式h型射流阀装置
CN104204478B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JP2014240621A (ja) 蒸発燃料パージ装置
CN204312216U (zh) 一种应用在小排量增压发动机上的新型燃油蒸发系统
CN207847819U (zh) 冲压式车用发动机进气系统
CN209261914U (zh) 叶轮导风腔旁通再循环涡轮增压器压气机
CN103670837B (zh) 一种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管路
CN207686868U (zh) 一种新型双单向阀结构
CN207960799U (zh) 适用于汽车evap系统的集成式文氏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