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90730U - 一种换模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模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290730U CN207290730U CN201721149361.8U CN201721149361U CN207290730U CN 207290730 U CN207290730 U CN 207290730U CN 201721149361 U CN201721149361 U CN 201721149361U CN 207290730 U CN207290730 U CN 2072907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half
- dynamic model
- mould
- changing mechanism
- die chan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换模机构,包括定模和动模,定模上设置第一定位环,动模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环,模具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配合的定位凸台,定模和动模的相对内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滑轮和滑杆,滑杆连接定模或动模,滑轮转动设置在滑杆上,模具可通过滑动装置和叉车进行上模和卸模,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模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注塑机上模过程中,通常会使用行车将模具提升到高于注塑机安全框架和上拉杆的高度,再缓慢的将模具从两个上拉杆之间将模具放入注塑机,对于大型注塑机的上模和卸模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模具的重量和注塑机吨位越大,和其配备的模具的重量通常也越大,这就对起吊模具的行车负载能力提出了要求。
2、模具要从注塑机的上拉杆间隙中放入注塑机,这就对行车的起吊高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这也会对工厂厂房的内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模具的尺寸(水平方向宽度)在大于注塑机两个上拉杆间的内间距时,模具必须水平转动90度,等放入注塑机内部后再水平转回90度才能安装到位。
4、为防止模具和注塑机的框架或者拉杆发生碰撞,该模具吊装过程中需要多人配合协助,另外,较大的模具现场对准中心孔等工作环节也是一项比较耗时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模机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开创了一种上模和卸模方便的换模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模机构,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上设置第一定位环,所述动模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环,所述模具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环和所述第二定位环配合的定位凸台,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的相对内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轮和滑杆,所述滑杆连接所述定模或所述动模,所述滑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滑杆上。
进一步,所述滑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滑杆连接所述定模或所述动模的相反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通过所述第二支板连接所述定模或所述动模,并且,所述第二支板位于所述所述滑轮的下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板上端高于所述滑轮。
进一步,模具分别从所述定模的第一侧和所述动模的第一侧,以及从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之间滑入,其中,所述定模的第一侧具有第一挑梁,所述动模的第一侧具有第二挑梁。
进一步,所述定模和/或所述动模的第二侧设置有挡块。
进一步,所述定模或所述动模上的所述滑动装置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其中,所述定模上多个所述滑动装置的所述滑轮中心至所述第一定位环中心的垂直距离相等,所述动模上多个所述滑动装置的所述滑轮中心至所述第二定位环中心的垂直距离相等。
进一步,所述换模机构还包括叉车,通过所述叉车将所述模具输送至所述定模的第一侧和所述动模的第一侧,以及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之间。
进一步,所述叉车上设置有与所述模具配合的滚筒平台。
进一步,所述叉车上设置有推进装置。
进一步,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模具连接的相反端具有倒角,倒角的尺寸为5~10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叉车将模具输送至定模和动模的第一侧,以及定模和动模之间,此后,通过推进装置或手动,将模具推送至滑动装置上,模具借助滑动装置移动至其定位凸台与定位环对齐,最后进行注塑机合模。模具的卸模同样可采用滑动装置和叉车,使得模具的上模和卸模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换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定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滑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换模机构包括定模100和动模200,定模100上设置第一定位环101,动模200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环201,模具400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定位环101和第二定位环201配合的定位凸台,该定位凸台与模具400连接的相反端具有倒角,倒角的尺寸可为1~2mm,优选地,倒角的尺寸为5~10mm,这样,便于注塑机合模过程中自动纠正定位凸台与定位环的位置误差。
前述的模具400可从定模100和动模200之间,且分别从定模100和动模200的第一侧水平滑入,直至模具上的定位凸台与定位环对齐,之后进行注塑机合模。上述过程中,模具400可通过滑动装置300实现滑动,参考图1和图2,定模100和动模200的相对内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滑动装置300,其中,定模100和动模200上的滑动装置300的数量可分别为四个,但不限于此。参考图3,滑动装置300包括滑轮301、滑杆302、第一支板303和第二支板304,第一支板303通过第二支板304连接定模100或动模200,其中,第一支板303和第二支板304可为一体化结构,还有,滑杆302的一端连接定模100或动模200,滑杆30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支板303,滑轮301可转动设置在滑杆302上,滑轮301的表面设置有倒钩导槽,每个滑杆302上的滑轮301数量根据模具400与其接触的面积决定,例如,面积较大,可采用多个滑轮301,面积较小,采用一个滑轮301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滑杆302上的滑轮301数量为两个。模具400从滑轮301的上端滑过,第二支板304位于滑轮301的下端,该第一支板303上端高出滑轮301,防止模具400从滑轮301上滑出。
值得注意的是,多个滑动装置300要求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这样,模具400才能水平滑入,以定模100举例来说,定模100上多个滑动装置300的滑轮301中心至第一定位环101中心的垂直距离相等。同理,动模200上多个滑动装置300的滑轮301中心至第二定位环201中心的垂直距离相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定模100的位置是固定的,通过动模200沿着第二定位环201轴线方向移动,使动模200靠近定模100,进而实现合模作业,其中,要求第一定位环101和第二定位环201为同轴设置。另外,定模100和动模200可具有相同外形轮廓,其中,第一定位环101至定模100第一侧的距离与第二定位环201至动模200第一侧的距离相等,还有,第一定位环101至定模100第一侧的距离与第二定位环201至动模200第一侧的距离相等。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定模100的第二侧设置有挡块500,这样,当模具400移动且停靠在挡块500处时,模具400上的定位凸台就能与定位环对齐。在其他实施例中,动模200的第二侧设置有挡块500。
定模100的第一侧具有第一挑梁102,动模200的第一侧具有第二挑梁202,该第一挑梁102和第二挑梁202可与注塑机的安全门对应,这样,模具400直接从安全门处,通过滑动装置300滑动到内部。
所述换模机构还包括叉车,叉车可带动模具400移动,还能带动模具400上升或下降,因此,可利用叉车将模具400输送到第一挑梁102和第二挑梁202之间,并且,使模具400与滑动装置300齐平,若模具400较轻,可直接将模具400手动推入到滑动装置300上,若模具400较重,可通过推进装置将模具400推入,该推进装置可安装在叉车上,为了便于推动模具400,该叉车上可设置有滚筒平台,这样,模具400也能在叉车上滑动,并且该滚筒平台可转动,转动角度可为90°。前述的叉车可为液压叉车。
在模具400卸模过程中,同样可利用滑动装置300和叉车进行卸模,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采用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换模机构,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上设置第一定位环,所述动模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环,模具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环和所述第二定位环配合的定位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的相对内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轮和滑杆,所述滑杆连接所述定模或所述动模,所述滑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滑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滑杆连接所述定模或所述动模的相反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通过所述第二支板连接所述定模或所述动模,并且,所述第二支板位于所述所述滑轮的下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上端高于所述滑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模具分别从所述定模的第一侧和所述动模的第一侧,以及从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之间滑入,其中,所述定模的第一侧具有第一挑梁,所述动模的第一侧具有第二挑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和/或所述动模的第二侧设置有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或所述动模上的所述滑动装置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其中,所述定模上多个所述滑动装置的所述滑轮中心至所述第一定位环中心的垂直距离相等,所述动模上多个所述滑动装置的所述滑轮中心至所述第二定位环中心的垂直距离相等。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模机构还包括叉车,通过所述叉车将所述模具输送至所述定模的第一侧和所述动模的第一侧,以及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车上设置有与所述模具配合的滚筒平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车上设置有推进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模具连接的相反端具有倒角,倒角的尺寸为5~1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49361.8U CN207290730U (zh) | 2017-09-08 | 2017-09-08 | 一种换模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49361.8U CN207290730U (zh) | 2017-09-08 | 2017-09-08 | 一种换模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290730U true CN207290730U (zh) | 2018-05-01 |
Family
ID=62446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149361.8U Active CN207290730U (zh) | 2017-09-08 | 2017-09-08 | 一种换模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29073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59410A (zh) * | 2021-06-08 | 2021-10-01 | 深圳市艾迪模塑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调整开模数量的注塑模塑 |
-
2017
- 2017-09-08 CN CN201721149361.8U patent/CN20729073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59410A (zh) * | 2021-06-08 | 2021-10-01 | 深圳市艾迪模塑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调整开模数量的注塑模塑 |
CN113459410B (zh) * | 2021-06-08 | 2024-03-26 | 深圳市艾迪模塑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调整开模数量的注塑模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81638B (zh) | 发酵托盘低位码垛/拆垛设备及方法 | |
CN206407648U (zh) | 木托盘自动输送设备 | |
CN107601077A (zh) | 自行式集装箱翻转车 | |
CN207404532U (zh) | 自行式集装箱翻转车 | |
CN206068837U (zh) | 一种升降装置 | |
CN104261317B (zh) | 一种具有夹具的叉车 | |
CN203209974U (zh) | 罐式集装箱总装台 | |
CN104097061B (zh) | 罐式集装箱总装台 | |
CN207290730U (zh) | 一种换模机构 | |
CN204724750U (zh) | 一种龙门式c型钢堆码系统 | |
CN102501239B (zh) | 箱形吊臂在线划线方法、划线装置及吊臂生产线 | |
CN210419090U (zh) | 一种提升机 | |
CN204222023U (zh) | 巨型轮胎定型硫化机装卸胎装置 | |
CN203976291U (zh) | 吊挂式铜箔卷搬运车 | |
CN207434895U (zh) | 一种港口用集装箱吊机 | |
CN206692026U (zh) | 一种港口专用的物流装卸机构 | |
CN105692103B (zh) | 管桩出坑传输方法 | |
CN206447500U (zh) | 自动平衡吊机 | |
CN205328486U (zh) | 中型铸件的滑索转运装置 | |
CN210558937U (zh) | 一种大型模具夹取天车 | |
CN204735656U (zh) | 一种c型钢升降堆码系统 | |
CN206940346U (zh) | 一种用于机械制造的升降台 | |
CN210795569U (zh) | 一种轻量化门式起重机 | |
CN114477005A (zh) | 一种可调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用接料设备 | |
CN203833324U (zh) | 一种新型的自动缷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