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70879U - 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70879U
CN207270879U CN201720932357.2U CN201720932357U CN207270879U CN 207270879 U CN207270879 U CN 207270879U CN 201720932357 U CN201720932357 U CN 201720932357U CN 207270879 U CN207270879 U CN 207270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scellaneous
mounting bracket
clear miscellaneous
treatment box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323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泳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 Str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 Str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 Str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xin Str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323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70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70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708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旨在解决工业废水中污泥快速分离处理的技术问题,包括处理箱、清杂机构与污泥分离机构,通过利用在处理箱内设置旋转的清杂机构,利用清杂机构将废水中的各种块状杂质筛出由收杂机构收集,废水与泥浆则穿过清杂机构来到污泥分离机构,污泥附着于分离辊上,由于其自身重力,沿分离辊落入滤水箱内,经滤水箱将废水滤出后沿污泥输出管道输出,解决了工业废水中污泥快速去除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工业废水中污泥的快速清除,提高工业废水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电镀废水主要来源于电镀行业,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资源,生产过程中使得水中含有氰化物和各种重金属,而这样的废水如果排放至外界会对外部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相关行业均需要用到废水处理装置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直接破坏。
现有的电镀废水处理采用添加絮凝药剂的方法,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粒子等细小固体颗粒胶凝聚合,形成沉淀泥浆,再通过除泥装置将水体中的沉淀污泥除去,从而达到降低废水固体含量,净化水体的目的,而沉淀污泥不易除净,通常除泥过程需要人工进行,所需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除泥成本高。
在专利号为CN205340244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处理除泥装置,解决现有的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沉淀污泥不易清除的技术问题,但是该装置仍无法解决污泥快速分离处理,无需沉淀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利用在处理箱内设置旋转的清杂机构,利用清杂机构将废水中的各种块状杂质筛出由收杂机构收集,废水与泥浆则穿过清杂机构来到污泥分离机构,污泥附着于分离辊上,由于其自身重力,沿分离辊落入滤水箱内,经滤水箱将废水滤出后沿污泥输出管道输出,解决了工业废水中污泥快速去除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工业废水中污泥的快速清除,提高工业废水的处理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包括安装架,还包括:
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其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杂物出口;
清杂机构,所述清杂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上部,其包括旋转组件以及若干清杂组件,该旋转组件的两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设置,所述清杂组件均沿旋转组件的运转方向等距设置,该清杂组件与旋转组件固定连接,且该清杂组件与旋转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处理箱内;
收杂机构,所述收杂机构设置于所述处理箱的一侧,其位于所述杂物出口的下方,其用于收纳自杂物出口输出的杂物;
污泥分离机构,所述污泥分离机构位于所述清杂机构的下方,其两端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该污泥分离机构包括分离组件与虑水输出组件,该分离组件与安装架固定连接,该虑水输出组件位于所述分离组件的下方,其与所述处理箱固定连接;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前侧,其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分别同步带动所述旋转组件以及分离组件运转。
作为改进,所述处理箱还包括:
若干废水进水管,所述废水进水管均与所述处理箱的上部连通,其沿所述安装架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并均与该安装架固定连接;
废水出水管,所述废水出水管与所述处理箱的一侧侧壁连通,其位于所述处理箱的下部,且其相对于所述杂物出口设置于处理箱的另一侧。
作为改进,所述旋转组件包括: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对称设置于所述处理箱的两侧,其两端穿过该处理箱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且仍一所述旋转轴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若干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均套设于所述旋转轴上,其对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两端;
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对称设置于所述处理箱内,其两端套设于所述第一链轮上,且其通过该第一链轮由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旋转。
作为改进,所述清杂组件沿所述第一链条等距设置,其包括:
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均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链条上;
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均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链条上,且该第二固定座与第一固定座交错设置;
第一清杂网,所述第一清杂网一侧两端的第一转轴均与所述第一固定座铰接,其另一侧两端的第一转轴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
第二清杂网,所述第二清杂网一侧两端的第二转轴均与所述第一固定座铰接,其另一侧两端的第二转轴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该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部分重合设置,且该第一滑槽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滑槽的半径;
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所述第二转轴,且该第一转轴的直径小于第二转轴的直径。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清杂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的第一筛孔,所述第二清杂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的第二筛孔,且该第一筛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筛孔的直径。
作为改进,所述清杂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链条上方时,所述第一清杂网位于所述第二清杂网的上方,该述第一清杂网与第二清杂网水平重合设置,且第一筛孔于第二筛孔重合设置;
所述清杂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链条下方时,所述第一清杂网位于所述第二清杂网的下方,该述第一清杂网与第二清杂网均倾斜设置,且第一筛孔于第二筛孔交错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收杂机构包括:
收杂箱,所述收杂箱位于所述杂物出口的下方,其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接杂槽,所述接杂槽倾斜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其顶端对准所述杂物出口,其底端对准所述收杂箱。
作为改进,所述分离组件包括:
分离辊,所述分离辊均沿所述安装架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其两端穿过所述处理箱的侧壁,并通过轴承安装座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且其仍一分离辊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若干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均套设于对应的所述分离辊上,且该第二链轮均位于所述安装架的前侧;
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链条套设于所述第二链轮上,其将所述第二链轮传动连接;
若干沉积斗,所述沉积斗均设置于所述分离辊的上方,其为倒八字形设置,且其两端与所述处理箱的侧壁固定连接,该沉积斗面向所述清杂组件的一侧与所述分离辊抵触连接,其背向所述清杂组件的一侧与所述分离辊之间设置于有出水口。
作为改进,所述虑水输出组件包括:
若干滤水箱,所述滤水箱均沿所述处理箱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并与该处理箱固定连接,其底部为倾斜设置,且其底部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虑水孔,该滤水箱均位于对应所述分离辊的正下方,且该滤水箱与所述分离辊抵触的一侧设置有刮板,所述滤水箱的上端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分离辊的直径;
污泥输出管,所述污泥输出管设置于所述处理箱的后侧,其与所述滤水箱连通,且其底部为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利用在处理箱内设置旋转的清杂机构,利用清杂机构将废水中的各种块状杂质筛出由收杂机构收集,废水与泥浆则穿过清杂机构来到污泥分离机构,污泥附着于分离辊上,由于其自身重力,沿分离辊落入滤水箱内,经滤水箱将废水滤出后沿污泥输出管道输出,而废水则直接落入处理箱底部,从废水出口流出,实现了工业废水中污泥的快速清除,提高工业废水的处理效率;
(2)本实用新型在设置清杂机构时,利用清杂组件上的第一清杂网与第二清杂网重合形成叠加的清杂网对废水进行过滤,将废水中的各种块状杂质以及漂浮类的杂质例如废纸、毛屑等过滤出,并由收杂机构进行收纳;
(3)本实用新型在设置清杂机构时,利用清杂机构可以旋转,在清杂组件旋转至下方时,由于重力的因素,第一清杂网与第二清杂网倾斜,且倾斜角度不一致,形成两块交错的斜板,在废水与污泥经过第一清杂网与第二清杂网时,形成导向,将污泥与废水导向至沉积斗的面向清杂组件一侧的侧壁上,形成斜板沉淀,使污泥在沉积斗内沉积,而污水排出;
(4)本实用新型在设置污泥分离机构时,考虑到污泥的粘性与附着性,将分离辊设置为圆柱形,当污泥在沉积斗内沉积后,旋转的分离辊会将沉积的污泥从沉积斗内带出,而污泥黏附在分离辊上,由于重力因素,沿分离辊滑入滤水箱,而污水则在分离辊上垂直落下形成垂直水幕;
(5)本实用新型在设置滤水箱时,将滤水箱底部倾斜设置,并在底部上均布若干的滤水孔,使污泥中带入的废水重新经滤水孔回到处理箱底部,统一经废水出水管进行输出处理,而污泥则沿滤水箱底部滑入到污泥输出管内输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巧妙,废水处理效率高,废水污泥分离处理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污泥分离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污泥分离机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污泥分离机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清杂机构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清杂组件上部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清杂组件下部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清杂网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清杂网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包括安装架1,还包括:
处理箱2,所述处理箱2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上,其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杂物出口21;
清杂机构3,所述清杂机构3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的上部,其包括旋转组件31以及若干清杂组件32,该旋转组件31的两端与所述安装架1连接设置,所述清杂组件32均沿旋转组件31的运转方向等距设置,该清杂组件32与旋转组件31固定连接,且该清杂组件32与旋转组件31均设置于所述处理箱2内;
收杂机构4,所述收杂机构4设置于所述处理箱2的一侧,其位于所述杂物出口21的下方,其用于收纳自杂物出口21输出的杂物;
污泥分离机构5,所述污泥分离机构5位于所述清杂机构3的下方,其两端与所述安装架1固定连接,该污泥分离机构5包括分离组件51与虑水输出组件52,该分离组件51与安装架1固定连接,该虑水输出组件52位于所述分离组件51的下方,其与所述处理箱2固定连接;
驱动机构6,所述驱动机构6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的前侧,其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分别同步带动所述旋转组件31以及分离组件51运转。
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处理箱2还包括:
若干废水进水管22,所述废水进水管22均与所述处理箱2的上部连通,其沿所述安装架1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并均与该安装架1固定连接;
废水出水管23,所述废水出水管23与所述处理箱2的一侧侧壁连通,其位于所述处理箱2的下部,且其相对于所述杂物出口21设置于处理箱2的另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废水自废水进水管22进入到处理箱2内后,首先经过旋转的清杂组件32进行过滤处理,将废水中的固体杂质例如石子、废金属等以及漂浮类杂质例如塑料、纸张等过滤出料后由收杂机构4进行收集;之后废水中的污泥从清杂组件22穿过由旋转至下方倾斜设置的清杂组件22进行导向,使污泥落在污泥分离机构5上,分离机构5将废水中的污泥分离出后输出,而废水则从废水出水管23流出。
进一步说明的是,清杂机构3与污泥分离机构5的运转均由驱动机构6同步带动运转,节约能源。
如图8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转组件31包括:
旋转轴311,所述旋转轴311对称设置于所述处理箱2的两侧,其两端穿过该处理箱2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安装架1转动连接,且仍一所述旋转轴311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与所述驱动机构6连接;
若干第一链轮312,所述第一链轮312均套设于所述旋转轴311上,其对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311的两端;
第一链条313,所述第一链条313对称设置于所述处理箱2内,其两端套设于所述第一链轮312上,且其通过该第一链轮312由所述驱动机构6带动旋转。
如图9与图10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清杂组件32沿所述第一链条313等距设置,其包括:
第一固定座321,所述第一固定座321均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链条313上;
第二固定座322,所述第二固定座322均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链条313上,且该第二固定座322与第一固定座321交错设置;
第一清杂网323,所述第一清杂网323一侧两端的第一转轴3231均与所述第一固定座321铰接,其另一侧两端的第一转轴3231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322上;
第二清杂网324,所述第二清杂网324一侧两端的第二转轴3241均与所述第一固定座321铰接,其另一侧两端的第二转轴3241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322上。
如图11所示,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座322上设置有第一滑槽3221与第二滑槽3222,该第一滑槽3221与所述第二滑槽3222部分重合设置,且该第一滑槽3221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滑槽3222的半径;
所述第一滑槽3221内滑动设置有所述第一转轴3231,所述第二滑槽3222内滑动设置有所述第二转轴3241,且该第一转轴3231的直径小于第二转轴3241的直径。
如图12与图13所示,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一清杂网32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的第一筛孔3232,所述第二清杂网324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的第二筛孔3242,且该第一筛孔323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筛孔3242的直径。
值得说明的是,在第一链条313旋转的过程中,第一清杂网323与第二清杂网324均由其带动进行旋转,当所述清杂组件32位于所述第一链条313上方时,所述第一清杂网323位于所述第二清杂网324的上方,该述第一清杂网323与第二清杂网324水平重合设置,且第一筛孔3232于第二筛孔3242重合设置,对流经的废水进行过滤作用,使废水中的固态杂质以及漂浮杂质被过滤去除,之后由收杂机构进行回收。
进一步说明的是,当所述清杂组件32位于所述第一链条313下方时,所述第一清杂网323位于所述第二清杂网324的下方,该述第一清杂网323与第二清杂网324由于重力的因素,其设置于第一滑槽3221与第二滑槽3222的一端滑动,均倾斜设置,且第一筛孔3232于第二筛孔3242交错设置,使第一清杂网323与所述第二清杂网324形两块斜板,对流经的污泥进行导向,使污泥落在污泥分离机构5上,对废水中含有的污泥进行分离。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收杂机构4包括:
收杂箱41,所述收杂箱41位于所述杂物出口21的下方,其与所述安装架1连接;
接杂槽42,所述接杂槽42倾斜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上,其顶端对准所述杂物出口21,其底端对准所述收杂箱41。
需要说明的是,当清杂组件32上的杂质随清杂组件32旋转至杂物出口21处时,由于第一筛网323与第二筛网324倾斜,且加上旋转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使杂质进入到接杂曹42内,最后由收杂箱41进行收集。
如图2与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分离组件51包括:
分离辊511,所述分离辊511均沿所述安装架1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其两端穿过所述处理箱2的侧壁,并通过轴承安装座与所述安装架1转动连接,且其仍一分离辊511与所述驱动机构6传动连接;
若干第二链轮512,所述第二链轮512均套设于对应的所述分离辊511上,且该第二链轮512均位于所述安装架1的前侧;
第二链条513,所述第二链条513套设于所述第二链轮512上,其将所述第二链轮512传动连接;
若干沉积斗514,所述沉积斗514均设置于所述分离辊511的上方,其为倒八字形设置,且其两端与所述处理箱2的侧壁固定连接,该沉积斗514面向所述清杂组件32的一侧与所述分离辊511抵触连接,其背向所述清杂组件32的一侧与所述分离辊511之间设置于有出水口。
需要说明的是,污泥带有粘性与附着性,污水与污泥自倾斜设置的清杂组件32甩出,撞击在沉积斗514面向清杂组件32一侧的侧壁上,污泥则沿沉积斗514的侧壁进行斜板沉淀,集中沉积在沉积斗514与分离辊511之间的夹角处,而分离辊511通过第二链轮512与第二链条513由驱动机构6带动进行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分离辊带动沉积的污泥旋转输出,而污泥由于其重力因素从分离辊511上滑落进入到滤水输出组件52中。
进一步说明的是,污水沿沉积斗514背向所述清杂组件32的一侧与所述分离辊511之间设置于的出水口流出。
如图4、图5与图6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虑水输出组件52包括:
若干滤水箱521,所述滤水箱521均沿所述处理箱2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并与该处理箱2固定连接,其底部为倾斜设置,且其底部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虑水孔5211,该滤水箱521均位于对应所述分离辊511的正下方,且该滤水箱521与所述分离辊511抵触的一侧设置有刮板5212,所述滤水箱521的上端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分离辊511的直径;
污泥输出管522,所述污泥输出管522设置于所述处理箱2的后侧,其与所述滤水箱521连通,且其底部为倾斜设置。
如图7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污泥进入到滤水箱521后,污泥沿滤水箱521的倾斜底部进行滑动,在滑动过程中污泥携带进入到滤水箱521的废水经滤水孔5211重新回到处理箱2内,而污泥则继续滑动进入到污泥输出管522进行输出。
进一步说明的是,滤水箱521上端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分离辊511的直径,可以有效的避免废水进入到滤水箱521内,使沿分离辊511流出后,直接形成垂直的水幕。
更进一步说明的是,与分离辊511抵触设置的刮板5212会对旋转的分离辊511进行污泥的刮出,保持分离辊511的持续运转与对污泥的吸附。
工作过程如下:
废水自废水进水管22进入到处理箱2内,废水经过水平设置于第一链条312上方的清理组件32的过滤后,固体类的杂质与漂浮类杂质滞留于清理组件32上,而污泥与废水则穿过清理组件32进入到倾斜设置于链条312下方的清理组件32上,沿清理组件32形成的斜板进行导向输入到沉积斗514,导向后的污泥在沉积斗514内沉积,而旋转的分离辊511将沉积后的污泥从废水中分离出后,沿分离辊511滑落到滤水箱521内,并沿滤水箱521的底部滑动,而污泥带入的废水从滤水孔5211从滤水箱521流出,污泥与废水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处理箱(2),所述处理箱(2)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上,其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杂物出口(21);
清杂机构(3),所述清杂机构(3)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的上部,其包括旋转组件(31)以及若干清杂组件(32),该旋转组件(31)的两端与所述安装架(1)连接设置,所述清杂组件(32)均沿旋转组件(31)的运转方向等距设置,该清杂组件(32)与旋转组件(31)固定连接,且该清杂组件(32)与旋转组件(31)均设置于所述处理箱(2)内;
收杂机构(4),所述收杂机构(4)设置于所述处理箱(2)的一侧,其位于所述杂物出口(21)的下方,其用于收纳自杂物出口(21)输出的杂物;
污泥分离机构(5),所述污泥分离机构(5)位于所述清杂机构(3)的下方,其两端与所述安装架(1)固定连接,该污泥分离机构(5)包括分离组件(51)与虑水输出组件(52),该分离组件(51)与安装架(1)固定连接,该虑水输出组件(52)位于所述分离组件(51)的下方,其与所述处理箱(2)固定连接;
驱动机构(6),所述驱动机构(6)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的前侧,其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分别同步带动所述旋转组件(31)以及分离组件(51)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2)还包括:
若干废水进水管(22),所述废水进水管(22)均与所述处理箱(2)的上部连通,其沿所述安装架(1)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并均与该安装架(1)固定连接;
废水出水管(23),所述废水出水管(23)与所述处理箱(2)的一侧侧壁连通,其位于所述处理箱(2)的下部,且其相对于所述杂物出口(21)设置于处理箱(2)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31)包括:
旋转轴(311),所述旋转轴(311)对称设置于所述处理箱(2)的两侧,其两端穿过该处理箱(2)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安装架(1)转动连接,且仍一所述旋转轴(311)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与所述驱动机构(6)连接;
若干第一链轮(312),所述第一链轮(312)均套设于所述旋转轴(311)上,其对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311)的两端;
第一链条(313),所述第一链条(313)对称设置于所述处理箱(2)内,其两端套设于所述第一链轮(312)上,且其通过该第一链轮(312)由所述驱动机构(6)带动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杂组件(32)沿所述第一链条(313)等距设置,其包括:
第一固定座(321),所述第一固定座(321)均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链条(313)上;
第二固定座(322),所述第二固定座(322)均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链条(313)上,且该第二固定座(322)与第一固定座(321)交错设置;
第一清杂网(323),所述第一清杂网(323)一侧两端的第一转轴(3231)均与所述第一固定座(321)铰接,其另一侧两端的第一转轴(3231)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322)上;
第二清杂网(324),所述第二清杂网(324)一侧两端的第二转轴(3241)均与所述第一固定座(321)铰接,其另一侧两端的第二转轴(3241)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3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座(322)上设置有第一滑槽(3221)与第二滑槽(3222),该第一滑槽(3221)与所述第二滑槽(3222)部分重合设置,且该第一滑槽(3221)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滑槽(3222)的半径;
所述第一滑槽(3221)内滑动设置有所述第一转轴(3231),所述第二滑槽(3222)内滑动设置有所述第二转轴(3241),且该第一转轴(3231)的直径小于第二转轴(3241)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清杂网(32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的第一筛孔(3232),所述第二清杂网(324)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的第二筛孔(3242),且该第一筛孔(323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筛孔(3242)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杂组件(32)位于所述第一链条(313)上方时,所述第一清杂网(323)位于所述第二清杂网(324)的上方,该述第一清杂网(323)与第二清杂网(324)水平重合设置,且第一筛孔(3232)于第二筛孔(3242)重合设置;
所述清杂组件(32)位于所述第一链条(313)下方时,所述第一清杂网(323)位于所述第二清杂网(324)的下方,该述第一清杂网(323)与第二清杂网(324)均倾斜设置,且第一筛孔(3232)于第二筛孔(3242)交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杂机构(4)包括:
收杂箱(41),所述收杂箱(41)位于所述杂物出口(21)的下方,其与所述安装架(1)连接;
接杂槽(42),所述接杂槽(42)倾斜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上,其顶端对准所述杂物出口(21),其底端对准所述收杂箱(4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51)包括:
分离辊(511),所述分离辊(511)均沿所述安装架(1)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其两端穿过所述处理箱(2)的侧壁,并通过轴承安装座与所述安装架(1)转动连接,且其仍一分离辊(511)与所述驱动机构(6)传动连接;
若干第二链轮(512),所述第二链轮(512)均套设于对应的所述分离辊(511)上,且该第二链轮(512)均位于所述安装架(1)的前侧;
第二链条(513),所述第二链条(513)套设于所述第二链轮(512)上,其将所述第二链轮(512)传动连接;
若干沉积斗(514),所述沉积斗(514)均设置于所述分离辊(511)的上方,其为倒八字形设置,且其两端与所述处理箱(2)的侧壁固定连接,该沉积斗(514)面向所述清杂组件(32)的一侧与所述分离辊(511)抵触连接,其背向所述清杂组件(32)的一侧与所述分离辊(511)之间设置于有出水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虑水输出组件(52)包括:
若干滤水箱(521),所述滤水箱(521)均沿所述处理箱(2)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并与该处理箱(2)固定连接,其底部为倾斜设置,且其底部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虑水孔(5211),该滤水箱(521)均位于对应所述分离辊(511)的正下方,且该滤水箱(521)与所述分离辊(511)抵触的一侧设置有刮板(5212),所述滤水箱(521)的上端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分离辊(511)的直径;
污泥输出管(522),所述污泥输出管(522)设置于所述处理箱(2)的后侧,其与所述滤水箱(521)连通,且其底部为倾斜设置。
CN201720932357.2U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70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32357.2U CN207270879U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32357.2U CN207270879U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70879U true CN207270879U (zh) 2018-04-27

Family

ID=61986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3235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70879U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708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3139A (zh) * 2022-09-14 2022-10-18 苏州水易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冶炼用循环冷却废水处理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3139A (zh) * 2022-09-14 2022-10-18 苏州水易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冶炼用循环冷却废水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4580B (zh) 自动刮渣收油式渣油泥水四相分离设备
CN108854174A (zh) 污泥沉淀池
CN107261635A (zh) 一种污水分级清理环保装置
CN211445146U (zh) 一种玻璃钢隔油池
CN207270879U (zh) 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
CN107233755A (zh) 一种移动斜板沉淀废水处理装置
CN107261634A (zh) 一种辊式污水污泥高效分离处理设备
CN207462730U (zh) 一种船式污水沉淀处理装置
CN204996208U (zh) 固液分离器
CN208340198U (zh) 一种新型周边传动刮吸泥机
CN207270880U (zh) 一种污水分级清理环保装置
KR101330187B1 (ko) 로터리 제진기
CN213537379U (zh) 一种钻井废水处理用刮渣装置
CN107261633A (zh) 一种辊式双向废水处理装置
CN210620449U (zh) 一种用于炉渣处理的水循环系统
CN209778348U (zh) 封闭式水利筛格栅装置
CN208943527U (zh)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沉淀池
CN112850992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沙分离器
KR101192856B1 (ko) 하폐수의 협잡물 처리기
CN207102096U (zh)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船式沉淀池装置
CN111544959A (zh) 一种泥沙多级分离装置
CN20798051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CN207645945U (zh) 废水预处理系统
CN206680236U (zh) 一种利用催化剂催化的污水除污装置
KR100840373B1 (ko) 협잡물 처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7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