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25688U - 一种风管收纳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管收纳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25688U
CN207225688U CN201720985157.3U CN201720985157U CN207225688U CN 207225688 U CN207225688 U CN 207225688U CN 201720985157 U CN201720985157 U CN 201720985157U CN 207225688 U CN207225688 U CN 207225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rack
pawl
air hose
baffle
bod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851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平
王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eng Tuo Hongyu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eng Tuo Hongyu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eng Tuo Hongyu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eng Tuo Hongyu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851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25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25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25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管收纳车,包括:车底架,所述车底架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车底架的下端设置有多个车轮;手推架,所述手推架竖直设置在所述车底架的后侧;风管托架,所述风管托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风管的固定插口,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双向离合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灵活,仅需一人即可完成操作,解决了原始需要三个人完成的问题,减少了工作量,大大地减低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另外,设置双向离合装置,能够防止在收集风管时,风管托架出现倒转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情况,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安全性能高。

Description

一种风管收纳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管收纳车。
背景技术
机场旅客登机桥风管一直采用纯人工作业实现收放,当飞机靠登机桥后一般需要3名工作人员以上抬着约60-70公斤风管边走边放,直到飞机底部把空调风管连接在飞机接口部位开始送风;当飞机关舱门推出前卸下风管后需要人工边走边卷收回风管,卷成团状后抬回到一个固定的框中(附原始作业图);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人工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不符合现代企业节能、增效的管理模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管收纳车,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风管收纳车,包括:
车底架,所述车底架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均竖直布置,所述车底架的下端设置有多个车轮;
手推架,所述手推架竖直设置在所述车底架的后侧;
风管托架,所述风管托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风管托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风管的固定插口,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双向离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车底架、手推架和风管托架组成收纳车,在使用时,风管的一端插入到固定插口内,即可通过旋转的方式将风管缠绕在风管托架上,而且收纳车可以随登机桥的移动而移动,结构简单,方便灵活,仅需一人即可完成操作,解决了原始需要三个人完成的问题,减少了工作量,大大地减低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另外,设置双向离合装置,能够防止在收集风管时,风管托架出现倒转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情况,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安全性能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风管托架包括:
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端转动连接;
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端转动连接;
第一连接杆,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且关于所述第一挡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且位于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所构成平面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固定插口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上,且位于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
进一步,所述双向离合装置包括:
棘轮,所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挡板同轴转动;
第一棘爪,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棘轮的周向外侧;
第二棘爪,所述第二棘爪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棘爪的下方;
双向调节拨件,所述双向调节拨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第二棘爪之间,通过转动双向调节拨件,所述第一棘爪 或第二棘爪的末端与所述棘轮啮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棘爪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一圆弧段和第一啮合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调节拨件与所述第一圆弧段抵接时,所述第二棘爪的末端与所述棘轮啮合。
进一步,所述第二棘爪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接段、第二圆弧段和第二啮合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调节拨件与所述第二圆弧段抵接时,所述第一棘爪的末端与所述棘轮啮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圆弧段和所述第二圆弧段均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棘爪与第二棘爪结构相同,且相对布置。
进一步,所述车轮为万向轮。
进一步,所述车底架呈向下凹陷的圆弧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收纳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向离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车底架;11、第一支撑架;12、第二支撑架;13、车轮;2、手推架;3、风管托架;31、第一挡板;32、第二挡板;33、第一连接杆;34、第二连接杆;35、固定插口;4、双向离合装置;41、棘轮;42、第一棘爪;421、第一连接段;422、第一圆弧段;423、第一啮合段;43、第二棘爪;431、第二连接段;432、第二圆弧段;433、第二啮合段;44、双向调节拨件;45、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管收纳车,包括车底架1、手推架2、风管托架3和双向离合装置4;其中,所述车底架1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所述第一支撑架11与第二支撑架12均竖直布置,所述车底架1的下端设置有多个车轮13;所述手推架2竖直设置在所述车底架1的后侧;风管托架3,所述风管托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风管托架3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风管的固定插口35,所述双向离合装置4设置在所述风管托架3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2连接的一端。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将车底架1、手推架2和风管托架3组成收纳车,在使用时,风管的一端插入到固定插口35内,即可通过旋转的方式将风管缠绕在风管托架3上,而且收纳车可以随登机桥的移动而移动,结构简单,方便灵活,仅需一人即可完成操作,解决了原始需要三个人完成的问题,减少了工作量,大大地减低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另外,设置双向离合装置4,能够防止在收集风管时,风管托架3出现倒转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情况,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安全性能高。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均与车底架1垂直,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在本实用新型中选用槽钢支撑,设置在车底架1的左右两侧中部。所述风管托架3包括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32、第一连接杆33和第二连接杆34,所述第一挡板31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1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架11由外部的圆形框架和内部两根相互垂直的直杆组成,第一支撑架11与两根直杆的交点通过一个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二挡板32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2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二挡板32由外部的圆形框架、内部两根相互垂直的直杆以及一块方形钢板组成,方形钢板的 四个角均与两根直杆连接;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33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31和所述第二挡板32之间,且关于所述第一挡板3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两根第一连接杆33与构成第一挡板31和/或第二挡板32的其中一根直杆连接,且关于两根交点对称布置;所述第二连接杆34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31和所述第二挡板32之间,且位于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33所构成平面的下方,也就是说,第二连接杆34与构成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32的另一根直杆连接,与第一挡板31连接的两根第一连接杆33的端点和第二连接杆34的端点构成一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样,两根第一连接杆33与第二连接杆34构成一个三棱柱的形状,用来缠绕风管。所述固定插口35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31上,且位于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33之间,固定插口35卫由钢板围成的方形环。由于风管的一端固定在登机桥上,在使用收纳车时,风管的另一端插入到固定插口35内,以实现对其固定。通过旋转风管托架3即可将风管的其余部分缠绕在风管托架3上。
由于在实际使用中,风管托架3会出现倒转的情况,可能会造成人员受伤,基于上述原因,在第二挡板32与第二支撑架12的连接处外侧设置双向离合装置4。如图2所示,所述双向离合装置4包括棘轮41、第一棘爪42、第二棘爪43和双向调节拨件44。其中,所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12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挡板32同轴转动;所述第一棘爪42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2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棘轮41的外侧;所述第二棘爪43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2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棘爪42的下方;所述双向调节拨件44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2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棘爪42与所述第二棘爪43之间,通过转动双向调节拨件44,所述第一棘爪42或第二棘爪43的末端与所述棘轮41啮合。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棘爪4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421、第一圆弧段422422和第一啮合段423,所述第一连接段421与所述第 二支撑架1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棘爪4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接段431、第二圆弧段432和第二啮合段433,所述第二连接段431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2转动连接。双向调节拨件44相对于第一棘爪42和第二棘爪43的外端面向外突出,双向调节拨件44在使用时,需使用者手工拨动,当所述双向调节拨件44与所述第一圆弧段422422抵接时,棘轮41转动,第一棘轮41由于双向调节拨件44的作用,只与棘轮41的齿顶接触,而所述第二棘爪43的第二啮合段433则与所述棘轮41啮合,保证棘轮41不会反转;所述双向调节拨件44与所述第二圆弧段432抵接时,第二棘爪43由于受到双向调节拨件44的作用,只与棘轮41的齿顶接触,所述第一棘爪42的第一啮合段423与所述棘轮41啮合,保证棘轮41不会反转。
为了保证第一棘爪42和第二棘爪43的正常运转,所述第一圆弧段422422和所述第二圆弧段432均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2连接。在本实施例当中,弹性部件优选为弹簧。为了保证第一棘爪42和第二棘爪43发挥最大的效果,所述第一棘爪42与第二棘爪43结构相同,且相对布置。
考虑到使用现场的环境,即在机场中通常风力大、温度高、严寒、腐蚀性强等,收纳车存在可能会在非人为情况下出现滑道现象,因此,车轮13选用具有刹车功能的万向轮。本实施例的万向轮包括支架和脚轮,所述支架与所述车底架1的下端连接,所述脚轮与所述支架连接。依靠着车身的重力和万向轮的刹车功能来防止收纳车出现滑道。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当中,脚轮采用美国科顺牌¢150聚氨材料,承重力高达500KG以上。
为了保证风管托架3能够最大量收集风管,而且考虑到风管托架3在缠绕风管后越来越圆,将所述车底架1呈向下凹陷的圆弧状设计,以达到收集风管的最大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当中,为减轻收纳车的整体重量,车底架1为一个方形框架,内置一根横向圆钢,纵向为两根圆钢,两根圆钢呈向下弯曲的圆弧状,以保证能够最大量的卷起风管。车底架1及收 纳车的重要承重部分采用Q235槽钢,风管托架3部分使用Q235圆钢,其他非承重部分使用加强型扁钢。生产时,用数控机进行材料切割,转动部分采用激光线切割工艺,严格处理转动轮、轴部位的精确度,并实行自动焊接工艺、抛光、打磨并进行防腐蚀表面处理。并对承重性能、抗冲击性能、材料进行检验。
在使用时,也可以将两轮收纳车结合在一起使用,其车底架为一个,但设置有两个风管托架,这样就可以同时卷起两根风管,更加高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回收风管时,风管的一端与登机桥固定连接,将风管的另一端插入到固定插口35内,将风管卷在风管托架上并固定在登机桥基座旁边防止滑动,并在登机桥基座处设置一个风管收纳车固定架,当风管经收纳车回收到位后,把风管收纳车移入固定架并锁紧,经锁定后的风管收纳车及收纳车固定架可随登机桥同步行走;使用风管时,风管的一端与登机桥固定连接,把收纳车与底座解锁后可直接推放空调风管至飞机底部,将风管由风管托架上取下,对接后送风。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管收纳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底架(1),所述车底架(1)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所述第一支撑架(11)与第二支撑架(12)均竖直布置,所述车底架(1)的下端设置有多个车轮(13);
手推架(2),所述手推架(2)竖直设置在所述车底架(1)的后侧;
风管托架(3),所述风管托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风管托架(3)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风管的固定插口(35),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双向离合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风管收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托架(3)包括:
第一挡板(31),所述第一挡板(31)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1)的上端转动连接;
第二挡板(32),所述第二挡板(32)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2)的上端转动连接;
第一连接杆(33),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33)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31)和所述第二挡板(32)之间,且关于所述第一挡板(3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第二连接杆(34),所述第二连接杆(34)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31)和所述第二挡板(32)之间,且位于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33)所构成平面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风管收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口(35)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31)上,且位于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3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风管收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离合装 置(4)包括:
棘轮(41),所述棘轮(41)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12)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挡板(32)同轴转动;
第一棘爪(42),所述第一棘爪(42)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2)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棘轮(41)的周向外侧;
第二棘爪(43),所述第二棘爪(43)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2)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棘爪(42)的下方;
双向调节拨件(44),所述双向调节拨件(44)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2)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棘爪(42)与所述第二棘爪(43)之间,通过转动双向调节拨件(44),所述第一棘爪(42)或第二棘爪(43)的末端与所述棘轮(41)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风管收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爪(4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421)、第一圆弧段(422)和第一啮合段(423),所述第一连接段(421)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2)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调节拨件(44)与所述第一圆弧段(422)抵接时,所述第二棘爪(43)的末端与所述棘轮(41)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风管收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棘爪(4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接段(431)、第二圆弧段(432)和第二啮合段(433),所述第二连接段(431)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2)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调节拨件(44)与所述第二圆弧段(432)抵接时,所述第一棘爪(42)的末端与所述棘轮(41)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风管收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段(422)和所述第二圆弧段(432)均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风管收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爪(42) 与第二棘爪(43)结构相同,且相对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风管收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13)为万向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风管收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架(1)呈向下凹陷的圆弧状。
CN201720985157.3U 2017-08-08 2017-08-08 一种风管收纳车 Active CN207225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5157.3U CN207225688U (zh) 2017-08-08 2017-08-08 一种风管收纳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5157.3U CN207225688U (zh) 2017-08-08 2017-08-08 一种风管收纳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25688U true CN207225688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56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85157.3U Active CN207225688U (zh) 2017-08-08 2017-08-08 一种风管收纳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256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2775A (zh) * 2018-11-26 2019-04-05 惠安耐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风压自调节的水产品玻璃运输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2775A (zh) * 2018-11-26 2019-04-05 惠安耐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风压自调节的水产品玻璃运输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25688U (zh) 一种风管收纳车
CN206942294U (zh) 一种路灯架设装置
CN205668916U (zh) 一种高压室通风机装卸专用升降平台
CN107724775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的道路施工安全护栏
CN206632770U (zh) 多功能刀具修复装置
CN209099735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折叠式脚手架
CN203992375U (zh) 一种多功能铝包清理机
CN214189631U (zh) 一种轻便式轨道巡视车
CN212078625U (zh) 一种建筑用具有防护功能的脚手架
CN111668751B (zh) 一种高空电力维修车
CN204079078U (zh) 一种钢丝绳盘绕机及钢丝绳盘绕展放装置
CN211397417U (zh) 一种机电工程用作业梯
CN211141367U (zh) 一种座椅后排骨架钢管生产用转运装置
CN210735887U (zh) 一种电梯维修防坠杆
CN216232497U (zh) 一种地板布铺设装置
CN206856886U (zh) 公路勘察设计多功能野外数字勘察保障车
CN206871200U (zh) 集装箱运输车及其旋转式门挡装置
CN219361092U (zh) Gil管道垂直转水平姿态工装
CN205417619U (zh) 一种翻斗式矿车
CN107738669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手推车
CN211543568U (zh) 一种具有楼梯功能的手推车
CN219681539U (zh) 一种具有cafs系统灭火功能的抢险救援消防车
CN215329379U (zh) 一种用于桥栏外施工可滑移的操作平台
CN208602514U (zh) 一种多功能运输车
CN218316809U (zh) 一种基于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用的转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