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25544U - 一种骑行设备及其驻车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骑行设备及其驻车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25544U
CN207225544U CN201720774657.2U CN201720774657U CN207225544U CN 207225544 U CN207225544 U CN 207225544U CN 201720774657 U CN201720774657 U CN 201720774657U CN 207225544 U CN207225544 U CN 207225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crossbeam
vehicle
fixed part
r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746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xia Datong Beiji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xia Datong Beiji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xia Datong Beiji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xia Datong Beiji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746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25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25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255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骑行设备及其驻车充电装置,后者包括固定部和车载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固定驻车位之支撑架的横梁上,所车载部设置在骑行设备之车座下方的卡接件内,所述固定部电连接充电箱,所述车载部电连接骑行设备的蓄电池,骑行设备在所述固定驻车位停车,所述车座挂接在所述横梁上,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车载部接触使得所述充电箱对所述蓄电池充电。上述结构中部件少、结构简单,整个充电过程只需用户直接将车座下方的卡接件挂在横梁上,使得固定部和车载部连接即可完成充电,从而减少了运营人员的数量,进而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能够及时为骑行设备内的蓄电池充电,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骑行设备及其驻车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骑行设备的驻车充电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驻车充电装置的骑行设备。
背景技术
共享单车作为骑行设备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出行工具,其在城市中解决了通勤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方便环保,近年来备受推崇。现有共享单车的车体上设置有电子设备,尤其是电子车锁在共享单车的使用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在共享单车上设置蓄电池用来为共享单车的电子设备供电,但是蓄电池的容量有限,不能持续为电子设备提供电力,当蓄电池电力低下时,需要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来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用户的正常骑行。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共享单车的车体上加装太阳能电池板来为蓄电池充电,但是该种方式使得整车的制造成本大大增加;还有采用流动巡检人员将需要进行充电的共享单车收集到指定位置为其充电的方式,但是该种方式运营成本较高。
因此,提供一种骑行设备的驻车充电装置,以期为结构简单,降低运营成本,能够及时为共享单车内的蓄电池充电,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而保证用户的使用,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骑行设备的驻车充电装置,以期为结构简单,降低运营成本,能够及时为骑行设备内的蓄电池充电,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而保证用户的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骑行设备的驻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固定部和车载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固定驻车位之支撑架的横梁上,所车载部设置在骑行设备之车座下方的卡接件内,所述固定部电连接充电箱,所述车载部电连接骑行设备的蓄电池,骑行设备在所述固定驻车位停车,所述车座挂接在所述横梁上,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车载部接触使得所述充电箱对所述蓄电池充电。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横梁朝向空中的外圆周面上,所述横梁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置在所述固定部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车座固定投影在所述横梁上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充电端和第二充电端,所述第一充电端与所述充电箱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端与所述充电箱的负极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车载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所述第一接触端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横梁为杆状结构,其径向截面为圆形,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横梁朝向空中的外圆周面上。
优选地,所述卡接件上开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开口方向垂直朝向骑行设备的行驶面,所述U型槽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横梁的直径,所述车载部设置在所述U型槽的槽底。
优选地,所述横梁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部,多个骑行设备交错设置在各所述固定部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骑行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驻车充电装置。
可选地,具体为自行车或共享单车。
本实用新型所述提供的驻车充电装置包括固定部和车载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固定驻车位之支撑架的横梁上,所车载部设置在骑行设备之车座下方的卡接件内,所述固定部电连接充电箱,所述车载部电连接骑行设备的蓄电池,骑行设备在所述固定驻车位停车,所述车座挂接在所述横梁上,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车载部接触使得所述充电箱对所述蓄电池充电。
上述结构中,充电装置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固定部,另一部分为车载部,其中固定部设置在固定驻车位处,固定驻车处设置有矩形框架,该矩形框架垂直于地面,顶部的横梁平行于地面,将固定部直接设置在横梁上,骑行设备的车座下方设置有卡接件,车载部设置在卡接件内,固定部与充电箱电连接,其连接线为隐藏设置,即连接线设置在地面以下或者通过穿线管设置,该种设置方式一方面避免连接线外漏出现漏电等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使得布线美观;车载部与蓄电池电连接,其连接线设置在车架的内部,一般车架为管状结构,直接将连接线穿入车架内实现连接线的隐藏设置,该种设置方式一方面避免连接线外漏出现漏电等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避免外界环境对于连接线的破坏从而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
骑行设备驻车时,用户将骑行设备的车座抬起,将车座下方的卡接件直接挂在横梁上,使得固定部与车载部相互接触,此时固定部与车载部接通,形成充电闭合电路,从而使得充电箱与蓄电池实现了电连接,进而实现了充电箱对蓄电池的充电。
上述结构中部件少、结构简单,整个充电过程只需用户直接将车座下方的卡接件挂在横梁上,使得固定部和车载部连接即可完成充电,从而减少了运营人员的数量,进而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能够及时为骑行设备内的蓄电池充电,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驻车充电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载部
2-固定部
3-为横梁
4为车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驻车充电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驻车充电装置包括固定部2和车载部1,所述固定部2设置在固定驻车位之支撑架的横梁3上,所车载部1设置在骑行设备之车座4下方的卡接件内,所述固定部2电连接充电箱,所述车载部1电连接骑行设备的蓄电池,骑行设备在所述固定驻车位停车,所述车座4挂接在所述横梁3上,所述固定部2与所述车载部1接触使得所述充电箱对所述蓄电池充电。
上述结构中,充电装置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固定部2,另一部分为车载部1,其中固定部2设置在固定驻车位处,固定驻车处设置有矩形框架,该矩形框架垂直于地面,顶部的横梁3平行于地面,将固定部2直接设置在横梁3上,骑行设备的车座4下方设置有卡接件,车载部1设置在卡接件内,固定部2与充电箱电连接,其连接线为隐藏设置,即连接线设置在地面以下或者通过穿线管设置,该种设置方式一方面避免连接线外漏出现漏电等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使得布线美观;车载部1与蓄电池电连接,其连接线设置在车架的内部,一般车架为管状结构,直接将连接线穿入车架内实现连接线的隐藏设置,该种设置方式一方面避免连接线外漏出现漏电等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避免外界环境对于连接线的破坏从而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
骑行设备驻车时,用户将骑行设备的车座4抬起,将车座4下方的卡接件直接挂在横梁3上,使得固定部2与车载部1相互接触,此时固定部2与车载部1接通,形成充电闭合电路,从而使得充电箱与蓄电池实现了电连接,进而实现了充电箱对蓄电池的充电。
上述结构中部件少、结构简单,整个充电过程只需用户直接将车座4下方的卡接件挂在横梁3上,使得固定部2和车载部1连接即可完成充电,从而减少了运营人员的数量,进而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能够及时为骑行设备内的蓄电池充电,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需要指出的是,横梁3的高度大于卡接件的高度,即充电时需要将骑行设备的车座4抬起从而将骑行设备挂在横梁3上,此时共享打车的后轮处于悬空状态,为了保证骑行设备的稳定性,可以在横梁3下方设置支撑件,使得支撑件为骑行设备的后轮提供有效支撑,从而保证为骑行设备的蓄电池充电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理解的是,所述固定部2设置在所述横梁3朝向空中的外圆周面上,所述横梁3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置在所述固定部2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车座4固定投影在所述横梁3上的长度。上述结构中,在横梁3上间隔设置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分别设置在固定部2的两侧,此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车座4固定在横梁3上时垂直投影在横梁3上的长度。当骑行设备到达固定驻车位时,用户仅需将骑行设备的车座4抬起,使得车座4下方的卡接件直接卡在横梁3的外侧,从而实现固定部2和车载部1的接通,从而实现对骑行设备内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设置有效保证了骑行设备被挂在横梁3上以后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位置变动导致固定部2和车载部1不能完全接触,从而导致充电失败的情况发生。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一般为矩形限位块,该矩形限位块通过焊接、粘接、螺钉或铆接等方式实现与横梁3的固定,从而有效的实现对设置在横梁3上的骑行设备有效的限位,进而保证为骑行设备的蓄电池充电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充电端和第二充电端,所述第一充电端与所述充电箱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端与所述充电箱的负极电连接。上述固定部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充电端和第二充电端,其中第一充电端与充电箱的正极连接,此时第一充电端即为输出正极,第二充电端与充电箱的负极连接,此时第二充电端即为输出负极,在第一充电端设置有第一金属板,该金属板与充电箱的正极连接,即为输出正极,第二充电端设置第二金属板,此金属板与充电箱的负极连接,即为输出负极,同时上述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与凹槽1的槽底接触的边缘均设置隔离垫,使得两块金属板边缘绝缘,从而有效避免发生短路,保证用电安全。
具体地,所述车载部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所述第一接触端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上述车载部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其中第一接触端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此时第一接触端即为输入正极,第二接触端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此时第二充电端即为输入负极,在第一接触端设置有第一金属片,该金属片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即为输入正极,第二接触端设置第二金属片,此金属片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即为输入负极,同时上述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与车撑4底部接触的边缘均设置绝缘垫,使得两块金属片与车撑4隔离绝缘,从而有效避免发生短路,保证用电安全。
具体理解的是,所述横梁3为杆状结构,其径向截面为圆形,所述固定部2设置在所述横梁3朝向空中的外圆周面上。上述横梁3为杆状结构,同时横梁3的径向截面为圆形,即横梁3为圆杆,固定部2设置在横梁3朝向空中的外圆周面上,即固定部2设置在横梁3朝向骑行设备固定方向的外圆周面上设置固定部2。该种设置方式能够有效实现骑行设备的后座下方的卡接件卡在横梁3上时能够实现固定部2能够最大面积与车载部1接触,从而保证两者之间的连接效果,进而保证为骑行设备的蓄电池的充电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件上开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开口方向垂直朝向骑行设备的行驶面,所述U型槽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横梁3的直径,所述车载部1设置在所述U型槽的槽底。上述结构中,在卡接件上开设U型槽,该U型槽的开口方向朝向骑行设备的行驶面,同时U行型槽的开口宽度大于横梁3的直径,该结构一方面能够有效实现卡接件能够与横梁3的有效配合,使得用户将骑行设备挂接在横梁3上或取下骑行设备时不会出现卡滞等现象,便于用户的使用,另一方面能够有效保证固定部2与车载部1的有效接触,从而保证充电电路的连通,进而保证骑行设备的充电效果。
具体地,所述横梁3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部2,多个骑行设备交错设置在各所述固定部2上。上述结构中,固定驻车位设置在指定地点,在固定驻车位可以根据具体场地尺寸设置多组横梁3,多组横梁3呈矩阵式设置,此时在横梁3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部2,即在一条横梁3上可以同时实现对多辆骑行设备同时进行驻车和充电,当一条横梁3上设置多个骑行设备时,需要将骑行设备采取交替设置,即相邻两辆骑行设备分别设置在横梁3的两侧,此时车位对车位设置,该种设置方式一方面便于用户用车时能够有效将车辆取出,也便于用户对骑行设备的有效停放,另一方面该种摆放方式较为美观,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能够有效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再者能够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对骑行设备实现最大停放量,有效节省了骑行设备的停放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驻车充电装置的骑行设备,该骑行设备的其他各部分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该骑行设备可以为自行车或共享单车。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骑行设备的驻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2)和车载部(1),所述固定部(2)设置在固定驻车位之支撑架的横梁(3)上,所车载部(1)设置在骑行设备之车座(4)下方的卡接件内,所述固定部(2)电连接充电箱,所述车载部(1)电连接骑行设备的蓄电池,骑行设备在所述固定驻车位停车,所述车座(4)挂接在所述横梁(3)上,所述固定部(2)与所述车载部(1)接触使得所述充电箱对所述蓄电池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设置在所述横梁(3)朝向空中的外圆周面上,所述横梁(3)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置在所述固定部(2)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车座(4)固定投影在所述横梁(3)上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充电端和第二充电端,所述第一充电端与所述充电箱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端与所述充电箱的负极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驻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部(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所述第一接触端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为杆状结构,其径向截面为圆形,所述固定部(2)设置在所述横梁(3)朝向空中的外圆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驻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上开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开口方向垂直朝向骑行设备的行驶面,所述U型槽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横梁(3)的直径,所述车载部(1)设置在所述U型槽的槽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驻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部(2),多个骑行设备交错设置在各所述固定部(2)上。
8.一种骑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驻车充电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骑行设备,其特征在于,具体为自行车。
CN201720774657.2U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骑行设备及其驻车充电装置 Active CN207225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4657.2U CN207225544U (zh)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骑行设备及其驻车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4657.2U CN207225544U (zh)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骑行设备及其驻车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25544U true CN207225544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53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74657.2U Active CN207225544U (zh)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骑行设备及其驻车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255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365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1468194U (zh) 一种升降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7225544U (zh) 一种骑行设备及其驻车充电装置
CN105720219B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动力电池组
CN104182595B (zh) 一种充电站群的负荷模拟方法及系统
CN205915972U (zh) 载车板及立体车库
CN203293201U (zh) 吸抱式夹具装置
CN205429036U (zh) 一种能迅速拆装的耐用型电动汽车蓄电池组固定装置
CN205645916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动力电池组
CN205140385U (zh) 一种节能电力施工警示牌
CN210912044U (zh) 一种蓄电池的防护结构
CN203093776U (zh) 一种增加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装置
CN207097891U (zh) 一种共享单车锂离子电池支架
CN207128598U (zh) 一种车辆电池包防护装置及汽车
CN214874315U (zh) 一种便于拆卸维修的充电桩
CN215042221U (zh) 一种换电站的货架式充电仓
CN215850825U (zh) 一种光伏与充电桩结合装置
CN206116466U (zh) 一种电动汽车拼装式模组
CN202959705U (zh) 可拆卸式车展架
CN204825641U (zh) 一种桥梁led灯护栏
CN219428288U (zh) 具有手机充电功能的自行车
CN203998835U (zh) 一种新型电动平衡重叉车电瓶
CN202783507U (zh) 一种双层自行车停放架的上层进车结构
CN219261886U (zh) 一种多功能的停车棚
CN20938182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可调向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908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8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