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23589U - 抛坯装置及抛坯机 - Google Patents

抛坯装置及抛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23589U
CN207223589U CN201721277152.1U CN201721277152U CN207223589U CN 207223589 U CN207223589 U CN 207223589U CN 201721277152 U CN201721277152 U CN 201721277152U CN 207223589 U CN207223589 U CN 207223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nking device
polish
box body
spindle box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771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小庆
周祖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da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da Clea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da Clean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da Clea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771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23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23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23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坯装置及抛坯机,其中,抛坯装置包括:与抛磨盘相连的主轴、与所述主轴通过轴承相连的主轴箱体、设置在所述主轴箱体外表面的滑块、以及设置于安装机架上的直线滑轨;所述滑块可装配至所述直线滑轨上且可沿所述直线滑轨直线滑动;所述主轴还与主轴驱动机构相连,所述主轴箱体还与升降驱动机构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抛坯装置及抛坯机能够提高抛磨盘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抛坯装置及抛坯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坯机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抛坯装置及抛坯机。
背景技术
抛坯机是用于对陶瓷素坯进行打磨抛光的一种机器,能够提高陶瓷素坯表面的平整度,进而提高上釉效率及效果,不但能够提高成品率,还能够节省釉料。
图1为现有的抛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抛坯装置中与主轴配合的铜套及滑动套的横截面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抛坯机包括:安装机架11、固定于安装机架11上的铜套13、可滑动设置于铜套13内的滑动套12、通过轴承与滑动套12相连的主轴14。其中,主轴14的一端与主轴驱动机构15相连,主轴14的另一端与抛磨盘16相连。主轴驱动机构15用于驱动主轴14相对于滑动套12转动,进而带动抛磨盘16转动。滑动套12还与升降驱动机构17相连,升降驱动机构17用于驱动滑动套12升降,进而带动抛磨盘16升降。
在滑动套12升降的过程中,与铜套13之间为摩擦接触,由于铜套13的刚性较差,因此在长时间工作之后,铜套13较容易磨损。另外,由于抛磨盘16的直径较大,且抛磨盘16上还设置有打磨电机18和小磨盘19,因此在抛坯机工作的过程中,抛磨盘16自身的振动传递给主轴14,使得主轴14在水平方向上产生较大的振动,再通过滑动套12传递给铜套13,也导致铜套13容易发生变形和磨损。若铜套13发生变形,则与滑动套12之间存在间隙,且间隙是不均匀的,导致铜套13与滑动套12之间受力不均匀,降低了对主轴14的导向精度,进一步加大了抛磨盘16的跳动量,降低了抛磨盘16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坯装置及抛坯机,用于提高抛磨盘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抛坯装置,包括:与抛磨盘相连的主轴、与所述主轴通过轴承相连的主轴箱体、设置在所述主轴箱体外表面的滑块、以及设置于安装机架上的直线滑轨;所述滑块可装配至所述直线滑轨上且可沿所述直线滑轨直线滑动;所述主轴还与主轴驱动机构相连,所述主轴箱体还与升降驱动机构相连。
如上所述的抛坯装置,所述直线滑轨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滑块的数量为八个,每两个滑块与一个直线滑轨装配。
如上所述的抛坯装置,所述八个滑块中的四个滑块位于所述主轴箱体的第一侧面;
所述八个滑块中的另外四个滑块位于所述主轴箱体中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
如上所述的抛坯装置,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的四个滑块中,其中两个滑块沿纵向方向排成一列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一端,另外两个滑块沿纵向方向排成一列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另一端;
位于所述第二侧面上的四个滑块中,其中两个滑块沿纵向方向排成一列且位于所述第二侧面的一端,另外两个滑块沿纵向方向排成一列且位于所述第二侧面的另一端。
如上所述的抛坯装置,四列滑块所形成的圆周直径与抛磨盘直径的比例为6:10。
如上所述的抛坯装置,所述抛磨盘上设置有六个打磨机构,六个打磨机构沿所述抛磨盘的圆周均匀排布。
如上所述的抛坯装置,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打磨电机和与所述打磨电机相连的小磨盘,所述打磨电机固定在所述抛磨盘上。
如上所述的抛坯装置,所述主轴驱动机构包括:主轴驱动电机和与所述主轴驱动电机相连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与所述主轴相连。
如上所述的抛坯装置,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电机、与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相连的减速器、一端与所述减速器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主轴箱体相连的丝杆、以及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安装机架上;所述固定座设有内螺纹孔,用于与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的丝杆螺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抛坯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抛坯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主轴与主轴箱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并且在主轴箱体与安装机架之间通过滑块与滑轨进行导向,使得主轴箱体只能沿纵向方向移动,在水平方向上不会产生位移,因此提高了对主轴的中心定位精度,进而提高了抛磨盘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小了抛磨盘的边缘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抛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抛坯装置中与主轴配合的铜套及滑动套的横截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抛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抛坯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抛坯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抛坯装置中滑块与滑轨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安装机架; 12-滑动套; 13-铜套;
14-主轴; 15-主轴驱动机构; 151-主轴驱动电机;
152-第一减速器箱体; 16-抛磨盘; 17-升降驱动机构;
171-升降驱动电机; 172-丝杆; 173-固定座;
174-第二减速器箱体; 2-轴承; 3-主轴箱体;
4-滑块; 5-直线滑轨; 61-打磨电机;
62-小磨盘; 7-安装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抛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抛坯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抛坯装置的俯视图。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抛坯装置,包括:与抛磨盘15相连的主轴14、与主轴14通过轴承2相连的主轴箱体3、设置在主轴箱体3外表面的滑块4、以及设置于安装机架11上的直线滑轨5。滑块4可装配至直线滑轨5上且可沿直线滑轨5直线滑动。主轴14还与主轴驱动机构15相连,主轴箱体3还与升降驱动机构17相连。
上述主轴14的一端与抛磨盘15相连,具体是连接在抛磨盘15的中心。主轴14的另一端与主轴驱动机构15相连,主轴驱动机构15用于驱动主轴14转动,进而带动抛磨盘15转动。
主轴14与主轴箱体3通过轴承2相连,轴承2可采用滚动轴承,其内部的滚动体可采用球状、圆柱状等,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具体的,主轴14与轴承2的内圈固定连接,轴承2的外圈与主轴箱体3固定连接。主轴箱体3可采用刚性较好的材料制成,用于承受主轴14在转动过程中对主轴箱体3产生的水平方向的冲击载荷。
主轴箱体3的外表面设置有滑块4。对应的,在安装机架11上设置有直线滑轨5,直线滑轨5沿纵向方向(或者,也可以理解为竖直方向)延伸。滑块4可装配至直线滑轨5上,且滑块4与直线滑轨5之间可相对滑动,进而实现了主轴箱体3与安装机架11之间可沿纵向方向相对滑动。
主轴箱体3与升降驱动机构17相连,升降驱动机构17用于驱动主轴箱体3沿纵向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主轴与主轴箱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并且在主轴箱体与安装机架之间通过滑块与滑轨进行导向,使得主轴箱体只能沿纵向方向移动,在水平方向上不会产生位移,因此提高了对主轴的中心定位精度,进而提高了抛磨盘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小了抛磨盘的边缘跳动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抛坯装置进行优化,尤其是对滑块4与直线滑轨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抛坯装置中滑块与滑轨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一个直线滑轨5可以与两个滑块4装配。直线滑轨5的横截面为近似“工”字形,滑块4设有近似“T”形槽,直线滑轨5卡设在滑块4的“T”形槽内。
当然,上述滑块4和直线滑轨5的形状进行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除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并不限定。
进一步的,直线滑轨5的数量为四个,对应采用八个滑块4,每两个滑块4与一个直线滑轨5装配。直线滑轨5沿纵向方向延伸,则与之装配的两个滑块4沿纵向方向排成一列。
四列滑块4对称设置在主轴箱体3的外表面,以提高主轴箱体3的稳定性。具体的,若主轴箱体3为圆柱形,则四列滑块4沿主轴箱体3的外表面圆周均匀排布。或者,在圆柱形的主轴箱体3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箱体7,安装箱体7为长方体,其四个侧面为平面。其中两列滑块4位于安装箱体7的第一侧面,另外两列滑块4位于安装箱体7的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对。
优选的,位于第一侧面的两列滑块4分别位于第一侧面的左右两端,位于第二侧面的两列滑块4也位于第二侧面的左右两端。
与滑块4位置对应,直线滑轨5在安装机架11上设置的位置也为对称设置,使得主轴箱体3在纵向移动的过程中以及主轴14转动的过程中,受力均匀,进而减小主轴14、轴承2、主轴箱体3的磨损程度,也能进一步提高主轴14的中心定位精度,提高主轴14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主轴与主轴箱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并且在主轴箱体与安装机架之间通过滑块与滑轨进行导向,使得主轴箱体只能沿纵向方向移动,在水平方向上不会产生位移,因此提高了对主轴的中心定位精度,进而提高了抛磨盘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小了抛磨盘的边缘跳动量。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采用四个直线滑轨与四列滑块装配,且装配位置沿主轴箱体的外围对称设置,使得主轴箱体3和主轴14受力均匀,进一步提高了主轴的中心定位精度,提高了主轴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抛坯装置进行优化,尤其是对抛坯装置的尺寸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现有技术中,对抛磨盘16的定位直径是由铜套13的直径来限定的,通常,铜套13的直径D1为156mm,当抛磨盘16的直径为1000mm时,铜套13直径D1与抛磨盘16直径的比例为1.56:10。
由于对抛磨盘16的定位直径是由安装机架11与主轴箱体3之间的连接处的尺寸来限定的,因此,根据抛磨盘16的直径,可对应设定主轴14的直径、主轴箱体3的尺寸以及滑块4的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四列滑块4对称设置在主轴箱体3上,且位于同一个圆周上。将四列滑块4所形成的圆周直径D2设置为600mm,当抛磨盘16的直径为1000mm时,四列滑块4所形成的圆周直径D2与抛磨盘16直径的比例为6: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提高了主轴14的中心定位精度,进而提高了抛磨盘16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主轴与主轴箱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并且在主轴箱体与安装机架之间通过滑块与滑轨进行导向,使得主轴箱体只能沿纵向方向移动,在水平方向上不会产生位移,因此提高了对主轴的中心定位精度,进而提高了抛磨盘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小了抛磨盘的边缘跳动量。
另外,本实施例中,将四列滑块4所形成的圆周直径与抛磨盘16直径的比例为6:10,能够提高主轴14的中心定位精度,进而提高了抛磨盘16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抛坯装置进行优化,尤其是对抛磨盘16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如图3所示,抛磨盘16上可设置有六个打磨机构,六个打磨机构沿抛磨盘16的圆周均匀排布,且六个打磨机构自身均可以转动。上述抛磨盘16在主轴驱动机构15的驱动下转动,视为公转。六个打磨机构转动,视为自转。六个打磨机构在抛磨盘16公转的过程中进行自转,能够多方位地对陶瓷素坯进行打磨,提高打磨效果。
当然,打磨机构的数量也可以为四个、八个等,均匀沿圆周布设,本实施例均不作限定。
具体的,打磨机构可包括:打磨电机61和与打磨电机61相连的小磨盘62,打磨电机61固定在抛磨盘16上,小磨盘62朝向下方,以对位于下方的陶瓷素坯进行打磨。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主轴与主轴箱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并且在主轴箱体与安装机架之间通过滑块与滑轨进行导向,使得主轴箱体只能沿纵向方向移动,在水平方向上不会产生位移,因此提高了对主轴的中心定位精度,进而提高了抛磨盘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小了抛磨盘的边缘跳动量。
并且,在抛磨盘16上均匀布设六个打磨机构,能实现全方位对陶瓷素坯进行打磨,提高打磨效果。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抛坯装置进行优化,尤其是对主轴驱动机构15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主轴驱动机构15包括:主轴驱动电机151和与主轴驱动电机151相连的减速器(图中未示出),减速器与主轴14相连。减速器设置在第一减速器箱体152内。减速器中采用齿轮组合,以达到减慢主轴驱动电机151的转速的目的。减速器的减速比可根据主轴驱动电机151的转速与抛磨盘16的转速来进行设定。
主轴驱动电机151可以采用单向转动电机,驱动抛磨盘16朝一个方向转动。若必要,主轴驱动电机151也可以采用双向转动电机,以驱动抛磨盘16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主轴与主轴箱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并且在主轴箱体与安装机架之间通过滑块与滑轨进行导向,使得主轴箱体只能沿纵向方向移动,在水平方向上不会产生位移,因此提高了对主轴的中心定位精度,进而提高了抛磨盘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小了抛磨盘的边缘跳动量。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抛坯装置进行优化,尤其是对升降驱动机构17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升降驱动机构17是用于驱动主轴箱体3连通主轴14和抛磨盘16升降,升降驱动机构17可采用多种方式来实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如图3和图4所示,升降驱动机构17包括:升降驱动电机171、与升降驱动电机171相连的减速器(图中未示出)、一端与减速器相连且另一端与主轴箱体3相连的丝杆172、以及固定座173。
其中,升降驱动电机171采用双向电机,用于驱动丝杆172正转和反转,进而带动主轴箱体3上升和下降。
减速器与升降驱动电机171的输出轴相连,减速器设置在第二减速器箱174体内。减速器采用齿轮组合,其减速比可根据升降驱动电机171的转速与丝杆172的行程来设定。
丝杆172的一端与减速器相连,另一端与主轴箱体3相连。升降驱动电机171可通过减速器驱动丝杆172转动,丝杆172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
固定座173固定在安装机架11上。固定座173设有供丝杆172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将该通孔称为:内螺纹孔)。丝杆172上的外螺纹与固定座173的内螺纹孔螺接配合,将丝杆172的转动转换为沿纵向方向的直线运动,以带动主轴箱体3纵向移动,进而通过主轴14带动抛磨盘16纵向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主轴与主轴箱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并且在主轴箱体与安装机架之间通过滑块与滑轨进行导向,使得主轴箱体只能沿纵向方向移动,在水平方向上不会产生位移,因此提高了对主轴的中心定位精度,进而提高了抛磨盘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小了抛磨盘的边缘跳动量。
通过调整减速器的减速比、丝杆172与固定座173的螺纹配合精度能够提高抛磨盘16的升降进给量,以提高陶瓷素坯表面的打磨精度。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抛坯机,包括:安装机架11、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机架11上的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抛坯装置。抛坯装置能够相对于安装机架11产生纵向移动。
安装机架11上可设置有一个抛坯装置,也可以设置两个、三个或大于三个抛坯装置,各抛坯装置独立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主轴与主轴箱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并且在主轴箱体与安装机架之间通过滑块与滑轨进行导向,使得主轴箱体只能沿纵向方向移动,在水平方向上不会产生位移,因此提高了对主轴的中心定位精度,进而提高了抛磨盘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小了抛磨盘的边缘跳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抛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抛磨盘相连的主轴、与所述主轴通过轴承相连的主轴箱体、设置在所述主轴箱体外表面的滑块、以及设置于安装机架上的直线滑轨;所述滑块可装配至所述直线滑轨上且可沿所述直线滑轨直线滑动;所述主轴还与主轴驱动机构相连,所述主轴箱体还与升降驱动机构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滑轨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滑块的数量为八个,每两个滑块与一个直线滑轨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八个滑块中的四个滑块位于所述主轴箱体的第一侧面;
所述八个滑块中的另外四个滑块位于所述主轴箱体中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坯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的四个滑块中,其中两个滑块沿纵向方向排成一列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一端,另外两个滑块沿纵向方向排成一列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另一端;
位于所述第二侧面上的四个滑块中,其中两个滑块沿纵向方向排成一列且位于所述第二侧面的一端,另外两个滑块沿纵向方向排成一列且位于所述第二侧面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坯装置,其特征在于,四列滑块所形成的圆周直径与抛磨盘直径的比例为6: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磨盘上设置有六个打磨机构,六个打磨机构沿所述抛磨盘的圆周均匀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抛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打磨电机和与所述打磨电机相连的小磨盘,所述打磨电机固定在所述抛磨盘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驱动机构包括:主轴驱动电机和与所述主轴驱动电机相连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与所述主轴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电机、与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相连的减速器、一端与所述减速器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主轴箱体相连的丝杆、以及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安装机架上;所述固定座设有内螺纹孔,用于与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的丝杆螺接。
10.一种抛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抛坯装置。
CN201721277152.1U 2017-09-29 2017-09-29 抛坯装置及抛坯机 Active CN207223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7152.1U CN207223589U (zh) 2017-09-29 2017-09-29 抛坯装置及抛坯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7152.1U CN207223589U (zh) 2017-09-29 2017-09-29 抛坯装置及抛坯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23589U true CN207223589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50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77152.1U Active CN207223589U (zh) 2017-09-29 2017-09-29 抛坯装置及抛坯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2358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2277A (zh) * 2018-08-31 2018-12-11 王聪 一种用于瓷砖加工的抛釉磨具
CN109605150A (zh) * 2019-01-12 2019-04-12 陕西理工大学 一种平面打磨抛光机
CN110539249A (zh) * 2019-09-30 2019-12-06 南通海润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磨床用多砂轮磨头
CN111702605A (zh) * 2020-05-26 2020-09-25 安庆市凯瑞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板加工用打磨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2277A (zh) * 2018-08-31 2018-12-11 王聪 一种用于瓷砖加工的抛釉磨具
CN108972277B (zh) * 2018-08-31 2020-07-07 重庆众越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瓷砖加工的抛釉磨具
CN109605150A (zh) * 2019-01-12 2019-04-12 陕西理工大学 一种平面打磨抛光机
CN110539249A (zh) * 2019-09-30 2019-12-06 南通海润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磨床用多砂轮磨头
CN110539249B (zh) * 2019-09-30 2021-06-25 南通海润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磨床用多砂轮磨头
CN111702605A (zh) * 2020-05-26 2020-09-25 安庆市凯瑞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板加工用打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23589U (zh) 抛坯装置及抛坯机
CN107370312B (zh) 用于定子绕线的升降机构及其定子三针绕线设备
CN106499775A (zh)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CN207421128U (zh) 一种导轨用导向装置
CN210763702U (zh) 一种适用于多规格线筒的自动绕线机
CN209262177U (zh) 新型传动机构
CN106877597A (zh) 一种高压电机线圈全自动高速包带机
CN209888213U (zh) 螺距任意可控的螺旋伺服压力机
CN206419433U (zh)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CN107453535A (zh) 一种双倍行程机电作动器
CN105065595A (zh) 一种传动组件、传动机构、传动装置和动力传输设备
CN207233484U (zh) 一种用于电位器的安装调节装置
CN209668232U (zh) 连续间歇回转升降工作臂机构
CN204253777U (zh) 一种复合摆线双侧向异向滚轮弧形齿传动机构
CN112828363A (zh) 一种基座回转式铣平机
CN209565389U (zh) 一种钢材料焊接用校正矫平装置
CN203363037U (zh) 一种伸缩机构
CN206929280U (zh)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CN207547257U (zh) 四方轧机
CN209850448U (zh) 一种钢珠凸轮减速机构
CN207642759U (zh) 一种双向运动的动力头
CN206816755U (zh)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CN206708350U (zh)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CN202155785U (zh) 一种刀具抛光机
CN206929330U (zh)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313, No. 1, West Road, Guang Long Industrial Park, Chencun Town, Shunde District, Guangdong, Foshan

Patentee after: Keda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3, No. 1, West Road, Guang Long Industrial Park, Chencun Town, Shunde District, Guangdong, Foshan

Patentee before: KEDA CLEAN ENER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