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7409U - 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7409U
CN207217409U CN201720959283.1U CN201720959283U CN207217409U CN 207217409 U CN207217409 U CN 207217409U CN 201720959283 U CN201720959283 U CN 201720959283U CN 207217409 U CN207217409 U CN 207217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ontact system
assembling device
electromagnetic relay
relay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592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耀克
韦信同
王联长
蒲启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592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7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7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7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包括用于限位和定位衔铁组件的定位机构、以及用于将基座组件与衔铁组件的连接片铆合的铆合组件,所述铆合组件的底部设有用于限位基座组件的上模,所述定位机构的顶部与上模对应设置有用于限位和定位连接片的定位凹槽、以及用于容纳衔铁组件的导线的容纳凹槽。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通过上模和定位凹槽相对设置从而对基座组件和衔铁组件准确定位,缩短工作时长,提高工作效率;容纳凹槽的设置,起到保护焊接部位以避免导线发生断裂或损伤,保证导线的焊接质量。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自动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小型电磁继电器主要由接触系统、电磁系统、反力装置及防护装置组成,接触系统作为小型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件之一,它包括基座组件和衔铁组件两部分。目前,接触系统在装配过程中由两道工序组成,先将连接片压入基座,再由人工手持衔铁组件的导线和基座组件进行点焊或通过锡焊将导线焊接到连接片构成接触系统。因此,生产过程中工作效率低,且导线的焊接质量不易控制,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效率和质量高的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包括用于限位和定位衔铁组件3的定位机构1、以及用于将基座组件4与衔铁组件3的连接片30铆合的铆合组件2,所述铆合组件2的底部设有用于限位基座组件4的上模20,所述定位机构1的顶部与上模20对应设置有用于限位和定位连接片30的定位凹槽120、以及用于容纳衔铁组件3的导线31的容纳凹槽100。
优选地,所述衔铁组件3包括连接片30和导线31,所述连接片30的一端置于定位凹槽120内,连接片30的另一端伸出定位凹槽120并可与基座组件4插接;所述导线31的一端为连接端,伸入定位凹槽120内并与连接片30焊接,导线31靠近连接端的中间段则置于容纳凹槽100内。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1包括底座11、定位块12和顶针10,所述定位块12安装在底座11上并设有贯穿的竖向通孔,所述顶针10安装在底座11上并伸入定位块12的竖向通孔内,顶针10置于竖向通孔内的部分的长度小于竖向通孔的深度以形成位于顶端的所述定位凹槽120,所述连接片30限位在定位凹槽120内并支撑在顶针10上;所述顶针10的侧壁上设有所述容纳凹槽100。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12通过限位螺钉13可移动安装在底座11上,所述底座11上设有贯穿的第一螺钉孔,与限位螺钉13相配合,所述定位块12上对应第一螺钉孔设有与限位螺钉13相配合的第二螺钉孔。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12位于底座11的上方,定位块12与底座11之间设有缓冲弹簧15,且定位块12上设有活动棒14,所述缓冲弹簧15的一端抵接在底座11的顶面上,另一端则套在活动棒14上。
优选地,所述上模20包括位于底部的前压块201和后压块202,所述前压块201和后压块202一前一后相贴设置,所述前压块201的底部设有用于夹持基座组件4前部的第一夹口2010,所述后压块202的底部设有用于夹持基座组件4后部的第二夹口2020。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口2010的入口宽度大于根部宽度以形成位于两侧的两个抵挡台阶2011,且第一夹口2010的入口宽度与基座组件4的宽度相当,所述基座组件4两侧的凸缘40分别与第一夹口2010的入口处两侧侧壁相抵接,并分别被两个抵挡台阶2011止挡;所述第二夹口2020的宽度小于基座组件4的宽度,第二夹口2020的侧壁上设有位于两侧的两个限位凹槽2021,分别与基座组件4两侧的凸缘40相配合;所述前压块201的入口宽度大于后压块202的入口宽度,前压块201和后压块202一前一后装配,对基座组件4的卡扣42前后位置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铆合组件2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上模20的顶部驱动连接,可带动上模20下压以实现基座组件4与连接片30铆合。
优选地,所述上模20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连接的第一安装块203、第二安装块204和连接轴205,所述第一安装块203上设有与前压块201和后压块202的顶部过盈配合的安装孔,所述连接轴205一端垂直连接在第二安装块204的顶面上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块203和第二安装块204均为圆形块状结构,且第一安装块203和第二安装块204之间通过两个连接螺钉206实现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通过上模和定位凹槽相对设置从而对基座组件和衔铁组件准确定位,缩短工作时长,提高工作效率;容纳凹槽的设置,起到保护焊接部位以避免导线发生断裂或损伤,保证导线的焊接质量。而且,安装设计更合理,实现导线与连接片点焊后通过组装装置进行铆压;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制造成本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组装装置易于拆装,零件可互换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与其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A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上模与基座组件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上模与基座组件的仰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上模与基座组件的后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前压块、后压块和第一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前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后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12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包括基座组件4和衔铁组件3,所述衔铁组件3包括连接片30和导线31,所述连接片30的一端与导线31的一端焊接,连接片30的另一端可通过铆压实现插入基座组件4的插槽41内。
特别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包括用于限位和定位衔铁组件3的定位机构1、以及用于将基座组件4与衔铁组件3的连接片30铆合的铆合组件2,所述铆合组件2的底部设有用于限位基座组件4的上模20,所述定位机构1的顶部与上模20对应设置有用于限位和定位连接片30的定位凹槽120、以及用于容纳衔铁组件3的导线31的容纳凹槽100。衔铁组件3的导线31可预先与连接片30焊接,为实现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自动化组装奠定基础;再通过定位机构1的定位凹槽120将连接片30定位,然后手动或驱动机构驱使夹持住基座组件4的上模20向定位机构1移动,实现将连接片30压入基座组件4内,从而完成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通过上模和定位凹槽相对设置从而对基座组件和衔铁组件准确定位,缩短工作时长,提高工作效率;容纳凹槽的设置,起到保护焊接部位以避免导线发生断裂或损伤,保证导线的焊接质量。而且,安装设计更合理,实现导线与连接片点焊后通过组装装置进行铆压;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制造成本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组装装置易于拆装,零件可互换性高。
所述连接片30的一端置于定位凹槽120内,连接片30的另一端伸出定位凹槽120并可与基座组件4插接;所述导线31的一端为连接端,伸入定位凹槽120内并与连接片30焊接,导线31靠近连接端的中间段则置于容纳凹槽100内。具体地,连接片30的数量为四个,连接片30与插槽41、定位凹槽120、导线31均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导线31与容纳凹槽100也为一一对应关系;四个插槽41呈直线排列设置;四个定位凹槽120呈直线排列设置。
如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机构1包括底座11、定位块12和顶针10,所述定位块12安装在底座11上并设有贯穿的竖向通孔,所述顶针10安装在底座11上并伸入定位块12的竖向通孔内,顶针10置于竖向通孔内的部分的长度小于竖向通孔的深度以形成位于顶端的所述定位凹槽120,所述连接片30限位在定位凹槽120内并支撑在顶针10上;所述顶针10的侧壁上设有所述容纳凹槽100。顶针10在竖向通孔内沿竖向有可移动的自由度。
此外,所述定位块12通过限位螺钉13可移动安装在底座11上,所述底座11上设有贯穿的第一螺钉孔,与限位螺钉13相配合,所述定位块12上对应第一螺钉孔设有与限位螺钉13相配合的第二螺钉孔。限位螺钉13穿过底座11连接于定位块12内,用于控制定位块12的行程。而且,所述定位块12位于底座11的上方,定位块12与底座11之间设有缓冲弹簧15,且定位块12上设有活动棒14,所述缓冲弹簧15的一端抵接在底座11的顶面上,另一端则套在活动棒14上形成安装定位。可实现一次性完成预压和铆压到位。具体地,所述缓冲弹簧15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缓冲弹簧15呈四角分布,所述活动棒1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活动棒14与四个缓冲弹簧15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限位螺钉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螺钉13分别位于定位块12的两端并位于同一端的两个活动棒14之间。缓冲弹簧15在铆压过程中提供反力(缓冲)。
本实用新型的铆合组件2,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上模20的顶部驱动连接,可带动上模20下压以实现基座组件4与连接片30铆合。可实现接触系统的自动化组装。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可以是气缸、电缸或电机等直线运动驱动器。
如图7-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20包括位于底部的前压块201和后压块202,所述前压块201和后压块202一前一后对齐相贴设置,所述前压块201的底部设有用于夹持基座组件4前部的第一夹口2010,所述后压块202的底部设有用于夹持基座组件4后部的第二夹口2020。具体地,所述第一夹口2010的入口宽度大于根部宽度以形成位于两侧的两个抵挡台阶2011,且第一夹口2010的入口宽度与基座组件4的宽度相当,所述基座组件4两侧的凸缘40分别与第一夹口2010的入口处两侧侧壁相抵接,并分别被两个抵挡台阶2011止挡;所述第二夹口2020的宽度小于基座组件4的宽度,第二夹口2020的侧壁上设有位于两侧的两个限位凹槽2021,分别与基座组件4两侧的凸缘40相配合,并且,两个限位凹槽2021的间距大于基座组件4的宽度,基座组件4两侧的凸缘40可分别卡入两个限位凹槽2021内。所述前压块201的入口宽度大于后压块202的入口宽度,前压块201和后压块202一前一后装配,对基座组件4的卡扣42前后位置进行限位,同时后压块202上的限位凹槽2021与前压块201的抵挡台阶2011配合对基座组件4上下位置进行限位。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基座组件4宽度指的是基座组件4包含两侧凸缘40的宽度。
此外,所述上模20还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连接的第一安装块203、第二安装块204和连接轴205,所述第一安装块203上设有与前压块201和后压块202的顶部过盈配合的安装孔,所述连接轴205一端垂直连接在第二安装块204的顶面上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块203和第二安装块204均为圆形块状结构,且第一安装块203和第二安装块204之间通过两个连接螺钉206实现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的工作过程,基座组件4按规定方向放入上模20,衔铁组件3的连接片30按规定方向放入定位凹槽120内,顶针31和连接片30接触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上模20下移,连接片30进入基座组件4的插槽41内;上模20推动定位块12起向下运动(顶针10在铆压过程中保持不动,限位螺钉13对定位块12起到行程限位作用);铆压结束后,上模20上移复位,定位块12在缓冲弹簧15作用下复位;人工取下组装好的接触系统,铆压结束。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限位和定位衔铁组件(3)的定位机构(1)、以及用于将基座组件(4)与衔铁组件(3)的连接片(30)铆合的铆合组件(2),所述铆合组件(2)的底部设有用于限位基座组件(4)的上模(20),所述定位机构(1)的顶部与上模(20)对应设置有用于限位和定位连接片(30)的定位凹槽(120)、以及用于容纳衔铁组件(3)的导线(31)的容纳凹槽(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组件(3)包括连接片(30)和导线(31),所述连接片(30)的一端置于定位凹槽(120)内,连接片(30)的另一端伸出定位凹槽(120)并可与基座组件(4)插接;所述导线(31)的一端为连接端,伸入定位凹槽(120)内并与连接片(30)焊接,导线(31)靠近连接端的中间段则置于容纳凹槽(10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1)包括底座(11)、定位块(12)和顶针(10),所述定位块(12)安装在底座(11)上并设有贯穿的竖向通孔,所述顶针(10)安装在底座(11)上并伸入定位块(12)的竖向通孔内,顶针(10)置于竖向通孔内的部分的长度小于竖向通孔的深度以形成位于顶端的所述定位凹槽(120),所述连接片(30)限位在定位凹槽(120)内并支撑在顶针(10)上;所述顶针(10)的侧壁上设有所述容纳凹槽(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2)通过限位螺钉(13)可移动安装在底座(11)上,所述底座(11)上设有贯穿的第一螺钉孔,与限位螺钉(13)相配合,所述定位块(12)上对应第一螺钉孔设有与限位螺钉(13)相配合的第二螺钉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2)位于底座(11)的上方,定位块(12)与底座(11)之间设有缓冲弹簧(15),且定位块(12)上设有活动棒(14),所述缓冲弹簧(15)的一端抵接在底座(11)的顶面上,另一端则套在活动棒(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0)包括位于底部的前压块(201)和后压块(202),所述前压块(201)和后压块(202)一前一后相贴设置,所述前压块(201)的底部设有用于夹持基座组件(4)前部的第一夹口(2010),所述后压块(202)的底部设有用于夹持基座组件(4)后部的第二夹口(20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口(2010)的入口宽度大于根部宽度以形成位于两侧的两个抵挡台阶(2011),且第一夹口(2010)的入口宽度与基座组件(4)的宽度相当,所述基座组件(4)两侧的凸缘(40)分别与第一夹口(2010)的入口处两侧侧壁相抵接,并分别被两个抵挡台阶(2011)止挡;所述第二夹口(2020)的宽度小于基座组件(4)的宽度,第二夹口(2020)的侧壁上设有位于两侧的两个限位凹槽(2021),分别与基座组件(4)两侧的凸缘(40)相配合;所述前压块(201)的入口宽度大于后压块(202)的入口宽度,前压块(201)和后压块(202)一前一后装配,对基座组件(4)的卡扣(42)前后位置进行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合组件(2)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上模(20)的顶部驱动连接,可带动上模(20)下压以实现基座组件(4)与连接片(30)铆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0)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连接的第一安装块(203)、第二安装块(204)和连接轴(205),所述第一安装块(203)上设有与前压块(201)和后压块(202)的顶部过盈配合的安装孔,所述连接轴(205)一端垂直连接在第二安装块(204)的顶面上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203)和第二安装块(204)均为圆形块状结构,且第一安装块(203)和第二安装块(204)之间通过两个连接螺钉(206)实现固定连接。
CN201720959283.1U 2017-08-02 2017-08-02 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 Active CN207217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9283.1U CN207217409U (zh) 2017-08-02 2017-08-02 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9283.1U CN207217409U (zh) 2017-08-02 2017-08-02 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7409U true CN207217409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17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59283.1U Active CN207217409U (zh) 2017-08-02 2017-08-02 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74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16707A (zh) * 2023-11-28 2023-12-29 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继电器动接点架与衔铁铆接工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16707A (zh) * 2023-11-28 2023-12-29 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继电器动接点架与衔铁铆接工装
CN117316707B (zh) * 2023-11-28 2024-01-26 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继电器动接点架与衔铁铆接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37795B1 (ko) 자석강 공급 장치
CN11094295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插拔式熔断器装配系统
CN205437767U (zh) 迷你型怪手发夹自动装配机
CN205393950U (zh) 一种连接器后盖自动装配机
CN209753876U (zh) 一种用于电机连接器组装体引脚的自动整形折弯机构
CN201699074U (zh) 电池极耳自动折弯机
CN207217409U (zh) 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的组装装置
CN208196124U (zh) 一种静触头自动组装机
CN108746336A (zh) 一种弹片自动成型机的冲切折弯装置
CN201573036U (zh) 安全带锁壳装配机
CN209125161U (zh) 一种触点元件的自动焊接机
CN113458781A (zh) 一种端盖组装设备
CN210633224U (zh) 一种无管探针组装装置
CN102059542A (zh) 一种安全带锁壳装配机
CN208977253U (zh) 角磨机的头壳自动组装生产线
CN208157261U (zh) 一种点火线圈插针与线包装配装置
CN108946281A (zh) 一种自动剥膜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5469332U (zh) 一种缓冲导针机构
CN115301815A (zh) 一种异步电机生产用冲孔装置
CN104742123B (zh) 压花机械手机构
CN115246043A (zh) 滑台式激光焊接机
CN208985854U (zh) 一种中低频变压器用的整形测试机
CN208614057U (zh) 一种笔筒底盖焊接装置
CN105397453A (zh) 一种固体修正笔的笔盖安装设备
CN207735729U (zh) 一种车用水温传感器自动焊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