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09537U - 一种纸张排放机构、打印设备以及自助打印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纸张排放机构、打印设备以及自助打印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09537U
CN207209537U CN201721144664.0U CN201721144664U CN207209537U CN 207209537 U CN207209537 U CN 207209537U CN 201721144664 U CN201721144664 U CN 201721144664U CN 207209537 U CN207209537 U CN 207209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fetching mechanism
printing device
discharge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4466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新超
葛岳超
张用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Pantum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4466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09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09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09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纸张排放机构,以及使用该纸张排放机构的打印设备、自助打印终端,所述纸张排放机构包括从打印设备的后部延伸至正面的纸张排放通道,所述纸张排放通道的上侧以及下侧分别设有上导向板及下导向板;所述下导向板包括用于存放完成打印作业后的纸张的储纸板;所述储纸板内设置有可移动的取纸机构,所述取纸机构与储纸板上的纸张的后部抵触,当取纸机构移动时,纸张受到取纸机构作用从打印设备的后部向正面移动,并且纸张的前端从打印设备的正面突出,方便操作人员从打印设备以及自助打印终端的正面取出纸张。

Description

一种纸张排放机构、打印设备以及自助打印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片状媒介的排放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打印设备以及自助打印终端的纸张排放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很多服务单位例如银行、水电局、社保局等都配置了自助终端机,人们可以在自助终端机上进行操作办理业务,免去了排队带来的时间浪费,从而提高了单位的办事效率。在这些自助终端机中都安装了打印设备为用户打印凭据以及相关资料,为此,这些打印设备都需要设置存放纸张、搬送以及排出纸张的机构。通常情况下,每台自助终端机内的纸张都是由维护人员设置好了,但是在一些特殊使用场所,会由用户自行放入纸张,用户按照自助终端机的提示放入适当尺寸的纸张,不过一些用户还是有可能放入错误尺寸的纸张或者将纸张方向放反,导致纸张长度不能满足自助终端机的最小排出距离,纸张的前端没有从自助终端机的出纸口露出,用户就无法取出纸张。当然,也不排除由于维护人员的疏忽大意,放入错误尺寸的纸张或者将纸张方向放反了,同样会导致纸张不能从自助终端机的出纸口排出,为用户和维护人员带来操作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一种纸张排放机构,该排放机构设置于打印设备的上部,用于排放完成打印作业后的纸张,所述纸张排放机构包括从打印设备的后部延伸至正面的纸张排放通道,所述纸张排放通道的上侧以及下侧分别设有上导向板及下导向板;所述下导向板包括用于存放完成打印作业后的纸张的储纸板;所述储纸板内设置有可移动的取纸机构,所述取纸机构与储纸板上的纸张的后部抵触,当取纸机构移动时,纸张受到取纸机构作用从打印设备的后部向正面移动,并且纸张的前端从打印设备的正面突出。用户或者是维护人员通过操作取纸机构,使取纸机构作用在纸张的后部,将纸张向打印设备前侧推动,方便用户或者是维护人员取出存放在储纸板上的纸张。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纸张排放通道内的导向轮以及排出轮,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纸张排放通道的起始位置处,将纸张导入所述纸张排放通道;所述排出轮将纸张排放至所述储纸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取纸机构沿着纸张移动的方向被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储纸板上,所述取纸机构的一端设有与纸张末端抵触的抵纸部。操作人员可以滑动地驱动取纸机构移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储纸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取纸机构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长于所述取纸机构的长度,以保证取纸机构有足够的滑动距离将纸张前端推出打印设备的正面;取纸机构的前端设有可被用户把持以操作取纸机构滑动的拉手部。
进一步的,所述取纸机构被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储纸板上,所述取纸机构上设有与纸张底部抵触的支撑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取纸机构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储纸板连接,所述铰接轴沿纸张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取纸机构的前端设有可被用户按压以操作取纸机构绕铰接轴摆动的按压部;所述支撑部以及所述按压部分别位于铰接轴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取纸机构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上导向板上,所述取纸机构包括一个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上导向板的滑块,所述滑块安装有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抵纸部,上导向板设有与所述滑块配合的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取纸机构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上导向板上,所述取纸机构包括设置在末端的抵纸部以及位于前端的拉手部,所述抵纸部与拉手部之间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可滑动地安装在上导向板上,上导向板设有滑槽用于安装所述转动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使用前述的纸张排放机构的打印设备,所述纸张排放机构设置在所述打印设备的上部,在所述打印设备的框架中部设有用于在纸张上成像的图像形成部,框架的下部容纳有用于存放待打印作业的纸张的储纸单元,其内部还设有纸张搬送通道;纸张从储纸单元输出,经过图像形成部成像后,输送至纸张排放机构;在打印设备的正面设有出纸口以及用于拆装所述储纸单元的安装口,所述出纸口与所述纸张排放通道连通,纸张的前端能够通过所述出纸口从打印设备的正面突出,用户或者是维护人员能够直接从出纸口取出完成打印操作的纸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自助打印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前述的打印设备,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出纸口对应的排出口,从打印设备输出的纸张的前端从排出口突出,方便用户取出打印后的纸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印设备的整体外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打印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打印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助打印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纸张排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纸张排放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纸张排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纸张排放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纸张排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纸张排放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纸张排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纸张排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纸张排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纸张排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所示的打印设备10,包括壳体11、前盖103以及出纸口104。所述打印设备10可以是如附图2、3所示的采用两种不同内部机构布局的打印设备10a、10b。打印设备10a、10b包括设置在壳体11内的框架12a、12b,所述框架12a、12b上安装有各种功能模块,包括容纳在框架12a、12b下部的用于存放待进行打印作业的纸张的储纸单元13a、13b、容纳在框架12a、12b中部的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4a、14b、设置在框架12a,12b上部的用于排放纸张的排放机构15a、15b。在框架12a、12b内部构成了用于搬送纸张的搬送通道16a、16b,通过位于储纸单元13a、13b上方的搓纸机构131a、131b将纸张从储纸单元13a、13b取出,搬送通道16a、16b将纸张搬送至图像形成部14a、14b,经过图像形成部14a、14b形成图像后,纸张被搬送至定影机构17a、17b,定影机构17a、17b通过高压高热的作用将图像固定在纸张上,纸张经过定影机构17a、17b处理后,被搬送至排放机构15a、15b,该排放机构15a、15b内设有纸张排放通道151a、151b与纸张搬送通道16a、16b连通,完成打印作业的纸张放置于排放通道151a、151b内。操作人员可以打开前盖103a、103b,从框架12a、12b内取出图像形成部14a、14b,纸张的前端能够通过排放通道151a、151b从出纸口104a、104b伸出。
作为其中一种打印设备10a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采用了S型的纸张搬送通道16a。图中的左侧为打印设备10a的背面,右侧为打印设备10a的正面,即面向客户操作的一面,具体的,从储纸单元13a输出的纸张通过搓纸机构131a以及第一搬送轮161a从打印设备10a的正面向背面搬送,当从定影机构17a排出后,纸张通过第二搬送轮162a的作用从打印设备10a的背面向正面搬送,并进入纸张排放通道151a。
在打印设备10a正面的下部设有第一开口101a,被构造成盒状的储纸单元13a能够通过第一开口101a从打印设备10a拆卸或安装,储纸单元13a设置把手以方便用户抽拉。在打印设备10a正面的中部设有第二开口102a,通过第二开口102a,用户能够将图像形成部14a从打印设备10a安装或者拆卸,以方便更换图像形成部14a,进一步的,在打印设备10a正面设置前盖103a以遮蔽或者是打开第二开口102a。在打印设备10a正面的上部设有出纸口104a,所述出纸口104a与纸张排放通道151a连通,纸张的前端能够通过所述出纸口104a从打印设备10a的正面突出,用户就能够从打印设备10a的正面取出纸张。
作为另外一种打印设备10b的实施例,如附图3所示,采用了C型的纸张搬送通道16b,与前述S型搬送通道16a的打印设备10a构造大致相同,图中的左侧为打印设备10b的背面,右侧为打印设备10b的正面,即面向客户操作的一面。位于储纸单元13b内的纸张通过搓纸机构131b以及第一搬送轮向打印设备10b的背面搬送,并沿着竖直的搬送通道16b经过图像形成部14b、定影机构17b,再经过位于排放通道151b内的导向轮从打印设备的背面向正面搬送。
同样的,本实施例中的打印设备10b正面的下部设有第一开口101b,用户可以将纸张从第一开口101b放入储纸单元13b内,打印设备10b正面的中部设有第二开口102b用于拆装图像形成部14b,在打印设备10b正面设置前盖103b以遮蔽或者是打开第二开口102b。不过,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设置第二开口102b,而将排放通道151b向上打开,以用于拆装图像形成部14a。打印设备10b正面的上部设有出纸口104b,出纸口104b与纸张排放通道151b连通,纸张的前端能够通过所述出纸口104b从打印设备10b的正面突出,用户就能够从打印设备10b的正面取出纸张。
上述两种实施方式的打印设备10a、10b中,采用S型搬送通道16a的打印设备10a体积较大,能够设置盒状的储纸单元,将纸张完全容纳在打印设备10a内部,避免纸张被外部粉尘污染;而采用C型搬送通道16b的打印设备10b体积较小,适用于小型化的设备。但本专利申请的保护方案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示出的两种打印设备。通过上述设置,在打印设备10a、10b的正面设置第一开口101a、101b用于拆装储纸单元13a或者是向储纸单元13b内放入纸张,设置第二开口102a、102b用于拆装图像形成部14a、14b,以及设置出纸口104a、104b用于排放纸张,用户的常规操作例如取放纸张、更换耗材都能够从打印设备10a、10b的正面完成,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性。
如附图4所示,本申请的打印设备10可以安装在自助打印终端20内,该自助打印终端20具有外壳21,一般的,外壳21上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可以设置有操作面板22、显示屏23、排出口24等机构,通过控制系统25对各模块以及打印设备10进行控制。用户是从自助打印终端20外部进行操作的,打印设备10的出纸口需与外壳21的排出口24对应,纸张从排放通道151输出,并且纸张前端从排出口24突出,用户从排出口24取走纸张。
为了使纸张能够顺利的通过排放通道输出,出纸口与排出口能够准确配合,以下对本申请提供的纸张排放机构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附图5、6所示的一种排放机构15,包括从打印设备10的后部延伸至正面的纸张排放通道151,如图中点划线所示路径。所述排放通道151的上侧设有上导向板152,所述上导向板152构成壳体11的上盖的一部分,优选的是,所述上导向板152覆盖整个排放通道151,以避免有杂质和灰尘堆积在排放通道151内,污染纸张。所述排放通道151的的下侧设有下导向板153,通过上导向板152以及下导向板153的共同作用,将纸张顺利导向出纸口104。在上导向板152的内侧可以设置导纸筋条,引导纸张向出纸口104移动,避免纸张发生卷曲。
进一步的,在所述排放通道151内还设置有导向轮154以及排出轮155,所述导向轮154位于排放通道151的起始位置处,即排放通道151与搬送通道16的连接位置,通过导向轮154使纸张从竖直方向导向至水平方向,进而从打印设备10的正面排出。所述排出轮155位于导向轮154的纸张移动方向的下游位置处,用于将纸张向出纸口104排出。
所述下导向板153包括位于所述导向轮154与排出轮155之间的引导板153a,在与引导板153a的位置对应的上导向板152上可以设置开孔152a,该开孔152a与排放通道151连通,并且具有一定的大小,使得用户能够从开孔152a伸手进入排放通道151取出纸张。而且,刚从定影机构17输出的纸张温度较高,通过开孔152a也能够散发一定的热量,热量或者是热气从开孔152a向上方排放,就不会从出纸口104散出,使用户误以为机器内部损坏,排放的纸张的温度也能够快速冷却。
为了对通过排放通道151的纸张进行检测,在所述导向轮154与排出轮155之间可以设置感应器18,感应器18可以采用光电感应器,包括触发杆以及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当纸张沿着排放通道151被搬送时,纸张的前端会推动触发杆以触发感应器18,感应器18向系统发送信号,表明纸张从导向轮154进入排出轮155。
所述下导向板153还可以包括用于存放完成打印作业后的纸张的储纸板153b,通过排出轮155排出的纸张P被放置在储纸板153b上。通常情况下,从打印设备10输出的纸张P的前端都会从出纸口104突出,并且从自助打印终端20的排出口24突出,但是,如果用户或者是设备维护人员将错误尺寸(比设备规定纸张偏小)的纸张P放入储纸单元13或者是将纸张P长宽方向放反,导致纸张P长度不能满足自助打印终端20的最小排出距离,即纸张P长度小于出纸口104到排出轮155的距离,使得纸张P的前端无法从出纸口104以及排出口24突出,一直放置在储纸板153b上,如图5所示。
为此,本实施例在储纸板153b内设置可移动的取纸机构,所述取纸机构与储纸板153b上的纸张的尾端抵触,当取纸机构移动时,纸张受到取纸机构的作用,从打印设备10的后部向正面移动,使纸张的前端从打印设备10的正面以及出纸口104突出,用户就能够顺利地取走纸张。
作为本申请取纸机构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附图5、6所示,所述取纸机构156a呈杆状,其沿着纸张P移动的方向D被可滑动地安装在储纸板153b上,取纸机构156a的末端设有与纸张P末端抵触的抵纸部157a,所述抵纸部157a可以为钩状结构,向上方延伸,但不能高于排出轮155,以免阻挡纸张P排出。在储纸板153b的末端位于排出轮155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排出纸张P的末端的挡纸面153c,在所述挡纸面153c上设有用于容纳前述抵纸部157a的凹槽153d,通过这种结构,当纸张P从排出轮155排出后,纸张P的末端会抵挡在挡纸面153c上,而由于抵纸部157a是嵌入挡纸面153c内的,纸张P的底面就不会与抵纸部157a干涉而被顶起,当取纸机构156a移动时,能够保证抵纸部157a与纸张P的末端抵触,进而推动纸张P向出纸口104方向移动。
在储纸板153b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取纸机构156a的滑槽153e,所述滑槽153e的长度长于所述取纸机构156a的长度,以提供取纸机构156a滑动的空间,滑槽153e的长度需保证取纸机构156a的移动距离足够将纸张P推出出纸口104。
由于上导向板152覆盖了整个储纸板153b,为了用户或者维护人员方便操作取纸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取纸机构的前端设有拉手部157b,如附图4、5所示。所述拉手部157b与取纸机构156a错开设置,拉手部157b位于储纸板153b的下方,当用户或维护人员需要操作取纸机构156a时,先打开打印设备10的前盖103,然后向外拉动拉手部157b,抵纸部157a随之向外移动,将纸张P推向出纸口104。
在本实施例中,取纸机构156a是杆状的,但也可以设置成板状,抵纸部157a可以是一个或者是并排设置多个,以保证抵纸部157a能够充分地与纸张P末端抵触,纸张P被顺利的推出。亦或者,整个储纸板153b作为取纸机构,能够向排纸方向移动,挡纸面153c则相当于抵纸部,将纸张P推向出纸口104。
作为拉手部的另外一个实施例,如附图7、8所示,拉手部157c与取纸机构156a的主体在同一直线上,其余结构与前一实施例相同。拉手部157c沿着储纸板153b延伸至出纸口104处,用户或维护人员能够从打印设备10的正面看到拉手部157c,在不打开前盖的情况下,就可以拉动取纸机构156a,使抵纸部157a推动纸张P的末端,纸张P向出纸口104方向移动。
当然,以上实施例虽然只描述了将取纸机构156a滑动安装储纸板153b上,但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如图9、10所示,提供了一种转动式的取纸机构156b,取纸机构156b可以是杆状或者是板状,或者是多条杆状并排设置,并且凹嵌入储纸板153b上,其中部通过铰接轴157d铰接安装在储纸板153b上,铰接轴157d沿纸张P宽度方向延伸,取纸机构156b能够绕铰接轴157d在R方向上转动。取纸机构156b的末端(相当于支撑部)位于排出轮155的下方,其前端为可被用户按压的按压部157e。操作时,用户或者维护人员按下取纸机构156b的按压部157e,使取纸机构156b的末端翘起,并与纸张P的尾部及底面抵触,使纸张P的后部翘起,纸张P整体向前滑动,其前端从出纸口104突出,用户能够从出纸口104取走纸张P。当按压部157e被释放之后,取纸机构156b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绕铰接轴157d转动,恢复到原位。
以上实施例中的取纸机构156a、156b都是安装在储纸板153b上,当然,还可以将取纸机构滑动安装在上导向板152,如附图11所示,取纸机构包括一个可在上导向板152上沿纸张P搬送方向移动的滑块158b,上导向板152设有滑槽152b用于安装滑块158b,所述滑块158b上安装有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抵纸部158a,所述滑槽152b的长度能够保证抵纸部158a的移动距离将纸张P的前端推出出纸口104,由于不能使抵纸部158a挡住排出轮155的纸张P,所述抵纸部158a与所述滑块158b之间安装有将抵纸部158a向上拉动的复位弹簧158c,当操作人员松手后,抵纸部158a自动向上移动。更进一步的,可以在所述滑块158b与上导向板152之间设置横向复位弹簧(未图示),横向复位弹簧(未图示)将滑块158b向排出轮155的方向拉动,以防止操作人员忘记将取纸机构复位,影响下一张纸的排出。
又如附图12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取纸机构159a通过设置在中部的转动轴159b被可转动地安装在上导向板152,取纸机构159a的末端设有抵纸部159c,前端设有拉手部159d,还设有复位弹簧159e将抵纸部159c向上拉动,以避免抵纸部159c挡住排出轮155的纸张P,上导向板152设有滑槽152c,转动轴159b能够在滑槽152c内滑动。取纸机构159a能够绕转动轴159b在R方向上转动,当操作人员向上拉起拉手部159d时,抵纸部159c绕转动轴159b向下摆动,并插入挡纸面153c的凹槽153d内,然后操作人员再向前拉动取纸机构159a,转动轴159b能够在滑槽152c内滑动,抵纸部159c就能够将纸张P推向出纸口104。当操作人员松手后,在复位弹簧159e的作用下,抵纸部159c自动向上移动。另外,在复位弹簧159e的作用下,还能使取纸机构159a向排出轮155的方向移动,以防止操作人员忘记将取纸机构159a复位,影响下一张纸的排出。
当然,根据打印设备的实际应用场地的情况,操作人员不方便从打印设备的正面或者是上面操作取纸机构,因此,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取纸机构在排放通道151的侧壁上操作的实施例。
如附图13所示的一种实施例,取纸机构156a沿着纸张排出方向被可滑动地安装在储纸板153b上,储纸板153b上设有滑槽153e用于滑动安装取纸机构156a。拉手部157f在储纸板153b的两个侧壁之间延伸设置,与取纸机构156a之间形成一个夹角,抵纸部157a位于排出轮155的下方并且凹嵌入挡纸面153c内,操作人员从打印设备的侧面将拉手部157f向排纸方向D移动,通过取纸机构156a以及抵纸部157a带动纸张向出纸口104一侧移动。其余结构与前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又如附图1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取纸机构156a沿着纸张排出方向被可滑动地安装在储纸板153b上,储纸板153b上设有滑槽153e用于滑动安装取纸机构156a。操作部157g在储纸板153b的两个侧壁之间延伸设置,并且被可滑动地安装在储纸板153b的底面,通过限制机构(未图示)例如滑道限制操作部157g只能够沿与纸张排出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为了使操作部157g能够带动取纸机构156a移动,在操作部157g上设有导向槽157h,在取纸机构156a的底面设有导向凸起156c与所述导向槽157h配合。所述导向槽157h相对滑槽153e以下面的方式倾斜设置,当操作人员沿方向E拉动或者是推动操作部157g移动时,导向凸起156c在导向槽157h内滑动,使得取纸机构156a沿着方向D在滑槽153e内移动,抵纸部157a在取纸机构156a带动下,从挡纸面153c内向出纸口104一侧移动。其余结构与前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操作部157g与储纸板153b之间可以设置复位弹簧(未图示),即使操作人员忘记将操作部157g复位,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操作部157g以及抵纸部157a都能够恢复到起始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取纸机构可以由人工操作,也可以利用电机进行自动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打印设备是利用激光成像原理,再经过高温高热将图像固定在成像介质上,也可以是喷墨打印设备、针式打印设备、传真/扫描设备等需要搬送、排放薄片介质的图像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纸张排放机构,设置于打印设备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张排放机构包括从打印设备的后部延伸至正面的纸张排放通道,所述纸张排放通道的上侧以及下侧分别设有上导向板及下导向板;所述下导向板包括用于存放完成打印作业后的纸张的储纸板;所述储纸板内设置有可移动的取纸机构,所述取纸机构与储纸板上的纸张的后部抵触,当取纸机构移动时,纸张受到取纸机构作用从打印设备的后部向正面移动,并且纸张的前端从打印设备的正面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张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纸张排放通道内的导向轮以及排出轮,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纸张排放通道的起始位置处,将纸张导入所述纸张排放通道;所述排出轮将纸张排放至所述储纸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张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纸机构沿着纸张移动的方向被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储纸板上,所述取纸机构的一端设有与纸张末端抵触的抵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纸张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纸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取纸机构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长于所述取纸机构的长度;取纸机构的前端设有可被用户把持以操作取纸机构滑动的拉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张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纸机构被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储纸板上,所述取纸机构上设有与纸张底部抵触的支撑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纸张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纸机构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储纸板连接,所述铰接轴沿纸张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取纸机构的前端设有可被用户按压以操作取纸机构绕铰接轴摆动的按压部;所述支撑部以及所述按压部分别位于铰接轴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张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纸机构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上导向板上,所述取纸机构包括一个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上导向板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安装有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抵纸部,上导向板设有与所述滑块配合的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张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纸机构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上导向板上,所述取纸机构包括设置在末端的抵纸部以及位于前端的拉手部,所述抵纸部与拉手部之间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可滑动地安装在上导向板上,上导向板设有滑槽用于安装所述转动轴。
9.一种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纸张排放机构,所述纸张排放机构设置在所述打印设备的上部,在所述打印设备的框架中部设有用于在纸张上成像的图像形成部,框架的下部容纳有用于存放待打印作业的纸张的储纸单元,其内部还设有纸张搬送通道;纸张从储纸单元输出,经过图像形成部成像后,输送至纸张排放机构;在打印设备的正面设有出纸口以及用于拆装所述储纸单元的安装口,所述出纸口与所述纸张排放通道连通,纸张的前端通过所述出纸口从打印设备的正面突出。
10.一种自助打印终端,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设备,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出纸口对应的排出口。
CN201721144664.0U 2017-09-06 2017-09-06 一种纸张排放机构、打印设备以及自助打印终端 Active CN207209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4664.0U CN207209537U (zh) 2017-09-06 2017-09-06 一种纸张排放机构、打印设备以及自助打印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4664.0U CN207209537U (zh) 2017-09-06 2017-09-06 一种纸张排放机构、打印设备以及自助打印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09537U true CN207209537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23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44664.0U Active CN207209537U (zh) 2017-09-06 2017-09-06 一种纸张排放机构、打印设备以及自助打印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095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7659A (zh) * 2022-01-07 2022-04-15 福建实达电脑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进纸功能的针式打印机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7659A (zh) * 2022-01-07 2022-04-15 福建实达电脑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进纸功能的针式打印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4347659B (zh) * 2022-01-07 2023-08-25 福建实达电脑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进纸功能的针式打印机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5185B (zh) 具有独立平台式与馈送式扫描装置的事务机
JP690134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CN202841313U (zh) 多功能装置
CN104228356B (zh) 记录装置
CN207209537U (zh) 一种纸张排放机构、打印设备以及自助打印终端
EP0499214B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10284736B2 (en) Paper sheet feed system for portable printer, scanner, and copier
JP6769746B2 (ja) プリンタ
JP481680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58473A (zh) 具有图像读取部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22291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7209538U (zh) 一种纸张排放机构、打印设备以及自助打印终端
US9579917B2 (en) Era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uses the erasing apparatus
US20090003911A1 (en) Children's copying machine
CN208440054U (zh) 一种可转换排纸路径的前端进纸前端出纸的打印机
CN205661162U (zh) 一种具有双向传送机构的自助终端设备
JP200620537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703651B2 (ja) 排紙経路変換可能な前面給紙かつ前面排紙プリンタ
CN215321468U (zh) 一种多功能打印机
JP2012017173A (ja) 印刷物の排出機構
JP3132890U (ja) 孔版印刷装置
JP741907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61010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60855A (ja) ロール紙印字装置
WO1998021040A1 (fr) Impriman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6

Address after: 519060 A, building 3, building 01, 3883 Zhuhai Avenue, Zhuhai,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ZHUHAI PANTUM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60 Area A, 7th Floor, Building 01, No. 3883, Zhuhai Avenue,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hai Saine Printi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